《大学党委书记教师节讲话(实用三篇)》
大学党委书记教师节讲话(精选3篇)
大学党委书记教师节讲话 篇1
同志们:
历时一天的x20xx年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即将结束。会议传达了、工作会议上精神以及工作会议和工作会议精神精神;王总代表基地作了题为的工作报告,对xx20xx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提出20xx年基地工作思路,王总的报告要求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动员基地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精诚共进,为全面实现公司“”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基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局面必将起到重要的鼓舞和推动作用。希望同志们回去后,结合各单位工作的实际,全面、深入、认真地传达工作会议的精神,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基地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上来,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精诚共进、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下面,我就认真抓好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强调几点意见:
一、落实工作首先要真抓实干。真抓实干的前提必须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摸清实情,研究问题,定准目标,一抓到底。否则,就谈不上鼓足实劲,拼出实力,创出实效。基地20xx年工作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已经确定,王总代表基地与公司签订了绩效合同,这些指标都是硬指标。对于广大干部来说,能不能认认真真地抓好落实,这是对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及业绩的考验。因此,各单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制定好本单位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把任务指标详细地分解到具体的单位、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标准程序,确定完成期限,要一件一件、一项一项落到实处,没有落实的要说明原因、限期整改,绝不能束之高阁;要防止已经解决的问题反弹,对以前没有,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要及时地加以研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工作做在前头。当然,实干需要付出,需要奉献,需要真的用心去做,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去说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这样的落实,上下肯定都赞成。
二、抓工作落实很重要的还是从一点一滴具体的工作落实上做起,不要拒绝和忽视了做具体的过细的工作。中国四书之一《大学》第一篇就告诉我们人生一切工作和事业的基本程序。这个程序的要旨就是“由近而远、自卑而高,为大于微、图难于易。”做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我们当然要十分重视抓大事,具有很强的大局意识和宏观决策的能力。但一定要从一件件具体的事做起,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如果没有对一项一项具体工作扎扎实实地去抓落实,如果只是一味地泛泛地强调什么宏观,什么大局,要完成好大事,做好主题的工作,也是不容易的。对此就我们基地对大量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而言,更多的就是坚决按照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去做具体的落实工作,切实把工作计划的共同性、个别性、指令性和指导性要求与落实工作计划的创新性、重点性、层次性和分类指导性高度自觉地统一起来。把查找问题,做好落实工作的自觉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与解决问题,做好落实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彻底性高度自觉地统一起来。要抓好工作的落实,首先当然必须认清工作的范围。认清工作的范围,就是确定我们工作的对象和目标所在。因为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然我们就不可能事无巨细、不分轻重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必须抓住主要的方面,择定一个范围,立定我们的目标和对策加以分类研究和处理。实践表明,任何做实际工作的同志都必然有自己的工作范围。领导有领导的工作范围,部属有部属的工作范围,机关有机关的工作范围,基层有基层的工作范围。问题在于处在各个不同层次上的单位和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认识,并从实际出发主动积极地去思考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用自觉的行动努力地、勤奋地集中全部精力去做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从而在抓工作的落实中,创造出明显的政绩。
三、抓落实工作需要密切协调、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各尽其职。要抓好工作落实,仅凭主观决策、主官意志,肯定是不行的。而是要靠一个单位的集体领导作用去实现。集体领导作用的体现又是靠按照职责的分工密切协调、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去实现。没有认真合理的分工,没有各自分工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这个集体领导在抓工作落实中实现也是不太可能的。
四、抓工作落实中,一定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做到有条理、有系统地抓好落实。我们在抓工作落实中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做到工作思路上的条理分明、系统周密。所谓科学就是指一切有系统的知识,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应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来推究事理和处理实际的工作事务的最有条理、最有系统的方法。所以离开了条理和系统就无所谓科学而言,更无所谓科学的方法而言。我们讲系统和条理,就是讲抓工作落实的秩序、步骤和方法的明晰,就是说要研究各项工作在落实工作各个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分别其轻重缓急,把对全局能够产生影响的、带有根本作用的主要的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与此同时,也应按步骤地做好其他工作,抓好其他工作的落实,在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上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五、抓落实工作最终还是取决于一个单位的领导素质的高低。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想不到的思路,没有干不好的事情。领导者在落实工作中要做到眼界宽,眼力深,眼光远,这不仅仅是个态度问题,重要的是要看自己的“内存”足不足,“储备”实不实,各种管理手段和综合知识的“实力”硬不硬。具备了上述条件,再加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没有办不了、办不好的事。作为一个领导者,只要善于从各个层面精心打造自己的综合实力,他的工作落实力度、工作政策水平及工作中的个人形象,肯定非同一般。
同志们,20xx年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展望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规划的大背景下,基地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公司20xx年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王总工作报告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基地全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而共同努力!
大学党委书记教师节讲话 篇2
今天是教师节,我们在这里庆祝自己的节日。8年前,当新校园迎来第一个新年的时候,当时的副校长蔡维藩起草了一份致全校师生员工和家属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件重大的事情,自豪感油然而生。大连大学的教师可以自己向自己祝贺,自己向自己欢呼。
今天,在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时候,我们也有了自己向自己祝贺的资格。我代表校领导班子,向全校的老师们,祝贺节日,祝大家工作有成,人生成功。 大学的精神和价值,就在于它引领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大学不仅仅应该在专业技术上发挥它的作用,更应该在理想、信念、人格方面做出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教师,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也是一个提醒自己的机会——对教师这个职业,自己是不是一直充满着自豪感,是不是一直在思考着我们的学校、教师应该如何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任务。 大连大学教师应该有一份自豪感。今年,大连大学有了这样几个突破。第一,教师队伍又壮大了。
目前,我校已经有了96位博士。在年底之前,会突破100位大关,这是一个突破。第二,对学校学科建设具有非凡意义的硕士授予权,今年拿到了,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第三,新生录取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今年度新生最有标志意义的就是——大连市考生第一次没有降分、全部在二本分数线上录取。我校在外省招生的人数,从20xx年的691人提升到今年的1570人。大连地区考生二本分数线上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从20xx年的17%提升到20xx年的78%,并全部实现了分数线上录取;外省考生一本分数线上的录取率从20xx年的22%提升到20xx年的53%。另外,今年新生文科平均分高出二本分数线52分,理科平均分高出二本线55分。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大连大学在社会上的声誉、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新生的质量在逐年稳定的提高。 从87年10月6号成立,大连大学到现在已经快满16个年头了。
这20xx年里,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光荣的道路。 第一阶段,从87年建校到95年10月底迁到新校园。学校办学条件极差,教育质量不高,学术水平也不高。在这一阶段里,全校的工作中心就是解决办学条件,为生存而斗争。当时的工作思路就是一条,只有超常规的发展,才能度过面临的严重的危机。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就是我校第一阶段工作指导思想最准确的写照。只有大动作,才能有大发展。经过8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建设了新校园,彻底结束了松散联合体制,实现了实质性的联合。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深沉的责任感。
第二阶段,从迁校(96年)到99年底。刚迁到新校园,工作的重心是为成为一个合格的综合性大学而奋斗。以教育部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为契机,调动全校的力量,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严格查找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评促建。我们光荣的完成了这个阶段的任务,顺利的通过了评价,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也开始在干部教师中确立起来,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起色,科研工作初见成效。这5年留下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认识到了只有大楼不是大学,有了大师才是大学;只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才能办出一个像样的大学来。 第三个阶段,从20xx年开始到现在,还在进行的过程中。在这个阶段中,教师队伍建设仍需要大力加强,科研工作刚刚有了开始,但距离一个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的差距还非常明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工作迫在眉睫。学校为这个阶段确定的工作思路就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并提出了人文环境建设和确立先进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问题。主要的精神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要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成功等等。 为了实现大连大学进一步的跨越发展,有必要提出和解决好几个问题,这也是今年暑期中校党委领导班子认真研究的工作思路。今天提出来希望大家认真思考。 第一, 关于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创新问题。 我校现行的组织模式是以行政为重心的模式。校级的职能部门与系、院之间的关系是以行政为主导的;院(系)领导机构与科系、学科、学科带头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以行政为主导的。但是,我校发展到今天,许多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学科带头人整体力量逐渐强大。学科带头人、不同专长的人多起来了,不同特点的人也多起来了。面对着这样的形势,如何做到使人人都能发挥作用,人人都能成功?现有的体制和机制就明显不适应了,因此,必须要随之进行调整。随着学校的发展,大连大学的学科带头人中会有国家或者世界级的专家,会有院士,校长的作用自然也会随之降低。现在,学校学科带头人的力量已经比较突出了,学校的领导干部和学科带头人究竟应该分头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跨学科的研究题目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类型的人员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各类人员仍被制约在原有的行政组织内,显然会产生许多限制,所以要重新考虑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发现,很多都是由单独的个人想出来、做出来的,甚至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和人身上产生的;我们现在的这套模式能支持这种意想不到的人吗?能支持这种意想不到的地方吗?不能。组织形式的创新主要是什么呢?就是要减少层次,给不同的人、尤其是给学科带头人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当然,现在谁也不可能说清精确成形的典型机构是什么样的。创新模式一开始只能是粗糙的,只能通过实践去完善。美国的一个教育家之父,调研了欧洲5所创新型大学。这5 个学校在创办仅30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超出了一大批名气很大的学校。主要的思路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网络一大批拔尖的人才,使他们的思想自由发挥,使他们不被行政的管理窒息。 这些学校的经验就是组织模式和机制的创新。但这些成功的作法,并不是在一个事先设计好的蓝图里进行的,而是一点点地创造出来的。 还有运行机制的问题。比如说教学的形式,学生是不是永远都是知识的接受体,教师是不是只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教授学生的位置。美国一流大学受到重视的不是教授的课堂,而是讨论班和茶座。让十几个学生聚集在一起,使他们的智慧互相撞击,教授只是起着协调和组织的作用。这就有了一些截然相反的观念——学生是主体?还是老师为主?以老师教学生为主?还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之间互教为主? 还有评价方法、考试制度的问题。对学生的评定,是知识评价,还是素质评价?是理论评价还是实践评价?管理学生的规章制度,是以谁为出发点? 模式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实质是文化的创新,是思想观念的创新。机制是显件、硬件,文化是隐件、软件。在某种意义上,精神终于形式。谈到机制设立的依据,就一条——如何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让每一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都成功。然后,构成学校更大的成功。人才固然重要,人在一起可以精诚合作,搞出世界级顶尖的成果。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可能发生惨烈的争斗,结果大家都一事无成。人才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有了人就会有一切。所以我们大力倡导要有一个好的人文环境,要让人人都能在健康的、心情舒畅的氛围中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人不是机器,他可能瞬间就毁灭,也可能超常发挥功率。关键是文化,是先进的大学精神,是科学的文化模式,是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切合实际的文化理念。但是,文化也有传统先进与落后之分,树立先进的大学文化,要靠我们去摸索、去创造,否则就别想在竞争和变化的形势下赢得发展。
第二,关于办学资源多元化的问题。 目前,全球的大学都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困难,也无一例外的越来越进入到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对中国的大学来说,更是突出。政府对大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政府财政的支持占一个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或者说占实际支出数量的比例却逐年下降。我校也是这样,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科研成本、管理成本也在提升。如果我们仅仅心安理得的做一个教学型学校,应付教学就行,可能对资源的需求不会那么迫切。但是现在我们必须向自己确立的目标前进,没有退路,因为这是社会的推动力和学校发展的惯性决定的。 一个大学的资金来源决定了其在社会的地位和与政府的关系。你百分之百拿政府给的钱,你就得百分之百的按现有的规矩办事,就没有大学真正意义上的办学自主权。这也是一种力量的对比。要减少现行条条框框的制约,就得增加造血功能,自筹资金。同时,资源的多元化也有利于寻求大学特别的组织身份,在市场中把握机遇。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明确资源的多元化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关系到如何调整学校定位,如何使学校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多做贡献。最关键的是要坚定信念,树立接受挑战的意识,承担选择了变革后可能产生的风险。总是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局限于曾经干过的、别人干过的事情,那学校就别想发展了。从实践中摸索,这就是答案。
第三,抓住机遇,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服务中,乘势而上,发展自己。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这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学校要有所作为,要在服务中拉动学科的发展,建立起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大学离开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就得不到别人的承认,就无法生存。大学的价值,就是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包括为社会培养出有技术有能力又有人格人才。过去大学的发展,主要是由政府的推动和大学自身发展的惯性来决定的。现在,则应调整为主动吸取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当地经济发展这个原动力。关键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地梳理好学校的资源,梳理好社会的资源,尽快的在组织上、思想上统一起来。
今天,当我讲完这些想法的时候,禁不住要想到学校的换建搬迁,想到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那些精辟的语句。在谈论邓小平这些话的时候,或者是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理论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有多少事情应该做却还没有做起来。要去创造实践的事情很多,因为我们不能只干过去的事情。同时也必须承认,在新的事物面前,我们还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但我们要追求卓越,要使学校发展得更好,就需要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有一股闯的精神,这就是创新。最后,再次祝大家教师节愉快。
大学党委书记教师节讲话三: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第
个教师节。请允许我代表校党政领导向全校的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并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贺!
长期以来,我校广大教师献身海大教育事业,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忠于职守,辛勤工作,默默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我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我校“211工程”建设任务,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上水平工作中,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成绩显著、师德高尚、堪称楷模的优秀教师。像严立教授和白希尧教授等同志所取得的突出业绩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们都应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工作,为学校的“十五”期间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师的地位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地得到了提高。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一论断对教师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作了高度评价。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四有”新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大使命。教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执行者,在教学中,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我校党委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直将教师视为学校的希望,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创造条件为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使我校教师队伍的学源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保证了学校繁重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完成。事实证明,我校教师是一支能工作、能战斗、能打硬仗的队伍。
当我们欢庆教师节的时候,我们要看到,我们面前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我们虽然圆满地完成了“211工程”一期和“”期间的任务,但我们“211工程”“十五”期间的建设任务更繁重、更艰巨,目前,我校正进行的本科评优准备工作,是我校今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我校人才质量,关系到我校的声誉。我相信,通过全体教师及职工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达到国家本科优秀学校的标准。
在我们隆重纪念教师节之际,我代表校党委对全校教师提出如下三点希望:
第一,认真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增强岗位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自觉地学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在我们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要充分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进一步增强献身精神,改革、发展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创新精本稿件版权属5178789秘书网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要确保培养出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规定,综合素质好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级航运人才及其他专门人才。
第二,加强师德建设。古人讲: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师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对学生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学的专家。
第三,钻研业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忠诚服务于教育事业。在我们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是关键。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当今世界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我们教师如跟不上传播和传授知识的形势,就难以受到学生的欢迎。我们一定要用创新的教学理论及形式,去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并能启迪学生的创造力。我校广大教育工作者只要乐于教育、刻意求真,力于创新,我校的素质教育就一定会开创新局面。
全校教师同志们,在庆祝教师节时,我们应思考一下教师节设立之意义,是党和人民尊师重教的体现,也是对我们教师的期望和爱戴,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不辜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为建设世界第一流高等航海学府而努力奋斗
大学党委书记教师节讲话 篇3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处级干部大会,是我校换届以来第一次全体中层干部大会,主要内容是对中层班子换届进行总结,与新任处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体谈心,从而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适应新常态、谋划新举措、创造新业绩》,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这次换届工作的基本情况
这次换届,是在全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本科教学评估各项整改任务,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关键时期进行的重要工作。本次换届工作顺利、平稳,实现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从总体上看,有三个特点:
一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中层干部换届工作于10月31日正式启动,经历了任期考核、民主推荐、现职干部党委酝酿任用、空岗竞争上岗选拔、组织考察、公示、决定任用等7个环节,历时近2个月。为保证公平、公正,把真正能力突出、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干部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我们增加了闭卷考试、面试答辩、校领导充分酝酿等新环节,做到了计划周密、组织有力、尊重民意、严格标准。这次换届工作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坚持德才兼备、坚持注重实绩、坚持群众公认,共提拔正处级干部13名,副处级干部27名。
二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按照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学校《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换届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队伍实际,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在机关与学院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机关部门之间、党政部门之间进行了干部交流,共有34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和25名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既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又兼顾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是干部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把一批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视野开阔、年富力强、有培养发展潜力的干部充实到中层领导班子中,一批35岁左右的同志走上处级领导岗位。这就需要我们统一思想、深入思考。比如,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推动内涵式发展”?如何适应地方、行业、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如何更好的发挥我们的服务职能?如何在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中保持全省第一梯队、开创学校各项事业新局面?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抓紧研究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发展目标定位和学科专业定位,抓紧研究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及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要做好这些工作,顶层设计在学校党委班子,依靠基础在全体教职工,骨干力量是在座的全体中层干部。我们只有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和振奋的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才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上开创新局面,才能在推动学校转型发展上再创新业绩。
三、新形势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毛主席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体中层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常态、谋划新举措、开创新局面,首先需要认清新岗位、树立新形象、确立新理念、把握新机遇。为此,要在中层干部队伍中建立三个“新常态”。
(一)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凝心聚力“新常态”
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是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基石,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工作的全局。只有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做到了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调、奋发有为,才能真正打牢学校转型发展的组织基础。要加强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立凝心聚力“新常态”,就需要大家当好“四个”表率。
一是要做学习的表率。一普通个人学不学习,是个人的事儿;一个领导干部学不学习,就不是个人的问题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领得起来、导得下去,就必须加强学习。各级领导班子的述职报告、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中,很多人所列举的第一条不足都是学习问题,都是学习时间没有保证,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为什么呢?一是对一个领导干部而言,学习的确是最重要的一条,也是最需要个人努力的一个方向。二是很多人把这种不足当成套话、谦辞,实际上学习问题不是一个自谦的问题,它是决定一个人素质高低,决定他能否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局面的关键问题。所以说,学习不够、不足,不应该是谦辞、套词,而应该是一次真切的反思。作为一名中层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学习抓紧了,理论上清醒了,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只有理论素质提高了,看问题才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遇到事情才能够头脑清醒,抓工作才能够思路清晰。
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不断学习,补精神之“钙”。要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提高用科学理论指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学习好、贯彻好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的系列讲话精神,并切实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其次,我们要学习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把握好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照规律的要求开展我们各自的工作。第三,我们要坚持向实践学习,特别是要学习好、理解好、发展好学校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扎实作风,学习好、理解好、贯彻好、实现好学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第四,我们要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最后,我们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把学习作为工作的“常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常态”。
二是要做维护大局的表率。大局是事物的整体或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大局体现当下,也代表发展趋势。具体工作中,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应该看到,我们这次中层干部岗位比照之前,有所变化,更有强化,主要考虑到新的工作任务,以及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但是,每个岗位的工作都是学校整体事业的组成部分,只有胸中有了学校发展这个大局,将所从事的工作与学校的长远发展、师生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我们才能认清自己的方位,工作起来才有方向、有意义、有章法。大局是一个动态的结构。谋大局就要认清这种发展变化,把握这种发展趋势,尽可能地跳出一时一事的局限,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做到立足当前,把握未来。谋大局就需要我们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掌握好推进各项工作的节奏和力度,对于当前来说,学校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就是“转型”,就是“改革”和“特色”的问题,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要围绕这六个字思考自身的工作、开展相应的创新活动,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创建自身工作的“品牌”和“特色”。实际上,大局意识也是一种系统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大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互动的关系,因势利导,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大局的发展。所以说,认识大局、把握大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是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整体、长远的利益,有时也要牺牲某些局部、眼前的利益。我们无论从事哪一项工作,都要树立学校利益、师生的根本利益第一的思想。我们干事情、看问题、想办法、抓落实,都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出发,切实做到:工作有分工,谋事讲全局。
三是要做团结协作的表率。团结对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各级领导班子的生命线。团结出战斗力、出凝聚力,团结出干部、出人才。团结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思想政治问题。中层领导班子成员要时刻从大局出发,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在班子中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提醒、互相谦让、互相支持的良好局面。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利于团结的话就说,不利于团结的话就不说,有利于团结的事就做,不利于团结的事就不做,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团结共事的环境。本科教学合格评估顺利结束,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实现新的目标面前,团结协作的精神更为重要。考察一个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高低,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他是否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要积极支持其他同志开展工作,和班子其他成员一起共同维护团结,共同维护建立在事业追求基础上的团结,共同维护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团结。通过班子的真诚团结,带动广大干部和业务骨干,进而带动全体师生员工,切实把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舟共济,共创和谐,朝着我们既定的目标迈进。
四是要做务实创新的表率。能否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是衡量一位领导干部能否胜任本职工作,能否有所作为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直接表现。中层领导干部是本单位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实践者,在学校全局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务实创新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工作实践中,责任意识就是角色意识,就是要知道自己这个岗位、自己从事的工作在单位的工作中,在学校发展的全局中,在整个学校的管理链条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认真地履行职责,自觉地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这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内容,也是履行职责、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