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经典寓言故事【优秀10篇】正文

《经典寓言故事【优秀10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你知道经典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吗?

寓言的故事 1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原封不动地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怎样呢?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仅仅几小时这辆车就不见了。

关于寓言故事 2

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这首诗说的是黄庭坚奉母尽诚的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则故事。

黄庭坚,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苏轼是这样赞他的:“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说他文章瑰玮超然,当世无可比拟;而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之美德,又可媲美古人。涤亲溺器,也就是说他亲自为母亲刷便桶,这在一般老百姓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但是一个人身居高位,刷一次便桶容易,难的是刷一辈子便桶。这还要从他小的时候说起。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为人刚正,饱读诗书,曾中过进士,但一生未能发达,仅是州府的幕僚,后来到康州任了一官半职。康州地偏民困,动乱不断。黄庶不畏艰难,鞠躬尽瘁,最后积劳成疾,中年卒于任所。母亲李氏,是著名藏书家、诗人李常的妹妹,出身于仕宦读书世家。父亲在临终前把年仅十三岁的黄庭坚叫到床前,对他说:“为父命不久矣,我儿长大了,不要只顾着读书,要好好照顾母亲,好好跟随舅舅。”黄庭坚含泪答应了。父亲不久便去世了,这让平素活泼好动的黄庭坚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常常一个人躲在藏书室里翻书度日。舅舅李常把他当亲儿子一样对待,耳提面命,尽心栽培。他看出端倪,便悄悄走进藏书室找了个机会安慰他。黄庭坚哀伤地说:“以前我只顾戏耍和读书,从来没有想过人会死去,父亲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却再也见不到他,再也没有机会帮他做事,为他尽孝了。”李常说:“尽孝不是感恩戴德忘乎所以,也不是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在平素点滴中学会关照至亲,在务正业的同时见缝插针利用闲暇满足家人所需,这两件事并不矛盾。”黄庭坚想起父亲的遗言,忽然意识到自己只顾着自己哀伤,忽略了此刻比他更哀伤百倍的母亲,于是便往母亲房间跑去。

父亲死后,母亲思念成疾,身体抱恙,常常卧床休息。他走进母亲的卧房,发现母亲正在吃药,药汤极苦,母亲直皱眉头,恰巧贴身丫鬟告假回家探亲,母亲吃完药端起茶杯想抿一口水,杯里却是空的,杯沿上还有茶垢,她看了一眼就放下了。父亲在任时为官清廉,生活节俭,家中并不曾雇用过多的仆役婢女。黄庭坚立即自动请缨,跑去为母亲清洗茶杯并沏好茶。母亲看着干净的茶杯,喝着黄庭坚泡的茶,甚感欣慰地笑了。黄庭坚看看便桶还没有倒,又跑出去倒了。这一切做完后才去学堂。

到了晚上,黄庭坚又来了。这次他是有备而来,他带了把刷子,来给母亲刷便桶。母亲爱干净,可便桶往往不能及时清洁,好脾气的母亲不愿为难婢女,他决定不劳烦别人,亲自做好这件事情。

当他人到了中年,身为朝廷官员,公务十分繁忙,每天忙完公事回来,第一件事仍是去探望已经年迈的母亲,端茶递水,精心照料并陪伴,每天晚上依然为母亲刷洗便桶,从不让他人代劳。

有一次,有人问黄庭坚:“您身为高贵的朝廷命官,家里又有仆人,为什么要亲自来做这些杂细的事务,甚至还亲手做刷洗母亲便桶这样卑贱的事情呢?”

黄庭坚回答说:“孝顺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关系,怎能让仆人去代劳呢?再说孝敬父母,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又怎么会有高贵与卑贱之分呢?”

寓言故事 3

【骑士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胸怀大志的骑士,他想到外面去锄强扶弱,以便获得崇高的荣誉和显赫的地位。

他穿上铠甲,吩咐仆人把骏马牵过来,在上马之前,他对这匹忠心耿耿的马振振有词地大说特说了一番:“我忠实而高贵的骏马,注意听我说话!翻山越岭,纵横田野和森林,任你极目远望,任你奔驰向前,但必须选择宽直的大道,要为我寻找通向幸福圣地之路,这就是一个骑士所追求的。。”

“当我的宝剑令他人向我点头哈腰,害羞的中国大公主跟我结了婚,各地的王国都归我管辖,我的朋友啊,你将功不可没,你将得到丰厚的报酬。我将跟你共享天下的荣华富贵,我要为你建造一个与苏丹皇宫一样漂亮的马厩,我还要带你到牧草最多的大牧场去,让你尽情享受美味甘甜的牧草。”

“尽管现在你连燕麦也吃不饱,可你要去的地方,将有许许多多好东西正在等待着你,你一定能吃上可口的大麦,喝到蜜汁美酒。”

骑士还想说下去,但他座下的骏马没再给他机会。骏马突然昂头抬腿,骑士一不留神,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受了重伤,从此再也不敢提出门闯荡的事。

寓言小故事 4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象一只只黄蝴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松鼠妈妈说:“小松鼠,冬天快要到了,你到外面去找些粮食回来,我们要准备过冬了!”于是小松鼠就去外面找食物了。

小松鼠看见树上有一堆金黄的叶子,它嗅了嗅,闻了闻觉得不是食物。小松鼠跳下树又去找别的食物了。它东张西望地看来看去。看到了树上一个个柿子象一个个灯笼挂在树上。小松鼠爬上树摘下了柿子,小心翼翼地下了树,回了家。

冬天到了,地上积满了雪,什么食物也找不到了。但小松鼠家里却有好吃的东西,小松鼠高高兴兴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了。

寓言小故事 5

很早以前,村边的山上住着一只狐狸。村边的河滩上,住着一只水獭。

一个很冷的夜晚,狐狸下山寻找食物,来到河滩上,闻到从水獭的小屋里飘出来一股烧鱼的香味。

狐狸推开门,看到水獭正在通红的炭火上烤着一条大鱼。

狐狸流着口水说:“水獭阁下,请分给我吃点儿吧。”

水獭看到在这么冷的晚上来做客的狐狸,就把刚烤好的鱼给它吃了。

狐狸非常高兴,当下和水獭约定,明天晚上它要准备山鸡、野鸭,放入油盐调料烤制,用上等的山珍美味招待水獭。

第二天晚上,水獭如约上山,来到狐狸的小屋前,可屋里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水獭推开门,屋里连火都没有生。只见狐狸盘腿而坐,两眼向上,望着天井。

水獭大声说:“狐狸阁下,我来了!山珍美味在哪儿?”

狐狸假装没听见,两眼还是望着天井,不管水獭怎么叫它,它连理都不理。

“骗人的家伙!”水獭气得直咬牙,只好回去了。

第二天晚上,水獭正在通红的炭火上烤着鱼,狐狸又来了。

“水獭阁下,水獭阁下。”狐狸推开门。

水獭看着狐狸的脸说:“昨晚我那样叫你,你连理也不理。这次我不给你吃了。”

狐狸说:“昨晚实在对不住,因为那时我正在和天神说话。明晚我一定好好招待你。”说着,拿起一条烤好的鱼又吃了。

第二天晚上,水獭心想这次可以尝到狐狸精心烤制的山珍美味啦,于是又上山来到狐狸的小屋前。

可屋里还是没有一点儿香味。

水獭推开门,屋里还是连火都没生。狐狸盘腿坐着,不过这次是两眼向下,看着地。

“狐狸阁下,狐狸阁下。”水獭连喊数声,狐狸还是一声不吭,两眼只顾望着地。

“狐狸,你又骗我了!”水獭怒气冲冲地回去了。

第二天晚上,狐狸又恬不知耻地来到水獭的小屋里。

“水獭阁下,不要生气。昨晚实在对不住,因为那时我正和地神说话。”说着,拿起一条烤好的鱼,又要吃。

水獭一把抓住它的手,说:“慢!你老骗我,这次绝不给你吃了。”

狐狸一见不成,便又花言巧语地对水獭说:“水獭阁下,请息怒,息怒。怪你去的不巧,昨天晚上和地神说话,那天晚上和天神说话,必须心诚才行。所以……”

两次受骗的水獭再也不听它那一套了,就自己拿起烤好的鱼吃了起来。

狐狸眼巴巴地看着鱼,忍不住流起口水,向前凑凑说:“请问水獭阁下,怎样才能捉住鱼呢?”

水獭抹了抹嘴,慢吞吞地说:“要在星光闪亮、河里结冰的晚上,在冰上打一个洞,把尾巴伸进去,不住地在水中摇来摇去。鱼以为是吃的,就会死死咬住,但要耐心等到天亮,一抽尾巴,就可以把鱼带出水面。”

狐狸一听,连声道谢,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第二天晚上繁星点点,河里结了冰。

狐狸心想这真是天公的美意,就来到河边,在冰上砸开一个洞,把粗粗的尾巴伸进去,坐在冰上,把尾巴在水里摇来摇去。

等到半夜星光更亮、河里的冰结得更厚了。狐狸还扬扬自得地在水里摇着尾巴,心想鱼快要上钩了。

东方渐渐发白,天更冷了。狐狸全身都要冻僵了,但它仍忍耐着。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狐狸心想这下该行了,便起身想拔尾巴,可怎么拔也拔不出来。狐狸以为,肯定是条大鱼死死地咬住了它的尾巴,便又用力拔,可和冰紧紧冻在一起的尾巴怎么也拔不出来。

狐狸急了,一边暗暗祷告,一边又用力挣脱,可还是拔不出来,狐狸更加着急了。

这时,不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声音。

“糟了,糟了!”狐狸吓得哭了起来,又拼命挣扎。这时,孩子们已经围了过来。

“啊,狐狸,快打!”孩子们手持木棍,一个劲儿地打它。

狐狸痛得直叫,猛地向上一蹿,尾巴断了。它顾不得疼,拖着半截尾巴,流着血仓皇地逃回山里去了。

此时,那只水獭正趴在自己的小屋门前,得意地看着狐狸的凄惨样儿呢!

经典寓言故事 6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教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般下水了,年轻人们把教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忙于做别的事情时突然来访。"

寓言故事作文2:兔子四兄弟 7

一个北风呼呼的早上,还下着大雪,大雪持续了五天,小草全部被大雪酌涣耍掷锩挥幸恢恍《铮魃厦挥幸黄饕叮暌丫逄烀挥谐远鳎晟炝艘桓隼裂献鸥杀竦亩亲幼叱黾颐牛匆幌掠忻挥胁焕投竦氖澄铩

突然,有一群乌鸦飞过,狐狸灵机一动,立即躺在地上装死,一只乌鸦看见了,说:有一只死狐狸。其它的乌鸦纷纷地向后看。一只乌鸦飞下来,说:你不记得哪一件事,上一次我们被骗了。乌鸦啄了啄狐狸,狐狸忍着痛,乌鸦说:它是死的,你们快下来啊!一大群乌鸦飞下来,狐狸想:机不可失!它立即站起来,你们的死期到了。狐狸一手抓住了三只乌鸦自已吃了两只,剩下一只给孩子吃,其它乌鸦觉得不妙,立即飞走了。

乌鸦不吸取教训,成了狐狸的美餐。

中国寓言故事 8

刻舟求剑

古时候,楚国有一个人,在他坐船过江的时候,一不细心,把身上挂的一把宝剑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不慌不忙地从衣袋里取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落下宝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嘴里自言自语嘱咐自我:“别忘记了,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同船人见他不着急的样貌都很纳闷,就问他:“为什么不赶快下水捞宝剑你在船舷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呀?”

“着什么急,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一等船靠岸了,我就要从这个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把宝剑找回来。”

过了一会儿,船到了目的地,停下来靠了码头,这个人便从船上刻的记号处,跳下水去捞宝剑,可是,摸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

同船人看到他这样寻找宝剑都感到很可笑,有一个人说:“宝剑掉江里以后,船还是在行走的,而宝剑沉在水底下是不会跟着走的。事实上,此刻船离开丢剑的地方已经很远了,再按船舷上刻记号处去找它怎样能找到呢?”

大家都议论说:“这个人连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也不懂得呢。”

之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刻舟求剑”这句成语,比喻人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来处理事情。

寓言故事 9

长工们天天清汤寡水,布衣族有个卜利又舍不得买个盛盆,就拿一个破罐子装饭。这天,卜利家请客。卜利怕外面人看见破罐子扫脸,就忍痛把一只漂亮的细瓷钵拿出来,给长工个盛饭。客人们看见长工盛饭的钵子这么漂亮,都称赞卜利待长工好。

开饭了。曾候揭开饭钵一看,装的还是清汤寡水,简直气惨了。就把饭钵推到地下,瓷钵“叭”地一声跌得粉碎,稀汤淌得满地都是,卜利一看心爱的细花瓷钵跌碎了,心疼得双脚跳。

曾候却装作惊魂未定的样子说:“我添饭的时候看到一个瘦壳细筋的人来扯我的手,我怕是鬼,好怕人哟。”

客人们听了,又见满地的清汤寡水,心里都明白了,不由得哈哈笑起来,卜利蚀财又丢脸,却无话可说。

经典寓言故事 10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的鸟类都非常仰慕天上的神,渴望有一天也能停在玉帝宫前葱郁的大树上,乌鸦和喜鹊当然也不例外。有一天,他们经过认真考虑后结伴踏上了东游的旅程。

飞着飞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雨雪山。那风呼呼地刮着,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那雨如同从天上倒下来一般,使他们瞬间就变成了"落汤鸟",沉重的翅膀让他们飞过一点都异常艰难。雪,在天空不停地打着转,天地之间冷极了!乌鸦和喜鹊穿着单薄的衣裳,瑟瑟发抖。

喜鹊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颤颤巍巍地说:"乌鸦小兄,要不我们回去吧,这个地方曾经成千上万只鸟试过,都无一例外地过不去,我们俩肯定也没戏!回去吧,你看这鬼天气。.。.。."

"回去?这怎么行?自古以来,光荣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成的,吃得苦中苦,方为鸟上鸟吗?"乌鸦抖抖被雨雪打湿的羽毛,坚定地说。

喜鹊听了,很不以为然,耸耸肩膀,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一个人的旅途是孤独的,雨、雪似乎更大了。乌鸦迎着艰难,背着困苦努力前行,几次似乎都要从高空坠落下来。但他从不退缩,拍拍翅膀,咬紧牙关振翅飞翔。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飞过了皑皑雪山,来到了天堂。

玉帝感念他的毅力,封他为"乌鸦大仙"。从此,乌鸦如愿停在了玉帝宫前葱郁的大树上,成了一只世鸟瞩目的神,而喜鹊却泯然众鸟,再也不被人注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