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周记(优秀8篇)

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在这一周里收获不少吧,写一篇周记,将自己的经历记录在里面吧。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端午节周记(优秀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端午节周记 篇1

今天是端午节,学校放了假,一定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啦!

早上,我起了床,我伸伸懒腰,走出家门。啊!只见一家家的大门两旁都插着艾草,成了村里一道奇异的风景。我在街上悠闲地走着,看着这家家门口的艾叶,心里想:这么多的艾草,人们到底要干什么啊;正在这时候,我遇到了退休教师王爷爷。王爷爷告诉我:这端午节在我国可是由来已久啊。这家家门前的艾草,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我们这里,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已经插了几千年了,传说这是当时人们为了“辟邪”,把艾草插到了门口,邪气就被挡在门外了,往后就不会走噩运了。这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

王爷爷说的真有意思。

回到家里,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是妈妈早已蒸好了粽子,这香味可真是奇特。我拿起一个,慢慢剥开一层层的苇叶,里面的食物露出来了:大米、小米和大枣。吃一口,香到心里。我故意考问起了妈妈:“妈,别看您粽子包的好,可这吃粽子的来历您不一定知道。”

“这些你也想难倒妈妈,吃粽子不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么。”

看来妈妈知识也增长了。我吃着着香喷喷的粽子,忽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是啊,两千多年前的今天,爱国诗人屈原怀着忧国忧民的一腔悲愤,投汨罗江而去。人们爱戴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虾吃掉,便包上粽子投入江中;从此,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通过过“端午节”,使我更明白了我国节日文化的精深和厚重。

端午节周记 篇2

为了庆祝端午节,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带一两个粽子,并且还邀请张琰的妈妈教我们包粽子,我们都非常开心。

到了周五下午,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粽子,有豆沙棕、八宝棕、蜜枣棕……各种各样。我带的是豆沙棕、八宝棕,都是非常好吃的。第三节课一上课,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等着老师,老师进来说:“让我们用端正的坐姿欢迎张琰的妈妈。”老师的话音一落,每个同学都坐得像一棵棵笔直的小树。张琰的妈妈一进来,我们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张琰的妈妈先拿出粽叶和泡了一天的糯米,把粽叶折成一个三角形的漏斗,然后往里面放上糯米、枣、葡萄干,接着左折一下,右折一下,最后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好。把粽子放到锅里煮五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同学们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今天我吃上了自己包的粽子,比买的粽子好吃多了,心里非常高兴。

端午节周记 篇3

这个星期天是端午节,我和爸妈要回外婆家吃饭。

到了外婆家,二姨小姨带着弟弟妹妹们都回来了,家里真热闹。外婆说超市的粽子没有粽子味,还不如自己包的吃着香。所以她提前买回来了粽叶打算我们自己来包粽子。有些好奇:以前都是吃包的好好的粽子,没见过它到底是怎么被“五花大绑”到餐桌上的。所以我搬了个凳子坐在外婆身边看着她忙活。

她在包粽子之前,先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了一下;然后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葡萄干,花生分别去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再往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或是葡萄干什么的,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了一会儿就上桌了!虽然外婆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

开饭了!除了吃粽子,外婆还为我们准备了鸭蛋。爷爷说:今天除了吃你外婆包的粽子外还要统统都要喝点黄酒,因为黄酒是祛毒气的。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边吃着粽子和鸭蛋一边有说有笑地聊着天,别提有多热闹。现在爸爸妈妈上班都很忙,平时没有多少时间回来陪外公外婆,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顿饭,真是不容易。所以,我觉得过节的真正意义不是在于那天吃什么,玩什么,而是一家人能提热热闹闹的经常回家团聚!

端午节周记 篇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记念古代诗人屈原流传下来的节日。

节日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南阳陪姥姥、姥爷一起过端午节。一路上看见成片的麦浪,金灿灿的;农民伯伯正在用收割机收割小麦,我远远地望过去,仿佛看见他们那丰收的喜悦表情,也似乎看见了晶莹的汗珠流淌下来,撒到了田野中,是不是算对大地的感谢呢?

到了南阳,只闻粽子飘香,忍不住咽下口水。姥姥马上给我们端了一大碗刚煮熟的粽子,我一口气吃掉两个,分别是红豆花生和大枣馅,真好吃。爸爸说不能多吃,以防不好消化,不然我还想吃一个。

下午去南阳伙伴家窜门,整个楼梯间全是艾草的特有芬香,妈妈告诉我,说端午节门口挂艾草可以驱蚊虫,这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习惯。

我喜欢端午的粽子,更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端午节周记 篇5

昨天晚上我和妈躺在床的两头,两个人手中的扇子快速的扇动,甚至能听得见轻微的风声。妈辗转反侧,口中嘟囔着:“真是热死了!”我翻了个身,回答道:“那你躺地板上睡吧,凉快点。”“现在不行,”妈压低了声音说,“快要到农历五月了,地气重,躺不得。”听到这个,我突然想起临近的端午节,五月初五在古人的眼里是个“毒日”。

想必是屈原的冤魂久留不散吧,我挪到冰凉一些的席子上,想道。现在的人都很喜欢端午节:龙舟上急促的鼓点,打着振奋人心的节奏;荷叶里喷香的粽子,飘散着一种沁人的糯米香;颈项上精美的香囊,一针一线精湛的绣工,沉淀了古韵遗风的沉香。人们总是沉浸在这个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源远流长的节日的始祖——屈原。

当年,屈原两次被顷襄王流放。他自叹满腹诗书经纶,胸怀雄韬伟略,心中爱国深切,却遭*佞恶毒陷害,以致落得如此下场,心中不甘。于是纵身一跃,径向汩罗江的深处走去,悲壮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那样污*浑浊的社会下,屈原不受其感染,而同流合污,而是选择了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控诉这个社会,证明自己的`两袖清风。他的壮举被后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文章《渔父》中,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世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醴?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尘俗之尘埃乎?”渔父是一个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人,虽然他与屈原同处于一个黑暗的社会,但却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己的节操;而屈原则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始终追求着清白高尚的人格,宁愿舍弃生命也不愿与*佞同流合污,至死不渝。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都表现了崇高的人格精神。

转为现实,我所生活的世界也同样是这样的。我身边的环境,也让我看到了屈原的那种绝望。我忘了是什么时候,是谁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这样的影响下,你迟早都会被我们给带坏的。”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当时我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却在心里暗暗的想着,就算是有你们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也依然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千百年前那个随遇而安的渔父,那个忠贞不渝的屈原,那段简洁而深刻的对话。以及我要在地气极重的阴历五月,创造出阳光喜人的成绩。

端午节周记 篇6

眼看就到端午节了,王夫人这几天特忙,家里像赶集似的。老公的下属纷纷来家送时令礼物,礼物都是一样,粽子。粽子虽然都是粽子,包装却不一样。有的装在礼品盒子里,有的装在篮子里,上面都有标价,有六百六十六元的,有一千六百八十八元的。王夫人自言自语道:“不就是粽子嘛,咋卖这么贵?”等她打开包装一看,原来内藏秘密。六六大顺的,里面有一条大中华香烟,一瓶洋酒,一六发发的粽子,里面不但有洋酒高档香烟,还有六种水果,比如芒果、火龙果、荔枝、洋桃、洋梅、凤梨。但是有一个什么局长送的粽子,却是散粽,特意叮咛,吃的时候小心点儿,什么宝贵粽子,要小心点儿?

到了端午节这天,家里到处堆得都是粽子,这么多能吃完吗?王夫人把洋酒、大中华香烟取了出来,水果放进冰箱,留了一些火腿的、豆沙的、五仁的,打电话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叫了来,让她们拿回家去帮着吃,也省了再买了。逢年过节的,七大姑八大姨们都不用采购,王夫人会把她们叫来,把收到的礼物分给她们。像梅花参呀、鱿鱼呀、银耳呀,都是上等的东西。也有金华火腿、宣威火腿、鱼翅、鲍鱼什么的。

中午吃饭时,王夫人顺手拿了一串粽子放到锅里煮了,端上桌来。老公是南方人,特爱吃火腿粽子。吃了饭,老公吸了一支大中华,品了品洋酒,咪上眼睛休息一会儿,突然感到肚子痛。王夫打电话叫来救护车,送到医院检查。医生检查了问:“李书记有胃病史吗?”王夫人道:“从来没胃痛过。”李书记叫道:肚子也痛!”医生只好做B超检查,又做CT,终于发现,胃里的异物,好像是金属一类的东西,只好安排手术。外科医生切开李书记的胃,取出一枚钻戒,顺藤摸瓜,在大肠里也取出几枚钻戒。

等老公手术结束,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王夫看着钻戒,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某局局长临走说,吃的时候小心点儿,原来里面藏匿着钻戒呀。非常感动,写下今天的日记

端午节周记 篇7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却是因为我喜欢吃粽子。到了这一天,在大街上远远地就会闻到一股股浓浓的粽香味儿。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又称“端阳节”。这时候,家长们会给孩子佩戴香囊,据说是可以驱虫辟邪,还会用草药洗澡除菌,当然更少不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奶奶早早地做起了粽子,我和哥哥哥在旁边看着,那搅拌着的豆沙混着极香的糯米味,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这粽子。奶奶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小馋猫,看你那个馋劲儿,等煮熟了,让你吃个够,现在生的可不能吃哟!”“好香呀!奶奶,我一会儿一定要多吃点”哥哥也嚷嚷着。

在我们的焦急等待中,粽子终于煮熟了,我和哥哥守在锅旁,看着一个个的粽子宝宝躺在那里,我高兴地叫起来:“哈哈!粽子们,本大王马上就要来消灭你们了。”这时,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大家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讲以前穷日子时的端午节,妈妈在一边还不停地感慨着:“现在的孩子们太幸福了!”我们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过我喜欢的端午节。

真是个美好的端午节,但我更爱的我的家人!

端午节周记 篇8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个端午,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就把米装入竹筒中投入江中,再后来就用芦叶把米包起来煮熟自已家人吃。我们把它称作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须要有的食品。赛龙舟是必须有的活动。其次就是洗艾草、喝雄黄酒、扣绒线、挂香囊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