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优秀作文一等奖(优秀3篇)

高考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也是走向更远的未来的起点,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之一,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全国高考优秀作文一等奖(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优秀作文 篇1

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花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

东坡仰天一啸,生命之佩瑶瞬时飘溢出盈天漫地的磬香。我看到那飘飘白衣猎猎于萧萧风中,风度翩翩风情万种风华绝代。

这位被林语堂先生誉为“不能为一”却“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一生颠沛流离的坎坷命运,便是一篇超越狭隘自我,演绎壮丽人生的辉煌篇章。

一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使我们的文豪几近陷入灭顶之灾,吐纳珠玑的玉口在严刑拷供中凄惨哀号;泼墨风流的秀士在长枷锁铁镣中迎风颤抖,发配荒蛮,风尘满怀,浪迹四野,身如浮萍。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无定所的漂泊;涛隐隐的故垒边却依然响起你震撼苍穹的凯歌。你认识的自己是旷达的,所以你在烟瘴四布的密州仍“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你认识的自己是洒脱的,所以你在凄风苦雨的黄州仍“何妨吟啸且徐行”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认识自己是超然的,所以你在独处荒僻的琼州仍挚情的吟唱“九死南荒吾不恨,慈游奇绝冠平生”。苦难历程中的热忱不减,赢得了东坡浪漫潇洒的一生,超越狭隘自我的男儿本色,造就了一段瑰丽的文明。项羽被突袭的浮云遮住眺望的慧眼。鸿图霸业灰飞烟灭于自我的孱弱,而傲岸的苏子凭借笃定的自我超越,为漫长的历史,增添了一片经久不衰的绚丽春色。

高考作文 篇2

在黄老师看来,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人从高中要进入大学,是带着怎样的心态?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关键词:关注自身、渴望、被需要、价值、心态……这些可以看出,要求关注的是内心,而非外部世界。

以往的许多作文题,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多了点,而这个题中,“被需要”,是你的需要。马斯洛理论中,人需求的层次,是价值的体现。这次的题目,其实是在进入大学学习阶段之前,请学生思考,“你为什么而生活?”“生命的价值在哪里?”有这样的哲学命题隐含其中,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导向性。

“有人问这篇作文的书写空间,我的答案是很大。每个人都会有需求,这个题目都写得出。但是写得好与不好,同个人思考及人生境界有关系。”如果平时的思考行为中一直想获得,而不是付出,会是一种表达;如果说假话,作文里其实也能体现出来。如果是真心感到应该承担起现代社会中个人的责任,与古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济天下”等的思想相融相通,这样的境界体现在文章里,就会特别有气度。

对于高考作文,许多家长往往最担心孩子跑题。这次的题目,要跑题都很难。因为谈到需求、获得、付出,一看就知道,就能写。文章的好坏决定于其本人境界的高低,也与真实度、情感度密切相关。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应该避免,那就是故意把立意拔得过高,显然是不合适的。学生写作时,应注意把自身的需要讲清楚,把“需要恰恰隐含在被需要中”这层关系辩证地表达好。这种自在而真诚的关系认知,源于学生对自己生活、学习以及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后的积淀。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阐释“需要”、“被需要”以及“价值”。

高考优秀作文 篇3

温一壶月光下酒,慢慢品味你的才情,你所创造的价值,风从天边吹来,吹散了生活的纷扰,在这个月夜,我轻啜季老您这杯美酒……

季羡林老先生您一生热爱文学,会12种语言,精通多种文学著作,您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一有时间,您变回捧起书本,细细的读上几页。甚至在90多岁高龄,躺在病床上时,您还会在腿上放一块板,然后再在上面看书,您永远将自己放在一个求学者的位置,“爱尚文学,老而弥笃。”却为中国文学界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价值深厚的文学著作。

您就是以这一种谦和,卑微的姿态,将自己置于微小的位置,却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宝石,创造出无人能及的价值。您这洒脱高远,勤奋努力的精神境界在这喧嚣的社会犹如一湾夏日碧潭。

季老您被万人仰视敬佩,被人带上了一个又一个皇冠,但是您并不因此而迷失了自我,毅然的三辞“桂冠”,一辞:国学大师,二辞:学界泰斗,三辞:国宝。

在文学创作上,您永远将自己置于微乎其微的位置,您永远保持着清醒与真诚,并且您的清醒与真诚带给世人戒浮戒躁的价值。

季老于文学是这般认真,于家庭也是如此。他收到了来自剑桥大学的聘约,对于一个搞文学研究的人来说,材料是最重要的了,而剑桥大学亦是一个拥有丰富材料的宝库,但是季老顾及到自己的家庭,叔父们早已年迈不能工作,妻子也为了这个家而苍老了许多,孩子尚小,不能缺少父亲,他便毅然辞去了剑桥大学的聘约。他说:“我立即忍痛决定,不再返回欧洲,我不是一个失掉天良的人,我为人夫,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必须承担起来。”

季老便是这样,他将自己置于儿子,丈夫,父亲的位置,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他让我们看到了淡泊名利,有责任感,以平和的方式,看到生活中失与得的品质,这亦是他创造出的品质。

夜已深,酒已尽。季老为人处世的态度,与他创造出的价值如这浓厚的酒香,溢满天地之间。

季老您就如一颗夺目的钻石,无论您将自己置于什么位置,您那如耀眼光芒般的价值,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