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自查报告(精选3篇)
公司的规模逐步扩大,市场也正趋于成熟,但我们在服务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却相对滞后,仍存在“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的通病。为切实解决服务市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诟病,结合公司作风大整顿活动的相关要求,我们给自己提出了三个问题:
一、是否坚持始终以市场为中心,达成年度“零断货”基础目标
虽然我们在计划执行、生产安排工作上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中心,但仍然存在断货情况,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三条:
1、市场计划存在插单弃单现象,计划瞻前性差;
2、包材存在断供现象,上线包材存在质量问题;
3、成品、质量、物流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二、在处理、安排市场计划问题上是否处理好市场与生产的矛盾关系
市场和生产的'矛盾,永远都存在。重要的是,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重要的。当然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假如质量不好,那就不谈市场;假如完成率不够,那也不谈市场。所以为了市场,既要保持质量,又要保持计划的合理性。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必须完美地配合。而这个完美的配合最终的决定者、承担责任者,就是我们成品部,但我们在与客服的沟通协调方面却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三、市场投诉的各类质量问题是否得到完美解决,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理念是否得到普及
反思过去一年,在处理市场投诉问题上,我们始终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如产品渗漏、杂质、外包装等质量问题投诉率仍然居高不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在解决问题,却从未去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全集团都在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当然我们也在做,并且一直都在做,但是我们一线员工对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的思想并没有全面认可,而且部门管理人员也极其不配合,始终认为这些不过是些花里胡哨、走过场的行为而已。
提出这些问题显然是要解决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集思广益,再三斟酌制定以下措施:
一、加强沟通,资源共享
我们要加强与采供物流相关后勤保障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并要求相关部门对包材到货数量、时间、质量严格把关;计划出现问题或疑问的时候即使与客服部沟通解决,内部问题内部解决,绝不推到前方市场。
二、理清思路,不断优化
针对生产计划不能一锅烩,越是复杂越是要理清思路,在排产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有效沟通,无法协调的问题,及时上报领导;在排产表及流程方面我们要不断优化,不断检验,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但无论出现什么问题我们都要坚持满足市场 ,方便市场。
三、全员参与,赏罚分明
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知识的培训,争取做到“人人有思想、处处都精益”的地步,让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在防错方面,逐步探索精密仪器防错法,以取代人工主观防错,争取从根本上杜绝市场投诉现象。
在全面质量管理上,全面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及奖惩机制,在生产线上设置小改小革意见收集箱,激励一线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活动,对给出好建议及措施的及时通报表扬给与奖励。
市场作为企业的效益来源,服务市场是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成品部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全面服务市场,满足市场。
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焦桥镇严格按照《邹平县节日期间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动员、全面部署,对镇域内的文化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做到了思想重视、组织严密,工作扎实,效果明显。
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重视,及时部署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市场规范整治工作,召开会议专门安排部署集中整治行动。镇政府成立了文化市场集中整治领导小组,根据本镇文化市场实际,制定了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明确了集中整治的目标、任务、方法和要求。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学习了县有关文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确保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迅速、有序地开展。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为确保集中整治行动达到预期效果,文化市场集中整治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在镇村两级对活动进行宣传发动,设立了文化市场监督电话,并通过召开会议、送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对文化经营者和社会公众的法规宣传力度,既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又引导了市民自觉抵制违法行为,为集中整治行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重点,确保实效
在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中,我镇明确了集中整治重点问题,以主要精力抓好集中整治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深入开展净化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工作。镇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对校园周边地区开展集中整治,坚持以中、小学校周边文化市场作为重点整治的区域,将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吧、游戏机房、出版物市场等作为重点整治的项目,积极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综合治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是加强对各类出版物、印刷品等印刷、制作企业的监管。我镇把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与“扫黄打非”集中行动结合起来,在全面检查演出、音像、书报刊、艺术品等经营场所的同时,严格防止含有禁止内容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
三是切实加强网吧市场专项整治。我镇开展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的一家网吧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查看网吧是否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到位,督促经营业户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排查消防安全隐患,排除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查处印刷行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镇域内一家印刷企业进行了检查,查看其营业资质是否健全,是否存在出售、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转让《印刷经营许可证》等行为,印刷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
通过自查自纠活动,我镇文化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对实现全镇文化市场的繁荣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金猴的工作中,我镇将根据上级要求,进一步巩固集中整治成效,形成长效监管机制,确保节日期间文化市场的安全。
为了解全区农贸市场的分布情况及运行现状,进一步推动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和发展,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吴继业副主任、胡齐乾副主任的带领下,于3月底至4月上旬,对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新前综合市场、西江二桥疏导点、羽山菜市场、十里铺农贸市场、中心菜市场等进行了实地踏看,视察有关市场建设情况。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分别听取了区府办、发改局、财政局、黄岩国土资源分局、环保局、建设局、农业局、商务局、食药监局、黄岩工商分局、黄岩*行政执法分局、规划处、消防大队、同创办等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将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农贸市场建设基本情况
全区登记在册农贸市场20家,无证农贸市场(临时便民交易场所)32家,总计52家,分布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其中省级文明示范市场10家,四文明规范市场1家,二文明规范市场3家,一文明规范市场2家。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多层次、多品种和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交易市场网络,为搞活流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和方便群众生活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农贸市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xx年全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现场会在黄岩召开,王建满副省长高度肯定了黄岩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区里专门成立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领导小组,主动将市场改造提升与“多城同创”等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在具体职责分配上,工商部门制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标准、市场摊位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市场制定经营户准则及其他管理制度。发改部门参与市场建设规划的编制,负责对市场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或备案,参与项目的综合验收,对市场价格进行监管。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市场补贴资金和奖励资金的预算,并及时足额到位。国土部门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用地方案。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的选址和建设方案。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市场建设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参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取缔力度。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市场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二是制定政策,支持提升发展。20xx年,黄岩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xx年,区政府印发了《黄岩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补助奖励办法的通知》,加大奖补的力度,对规定时间内通过省文明示范市场验收的市场给予每家20万元奖励,并明确了新建类(迁建类)、改造类市场每平方米补助250元、180元以及仪器设备的补助金额。为确保城区中心菜市场改造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区财政预支经费400万元用于中心菜市场改造提升。同时,财政、国土、建设、规划、行政执法、消防、乡镇(街道)等部门密切配合,落实相应政策,帮助解决了市场建设中遇到的大量困难。
三是因地制宜,推进改造升级。根据各个农贸市场位置、功能、人流量等特点,实行“一场一策”,量身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和目标任务。严格对照“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可休息”和“价公示、可追溯、联成网”的创建要求,对即将改造的市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设计摊位结构。为确保顺利完成改造任务,注重设计、招标、土建、信息化等关键环节,合理倒排工期,全力提升进度。同时,实行上下互动机制,区农提办、各责任乡镇街道、市场举办者和区工商分局安排专门联系人,实行改造提升工作进度月报制,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并第一时间解决。
四是严格管理,保障规范安全。一是自“多城同创”活动启动以来,全面开展市场整治“铁腕行动”,对经营户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保洁不到位等问题及消费者违章停车、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组织1000余人次集中整治农贸市场30余家。二是创新推行“业务指导员制”,全区每家农贸市场均配备一名工商干部担任工商业务指导员,每日至少一次实地巡查指导,三是以奖罚金形式优化市场进出机制。对固定摊位经营户采取“奖罚金”,由市场成立考核小组,若违规视情节按不同金额从保证金中扣除罚金;如经营户全年无违规行为,市场年底对其予以奖励。四是开展各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开展市场食品检测,形成了以商品质量检测为中心、市场巡查为纽带、经营者自检为基础、消费者送检为补充、工商部门抽检为保障的市场食品质量监督体系,指导12个农贸市场建立检测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贸市场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贸市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区农贸市场分布
不够合理。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存在旧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多而乱,新建小区未建配套设施的现象。人口密度大的旧城区农贸市场周围形成自发的马路市场,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文明形象。村镇及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临时疏导点多为大棚式市场,场内除摊位外几乎没有其它设施,排污能力差,经营、购物环境差,吸引不了人气,而所在的村集体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
(二)农贸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仍然无证的农贸市场,场内管理、硬件设施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存在一定距离。目前,市场管理中心没有市场外部管理的职能,而有外部管理职能的一些部门管理不够到位,造成农贸市场外停车位缺乏、流动摊贩堵塞交通等现象。一些较小的农贸市场内部卫生较差,地面多水易滑,存在环境脏、乱、差现象。部分群众反映一些熟食和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需有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检测和重点抽查。
(三)经营者和管理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完善的服务理念。个别经营者文明卫生意识较差。管理者还停留在收收税费、租金的较低级的管理层面,不能立足于根据市场需求而对集市进行适时改造和完善的层面。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农贸市场建设是一项牵扯面广、较为复杂的工程,建议政府将市场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落实。
(一)加强统筹规划,引导市场合理布局。为建立健全全区市场网络和流通体系,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调整增量,改造与新建相统筹,业态升级与优化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认真抓好规划布局,从源头上为农贸市场建设预留足够的空间。通过规划的编制,改善农贸市场的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区域辐射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在做好存量农贸市场盘活、调整、改造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老城区的网点补充和新发展城区的网点扩展工作,以解决部分地区设点不足的问题。新建市场则要按照规范化市场的标准,适当超前,立足长远。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市场建设资金。农贸市场建设是项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事业,是服务于群众生活的菜篮子工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逐年投资建设一批新的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每年给市场安排适当的维修经费预算。另外,在用地、税费等方面,政府也应给予限度的优惠。农贸市场的建设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既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又要鼓励民间融资,争取银信部门支持,形成共同开发格局。鼓励社会各方面采取自筹、集资、借款、贷款、股份、外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兴建市场,促进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三)理顺管理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政府要协调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提升其服务功能。市场经营单位是市场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通过与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的方式,明确监管要求和违约责任,加强对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市场经营单位应该以人为本,建立为顾客着想的服务之道,要充分运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管理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市场经营服务中心作为农贸市场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应承担规范维护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的职责,负责实施市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监测及相关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镇(街道)属地管理。进一步理顺区和镇(街道)的农贸市场管理体制,加强属地对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和秩序的日常管理。针对市场外的占道经营和秩序混乱的状况,必须由政府协调,工商、*、同创办、市场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联合执法解决。
(四)加强法制建设和行业自律,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氛围。政府应出台相关商品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制度,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不间断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行“两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责任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保证书》)“四制”(市场交易实行索票制、公示制、退场制、明码标价制)。市场经营服务中心应制订规范农贸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不断创新监管模式,确保监管工作的落实。增强经营者法制意识,促进业内良性竞争,避免坑蒙拐骗现象的出现,杜绝竞争中的不当行为。同时市场经营者集体对市场诚信度的支持,也是营造共赢的必要条件。应尽快组建农贸市场行业协会,引导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规范经营秩序,提高行业素质,协助和配合政府做好对农贸市场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形成协调和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行业内部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监控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传递信息;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