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使农业经济能够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满足实际需要,以达到提升农业经济总量的目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爱岗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农村经济学论文范文13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以农立国 理论价值 现代意义
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的思想学术界发生了一场是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这一争论持续到40年代中期,其间出现过不同观点交锋的高潮和相对的沉寂。对于这场争论,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已进行过探讨,这些研究大多对当时的“以农立国”主张作出了否定性结论。如罗荣渠说:“所有反对中国大革命的封建顽固派,阻止新思潮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国粹派和‘甲寅派’,鼓吹复兴中国文化的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新旧调和派,等等,都是站在以农立国的一边。……这表明我国思想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之问题的一种内在联系:现代新文化与中国传统旧文化之争,自然形成为工业文明支持者与农业文明支持者的天然分野。”①李向民认为:以农立国派“实际上是将理想的农业社会与西方充满弊端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相比,以人为本,乃有弃工归农之说。……只是由于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因而要逃奔到上古的大同之世去。”②虽然30年代末的以农立国主张已不再排斥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建设,但“在当时仍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其理论注定是要失败的”③。对此,本文拟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提出若干一己之见。
一
以农立国思想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出现的。其一,从国内情况来讲,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掠夺和压抑,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与大战前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1903?1906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厂矿为21.1家,1913-1915年增至41.3家,1916?1918年最高达124.6家。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从698家增至1759家,资本额从33082.4万元增加到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3%。这种速度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可谓空前绝后。”④其二,从国际范围来看,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进一步激化,全面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之中。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的研究表明:在欧美,1925年前后出现了一次经济高涨,然而,“这次高涨既不是全面的、不间断的,也不是范围很广的。尤有甚者,它包含着紧张情势日益加剧的迹象:初级产品的大量积存;证券价格的惊人上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代序)》,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②③李向民:《大梦初觉?中国的经济发展学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239?240页。
④刘克祥、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395页。
还有金融和政治方面困难的加剧。” 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几乎没有分享到经济扩展,事实上整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都在不景气中度过。在这十年里,英国的失业现象严重,在1926年总罢工以前,特别是在其后的几年里,情况都是如此。” ② “在世界的另一边,日本经历了相对萧条。随着政府和金融当局为了提高日元价值而紧缩信贷,日本在二十年代的发展速度只达到以前十年和此后十年的一半。” ③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不仅形成了与内地农村经济凋敝的鲜明反差,而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并连带地触发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弊端则从反面迫使中国的知识层思考屏弃农业的利害得失。
无庸讳言,在章士钊等人的文章中,人们确实读到了对工业弊端的鄙弃和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怀念,但是还应注意到,在其他人的论述中,以农立国的必要性得到了经济理论上的论证。如董时进在《论中国不宜工业化》④一文中从两方面作了分析:1、全球经济资源有限,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拥有比工业优越的发展前景,因此中国应该走农业国的道路。在他看来“工业国取农业国之原料,加以人工,还售原主,于中取利。购入食品,尚得赢余。然观农业国可以不需工业国而独立,工业国不能离农业国而存在,前者实不啻后者之寄生物。……往时食主不患不足,寄生者得以自肥。今也不然,农业国之原料与食品,已不敷分配。工业国之制造力,殆足供给再一地球之货品而有余。此观于各国歇闭之工厂,失业之工人,及各工厂不能充分使用其力量之事实并列国竞争市场之激烈状况可以确信。”“随世界工业化之增进,农国之需要加大,工国之需要加少。达于一定程度以外时,农国求过于供,工国供过于求。农国过多尚于世无尤。工国过剩则病象立征。”2、保持农业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维护经济权益和社会稳定。董时进指出:外人染指是中国实行工业化的一大危险,“农业之性质,不许人有攫取大利之机会。故外人最热中于中国之工业化。……故中国今日欲工业化,必不能免外资之纠葛。其为害最大,未可漠视。”“农业之优点,在能使其经营者为独立稳定之生活。其弱点在不易致大富。然可以补贫富悬殊之弊。此短正其所长。农业国之人民,质直而好义,喜和平而不可侮。其生活单纯而不干枯,俭朴而饶生趣。农业国之社会,安定太平,鲜受经济变迁之影响。无所谓失业,亦无所谓罢工。”他还以� 值得指出,董时进曾留学美国,具备现代农业经济学理论素养,他在30年代初写成《农业经济学》一书,以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为参照,对农业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因此,他对以农立国主张的赞同,决不是简单地在发思古之幽情。
董时进的文章不仅拓宽了考察农业经济重要性的视野,而且开启了人们认识农业和工业互相关系的新思路。如龚张斧在《农化蠡测》⑤一文中指出:“农业发达。除衣食日用之品。足以自给外。且可提携工业。(供给廉价原料)而发达之。此时已有农业为其后援。则根基已固。可以尽得工业之益。而无其害。如今之美国是也。”这是20年代的立国之争中首次出现的农工两业互相促进的见解。
——————————————————————————
①②③(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宋承先、洪文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48、48、49页。
④载于上海《申报》1923年10月25日。
⑤载于《甲寅周刊》第1卷第19号。
陈宰均在《工化与农化》①一文则表示:以往的立国问题讨论“大都泛言学理。未切国情”,对中国来说,农业是最重要的问题,“农民生计不解决。吾国终难望跻兴盛之域”。怎样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状况?陈宰均主张通过减少农民数量和开垦边疆荒地来扩大农民的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赖工业化。在他看来,只有农业的发展,“人类幸福。未可全求。是故欲图利用剩余之农产。提高人民之生活。则又非工化不为功。然就他方面言之。工业原料大半仰给于农。农产未振。工必不能充量发达。皮之不存。毛将焉傅(附)”,“故吾内审国情。外观世界大势。敢决言吾国非工化无以农化。非农化无以工化。吾国宜农化。亦宜工化。”从表面上看,陈宰均的观点具有中庸调和的特点,实际上这却是20年代立国问题讨论的一个深化,它不同于其他论者颇有形而上色彩的思辩方式,把问题的讨论由“应该怎样做”逐步转向“可以怎样做”和“具体怎样做”。不难看出,中国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最初是由以农立国派提出来的,它没有在第一阶段的争论中得到理论上的解答。
二
如果说20年代的以农立国派实际上是提出了怎样在�
例如,曾留学日本的经济学教授漆琪生主张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业,他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心安在?重工呢?重农呢?》②一文中表示:固持中国国民经济始终须以农业为本位而否定工业化重要性的主张,是违反经济发展历史法则的,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经济建设的任务“乃是挽救当前的经济零夷之危机,消弭险厉的经济恐慌,以奠定国民经济之基础,准备将来积极的前进发展。”“如果我们不拘泥于机械的理论,与醉心于欧化的学说,静心深入,以探讨中国国民经济的实质,则可明悉此等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上。”他否认以农业为重心是要使中国的经济回到复古的道路,并从八个方面列举了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农业生产是国民最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生存与生活之根本,……救济农村,建设农业,则最直接而最迅速的可使贫苦农民,获得苏生之机会”:2、“农业经济,至今犹为中国国民经济主要而中心的生产部门,……所以农业经济之消长,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之隆替”;3、“中国之农村经济,乃是工商各业凭依之所,只有在农村繁荣,农业兴盛,农民富裕的前提下,中国工商各业始有发展兴隆之可能”;4、“农业建设,农村复兴,比较工业化容易而可能”;5、由于经济结构和国际形势等原因,“中国农业资本主义化之前途,比较工业化,希望为多”;6、“改良农作,可以增进中国农产品之输出贸易,调整入超的关系”;7、“发展农村,建设农业,可以解决数千百万过剩人口的失业问题”;8、“农村经济如不使之积极恢复,农村秩序如不使之迅速安定,则一切经济建设固然是都谈不到,而且政治设施,社会安定,皆将成为重大的问题”。姚溥荪也提出相似的见解,他说:“我们极力反对开倒车,同时我们亦须顾虑到环境”,“中国终久是有走上工业化这条道路的必要”,但在当时条件下,
————————————————————
① 载《甲寅周刊》第1卷第29号。
② 载《东方杂志》第32卷第10号。
复兴农村“似为治本之要图”,它“可以提高农村的购买力,帮助工业化” ①。
复兴农村也就是发展新型的农业经济,这种任务的提出在客观上为一种新的理论认识廓清了思路,即把农业的现代化也包括进广义的工业化范畴。因此,在30年代参与论战的文章中,农业的现代化或工业化逐渐成为共识。如郑林庄在《我们可走第三条路》②一文中提出:“在中国今日所处的局面下,我们不易立刻从一个相传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阶段跳入一崭新的工业经济的阶段里去。我们只能从这个落伍的农业社会逐步地步入,而不能一步地跨入那个进步社会里去。在由农业社会进于工业社会的期间,应该有个过渡的时期来做引渡的工作。换言之,我认为我们所企望的那个工业经济,应该由现有的这个农业经济蜕化出来,而不能另自产生。因此,我们现在所因急图者,……是怎样在农村里面办起工业来,以作都市工业发生的基础。”吴觉农认为:“中国的农业应该近代化,换言之,就是工业化,科学化,组织化,集团化” ③。王子建在《农业与工业》④一文中写道:“我 如此,都市发达,农村人口减少; 这才是工业化的真意义。”吴知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出路》⑤一文中说:工业化是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再进一步言,非特制造业要尽量工业化,就是农业也要尽量工业化。农业乃食粮及工业原料品生产事业的一种,近来已由自给自足而变为企业化。故中国为维持发展农业及求得丰富而价廉的食粮和原料品起见,农业也非依工业的组织和方法充分利用科学和机器的力量而工业化不可。”虽然提出上述见解的并不是以农立国派,而是当时的第三种道路派和以工立国派,但这些观点的产生显然与以农立国派对农业经济意义的分析和强调有着内在的相关性。
30年代末,杨开道坚持主张以农立国,但其农业概念已不同于传统的农本思想,在他看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中国需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要建立一个切合中国国情,切合中国需要,能解决中国农业问题,能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农业科学。有了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人才,才能慢慢演成一个科学化的、合理化的、机械化的、工业化的现代农业制度。第二要教育中国农民,组织中国农民,要他们能取得主动的地位权利。” ⑥如此,“我们将来的农业,似乎可以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特殊地位,有几样或者可以居于领袖地位。……我相信这并不是一个误国的主张,一个妨碍中国工业化、中国现代化的主张,而是目前中国唯一可走的路,恐怕至少是二三十年以内可走的路。”⑦40年代前期,翁文灏发表《以农立国 以工建国》⑧一文,对以何立国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上以农业为中心和以工业为中心这两种主张“各有其长处,分开来看,都觉太偏,合起来看,才是正道,
————————————————————
①《不复兴农村中国也可以工业化吗?》,《独立评论》第137号。
②载于《独立评论》第137号。
③吴觉农:《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
④载于天津《益世报》1934年12月8日。
⑤载于天津《大公报》1936年7月15日。
⑥杨开道:《中国以何立国?》,重庆《新蜀报》1940年1月7日。
⑦杨开道:《再论中国以何立国》,重庆《新蜀报》1940年2月25日。
⑧载翁文灏:《中国经济建设论丛》,资源委员会秘书处印行,1943年。
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可分的。”首先,翁文灏肯定:“工业原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出口农产品是换取外洋军火和建设器材的重要物资,都是抗战建国所不可少的。食粮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农业大国,在抗战建国期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凭借天然便是农业生产。惟有足食足兵,然后方能巩固国基,独立自存。只有农产品增加了,人人衣食无忧,建设的工作方能顺利推进。在这个意义上,‘以农立国’这句话可以说是十分正确的。”其次,翁文灏强调:“‘以农立国’,决不能解释为仅有农业而不顾工业,更不能解释为保守固有的生产方法和技术,使我国农业经济停滞于落后阶段;发展农业必须与工业化相配合,始有远大的前途可言。”“中国必须工业化,只有工业化才能使中国富强,使中国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员。……现在还要指出一点,即工业化运动并不限于都市和工业区,而且要推进到广大的农村,使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应该指出,翁文灏当时具有官方背景,他的文章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长达20年的立国之争的总结,作为两派思想的整合,以农立国思想的合理因素在其中得到了体现。
三
在20世纪中国农业思想的发展史上,以农立国思想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
首先,它所揭示的农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对此后中国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对发展经济学的创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20年代以农立国派的主要理论家,董时进在30年代初期撰写的《农业经济学》中已经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全面的认识,如说中国人的衣食原料大部分为本国农业所提供,中国人民的大多数职业均为农业所赐予,中国农业是中国工业的基础,农业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农业供给中国出口货的绝大多数,等等①,他提出的振兴农业之策包括推广职业教育,优化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工商业,增加农产②。这实际上是对他参加立国之争时的思想观点的系统发展。到了40年代,谈论中国工业化问题的学者大都把农业的工业化也作为有机组成部分。如韩稼夫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国家在生存竞争中的必然趋势,但是特定的社会历史等原因,决定了我国“工业化之实施,因自然环境之影响并不淹没农业生产之重要。盖中国工业化并非舍农业而代以工业,实以工业推动农业,藉农业以树立工业,犹之苏联及美国,在极高度工业化进展之中,农业生产亦不偏废也。” ③对工业化的农业建设,韩稼夫从农业技术之科学化、农场作业之机械化与电气化、农产品之商品化、农业组织之现代化、农地使用之合理化、农业经营之资本化等角度作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在全书的结论部分,韩稼夫表示:“吾人深知我国经济建设应采之途径,舍工业化莫由。往日落后之农业生产方式既未能应付今后国民经济发展之需要,已无维护其现状之必要,盖吾人所主张之工业化,系作广义的解释,非独积极的发展工业生产,即农业生产之本身,亦以大规模经营及应用现代技术为鹄的,即所谓‘农业工业化’是也。”④朱伯康指出:为了避免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正宜在工业化开始时期,即励行农村工业化,以为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联系,使二者互相辅助,联合发展。”
——————————————————
① 参见董时进《农业经济学》之《农业在中国经济之重要》章,北平文化学社1933年版。
② 同上书之《中国农业及农民之根本问题及出路》章。
③④韩稼夫:《工业化与中国农业建设》,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2、84页。
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国,“欲使经济建设有全般之推进,则关于劳力、资本、市场、原料等项,须仰赖于广大之农村。是则农村经济之改变,实为农业建设首要之举”,“改变农村资本,使农村劳动力有充分之利用,莫如使农村工业化” ①。怎样实现农村工业化?朱伯康提出了两条途径:“ 二为新式工业向农村分散,使工业迁就于低廉之原料与过剩之劳力,增加国防之安全程度为原则。” ②至于农业生产,朱伯康认为:“近代农业之发展,实得益于工业之促进”,因此,“农业本身之建设,在今日,实属于科学与技术之范畴,换言之,现代农业,实为科学化与机械化之农业。”③具体而言,“农业工业化,并不仅指大量技术应用于农业上,如集体农场或完全机械耕种等类,而是指在原有土地的地位上,顺应其土性,温度,湿度,并市场经济环境,从事于最适宜最有利之生产,并适应此种生产,而采取最适宜的技术。”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主张调整现有的土地制度,以利于推行农业机械化和稳定农业生产,同时他建议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加大农业投资,开展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先进生产技术,重视农业人才的罗致和训练。不难看出,这些观点与董时进的论述有着内在的理论联系。
张培刚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发展经济学家,他于40年代前期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的杰出学术成就与国内的立国之争有一定的相关性。如他的广义工业化概念就是在参与论战时提出⑤。10年以后,在题为《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的博士论文中,张培刚从食粮、原料、劳动力、市场等四个方面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作了科学的揭示,并且已经注意到农业通过向国家纳税和输出农产品而形成的资金积累和外汇储备作用,由此断言农业的基础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要比西方经济学家所概括的“四大贡献”或“五大贡献”起码早十几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经济增长与农业的贡献》一书中提出农业对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出口获取收入贡献。该书出版于1961年。他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果我们不割断国内经济思想的发展动态对张培刚理论建树所具有的影响,那么在充分肯定张培刚关于农业经济贡献的原创价值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以农立国思想的意义所在。
其次,以农立国思想所强调的在现代化过程中优先发展农业经济的主张,有助于我们反思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在30年代以后的以农立国思想中,一个很明确的观点是:工业化建设不仅不能绕开农业发展问题,而且必须以解决这一问题为前提。但是在立国之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既定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一直是偏离这一点的。作为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主要决策者,虽然在谈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问题时注意到农业的重要性,如说:““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当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即令以农立国的国家,他们的农业也工业化了。因为工业化一语,含义甚广,我们要做到工业化,不但要建设工业化的都市,同时也要建设工业化的农村。”(《独立评论》第138号,1935年)
——————————————————
①②③④朱伯康:《经济建设论》,中国文化服务社1946年版,第71、72、73、74?75页。
⑤在《第三条路走得通吗?》一文中,张培刚写道:当时世界先进国家都已达于工业经济,
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①“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②但制定实际政策往往是另一回事。林毅夫曾对建国后的经济发展战略作过独特的研究,他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农业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全国89%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在那个时代,重工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重要特征。为了增强国力,中国政府在1952年采取了斯大林式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目标是尽可能快地获得国家生产资本品和军事物资的能力,农业事实上被视为提供支持的部门。” ③“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两个方面的抑制。第一是扭曲的产业结构。由于违背资源比较优势,人为地推行重工业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使经济结构遭到严重扭曲,由此丧失了本来可以达到的更快的增长速度;过密的资本构成抑制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优势的发挥,加剧了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相互分离的二元结构现象,由此丧失了本来可以达到的劳动就业和城市文化水平……” ④。另一位曾参与农业经济管理的高层人士也说:“长期以来,对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的认识,实际上是反反复复,日子难过了重视农业,日子好过了忽视农业。” ⑤这不正从反面证明,完全否认以农立国思想的合理价值是不明智的吗?
第三,在更深广的层面,以农立国思想所蕴涵的农业文化理念,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农业的意义,深化我们的伦理经济观念,并非没有启迪。当年,章士钊在《业治与农》⑥一文中之所以提出“吾国当确定国是,以农立国,文化治制,一切使基于农”,是由于看到“欧洲之工商业,日见开发,其本国之农业,大被剥蚀,以成畸形,所有道德习惯政治法律,浸淫流衍,有形无形,壹是皆以工商为本”,这种经济模式在初始阶段能带来物质的丰富,但当其他国家相继仿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后,战争就发生了,其结果,“工商之本毒未除,漫欲以一战驱其标疾,是犹止沸,专意扬汤,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吾之浮慕西方文明,捧心效之,……工商业之所成就,至为浅薄,坐见农业不兴,国产日耗,淫巧溢于都市,机变中于人心”,社会风气竞相奢侈,“农业之有退而无进,……以攀此种极不自然极不相应之生活程度者,无他亦继续借债而已”。在《农国辨》⑦一文中,章士钊对农国下了这样的定义:“凡国家以其土宜之所出人工之所就,即人口全部,谋所配置之,取义在均,使有余不足之差,不甚相远,而不攫国外之利益以资挹注者,谓之农国。”有研究者把章士钊所推崇的道德文化
——————————————
①《做革命的促进派》,《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2页。
②《论十大关系》,《选集》第5卷,第268页。
③《中国过去是怎样养活自己的?中国将来还能养活自己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302页。
④林毅夫、蔡 ?、李 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⑤陈俊生:《认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中国农业若干问题》,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243?244页。
⑥载于上海《新闻报》1923年8月12日。
⑦载于上海《新闻报》1923年11月3日。
按照可比性、系统性、可获取性以及统计口径一致性原则,尽量选择能够体现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投入产出指标,见表1.所使用的指标数据主要来自2003年和2013年的《江苏省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安省统计年鉴》,并运用Deap2.1软件对这两个时期的面板数据进行农业效率分析.
2结果分析
2.1农业经济效率的总体特征
分别计算2002年和2012年淮海经济区各地市农业经济的各项效率指标.从两个时期农业经济效率总体测度结果看,淮海经济区农业综合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呈下降趋势,2002年和2012年分别仅达到效率最优情况下的76.2%和73.6%;农业纯技术效率水平也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农业规模效率水平较高,但呈下降趋势,表明总体农业规模效率的下降制约了地区农业综合效率的提高.从变异系数(C)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研究区效率指数相对差异不断增大.同时,相同时期区域综合效率变异系数均较大,规模效率变异系数均小于纯技术效率变异系数,表明纯技术效率是影响各地市农业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
2.2农业经济效率的分异分析
2.2.14个片区农业经济效率分异特征根据所属省份不同,淮海经济区可分为苏北、鲁南、豫东、皖北4个片区.受各省农业政策、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内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其各自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差异程度也各不相同,见表2.各地区农业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差异较大,且差距逐渐拉大.从时间序列上看(表2),苏北地区农业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大于鲁南,鲁南大于豫东,皖北最低的格局特征未变.从相对差异看(表2),2002年鲁南和皖北是效率变异系数高值区,苏北的变异系数最低;2012年鲁南和豫东变异系数率的下降,而皖北农业综合效率的下降则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下降导致的.
2.2.2各地市农业经济效率分异特征分别对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的2002年和2012年的农业经济效率指数进行分解测算,并运用专题地图进行空间可视化.
1)农业综合效率.2002年农业投入产出综合效率达到DEA效率最优水平的地市为莱芜、日照和盐城;2012年达到DEA效率最优水平的地市为莱芜和盐城.同时,从2002年到2012年,淮海经济区农业投入产出综合效率较高(>80%)的地市数有所增加,但低效率(<60%)的地市数也在增加,地区农业投入产出效率10年内呈下降状态,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从综合效率的地区分布看,2002年农业综合效率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鲁南北部、苏北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均地处淮海经济区边缘地区,成“半圆”型分布,形成了莱芜、日照和盐城沿海的高效率分布带,而淮海经济区其他大部分地区农业综合效率较低,且效率水平大致相当;2012年农业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分异较为明显,苏北和鲁南高效率地市数增加,且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并呈现出“哑铃”状分布的格局.
2)农业纯技术效率.2002年纯技术效率最优的地市为莱芜、日照和盐城;2012年达到纯技术效率最优的地市有所增加,分别为盐城、济宁、泰安和莱芜.较之2002年,2012年纯技术效率有所下降的地市仅8个,且效率下降幅度较小.从地区分布看,农业纯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与农业综合效率的分布大体一致.2002年农业纯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苏北和鲁南,以盐城为中心的苏北地区由于受到长三角地区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较快,农业科技人才储备较丰富,农业技术水平较高;莱芜和泰安等鲁南地区北部受到胶州半岛经济圈的科技辐射,农业纯技术效率较高.到2012年,农业纯技术效率高的地区在苏北、鲁南地区扩展较多,而皖北、豫东地区的农业纯技术效率普遍较低,从而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差异格局.
3)农业规模效率.2002年达到规模最优的地市有莱芜、日照和盐城,而规模效率低于0.940的仅有济宁,整体水平较高,有14个地市的规模效率是递增的;2012年规模最优的地市有莱芜和盐城,规模效率低于0.940的地市增加到11个,有17个城市的规模效率是递减的.虽然农业投入产出的规模效率水平依然较高,但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区域内普遍存在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和生产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制约了农业综合效率的提高.从地区分布看,2002年农业规模效率除淮海经济区中部的徐州、枣庄、济宁、淮北和蚌埠等地市外,其他地区的普遍较高,形成了四周高、中间低的“凹陷”型分布格局;2012年各地市农业规模效率差异变大,效率较高的地市零星分布在淮海经济区的边缘地带,低效率的区域范围急剧扩大,规模效率整体水平下降明显.
2.3农业经济效率的问题
针对淮海经济区农业综合效率现状,基于2012年的各地市指标,通过DEA-BCC模型计算出非DEA有效决策单元(地市)的农业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不难发现,不同地市相同投入与产出的无效指标差异显著,如连云港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投入冗余比例仅占3.7%,而菏泽则高达74.1%;同一地市不同投入产出的无效指标差异也较大,如徐州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投入冗余比例仅有4.4%,而化肥施用量冗余比例则有35.5%.此外,各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未出现产出不足的现象,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产出不足较为明显,特别是阜阳农民人均纯收入产出不足高达81.9%,说明各市农业总体产出水平较高,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较低,相对于投入来讲远没有达到最优回报.总体看来,淮海经济区各市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基础要素投入冗余较多,要素投入结构和规模不合理,导致产出严重不足,效率低下.因此,根据模型数据结果,各市可以整,合理规划要素投入,减少投入冗余,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率,优化要素投入的规模结构,逐步提高淮海经济区的农业经济效率.
3结论
一、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缺乏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然而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与基本经济体制之间尚没有协调发展。第二,农业经济管理不受重视。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在工作中对农业经济管理比较轻视,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深入学习党和国家颁布的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有关的文件、政策。同时,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割裂了农业管理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脱离实际。第三,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较低。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于是在管理方面的执行力较弱。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不高无疑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的难题。第四,经济管理信息化不足。在当今新时期,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且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工作量。如果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则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等均能够获益,大量的即时信息能够达到用户手中,发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1、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应当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经济活动之中融入经济管理。2、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应用现代化的管理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之中,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科学管理的实现,促使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高对经济管理的认识,增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素质,紧跟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工作岗位中,不断地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生产与管理中,开拓一条现代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之路。3、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农民占据重要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技术,推动与促进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实现。全球化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引入先进的技术与理念,结合中国的国情,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塑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帮助农民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避免农业发展走向错误的轨道,降低对资源的损耗,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我国农业开拓出一条高效、高产、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这项举措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小康社会。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采取优化措施,从而对当前的管理工作加以改进与完善。可行的对策如下。第一,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在当前新时期,应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将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作为发展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农业数量的增长。同时,引导低碳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从而使农业经济从传统农业发展为现代化农业。第二,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新时期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应当采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工作人员应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严格控制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并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创新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农产品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质量。一方面,我们应组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提高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改善其知识结构, 另一方面,定期考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政治素质,评出其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并为其提供福利待遇以及升迁机会。第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其一,向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人民群众宣传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其二,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购置计算机等现代化设施、架设网络系统等。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信息化技术大范围应用。其三,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予以规范,及时将市场动态反映给农民,从而防止出现产品生产过剩等问题,帮助农民增收。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发展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突出地位。十报告在论述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中将“推动循环发展”作为“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可见,循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所有经济生产活动中,农业无疑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它是直接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活动。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最广泛最有生命活力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关系,因此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研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循环经济概述
1.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应用。2.理论起源。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E.Boulding于1962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萌芽。Boulding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RogerPerman等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循环经济模式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因此发达国家逐渐开始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模式。3.国外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20世纪2、30年代,国外学者最先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70年代后,生态农业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实践运用,相关学者指出设计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的完善和农业生产活动主体素质等软条件的提升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我国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研究。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论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这一研究的核心。例如:详细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分析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关系,论证了实现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这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农业循环经济,论证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多见于研究的早期。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这一研究在总结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对我国的启示,探索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例如:在总结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的启示,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在对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介绍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共治”的基本模式,分析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等。这一研究得出的建议和发展模式都主要针对国家层次的农业,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多。此外,它与上一研究一样都主要是定性的研究。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识别阻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上。评价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如: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菲尔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9年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次是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5年四川省21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孜州、雅安市以及资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攀枝花市发展水平最低;以绵阳市为例,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绵阳市及其所辖9个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绵阳市2002-2012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和资源安全水平是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等。其次使用的较多的方法是能值分析法,如: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对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林省西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及有效能值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种植业与畜牧业耦合程度有所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明显加强;用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更科学,并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的四墩子乡农业系统进行能值分析,论证实施草地农业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等。最后,其它方法,诸如生态足迹法等。例如:用DEA方法和生态足迹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农业投入产出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上所述,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定量研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比较常见,其与前两个方面的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偶见能值分析法。不过,此研究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缺乏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因此难以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连续性、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结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其理论研究源于国外“生态农业”的提出和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内涵研究、发展模式研究以及发展评价研究。其中发展评价研究近年比较常见,但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罕见预测研究,因此拓展方法论,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今后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杨羽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76-77.
[2]周柳。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实证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
[3]JohnBCobb.Sustainability:Economics,Ecology,andJustice[M],Eugene,Oregon:Wipf&StockPublishers,2007:27-36.
[4]CheungSH,BeckJL.Bayesianmodelupdatingusinghybridmontecarlosimulationwithapplicationtostructuraldynamicmodelswithmanyuncertainparameters[J].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2009,135(4):243-255.
[5]卢远,王娟,陆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82-487.
[6]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第4期。
[7]史宝娟,赵国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6年第4期。
[8]RogerPermn.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9]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年第6期。
[10]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第5期。
[11]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12]马其芳,黄贤金,张丽君,陈逸。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以江苏省13个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潘安兴,王芳。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8(7):44-47.
[14]钟珍梅,翁伯琦,黄勤楼,黄秀声,陈钟佃。基于能值理论的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2年18期。
[15]唐静,林慧龙。草地农业的循环经济特征分析[J].草业学报,2013,,22(1):167-175.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中图分类号:D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71-02
1 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农村经济学论文范文13篇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 问题的认识历程。
3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农村经济学论文范文13篇
4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
5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 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1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2省级尺度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曹志宏等[17]用能值理论分析研究了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特征、并对影响该地区投入产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吴磊等[18]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对2008年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反映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院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都比较高、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值投入、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复杂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该省的农业产业更趋于可持续发展。王闰平等[19]对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对2005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院该省的农业生态系统仍然主要依赖人力、属于传统农业、畜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果蔬类产值仍然较小。以后的发展要逐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机械化农业。潘安等[20]对四川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研究、得出四川省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持续增加、农业属于石油型农业、因此该地区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保持种植业的稳步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业、开发四川省的农村劳动力、加大劳务输出、从而增强四川省的农产品竞争力。吴伟程等[21]对江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江西省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环境负载率为0.6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63、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能值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增大农技推广力度、以促进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张希彪[22]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院该省的农业发展对本地资源过分依赖、加之购买能力不足、导致该地区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土地生产水平较低、人均能值用量较低、属于高资源消耗型农业。罗昆燕[23]基于能值理论的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以及王建源,刘继展,王明全,刘自强等人分别对山东,江苏,东北和乌鲁木齐等省份的农业进行的能值分析、得出以上几个省的农业发展处于石油农业阶段。
3市,地区,县级尺度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熊金林等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株洲市2001要2008年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依赖人力、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环境压力大、空间资源利用率低、需根据当地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孙会东[24]用能值分析法对临洮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和环境负载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净能值产出率为1.18、环境负载率为6.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91、属于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韩清延等[25]以都安自� 高红梅等[26]对天津市的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院该地区的能值产出率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工业辅助能值大幅增加、对环境压力较大、应加大科技投入、降低以化肥为代表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以促进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富刚[27]运用能值理论研究了德州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了该区的环境资源和经济特征、结果表明院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应进一步调控工业辅助的能值投入、提高可更新资源利用率及科技含量、保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岳敏等[28]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本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现代化程度不高、在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低、是一种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应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出能力。杨松等[29]对重庆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院应加强重庆市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科学技术研究、增加能值投入、增大农业推广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4其他特殊区域,地形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尚清芳[30]对甘肃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动态发展态势进行了能值分析、系统研究1986要2005年甘肃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指标及其发展态势、定量分析了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靳雪艳等[31]对紫色土区陈家湾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研究了四川紫色土区的投入产出状况、得出该地区的系统生产效率较高、但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经济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应增加能值投入、增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可更新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高产出率。周萍等[32]对黄土丘陵区退耕前后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入手、对环境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院退耕还林后能值产出率大大降低、畜产品的能值产出也有所下降、但是系统优势度有所上升。付晓等[33]通过研究朝阳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对比能值评价指标、分析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发现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对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由此产生了对不可更新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张希彪[34]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果表明院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过度利用的基础上、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该地区的能值投入水平较低、系统生产优势度不高、应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5结语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一: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探讨
关键词:地方综合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规范
一、专业规范的作用
专业规范是高等院校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础,它是对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内容的总体规范。具体地说,专业规范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等给出的定性描述和量化规定。具体包括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学条件等。专业规范的核心是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多层次的规范性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
第一,专业规范是大学本科培养的基本规则。所谓规则,或是说在一定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是不能做什么、不必做什么。这就是制度的核心,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有了专业规范,各个大学就得按照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
第二,专业规范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制定专业规范有利于建立相应的社会评价、监督标准和机制。制定专业规范和教学规范是保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措施,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宏观管理职能提供了分类指导的依据。同时,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专业规范是高校交流合作的共同语言。高校间往往根据专业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等基础文件,来进行学分互认、判断是否授予学位等。
第三,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培养质量的基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专业规范确立了大学教育的质量标准。美国原来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就更是五花八门,各个学校制定标准的随意性很大,差异悬殊。对此,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1983年发表了著名的公开信《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引发了美国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制定和推行全国大致统一的质量标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随着大学扩招及学校升格,国家每年又新增很多本科专业,例如2010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733个本科专业和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11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887个本科专业,分别从2010年和2011年开始招生。大学扩招,尤其是新增本科院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诚然,大学培养质量下降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缺乏专业规范,一些院校没有达到本科培养的基本要求就开始招生,或者得到国家批准为新专业之后,由于没有专业规范等原因,没有很好进行专业建设。因此,制定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
二、制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基础
1.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从本质上讲,全国专业规范对大学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有利于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一个基本水平。但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大 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大学应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确定相应的专业定位,使得各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类型也应有所不同。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社会上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种植业经济,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草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渔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林业经济管理,还有的地方需求的重点可能是海洋农业经济管理等等。各校不可能培养具有所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只能在某一方向上体现人才的特色,这就决定了各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专业规范的制定就是力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多样性化基础上的统一。
2.应从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专业定位出发
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思考自己本科专业定位时,应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实际出发,如何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应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我们认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定位时,应立足于地方性、综合性实际,让学生具有较好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有较好传统文化中经济、经营及管理素养;学生还要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和行为科学的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的原则
地方性综合大学制定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体系。
第二,通用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做一种专业规范,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要具有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一般性,能够满足地方综合大学培养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对地方性综合大学如何培养本科生提出一般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各个综合性大学都具有自身的特点,都有服务地方的任务,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制定专业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性综合大学的特殊性和地方性。
第三,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综合性。综合大学不同于专业性大学,具有学科齐全、学科众多的特点,因此,人才培养应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真正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学生。
第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立足教学全过程,科学地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第五,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各类实习、社会实践的质量,增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落实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一、二年级可结合课程学习写读书报告,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科研兴趣小组。院、系应创造条件吸纳二、三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研活动。
四、地方性综合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中介咨询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本知识,受到调查方法、研究方法、项目可行性分析、专业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扎实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基本原则和管理技巧,具备从事经营管理、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具备较深厚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第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理论;第三,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及分析方法,能够熟练地撰写各种专业文章;第四,对于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应用较强的课程,不仅掌握基本原理,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第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能力、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
农学,经济学,管理学。
4.主要课程
农学概论、林学概论、畜牧学概论、人文科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专业写作与训练、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15-25%。
6.专业基本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专业教师12-1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讲师5-6人,助教1-2人,师生比20-25之间,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比重应高于40%;其中60%以上的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2)图书资料、教材。公共图书馆中有一定数量本专业比较典型的和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数字化资源的工具。人均图书100册,核心期刊应该全部订阅,电子期刊包括comKI、维普、人大复印资料、万方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要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本校教学大纲的讲义,对于新开办的专业,教材选用尽量用部级教材,对于实力较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可以编写自己的教材,但应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尤其是特色教材可以自己编写。
(3)实验室。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每个学生拥有的实验仪器设备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实验设置除计算机外,还应有数码照相机、数码摄相机、录音笔等。同时,还应有可供实验用的教学实习软件。另外,实验室还将具备利用实验形式讲授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条件。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40万元以上,应具有可进行经济学实验(或者开设实验经济学课程)、会计模拟实习、财务管理模拟实习、投资、理财模拟实习等的基本条件。
(4)实习基地。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外)2-5个,实习基地应要能够满足进行农学、林学、畜牧学、农村调查、统计、企业管理实习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的基本条件,能够满足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调查的基本条件。
(5)教学经费。新设本专业,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不包括固定资产)20万元。每年的生均教学经费不低于金额500元。
7.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农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绪论、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等。
林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林业及林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植物、林木与环境关系、森林分布、森林分类、林木育种、森林保护、造林、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城镇园林绿化等。
畜牧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环境工程、动物保健、养牛生产、养猪生产、养羊生产、养禽生产、养兔生产等。
人文科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艺术等。
微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需求、供给及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弹性理论、效用理论、消费者选择、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博弈认入门、市场失灵等。
宏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言、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与失业、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
实验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市场均衡实验、生产与成本实验、厂商理论实验、要素市场实验、博弈化实验、制度实施实验、市场失灵实验等。
农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农产品需求与供给、农产品市场与价格、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与消费、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林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林业资源介绍、林业资源配置、林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林产品市场均衡、林产品贸易、林业市场失灵、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林业制度等。
制度经济学: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制度的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基本理论、合约理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等。
管理学原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管理概述、道德与社会责任、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企业管理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企业管理概述、企业管理的领导制度与管理组织、企业管理理论、经营策略、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农业经济研究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经济研究、研究方法概述、规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
农村调查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农村经济调查的方法概论、调查方案设计、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参与式的调查方法、质的调查方法、抽样基本原理、样本设计、问卷设计、指标与标度、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资料处理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原材料及供应品、厂址选择、方案设计、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及社会效益评分析等。
财经专业写作与训练: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专业写作概述、财经写作的概念、功能、特点极其要求、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战略、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决策报告、招标书与投标书、经济合同、经济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等。
投资与理财: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投资与理财的基本知识、投资和理财的基本理论、投资和理财的环境、农业的投资和理财、工业的投资和理财、流通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和理财、风险投资、银行业的投资和理财、证券投资和理财、投资基金和基金投资、家庭(个人)投资和理财、投资理财的法律规范等。
市场营销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定向、市场定位、产品决策、渠道决策、促销决策、价格决策、营销组织与控制、营销哲学、营销策划案设计等。
统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概念、统计数据的类型、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时间序列分析、指数等。
财务管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外币业务管理、企业清算、财务分析等。
组织行为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知觉与个体决策、个体行为、态度与管理、激励理论与应用、群体行为与沟通、领导行为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管理、组织发展与变革等。
会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核算形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4
[2]徐定华,关勤,楼盛华。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8):57-58
[3]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7-9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二:浅谈农林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林经济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农村产业结构也跟随市场经济的变化在不断调整和升级,农林经济管理在此期间也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冲突,因此,对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建设科学的经济管理体�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的农林经济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现代的农林经济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发展农林经济离不开完善的管理,需要我们从根本上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了解国家对农林经济实施的政策,才能解决农林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 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农业强国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农业种植土地分布的比较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生产技术,农民的农业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山区,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是需要靠人力去进行种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很多农村人员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出现严重的土地闲置现象,这样家中了城市发展的负担,也拉大的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差距,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不能建立规范的农林经济管理体制很容易导致农林经济走下坡路。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对提高农林经济竞争实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难,生活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2 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解决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就要坚持不懈的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工业发展都应该遵循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原则。农民的工作热情要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带动,这样才能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现代化技术的实施。对农林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2.2 农林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农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农业的发展和改造情况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林经济的管理方法,提高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农业操作的理论知识,还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应用到农林业的工作当中。
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还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给农林业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同时政府部门的鼓励政策也对农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提供有力帮助。
2.3 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农林经济的管理问题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正确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农业企业稳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还能够使我国农林经济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尽快从农村教育抓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农林科技体系的改革方面也要加强,无论是从技术服务管理还是科技管理方面都要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只有加大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力度,才能加强农林科技机构的管理,从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水平。
3 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与创新
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和创新至关重要。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主要让学生了解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特色内容,以及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管理的关系,在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为特色的学科,服务于农林经济的发展是教育的使命,只有适应于农林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目前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是根据农村经济的转型所制定的。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断的提高其生产水平,加强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迫使农林经济管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同时农林生产经营方式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供销方式,需要改变为开放的生产和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针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转型案例来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立进行指导。让学生从资源的分配到产品的销售进行全过程的了解。总之,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管理的人才,
结束语
本文对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就是农林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农林教育开始抓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同时对农林经济管理要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对农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市场需求不断的分析。在传统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在农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林技术水平。相信随着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建立,以及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实施,一定能够使我国的农林经济发展的更好,让农林企业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宇丹,刘宇虹。 基于能力建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4)
[2] 苏红伟。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3)
[3] 徐秀英,付双双。 新时期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的调查[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05)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具体体现,有着一般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的物质量,节约和保护资源,减少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的有害残留;二是“再利用”,实现农业基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等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三是“资源化”,实现土地、土壤、草地、水体、森林以及动植物等资源的良性再循环,充分开发农业生产和加工中的副产品、废弃物的使用价值,从深度和广度开发资源利用价值,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使它们的最终产品在完成使用和消费功能后的演化物能够洁净回归自然。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除了一般循环经济的性质外,农业循环经济还有着自身的特征:一是食物链条。产业内部参与循环的物质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二是绿色生产。对产品的安全性更为强调,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三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清洁回归大地;四是土、水净化。“万物土中生”,“万物离不开水”,土壤、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对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予以特别关注;五是领域宽泛。不仅包括农业生产内部的循环,而且包括了农产品加工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及废弃物的资源化,还直接涉及人体健康、人类社会与环境等领域;六是经济主体比较弱。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工业的反哺,农民是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助。七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突出。
二、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发展的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是根本改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的经济,不是停滞不前、静态的经济。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只讲经济发展,不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只讲保护资源环境,不讲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不讲为人类造福。二是群众自愿、市场机制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现经济主体内部、之间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良性传递。不搞强迫命令,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在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选择上,尊重农民、企业的经营自。三是规模经济原则。农林生物资源循环经济是现代化、规模化的经济,不是小农自给自足封闭式的田园牧歌,在考虑循环经济项目时,要注重规模效益和工业化程度。既要发展一个农户内部、一个企业内部、一个产业内部、一个部门内部的循环经济,还要发展企业间、产业间、部门间乃至全社会范围内和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循环经济。四是整体利益原则。发展农林生物资源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必须从全社会、整个环境生态的角度讲究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经济主体和单个产业的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应该服从于全社会的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五是“双赢”原则。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兼顾。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只讲经济发展,不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只讲保护资源环境,不讲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实施思路
紧紧抓住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总结、鼓励、宣传、表彰、扶持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建设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鼓励支持引进、推广、研发一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
三、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能源循环综合利用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重点发展适合农村的清洁能源。一是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利用转换技术将太阳能、风能转换为独立源和电源。为大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热能。可以大大减少其它传统能源的使用。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二是通过普及立体种植的技术,大大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应加强种养结合,如稻田养鱼、鸭,果园养鸡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三是大力发展沼气,农村有利用沼气的条件和优势,从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建立多种与养殖场链接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链。不但为农村提供新型的能源途径,改善了农村能源利用结构,而且有效降低了农业,特别是畜禽养殖业的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二)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
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建立高效农户生态系统。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辅以加工业,通过立体经营的种植业、链式循环的养殖业和技术密集的加工业,进行综合发展,多次增值利用。独立地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其特点是以庭院经济为主,把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和太阳辐射能.并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经营管理生产,以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凋统一。
(三)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
农业废弁物再利用的方式有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可将农作物秸秆和家畜排泄物等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既为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生产能源。给农田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有机物饲料化利用生态工程也是再利用运作模式的义一重要内容,比如将农作物秸秆经过青和氮化发酵制成饲料。此外,还应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途径。在整个循环路径的物流中没有废物的概念,只有资源的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允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主要分为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和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
(四)绿色有机农业模式
积极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等方式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代替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数量的使用。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目的。同时.通过改造农田排水系统,建设生态型沟渠。在沟渠边套种经济林木或生态树种.既可有效吸收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影响水质的物质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四、发展对策
(一)加强水土资源的管理,高效利用,防止永土流失和污染
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针对我国耕地、牧场、森林锐减、土壤退化、污染等情况,应禁止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盲目开垦。严格控制对耕地的非农占用,适当缩小农用宅基地的面积。还要改变过去简单粗放的耕作方法,综合高效使用土地,并且把对土地的使用和养护结合起来。此外,还应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治理土地的白色污染。在水资源方面要做到要节约用水,综合用水,减少水体污染。在灌溉方面,采取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等方法。提高用水效率;在种植养殖和生活用水方面町采取综合循环的办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防治水污染。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排污;另一方面,农村养殖生活排污,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其对水源的污染。
(二)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
根据农村的资源优势,可开发使用太阳能、沼气、秸秆电、风电、用于烧饭、照明、取暖等。有些山区水流量大、落差大,还可发展小型水电。既能满足农民日益增加的对能源的需求。又能改变农民过去靠砍柴割草烧饭取暖的落后做法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限制化肥、农药、除草剂、药品、添加剂等的使用。种植业应选用优良品种,少施化肥,多用天然有机肥料;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如采用农作物间作、轮作、清洁田园、生物制约等做法。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其危害程度,尽可能少使用或不使用农药、除草剂等。简化农用生产资料的包装,降低农业白色污染。养殖业要加强管理,定期检查,防止疾病发生和传播,保证饲料的营养和无害,控制添加剂的使用;注意畜禽圈舍卫生,及时清理粪污,消灭蚊蝇。农产品的加工要遵循严格的绿色加工、贮藏、运输、包装等程序。总之,只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确保农产品实现生产、加工及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提高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发展循环农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所以,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三)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整治农村环境,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业废弃物主要有农田和果园的残留物,如秸秆、杂草、落叶、藤蔓以及农用翅料薄膜等;畜禽粪便以及栏圈用的铺挚物。未经任何处理而任意堆放这些废弃物,易污染环境,滋生蚊蝇。若进行简单的处理.如焚烧、深埋等,则易造成对空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作物秸秆利用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切入点。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可发展秸秆饲料、秸秆能源、秸秆肥料、秸秆食用菌以及秸秆建材和工艺品,不但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还带动了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同时也解决农村胜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此外,对农村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重复利用,将其通过厌氧发酵提取沼气,解决农村的烧饭、照明等生活用能;再把厌氧发酵后剩余的残渣作肥料使用。
(四)转变政府观念。加强对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规划和协调工作
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倾向。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要确定科技先导、资源节约、生态保护、效益提高的基本方向。同时,因循环农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在政府统一领导协调下,组织农业、环保、畜牧、科技、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积极推动,才能保证各项丁作顺利开展。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发展循环农业的总体规划,确定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做好与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工作。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条件。最后,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农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增加资金投入,扶持和激励发展循环农业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如河道、管道、沟渠、井溏等灌溉设施;人畜饮水设施,乡村道路,电网通讯设施,改厕排污设施,还需进行小流域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建设。因此。政府应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 此外,各级政府要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或积极运用贷款贴息、补助等各种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各级政府还要适当安排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生态农业规划、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补助。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如对秸秆加工、沼气工程和畜禽场配套改造工程,可重点安排资金启动和建设,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让农民从中受益,从而引导和带动农民走上发展循环农业之路。
(六)加强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者循环利川资源的成本太高,循环农业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大力支持和鼓励有关发展循环农业科技上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如在沼气生产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无害化生产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太阳能风能利用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政通过科研立项,加强农业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的科研平台和科研队伍,联合攻关发展循环农业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并且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七)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确保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目前,尽管我围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性条例,但循环经济的推进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并没有把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基本目标。反映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上,因而就有很多的遗漏和很大的局限。因此,国家层面应尽快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给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一个基本的法制环境。同时,政府还要建立一系列发展循环农业的制度,如实行动态的短缺资源(土地、水、能源)价格制度,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制度、环境资源信息透明与公众监督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区域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还有绿色经济核算、会计、审计、税收、投资制度等等,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
关键词: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现状、评述
一、研究现状分析
1.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整体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近代的江西农业生产、近代江西农业科技发展、近代江西农业的赋税、近代江西农业发展的手工业、近代农村阶级关系的演变、近代农业的自然灾害、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多个层次的问题。
2. 关于近代江西农、副产品贸易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有万振凡、胡水凤、吴赘、周海华等人。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农产品的贸易,对农产品的贸易量、商品率、农产品市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商品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夏布两种农产品进行了一个研究,探讨了江西种茶面积的变化、茶产量的增减、茶价格的变化及夏布的生产和销售等具体问题。关于江西茶业研究,比较重要的还有周付华的研究,他从中长时段出发对九江开埠后,九江茶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开埠后带来的九江茶市的发展与衰落。吴赘、周海华等对近代江西渔业进行了研究。吴赘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鄱阳湖湖区的渔业发展变迁以及鄱阳湖渔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周海华则主要对江西的渔业进行了简单的述论,包括主要渔场分类及其区域、捕鱼方法、鱼产量的加工与贸易。此外,许金华还对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销进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销情况。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叶、渔业的研究上。
3.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学者有谢庐明、孙桂珍、游海华、白沙、万振凡等。谢庐明研究的重点在赣南,对明清赣南地区农村墟市的兴起、发展、特点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探讨了清代时期赣南地区独特的庙会市场、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南农村市场,对赣南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庙会、习俗在赣南农村市场中起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孙桂芳通过对江西农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得出江西农村市场呈现出商品量及规模增大、市场网络日益形成并逐步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土地市场形成、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发育并其作用的一种复杂态势。游海华则主要研究了赣闽粤边区的市场及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白沙、万振凡分析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得出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设施普遍增加、规模扩大、周期变短、布局日益合理,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关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乡村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是近代江西农村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学者有温锐、魏本权、曾志文、吴小彬等。温锐分析了近代赣闽边区的传统乡村民间借债、抗日战争时期沿海人口、企业的入迁等因素对这一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魏本权则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农村的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是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它担负着江西农村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功能,是江西农村近代化的重要尝试和努力。经费的不足、理念的背离、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开展。曾志文、吴小彬的硕士论文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江西农村建设上来,曾志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危机应急、危机的恢复等机制;吴小彬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出现的严重“三农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江西地方政府为此开展的农村合作运动、设立省农业院、建立农村实验区等一系列措施。曾、吴二者的研究具有许多相似性。
二、 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文对近代江西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的领域得到扩展。21世纪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较低,主要的研究人物就是万振凡、胡水凤,主要研究成果为1998年出版的《近代江西经济研究》。进入21世纪后,游海华、谢庐明等一批学者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以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队伍得到壮大。研究队伍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成果的增多,领域的扩展。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金融、市场、实验区研究等各个方面;从从时段来看,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
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 研究的视角急需扩展。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史的视角进行分析,虽有谢庐明从客家文化视角出发对赣南农村市场的研究,但总体仍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更缺少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还需引进经济史、政治史等其他的视角来扩展其研究。
2. 研究时段上忽略了晚清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学界一直将研究时段集中在民国,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时段的研究。晚清,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商路的变化、清政府为近代化而实行的改革,其必然也对江西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3. 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研究成果多,但有影响力的成果少。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成果虽多但普遍缺乏分量,启发性小,在学界影响力小。对这一领域的学者仍需深入研究,提高成果的质量,出几篇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启发性的学术论文,甚至产生几部相当有分量的大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 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2] 胡水凤:《近代江西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农业考古》,1998年底期;《近代江西的茶价》,《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略论近代江西r麻业》,《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3] 周海华:《近代江西渔业述论》,《古今农业》,2002年第4期。
[4] 许金华:《近代江西木材外销的历史初探》,《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5] 孙桂芳:《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6] 白沙、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 万振凡、宋青红:《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发展实验》,《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8] 刘白杨:《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9] 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 吴燕等:《战争对近代江西传统农业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11] 魏本权:《近代江西农村合作运动述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革开放结束了计划经济对农业生产的束缚,而目前国家又把农业当做立国之根本加以扶持,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工农产业结构已由量变阶段逐步过渡到质变阶段,已逐步由农业支持工业转向工业反哺农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走出很远,而农村生产力发展依然很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依旧很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我国已具备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条件,所以现阶段要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式,把资源尽可能集中到农村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
当前首要任务是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农村整体竞争水平,增加农村人口收入。目前我国农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信息化水平不高,仍旧以家庭生产为主,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水平有限,农村劳动力不能彻底的解放出来,农民生活水平仍然低下,部分地区农民仍旧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认识到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根本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发展其它一切事业的立足点。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有机构成部分。因此,当前我国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好农村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面貌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在转型期的新变化
随着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今后将侧重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深入铺开,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研究将被打破,今后将更加注重农业经济的整体性研究。而农产品包装推广、农村物流的创建发展,绿色食品的培养个种植等都将成为学科关注的主要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冲击下已逐步瓦解和破除,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必须充分重视这一变化,跟上发展的潮流,更好的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面对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形势,城乡生产要素的广泛流通无疑将成为学科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还将受到农村现代化战略性驱动的影响。农业现代化要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而研究方向的改变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倒逼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的变革和颠覆。此外,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依旧远远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依旧不强,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也将成为以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侧重点。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长期受传统教育影响,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践性不强。农业科研工作者受传统思想束缚,不愿下基层、下农田,研究成果不能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农村和农业。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深入发展,转轨以后的经济市场要求理论研究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知识,为适应这一新变化,高校应侧重于农学的实践类教学,多开展调研实践活动,为我国农学研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储备人才。
此外我国农学研究也日趋多样化和综合化,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计算机技术、数理知识、管理知识等日渐融合进农学研究。在此背景下,高校应着力拓展在读学生的知识面,大力培养掌握扎实专业知识,拥有渊博知识面,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三、新形势下,关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
我国农业经济进入转型期以来,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与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很有限。必须提高我国的农学研究水平,大力培养高产优质的杂交粮食作物,加大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面对进口农作物,应持有相对慎重的态度,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应本着对全体国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进行反复的论证研究决定。
新形势下,我们应当看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巨大机遇,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的背景下,利用政策优势,整合起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强大人才队伍,拓展研究方向,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在全球农业市场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四、结语
一、共识:关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论是在政治的意义上还是在经济的意义上都有呼声。尽管总的说来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呼声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但是凡是研究、关注或者涉及到这个问题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坚定地认为,应该极大地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过相比之下最近几年在经济意义上的呼声要更高一些。
1.关于提高农民在政治上的组织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不少的专家学者主张建立反映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如李修义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6期的《关于试办"农民协会"的若干问题》,洪大用发表于《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2年第6期的《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集团的几个问题》,陈寄根在《改革与战略》1993年第6期所写的《建设中国农民协会的探讨》,谷文晓在《内部文稿》1993年第10期上所写的《建立农民组织,保护农民利益》等文章,都主张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这一阶段人们对建立农民组织的关注更多侧重的是能履行政治功能、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如李修义在上文中对农民协会的设计就是:"农民协会既要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又要贯彻政府的政策法令,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洪大用所用的术语是"农民利益集团",更加突出了农民组织的政治功能,
另外一些政治学者从政府过程的角度也主张应该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南开大学政治学系的朱先磊教授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当代中国阶层分析"等课堂上就经常发表这样的主张。程同顺发表于《乡镇论坛》1996年第11期的文章《农民究竟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利益》,从政府过程的利益表达环节提出,中国农民在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利益表达却呈现个体化、分散化的特征,这就使农民的利益表达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反映农民的整体利益,表达效果缺乏应有的力度,不能对国家政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从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应该建立一些反映农民利益的组织或机构。项继权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5期的论文《农民协会的组织功能和作用》,则系统考察了爱尔兰农民协会影响政府决策的方式和途径,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农民的组织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关于提高农民在经济上的组织化
最近的关于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提高农民在经济上的组织化水平,主要侧重的是提高农民建立、参加经济组织的水平。关于这方面研究的论文非常多,在此无法-一列出篇目。与论文相比较,关于这个问题的专门著作不算太多,主要有:秦柳方等主编的《中国各种经济合作社》,张晓山所著的《走向市场:农村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魏道南、张晓山合著的《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探析》,牛若峰、夏英主编《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概论》等;论文集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的《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李惠安主编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
另外,其他很多有关农业经济的著作中都有关于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赵昌文在其专著《农业宏观调控论》的第5章中把"引导和组织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作为中国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是农民进入市场、驾驭市场的需要,而且是政府对农民及其经济活动更为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从而实现政府意志与目标的需要。""政府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关键在于依托现有的组织资源,加强农民之间、农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和联合,逐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陈吉元等人合著的《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第1章中把组织创新作为农业转型的微观载体,提出"在保持家庭承包制稳定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民走合作的道路,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起农户之间,农户与产前、产后经营部门之间的联合与协作。"� 陈文科等人合著的《中国农民问题》一书第8章的标题是"组织起来才有力量",作者在该章详细讨论了各种农民组织,特别地肯定了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作者对农民协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农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探出了新路。
当然,关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理由,各个专家、学者各有侧重,有的主要是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论证的,有的则是从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来提出的,还有的是比较综合性的,从各个方面来论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下面我们仅以近年的论文为限分别介绍:
第一,从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角度提出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这个角度提出这个主张的人比较多,如乐大成等在《农业产业化-一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文中,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的几点建议中,其中就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秦庆武在《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合作制的结合》一文中指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郭红东等人通过对浙江省慈溪市胜山镇农业产业协会的调查,也得出结论说,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应把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载体重点发展。牛若峰在其论文《也论合作制》中也探讨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他指出,国内外实践证明,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备和重要组织形式。
第二,从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提出应该提高农民有组织化水平。俞勤等人的论文《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向专业合作社发展》,针对当前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提出,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民进入市场困难的最佳选择,"农民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大规模销售和购买组织,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谈判地位。"饶泽榜等人关于湖北省天门市农民运销组织情况的调查也认为,从长远看,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发挥规模效益,把参与流通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朱信恺等人的论文《关于我国农村中介组织体系的理论构想》也提出,扭转"三农"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形势,首先要使"三农"逐步走向开放,提高分散农户的实力,其次要把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使之有效进入市场。范小健在《关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服有关问题的思考》中提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以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进入市场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成功的选择。潘劲在关于"中德农村合作社发展"双边研讨会的综述中提出结论也说,合作社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是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它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农业国家尤为重要。因此,目前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尤其是发展由农民自主兴办的合作社。闵学冲的论文《发展专业合作社,振兴农村合作经济》,从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和重新唤起农民的合作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黄祖辉在论文《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中也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农民愿意加入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理由。
第三,还有人从国际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建立农民组织的必要性。丁泽霁等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一文中援引外国学者的观点提出,应该建立各种农民协会,发育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政府在国际谈判中的后盾。当每个中国人都站在政府后面的时候,中国政府就 未来决定世界走向的将不是各国政府,而是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NGO),在WTO谈判中,外国人感到真正缺少的是来自中国农民的声音,尤其是在国际互联网上还没有出现过。而各种农民协会的意见将会在未来国际谈判中占有重要份量。
限于资料和篇幅,肯定还有不少相关著作和论文涉及到中国农民的组织化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关注这个问题的人,都几乎会毫无异议地认为,提高当前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大有必要的。
二、分歧之一:关于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
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们的一个共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所有不同方面、所有细节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像对其他一切问题的研究一样,争论和分歧仍然是存在的。这些分歧有的来源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歧义性,有的则源自人们的见仁见智。
关于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的分歧并不严重,主要根源于农民组织的类型,履行政治功能的农民政治组织、履行经济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自然是不一样的。由于中国目前只对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其法律地位已经明确规定外,其他两种类型的农民组织都尚无相关法律规定,因此人们实际上都是对设想中未来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作规划和构想。
洪大用所设想的农民组织最具有政治性,他说,"目前,我国工人有工会,妇女有妇联,青年有青联,文学艺术工作者有文联,科技人员有科协或社联,……。这些组织不仅表达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维护各自的利益,而且还发挥着监督政府以及互相监督的功能","然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没有组织起来,这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不相宜的。"可见,洪大用所设想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与工会相类似,是一种代表农民利益的社会团体人。程同顺从农民利益表达的角度所提出要建立的农民组织,实际上与此是一样的。赵昌文虽然主要关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他也提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各种专业协会和日本农协的经验,逐步建立起引导和组织农民并能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可先按产品、区域建立,再由下而上、由专业到综合,成立全国性的专业组织和全国性的综合组织,以便沟通农民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并以此增强农民在政府中的谈判能力。
李修义所设想的农民组织主要是农民协会,他与前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承认农民协会的法律地位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沟通和综合作用的民间组织,但是又不同于工会等社会团体,它是一种经济性的社会团体法人。他认为;农民协会的实质是农民自愿参加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间自治经济团体。农民协会的法律地位应该是"社会经济团体法人"或"经济类社团法人"。从中国《民法通则》对法人的分类来看,农民协会应该属于社会团体法人。因为它不是企业法人,因此不能办成经济实体,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它不是机关法人,不能把它办成政府机关;不是事业单位法人,所以其经常性活动经费也不能国家财政负担。在社会团体法人中,又具有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之别,各级工会组织、文化学术团体等是非经济性的社团组织,而农民协会是经济性的社会团体。需要说明的是,各地农民自己创办的农民协会与李修义、赵昌文所说的农民协会是有很大区别的,李修义的农民协会尽管是经济性的社会团体,但是还是有比较强的政治功能;而各地农民的协会有的是经济实体型的,有的是社会团体型的,但即使是社会团体型的,也大都履行一些比较专业化的经济功能,要提供很具体的技术服务、信息交流服务,有的甚至还开展一些物资供应、运输、销售等经营等。
而最近几年专家学者所说的农民组织,尤其是农业经济学中所说的农民组织则主要是农民的经济合作组织,除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外,主要还有两大类, 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实际中的专业协会与合作社往往很难区分,有的实际的合作社取名为"协会"。而有的实际中的协会可能又运用别的名称等。这就给理论研究与实际的结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规范农民组织的名称恐怕也是大有必要的。
总之,由于不同学者所关注的农民组织的类型不同,因此这些不同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也就各不相同。除总的俄,对于同一类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人们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三、分歧之二:关于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属性
对于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能不能算得上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也被带入了20世纪90年代、甚至21世纪。关于这个问题最近几年仍然存在着两种观点。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认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的地位不可替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类组织总体上存在着"官化"的倾向,农民的自主参与程度较低,不能体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因而也缺少活力,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才能真正变成农民自己的组织,起到更大的作用。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是传统经济体制的产物,体现了较大的天然地域性和行政化的特征,不能与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提并论。
持第一种观点的有赵昌文、陈吉元、陈文科、范小健、潘劲、朱信恺等人。如赵昌文在《农业宏观调控论》中提出要"增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引导功能",陈吉元等人在《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提出要"完善农村集体服务组织"。陈文科等人认为,农村社区性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是农民在保留农业合作化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结合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中国农村中最普遍、最基础的集体经济组织,有很大的优越性,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范小健把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形式之一,但是指出了它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服务协调能力不强、行政色彩浓厚而合作属性淡化、与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的职能不清等问题。潘劲认为,社区合作组织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根据国际合作社的原则对其进行改造和完善。李俊超等人也承认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且还专门比较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它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朱信恺、鲁靖也把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类型之一。
第二种观点主要以牛� 牛若峰对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持一种相当低调的态度, 社区合作经济在很多情况下是集体经济的遗产或社区集体经济,一般是以社区性和某种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其成员因为是该社区的人并与土地或其他集体所有的资产相联系而自然地成为其一员。他们并无经典的合作社成员那样的自愿入社、自由退出、民主管理、按交易量返还利润或按股份分红等权利,因而"不加区别地将农村合作经济组� 解决这个问题可供选择的办法是,按照股份合作制原则,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为基础,在相应的社区内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才能使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
四、分歧之三:关于如何对待"两社"的问题
"两社"即农村中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两个组织;本来属于农民根据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组建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官办、半官办的组织。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中在如何对待"两社"的问题上,人们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应该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原则重新改造两社,使其恢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本来面目呢,还是应该根据现在的状况把它们按照一般的商业企业组织来对待,而不再承认它们的这种名不符实的合作经济组织地位了。围绕着这个争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原则改造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使其恢复原有的群众性、民主性和灵活性的"三性"。这也是中国政府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选择。持这种看法的人比较多,如张晓山、陈文科、何广文、陈小玲、朱信恺与鲁靖、闵学冲、吴硕、李海涛等及他们中的不少人还对如何改造"两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版权所有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现仅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环境、特点、难点、重点问题,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砌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对“”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高潮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③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据不完全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实际调查并取得大量客观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相互作用事物的研究中,主要是分析、解决研究对象中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取得最新资料,运用抽象思维法对取得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方法,或者从中找出新的规律并形成新的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定量分析是说明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以及现象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结果是怎么的一种关系方法,是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经济现象的有关数据和其变化程度实行量化,其特征都表现为一定的量的存在或以不同的量的变化引起变化的过程。
(二)综合系统分析
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综合,主要从各部分结构如何经过相互组合的方式形成整体和具体演变过程,综合考察分析其内部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整个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一是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把整体作为目标,着眼于整体和全局,实现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二是以系统的观点,根据多层次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利用综合方法,理解分析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宏观分析是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针对宏观整体性而言的,可以理解为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过程。微观分析,是指小的方面或局部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在国民经济中局部小范围或个别农户为对象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对一种事物横断面的一种状态分析,其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不考虑均衡变动过程,只考虑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态分析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是过程分析,与静态分析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引入时间因素,同时涉及因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考察在不同时期中各种变量变动情况。动态分析研究的是过程分析研究,主要体现在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而静态分析研究的状态是经济现象相对静止的。
二、以上分析方法在实际经济问题中运用的探讨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的运用
在实际经济问题分析过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基础,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通过定性分析来解释和理解,例如在《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一文》中回顾目前最前沿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推广增长模型,将气候变量纳入增长模型;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运用ArcGIS的测算地理影响因素;运用OLS、SpatialLag、SpatialError、Spa-tialDurbinModel等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空间效应分析,着重分析空间溢出性和收敛性等方面,研究空间效应是加强还是减弱。就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以定量和实证分析为主,其中在实证中运用Ar-cGIS插值方法获取气温和降雨量的数值,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及空间稳定性的邹氏检验,残差值得Moran’sI检验,估计空间面板数据中的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LagModel)、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ErrorModel)和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DurbinModel),具体估计方法涉及固定效应(FixedEffects)和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模型选择的检验方法主要有Wald检验和LR检验,空间Hausman检验等。在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法分析问题时,通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计算成为可能,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法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综合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发现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一文中是大量运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本论文一个最显著的研究方法。首先是从局部微观上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过程细分为五个阶段,同时又每个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步式的研究,这是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的体现。文章中的第二章和第八章则是运用了综合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概论和述评的形式来分析,同时紧密结合系统分步研究的内容,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国家政策走向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文章全文利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研究方法,并在全文交替运用,章节内部各段落之间,独立的章节之间,均有涉及了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运用。
(三)宏观与微观分析的运用
在农业经济学中,整体上来分析农业经济这个大系统,就属于宏观分析,宏观就是大和整体的意思;对农业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就属于微观分析,微观就是小和部分的意思。全国或某一地区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大和整体范畴属于宏观方面的问题,农户或企业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小和部分范畴属于微观方面。因为宏观要以微观为基础,微观要受宏观的约束,两者是相辅相承、互相约束,所以既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又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农业经济问题,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又需要从局部来分析。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运用
影响均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会打破原来的均衡状态,实现新的均衡,引起均衡点的移动这就需要利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例如在《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文章从结构建模静态分析与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相结合,试图从一个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通过结构建模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长期动态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且乡镇企业贷款有助于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表明在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农村非农行业的金融服务。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