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3000【优秀3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心理健康论文3000【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心理健康论文 篇1

公民心理障碍将是21世纪的忧患。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将是21世纪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他们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一无所知,缺乏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能力,那么,其将来在适应现代生活的过程中就必然会面临始料未及的困难。近年来,报纸和电台先后报道了教师打学生耳光,用刀片刮学生脸,发动学生给有过失的学生用墨水刺字等体罚学生的事件,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心灵和身体的伤害,另一方面极大地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事的分析及反思,我们不难发现,除了部分教师的师德差以外,多数事件是教师因为情绪烦躁,不能自控所致,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若特说:“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了一个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气愤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因此,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哪怕知识再渊博,学问再精深,也绝不是称职的教师。这一切都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诊治自己的心理健康,使自己百分之百健康,才有可能培养出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学生。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总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而且体现在对学生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1.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心理障碍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常常会成为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一个人如果有了心理疾病,除了伤害自己外,还可能危及他人和社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角色接触的广泛性和长远性的影响。如果教师存在心理疾病,将给所教的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性和示范性对学生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这一点讲,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又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如果教师时常带着情绪工作,把来自家庭、社会、同事、领导的不满转嫁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蒙受不白之冤;或在与学生交往中表现出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掺杂个人的喜好,对学生进行讽刺、人格侮辱、习惯性谩骂,等等,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的不健康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怎么搞的,又有许多学生没写完家庭作业”。面对眼前的学生,我的愤怒,我的质问已无济于事,只有冷静思考该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所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心理不健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是可想而知的。由于前任班主任的不当教育,致使我班部分孩子撒谎、弄虚作假、拉帮结派……我深深地知道,如果单纯地抱怨、惩罚学生,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不会有所提高,效果也不佳,学生依旧会我行我素,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师生对立,从而使教学“杯水车薪”。另外,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做人的榜样,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无法独立地辨别是非,只会直观地模仿,简单地看待问题。教师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3.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如果留心关注教师的闲聊,就会经常听到有老师以使学生害怕为荣,以把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为能。为达到这一目的,有些老师甚至不择手段,讽刺、挖苦、罚站、打骂、体罚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无意中看到一个老师拿着板凳腿在猛打一个孩子,我问:“怎么了?”老师气愤地说:“不写作业,家长也不管。”我拿过那孩子的作业一看,是呀,一学期快结束了,作业却做了不到三分之一。我问:“早干吗呢?”老师说:“我天天要,她不做,我有什么办法。”我说:“算了,已经这样了,何苦呢?”“考试不及格,影响总成绩怎么办?”说着又朝孩子打了几下。此类老师的心理是健康的表现吗?在教师的这种心态下,很多学生形象地把师生关系比作猫与老鼠、警察与小偷、老虎和兔子、留作业的工具和做作业的机器,等等。这足以证明师生关系存在着问题。有一个说明连带责任的典故:“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教师主观上不想毁了孩子,所以千万不能让孩子客观上因我们而毁。

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慈祥的教师懂得关怀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形成活泼、向上、合作、宽容的良好个性;冷漠的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关爱,学生与教师之间形同陌路,常常会我行我素,自私淡漠,缺乏热情;暴躁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耐心,常常会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严重伤害,使学生经常处于戒备状态,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担惊受怕,产生抵触情绪。一天我因学生作业问题很生气,随口叫学生马某上讲台,本意是给他当面讲讲,谁知他看我起身连忙抱头,不仅他如此,学生任某也这样。我问:“你们干吗?”其他学生则大声说怕老师打,听后我无言了。怕老师打,可见老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有多深;学生或者察言观色,以至于形成口是心非、玩世不恭的不良个性;而自卑,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情绪同样也是暴躁型教师教育管理不当的产物;教师的偏爱往往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嫉恨……因此,教师要自觉

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人才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健康教育除家长之外最直接、最主要的医生。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人才,是广大教师的责任。

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每位教师都应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增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提高解决学生问题的策略水平,并注意维护自身的心理和行为健康,减少日常教学行为的伤害,杜绝心灵施暴并有意识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要像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身体一样关心学生的心理,而且把这种“关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心育能力。心育能力包括许多内容。比如: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学生的能力,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鉴别的能力,确定心育目标并设计、实施心理训练活动的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能力等。要具备这种能力,教师的心理首先要健康,用健康的心理准确地为学生把脉诊治,正确区分正常与异常,并对症下药,正确引导,及时让学生的心理获得健康,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心理医生

当今教育的发展决定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者,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保健工作,也许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教师绝对是学生直接的心理医生之一。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心理的辅导和咨询工作,就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会向社会输送有心理障碍的人才,马加爵就是典型的例子。每当听到这类触目惊心的消息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疑问:我们的学生有如此脆弱的人格,如何肩负起21世纪振兴中华的大任呢?所以,教师要明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努力提高自己,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为社会培养健全的公民。

总之,一个不注重健康教育的学校是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不负责的学校,一个不懂得健康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竞争力的民族,只有重视学生健全而健康的心理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郑红。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

[2]刘艳。教师心理健康浅论。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

论文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 篇2

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注重对人的健康人格和内在价值的研究,强调尊严、价值和主体性,为心理健康教育灌输了丰富的人本主义精神。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认为,每一个体都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尊严,主张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对个体心理的充分尊重,多一些感情投入和价值关切,重视小样本和个案研究,通过个案法、谈话法、临床法等方式,达到对心理健康问题更清楚、更准确的感知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绝不能以专家和权威自居,应当放平心态,与教育对象进行直接平等的沟通,对其心理和行为表示理解与尊重,以增强教育的情境性和互动性。同时还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努力提升教育对象的自我调控能力,激发教育对()象内心的自我实现意识和愿望。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为终极目标,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个性化心理引导和教育,较好地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存在主义哲学。哲学家萨特非常重视研究本质、尊严和自由,他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人是一种自为的、具有自我指导能力的特殊存在。凭借意识自由地做出选择是纯粹个人的事情,人的选择不同,所以本质也不同。萨特承认,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和行动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只是限定具体的选择,而不能限定自由本身。自由任何时候都存在,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自由。心理学家罗杰斯由此引申出“主观选择先于行为”的命题。他认为人的存在的特殊之处在于具有自我发展的潜力,他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建立了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人格发展动机理论,并倡导“来访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坚持把健康人格和完美人性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个体独有的人格特征,推崇尊严和价值,通过对意识经验进行客观如实的描述揭示心理问题的本质,使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趋近人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利用存在主义哲学实现了对非人性化的行为主义的扬弃,进步明显但也存在缺陷。“来访者中心疗法”的问题在于,个体发展主要依靠自我实现,并不需要求诸于权威和规范,价值中立和非指导性的咨询原则可能造成对自由选择的放任,从而弱化咨询师的作用,也使该疗法对年龄较小或认知能力较差者帮助有限。由于过分强调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及高峰体验,强调先天因素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导致需求金字塔的顶端仅是自我实现。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发展人性与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意义,使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无法从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去考察个体心理或行为的意义,难以完整地诠释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以及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幸福、信念与主观能动性

积极心理学取向强调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体验,致力于挖掘人所固有的、潜在的正向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取向认为,教会人们避免心理疾病和走出心理困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教会更大范围的人们获取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心理活动来源于生活,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引导人们产生信念,进一步引发积极动机。积极动机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面力量。积极心理学取向关注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产生与增加,努力开发人们潜在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增强幸福感,提升自我接纳能力,以实现心理健康的主动防御。因此,积极心理学取向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以强调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幸福能力的获得以及积极人格的培养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取向主要是建构主义思潮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结果。建构主义哲学的要旨是现实生活由人们自己创造。哲学家兼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认识结构并不相同,这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个体积极主动的认识建构过程。心理活动的主观建构决定了人们能够积极地体验并改造自己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真实的幸福源自于人们对有意义的生活的追求。塞利格曼与皮亚杰不谋而合。积极心理学取向认可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障碍或抑郁焦虑,还包含着对良好心理状态的正向理解,它倡导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用更加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面对现实生活,通过主动建构增进健康,提升幸福感,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体繁荣。积极心理学取向除了从建构主义哲学寻找理论依据,还吸收了功利主义、佛教的一些观点。由于这个原因,积极心理学取向没有牢固统一的哲学基础,而只是为了研究方便在哲学各领域寻找观点并加以拼凑。未经过深刻反思的观点拼凑使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概念和定义含混不清,甚至积极也出现了理解偏差。比如,人们欲求的事物是否就积极呢?不一定。我们知道,个体的幸福、快乐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积极追求人生意义过程中的副产品。积极不仅体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还要符合社会文化环境的要求。因此,尽管积极心理学取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方向,但由于缺乏牢固统一的哲学基础,概念和定义上含混不清,预期的整合效应恐难实现,面临碎片化和边缘化的危险,有可能会沦为主流观点的附庸品。

三、文化心理学取向:意向、差异与文化多元性

文化心理学取向重视文化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家斯维德认为,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意向性世界,要对这个意向性世界加以理解,必须了解其文化蕴涵。不同国家、民族、城乡、区域的文化,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心理植根于文化,既构成文化,又由文化构成。一切心理现象都具有文化属性。人在文化指引下寻求意义和价值,获取生活和行动的方向。文化心理学取向强调心理和文化之间互为依存、彼此衍生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是对心理现象中的文化差异予以关注,并力求给出恰当准确的解释,因此文化多元性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考量的方向。对文化的强调弥补了主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更趋完整。心理健康教育对文化差异的关注得益于后现代哲学思潮。接受文化多元性突出体现了后现代哲学追求多元、解构和去中心的特质。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理解是属于被理解东西的存在,通常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由于文化语境不同,人们都严格地在自己所处的文化语境中对现实进行体悟,人的认知、情感、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而显著不同。文化差异将理解过程刻上主观烙印,甚至产生主观偏见。文化差异无法避免,所以要努力用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差异。总之,文化心理学取向弥补了心理健康教育对文化差异可能忽视的缺陷,强调以多元化方法达到对复杂心理的理解和建构,拓展了从文化角度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道路、新维度。文化心理学取向在关注文化差异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元文化的联系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移植于西方,文化多元性使西方理论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的情况。只有依托文化背景,涵纳多元文化,才能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改造。看不到文化差异会犯主观思维错误,对文化差异过分强调则容易走向相对主义。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是后现代哲学的共同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对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的宣扬,以至心理健康教育陷入相对主义的漩涡。多元文化不是鼓吹相对主义。文化的边界理应是开放的、模糊的、动态的。不同文化间有差异也有相似。文化不同并非就不可通约,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在引入多元文化观点时既要注意实施本土化改造,还要保持对相对主义的警惕。

四、生态心理学取向:系统、平衡与动态性

生态心理学取向主张将心理健康问题纳入生态系统来研究。人是一种生态性存在,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生态性存在。生态危机与心理危机有相似之处,治愈地球与医治心灵也有相似之处。科技的发展使人与自然长期分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物质化的价值观加剧了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很多难以治愈的现代文明病出现了。事实上,人与自然共处同一系统,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主体,也是构成自然界的客体,人必须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的健康状态。借鉴生态的自我调节和恢复理论,心理健康工作者建立了生态系统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健康包括自我的平衡,也包括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与生态系统相一致,心理健康追求的平衡是动态性的、可持续的。生态心理学取向将心理与环境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立足于环境的心理价值,从人的发展、心理疾患的治愈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等方面,阐明了环境对维护心理健康的意义,为心理健康教育又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生态心理学取向主要是受生态哲学的影响而形成。生态哲学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它不强求绝对的主客或主次之分,而强调事物相互联系和依赖的整体性。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将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而把世界当成对象物,这是传统发展观的致命缺失。人与自然是对象性的共存共生关系,人依赖自然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存。作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心理健康教育要达到为人类健康幸福谋福祉的目的,就要追求人与环境的系统化、自然化、社会化、生活化的有机和谐。生态心理学取向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从分析转向应用,从而更具有实践意义。生态心理学取向重视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更倾向于外成论的解释维度,有时会导致对内成论的忽视。心理活动虽然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但它与自然的生态系统有着明显区别。心理活动的主体是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介的,人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社会性动物,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更是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在生态系统心理治疗中,若个体的心理不能沉浸于治疗环境,仍被纷杂的物质利益吸引,心理治疗的效果将无法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质是自我的平衡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平衡统一,只有着眼于自身,回归自我,同时将宁静的自然环境带入到喧闹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求得心灵上的平衡和健康。因此,明确认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兼顾内成论的解释维度,是实施生态心理学取向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正确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基础。

五、超个人心理学取向:精神、意识与超越性

超个人心理学取向以追求人生意义和实现自我超越为主旨,核心是重视精神因素,弥补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从自我实现出发追求个体价值的人格发展动机理论的不足。当前,人类越来越多地追寻整体感和超脱感,渴望身心灵成长的生命体验,精神因素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备受关注。超个人心理学取向注重对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同广阔世界深度融合的问题进行探讨,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置于心理健康的中心位置。人具有自我意识,所以能够对现实的不完美进行反思,凭借人的实践能力完善自己,改造世界,使现实向着理想状态发展,这种超越是终其一生的人类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被定位为寻找生命意义,如果找不到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包含着对超越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内在潜能和生命价值的最高实现。超个人心理学取向更新发展了沉思、静修、催眠等技术,拓展了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有助于人们发挥健康潜能、增进身心灵成长,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超个人心理学取向是生命哲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生命哲学倡导生命力和生命意识的绵延不绝,从生命意义出发探究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哲学家狄尔泰认为,生命永远是哲学的中心议题,他高度关注人的精神力量。人是一种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特殊生命体,意识是生命之源,生命过程一直伴随着心理的体验。生命不同于一般的客观存在,依靠探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达到对生命意义的领悟。生命是个体不断创造、更新、超越自我的过程,其意义必须由个体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生命的内核是精神追求,人类存在的最深层动机来自精神追求。拥有精神追求不仅符合人性要求,而且是心理健康的本质体现。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强调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和净化心灵的程度,将坚定意志和热切期盼与精神追求的内驱力相结合,用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直至超越生命。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关注超越意识状态的心理体验,重视人的终极生命潜能的发挥,有助于心理问题的全面解决和身心灵的整体健康。重视精神是超个人心理学取向的价值所在,但重视精神也成为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引发争议的地方。精神追求在人性中处于首要地位,这种被引向极致的精神追求,某些时候可能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带入另一个极端。由于精神与神秘、宗教和致幻剂的接近,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常常面临神秘主义、宗教主义和致幻剂体验的渗透。神秘、宗教和致幻剂易使人们失去判断,陷入纷乱、狂热、教条的信仰之中,对法西斯的崇拜、原教旨主义的狂热以及致幻剂的滥用都属于这种渗透。因而,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在宣扬精神追求的同时,要注意随时与极端的神秘、宗教和致幻剂体验划清界限,否则会给心理健康教育招致巨大的危险。

六、结语

心理健康观论文 篇3

关键词: 中国; 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89-02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心理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结构、家庭状况和教育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值得认真关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国早期幼儿教育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0—14岁儿童有2.2亿人,根据近年来有关报道发现: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则在13.97—19.57%之间,大约在3000—4300万人左右,这是多么庞大的群体。问题幼儿的表现为:多动、违纪、焦虑、抑郁、任性、孤僻等,其中,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现。以北京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90年代为12.9%,到了本世纪北京中关村部分重点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上升为18.2%,儿童行为问题的不断攀升,已经引起了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些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未来人才的素质,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幼儿阶段年龄在3—6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积极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对于培养我国未来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开展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进一步加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迪。

一、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幼儿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幼儿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究其原因,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管理者到教师和家长中普遍还存在模糊认识,对健康的认识存在一些片面性,忽略了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许多方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还不到位。只能在摸索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再加上目前我国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比较薄弱,相关的积淀不够深厚,这就导致我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上比其他国家落后,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我国有些幼儿教育机构只是在指导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是采用一些零散的书籍。我国专门从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不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会忽视对一些引进资料理解和消化。这样,理论的高要求与普遍的理论水平低下就形成了矛盾。一些幼儿园教师在解决幼儿特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则是把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不仅没有对症下药,还有可能恶化幼儿的心理问题。我们提倡的是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消化和理解教育家和外国专家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而且要结合当前的实践,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达标

目前,大多从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多是幼儿园教师。但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任职资格都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学历条件(幼师毕业以上)。有不少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虽然取得《专业合格证书》,但由于在校学习时对幼儿心理知识学的少且较为肤浅,缺乏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标准,因而时常对幼儿心理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感到手足无措和困惑。既不能对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治,也无法预见幼儿心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并加以预防。幼儿园教师平时任务也较繁重,除了担任教育教学工作以外,还要照顾幼儿的一些生理和心理需要。对幼儿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来就会加重幼儿教师的负担,在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难度不言而喻,效果也显而易见。因此,受过系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训练的教师匮乏,成了当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专门师资力量的缺乏会导致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停滞不前,而且会使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陷入困境当中。很多幼儿园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无法正常地在幼儿中开展心理开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目标和内容的建立就任重而道远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