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对风景的认知是感性的表象的;现代科学尤其是生态学的发展,为风景的理性认识创造了条件。
《夜归鹿门山歌》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过隆中》
唐·崔道融
玄德苍黄起卧龙,鼎分天下一言中。
可怜蜀国关张后,不见商量徐庶功。
《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横江词》
唐·李白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代: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