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端午节,我们就欢快地唱起这首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过的传统节日之一,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忔佬等民族地区,又称端阳节、重五节。这一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赛龙舟,吃粽子。相传龙舟竞度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端午节时习惯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这一天,人们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家家户户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保佑全家平平安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保佑孩童长命百岁;还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佩带上五颜六色的香囊,躲避邪气。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2

吃粽子,划龙舟,碰鸡蛋,是我对端午节最深刻的印象。

一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飘着粽子的清香。

粽子有许多品种,有红枣馅的,有蛋黄馅的,猪肉馅的……妈妈为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红枣粽子。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红红的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碰鸡蛋也是我最爱的游戏。我选了一个鸡蛋,爸爸也选好一个鸡蛋,对碰一下,我的鸡蛋就裂开了,直到把碗里的鸡蛋碰光。爸爸手里的鸡蛋还是完好无损的。我一把抢过爸爸手里的鸡蛋,用鸡蛋网孑装起来当作胜利品挂在胸前。

在老家一些地方,端午节还保留着插艾蒿,喝雄黄酒,挂香袋,赛龙舟的习俗。感觉都很好玩。

听爸爸讲,古代楚国诗人屈原得知楚国灭亡了,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那天是五月初五,所以每年屈原投江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端午节真是个有意义的节日。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3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一背起文天祥的《端午即事》,就知道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过节,而我们一家是怎么过的呢?你们一定很好奇吧?那就和我去看一看吧。

端午节到了,我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过节,外婆说我们今天吃粽子。一到外婆家,就看见外婆坐在沙发上,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材料,正等着我去包粽子呢。外婆看我来了,笑眯眯地说:“宝贝,你来了,外婆等着你来一起包粽子呢,你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呢?”我说“我喜欢红枣馅儿的。”于是外婆拿来几颗红枣,让我拿起粽叶,把它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再把米放一半进去。然后再放两颗红枣在中间,接着把剩下的米也装满,然后把粽叶合并,最后外婆帮我用绳子缠好,这样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然后再拿去蒸起来。没一会儿就熟了,我拿起粽子。嗷-一口下去就把粽子给吞了。哈哈哈!外婆看我吃的那么香,说到“你可真是一个贪吃鬼呀!”

端午节真好!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4

星期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节日——端午节。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补充一点端午节的小知识吧!

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真开心啊,在端午节,我认识了很多历史故事、文化,让端午节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5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民族节日,在端午节中我们要干两件事:

一是要在端午节包粽子吃;

二是要给我们系上五彩绳。

你们知道吗?因为古人说:如果端午节这天给小孩子们手腕上系上五彩绳,这样小朋友就不会被虫子咬了。现在让我来给你们讲讲怎样做粽子吧!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我先帮妈妈买30颗大枣,你知道为什么要买30颗大枣吗?因为我们要做30个粽子。再将洗好的粽子叶拿出来,粽子叶是用芦苇做的,因为它非常结实。妈妈又让我拿出一个大盆出来,我问妈妈用盆做什么呀?妈妈说:包好的粽子放在盆里呀!妈妈将提前泡好的米又用清水洗了两遍,放在那里,这样一切准备工作结束。

然后是包粽子了,我先帮妈妈把粽子叶屡平直,四个有层次的叠起来,只见妈妈双手捧起叠好的叶子把它们打个筒,然后将糯米放进筒里,再把一颗大枣放上,最后把叶子一折,再扭一下之后用绳将它緾上,这样一个三角棕就包完了。看看妈妈重复着,二个、三个……就包完了,放入锅内开始煮,我已经等不及了,终于闻到了香味,我感谢妈妈做这么好吃的粽子给我!大家端午结也是这样包粽子的吗?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6

端午节,真奇妙,粽叶粽香满街飘,房屋门上挂艾草,家人美满传欢笑。这首儿歌一比一还原了端午节的喜庆,当我听到床前的闹钟一响,我赶紧起床,今年的端午节也是一样的,端午节我可不敢赖床,因为怕错过美味的粽子。

奶奶包的粽子可香了,散发着金光似的,可我包的粽子不是这里漏一点馅就是那露一点馅,简直是七零八落。奶奶的秘诀:先把粽叶清洗干净,接着把两张粽叶叠起来,变成一个小角度交叉,再把粽叶的四个角盘成一个漏斗型,用糯米装得满满的,最后在中间放上一个又大又红的枣,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完成了。咬一口甜而不腻,奶奶可是会包很多味道的粽子。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艾叶,清香扑鼻,每年端午节妈妈都会给我和姐姐缝一个香袋,里面有很多艾草,不光能驱蚊虫,还装满了妈妈的祝福。

端午真奇妙,处处扬欢笑。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7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还有扫墓踏青的清明节。可是我最喜欢的是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我便想起了端午节的来历。传说,有一个爱国诗人屈原,他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他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后来楚国人民为了让鱼虾,不吃他的尸体,就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水中。渐渐地,就有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

我的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首先把粽叶、糯米、肉等材料准备好。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两片粽叶,弯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先舀一块肉、装米,再舀块肉,又装了一些米,快要装满的时候,就把多余的粽叶往上一翻,再绕了几圈,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一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奶奶把粽子放到了锅里,大约两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喽,哇!真香,我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我爱吃粽子,更爱这端午节的粽香。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8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这可是个不错的节日。

粽子是这个节日里必吃的!如果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的话,那这个节日就没有了灵魂。一大早,妈妈就在厨房包起了粽子,我拿起一大一小两片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在折好的角筒里放了一勺又一勺的配料,用已经浸泡好的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再把粽子五花大绑一番,粽子就做好了!你瞧,它穿着绿衣裳的样子,多可爱呀!

赛龙舟也是这个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只听发令枪一响,龙舟们便像离弦的箭纷纷冲了出去。坐在龙舟上的健儿们目标一致,分工明确,有的在奋力敲着大鼓,有的在吹着口哨,还有的在使劲划着船桨。紧张激烈的龙舟赛看得两岸的人们不停地拍手叫好,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龙舟之上。

吃着美味的粽子,看着别开生面的龙舟赛,我们的心里有说不出,道不尽的满足!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节日,一个有灵魂的节日。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9

“端午到,人欢笑,包粽子,赛龙舟……”大街小巷里传出了快乐的歌声,没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到了我们的生活里,你们来听一听一个传说故事吧!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划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了。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里都飘着粽子的香味,粽子的品种有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豆沙馅的,有肉馅的…………我最喜欢吃肉馅的,我一口咬下去,那个粽子里面是一块五花肉包裹着一颗大红枣,吃起来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做粽子,用绿绿的粽叶包裹粘粘的糯米,里面放上自己喜欢的馅儿,粽香扑鼻。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10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但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大家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都会有一些风俗习惯。比如,包粽子、早晨出去踏青、等。每年端午节那一天,我和妈妈都会早早起床出去踏青。我们来到公园里,看到许多人都来踏青了。“真是莫到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然后,我和妈妈会一起包粽子。粽子很难包,我先把糯米淘洗干净,再用开水把干的粽叶泡开,然后,准备干净的绳子,妈妈再把肉切成丁,再把肉丁泡在酱油里......准备的东西还真多。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才准备好。开始包了,我们要包三角肉粽。包好后,我们就用高压锅煮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粽子也煮好了。我咬了一口,好好吃啊。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每一年端午节都办得很丰富,大家都过得很开心。我现在多么期待今年端午节快点到来啊!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11

端午节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俗节日,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是专门纪念屈原的。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聚在一起赛龙舟、吃粽子、包包子等习俗。

端午节前夕,我家中便热闹起来,妈妈张罗着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粽叶。外婆呢,把煮好的粽叶叠起,准备包粽子。我凑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猪肉,晶莹剔透的猪肉看着就有食欲。

爸爸从菜市场买了许多艾草回来。在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和爸爸也忙个不停,那就是插艾草。我把艾草和菖蒲分别扎成几束,用红线扎好。爸爸将扎好的艾草和菖蒲分别插在院门、堂屋门、厨房门上,民间传说这样可以辟邪纳福。艾草还可以做药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时候,奶奶用晒干的艾草烧一大盆热水给我泡澡,这样不仅可以防病,还可以让蚊子不叮咬我。

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我家热闹的端午节气氛。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12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热闹非凡的春节,踏青扫墓的清明节,登高望远的重阳节……而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端午节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要吃粽子,粽子里面有我喜欢吃的肉粽。说到这里,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包粽子啦!我们首先拿来了绿油油的苇叶,把苇叶放到锅里,妈妈说:“这样既能除虫子,又能使苇叶变得柔软许多。”过了一会儿,苇叶煮熟了,爸爸把苇叶拿了出来,接着开始淘米。妈妈先将苇叶围成了一个类似漏斗的形状,然后往里放一些糯米,再加入红豆、红枣,接着再次加入糯米,把“漏斗”填满,最后用绳子将粽子扎紧。粽子包好后,就开始煮粽子了。

粽子终于煮好了,整个厨房都是粽子的清香。妈妈拿了一个粽子递给我说:“小馋猫,吃吧!”我赶紧接过来,解开绳子,剥开苇叶,吃了起来。

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它背后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以后我一定会用心将这份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13

今天我来到外婆家,闻到一股香味“这好像粽子的味道”爸爸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里我们包粽子吃、挂艾叶、还有赛龙舟呢!”

妈妈这么一说,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节。外婆提着湿漉漉的米、绿色的竹叶、长长的绳子、肉和花生到我家。我惊奇地问:“外婆这是干什么用的?”妈妈说:“这些是用来包粽子用的,端午节快到了。”

外婆把那长长的绳子绑在桌脚上,用竹叶把肉和米包起来,妈妈用花生和米包起来,我在一旁当小助手,一会儿帮着搬来小凳子,一会儿帮着拿竹叶。妈妈就对我讲起了有关粽子的一个传说:包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不一会儿外婆与妈妈把粽子包好了,妈妈把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煮。过了一会儿,锅里飘来香味,这时爸爸在门上挂上绿色的植物,妈妈说:“这是艾叶,可以驱赶虫子的。”“端午节我们这边还有赛龙舟。”爸爸一边挂一边说。“就是我们在西湖公园看到的那龙舟吗?”我大声叫起来。爸爸和妈妈笑着点点头。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我尝了一个肉馅的,味道好极了。多么难忘的端午节,香喷喷的粽子、福州西湖的龙舟……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14

鼠年的端午节,我到棠下溪观看了“天河农信杯”的龙舟赛。这场竞赛虽然规模不大,却很有中国传统的龙舟竞赛的韵味。

一来到棠下溪,只见溪的两侧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红旗招展,观者如潮。参赛队伍早已经准备好了。一艘艘仿龙造型的龙舟一字排开,每艘龙舟上有二十多名划桨手,一名击鼓指挥员。舟上各插有一面师旗,每队着装不同,色彩缤纷,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阵势宏大,场面极为壮观。

竞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屏住呼吸,跪在舟板上,全神贯注的等待出发的那一刻。随着发令员一声令下,划桨手们开始奋力滑,龙舟像箭一样飞了出去。

我国龙舟竞赛起源,流传最早的是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楚人划船拯救,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却一无所获。

从此,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屈原投江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举行龙舟比赛。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下册15

每一年的端午节都热闹非常的,虽然天气很热,但是人们的的心情却很兴奋,过节的气氛很浓。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端午节都是吃粽子和赛龙舟,而在我的故乡会吃一种用麦饼包馅的东西,馅料多得很,有黄蟮,有肉片,有鸡蛋,有炒面………都会被裹在麦饼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饭桌上,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我开心级了!外婆还会在门前挂艾草,听说用来避邪驱蚊的,好讲究啊!

我想:过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过端午节,天天吃好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