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三口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骑自行车,也正是因为这一爱好,使得我们家这些年先后买了十多辆自行车,也丢了好几辆车。自行车给我们仨带来了许多帮助和快乐,也给我们仨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三个人。我们这个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鹰眼
黑沉沉的夜,仿佛被墨水涂抹过,连星星的微光都没有。我在房间里为明天的课作准备,而父亲则在书房里为我检查作业。我偷偷望向书房,台灯清冷的光束下,父亲正在府首演算。时而挺直腰背,嘴角“吱吱”不已,时而俯下身去,笔尖“沙沙”作响。“嗯,做得不错。”还是同往常一样廖廖数语,只是草稿纸上群蚁排衙的数学好像泄露了什么。
如果把父亲比作一位超级英雄,那么他便是鹰眼,永远在背后默默付出,不用太多的镜头,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绿巨人
深蓝色的夜空,刻着一轮古铜色的月亮,几点星星承乱无章的洒落天边。我在房间里写作业,一道难题难住了我,使我心情急燥。“作业写完没有?”母亲推开房门轻声问道。“不要来烦我!作业怎么这么快就写完。你看你的电视去!”我怒气冲冲地回答道。母亲只好蹑手作文蹑脚地离开房间,再也没有来打扰我。
如果把我比作一位超级英雄,那么我便是绿巨人,在某一个瞬间将自己的怒气发泄出来。
美国队长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上,闪闪地发着光。我们仨为过年而准备着。父亲做家务活,我收拾衣服,而母亲则在一旁指挥着我和父亲。父亲打来一盆水,将毛巾放入盆中,拧干,往玻璃上哈了一口气,用毛巾将玻璃上横开竖八的一道道脏印全部擦干净。母亲一边悠哉悠哉看电视,一边向我们唠叨,这儿没有做好,那儿没有做好(因为在她心中我们永远无法做到最好)。
如果把母亲比作一位超级英雄,那么她便是美国队长,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总可以指挥好我们的工作。因为在我们心中她就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岁月无华,缀满了太多之样温馨的画面,时光有情,尘封了无数这样美丽的风景。我们仨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使我们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成长。
最近一段时间,很喜欢看人物传记型的小说,一本接一本停不下来,也许冥冥中有一种牵引吧,5月下很自然地选了这本《我们仨》。一直很佩服杨绛先生,还记得她在百岁生日时的感言: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仨》深情地记录了她和钱钟书及女儿钱瑗在一起的日子,在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写的都是日常的枝节,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1997年,钱钟书和杨绛的爱女阿瑗去世。1998年岁未,钱钟书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书的结束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读到这里,心就会抽动一下,忍不住潸然。
20xx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她曾借兰德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如今她真的走了,再不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望先生一路走好,一家团圆!
纵览全书,杨绛先生无意于渲染人生的艰难困苦、挫折磨难,只是静静地、静静地回忆……掩卷回忆沉思,在我的心目中便有了一个栩栩如生、可亲可敬的杨绛老人。
这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呐。在那段时间,她踽踽独行于两所医院之间。丈夫年迈病重,女儿更是生死垂危,她只得通过电话甚至梦魇的方式,为“我们仨”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与牵挂。她一度头晕脚软体力耗尽,虚弱得只能扶着墙壁行走,而最后亲人们还是一个个离她而去。在她的眼中,人生只是“百年长梦”,人世间所有的居所、医院、旅馆等等等等不过是驿道上的一个个客栈。可就是这样一个纤细柔弱的老人,虽然承受着生命的至沉至重,痛定之后,老人表现出的却是参透人生、洞悉生死的达观和智慧。
书不算厚,薄薄的一本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但给人留下的却是可以长久驻在心间的那种透心彻肺的温馨和感动。也正是她告诉了我死亡之于生的意义。
是啊,死亡的确可怕,在那个夜晚或另个清晨,你领受的都不再是双手可及,任强大的个人意志也改变挽救不回,你只能道别。还记得很多年前,当时还年幼的我第一次参加了葬礼。哀乐震天,亲友们的哭声响彻整个建筑,弥漫的香烟将每个人的眼睛刺出眼泪。可再是这般的喧嚣,死去的姑奶奶终是一言不发。衣服被子全被捆绑烧去另一个世界,床板橱柜拆卸,旧报杂物卖尽。那口跟随了她六十余年的老钟也嘎嘣一声断了发条。从没有真正见识过死亡的我,一下子就被震慑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任灰尘迷住眼睛,蒙过脸颊。仿佛是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声响。周围摇
曳的火光中,模糊的人影、树影恍如隔世。时间静静地淌过,却似乎是在这里微微地拐了一个弯……在当时我的心里,死亡带给人的恐惧压过了一切。而这样的心理伴随着我直到有一天我读完了这本充满了对人生思考的《我们仨》。
杨绛先生告诉我们,苦难之中见真情,面对死亡,只能用亲情,用一颗感恩的心将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女儿,转眼间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依靠,可就是这样一个纤细的老太太,却并未支持不住,而是以一种万分缜密的思维极为有条理地打点着一切。甚至,她还为了了却女儿的遗愿,将她生前的遗稿整理修订,通过自己的回忆修编成册。这也便有了我们手边的这一本《我们仨》。
我还清晰地记得她在书中说,“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对于她,岁月不宽宏,转眼间青春落地生根。那些花影缭乱,那些浓烈黯然早已成了过往。在对于生活的细知细觉中,即便是苦难之于她,也有了感恩的理由。因为苦,所以知道了甜,因为失去,方才知道了拥有。
生活的画卷在眼前铺展开来,尝试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一切的细枝末节,时光仿佛也温柔下来,温柔如蝴蝶的轻微振翅。那些还曾激烈的心情渐渐平抚下来。年轻如我们,为了梦想,凭着一股子冲劲,在成长的道路上劈荆斩棘,心中难免激荡起纷纷扰扰地情绪,感慨人生不公,感慨时运不济。面对失败,我们更多的时候会选择去唉声叹气。而恐怕也只有经历了人生一番苦辣的人才会懂得,何为梦、何为空。
这般的通达,还青涩中的我们又岂是一朝一夕间就可以学到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人生。短短的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曾多少次被我们挂在口上,却不知其中蕴含的正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感恩。感谢生活的赐予,哪怕是失败。
或许杨绛想借《我们仨》传递的远远不止这些。待我再成长若干年,重读此书,有可能又会是另一番模样。但谁又能知道这一切不会是殊途同归呢?感谢杨绛的这一本《我们仨》,她让我们懂得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这样的一批人。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珍惜,珍惜亲情、友情,珍惜人生的每一步、生活的每一天。而我也正努力让自己同样学会在感恩中成长,从而在感恩中感知生活。
突然想起了在去年5月25号,105岁的杨绛先生去世,于是便有我看了她的《我们仨》。
《我们仨》是杨先生以一种陈述的方式,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了一家三口的快乐与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她的文字是简单朴实,却更能让人们体会到他们的`家庭悲与欢,也更会让人们联想到自己的家庭从而产生触动,像我一样。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杨先生用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她描述了女儿和丈夫先后病重去世,给我一种沉重的感觉,想到了自己因病去世的姥姥,脑中浮现的都是她卧病在床的身影,挥之不去;第三部分,应该说既是文章的结尾去恰恰也应该是故事的开始,用最平实的文字记录自1935年伉俪二人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最后直至他们相继去世。
杨先生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就这样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给了所有人,我感动在两人留学时的爱恋,感动在喜得爱女的激动,感动在一家三口困难时的互相鼓励搀扶,也感动在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杨先生的悲痛后的乐观。但我想,我最后其实最为感动的是一家三口平日的粗茶淡饭柴米油盐的生活。因为那像极了我的家庭,简单又平常。
5.25那天网友说“杨先生今天凌晨一点走了,一家三口终于在天堂团圆。先生一路走好!”往往击中我泪点的不是爱情,而是无私的亲情。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这是我听过对家最美好的描述。我们对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向往,我想要一个温馨的家、一个能够包容我小脾气的家、一个没有争吵的家……如此种种都是我们对于家的期待,但何以为真正的家呢,我觉得正是如杨绛先生所说的那�
我为书中钱锺书先生说的:“绛,好好里(即‘好生过’)。”所感动,而杨绛先生文中写到的“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直接让我浸湿了双眼。我好像终于理解了之前一个视频里的女孩说,“很想说但是再也不能说的话是‘明天见’”是为什么了,这是对明天最美的憧憬,是最浪漫的三个字。我想对你说明天见,让我们对明天都充满向往,因为明天有你的存在,因为明天我们还能相见。
我很羡慕书中杨绛先生一家,不提他们在后期经历的时代变革,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与孩子之间的牵绊都是我在这本书之外看不到的。可能正是这么一种情感让我为书中的情节动容,书名《我们仨》无需多言这就是他们的故事,就只有“我们仨”就足以让读者体会这本书所传达的。
《我们仨》这本书我很早之前就看过了。当时第一感觉是这个故事到最后终究还是变成了一个悲剧,许他们的生活之前都太过于顺利,才让他们在最后纷纷失散于生活之中,阴阳相隔。可如今再读时,许是心境不同,读起来也别有滋味了。
其中第一部和第二部中最让我羡慕的是他们三个的相处方式。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与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难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确实,他们的生活模式正是印证了这句话。在他们家中,三个人永远都是平等的,就像一个稳固的三角。他们在扮演自己家庭中的角色的同时,也保留了每个人自己的空间。他们从不会要求别人为他们做什么,却永远会先为对方考虑。他们是相互尊重的,理解的。就比如杨绛先生虽不擅长做饭,但只要是她做的,锺书和阿媛永远都会叫好。而杨绛先生,也愿意为他们不断学习。
这两部里面同时贯穿的,也是杨绛先生的梦。所谓梦,我觉得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有时候,梦是美妙的,你的生活中得不到的愿望,你想要的东西或许只能在梦中实现。而有时候,梦也是残酷的,他会提醒你一些你不愿相信的事情。老人常说“梦是相反的”。我觉得如果可以,杨绛先生有时也一定希望如此,只是现实往往不能改变。
但让人钦佩的是,杨绛先生的每一个梦,都是她与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和解。在她的梦里隐晦地讲述了她女儿阿媛的离世和丈夫身体的每况日下。可她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被生活所打倒。她只是平静地接受着生活带给她的一切,不论酸甜苦辣,也不一味地执着于过去,或是过去的人。她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活在当下,活好每一个未来。或许她同时也是替她的先生和女儿一起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
“ 这世上,最让人惆怅的事莫过于,你曾经经历的蓊郁葱茏,都被时光的那只小手,拂得干干净净,烟尘也没留下一粒。某一天,你试图循着从前的路,想走回去,却早已物是人非。风还在吹,水还在流,你却找不到你的过往了,仿佛你从未出现过。天地迢遥,山水长渺,你想凭吊,也无所附丽了。”出自丁立梅散文的这一段文字,让我想起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书。我猜测,这就是杨绛先生写下《我们仨》的原因。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温馨单纯的学者家庭”是对《我们仨》这本书最好的概括。读《我们仨》时,总会感到亲切而又温暖,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杨绛先生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杨绛先生的文字更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可以像“我觉着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一样生动形象;也可以像“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感觉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一样富有哲理。
而《我们仨》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温馨的家庭。乖巧懂事、聪明能干的阿园,和蔼可亲、学富五车的父母,构成了一个普通却又独一无二的三口之家。我认为,一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杨绛先生在书中记录的日常琐碎,其实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存在的,他们如同血液,和着生命一起奔流。
我相信,杨绛先生在面对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世时,心中充满了痛苦与悲伤。但她选择好好活下来,并以思念为笔,写下了感人的《我们仨》。钱锺书曾赞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绝对是有依据的,我单单从《我们仨》一书中就看到了一个善良体贴、富有智慧的杨绛先生的形象。亦想起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你的问题是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多么睿智的一句话!
看《我们仨》一书,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我家住在六楼,每天中午上楼时,都能闻到每一层楼里不一样的饭菜香,这样凡尘中的幸福,不遥远。进家门后,妈妈会为我端上美味的菜肴,在我吃完饭后,她会催促我去午休。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爸爸都会在路口等着我,本来就很短的一段距� 在妈妈的絮叨中,在爸爸的等待中,都包含着对我深深的`爱,这一切,我都知晓。父母的恩情,做儿女的永远报答不完。我希望自己能像钱瑗那样,能干而坚强,能在父母老去后,用自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庭。
曾经我想过一个问题:这凡尘到底有什么可留恋的?原来,正是自己的家人啊!他们是我最深的羁绊。死去,也就成了一件让人格外恐惧的事情。
“人世间没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书的结尾处这样总结道。这正是一个百岁老人一生的阅历所化为的笺言,这值得我们每个人牢记。
最后,愿杨绛先生一路走好。在天国,“我们仨”再次团聚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本
老爷子和先生于二十四五岁结婚后,直到一九九七年老爷子去世,他们一同度过了六十四载的时光。过去人的爱情总是含蓄的,书中从未提及过“爱”字,但无一不传递着“爱”,他们之间的爱,是相依相伴,是互相懂得,“钟书常自叹拙手笨脚,我只知道他不会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那样一把抓。我并不知道其它地方是怎样的笨,怎样的拙”、“能和钟书对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弃钟书刻薄了。我们饿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这些无不透露着,先生对老爷子做人做事的懂得,欣赏他所擅长的事情,理解他所不擅长的。,甚至偶尔他做下所不擅长的事儿,她便会大加赞赏,由衷的开心。谁不爱这样的女人呢?这样的爱,是自由,是包容,是理解,是尊重。这样的尊重还体现在他们有矛盾的时候,“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遇事两人商量。”在教育女儿方面,他们也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孩子自己决定,不予干涉”,这样开明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女儿。
她这么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这就是,我们仨的意义。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本书分三个章节:
①我们俩都老了
②我们仨失散了
③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摘录
1.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2.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3.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4.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
5.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6.这类的梦我又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往往是我们两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不见了。我到处问询,无人理我。我或是来回寻找,走入一连串的死胡同,或独在昏暗的车站等车,等那末一班车,车也总不来。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
7.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8.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9.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10.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11.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2.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13.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14.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吃菜主要是点菜
15.选择是一项特殊的本领,一眼看到全部,又从中选出最好的
16.唯有物都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大到态人情的中之相
17.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
18.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竞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个平和而恬淡的学者家庭,一个简单而丰富的人生长梦: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岁月难掩风华,且以优雅过一生。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有人羡慕林徽因的才气,有人着眼于张爱玲的率真,垂涎于萧红的洛神之名。
在我这,我爱的是不曾位列“民国四大才女”的杨绛。提到杨绛有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哦……杨绛啊,就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妻子。可是她头顶的'光华是不能被人忽视的。杨绛先生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先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曾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唐吉诃德》译文是公认最佳译作,并作为礼物被开国元勋邓小平赠予西班牙国王。九十年代后,丈夫钱钟书和独女钱媛先后去世,杨绛先生随即将自己与丈夫钱钟书的稿费与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隐入深居,基本封笔。20xx年,《我们仨》问世,这本书以梦幻文学的方式记录了钱钟书和钱媛生前最后的时光,以及夫妇二人青年时同游欧洲以及建国之后的一些事件。干净明晰,无阴无晴,是这个人,也是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在《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这样说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杨绛先生的晚年平平淡淡但不乏味,面对好奇者的询问她一如既往的微笑,在我看来,杨绛先生虽没有“四大才女”的头衔,没有“洛神之名”,但似乎这样的状态才是她要的,她爱的。钱钟书在《围城》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且以优雅过一生是杨绛先生的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杨绛先生的文。(张雅文)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三个人,两个人,一个人,再后来就没有再后来了。也许你现在还不明白这句简单话语的意思,但你终究会明白的,难道不是吗?
20xx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杨绛的《我们仨》。早就想看的一本书。文章对一家三口的生活、学习、工作娓娓道来,通篇透着女人特有的细腻情感。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能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却不多。这个家庭有钱钟书这样的文学大家,也有杨绛这样出类拔萃的女作家,还有钱媛这样尽职尽责的好女儿,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无论穿衣吃饭,还是游戏打闹,都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快乐。也许无欲、不争,方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杨绛看似琐琐碎碎的记录,却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爱,有丈夫事无巨细如实禀报的一往情深,有� 人生道路上相遇相知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婚姻的纽带,更是上帝赐予的最好礼物。文中我们看到了这一家三口的悲欢离合,聚散分离。其实苦难算不了什么,只要在一起就是温暖的。一个人到两个人是快乐的,两个人到三个人是幸福的,三个人到两个人是悲伤的,两个人到一个人是无奈的,走着走着就散了!到哪儿去寻找你们,到哪儿去寻找你们、、、、、、也许我们无法知晓杨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可毕竟还有一个人陪着她继续下一程,尽管时间是那么短暂。到一个人面对一切的时候,回忆、记录那些在一起的日子,就成为了陪伴杨绛的最好伙伴。
我们仨原本是钱媛从杨绛这儿抢去的题目,可钱媛由于疾病先于父母离开了。躺在病床上的她争分夺秒的想完成这个题目,忍着病痛写了几页,但总归没能写完。作为母亲的杨绛,为完成爱女的遗愿,更为记录下仨人的点点滴滴幸福,虽然年事已高,还是完美的完成了这个题目,把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展现给了世人。这或许是对先走人的最好纪念。
文中可以看到真实的文学大家钱钟书,专业领域治学严谨、博学多才,不畏权贵,与世无争,还能够看到他日常生活的可爱,很有大智若愚的意思。能够了解一个兢兢业业,聪慧过人的好女儿钱媛。也能了解杨绛相夫教子,不甘落后的好母亲。对丈夫的依恋,对女儿的不舍,都让人觉得那么温暖。
开篇我们老了。关于梦的记录,我是相信人老了确实会是那样的,就像人在临终前的回光返照,还像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亲情是相通的,挚爱的人永远在一起,什么都分不开。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苦难是财富,不是包袱。无论现实多么残酷,多么不公,只要仨人能在一起,能踏踏实实做学问,哪怕围坐在有一间陋室三人也能其乐融融。还有什么比一家三口一起吃饭,一起探险,一起做研究共开心的事儿呢?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也许杨绛一生都是幸福的,因为她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亲情永远那么温暖,只是有人感觉得到,有人忽略了而已,人生路上不要走得太匆忙,停下脚步,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仨人幸福吧。
关于附录。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些曾经属于三人的小幸福。其实生活从来不缺少美,不缺少幸福,只是我们太匆匆,好多美、好多幸福都在不经意间错过了。也许有一天,坐着摇椅在太阳底下,独自翻看老相片时,如电影般的过去,会让我们久久回味,因为那里面有太多的回忆。
我们仨,在一起,相守相助。你呢?
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上几页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我是从第三部分开始看的《我们仨》,前两部分我还没看,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还真的忘了钱老和圆圆离开我们已久了。
我最衷情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论困苦与荣耀,始终宠辱不惊,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读这样的书,真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看杨绛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今天看完了全书,杨绛先生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娓娓道来,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钱老是名人,而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对生活有了不同的认识。
如果说,要我推荐一本回忆录给你,我想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很早以前就曾听说过这本书,却没找到机会品读它,便一直惦记着。这个暑假,当我有了充足的时间来阅读《我们仨》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称杨绛先生这一家三口会是最幸福的一家人。
《我们仨》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完成的,其中记载了一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一家人的合照,有圆圆从国外寄回的信,有钱老先生写的诗……一家人的所经历的笑与泪都被记录着,都被怀念着,九十二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下了这本书,书中最后的一个章节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呀,杨绛先生定是惦念极了丈夫和女儿。
杨绛先生笔下的钱老先生是个顶有趣的人。听别人说,他一辈子都分不清左右脚,六十岁了才学会擦火柴。当杨绛先生在医院生小孩时,他委屈巴巴地跑去医院说自己在家里“干了点坏事”——不小心打翻了墨水染了邻居家的桌布,还弄坏了台灯……像个小孩一样认错。杨绛先生也没有责怪他,问清楚情况后,只是说了句“不要紧,我会处理好的”,而钱老先生对这句“不要紧”深信不疑。
这一家三口与寻常百姓家不同,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场面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奢望。三人三地,聚少离多,那时的通讯不似现在这般便捷,大多是要通过写信交流的。但是他们却是无比幸福的一家,因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爱好,甚至是不约而同地理解与包容彼此……光是这几点就已经是很多家庭难以做到的了。
杨绛先生说,她常常会做一个梦,一个十里长梦,一个老人的梦。每当从梦中惊醒,她看着身旁恬睡的丈夫,方才反应过来只是做了个梦。杨绛先生会向丈夫抱怨在梦中的'他没有等她,可钱老先生说他也常常会做这样的梦。读完《我们仨》这本书,有时我也常常会想,我的父母会不会也做过类似这样的梦呢?又或者当某一天我老了,我会不会也会做这样的梦呢?可是越是往这方面想却越不敢想了,可能我在害怕着那一天的到来吧!不过我也明白,时间从来不会停下脚步去等待任何一个人,我更希望的是能珍惜眼前人。
妻子无意间给我提起他在《读者》上看到的一篇有关杨绛先生的文字,令我想起七八年前读过的先生的至情之作《我们仨》。只是记得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爱女钱瑗和钱钟书先生先后病逝后,饱含着对丈夫、对爱女永世别离的痛苦和思念写成的,具体内容已渺然不能记起。我便到书架上找到这本书。
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这本不到二百页的书读完了。这一天的时间里,我几乎撇开了其他一切事务,专心致志地读。我被书中所透出的`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洁净的文笔深深吸引着!
不得不承认,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机缘的,读书也不例外!七八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感触是极浅薄的,也许跟年龄和阅历有关。想到这儿,很是愧疚,那简直就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亵渎。
《我们仨》共分三部。第一部《我们都老了》,写的是一个梦境,大概是钱钟书先生病逝后不久,情景凄婉。只有不到一页半的文字。末一句是: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开首便是: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共有三十多页,以梦的场景写钱钟书先生及钱瑗先后住院治病,杨绛先生以耄耋之岁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伺候丈夫,牵挂爱女。境况之凄绝读后不禁让人潸然落泪。第三部《我一个思念我们仨》,写的是一家三口波澜起伏又恬淡宁静的幸福生活。起笔于一九三五年两人新婚燕尔,共同去英国牛津求学,止笔于钱钟书先生和钱瑗先后住院治病。杨绛先生用她那散淡而又清丽的笔触浓缩了从一九三五到一九九八六十余年的生命历程和人生感悟,共一百多页,约计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
《我们仨》到处洋溢着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追求以及对人生际遇的莫测和无奈。譬如,书中写钱瑗四岁时的天真无邪和伶牙俐齿,有一次钱钟书先生和母女二人分别两年,回到家中,小小的钱瑗已把钱先生当成陌生人,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杨绛先生写到读书和待人: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生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杨绛先生在书的结尾处有这样几句话: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胡乔木曾夸赞钱钟书先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也可以说:轻轻触笔,尽得风流。
谨以此文,以表达长久以来对钱钟书先生的深深敬仰之情,并祝福杨绛先生幸福安康!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写《我们仨》,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读来,更惊觉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致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态。
随梦入境,而先生的梦并非虚幻。三人走散了,温馨的家永远没了。年头和年尾,老先生相继失去两位亲人,这份伤疼是以如何的强劲摧残风烛残年的老人?我从先生文字里懂得:“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由热热闹闹、相扶相持的三个人变成孑然一身,孤单落寞的日子更显往日的欢乐。先生无穷无尽地追忆丈夫和女儿,相思之苦,肝肠寸断。“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一片黄叶,守望生命终极。生命有限,情海无边。先生的坚贞和守护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铭心,与日剧增,但先生在顽强继续。她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用她的话说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坚强与豁达让我想到胡杨林,千年风范,坚韧不拔。
先生博学强识,知识渊博,声望极高,然让人感叹的是�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在先生回忆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乐天和自信是弥足珍贵。“不要紧”是先生给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承担家庭重担,免除后顾之忧,乃钱老先生的福气。更让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务事并没有捆住先生的手脚,影响她的事业,书中写到,读书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爱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蕴深厚、通灵炫目,神秘瑰丽,女人能将人生演绎如此精彩的莫过于先生。
不管世风如何,也不管身份改变,先生一以贯之地保持低调平实之风,淡薄名利,宁静超然。书中写到,“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老夫妇德高望重,着作等身,却不要办公室,不用秘书,有车也不坐,除非到医院看病。诚实的品格同样跃于纸上:“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语言,需要气质和定力来支撑。说实话、干实事,做人起码的要求,却总是难以实现,而先生风雨百年,仍能如此,这便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觉了。
感谢杨绛先生,让我读到这样清新脱俗的文字!感谢先生,告诉我做人做事的真谛即本原、珍惜。反复品味,我亦进入太虚幻境:夕阳正好,浩瀚无边的水面如镜,远远望去,一朵旷世莲花圣洁夺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地绽放、烂漫,任凭风吹雨打,她自岿然不动,唯有清香飘来,沁人肺腑。
近来我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深有感触。
一切沉重都未露出端倪的时候,她与爱人在异国享受他乡的乐观;大半辈子坎坷飘摇的时候,她珍惜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的点滴生活。一家人自相遇到失散,平平淡淡享受亲情温暖、家庭幸福的日子。杨先生坚持在法国留学的那一年时间是她最快乐的日子,我却从阿圆来到家中之后深切体会到了一种温馨的、踏实的情感,她每每写到女儿,必是怜惜、喜爱的自豪语气。
一对可爱的父女从她的笔下跳脱纸卷,学识渊博却生活不能自理的“拙手笨脚”钱钟书,聪颖懂事却“随父造反”的杨绛“平生之杰作”钱瑗。一家三口,从年轻时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后的相互依偎,他们心态平凡,只愿相聚不生离便一切满足。有爱人陪伴,有女儿承欢,这就是家,亲人离世,家人已去,家便成了客栈,老人的心在思念中空荡着,在孤寂中充盈着。从质朴简洁的语风中走过三人的一生,历尽曲折却仅存温情。
杨先生在书中写道:世间好物不牢坚,彩云易散琉璃脆。单是书中的章节名称就能够字字印证此话: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人思念我们仨。尽管句句引人心酸,我读完却没有伤痛难抑、同情怜悯之心,反而愈是心如止水、羡慕不已。悲欢离合,动荡不安在她的笔下都如此顺其自然地随时光而过,甚至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更没有怨恨,没有自怜,没有委屈不公。在她眼中,世间只爱侣、女儿二人,重心皆在家人身上,一同做学问,一同“探险”,一同把玩“石子”,其乐也融融。
二人的离世,令人悲恸,却不招人绝望,这般年纪的先生,一路走来总归会看淡。曾经的肝肠寸断、心如死灰,如今却是一番无阴无晴的平静述之,平淡而不贫乏的文字怀念的是从前快乐的生活,相伴的幸福。先生是在忆自家的气息,用一颗百岁老人沉淀的心寻找至亲相会的通途,无旁人无关,不为告白与揭露,更非写与他人博取同情与围观。
语气淡而情感挚,文字平而意不乏。你能够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的父母天下一般普通,精彩的日子只因阖家团圆。先生毫不矫正揉造作地缓缓道来,叫人牵肠挂肚。读一读这本书,在还来得及之时,感相聚之幸,惜陪伴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