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月考既是对这一个月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考验学生在高考压力下能否放平心态、轻松应战的一个契机。下面是关于济宁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济宁市名校联盟2022级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有一个聚讼纷纭的案例,学界产生了多篇专论之文,但仍有可深入探讨之处。

在第四十回中,贾母带领众人去蘅芜苑,从荇叶渚上船。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首先,探讨一下林黛玉引用时的改字问题。其实,这是一种“随文立训”式的改动,据文本内容来推,本回故事当发生在八月二十五日。因为巧姐发热,彩明念《玉匣记》云“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此时之荷尚未枯,用“残”字更贴切。关于此,《红楼梦》中恰有可以接证之文,第六十七回袭人“刚来到如芳桥畔,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这个夏末秋初大概是何时,书中并未明言,但亦可推知,第六十六回中柳湘莲对贾琏说“不过月中就进京的”,后又说“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然后是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则应该是八月下旬。

黛玉为了加强说服力,把形容此时秋景本不特别贴切的诗句改了一个字,这一改动在她引用之后的语言中也有非常清楚的显示,事实上,这种引用时的随文改动正是古人常有之例,因此,显然可以确定李商隐的原文与曹雪芹的引文有一字之不同,但这却绝非一个校勘学上的“他校”问题。

接下来,我们从情节前后的脉络出发,来讨论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理解这一段对话的关键就藏在上引的原文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作者对宝、黛、钗三人关系的设定之中。在这三人的关系中,黛玉一直是最为警惕的那一个,面对来自宝钗的威胁,她总是下意识地防范,甚至会主动出击。仔细看一下原文。先是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这时,如果宝钗未接话,黛玉或许也可能赞同宝玉的意见,然而心思细密又喜欢给人讲道理的宝姐姐这时肯定会有所表现,所以她立刻就接着说:“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按照宝玉与宝钗交往的正常逻辑,他得到宝姐姐的鼓励,一定会尽快吩咐人手来清理残荷。黛玉是否认为这些破荷叶可恨已不得而知,重要的是,黛玉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所以她就一定要逆着宝钗说,并且要让宝玉改变从宝钗那里得到的支持,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宝玉的影响力。因此她才想到用李商隐的诗句来打动宝玉。因为宝玉向来喜聚不喜散,所以在念出此句时,随口把“枯”换成了“残”。

(摘编自李小龙《林黛玉引义山诗新论》)

材料二:

后世学者分析“枯荷”“残荷”一字之异时指出:“《红楼梦》的版本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在写作阶段,它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着。作者不断加工修改,每个修改本又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在“脂评抄本系统”的各个版本中均把黛玉引句写作“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印本”系统中的程甲本、程乙本同样俱作“残荷”。

刘学锴先生指出“根据比勘,存世商隐诗集实为一个大系统之下四种不同的次版本系统”, 在各个系统的各个版本中,此句皆作“留得枯荷听雨声”,并未出现异文,虽然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参照李商隐诗集的何种版本,但在李商隐诗集的现存版本中,《全唐诗》无疑是最为可能的选择。《全唐诗》成书于康熙年间,由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之命,组织彭定求、杨中讷等众多翰林共同编纂而成。《全唐诗》中,此句同样写作“留得枯荷听雨声”。

除了“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还有多处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均与李商隐原诗丝毫不差。另有学者提出:“其(李商隐)发自心底的感伤、其无法排解的惘怅之‘悲’情,与《红楼梦》之‘惘怅悲情’、全书‘一把辛酸泪’的悲剧色彩和悲剧格调,可以对看。”可见,曹雪芹对于李商隐的诗作不仅字句上极其熟稔,并且意境上也实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在此情况下,若将“枯荷”“残荷”的一字之异简单解释为“记错了一个字”,显然过于武断。

黛玉引诗缘自宝玉嫌“破荷叶可恨”,要叫人拔去,黛玉却立意要“留着残荷”。短短数十字间,二人性格中的对立因素被表现得淋满尽致。当然,“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只有经历离别丧乱,饱尝人世沧桑之后方能有所体味,而这种情感,显然不是第40回中正值豆蔻年华的林黛玉所能感悟到的。

(摘编自沈伟王双腾《《红楼梦)“残荷”考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者认为此前学界关于“枯“残”问题的专论都不够深刻,所以仍然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必要。

B.材料一通过援引情节,说明黛玉改字和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发生在八月下旬的事件有必然联系。

C.《红楼梦》的主流研究者认为,《红楼梦》的悲剧色彩和悲剧格调可以与李商隐的“悲”情相互印证。

D.《红楼梦》出现异常复杂的版本状况,同它在写作阶段就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有直接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随文立训”指小说中为了人物与情境吻合而对所引诗文进行的有主观性的改动。

B.材料一认为宝钗的话是在解释“还不叫人来拔去”的原因,她同意宝玉“破荷叶可恨”的意见。

C.黛玉说“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所谓“你们”,看似指大家,实则针对宝钗,和宝玉无关。

D.材料二通过考证表明,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应该知道李商隐的原诗是“留得枯荷听雨声”。

3.下列选项和材料一分析的“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相一致的一项是(3分)

A.鲁迅谈及宝玉时说:“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B.小说第四十二回中,黛玉与宝钗二人有了初步的和解姿态,到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时黛玉则彻底放下戒心。

C.《红楼梦》第八回中,黛玉怂恿宝玉喝酒赌气,实在不寻常,这并不代表她鼓励宝玉成为酒徒,只是与宝钗斗法中的特殊状态。

D.黛玉改字后,“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句子与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意相类,或亦曹雪芹改字的来处。

4.依据材料二,谈谈作者为了论证“残”字当为曹雪芹有意改之,进行了哪些考辨?(4分)

5.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具体分析林黛玉改“枯”为“残”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龙袍郑冯骥才

世事纷纷难诉陈,知机端不误终身。燕赵故地血刚烈,尽是俗世妙奇人。

天津卫的名人都有来头,来头都不小。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绰号“龙袍郑”的郑老汉,来头可是顶了天——皇上。

①郑老汉是海河边一个渔夫,一个人,一条船,有兴致时拉网打鱼,有清闲时握竿钓鱼,吃鱼卖鱼,靠鱼活着,傻傻乎乎,乐乐呵呵。

乾隆下江南时,乘船途经天津,看到河上桅杆林立,岸边货堆成山,开了大眼,皇宫里头虽然金装银裹,却看不到这种冒着人间活气的景象。皇上高兴,要到岸上溜达溜达,怕招眼招事,不敢骑龙驾虎,便在龙袍的外边罩件大氅,只带着两个随从,靠岸下船,边走边看,愈看愈有兴致,也就愈走愈远。

看着看着,一个景色把皇上吸引住。不远河上停着一只船,有舱有篷,一个渔翁坐在船头钓鱼。人在船上,影在水里,像个画儿。看钓鱼都是等着看人家钓上鱼,老翁一条一条总有鱼上钩,皇上就看得有滋有味,扭头对随从说:“回到宫里,我也去御花园钓钓鱼。”

随从说:“皇上钓得比他强,皇上钓的是金鱼。”

可是没大一会儿,这渔翁收起竿子,把船几下划到岸边。这渔翁就是郑老汉。皇上走过去问他:“你正上鱼,怎么收竿不钓了?”

郑老汉站在船头,手往西一指说:“没见那云彩,要下雨了。”

皇上往西边一看,果然一块黑云。云形很怪,前头像刀裁一般齐。乌云前边是晴天,这云就像一块黑色的床单要遮过来。郑老汉说:“这是齐头云,来得可快,雨说下就下。②您这是往哪儿去?还不快跑,迟了可就成落汤鸡了。”

皇上说:“哎哟,我是从船上下来玩的,我的船还远。”

郑老汉说:“您要不嫌弃就上船来避避,这雨说到就到。”

皇上抬头一看,果然半个天都黑了,风也大起来,而且冷飕飕,往领口袖口里钻。随从赶忙把皇上扶上了船。船不大,舱不小,连皇上带随从都钻进去。皇上头次钻进这渔家的窝里,看哪儿都新鲜。郑老汉拿几个破碗,沏了茶。这茶比树叶多点味罢了,皇上竟说好喝。喝茶间,雨已经来了,雨落船篷,像大把大把撒豆子。这一来,皇上更有兴致,说:“你有吃的么?我有点儿饿了。”

郑老汉笑道:“我猜到您会饿,正给您热这锅熬面鱼呢!我郑老汉熬的面鱼,谁吃谁爱。这边打鱼的常提着酒葫芦来吃我的面鱼。”他说话这当儿,鱼味儿已经钻进皇上的鼻子眼儿,勾馋虫子了。

郑老汉的面鱼捧上来,皇上吃上两口就大声说好。面鱼又小又没样,从来上不了御膳,所以皇上没吃过。可是,面鱼又鲜又嫩又没刺,皇上头一遭吃,竟然大呼这才是山珍海味。御膳房的菜添油加酱,民间饭食原汁原味。皇上一边避雨,一边又吃又喝好快活,一高兴,把外边大氅解开,将里边的龙袍脱下来赐给了郑老汉。郑老汉万万没想到,天降洪福,居然在自己家的小船篷里见到万岁爷了,两腿一软,两膝一松,“啪”地跪下,连连叩头,直到风停雨住,皇上走了,还趴在那儿把脑门儿撞着船板嘣嘣响。

整整一夜,郑老汉也弄不清这事是真是假。当今皇上到自己船上吃鱼喝茶——谁也不信是真的,可金光闪闪的龙袍就在自己手里。一时,他觉得赛做梦,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

第二天一早,郑老汉没出船,在船头摆一张椅子,一张桌子。桌上铺着龙袍,自个儿坐在椅子上。不一会儿就招来许多好奇的人,而且人愈来愈多。当今皇上乾隆爷上过郑老汉的船,吃了他的面鱼夸好,还赐他身上的龙袍,这事眨眼传遍全城。几年前,皇上来天津,赶上妈祖生日看皇会,不过赐了两件黄马褂,民间就闹翻天。龙袍比黄马褂厉害多了,见了龙袍就如同见到皇上,于是有人跑去给龙袍叩头,这一来津城的乡绅、富贾、文人和官员纷纷赶往这里,像是皇上还在这里。官员碰上这种事都争先恐后,听说知府大人很快也要赶到。

郑老汉出了大名,从此人们就叫他“龙袍郑”。关于龙袍郑的各种传闻也就很快热闹起来。可是,大家伙儿都知道,人出了名就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一句好话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坏话——恨人有笑人无嘛。有不怀好意地说龙袍郑天天夜里偷着把龙袍穿在身上,坐在舱里装皇上。这传闻跟着就引来一个可怕的消息,说知府大人听了发火了,不但不来了,还要抓龙袍郑,没收龙袍,治他“亵渎圣上”的重罪。后面还有更邪乎的传闻呢。

各位看官没猜错,这一下就把龙袍郑吓跑了。三天过去,不见龙袍郑的人影船影龙袍影。看来是吓破胆了,划船跑了。

码头的事再热闹,都是一阵风,说过去就过去。渐渐人们不再提龙袍郑,却时不时有人把船泊在原先龙袍郑停船的地方,握竿垂钓,也想碰到一次皇上。

话说在估衣街上有个摆摊卖槟榔的小子,人挺精明,做梦都想发财,一直没撞上好机会。这小子也姓郑,兄弟排行老三,人称郑三。一天,有人对他说:“你也姓郑,人家龙袍郑也姓郑,人家是嘛运气,皇上找上门来。不过那老家伙有机会不会使,福报不够,天大好事竟然叫他差点儿惹来杀身之祸。”

郑三听了,灵机一动,眨眨眼说:“我会使。”没多少天,他就把自己祖传的北城根的两间瓦房,换到了海河边三间屋,开个面鱼店,自称自己和龙袍郑是同姓同宗同族,龙袍郑熬面鱼那两下子他都擅长,所以他开的面鱼店门口就挂起了“龙袍郑”的牌子。

做买卖靠旗号。谁不想品品皇上的口味?郑三的熬面鱼便成了天津卫小吃的名品。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日子一久,郑三就叫了龙袍郑。那段故事便成了他店里天天讲的老事了。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袍郑”的来头不小,郑老汉请皇帝避雨、喝茶、吃面鱼、求赐龙袍,因而名扬天津卫。

B.郑老汉不相信自己一个小百姓能见到皇帝并得其赏赐,以致于感觉“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

C.得到龙袍的郑老汉惧于各方非议和责难,干脆逃之夭夭,说明他怯弱怕事,慎微本分。

D.给人物起诨号、绰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很常见。“龙袍郑”就给人物赋予了传奇色彩。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处连用三个“一”,运用了白描手法,写出了郑老汉生活的简单从容,语言简洁凝练。

B.②处用借代手法表现了郑老汉的热心快肠,这与后文他邀请陌生人上船的情节相呼应。

C.作者故意留白,写郑老汉不知所踪,他极可能放下一切重新过上快乐悠闲的平淡生活。

D.小说结尾情节反转,凸显传奇色彩,这样的结局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8.有人说本文所写的“俗世奇人”是郑老汉,也有人说是郑三。你认为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4分)

9.天津市井文化发达,民间好说奇人异事。作为天津本土作家的冯骥才尤其擅长叙写天津近代历史故事,“津味”十足,请你结合本文具体分析其叙述特色。(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怀,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夫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也。韩子之术不养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驳,各有不足。偃王有无力之祸,知韩子必有无德之患。凡人禀性也,清浊贪廉,各有操行,犹草木异质,不可复变易也。狂谲、华士①不仕于齐,犹段干木②不仕于魏矣。性行清廉,不贪富贵,非时疾世,义不苟仕,虽不诛此人,此人行不可随也。太公诛之,韩子是之,是谓人无性行,草木无质也。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使无二子之类,虽养之,终无其化。清廉之行,人所不能为也。夫人所不能为,养使为之,不能使劝;人所能为,诛以禁之,不能使止。然则太公诛二子,无益于化,空杀无辜之民。赏无功,杀无辜,韩子所非也。太公杀无辜,韩子是之,以韩子之术杀无辜也。

(节选自《论衡·非韩篇》,有删改)

[注]①狂谲、华士:此兄弟二人是齐国初建时隐居于东海的贤人,因拒不出仕,为姜太公所杀。②段干木:战国初年‌魏国人,孔子再传弟子。他以清高隐居著称,终身不仕。

材料二:

昔徐偃王①以仁义朝天下。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庄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王哙行仁而亡,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灭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墨而亡者,遭时之务异也。非仁义儒墨不行,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禽矣。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改)

[注]①徐偃王:西周时期徐国国君。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徐偃王修行A仁义B陆地C朝者D三十二国E强F楚闻之G举兵H而灭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以德自立”与《六国论》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的“以”用法相同。

B.操,意为“操持、拿着”,与《鸿门宴》“大王来何操?”中的“操”词义相同。

C.“义不苟仕”中的“义”与《师说》“吾师道也”中的“师”用法相同。

D.是,意为“认为正确”,与《答司马谏议书》“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中的“是”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要培养德操以示敬重贤人,要培植武力以表明能够用兵打仗,二者对治理国家缺一不可。

B.材料一认为清高廉洁是人的天性,姜太公诛杀二人无益于教化百姓,白白杀死了无罪的人。

C.材料二中楚庄王认为讨伐徐偃王这样好行仁义的有道之君不合情理,起初并不同意这件事。

D.材料二中四位君主施行仁义儒墨,最终却招致灭亡削残,原因是未安民心,致使百姓暴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4分)

(2)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5分)

14.两则材料都涉及徐偃王被讨伐之事,但论证的观点却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瞿唐行①陆游四月欲尽五月来,峡中水涨何雄哉。浪花高飞暑路雪,滩石怒转晴天雷。千艘万舸不敢过,篙工柂师②心胆破。人人阴拱待势衰,谁敢轻行犯奇祸。一朝时去③不自由,山腹空有沙痕留。君不见陆子岁暮来夔州,瞿唐峡水平如油。

【注】①瞿唐,即瞿塘。乾道六年,诗人被重新起用,派任夔州通判,此诗于诗人前往夔州的途中经瞿塘峡时所作。②篙工柂师:均指船工。③时去:指过了涨水的季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交代了瞿塘峡水势漫涨的时间;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之景的赞叹。

B.九、十两句写过了涨水时节,只有山腰上斑驳的沙痕尚刻着瞿塘峡水势雄壮时奔腾的痕迹。

C.结尾两句对瞿塘峡平静之景的描绘与前文其水势的汹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D.本诗通过对水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无常的感慨,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16.诗歌第三至六句是如何表现瞿塘峡水势“何雄哉”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善用“雨”来描写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 ▲ ”一句以“雨”烘托箜篌声冲破云天的气势,又如《琵琶行并序》中“ ▲ ”一句用“雨”描写琵琶声的沉重急促。

(2)小李非常喜欢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于是根据其中的“ ▲ , ▲ ”两句,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容安居”。

(3)在《六国论》中,苏洵明确指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 ▲ ”,这也同时论证了“ ▲ ”的观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买书、看书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虽然一日不读书没有(a)“面目可憎”之感,但总觉得浑身不得劲。“老故旧”情感如故不曾舍弃,(甲)______________,如此这般,几年下来,新旧书籍越积越多,被我随手堆放在职工宿舍里(b):柜子里、桌子上、地上……就连床上,也一半是书,这情形大概与陆游《书巢记》中“俯仰四顾,无非书者”的“书巢”相差不远。

后来,因有位老同志批评我,说我的宿舍“简直是仓库”,我便将其收拾了一番。说来也奇怪,平时闲置不怎么看的书,被收拾着放起来后,突然就有了阅读的欲望,而且心情迫切,仿佛是酒鬼许久没有沾酒,酒瘾发作一般。于是,塞床下的箱子又拉出来,书桌下的箱子也打开来了(c)⋯⋯①终于找到了心想的那本书,大喜过望,爱不释手,仿佛失而复得一般。如此反复,宿舍又恢复到“书巢”的模样。②看着满屋子书籍胡乱摆放的样子,心里反而窃喜起来。③古人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叹吗?④算了,不管了,仓库就仓库吧。

身在“书巢”,一颗躁动的心仿佛是安稳了,晚上睡觉也变得踏实了,就连一日三餐似乎也比之前两天有滋味。果然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书巢”大概是整理不成了。想起苏东坡《於潜僧绿筠轩》一诗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句子来,我把它改动了几个字,变作(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找了笔纸认认真真地抄写下来,送给自己,恭恭敬敬地放置于书桌上(d)——权当自己懒散或者说是一种不良嗜好的借口。

18.“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0.文段中将宿舍说成是“书巢”,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4分)

21.下列对文段中几处标点符号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a)处“面目可憎”出自黄庭坚名言“⋯⋯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引号表示引用。

B.(b)处冒号表示注解和说明,解释自己“随手堆放”书籍的具体情形。

C.(c)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可以引发读者想象作者到处找书的模样。

D.(d)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引出“懒散”和“不良嗜好”的自嘲说法。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4分)

22.下面是某学校校庆办草拟的校庆邀请函,其中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做修改。(4分)

邀请函亲爱的校友: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七十载春秋桃李芬芳。今年,贵校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为“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敬往思来,再铸辉煌”,学校将于2024年12月举行70周年庆典活动,我们诚挚邀请您亲自莅临,共襄盛举!

谨此诚邀,敬祈惠顾!×中学70周年校庆筹备办公室2024年11月6日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论诗·其三清·赵翼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这首古诗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山东济宁市考试联盟12月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3分)D【解析】A“专论都不够深刻”错;B“因果关系”错;C“主流研究者”错

2.(3分)C【解析】“和宝玉无关”错

3.(3分)C【解析】“与宝钗斗法”才是黛玉故意为之的直接原因

4.(4分)①考辨各版本的《红楼梦》,得出“枯”“残”之异并非《红楼梦》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②考辨各版本的李商隐原诗,得出“枯”“残”之异并非李商隐诗歌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③考辨《红楼梦》对李商隐诗句的多处引用,得出曹雪芹不会出现记忆误差的结论。④正值豆蔻年华的黛玉不能理解“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能够更好的塑造林黛玉的小女子形象。(一点1分,二点2分,三点4分,任意三点即可。)

5.(6分)①是对引用情景的临时迁就。“残”字更符合八月下旬“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的真实景致。②为了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如果前面引用为“枯”,后面评述时又改为“残”,会损伤评述的说服力。③黛玉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的现实,故意为之,以证明自己的影响力。④迎合宝玉喜聚不喜散的心理,用充满诗意的景致打动宝玉。⑤和林黛玉的性情及其对生命的体悟有关,“残荷”的况味更适合黛玉此时的年龄和心境。(一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

6.(3分)A 【解析】“求赐”有误,龙袍是皇帝主动赐给郑老汉的。

7.(3分)B 【解析】“落汤鸡”是借喻而非借代。

8.答案一:郑老汉是俗世奇人。①身份俗:郑老汉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普通渔夫,面对皇上的赏赐受宠若惊却又接不住泼天的富贵,是天津底层百姓的典型缩影。②手艺奇:郑老汉擅长钓鱼,能吸引皇上观看;郑老汉看云辨天很准;郑老汉擅长做鱼面,附近的渔民和皇上都爱吃。

答案二:郑三是俗世奇人。①身份俗:郑三是街上卖槟榔的市井小贩,精明灵活,富有江湖气息。②头脑(经历)奇:目标明确,郑三就巧借“龙袍郑”的名号做起面鱼的买卖,最终做成天津名小吃,日进斗金,体现了小人物身上的传奇色彩。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能力。“俗”与“奇”一点2分,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答“二位都是”的不给分】

9.(6分)①叙述语言:文白兼具,雅俗共赏。用词口语化,多地方特色俚语,多叠音。如“自个儿”“溜达溜达”“赛做梦”“傻傻乎乎”“嘛运气”等,展现出浓郁的天津地方特色。同时,叙事中适当插入整句和成语,如“人在船上,影在水里”“船不大,舱不小”“御膳房的菜添油加酱,民间饭食原汁原味”“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文白杂糅,自然流畅,富有文化气息。

②叙述技巧:小说擅长用情节反转来凸显传奇色彩,“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③叙述形式:小说汲取中国传奇小说的特点,取材于天津市井百态,多奇人奇事;又辅之天津特色的说书、相声等语言艺术形式,“今天我们要说的”“大家伙儿都知道”“各位看官没猜错”,像听一位说书人娓娓道来,绘声绘色地呈现了普通天津人的平常生活。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一点2分,三点6分。如学生有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0.(3分)BEG

11.(3分)B【解析】错误。操守,品德,德行;操持,拿着。

句意:徐偃王的德行不能完备武力。/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12.(3分)D【解析】“原因就在于他们未安民心,遭到百姓暴动”错误。根据原文“遭时之务异也”“非其世而用之”可知,这四位君主不知道世道已经变化,他们在不适用的世道施行仁义,从而招致灭亡。

13.(1)(4分)姜太公杀了二人,假使齐国还有像他俩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因为他俩被杀的缘故,就不保持自身的清高。

(2)(5分)大国对付小国,强国对付弱国,这就如同用石击卵,虎吃猪一样,大王有什么好犹豫的?

(每一分句翻译正确1分)

14.(4分)①材料一为了论证治国之道需德力兼备,不可偏废的观点。(或:有德行而没有武力准备的人,不能担负治理国家的任务。从徐偃王忽视武力而遭祸,来证明韩非一定会因忽视德操而受害。)②材料二为了论证施行仁政要符合时势。(或:施行仁义儒墨一定合乎当时的实际情况。从徐偃王等人施行仁义而遭祸,来证明施行仁政也要看时机。)(每点2分)

附文言文翻译:

材料一:

治理国家的办法,所积蓄的东西有两个:一叫培养德操,二叫培植武力。培养德操,就是供养名望极高的人,以表示能敬重贤人:培植武力,就是供养力大的人,以表明能用兵打仗。这就是所说的文武都采用,德操武力都具备,战事或者可以用高尚德操来感化,或者可以用强大武力来征服。外部要用德操来树立自己,内部要用武力来装备自己:仰慕高尚德操的人可以不战而折服,诋毁德操的人由于害怕强大的军队而退却。徐偃王修习和实行仁义,各地来朝见的有三十二个国家,强大的楚国听说这件事,就发兵灭掉了它。这是有德行,而没有武力准备的人。可见,德行不可能单独担负治理国家的任务,武力也不可能单独完成抵抗敌人的任务。韩非的政治主张不能培养德操,徐偃王的德行不能完备武力。他们二人都片面,各有不足。从徐偃王忽视武力而遭祸,就能知道韩非一定会因忽视德操而受害。凡是人都禀受天性,清高、污浊、贪婪、廉洁,各有各的操行,就像草木各有各的本质,不能再改变一样。狂谲、华士不肯在齐国做官,就像段干木不肯在魏国做官一样。他们天生品行清高廉洁,不贪图富贵,并非是当时痛恨社会,要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肯随便做官,即使不杀这些人,这些人的品行也是不可能效法的。姜太公杀了他俩,韩非认为是对的,这是认为人没有(固定不变)的品行,草木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姜太公杀了他俩,假使齐国还有像他俩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因为他俩被杀的缘故,就不保持自身的清高;假使没有他俩这样的人,虽然供养他们,他们的品行终究不会感化别人。因为清高廉洁的品行,是人通过努力不能做到的。人通过努力不能做到清高廉洁,那么即使供养他们让他们努力去做,也不可能使他们得到鼓励而做到:如果人通过努力能够做到清高廉洁,用杀人的办法来禁止他们,是不可能使人们停止这种努力的。既然这样,那么姜太公杀他俩,对于教化百姓没有好处,白白地杀死了没有罪的人。赞赏没有功绩的人,杀死没有罪过的人,这是韩非不对。姜太公杀无辜,韩非表示赞同,这样说来,是用韩非的政治主张杀死无罪的人了。

材料二:

从前徐偃王凭借仁义使天下朝见。王孙厉对楚庄王说:“君王(如果)不讨伐徐国,我们反过来就要去朝拜他了。”庄王说:“徐偃王是位有道之君,他喜欢施行仁义,我们不好讨伐他。”王孙厉就接着说:“大国对付小国,强国对付弱国,这就如同用石击卵,虎吃猪一样,大王有什么好犹豫的?再说实施文治却不能实现德政,奉行武道却又不能使用武力,那么祸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听了这席话)文王说:“好。”就发兵攻打徐国,很快将徐国消灭了。这样,徐偃王就成为一个只知实施仁义却不知世道已变的人了。徐偃王因为施仁义而被灭亡,燕王哙因为行仁义而被削弱,鲁哀公因为好儒学而被削弱,代国君因为奉行墨学而遭害。这灭、亡、削、残一般说来都是由于暴虐才会招致,而这四位君主却因施行仁义儒墨而招致灭亡,原因就在于他们遭逢的时势不同。并不是讲仁义儒墨不好,只是说世道已经变化再去实施推行,就会因此受害。

【理解提示】两则材料都探讨了治国之道与权力运用的问题。材料一强调德与力的平衡,认为德不能独自治国,而力也不能仅仅用于御敌,主张德力兼备。材料二则指出,徐偃王因为只坚持仁义而被灭,暗示仅依赖仁义,不及时应变,难以长久维持国家。两者都以徐偃王之事为例,揭示了治国策略中单一依靠某一方面的危险性,最终传达出治国需权衡时势与策略的复杂局面。

15.A(“表达了诗人对眼前之景的赞叹”错,不是诗人的眼前之景,是想象之景。)

16.①三、四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瞿塘峡激起的浪花比作暑天飞雪,将水击石头的声音比作晴天雷,通过“怒”字将滩石拟人化,从正面直接展现了瞿塘峡景色的雄壮及其水势之威猛和力量之大。②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五、六两句通过对千艘万舸不敢闯滩及船工的恐惧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瞿塘峡水势的凶险、雄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17. (1)石破天惊逗秋雨;大弦嘈嘈如急雨。(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18.C

19.甲:“新伙伴”又不断加入(“新伙伴”“新朋友”等1分,句意1分)

乙:宁可遭人嫌,不可居无书(句式相同1分,句意1分,语意相近即可)

20.“书巢”意为用书籍作为巢穴,(1分)用比喻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作者宿舍中藏书之多,堆积之满,(1分)也写出作者在宿舍藏书环境中的安然与自适。(1分)(意思对即可)

21.D

22.(1)将“贵校”改为“我校”或“本校”;

(2)在“2024年12月”后补充举行庆典的具体时间;

(3)将“亲自莅临”改为“拨冗出席”或删去“亲自”;

(4)将“敬祈惠顾”改成“敬祈惠允”或“敬祈惠临”(其他适合此语境的词语也可)

(每改对一处给1分,若有其他修改方式,合理亦可给分)

23. 本次作文为诗歌类材料作文,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诗歌材料本身的解读。冷静品读,仔细体味,悟出诗的意蕴,把握住诗的主旨,才能确定写作的重心。

诗歌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步骤是:

①读懂诗歌,分析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的本体),依据标题分析意象的主次,选准角度。

②分析重点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倾向。

③理清材料内在、外在关系(对比、互补),整体阅读。

④因果法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类比联系生活。

诗句翻译:

文学天地纷纷扰扰,各种说法常常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因此对错互见,深浅不一。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立意参考:

①对问题要有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②世事纷扰,对错互见,立身处世更要有特立独行的精神。

③居高方能临远,要想眼界、见解与众不同,就必须立身高处。

④独具慧眼,有所创见,拒做“矮人”。

高三月考有参考价值吗?

高三月考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月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月考还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校制定更好的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但是,月考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它只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参考。因此,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月考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

高三月考分析及改进措施有哪些? 

1、考试分析

这次的月考虽然名次并不差,但是成绩也并不理想。平均分连x分都没有上,既没有比较明显突出的科目,又有一些拖后腿的科目。

分析了一遍试卷下来,发现各科目扣分的区域集中在:基础知识不扎实、题目分析有错误、读题粗心、七八年级的个别旧知识点遗忘、偏怪及难理解的题上面。最重要的原因是平时老师讲的内容当天不能完全消化,而要放到考试最后几天“抱佛脚”。而且每天光写作业就要写到很晚,很多想要做的额外内容都不能完成。

2、改进措施

巩固基础:上课的笔记要认真,下课后才能便于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消化,每天安排一些预习的内容,对书上的每一个概念细细理解分析。

抓紧时间:抓紧细小的时间写作业,提高效率,夯实基础,才有时间来做有难度的训练。

调整状态,戒骄戒躁:在平常的学习中时刻保持着放松的警惕状态。读题时在关键句下方勾画,对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审题、细致分析,尽量避免粗心。

多做一些课外提升题,每天有计划有目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