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月考,顾名思义,是对一个月学习成果的检验;它可以清楚的将你的学习状态示于人前。以下是关于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隐喻不是寻常的语言,而是诗意的想象和修辞多样性的一种策略,非同寻常。而且,隐喻通常被看成语言文字的特征,而非思想和行为的特点。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的存在,他们依然可以自如地生活,而我们发现事实恰恰相反。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日常生活中隐喻无所不在,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

这些支配着我们思想的概念不仅关乎我们的思维能力,它们也同时管辖我们日常的运作,乃至一些细枝末叶的平凡细节。这些概念建构了我们的感知,构成了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以及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因此,我们的这个概念系统在界定日常现实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的概念系统大部分是隐喻——如果我们说的没错的话,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每天所经历所做的一切就充满了隐喻。

但是我们的概念系统不是我们平时能够意识到的。我们每天所做的大部分琐事都只是按照某些方式或多或少地在自动思维和行动。这些方式是什么却并非显而易见。要搞清这些,一个方法就是研究语言。既然交流是基于我们用以思考和行动的同一个概念系统,那么语言就是探明这个系统是什么样子的重要证据来源。

基于语言学证据(linguistic  evidence),我们已经发现我们普通的概念系统,究其实质,大都是隐喻的,并且找到了一种方式来仔细鉴定那些建构我们如何感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隐喻究竟是什么。为了说明什么样的概念是隐喻,这样的概念又如何建构我们的日常活动,让我们从“争论”(ARGUMENT)以及“争论是战争”这个概念隐喻开始阐述吧。日常生活中总是能见到这类表达:

争论是战争

你的观点无法防御。

他攻击我观点中的每一个弱点。

他的批评很在点子上。

和他争论,我从来没赢过。

如果你采用那个策略,他会消灭你。

他击破了我的所有论点。

……

我们不是仅仅要用战争术语来探讨“争论”,看到这一点很重要。实际上,我们会赢得或者输掉一场争论。我们把正在与之争论的人看作是对手。我们攻击他的立场,捍卫自己的立场,失去和赢得阵地,计划并使用策略。如果我们发现立场无法捍卫,那么我们就会放弃这个立场,开展一场新的攻势。争论中的一切规则大部分是来源于战争。尽管在争论中没有肉搏,却有唇枪舌剑。争论的结构----攻击、防守、反攻等反映了这一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争论是战争”成了我们这种文化中赖以生存的一个隐喻,这个隐喻建构了我们在争论中的行为。

试着想象存在这么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争论不再被看作战争,没有人赢或输,攻击或防御、赢得或输掉也没有任何意义。想象一下有这么一种文化,争论被看成是一种舞蹈,参与者就是舞蹈演员,其目的是以平衡愉悦的方式来进行表演。在这样的文化下,人们将以不同的眼光去审视争论,以不同的心情去体会争论,以不同的方式去进行争论,并以不同的口吻去谈论争论。甚至我们可能干脆不把他们所做的视为争论,他们只是在做某种不同的事情而已,把他们说成在“争论”会很奇怪。如果以最可能中立的方式来描述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别,我们可以说我们的话语形式是以战斗语言来建构的,而他们的则是以舞蹈语言来建构的。

这就是所谓隐喻性概念的一个例子,即“争论是战争”这个隐喻(至少部分)建构了我们在争论中的行为,以及我们如何理解我们争论时的所作所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争论绝非是战争的亚种。争论和战争是两码事,前者是口头话语而后者是武装冲突,我们在其中所表现的行为也不一样。但是“争论”被部分地用战争术语进行建构、理解、实施和谈论。概念是在以隐喻的方式建构,活动也是在以隐喻的方式建构,故此,语言也是在以隐喻的方式建构。

而且,这是我们进行争论以及谈论争论的寻常方式。我们普遍使用“驳立论”(attack a  position)来谈论我们在辩驳对方的观点。这种谈论争论的惯常方法预设了一个我们几乎不曾意识到的隐喻。这个隐喻并不仅仅存在于我们所用的言语中,也存在于我们的争论这一概念中。争论的语言并非诗化的,或新奇的,或修辞的,它就是字面的。我们之所以用这种方式来谈论争论是因为我们就是这么构思的,我们依据我们构思事物的方式来行动。

至今我们最重要的观点就是: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事情,也就是说,不单是词语的事。相反,我们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我们所说的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来构成和界定的,就是这个意思。隐喻能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正是由于人的概念系统中存在隐喻。

(摘编自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隐喻不仅仅存在于语言文字之中,也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行动和日常生活之中。

B.支配我们思想的概念建构了我们的感知,构成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以及人际关系。

C.我们的概念系统大部分是隐喻,思维方式也充满隐喻,但平时是很难意识到的。

D.不同文化背景下,话语形式的建构不同,因此基于隐喻来建立概念也是个别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是思维工具,欲研究思维可从研究语言入手。

B.重构一些概念隐喻,或可以改变我们的某些行为。

C.隐喻性概念建立在两个有关联的客观事物基础上。

D.人类概念系统的构成离不开隐喻,我们赖之以生存。

3.下列选项中,不能够体现“争论是战争”隐喻的一项是( )

A.我粉碎了他的论点。

B.关注他的争论策略。

C.你不同意?好吧,反击啊!

D.我们的争论越来越抽象。

4.隐喻部分构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这种构建反映在我们平时的字面语言中。下列日常用语,体现了关于“想法”的什么隐喻呢?  请参考“争论是战争”的隐喻分析,完成表格。

日常用语

概念隐喻

你的想法让我满口恶心。

他的想法我需要慢慢消化。

这些想法得让我斟酌一会儿。

①_

她的想法终于结成果实。

那个想法枯死藤上。

他伟大的想法播种于少年时期。

②_

包装你的想法非常重要。

你的想法他不买账。

好的想法总能找到市场。

③_    

这个想法仍处于婴儿期。

他往那个想法里注入了新生命。

相对论促成了物理界不少想法的诞生。

④_

5.论文摘要是一篇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简要概括论文的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结果和结论等,本文如欲单独发表,请尝试为之拟写论文摘要。

【答案】1. D 2. C

3. D 4.①想法是食物;②想法是植物;③想法是商品;④想法是人。

5.①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隐喻通常被看成语言文字的特征,而非思想和行为的特点。建构我们思想行为的概念系统在界定日常现实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②研究方法和过程:本文基于语言学证据 ,以“争论”与“争论是战争”为例进行阐述。

③研究结果和结论论证了隐喻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来构成和界定的,隐喻不仅关乎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关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解析】

【导语】本文深入探讨了隐喻在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作者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法,更是我们概念系统的基石,影响着我们的感知、思考和行动。通过“争论是战争”的隐喻,揭示了隐喻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和理解,强调了隐喻在构建日常生活和文化差异中的关键作用,从而深化了对人类思维隐喻性的理解。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不同文化背景下,话语形式的建构不同,因此基于隐喻来建立概念也是个别现象”错误,这与作者的观点不符。由“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日常生活中隐喻无所不在,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我们的这个概念系统在界定日常现实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的概念系统大部分是隐喻”可知,作者认为隐喻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通过隐喻来构成和界定概念系统的,而不是个别现象。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隐喻性概念建立在两个有关联的客观事物基础上”错误。由“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可知,作者强调的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而不一定是两个客观事物之间的关联。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我粉碎了他的论点。这里的“粉碎”一词通常用于描述物理上的破坏,用在争论的语境中,表示彻底驳倒对方的观点,类似于战争中的“摧毁”敌人的阵地。因此,体现了“争论是战争”的隐喻。

B.关注他的争论策略。  “策略”一词常用于军事战争中,指制定作战计划和方法。在争论中使用“策略”一词,表明争论不仅仅是言语的交锋,还涉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对抗,这也体现了“争论是战争”的隐喻。

C.你不同意?好吧,反击啊!“反击”一词直接来源于战争中的术语,表示在受到攻击后进行回击。在争论中使用“反击”,表明双方在进行言语上的对抗,符合“争论是战争”的隐喻。

D.我们的争论越来越抽象。“抽象”一词在这里描述的是争论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不具体、不直观,更多地涉及理论或概念层面。这与战争的具体对抗和实际操作无关,因此不能体现“争论是战争”的隐喻。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①你的想法让我满口恶心。这里的“恶心”通常用于描述对食物的不良感觉,用在想法上,表示对某个想法的反感或厌恶。他的想法我需要慢慢消化。“消化”一词常用于描述食物在体内的分解过程,用在想法上,表示需要时间去理解和吸收某个想法。这些想法得让我斟酌一会儿。“斟酌”一词常用于描述对食物的调配和品尝,用在想法上,表示需要仔细考虑和评估某个想法。因此,体现了“想法是食物”的隐喻。

②她的想法终于结成果实。“结成果实”是植物生长的最终阶段,用在想法上,表示某个想法经过努力终于实现或成熟。那个想法枯死藤上。“枯死”是植物死亡的状态,用在想法上,表示某个想法失败或不再有生命力。他伟大的想法播种于少年时期。“播种”是植物生长的开始阶段,用在想法上,表示某个想法在早期阶段就开始形成和发展。因此,体现了“想法是植物”的隐喻。

③包装你的想法非常重要。“包装”一词常用于商品的销售和展示,用在想法上,表示需要对想法进行修饰和完善以便于传达。你的想法他不买账。“买账”一词常用于商品交易,用在想法上,表示对方不接受或不认可某个想法。好的想法总能找到市场。“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用在想法上,表示好的想法能够被人们接受和应用。因此,体现了“想法是商品”的隐喻。

④这个想法仍处于婴儿期。“婴儿期”是人生命过程的早期阶段,用在想法上,表示某个想法还在初步发展阶段。他往那个想法里注入了新生命。“注入新生命”常用于描述给人或事物带来活力和生机,用在想法上,表示给某个想法增添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相对论促成了物理界不少想法的诞生。“诞生”一词常用于描述人的出生,用在想法上,表示新的理论或概念的形成。因此,体现了“想法是人”的隐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文本中提到:“隐喻通常被看成语言文字的特征,而非思想和行为的特点。”这表明了隐喻在语言学中的传统看法。进一步指出:“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的。”这句话强调了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②研究方法和过程:文本中提到:“基于语言学证据(linguistic  evidence),我们已经发现我们普通的概念系统,究其实质,大都是隐喻的。”这说明了研究方法的依据。通过具体例子“争论是战争”来阐述隐喻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活动:“为了说明什么样的概念是隐喻,这样的概念又如何建构我们的日常活动,让我们从‘争论’(ARGUMENT)以及‘争论是战争’这个概念隐喻开始阐述吧。”

③研究结果和结论:文本中总结道:“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事情,也就是说,不单是词语的事。”这句话强调了隐喻在思维和行为中的重要性。最后一段指出:“我们所说的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来构成和界定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句话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即隐喻在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核心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奂生上城

高晓声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陈奂生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上城三十里,经不起他几晃荡;往常挑了重担都不乘车,今天等于是空身,自更不用说。

他到城里去卖自己做的油绳,一共六斤,卖完了,稳赚三元钱。赚了钱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呱呱叫的帽子。上两趟寒流来,他就伤风打喷嚏,非买一顶帽子不行。好在这也不是大事情,现在活路大,这几个钱,上一趟城就赚到了。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罢了。

走到县城的时候,还只下午六点不到。他就着茶摊,出一分钱买了杯热茶,啃了随身带着当晚餐的几块僵饼,填饱了肚子,然后向火车站走去。十点半以后,他的油绳都卖光了。他一站起来,竟是浑身无力。

一觉醒来,天光已经大亮,陈奂生一翻身,竟浑身颤了几颤,发现自己睡在一张棕绷大床上。他吃了一惊,好不容易才想起昨晚县委书记吴楚送他就医又安排他住招待所的事情。

他和吴楚之间,要说有什么私人交往,平生只有一次。记得秋天吴楚在大队蹲点,有一天突然到他家来吃了一顿便饭,还带来了一斤块块糖,给孩子们吃。细算起来,等于两顿半饭钱。

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来细细打量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平顶(天花板)白得耀眼,四周的墙,用青漆漆了一人高,再往上就刷刷白,地板暗红闪光,照出人影子来;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更有两张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再看床上,垫的是花床单,盖的是新被子,雪白的被底,崭新的绸面,呱呱叫三层新。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然后才真的悄悄开门,走出去了。

到了走廊里,脚底已冻得冰冷,一瞧别人是穿了鞋走路的,知道不碍,也套上了鞋。一向听说招待所的住宿费贵,我又没处报销,这样好的房间,不知要多少钱,闹不好,一夜天把顶帽子钱住掉了,才算不来呢。

他走到门口柜台处,朝里面正在看报的大姑娘说:“同志,算账。”大姑娘把开好的发票交给他。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便像给火钳烫着了手。他认识那几个字,却不肯相信。“多少?”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

“五元。”

“一夜天?”他冒汗了。

“是一夜五元。”

“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

“你的病还没有好,还正在出汗呢!”大姑娘惊怪地说。

“我是半夜里来的呀!”

大姑娘立刻看出他不是一个人物,她不笑了,话也不甜了,“不管你什么时候来,横竖到今午十二点为止,都收一天钱。”

陈奂生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交给大姑娘。

他本想一走了之,想到旅行包还丢在房间里,就又回过来。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他饿了,摸摸袋里还剩一块僵饼,拿出来啃了一口,看见了热水瓶,便去倒一杯开水和着饼吃。回头看刚才坐的皮凳,竟没有瘪,便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也没有坏,才相信果然是好家伙。便安心坐着啃饼,觉得很舒服。头脑清爽,热度退尽了,分明是刚才出了一身大汗的功劳。他是个看得穿的人,这时就有了兴头,想道:“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

啃完饼,想想又肉痛起来,究竟是五元钱哪!他昨晚上在百货店看中的帽子,实实在在是二元五一顶,为什么睡一夜要出两顶帽钱呢?连沈万山都要住穷的;他一个农业社员,去年工分单价七角,困一夜做七天还要倒贴一角,这不是开了大玩笑!从昨半夜到现在,总共不过七八个钟头,几乎一个钟头要做一天工,贵死人!

刚才出了汗,吃了东西,脸上嘴上,都不惬意,想找块毛巾洗脸,却没有。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出了五元钱呢。——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

可是他睡不着,他想起了吴书记。这个好人,大概只想到关心他,不曾想到他这个人经不起这样高级的关心。不过人家忙着赶火车,哪能想得周全!千怪万怪,只怪自己不曾先买帽子,才伤了风,才走不动,才碰着吴书记,才住招待所,才把油绳的利润搞光,连本钱也蚀掉一块多⋯⋯那么,帽子还买不买呢?他一狠心:买,不买还要倒霉的!

他直奔百货公司,把剩下来的油绳本钱,买了一顶帽子,立即戴在头上,飘然而去。

他想到此趟上城,有此一番动人的经历,这五块钱花得值透。试问,全大队的干部、社员,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有谁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他可要讲给大家听听,看谁还能说他没有什么讲的!看谁还能说他没见过世面?看谁还能瞧不起他,唔!他划着快步,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

(选自《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挑重担都不乘车、步行三十里上城卖油绳、用水和饼吃等情节,都体现出陈奂生的勤劳俭朴。

B.花了五元后,陈奂生对招待所物品的态度由爱惜变成了故意作践,说明他有狭隘暴戾的一面。

C.陈奂生和阿Q有着相似之处,“五块钱花得值透”和“儿子打老子”都是精神胜利法的体现。

D.小说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也批判了农民身上遗留的落后思想。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按时间顺序描述了陈奂生上城的一段奇遇,并补叙了陈奂生和吴楚的一次交往。

B.小说中帽子多次出现,既是重要的线索,也象征着陈奂生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小说借吴楚的行为推动关键情节的发展,借此讽刺当时的干部不能真心为人民服务。

D.小说多次出现各类物品的价格,既体现时代风貌,也便于读者理解五元住宿费之高。

8.得知住招待所一夜需要五元后,陈奂生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9.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答案】6. B 7. D

8.①震惊愤怒。住宿费超乎他的想象,他再进房时不再脱鞋,大胆坐下。

②稍感舒畅。他享受了招待所的设施,饥饿暂解,身体舒爽。

③心痛懊恼。他还是难以接受这巨大的损失,泄愤后陷入自责。

④自豪愉快。他决心将此番经历当作惹人艳羡的谈资。

9.①多用叠词,如“暖烘烘”“热辣辣”等,有音韵美。

②多用颜色词、形容词和动词,描写细致,形象贴切,如“紫檀色”“雪白”“崭新”等词表现出招待所的整洁,“拎”“跑”“摸”等动词贴切地描绘了陈奂生的小心翼翼。

③大量使用短句,活泼明快,节奏感强。

④多用口语,如“呱呱叫”“弹不饱”等,通俗鲜活。

【解析】

【导语】《陈奂生上城》刻画了农民陈奂生的形象。文章围绕他上城卖油绳展开,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展现他在招待所从拘谨到“放纵”的心态变化。文中巧妙地以一顶帽子的价格对比住宿费,凸显陈奂生的复杂心理。这是一篇反映农民在生活变化中复杂心态的佳作。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B.“暴戾的一面”说法错误。陈奂生对招待所物品态度的转变,并不是他暴戾的体现。他是在经历了对住宿费的震惊和无奈后,一种带有赌气、自我安慰性质的行为,这更多地体现出他的小农意识和自我补偿心理。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A.“并补叙了陈奂生和吴楚的一次交往”说法错误,陈奂生和吴楚的一次交往应为“插叙”。

B.“也象征着陈奂生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说法错误,象征的是陈奂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讽刺当时的干部不能真心为人民服务”说法错误,吴楚有为人民服务的真心,但因未能体察农民的真正疾苦,导致好心办坏事。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①当得知住一晚要五元时,陈奂生“像给火钳烫着了手”,浑身燥热、冒汗,这是极度震惊的表现。这种价格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让他难以接受。随后他的行为发生明显变化,再次进入房间时,他不再小心翼翼,而是“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这种行为的转变体现出他内心的愤怒,通过对招待所物品态度的改变来发泄自己对高昂住宿费的不满。

②陈奂生在房间里享用了热水,坐在椅子上啃饼,觉得很舒服,头脑清爽,热度退尽。他开始把这五元钱当作“出晦气钱 ——  譬如买药吃掉”,这种想法使他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时的他稍感舒畅。

③在短暂的舒畅之后,陈奂生又开始心痛起来。他想到这五元钱可以买两顶帽子,自己辛苦卖油绳的利润没了,连本钱也蚀掉一块多,开始后悔自己的遭遇。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恼,觉得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之前的泄愤行为也不能弥补他的心痛。

④最后,陈奂生想到自己坐过吴书记的汽车,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这是大队里其他人没有的经历。他决心要把这些经历讲给大家听,让别人羡慕自己,此时他的心情变得自豪愉快。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

①运用了“暖烘烘”“热辣辣” 等叠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和谐的音律之美。

②文中选用了很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更有两张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使用了颜色词以及其他形容词,对招待所的环境和物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精准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拎”“跑”“摸”“捺”等动词生动地刻画了陈奂生的动作神态,他因担心弄脏物品而表现出的小心翼翼跃然纸上,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③文中大量使用短句,如“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等。短句结构简单,表意直接,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④“呱呱叫”“弹不饱”等口语化词汇的使用,使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这些词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能够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十一日)泊于新塘站上流之对涯。同舟者为衡郡艾行可、石瑶庭。其时日有余照,而其处止有谷舟二只,遂依之泊。已而,同上水者又五六舟,亦随泊焉。其涯上本无村落。迨暮,月色颇明。余念入春以来尚未见月,及入舟前晚,则潇湘夜雨,此夕则湘浦月明,两夕之间,各擅一胜,为之跃然。已而忽闻岸上涯边有啼号声,若幼童,又若妇女,更余不止。众舟寂然,皆不敢问。余闻之不能寐,枕上方作诗怜之,有“萧管孤舟悲赤壁,琵琶两袖湿青衫”之句。然亦止虑有诈局,俟怜而纳之,即有尾其后以挟诈者,不虞其为盗也。迨二鼓,静闻心不能忍,因小解涉水登岸,静闻戒律甚严,一吐一解,必俟登涯,不入于水。呼而诘之,则童子也,年十四五,诡言出王阁之门,年甫十二,王善酗酒,操大杖,故欲走避。静闻劝其归,且厚抚之,彼竟卧涯侧。比静闻登舟未久,则群盗喊杀入舟,火炬刀剑交丛而下。余时未寐,急从卧板下取匣中游资移之。越艾舱,欲从舟尾赴水,而舟尾贼方挥剑斫尾门,不得出。乃力掀篷隙,莽投之江中,复走卧处,觅衣披之。静闻、顾仆与艾、石主仆,俱逼聚一处。贼前从中舱,后破后门,前后刀戟乱戳,无不以赤体受之者。余念必为盗执,所持绸衣不便,乃并弃之。各跪而请命,贼戳不已,遂一涌掀篷入水。入水余最后,足为竹纤所绊,竟同篷倒翻而下,首先及江底,耳鼻灌水一口,急踊而起。幸水浅止及腰乃逆流行江中得邻舟间避而至遂跃入其中。时水浸寒甚,邻客以舟人被盖余,而卧其舟,潮流而上三四里,泊于香炉山,盖已隔江矣。还望所劫舟,火光赫然,群盗齐喊一声为号而去。

(二月十三日)昧爽登涯,计无所之。思金祥甫为他乡故知,投之或可强留。急趋祥甫寓,告以遇盗始末,祥甫怆然。初欲假数十金于藩府,祥甫谓藩府无银可借,询余若归故乡,为别措以备衣装。余念遇难辄返,若觅资重来,妻孥必无放行之理,不欲变余去志,仍求祥甫曲济。祥甫唯唯。

(摘编自《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仅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幸水浅A止B及腰C乃逆流D行江中E得邻舟F间避G而至H遂跃入其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湿青衫,(泪水)打湿了(自己的)黑色单衣,此处用了《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

B.童子,未成年的人,与《论语》“童子六七人”和《促织》“操童子业”的“童子”意思均相同。

C.比,及,等到,与成语“比翼双飞”的“比”和《过秦论》“比权量力”的“比”意思均不相同。

D.“为盗执”的“为”与“为竹纤所绊”的“为”用法相同,与“为他乡故知”的“为”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霞客的船停在新塘站上游的对面岸边的那天晚上,月光明亮,景色美丽。但是这里没有村落,这也为后文遭遇强盗抢劫埋下了伏笔。

B.徐霞客夜里听到了岸上江边传来的哭泣声,不能安睡,并为此作诗以示哀怜。后来静闻把哭泣者叫过来询问情况,哭泣者却欺骗了他们。

C.强盗冲上船后,徐霞客没能成功从船尾跳水逃跑。后来,大家一涌而起掀开船篷跳入水中,徐霞客第一个到了江底,耳朵鼻子都灌了水。

D.节选文段记录了徐霞客旅行至湖南时在湘江遇盗的经历,写出了旅途的艰险不易。但友人金祥甫劝他返乡时,他却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亦止虑有诈局,俟怜而纳之,即有尾其后以挟诈者,不虞其为盗也。

(2)急趋祥甫寓,告以遇盗始末,祥甫怆然。

14.静闻是一名僧人,也是徐霞客旅途中重要的一名旅伴。结合文本,概括静闻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答案】10.CEH

11

B 12. C

13.(1)然而也只是考虑有骗局,等到同情并接纳他,马上就会有尾随在后面来要挟敲诈的人,没有料想到这是强盗了。

(2)急忙跑到金祥甫的寓所,把遇上强盗的始末(或从头到尾的经过)告诉他,金祥甫显出十分悲伤的样子。

14.①自我要求严格,无论是吐痰还是小解,都尽量不污染河流。

②心地善良又缺乏戒备警惕心理,主动关怀抚慰询问哭泣的童子,也因此上当受骗,引来了强盗。

【解析】

【导语】此篇日记尽显旅途复杂况味。先绘泊舟所见月色,诗意顿生,却突遇啼号,为盗乱起,惊险骤至,刀光火影、慌乱投水,细节鲜活。静闻之举添人性温度。后写遇盗后投奔故知,求资助波折,既展旅途艰险无奈,又呈现世间冷暖情谊,文字质朴平实,徐霞客笔端藏生活本真与人性百态。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幸好水浅只到腰部,于是逆流从江中走,见到邻船乘空躲避划过来,便跳入船中。

“浅”作“水”的谓语,“止及腰”作补语,在C处断开;

“江中”作“行”的后置状语,在E处断开;

“遂”意思是“于是,就”,表顺承,一般置于句首,在H处断开。

故选C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和对常见的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正确。

B.“意思均相同”错。未成年人;/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句意:有几个孩子。/正在读书,准备应考。

C.正确。等到;/紧靠,并列;/比较。句意:比喻夫妻恩爱,相伴不离或男女情投意合,结为伴侣;/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D.正确。表被动;/表被动;/表判断,相当于“是”。句意:被强盗抓走。/脚被竹篱纤绳绊住了。/是我在他乡遇见的老朋友。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徐霞客第一个到了江底”错,根据“首先及江底”可知脑袋先到江底,“首”意思是“脑袋”。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止”,只是;“俟”,等到;“虞”,料想。

(2)“告以遇盗始末”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以遇盗始末告”;“趋”,跑;“怆然”,悲伤。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文中提到“静闻戒律甚严,一吐一解,必俟登涯,不入于水”,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静闻对于自身日常行为有着很高的规范要求,哪怕是像吐痰、小解这类小事,都秉持着不污染河水的原则,严格遵循着所秉持的戒律。

②根据“已而忽闻岸上涯边有啼号声,若幼童,又若妇女,更余不止。众舟寂然,皆不敢问。余闻之不能寐,枕上方作诗怜之,然亦止虑有诈局,俟怜而纳之,即有尾其后以挟诈者,不虞其为盗也。迨二鼓,静闻心不能忍,因小解涉水登岸,呼而诘之”可知众人包括徐霞客都对岸边啼号声有所顾虑,担心有诈局的情况,静闻却没有过多考虑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仅凭内心的善良就贸然上岸询问情况,主动关怀抚慰询问哭泣的童子,最终引来了强盗。这表明他在面对陌生人以及潜在危险时,缺乏应有的戒备警惕心理。

参考译文:

二月十一日,停泊在新塘站上游的对面岸边。同船的人是衡州府的艾行可、石瑶庭。这时夕阳还有余晖,而此处只有两条运谷子的船,便紧靠着这两条船停泊。随后,同样是往上游走的又来了五六条船,也随同停泊在这里。这里的岸上本来没有村落。到天黑时,月光十分明亮。我心想自从入春以来还没有见到过月亮,到前天晚上上船时,是潇湘夜雨,今夜却是湘江岸边月光明亮,两夜之间,各自有着一种美丽的景色,为此心情激动不已。不久忽然听见岸上江边有哭叫的声音,好像是幼童,又像是妇女,哭了一更多时间没有停止。众多的船上都静悄悄的,都不敢过问。我听着哭声不能安睡,在枕头上正作诗对此表示哀怜,有“箫管孤舟悲赤壁,琵琶两袖湿青衫”的诗句。然而也只是考虑有骗局,等到同情并接纳了他,马上就会有尾随在他后面来要挟敲诈的人,没有料想到这是强盗了。到二更天时,静闻心中不能忍受,因解小便而涉水登上岸,静闻遵守我律非常严格,吐一口痰,解一次手,必定要等到上岸,不让污物进入水中。把这个人叫过来询问,原来是个童子,年纪有十四五岁,欺骗说他出自王宦官的门下,年纪才有十二岁,王宦官常常酗酒,拿大棍子打他,所以想逃走躲避。静闻劝他回去,并且好好地抚慰了他,他竟然躺倒在岸边。等到静闻上船后不久,便有一群强盗喊叫着“杀”冲入船中,火把刀剑交相密集地落下来。我此时没有睡着,急忙从床板下取出匣子中的旅费转移到别的地方。穿过艾行可的船舱,想从船尾跳入水中,可船尾的强盗正在挥剑砍船尾的门,不能出去。于是用力掀起船篷露出缝隙,莽撞地把匣子扔入江中,再跑到睡觉的地方,找来衣服披在身上。静闲、顾仆和艾行可、石瑶庭主仆几人,都被遇聚集在一处。前面的强盗从中舱过来,后面的强盗破开后门进来,前后刀戟乱戳,无不是靠着赤身裸体承受着这一切。我考虑必定要被强盗抓走,我拿着的绸子衣服不方便,便一并把它们丢弃了。大家都跪下请求饶命,强盗不停地乱戳,于是大家一涌而起掀开船篷跳入水中。我最后跳入水中,脚被竹篱纤绳绊住了,竟然连同船篷一起倒翻下去,头先触到江底,耳朵鼻子都灌了水,呛了一口,急忙跃起。幸好水浅只到腰部,于是逆流从江中走,见到邻船乘空躲避划过来,便跳入船中。这时候被水浸泡冷极了,邻船的乘客拿来船夫的被子盖住我,而后躺在这条船上,逆流上行了三四里,停泊在香炉山下,大概已在隔江之处了。回头远望被抢劫的船,火光熊熊,这群强盗齐声喊叫了一声作为信号便离开了。

二月十三日,黎明登上岸,考虑到无处可去。心想金祥甫是我在他乡遇见的老朋友,投靠他或许可以勉强收留我。急忙赶到金祥甫的窝所,把遇上强盗的始末告诉他,金祥甫显出十分悲伤的样子。最初想要向桂王府借几十两银子。金祥甫说王府没有银子可借,询问我,如果是回家乡,他为我另外筹措资金用来置办衣服行装。我心想遇到灾难就回家,(如果)找到资金重新再来,妻子儿女必定没有放行的道理,不想改变我去西部的志向,仍然请求金祥甫由意接济我们。金祥甫口中答应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答致政欧阳少师①退居述怀二首(其二)

韩琦

尘俗徒希勇退高,几时投迹混耕樵。

神交不间川涂阔,直道难因老病消。

魏境②民流河抹岸,颍湖春早柳萦桥。

相从谁挹浮丘袂③,左右琴书酒满瓢。

【注】①欧阳少师:即欧阳修。公元1071年,时年64岁的欧阳修退居颍州湖畔。②魏境:即大名府,诗人在此地任职,恰遇黄河决堤成灾,百姓流离失所。③浮丘袂:典出东晋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题可知,欧阳修退居颍州后,曾写述怀诗给韩琦,韩琦步其韵写诗酬答。

B.首联点明欧阳修急流勇退的官宦经历,并顺势引出融入耕作采樵生活的愿景。

C.颔联中“川涂”衬托二人间的深厚情谊,“老病”突出对正道直行的不懈追求。

D.尾联借用典故,诗人向欧阳公问询得道成仙之法,表达自己也有退居的想法。

16.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

【答案】15. D 16.①虚实结合,先实写诗人任职的魏境洪水泛滥成灾的惨状,再想象欧阳修闲居颍湖,欣赏杨柳萦绕溪桥的美景。

②两幅图景对比鲜明,既表现出忧心民生而恪守职分之情,又自然流露出对欧阳修退居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解析】

【导语】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欧阳修退居生活的赞许与向往,同时流露出自身政治理想未遂的感慨。诗中“神交”与“直道”彰显了友情的深厚与个人的坚持,末尾以超脱之态作结,意境悠远。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向欧阳公问询得道成仙之法,表达自己也有退居的想法”错误。尾联“相从谁挹浮丘袂,左右琴书酒满瓢”借用典故,表达的是诗人对欧阳修退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浮丘袂”典故指的是仙人浮丘公,这里用来形容欧阳修退居后的超脱生活。诗人希望能与欧阳修一起享受这种闲适的生活,而不是询问成仙之法。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及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虚实结合:“魏境民流河抹岸”,诗人身处大名府(魏境),目睹黄河决堤成灾,百姓流离失所,洪水泛滥成灾的惨状。这一描写是具体的、现实的,属于实写,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颍湖春早柳萦桥”,诗人想象欧阳修在颍州湖畔的生活,春天到来时,柳树环绕着溪桥,景色优美。这一描写是虚幻的、想象的,属于虚写,展现了诗人对欧阳修退居生活的向往。

②对比手法:一边是洪水泛滥、百姓流离的惨状,一边是春光明媚、柳树依依的美景。这两幅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一句表现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职责的恪守,后一句则流露出对欧阳修退居生活的羡慕与向往。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立体。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人们看到浩瀚的星空、广阔的大海等壮丽的自然景象,常常会借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感慨人类的渺小和无助。

(2)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前后映衬,以对话口吻,写出了主人因有客要来的喜出望外之情。

(3)管弦,原指管乐器与弦乐器,唐代诗文中,多以此借代音乐,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寄蜉蝣于天地 ②.渺沧海之一粟 ③.花径不曾缘客扫 ④.蓬门今始为君开 ⑤.主人下马客在船  ⑥.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雉子班奏急管弦,倾心酒美尽玉碗。/秋月临高城,城中管弦思。/夜静管弦绝,月明宫殿秋。/老将气雄争起舞,管弦回作大缠头。/尽日绮罗人度曲,管弦声在半天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蜉蝣、渺、缘、蓬、弦。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捡秋”原指在秋收之后,农民前往田间搜集遗落农作物这一活动。而今,(甲  )。它是指秋天时节走到户外,捡拾落叶、果实等自然元素,亲近自然并享受秋天的美好。

“捡秋”是网友自发“捧红”的一项城市运动。不需是多么险峻的高山,也不需多么有名的景点,哪怕是找一处 A  的网红打卡地,闹中取静,也能享受“捡秋”的乐趣。

有人将“捡秋”称为“打工族的精神按摩”。在秋天这幅 B  的画卷里,金黄、火红、棕褐交织在一起,宛如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人们自由欣赏美景,彼此畅谈心声,分享“捡秋”的战利品,所有的烦恼都 C 。

看似简单的“寻物之旅”,( 乙  ),而不在于物质上的获得。这种自发的寻找注重的是个人感受,让人脱离被赋予的身份。在山林旷野之间,享受独属于自己的时间,体验这种自由,大概就是“捡秋”最吸引人的地方。

现在,“捡秋”帮助更多人走向户外,拥抱自然。当然,在享受秋日美景的同时,也应尽量做到“捡秋而不伤秋”。有网友在留言跟帖中表达了担忧:①“要不要留一些松子给小松鼠过冬?”②言语虽然有一些玩笑之意,③但是坚果确实是野生鸟类、啮齿类动物过冬的重要能量来源。④此外,一些网友“捡秋”线路位置的探索较为偏远,⑤大家也应注意户外安全,⑥尽量结伴前往。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A________ B______ C______

19.文中第五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句修改为:

句修改为: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8. ①.人声鼎沸 ②.五彩斑斓 ③.烟消云散

19.②句修改为:虽然言语有一些玩笑之意;④句修改为:一些网友探索的“捡秋”线路位置较为偏远。

20.甲:“捡秋”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乙:更像是精神的假期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根据空后的“闹中取静”可知,这里用来形容网红打卡地的热闹,故可以“人声鼎沸”。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

B处,根据空后句“金黄、火红、棕褐交织在一起,宛如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可知,这里形容秋天的色彩非常多,故可用“五彩斑斓”。五彩斑斓:形容色彩繁多亮丽。

C处,根据空前句“人们自由欣赏美景,彼此畅谈心声,分享‘捡秋’的战利品”可知,这里是指烦恼都消散了,故可用“烟消云散”。烟消云散:像烟和云那样消散净尽。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第五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的是②④两句。

②句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虽然”应置于“言语”之前;

④句“探索”与“偏远”搭配不当,较为偏远的是线路位置,可改为:一些网友探索的“捡秋”线路位置较为偏远。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前文介绍“捡秋”这一概念

原义,后文介绍“捡秋”这一概念的新内涵,填入的句子应与“检秋”一词词义发生改变相关,故可填:“捡秋”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乙处,后文指出“捡秋”的意义不在“物质”上,“而”表转折,说明填入的内容应和“精神”有关,故可填:更像是精神的假期。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行走在初夏的早上,尽是雨后的微凉和氤湿的绿意,令人悠然自得。清晨,在小区健身廊道跑步锻炼时,忽然瞥见路边花园里有几株石榴树开花了。A“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远看,石榴树上开满许多像小喇叭似的花朵,红红的,缀满在朦胧的绿丛里,灿若烟霞。

古人把石榴称作“丹若”,就是取自石榴花的颜色。B据《广群芳谱》记载:“石榴,一名丹若,本草云,若木乃扶桑之名,榴花丹颊似之,故亦有丹若之称⋯⋯”说起来石榴算是外来物种,汉朝时传入我国。先是在皇家苑囿中栽种,后来随着时代变迁,才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红的石榴花,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抓人眼球,张力十足,灼热,烂漫,飞扬,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感,成为初夏时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21.文中A、B两处引用,一处没有提供出处,一处提供了出处,原因是什么?

22.文中画横线处描写了初夏石榴花盛开的景象,极富生气,这一表达效果怎么取得的?

【答案】21.①A处引用诗句描写石榴花开放的情景,无需交代出处,如果提供出处反而影响语义的连贯性。

②B处引用是考证石榴的命名,加上出处可以增加权威性和说服力。

22.①运用叠词和排比手法,强调石榴花颜色之艳、数量之多。

②巧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灼热”,化视觉为触觉,写花开得热烈,“烂漫”写花颜色鲜艳,“飞扬”写花飞舞,突显石榴花蓬勃的生命力。

③多用短句,明快活泼,节奏感强,突出花的生气。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处,引用诗句“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是为了生动形象地描绘石榴花开放时“如火”的状态。在作者的描述逻辑中,重点在于通过诗句来强化眼前石榴花开放的景象给人的视觉感受,如果在中间插入诗句的出处,会使语句的节奏被打断,从而影响了对石榴花形象描绘的连贯性。

B处,引用《广群芳谱》的内容是为了对石榴的命名进行考证。《广群芳谱》是一部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文献,注明出处就如同为观点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证据。这使得作者关于石榴被称为“丹若”的说法更具可信度,让读者相信这一名称的由来是有翔实的历史依据的,而不是作者的主观臆断。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

能力。

①“树树”“簇簇”“团团”运用了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强调了石榴花数量众多,花开得极为繁茂。“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使得描述更加丰富、全面且有气势,全方位地凸显出石榴花盛开时绚烂多彩、生机勃勃的状态。

②“灼热”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红红的石榴花”本是视觉描写,“灼热”一词化视觉为触觉,写出了石榴花开的热烈;“烂漫”常用来描绘色彩绚丽、光彩照人的状态,用在这里精准地抓住了石榴花颜色鲜艳、光彩夺目的特点;“飞扬”赋予了石榴花一种灵动的姿态,好像它们不是静止地开在枝头,而是有着一种向上飞扬的活力,在空中尽情展现自己的生机。用词富有表现力。

③句子中多短句,如“灼热,烂漫,飞扬”这样的二字短句,“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这样的三字短句,都是描写石榴花的摇曳多姿,生机勃勃,繁茂绚烂;短句的使用,使语言明快活泼,节奏感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雨后,一只蜘蛛正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然后,它一次次向上爬,又一次次地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他叹了一口气,然后自言自语:“我这一生就如这只蜘蛛,忙忙碌碌而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是吗?”

第二个人看到,他说:“这真是只蠢蜘蛛,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呢?”

第三个人看到,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所感动,他说:“难道我还不如这只蜘蛛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

1.角度决定高度,心态影响成败。

2.生活中的坚持与智慧。

3.失败后的重新审视。

如何看待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第一次月考说它重要是因为占了第一次,也就是说人们很关注它,所以同学们压力会很大。有压力是好的,但超负荷就危险了,凡是都有两面性,最好还是以平常心看待第一次月考。

如果基础好的话,不必在意第一次月考成绩的好坏,因为它就是一次简单的模拟测验,题目难度每所学校也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即便是成绩不好,也还有很多时间逆袭,高三学习完全来得及,也没必要有太大压力。

千万不要因为高三第一次月考影响心情,心情差了还需要几天调整才能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就被别人落下好几天,岂不是得不偿失。此时应该化悲痛为力量,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及时赶超。高三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动力,有动力了,你成绩自然会直线上升!

高三语文备考方法

1、坚持练字,坚持背书,练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

2、要练到位,学生作题的全过程实施细心观察,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下工夫;

3、要改到位,学生练过的东西要评改,老师或详或略都要有评价,不要留下知识漏洞,评改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

4、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

5、要补到位,步步为营;

6、落实到位,盯住学生,摸清每个学生的增分点,因材施教,落实补差;

7、每个学生都要有作文材料库,积累鲜活论据;

8、抓好阅读课,开阔学生视野。

9、强化合作意识。做到精诚团结,艰难与共。做到六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检测。为学生提供作文范例;研究复习备考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经验。三、高考语文复习要求及高考语文复习其它事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