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年轮、树冠、指南针、稀疏、密集”等词语。
2、按课文的不同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有关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知识,热爱树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了解树冠、年轮的形成和作用,学习按课文不同内容理清写作思路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年轮实物。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喜欢)假如你去郊外旅游时不小心迷路了,你会怎么办(自由说)有的同学提到可以用树木辨别方向,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有关树木的文章《院子里的悄悄话》,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以谈话形式导入,贴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姿势端正,读准字音)
2、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如何处理?(学生边说教师及评价)
3、找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同桌互读。
4、回答:课文写的是谁和谁说悄悄话?你都知道了什么?
(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使学生掌握容易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第一个难题,知道课文中是老槐树和小槐树在说悄悄话,为继续学文奠定基础)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辨别方向的方法。
2、出示句式,练习说话条理性。
我用()方法来辨别方向的方法。
3、汇报学习情况,辨别方向的方法。
(1)年轮(出示实物)观察年轮是怎样辨别方向?(贴图)
(2)树冠(出示图片)指名到板前哪部分是树冠?树冠的形成(板书:南北)
4、自学年轮的作用。
(问绕文中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这一中心议课进行研读,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 在小组进行认真感悟,研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和整体,同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和引导,并结合进行一些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情朗读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四、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出示课件)理解老槐树是个怎样的人,采用多种形成读读老槐树说的话,(指名读、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互相评价,认为读的好为同桌画一个笑脸。
2、指导读小槐树说的话(尝试,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采用自评方式,读好的为自己画个笑脸。
3、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对话部分,不读叙述部分,边放课件边读,教师与学生互动,参与其中。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适时评价,进而更深刻感悟课文内容)
五、课外延伸,扩展知识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我还没听够老槐树和小槐树说的悄悄话呢?你们呢?假如你是老槐树爷爷你还对小槐树说些什么?请在课下查找一下有关数目的其他知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扩展延伸,让学生知道树木的其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了解“如获至宝”“顾此失彼”等12个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充分读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说一说,读一读中学习词语,感受幽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漫画中感受幽默带来的愉悦和轻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教学准备:
卜劳恩的其他漫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卜劳恩吗?踏实德国的大漫画家,大的。作品从50年前问世到今天,一直是德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佳品,在德国家喻户晓,这些作品的吸引力也绝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几幅漫画,好吗?
二、看漫画、感受幽默
1、看漫画,把你读懂的内容讲出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读词识字。
(1)幻灯片出示词语,反复读,读音、认形。
指名读词语——认读生字——强调字形的写法
(2)了解词义,师生,生生互动
3、为漫画配合适词语。
可以恰当的引用,鼓励学生说出其他的词语。
三、再读词语、反复练习
开火车练习读词语。
四、作业设计
1、认识12个成语。
2、搜集卜劳恩的漫画欣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3
一、复习内容
第四单元:《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赵州桥》《百花园四》
二、复习目标
1、读熟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古诗的意思。
3、能正确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练习写一处景物,写出它的特点。
三、复习重点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运用多音字。
2、朗读背诵课文。
3、学会正确合并句子。
四、复习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长负责检查背诵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合并句子。
4、独立完成比较形近字、多音字并组词及复习训练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有观察了解大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释疑探究。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子。引导学生与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读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应该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5
教学目标:
1、 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 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 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 :
1、 山茶花的课件 。
2、 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布置你们预习19《山茶花》,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这里有两组词语,谁勇敢地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排列有致 潇洒舒展 特别劲儿)(强调致、舒是翘舌音 劲儿是儿化音)
(课件出示第二组:晶莹的水花 碧绿的清潭 粉红的轻纱)
同学们,我们的语言很神奇,一个简单的词语就能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不信,听老师读,你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些美妙的画面。(师轻缓地、富有感情地读这三个词语。)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脑海里有画面,读出来味就格外足,情也就格外浓。按着这种方法,试着边读便想象画面。(生试着读)
这三个词串之间有联系吗?(没有)同学们,知道吗,有一种花把这三种事物串联在了一起,这是一种什么花呢?
山茶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悟山茶花的美
1、师:山茶花把这三种美丽的画面连在一起了,看来,山茶花有它的独特之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完后说说山茶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
(课件出示句子:山茶花是一种( )的花。)
2、生自由读课。
3、指名交流。
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
山茶花是一种(特别)的花。
三、品读课文,体会山茶花的美。
1、的确,课文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美”字,现在,请大家再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含有“美”字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真是美极了!
山茶花的花形也美。
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
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
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2、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些山茶花的美的?
(1)学生读文,勾画。
(2)师生交流:
花色美:
A、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
你能将句子中的“绝”换个词吗?(那真叫美。那真叫与众不同。那真叫好。那真叫棒。)
师小结:美呀、好呀,都不错,但 “绝”字更妙,它代表的是山茶花一株树上多种颜色,这是的啊,这个“绝”用得多传神啊!
指导朗读
这么多的花色,而且一树多色,多么与众不同啊!课文着重描写了哪几种颜色的山茶花呢?
B、 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山茶花与“晶莹的水花”有什么联系? 出示课件,指导朗读
C、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墨茶是一种什么颜色的茶?墨绿色,绿得发黑的一种颜色。出示课件,指导朗读
D、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因为粉茶红白相间,作者联想到—— 那是织女用朝霞与白云织成的轻纱。出示课件,指导朗读
师生合作读。
美得如此叫人联想翩翩的山茶花,怎不是一种特别的花?想看看它们吗?(课件出示山茶花的图片)
E、还有那么多颜色的山茶花,作者没有写,它等着我们来想象呢,请大家仿照书上的写法,学着说一说你喜欢的山茶花的颜色。喜欢哪一朵种颜色就说哪一种。指名说。
交流反馈。
花形美:
A、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潇洒而舒展。
课件出示:山茶花的花形有( ),也有( ),有叠成( ),也有叠成( ),还有( )
还有什么形状的?课文没写,你能接着说吗?
圆形的。
五角形的。
锯齿形的……
(3)是呀,它的花形这么多,多特别。难怪作者说:“即使闭上眼……”(生接着读)
看来山茶花的美深深映入了作者的心海里,刻入了作者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这多姿多彩的山茶花吧,尽情地朗读这如诗如画的语句吧。(课件图片变换,配乐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