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 传染病综合评价自查报告优秀9篇正文

《传染病综合评价自查报告优秀9篇》

时间: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1

一、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日志的登激作,填写专卡和传卡,要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住址写到行政自然村,不得有缺项、漏项。

二、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须在两小时内报告防疫科,乙类及丙类传染病须在六小时内报告。

三、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诊医生以最快的速度报告防疫科。

四、防疫科每月对辖区内的门诊和住院日志进行一次检查核对。

五、医院防保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对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按要求时限网上直报。

六、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甲、乙、丙类传染病不按要求瞒报、缓报、谎报,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传染病报告制度 2

一、专人负责。由专人负责新生儿报告、登记工作。每月定期到门诊所属计划生育部门、派出所收集接生儿资料,每月定期到门诊辖区的各个负责接生单位收集“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表”。

二、例会制度。指定门诊辖区内的妇女主任、乡村医生、治保� 联络员负责上报本区域本月新生儿资料,核对本月门诊收集的新生儿资料。

三、及时查访。地段主管人员收到卡后,及时巡访,调查新生儿的户籍所在地。发现户籍在其他医院辖区内的,应及时注明户口所在地地址,及时退卡给有辖权的医院。并反馈,做好登记注明,以备核查。

四、登记入册。属于医院地段辖区的新生儿,工作人员应及时登记,建卡立册。并按照计划免疫的程序,及时发放有关疫苗接种的通知书给家长,督促家长按时间来医院接种有关疫苗。

五、资料保存。新生儿入册后妥善保存报告卡,以备核查。做好“五变动”登记工作,并每月上报儿童变动报表。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儿童均须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关于印发福建省预防接种相关免疫程序的通知》要求实施预防接种。

六、须对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专册,每月定期收集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非本地儿童资料。门诊须每季度组织专人到流动人口聚集地、出租屋、市场、工地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无接种证的应补发接种证,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相关疫苗补种。

七、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每年9月派专人到门诊辖区内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核查7岁以下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无接种证的,须补发接种证,并按免疫程序补种疫苗。

传染病综合评价自查报告 3

一、建立各种组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组织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完善的组织和制度,要想做好是不行能的。为此年初便成立了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抢救小组,疫点处理小组,公共卫生突发大事应急处置小组,抢救小组等,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疫情上报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疫点处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漏报调查制度等。对凡建病例档案和病历日志的科室,查门诊及住院登记,将查出的传染病病例与传染病报告登记簿核对,同时查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包括疑诊或确诊病例),医院在每次的例行检查中,严格根据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一些季节性的传染病加强监控,组织专家定期学习,能大大增加了门诊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控和处理力量。

二、制订规划、预案

制订全年工作规划及措施,并逐步按规划实施,确保全年工作顺当完成。

在一些季节传染病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到来之前,做好工作预案,一旦疫情降临,即启动预案,按预案分步实施,准时掌握疫情,做到忙而不乱,胸有成竹。平常做好医院门诊医生培训工作每年定期组织全员职工培训,并考核,对于在考核中不合格的医务人员,赐予一次补考的。时机,并和年底绩效相挂钩,确保培训的效果。

三、准时登记上报疫情

发觉疫情随时登记上报,并利用网络直报中国疾病预防掌握中心。每季度开展一次传染病漏报调查,发觉漏报准时补报,在全年的检查中,没有发觉有传染病病例,更没有漏报状况的发生。

20xx年我院未发觉传染病漏报状况,我们将连续学习《传染病治理条例》,连续落实疫情报告,真正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治疗,做好人民卫士。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4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二、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三、学校卫生室保健医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班主任和教师发现学生有发热、皮诊、腹泻、呕吐、黄疸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及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上报卫生科与教育局。

四、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传染病综合评价自查报告 5

为了预防、掌握和消退传染病在我院管辖地的发生与流行,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治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我们对我院传染病治理进展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规章制度

领导对全院的传染病治理特别重视,在组织机构成立以后,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传染病治理制度”、“预检分诊制度”、“诊断及转诊制度”、“传染病登记报告治理制度”、“网络直报制度”、“门诊住院登记治理制度”、“检验放射登记治理制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等,作到了对传染病的治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二、人员职责

从院领导到传染病治理的相关人员,作到了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职责清楚。外科、内科、妇产科、专家门诊对传染病进展疫情报告、疫情登记,通过传染病漏报自查记录表发觉,各个科室并无漏报例数,传染病报告准时率为100%。防保科相关人员对传染病治理、疫情报告检查、访视、督察、死亡病例调查等工作进展了详细分工,作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工作有条不紊。

三、人员培训

我们为了标准传染病的治理,对全院医务人员进展了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反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组织学习了“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相关的理论学问,反复学习了我院有关传染病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熟悉和专业水平。

四、加强疫情治理

依据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疫情有专人负责,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非典”、“禽流感”等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两小时内进展网络直报,同时于6小时内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乙类传染病病人和/或疑似病例,2小时内网络直报,同时于12小时内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丙类传染病病人和/或疑似病例,于24小时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门诊各科、急诊室,均填写了门诊日志,若发觉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填写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疫情报告卡,送本院保健科,各登记本均已逐项具体填写,便于查询。

医院规定符合以下条件者赐予表扬、嘉奖:

1、疫情治理做到四有:

①有领导分管;

②有专人负责;

③有健全的治理制度(包括报告、检查、奖惩等);

④有传染病及疫情访视等的登记制度。

2、疫情报告做到三不:不漏报;不迟报;不错报。

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字迹清晰,合格率达100%。

4、疫情月、年报表上报准时,数据精确、全面、报告率达100%。

5、处理疫情准时,疫访登记记录具体、完整、个案调查填写真实、归档准时,访视率达100%。

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制度,依据其性质、情节和对学校危害的程度赐予惩处:

1、违法行为情节轻者,赐予批判教育,限期改正。

2、改良不力,连续违犯者,除批判教育、限期改正外,赐予罚款,罚款数额依据违法性质,危害程度扣除当月奖金的20~50%。

3、行政处分:工作不仔细,责任心不强,造成传染病流行,赐予当事人直至开除公职的处分。

4、追究法律责任,对玩忽职守造成甲类传染病、肺炭疽的发生和流行及乙、丙类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者,追究法律责任。

缺乏之处

1、人员学习不够,个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还不是很熟识

2、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

3、有关传染病治理的”硬件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传染病综合评价自查报告 6

为了仔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方法》,进一步完善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治理制度,按柳州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漏报自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院在自查小组组长的领导下,于20xx年12月29―30日开展了传染病疫情的自查工作,现在将工作总结如下:

我院由副院长主管疫情报告工作,有专职的疫情登记、统计及网络直报录入员,建立有病历保管制度、门诊日志,门诊及住院部有报告卡片,每月进展三次疫情自查及核对。

查20xx年1月至12月医师门诊日志,共查24554人次,查出法定传染病病例91例,其中肺结核病例7例,菌例2例,甲肝1例,乙肝4例,流行性腮腺炎8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例,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例68例;查住院病例772人次,查出肺结核病例1例;查检验室记录本,共查出乙肝阳性结果61例。无漏报病例,报告时限小于1天75例,占同期报告总病例数的81.52%,大于1天报告17例,占同期报告总病例数的'18.48%。

经分析,我院法定传染病晚报的缘由主要是停电造成,其次是网络直报人员下村工作及医生填卡不准时造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仔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方法》,仔细做好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工作,按要求准时上报疫情。

传染病综合评价自查报告 7

为了预防、掌握乃至消退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康,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类治理,使我院的传染病治理纳入标准化。我院对传染病治理进展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治理机制

医院领导对传染病治理特别重视,成立了以院长、副院长为组长、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大事领导小组”;相应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二号病’防治领导小组”、“传染病治理科(挂靠保健科)”,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传染病的标准化治理。

二、规章制度

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登记制度”、“门诊病历日志制度”、“传染病治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治理检查制度”、“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制度”、“传染病疫情治理奖惩制度”、“分诊台工作制度”、“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制度”、“发热门诊工作制度”、“隔离留观室工作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传染病治理科工作制度”、“传染病法规学问培训制度”等,做到了对传染病的治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三、人员职责

从院领导到传染病治理的相关人员,进展了详细的分工,做到了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职责清楚。

四、人员培训

为了标准传染病的治理,规定了新入院的医务人员必需进展传染病相关学问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展传染病相关学问定期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反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学习传染病相关的理论学问,反复学习我院有关传染病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熟悉和专业水平。

五、应急措施

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大事领导小组,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由相关人员马上报告院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实行相应的措施。

六、疫情治理

依据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疫情有专人负责。门诊、急诊室,均填写了门诊日志,若发觉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填写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疫情报告卡,送本院防保科,除门诊日志工程不齐,各登记本均已逐项具体填写。

质量检查一次,承受主管部门的批判指导。业务院长、防保科主任、医务科主任对本院的疫情报告治理进展了不定期检查。

七、重大传染病治理

医院对于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制订了处置予案,必要时可马上启动预案。

八、消毒治理

医院成立了以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和总护士长牵头的消毒治理委小组,与各科室部门亲密协作,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定期进展消毒监测,保证了消毒效果。

九、宣传教育

我院由保健科和安康教育治理科主办传染病宣传板报,每年4期,宣传传染病的防治学问。

十、缺乏之处及整改措施

1、人员学习不够,打算以后在一年四期培训学习的根底上适当增加;

2、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

3、有关传染病治理的硬件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4、门诊日志工程不齐,现已按排重新印制。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8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认真学习20xx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二、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要了解主要以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乙脑、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脑、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丙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政教处配合、校卫生室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应当立即报告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由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统计后报告校领导,最后经确认和领导审批后由学校报告员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及时报告校卫生室,由校卫生室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报告顺序:学生→班主任→校卫生室或卫生工作人员→校领导→镇防保科和镇教→区教体卫科和区疾控中心。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9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确保疫情数字及时、准确、完整,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广人民身体健康,特规定如下:

1、传染病疫情报告范围:

甲类传染病2种。

乙类传染病24种。

2、报告制度:

①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其他医务人员或病人家属为义务报告人。

②门诊医师发现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应在门诊日志中认真填写,并填写传染卡在传染病登记册上登记,在门诊日志、病历上注明:“疫情已报”、“注意疫报”。

③住院患者如已确诊为疑似传染病,亦应填写传染卡,并应及时填写“转归订正”。

④传染卡的填写项目要求完整、清晰、字迹不得潦草。

⑤甲类传染病线电话报告,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出,再补送传染病报告卡,并在未确诊前作疑似报告;乙类传染病于6小时内报出;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报出。

⑥每天由各科室疫情报告兼职人员将传染病报告卡送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人员,再有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人员汇总、登记并及时按规定的时限上报区防疫站。

⑦一人同时患有两种传染病时,应同时报两张传染病报告卡。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未愈者,应每年报传染病报告卡一次。

⑧急性食物中毒也列入报告的范围,应电话报告疾控部门,在填写报告卡上报。

⑨各科室传染卡要有专人负责登记、送交。预防保健科应有专人签字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