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汇总32篇】正文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汇总32篇】》

时间: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精选32篇)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

朱有勇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他选择投身新战场——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__年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41%。这一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

说干就干,朱有勇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组,带领团队一竿子插到底,在这个寨子扎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导种冬季土豆,农民刚开始不积极,他跟村组干部搞起了示范种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车子陷进了泥坑,他第一个下去推车,任凭泥巴溅了一身;寻找水源时,他拄着拐杖穿行在雨后湿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

驻村扶贫,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战服”。他要求参加院士指导班的学员都要穿上迷彩服,因为这样可以一扫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激发起奋斗的姿态来。

种出五斤重的“神奇土豆”,种出药企抢着买的“有机三七”,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冬闲田”变“致富田”,老百姓的评价,就是朱有勇脱贫战线上的口碑。

一句承诺,映照一位共产党人的一辈子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个旧市一个农村家庭。

他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年代,对贫穷和饥饿的记忆刻骨铭心。“农民种地很辛苦,但再怎么拼命干活,种的粮食仍吃不饱。”他甚至做梦,一个玉米秆上结出五六个棒子,一株植物上面结西红柿、下面长土豆,这样大家就能吃饱了。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

9月的紫荆园,阳光和煦温暖。在华南农业大学院士广场的卢永根院士雕像前,三五成群的学生默默献上鲜花,纪念这位刚刚离开的老校长。

卢永根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保存了华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野生水稻基因库。20__年罹患癌症后,他将毕生积蓄880万余元无偿捐献给华农,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8月12日,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9岁。根据生前遗愿,他的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于当天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

传承水稻“宝库”,动员学者归国

“卢院士对科学实事求是,学风严谨,生活简朴,淡泊名利,晚年将毕生积蓄捐赠学校,反哺社会。这种奉献精神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曾受教于卢永根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说,当年他赴日本留学后,卢永根接二连三写信动员他回国。最终,刘耀光回到华农潜心科研,成为学术大家。

卢永根出生于1930年的香港,在抗日战争时期,战争的残酷让卢永根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香港培侨中学的3年学习中,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52年,作为华南农学院的首批学生,卢永根在这里遇到了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

他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这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初,他带领团队研究水稻的杂种不育性,并和助手张桂权一起提出了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概念,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卢永根以他的一腔爱国之情教育和感染了身边无数人。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定地拒绝。

“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其间,他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在他的感召下,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回到祖国,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华农副校长温思美回忆,1984年偶遇卢永根后两人多有深谈,卢永根力邀其毕业后回国工作。“正是卢院士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以及为人为学的人格魅力吸引我来到华农。”

为教育事业捐尽有用之躯

20__年3月,卢永根及夫人徐雪宾将毕生积蓄合计8809446元全部捐赠给华农,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在慷慨捐赠的背后,是卢永根坚守一生的节约。他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没有全职保姆,过去常常在学校食堂与学生们一起排队打饭。

对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及对自己近乎严苛的要求,在卢永根的人生中一以贯之。

他的秘书赵杏娟回忆:“卢院士发表的文章发言稿、学术报告等都是他自己去收集材料、起草的。我根据他的要求整理后,他会认真修改文章的排版布局,反复推敲用词造句,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卢永根坚决不同意学校派专车接送他上下班,坚持走路,因私出行则会选择坐公交车;出差搭飞机时,他都是买经济舱;患病住院期间,他也要求秘书用公交车和地铁出行;在办公室自备邮票,私人信件绝不花费公家一分钱。

有人发现,他在笔记本的扉页上题字自勉: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20__年3月,卢永根获评“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早在患病前,卢永根就办理了遗体捐献卡,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他说,作为共产党员,捐献遗体是为党和国家最后一次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3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xx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曾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近一段时间,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卢永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献出一切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知识分子楷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表示,要深入学习卢永根信念坚定、至诚报国,开拓创新、勤奋耕耘,勇担重任、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大力弘扬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和忠诚执着朴实品格,建功立业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卢永根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卢永根的亲属、同事、学生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学习有感

中科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向全体新当选院士发出了向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卢永根学习的倡议。

白春礼呼吁,院士们要学习卢永根忠贞爱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优秀品德,学习他甘为人梯、提携后学的大家风范。院士们要把学习卢永根先进事迹和精神品格,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争做新时代的明德楷模,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赋予院士的崇高荣誉。同时,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于当日发出倡议书,倡议广大院士向卢永根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至诚爱国奉献,无私教书育人,积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倡议书提到,卢永根热爱祖国,信仰坚定,品格崇高,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是中科院院士爱国报国的先进代表,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模范,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倡议书指出,要学习卢永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卢永根出生于香港,1949年在高中时期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时的学习和革命经历,让卢永根不断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始终与党一致,时时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近年来,他因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长期住院,无法正常参加支部活动,在他的主动要求下成立了“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每月定期在医院开展组织生活,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按照要求学习党的文件与材料,保持与党组织的密切联系。

倡议书指出,要学习卢永根献身科教,勇于创新。卢永根在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期间,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和师生利益放在首位。他顶住压力,破格晋升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打开了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科研方面,卢永根在1978年完成《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一书,成为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者最重要的参考书,同时也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卢永根勇于创新,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交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倡议书指出,要学习卢永根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生活中,卢永根发扬共产党员朴素节俭的优良作风,办公室设施简单,家里陈设简朴。与生活中近乎苛刻的节约形成鲜明对比,卢永根捐资助教却毫无保留。xx年3月,他撑着孱弱病躯和夫人徐雪宾将毕生积蓄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满室皆旧物,布衣好耕读。积蓄八百万,捐赠不迟疑。”这是卢永根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4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将他的一腔热血播撒在祖国、工作、人民之中。

将满腔热血化作对祖国的一片赤诚。生于兵荒马乱之际,年少时目睹日寇暴行,卢永根对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有着更加殷切的期盼。他无数次说,无论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刻,他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面对祖国危难卢永根毅然决然地投身祖国的怀抱,对祖国深沉的爱,贯穿卢永根的一生。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他对祖国的忠诚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也应该将他这种对祖国的赤诚化作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多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推动自己工作的动力。

将满腔热血化作对事业的一腔热情。作为科学家,卢永根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一辈子研究学术,保存了华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野生稻基因库。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老校长,13年间,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鞠躬尽瘁,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惦记的还是自己的学术研究,在病床上仍然坚持研究、学习。我们也应该学习卢永根院士对工作的热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勤恳工作的决心做好人民的“勤务兵”。

将满腔热血化作对人民的一种深情。20xx年3月,卢永根以夫妻名义将毕生积蓄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教育基金协会,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20xx年8月12日,卢永根院士因病辞世。按照他和家属意见,不举行任何遗体告别仪式,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卢永根将自己最后的余热都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国家和人民,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最光辉的写照吗?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组工人员,我们也应该学习卢老这种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深情,不断提升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觉悟,努力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前提,多为人民着想,多办民生实事、多解人民之难。

卢永根就像一朵小火花,他默默奉献,点亮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卢永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生坚定理想信念,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卢永根用他的实际行动教会我们怎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用他的赤诚之心抒写了“我和我的祖国”这一壮丽篇章。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5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湖南省水利厅原副总工程师兼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余元君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余元君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宝贵生命生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以及对国家繁荣发展的责任担当,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榜样标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水利工作者,是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嘱托的先锋模范,无愧于“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水利人,余元君同志25年如一日扎根水利事业发展第一线,他,敬业务实,廉洁自律,甘为人梯,因连续多日高负荷工作而殉职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6岁这个年富力强的年纪。他的牺牲,是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他敬业奉献、忠诚无私的高贵品质,值得每位党员干部学习。

余元君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但他忠诚、干净、担当的崇高精神却永远留存,成为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各级党员干部都能向余元君这样的时代楷模学习,把楷模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政治品格,立足平凡岗位建功立业,一心向党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6

挽联低垂,闽江呜咽。27日上午,在扑救“11.25”民房火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张伟杰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福州市殡仪馆隆重举行。上千名社会各界人士轻捧素菊,与英雄父母、亲友、战友一起,送英雄“最后一程”。

在告别厅外,自发从各地赶来的群众拉起黑底白字的横幅,“福州人民向张伟杰烈士致敬”“人民英烈,永垂不朽”“烈士走好,英灵永存”“救火英雄,一路走好”等诉说着人们对英雄的不尽牵挂与追思。

奠堂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张伟杰烈士”,横幅下方张伟杰烈士遗像的两边“舍己救人英雄壮举惊天地,赴汤蹈火烈士丹心感榕城”的挽联格外醒目。庄重的党旗覆盖在张伟杰烈士的遗体上,周围撒满了黄、白两色菊花,6名消防指战员肃然站在遗体两边守护。

张伟杰是福建永春人,1993年4月出生,20__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三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生前系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四中队消防员。

两天前,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叶下村一民房发生火灾,特勤四中队接到增援命令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6时26分,火势得到控制。7时29分,现场反馈有1名群众被困,张伟杰同志主动请缨,在水枪掩护下进入现场搜救被困人员。由于着火建筑长时间燃烧,建筑突然呈V字型发生坍塌,造成被困群众和张伟杰同志被坍塌墙体掩埋。8点30分,被困群众被救出。9点58左右张伟杰同志被救出,并立即送医急救。经全力抢救无效,张伟杰同志于13时15分壮烈牺牲。

27日8时许,一位老人从告别厅外一溜小跑进来,老泪纵横:“伟杰呐,你是为了救人牺牲了自己啊,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这一走,叫爸爸妈妈好想好想你啊!”两名女消防员连忙上前搀扶老人,原来该老人是张伟杰的姑姑徐燕英,早上从永春匆匆赶来,一时迷路,找不到亲属。在女消防员一路护送下,她和亲属得以汇合。

“伟杰特别听话,特别勤快,父母身体都不好,家里还有90岁的奶奶,一到放假就回家帮忙做家务,每个月还省吃俭用寄钱回家。”徐燕英告诉记者,得知张伟杰牺牲的消息,亲属一直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没想到再次见面就是永别。

上午9点,伴随着低沉的哀乐声,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全体参会人员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张伟杰烈士默哀致敬,与张伟杰烈士做最后的告别。一个个花圈、一副副挽联、一束束菊花,寄托着大家无尽的哀思,表达着对年轻生命的惋惜和不舍,他们满含热泪祈祝英雄一路走好。

烈士母亲悲痛难抑,被两旁的亲属搀扶着。献花时,不少消防员们哭着面对队友的遗像做最后的告别,久久不肯离去。

入伍三年的段香港是张伟杰的战友,和张伟杰朝夕相处。段香港表示:“每次执行救援任务,班长都冲在最前面,他是我们的楷模,今后我们会以班长为榜样,更加勇敢地去面对每一次战斗。”

段香港说,在训练中,张伟杰经常分析训练项目的特点和自身条件的优势不足,反复琢磨,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比如,挂钩梯这个项目以前曾是班长的弱项,为攻克这一短板,他认真向老兵请教学习,加班加点苦练动作技巧。针对自身腰部力量不足、缺少爆发力的问题,他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要求开展强化锻炼,坚持每天在健身器上完成二百个仰卧起坐、二百个俯卧撑、二百个屈腿伸。很快,他的成绩明显提升,名列中队前茅。

“这两天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我和班长一起走向火场的画面,他真正用生命实践了入队时许下的‘刀山敢上、火海敢闯’诺言。”段香港说,虽然英烈已远去,但大家会永远怀念他。

“这孩子太年轻了,我来送送他。”年近六旬的杨女士是家住白马路的普通市民。她得知消息,怀着崇敬和缅怀心情,赶到了追悼会现场。杨女士说,张伟杰为救群众而壮烈牺牲,这给自己内心带来很大的触动,“他和我儿子年龄差不多,他的行为值得所有人景仰,他是福州人民的骄傲。”

来自闽清的小温是一名护士,同时也是福建消防粉丝后援会的代表,当年“尼伯特”肆虐家乡的时候,她才17岁。因为亲历消防员奋力救援、协助乡亲们重建家园,从此成为消防战线的“粉丝”。送别张伟杰后,小温和同行的“粉丝”代表抱头痛哭不已,她说,张伟杰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用忠肝义胆诠释了消防员的忠诚与荣光。“今后,我会和大家一起,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消防知识,坚定地和消防员站在一起,做他们的肩膀,给他们最坚强的依靠。”

自入伍以来,张伟杰先后参与了1200余次灭火救援行动,疏散和抢救群众300余人,并参与完成了“数字中国”峰会、海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80余项重大活动消防安保任务,先后7次受到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

目前,应急管理部批准张伟杰同志为烈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记张伟杰同志个人一等功。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和福州市委追授张伟杰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福建省委追授张伟杰同志“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福建省总工会追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人民英雄,一路走好!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7

通过观看直播,我被他们的事迹深深震撼,10位最美铁路人正是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铁路人的缩影,他们在铁路建设发展中的付出和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从追赶到超越的浴火重生。一代代铁路人用坚守与付出书写着追梦的奋斗历程。人民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皎龙号”深潜船创造了“中国深度”;“嫦娥号”飞船创造了“中国高度”;“复兴号”动车组创造了“中国速度”。“最美铁路人”是平凡的英雄,是无数铁路职工的缩影,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勤劳的双手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绚丽的人生。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来自格尔木工务段的于本蕃,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铁路人和新时代的铁路榜样。

他的美在于奉献。他立足雪域高原13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艰苦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他的美在于坚持。24岁的他就踏入青藏线,在高海拔的青藏铁路默默坚守,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标准更高,风沙强意志更强”的顽强作风,守护着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

这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他们是我们心中的坐标,榜样是一种力量,它不断激励我们前行,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铁路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为铁路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8

守住初心。滕叔常常教导我们青年干警要时刻怀民于心,用真心为百姓解忧。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行政人员,为民情怀就体现在每一次接听当事人来电的语气中,每一次会见当事人的微笑中,每一次工作交接的细节中,这些日常工作的平常事或许并不会影响我们对案件的公正审判,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的司法温度。

作为青年一代更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9

20__年注定是特别的一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20__年7月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洪灾,受灾地区涉及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27省。

20__年洪水水位线一度超过了98年,给人们的生活、财产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当前长江、太湖流域防汛工作依旧严峻,我国进入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将团结一切人力物力应对防洪挑战。

在大家都为了防洪抗洪忧心,想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时候,湖南冷水江市一气功大师为了退洪发功,称可以让洪水退去,视频一出,立即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7月10日,湖南冷水江市,一位气功大师站在洪水旁手舞足蹈,念念有词,只见他忽而跳起发功,忽而坐下打坐,这一番惊奇的场面,立即引来了路人们不怕命的围观。

面对20__年百年难遇的洪灾,大家都很担心都很着急,想要灾情赶快过去,还大地一片安宁。

在灾情面前,暂且不说封建迷信的“气功退洪”效果如何,就凭这位湖南冷水江市气功大师借“气功退洪”的噱头,大肆扰乱抗洪秩序,给抗洪工作带来了麻烦这一点就应该接受大众的批评。

将自己置身于翻涌的洪水中,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在20__年南方遭遇百年难遇洪灾这个特别时刻,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配合防洪工作,好好待在家。

千万不能学湖南冷水这位气功大师为了炒作,哗众取宠声称气功退洪,真是可气又笑。不给防洪工作添麻烦,这就是对于防洪工作人员最大的帮助。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0

我听取了十名同志的事迹报告,感触颇深。这些建设系统的先进典型,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工作,默默的奉献着,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为我市城建事业献身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深思。

学习典型什么?我想,第一首先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庞宝根同志率领团队把一家默默无闻偏居一隅的乡镇建筑队嬗变为香港主板上市的现代企业集团,就充分发扬了敢于创新的精神。宝业集团起步于1974年,经过34年的发展,借助浙江省宽松的经济环境,秉承“以品牌赢市场,以科技求发展”的理念,承建了一大批大难新工程,创出了鲁班奖11项,国优银奖10项,庞宝根带领宝业集团取得如此成就,他的创新精神,他的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当前我们城建工作面临复杂的形势,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开展工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地步,这样才能把我市城建工作推向更高的层面。

第二,要学习先进典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宁波市江北区城管局的一线保洁员徐辉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市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虽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为了树立环卫工作良好形象,徐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第三、要学习先进典型的无私无畏的拼搏精神。温州市龙湾区建设局原副局长娄爱亮同志因积劳成疾、鞠躬尽瘁而最终因公殉职。他在3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面对多项繁重的建设任务,没有私毫的退懈,凭着无私无畏的拼搏精神,一一攻克难题。尤其是在瓯海大道龙湾段工程建设中,由于该工程涉及到5个镇(街道)、23个行政村,共需征地3800亩、拆迁房屋18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17万平方米,因量大面广,情况繁杂,使征地和拆迁成了“天下第一难”。娄爱亮同志迎难而上,政策与感情并用,原则与爱心相济,使得征地和拆迁工作顺利推进,为这一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工和顺利推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娄爱亮同志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是位真抓实干的好干部。

我们学习先进典型,要立足于本岗位,找出自己的差距,认认真真的做好上级交给的每一项工作,无论大小,从一点点的小事做起。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真正把职工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为推进环卫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1

卢永根同志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重大反响,爱国,是当代青年最应该具有的品质。忠心报国,是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院士卢永根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为现代青年指引了方向。一、以报国为志。卢院士生于国家危亡之际,年少时目睹国家衰败,他说在身处逆境时,认为要把一辈子献给祖国。卢永根曾多次出国探亲,在他国优越的生活条件诱惑下,他回国报效国家。卢院士将一生献给了国家的科研,他长期奋斗在高等教育的'行列,关心教研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培养了专家,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二、以报国为荣。卢院士将自己的全部积蓄设立教育基金,到逝世后捐献遗体,都彰显着爱国情。卢院士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家中几乎都没有新式家具,床锈迹斑斑,几张破凳子,就是这些破家具陪伴了他一生。卢院士始终对党保持忠诚,把爱国热情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2

朱有勇,男,汉族,1955年11月生,云南省红河州个旧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首席教授,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朱有勇学农爱农为农,四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致力于科技扶贫并结出累累硕果,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的道义担当。

敢于“顶天”:问鼎《自然》封面文章

因为研究生导师段永嘉先生留的“一道不会回答的考题”——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赖化学农药控制病害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朱有勇开始了数十年的科学探索之路。

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易造成病害流行,致使农药用量大幅增加,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粮食生产构成潜在危机。很多国外科学家提出通过基因、生物学、杂交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都因为技术难度太大,几乎没有成功的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南的稻瘟病很严重。在石屏县的一个村子里,朱有勇偶然发现栽种着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里稻瘟病很轻,而只种一个品种的田里病害却比较严重。难道“稻瘟病”的发病率高低与水稻不同品种间的间作有关?于是,他跳出品种概念,依托传统间套作技术,开始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尝试。经过研究,他发现,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栽培技术,尤其是作物间作套种和林木混交等,体现了作物多样性的内涵,能减缓病虫害流行。此后的十多年里,他经过近千次试验进行确证并研究控病机理,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最终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径。在20__年,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引起全球关注。

“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甘于立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__年,中国工程院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作为年富力强的“60后”院士,定点扶贫的任务落在了朱有勇肩上。朱有勇院士带着团队驻扎在竹塘乡蒿枝坝,走进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朱有勇院士团队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利器,确定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帮助边境直过民族尽快脱贫致富。

朱有勇院士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在这里落地。该技术充分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减少60%的农药用量,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落地的还有“院士公司 基地 农户”的“4”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扶贫模式,即院士、专家和公司抱团帮助农户解决技术、物资及销售方面的问题,农户专心学技术搞种植,大家齐心协力脱贫致富。20__年,在全县38个村寨示范3200多亩。冬季马铃薯在11、12月播种,翌年3、4月收获,澜沧将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冬季马铃薯平均亩产2.5-3.5吨,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

朱有勇院士在调研中发现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林下经济大有文章可做。朱有勇院士又给澜沧带来了一项“能转化到土地里”的创新科研成果——林下有机三七技术。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坚持“不准施用一粒化肥,不准使用一滴农药”的品质控制标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机三七,从生产过程保证了药材质量。该技术不占农用地,生产成本低,价格高效益好,为边疆民族地区探索出一条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林下有机三七预计每亩产量50公斤至80公斤(干重),村民每亩林下三七可收入5万元至15万元。

扶贫先扶智。朱有勇院士团队不仅为拉祜山寨带来了最新科技,也带来了“最强大脑”,在全国首创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院士专家直接为农户授课,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理论、教生产,手把手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直至学懂学会。到目前为止,院士专家已培养了840名乡土人才,这些学员回乡以后为脱贫致富发挥了带头作用,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朱有勇心系一生钟爱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事业,在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学校特别奖励他200万元。他用奖金设立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专门奖励品学兼有的学生和潜心研究的老师,鼓励学农爱农的师生踏实耕耘、奋发前行。

在学术界,朱有勇院士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在农民眼中,他是一个最在行不过的庄稼好手,知农民冷暖、懂农民所想的贴心人;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学农爱农为农、令人敬佩的老师和关爱后辈的长者;在自己眼中,他说不过是一名农民教授。

朱有勇立足于平凡的岗位,根植土地,不忘初心,担当实干,书写了学农爱农为农,潜心服务“三农”奋斗篇章。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3

感受了十位同志的事迹后,我被这些事迹感动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国税有这样的干部、劳模由衷感到骄傲,但对于以后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行动,决不能说报告完了事情就结束了,我们要更好地弘扬国税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落地生根、盛久不衰。

第一,要无私奉献,不要斤斤计较。无私奉献和忘我劳动是多少年来劳模们最重要的品质,我就是要学习这种精神。无私奉献是感情上的自愿,是用任何物质也不可以衡量的一种力量,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无私奉献和无劳而获针锋相对,我必须鄙弃后者。

第二,要勇担责任,不要扯皮推诿。责任对应着意义,没有责任就没有意义。勇担责任是劳模精神的重要发光点。一个人要是对任何人任何事没有责任,那他就活得没意义,责任越大,意义就越大。我必须勇担责任,认真践行中央精神,能有作为、活得有意义,反之就是逃避责任、不敢担当、混吃混合、庸庸碌碌,到头来追悔莫及。

第三,要不断的通过学习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技能,不断地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使自己在组合素质能力上早日赶上前辈。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超越,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尽快成长为爱岗敬业、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的有用之才!

劳模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国税劳模精神代表着国税人光辉的道德风尚。我为国税有这样的劳模感到高兴,学习劳模,就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服务纳税人的专业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用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国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前程如朝霞般绚烂,成功如灯火般辉煌;也许,只能是这样,攀援却不能登顶,奔流却掀不起波浪。然而,我执着地信仰着我的事业,像绿叶信仰奉献,像雄鹰信仰蓝天。我忠诚于我的事业,像蜡烛忠诚于燃烧,像山石忠诚于屹立。为了国税人的荣耀,我们拼搏;为了国税人的信仰,我们奉献。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不是标语;为人民服务是敬畏,更是真诚。前辈的精神,是我们心中大的力量;模范的光芒,已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国税的希望,从此放在我们坚实的肩膀。历史的长卷徐徐展开,那浓墨重彩,绚丽夺目的篇章启示我们:

如果,迷失了方向,向人民看齐;

如果,找不到出路,为人民服务。

因为,我们与人民血脉相连!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4

16日,全国民政系统学习宣传许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民政部举行。李立国、窦玉沛、宫蒲光、顾朝曦、高晓兵、贾育林、王建军、詹成付等民政部党组成员和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出席报告会,民政部机关全体公务员、全国老龄办副司级以上干部、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在主会场参加报告会,各地民政部门在分会场通过视频直播系统收看了报告会。

许帅同志是近年来民政战线和社区工作领域继周国知、谭竹青、吴亚琴等同志之后,涌现出来的又一先进典型。作为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许帅以“民众之事无小事”为己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视救助对象为亲人,真心实意帮救助对象办实事解难事。他积极谋事创业,不断开拓创新,带领安阳市救助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多次得到民政部、河南省的肯定和通报表扬。20xx年12月,许帅同志被确诊为胃癌四期,但他仍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以乐观、豁达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继续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xx年7月,民政部授予许帅同志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并印发《关于在全国民政系统学习宣传许帅同志先进事迹的决定》。

报告会上,许帅的同事吴青山、朋友冯琳、父亲许宏刚,许帅住院期间的管床护士张龙琳,跟踪报道许帅事迹的记者李杉先后走上讲台,从不同角度,全面生动地介绍了许帅同志的先进事迹,把一个拥有坚定乐观革命情怀,积极从容应对艰难挑战,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民政干部的杰出代表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在场观众认真聆听,感人之处会场一片唏嘘,掌声多次响起,大家一起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听取报告后,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强调,许帅同志是民政战线的一面旗帜,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向许帅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政治品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良作风,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乐观豁达、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李立国部长要求,各地要把学习宣传许帅同志先进事迹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结合起来,与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加强民政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在全国迅速动员、掀起学习宣传许帅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5

在农村长大的我,对花木种植有浓厚的兴趣。20xx年,我听说春风村有300多亩茶叶地想承包出去,当即和朋友来看。

在村办公室,我见到了王家元。听说来投资,王家元瞪大了眼睛:“你们来得太及时了,现在就可以谈。”可到现场一看,那片地水、电、路三不通。再见王家元时,我就给他出了道难题:一个月内把这三件事办好。

过了20多天,王家元打来电话说,那三件事有眉目了。我打心里不相信,就开车过去看。一进村口,王家元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说:“路,交通局已经立项了,保证两个月内挖通,争取五个月内硬化;水和电也已经在测绘了。”他还把资料、图纸拿给我看。

一个村干部居然有如此魄力,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仍有些疑虑。我说,投资可以,土地租用30年,每亩租金最多50元。王家元说:“这个事情我还真不能做主!租金要由村民讨论决定。”

两个月后,王家元再次来电,说土地的事情说好了,每亩租金就50元,但有个条件,用工春风村的村民要优先。我问他原因,王家元说,土地租金是便宜了点,但是如果用工都请村民的话,大家每年能增收300多元。

王家元的实诚和执着打动了我,我不再犹豫,把320亩茶叶地租了下来。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6

日前,中宣部追授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大家都在追忆着“布衣院士”矢志报国的初心,坚定了新时代干事创业的信心。

一个好榜样,可以感召一群人、带动一群人、凝聚一群人。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担任校长期间,他顶住压力,破格晋升“华农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1987年,在卢永根的推动下,华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打开人才培养新格局。20xx年3月,他把880多万元积蓄全部捐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卢永根夫妇住的房子,依然是华农的房改房,位于五层,还保留着上世纪的装修,室内的陈设也非常简单。卢永根曾说:“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可以说,他真正用一生的行动见证了他的爱国之心。

生的境界与追求,来自于党性的修养。在卢永根身上,党性既真实,又耀眼。他用自己的无言行动,展现了党性的强度和纯度,诠释了党性的力量,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修养树立了榜样。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这些都是卢永根身上的优秀品质,是时代的精神财富。

“ 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这是卢永根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如今,学习卢永根院士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坦荡,做一个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人;就是要学习他勤俭乐于奉献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将一生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所热爱的领域。

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大的成功,所有奇迹的创造,都必须有崇高的精神支撑。面对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考验,需要在全社会树立起精神的丰碑。卢永根无疑是教育、科研战线的先进人物典型,而未来还会有更多各行各业的时代楷模不断涌现,树立起一个又一个精神丰碑,共同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当前,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关键阶段,需要全社会共同弘扬时代楷模精神,把他们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全民族的实际行动,努力铸造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为民之基。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7

学习李夏同志先进事迹,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一名新入职的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李夏同志当成一面镜子、当成一个标杆,坚定信念,不断学习,爱岗敬业,为民服务。

一要做到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李夏微信朋友圈的个性签名,如今却成了他短暂但光彩一生的写照。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决做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二要做到不断学习、提升能力。作为一名新入职的纪检监察干部,要勤学习,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等党章党规党纪知识;要多请教,多思考,多总结,掌握业务流程、理清工作思路;多动手,努力写好各类方案、汇报、总结、报道等工作。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能力,尽快融入纪检监察这个大家庭。

三要做到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学思践悟,切实履行职责,要把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树立梦想从踏实工作开始的观念,让爱岗敬业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迎着朝阳当思如何努力,踏着晚霞要问是否进步。刚进入纪检监察系统不久,目前在党风室工作,任务繁重,有些业务还不熟练,我要积极主动地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在工作中,要立足本职、脚踏实地、爱岗敬业,从点滴做起。力争把平凡的事情一件件做好,把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好,把琐碎的事情用心做好。例如,做好市作风建设检查反馈问题核实情况上报和卷宗收集整理工作,积极做好作风建设相关文件的拟定、情况汇总等工作。

四要做到心系群众,为民服务。李夏同志在抗击台风“利奇马”中,突遇山体塌方,英勇牺牲,年仅33岁,将宝贵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抗灾抢险的路上,他舍小家为大家,在抢险一线,不顾个人安危,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党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自觉配合委领导和同事做好作风建设检查,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配合同事做好扫黑除恶督导整改和扶贫领域专项治理等工作。

五要做到保持良好的心态。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都要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锐意进取、乐观自信;当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寻求解决的办法,坚持不懈;消除浮躁,静下心来做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将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勉励自己,坚定信念,不断学习,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在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中践行初心,展示一名纪检人的担当和使命。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8

黄大发,一位老支书、一个基层党支部、一群山村里的村民,愣是与大山较劲、与贫困较劲,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不屈之路,展现出了一个支部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凭借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辈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层实际、灵活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学习体会如下:

一是学习黄大发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境界。黄大发在担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和大山较劲,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的为民情怀,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

二是学习黄大发敢于担当、实干巧干的工作作风。尊重科学,实干加巧干是黄大发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

三年时间,在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后,黄大发要重启修渠计划。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艰苦卓绝数十载,终于引来一泓清泉,当地自然生态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三是学习黄大发联系群众、坚守初心的公仆本色。黄大发36年如一日,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实际行动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闻报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弯道,“一股劲”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们坚毅执着、有勇有谋,“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为一个时代镌刻光荣与梦想。

作为一个党员,虽然黄大发“大字不识几个”,但时刻记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鉴别干部的“试金石”,也是区分“好干部”与“坏干部”的“分界线”。

党员干部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黄大发为镜子,在思想认识、精神境界、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进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打牢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党员干部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政治修养;实践党的宗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本色,加强作风修养。这些内容和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是我们做好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指南。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19

崔道植,原x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全国著名痕迹检验专家,公安部特聘专家之一。他80多岁高龄仍退而不休,坚守岗位,参与侦破多起全国有影响力的案件,也为政法队伍培养了一大批刑事技术人才,是新中国成立62年以来全省公安保卫战线最具影响力的英雄模范人物,20xx年6月29日,党中央授予崔道植“七一勋章”。

一要学习崔道植以身许国,报效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学习让我了解到,崔道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一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完成工作,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他把发展党的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并为了党的事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崔道植是我们所有民警、辅警的.先锋模范,是我们全体民警、辅警的楷模,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奋斗,勇于担当,为了党和国家奋斗终身。

二要学习崔道植一心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学习崔道植精神,让我感触颇深,崔道植凭着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了我,激励了我,他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级给我的一切工作都是我热爱的,因为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而我同时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不能忘了本,更要牢记共产党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牢记我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了党工作,把听党话,跟党走,忠诚党的事业作为一生执着信念和动力源泉。对照崔道植精神检查自己在理想信念、工作作风、思想觉悟上的差距,不断整改提高,履行入党时的庄严承诺。

三要学习崔道植无私奉献、不断奋斗的精神。通过学习崔道植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公安特警队员,我们要一代接着一代将崔道植同志身上的这种警察精神传承下去,以“两个过硬”和“四个铁一般”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练就过硬本领,扎实工作,做到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大局稳定而磨练本领,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而不懈奋斗。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0

1930年12月2日生于香港,广东花都人。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 1997年他荣获“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__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他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爱国情怀献身于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为我国农业的教育和发展做出了贡献。20__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1

连日来,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有媒体刊文指出,“布衣院士”卢永根走了,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他不留财产、不留遗体、不留墓碑,但是,他却留下了很多很多……

一生可以很长,长到度日如年;一生也可能很短,短到白驹过隙。雕琢生命的刻刀就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将刻画出怎样丰富精彩的人生,全凭自己的选择和把握。这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不求无憾,但求无悔。一个“一生家国情,桃李满天下”的“布衣院士”,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怀揣怎样的笃定追求,拥有怎样的洞明练达,才能够坦然无悔地留下这样一座闪光的“无字丰碑”。“永根”有“根”,探寻卢院士一生令人敬仰的精神密码,我们找到了“根”之所在。

忠诚不渝、信念如磐那是爱党爱国之“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民族心、民族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在一次对学生的演讲中,卢永根院士化用著名诗句深情表白。晚年,又有人问他为什么非要留在国内,他说:“你向党、向人民作过许诺和宣誓,那自己要遵守了!”这样的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和人民最深情的大爱,也是对党和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向往归属感的集中体现。爱党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实践的,时代潮流消弭了剑拔弩张,但风险威胁依然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面临着相比以往更为特殊和复杂的国内与国际环境,唯有像卢老一样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才能浇开爱党之花、结出报国之果。

严谨求实、献身科研那是尽职尽责之“根”。人生最纯挚的状态就是一直在路上,用一颗最纯粹的初心,践行一段最纯美的旅程。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爱岗敬业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是一种争创一流的标准,也是一种奋发有为的状态。“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卢永根院士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研究了一辈子,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水稻遗传资源、雄性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直到70多岁,还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到处寻找野生稻种,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关键少数”,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奋斗在前、冲锋在先,立足岗位、务实履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掌握为民服务的方法和本领,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百姓的“幸福指数”。

淡泊名利、鞠躬尽瘁那是无私无畏之“根”。“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困,不忻忻于富贵”。“公”与“私”,“名”和“利”,从来都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的试金石。卢永根院士一生节俭朴素,被誉为“布衣院士”,他出行坐公交,吃饭在食堂,家中至今仍在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沙发、旧电视、旧铁架床,却将毕生积蓄8809446.44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直至因病辞世之后,仍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这是他作为院士的“最后一次科普”;这也是他作为唯物主义者的“最后的一次贡献”。“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纵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党员干部舍小利、取大义,舍小家、为大家的样子终将被党和人民永远铭记。

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世俗所染,不为名利所累。在“半为儒者半为农”的卢永根身上,党性既真实,又耀眼。“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探寻“无字丰碑”的“根”密码,追梦人初心永葆、奋斗者粲然芳华。

食堂,家中至今仍在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沙发、旧电视、旧铁架床,却将毕生积蓄8809446.44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直至因病辞世之后,仍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这是他作为院士的“最后一次科普”;这也是他作为唯物主义者的“最后的一次贡献”。“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纵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党员干部舍小利、取大义,舍小家、为大家的样子终将被党和人民永远铭记。

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世俗所染,不为名利所累。在“半为儒者半为农”的卢永根身上,党性既真实,又耀眼。“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探寻“无字丰碑”的“根”密码,追梦人初心永葆、奋斗者粲然芳华。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2

“这是一等功奖章,这是三等功奖章……”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山城村,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洁的书桌上摆放着96岁的老英雄孙景坤的军功章。

孙景坤的故事,得从72年前的1948年说起。

那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40军119师357团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是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对象,密集的子弹袭来,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伤疤。由于表现出色,1948年,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立即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

“保卫和平,保卫胜利果实!”10月的一天,命令终于下来了,孙景坤随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时分,孙景坤所在部队坚守上甘岭161高地,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部队伤亡惨重,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着8箱手***、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阵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孙景坤击毙数十名敌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赶来支援的战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坤。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3

8月12日,由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主办、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承办的尹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青海会议中心举行。副省长王黎明出席并讲话。

尹磊同志生前是西部矿业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20xx年6月18日,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因公殉职。工作30年来,尹磊扎根高原坚守矿山忘我工作,从海拔3000米的青藏高原到海拔4000米的藏东高原,从中国最大的单体铅锌矿到亚洲最大的单体铜矿,尹磊同志用生命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崇高精神的壮歌,用生命诠释了青海精神高地的内涵。

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回顾了尹磊同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完整地展现了30年来坚守矿山单位的事业发展轨迹和闪光的人生历程,再现了一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一名优秀纪检干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情景。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报告人几度哽咽,台下干部群众潸然泪下。

在聆听了尹磊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后,王黎明说,尹磊同志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时代楷模,也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先进典型,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为国有企业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

王黎明强调,学习宣传尹磊同志先进事迹,要学精神,悟精髓,不断把向尹磊同志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要立足学,着眼做,不断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要抓根本,扬优势,不断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引向深入;要抓改革,谋发展,不断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引向深入。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办公厅以及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总工会等部门的领导参加报告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领导班子成员及党员干部,省属出资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二级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党员职工代表及尹磊同志的家属、生前好友等千余人聆听了报告会。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4

9月的广州仍是一派夏日景象,在位于天河区五山路的华南农业大学,校园中的紫荆花树仍是郁郁葱葱;波光粼粼的洪泽湖畔有不少晨读、锻炼的身影。然而与往年不同,校园中唯独少了一个陪伴华农走过了几十年发展历程的身影--老校长卢永根。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1936年开始入读香港粤华中学附属小学,接受到较好的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战争的残酷让卢永根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初中时期的卢永根,在岭英中学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语文老师林莽中(萧野),并经他介绍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在卢永根看来,培侨中学的三年时光,是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里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52年,作为华南农学院的首批学生,他在这里遇到了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先生。踏着老师未竟的步伐,他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这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即使退了休,卢永根对水稻的研究热情也依旧不减。20__年前后,卢永根和学生们根据文献,前往广东高州、佛冈、遂溪、博罗、惠来等地搜集资源。野生稻多分布在山顶、水泽等人迹罕至之处,许多地方只能徒步。彼时卢永根已是七旬老人,却依然兴致勃勃。山高无路,荆棘丛生。到最后,卢永根体力不支,可仍坚持要去现场,于是学生们架着他,慢慢往上爬。老照片上,卢永根一手拄拐,一手扶树,在野生稻旁笑得格外开心。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带领团队研究水稻的杂种不育性,并和助手张桂权一起提出了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概念,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其间,他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卢永根同样以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研究生、青年教师和出国学习访问的学者。华农知名教授、20__年新增选的中科院院士刘耀光,当年曾受教于卢永根。去日本留学后他在当地工作数载。卢永根接二连三给刘耀光写信,向他介绍学校的情况。在卢永根的一再书信动员下,刘耀光最终于1996年回到华农,潜心科研,大有建树。而包括温思美、彭新湘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回到祖国,来到华农,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20__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将毕生积蓄合计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很多老一辈的华农人更不会忘记,1984年的那个夜晚,卢永根在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草坪上给全校学生作的3个多小时报告--《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中所说:“我今天的发言,如果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样,点燃你们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并迸发出热情,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那是我所热切期待的。”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5

山东省首批援黄医疗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黄冈市荣誉市民张静静同志突发心脏骤停,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__年4月6日晚不幸逝世。当晚,黄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出唁电,对张静静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其亲属表示诚挚慰问。

唁电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静静同志第一时间报名参战,白衣作战袍,慷慨赴沙场,在抗疫斗争第一线奋战了56个日夜。在黄冈市抗疫期间,张静静同志视患者如亲人,用大爱守护生命,被患者喻为“暗夜里的一束光”。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用血肉之躯筑起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为我市扭转疫情防控局势、打赢黄冈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唁电说,当前,黄冈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黄冈人民向支援黄冈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永远铭记他们无疆大爱!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虽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绽放光彩。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6

感动。

李夏同志生前系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今年8月10日下午,在抗台抢险时,突遇塌方泥石流因公殉职,年仅33岁。他的党龄不长,只有短短5年,他参加工作的时间也只有12年,然而他对工作的态度、对群众的热情和对党的忠诚堪当我们学习的楷模。

学习李夏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工作交给李夏就放心”,这是他们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共识。我也是一名基层纪委书记,反思一下我自己的工作,我在单位领导和同志们面前,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吗?很显然,我还差得远。我要以李夏同志的工作精神鞭策自己,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力争迎头赶上。

学习李夏做一个让群众信任的人

“有事情,找李夏”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事情,找李夏”说明了群众对李夏同志的信任,这种信任,也一定是他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反思一下我是如何对待群众的,面对群众的诉求,自己是如何去办理的,能让群众满意吗?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吗?今后我将学习李夏同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一个让群众信任的人。

学习李夏做一个对党的忠诚的人

李夏在群众危难时刻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用实际行动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他做到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今后,我一定以李夏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监督、执纪、问责”的本职工作,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人。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7

20__年 10月19日晚上7点,全校党员启林南教五D栋教室观看《卢永根先进事迹报告会》。卢永根,是20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他一生的经历为我们诠释正能量,用朴实的生活态度修饰自己。让我泪奔的是徐雪宾教授在病床前问卢院士,他们的钱怎么处理时,卢院士说捐,就这样,他们夫妇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给华南农业大学,没有给自己唯一的女儿留一分钱。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除此之外,卢老还签了遗体捐献卡,我觉得很少人能做到,包括我自己,为我们展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样子,真正是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着他秘书在台上叙述卢老朴实一生,时不时痛哭流泪的时候,我深深地对卢老树以崇高的敬意,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一生为党的行为。卢老,一路走好!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8

一边是国外优越的科研、工作、生活条件,一边是恩师丁颖先生毕生收集托付给他的7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卢永根选择了留下,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的建设需要我!”

如何提高水稻的育种品质?这个科研命题,让卢永根花了毕生时间来思考。他像普通的农民一样,挽起裤腿,赤脚走在农田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寻找水稻的祖先野生稻。为什么?因为他有科研求真的恒心。

他担任华南农大校长期间顶住压力,破格提拔青年才俊,以人才断层困局,改变论资排辈风气,打开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为什么?因为他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忠心。

他的家中陈设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年过七旬每天仍自己到食堂打饭,简朴一生的他却毫不犹豫将自己的毕生积蓄880多万元尽数捐出,献给他钟爱的农业教育事业。为什么?因为他有无私奉献的爱心。

赤脚耕耘大地,卢永根不在乎名,不在意利,但求这一生过得有意义。扎根田里乡间,卢永根不顾得累,不害怕苦,只求育得青禾,苍生饱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心唯大我育青禾。正是因为像卢永根这样的一代代科学家舍弃“小我”而执着于“大我”,怀抱一颗质朴至极而又难能可贵的恒心、爱心、忠心奋力拼搏;一批批农业科研工作者躬身于田野乡间,将论文写在中国的土地上;广大科技领域工作者不忘初心,发扬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农民在丰收时的笑容才会如此灿烂,粮食安全的红线才会被牢牢守卫,“苍生俱饱暖”的全面小康梦才会日益接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才能响亮吹奏。

在给予他们崇高礼赞的同时,社会也应为他们营造更好的科研制度环境,破除“五唯”,让领衔科技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让他们的科研才华得以尽情发挥,科研抱负得以尽情施展,助力科技强国梦更早实现。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9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xx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殷期望。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是党员干部践行“两学一做”的体现,我们要以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廖俊波同志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廖俊波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切实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块阵地、一名党员就是一座堡垒。

我们将牢记嘱托,在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中汲取榜样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变的初心,用毕生的精力担当起为民服务的使命,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为组织工作事业奋斗,沿着廖俊波同志未走完的追求理想信念的道路、敢拼敢闯敢干的道路,继续勇敢地、坚定地走下去。

同时,我们也要对照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查找不足,脚踏实地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中,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30

自7月8日进入主汛期以来,针对近期的强降雨和沅水上游水库泄洪、境内水位全面上涨的严峻形势,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强化措施,层层压实责任,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度汛。

多方联动,筑牢底线

汉寿县启用了蒋家嘴、翻水口、车脑、赵家河等电排抢排,降低南湖撇洪河、沧浪河和西湖高水内江水位,将山丘区总蓄水严格控制在50%左右,为应对强降雨腾足库容。储备了编织袋20万个、四船卵石(以船代仓),抢险设备14台、抢险设备运输车辆50辆等防汛物资;组织干群1.1万人,到岗巡堤查险,并调用十多台机械设备,对沅澧水一线大堤清障除杂100余公里,平整防汛道路67公里,高标准开挖清理导沥沟11000多条,架设照明线路117公里,最大限度消除大堤渗透、滑坡、管涌等隐患。明确专人对全县342座小二型水库、59处地质灾害易发地进行巡守;全程封航沅江汉寿段,对沿江3个停靠区内的102艘船再次加固,并安排专人值守。

堡垒屹立,党旗飘扬

汉寿县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实战状态,特别是乡镇(街道、区)、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尽责履职、担当作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当好了“主心骨”“主力军”,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防汛抗灾工作第一线,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牌”“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巡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让党旗在防汛抗灾一线高高飘扬。县直相关部门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轮流值守责任堤段,积极做好抢险救灾、抗灾恢复生产工作。

党员先行,践行初心

汉寿县广大党员响应县委号召,始终站在防汛抗灾最前沿,主动亮身份、明责任、践承诺、当先锋,始终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切实把主题教育中锤炼出的党性力量,转化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险关头豁得出的实际行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党员干部24小时值班和灾情险情报告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巡堤查险、救灾核灾和受灾群众应急救助,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点,不溃一堤一库一坝一垸,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肃纪律,安全度汛

为确保安全度汛,防汛抗灾期间,汉寿县对在防汛抗灾工作中玩忽职守、擅离岗位、不听指挥造成重大损失的党员和干部,按照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7月10日3时许,常德市及汉寿县两级防汛督查组先后对洲口镇防汛责任堤段进行督查,发现该镇12个村不同程度存在防汛灯安装不到位、防汛人员不达标、砍草除杂清沟不彻底等问题,给防汛工作造成安全隐患。对洲口镇落实上级防汛工作要求不力的问题,汉寿县纪委监委迅速展开调查。7月13日,汉寿县纪委监委对洲口镇落实上级防汛工作要求不力问题予以通报,23人被问责。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31

云南农职学院组织全体师生通过各种方式观看了“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大家被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夜阑人静时,校园里、行政楼、学生宿舍,师生们仍在兴奋热议。大家表示,朱有勇院士是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榜样,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楷模。学院全体师生将在朱有勇院士崇高品格的鼓舞下,牢记育人初心,不忘报国使命,扎根云岭大地,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颗初心,始终跃动。云南民族大学审计处副处长,云南民族大学驻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昆说,朱有勇院士把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无偿提供给农民朋友脱贫致富,与农民打成一片,手把手传授技术,心贴心助推脱贫,切实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身处精准扶贫一线干部的学习榜样。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一名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工作者,我深深为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和行为所感动和激励。我们将以朱有勇院士为榜样,用情用心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决胜小康而努力,我们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努力奋进。”昆明医科大学扶贫办主任李建明如是说。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赵曼曼表示,要学习朱有勇院士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把学术研究立足于实践,学有所专,学有所用,服从国家需要,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云南大学保护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佳冠表示,要深入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加强创新实践,将个人的学习研究与农村农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辜负朱院士“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要求和嘱托。

202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32

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宣部追授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为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时刻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树起了一面旗帜,值得我们每一名年轻干部深刻学习。

奋斗的青春最闪亮。卢永根的事迹一经播出在全党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水稻的科研事业不懈奋斗着,他所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他用尽全力攻破的一件件难题,他耗尽心血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书写着水稻科研史上的传奇,他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钟爱的事业和人民之中,留下的是最有温度的情感,他所奋斗的一生是满怀希望与激情的一生。

奉献的大爱暖人心。“布衣院士”卢永根,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国水稻科研事业,简陋的家庭摆设、多年未换的绿色毛衣成为卢院士的真实生活写照,他不舍得对自己投资,更不舍得浪费,哪怕一粒米的粮食,就这样一个吝啬得院士却豪放地将积攒的880万元全部捐赠给了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并将遗体无偿捐献给了医学事业,他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书写大爱的步伐,让我们震撼,更值得我们学习与追随。

卢永根院士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那份坚定的理想信仰与永恒的奋斗精神却永远闪亮,广大青年干部要努力向卢院士看齐,站在新时代的奋斗起点,用奋斗描绘青春的底色,兢兢业业创事业,无私奉献谋实事,踏踏实实践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誓言,扎实推动当合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