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大学语文论文优秀13篇正文

《大学语文论文优秀13篇》

时间: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1

摘要:语文是基础性的学科,伴随着学生走过青春。那么步入以专业技术为主要方向的中职院校的学生们,对于语文课,自然少了热情和主动。那么作为老师,就要引领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成人高考后的大学语文教学就能顺利开展。

关键词:中职院校;大学语文;兴趣

如何让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兴趣走向结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老师,要多方面考虑教学的大环境,探究从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从这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大环境

(一)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需求度。在中职院校,基础课的学习永远处于次要的位置,在外界看来,似乎只认为中职院校学习的是专业知识。所以在学生心目中,属于基础课程的语文可有可无,对于有成人高考压力的低年级学生,还抱有学习的热情。当成人高考结束后,更觉无所用处,所以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热情俨然处于低迷状态,需求度不高,在教授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这无疑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就有不小的压力。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人才培养是不是只需要单纯的专业人呢?其实人文教育这块不容忽视。显然,相比于其他理工类课程,语文在一定程度上仿佛更能吸引学生。语文对学生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审美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只有改革语文教学的常规模式,改变学生以往的态度,明确课程定位,革新语文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才能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真正成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二)实施过程具体问题。其实对于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当成考的压力结束后,学生的心态有所懈怠,对于大学语文课程,自然没有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初中语文功底相对比较薄弱,职业院校更专注于技能这块,自然就不加以重视。2.教材的迎合度不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由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并不能很好地领会教材选文的意义,课文和他们自身的专业贴合度也不是很高,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所以很难感兴趣。由于资料的缺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显得吃力。而且教师和学生年龄差距比较大,话说三年一代沟,这样代沟就显而易见了。有些网络用语或许教师从来都没听说过,却在学生间弥漫。教师把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灌输,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反应,以至于索然无味,而且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够,还停留在原有的思维之上,这就更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实际上真正要教好大学语文课,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要吸引住学生,就得在教学上求深、求精、求新。3.阅读量匮乏。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阅读量极少,就算阅读也以电子小说为主,内容多为武侠、言情、玄幻等。网络小说的风靡,尤其以之为模板改变为电视电影作品,更为学生喜爱,更觉书本无用。久而久之,经典名著淡忘在学生视线里,甚至对一些著名作家学生一无所知,渐渐对课本知识失去了兴趣。4.排课的不稳定性学生进校一年级,主要是围绕成考进行教学,所以教材是比较固定的,课时量也在相对固定的状态。但是进入二年级,在结束成考后,语文的教学就处在摸索阶段。当成考提前一年后,第二年的大学语文也是刚开了头,所以排课等没有形成固定的态势,以至于课时量不稳定。即使在同一院校,也存在课时此多彼少,很不平衡的现象,这也严重影响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二、学生兴趣的初步研究

(一)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1.年龄因素。正值00后的广大学生,处于成年人左右的年纪。内心喜欢的语文课文自然是新鲜的,符合自己年纪的,切合自己的。对于一些陈旧的、年代长远的知识不感兴趣。尤其是古文、古诗和毫无故事性的'文章。2.环境因素。手机的风靡,已经带走了很多学生的注意力,课间时间无疑是在手机的陪伴下消磨时光的。图书馆成了摆设,很少有学生能认真看几本书。大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投入于书本的能力下降,更别说投入于书本知识。所以科技的发展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或是等同。且现在人手一手机,乐趣就显而易见了。(二)当下学生喜爱的文学走向。1.故事性强的小说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小说类的文章颇感兴趣。尤其符合他们年龄的,情节丰富多彩的有意思的小说。就比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学生就比较喜欢阅读,故事性对他们来说是较吸引的。2.改编成电视电影等影视作品这是当下的热点,很多作品被搬上了屏幕。电视电影娱乐着我们的生活,于是对一些明星演绎的作品更为津津乐道,这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所以对文字作品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兴趣。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何以笙箫默》等。3.短小浅显的文章现在处于快节奏的生活,大部分学生的耐心不够,所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更愿意读短小浅显的文章。太过冗长的没有耐心读,难懂深奥的不愿意花心思读,所以适当挑些这类文章也能调节上课的氛围,免得死气沉沉。

三、如何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

(一)组织关于语文课程的活动。学生喜欢参与活动,这是好事。那么语文课能开展什么活动呢?大体无非是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表演、文学讲堂、作文比赛等形式。可是久而久之,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形式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变化,比如作文比赛可以配上图片,篇幅也可以缩短;话剧表演可以让学生编剧,加点搞笑元素;辩论赛可以采取擂台形式,模仿综艺节目等等。因为现在学生接触的东西太多了,可能教师都无法涉及,所以教师本身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迎合学生。

(二)课堂采取多种形式。我们通常的课堂就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粉笔、黑板、电脑、笔、纸等,似乎一切都太过枯燥和简单。其实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语文的教学也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比如作文课,可以带学生参观学校,出门短游,这样就有话可以写,不至于一到作文课,第一时间拿出手机百度。

(三)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学生喜欢的文学作品走向已经比较明确,那我们应该适时地迎合学生,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传统观念,觉得学生就应该学那些知识,就应该跟随教师的步伐,那就大错特错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先从他们感兴趣的入手,这样教师就能很好地掌控课堂了。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上课阅读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而不是一头雾水,渐渐地学生就会知道怎样阅读文章。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夹杂些阅读课,选择一些简单通俗的文章让学生阅读。更可以带学生去图书馆,在书的海洋里领略阅读的魅力。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如何实施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但是教师作为引路人,如果不能给学生做好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那么枉为人师。纵然我们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身边有太多诱惑,人浮躁无法定下心来。其实抛开一切杂念,我们是不是能定下心来认真看一本书呢?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让自己与时俱进,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会喜欢怎样的文学作品。师者,不只是传导授业解惑,更是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教师的一番苦心,那么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

作者:倪思远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常州交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刁丽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D].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006,5.

[2]娄红岩.浅谈调动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的技巧[D].西安思源学院,2015.

[3]金荣,伍海霞.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D].巴音学院,2010.

大学语文论文 2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而在教学中渗透、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神圣职责。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从课内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的生活日常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濡染传统文化的光辉,并体现在行动中,如此方能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日常;行动

当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摆在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借助大学语文课程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传统文化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具体的日常行动中,而对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检验,在知识考试之外,主要还应在行动中验证。

一、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想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就要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传统文化。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内心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濡染这种文化。

(一)通过热播影视剧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智与美

近年来,众多制作精良的国产电视剧都开始从中华传统经典中借力,这些饱含着传统文化元素的热播剧可 比如青年演员胡歌主演的古装剧《琅琊榜》就有效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权谋文化,并将中华古典服饰、医药、饮食、武侠等文化细节有效地整合在剧情中。通过收看该剧,学生可以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美感有切实的认知。再如柳云龙主演的谍战剧《风筝》,有效吸收了唐诗元素,通过收看该剧,学生可以对许多耳熟能详的唐诗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笔者认为,通过热播剧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大学生真心喜欢追剧,他们在追剧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会自然接受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学生会以热播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为索引,进一步去传统文化宝库中发掘与探索。这样一来,富有兴趣的传统文化探索之旅就开始了。

(二)通过《中国诗词大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与博大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逐渐成为全民皆爱的热播文化节目。很多青年大学生都喜欢集体收看这一节目,借此来检验自己的古典诗词储备。尤其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外卖小哥雷海为因击败北大硕士成为本季冠军,迅速成为全国青少年学生心目中新的诗词英雄和文化偶像。在此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就可以仿照诗词大会的形式,把诗词大会搬进课堂,发动学生分组进行比拼,并评选出自己的诗词英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促进学生对教材中唐宋诗词类文本的学习,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作品的喜爱,使之真心爱上诗词,并借诗词更深地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部,从而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三)通过中国风歌曲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旖旎多情

笔者发现,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除了流行音乐之外,很多学生开始喜欢古风作品。比如以新生代歌手双笙的作品为代表的古风歌曲正逐渐被大学生模仿与追捧。这些古风作品以古典诗词、古典乐器和古典乐谱为基干,包容涵括了大量标志性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的也是中华古典情绪和古典气派。收听与演唱这些作品,能真正做到与传统文化口耳亲近。大学语文教师应认真收集、分析、整理这些古风音乐作品,并将之引入课堂,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亲近古风歌曲的过程中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旖旎多情。

二、将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到学生的生活日常中

一切文化都重在“化”,但归根结底,文化要“化”在日常中。也就是说,只有把文化落实到言行举止、吃穿住行的日常中,文“化”的过程才得以完成。具体到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日常来进行,即要把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细节之中,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生活,这样才能日浸月润,与时同“化”。

(一)落实节气文化,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与自然观,同时也是中国古人秉持的生活理念。而这一理念,是融合在生活日常中并体现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之中的。比如二十四节气,正是中国古人生活观的鲜明体现。融日常作息于宇宙天地之间,按照节气的变化安排生活日常,这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2]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教材中的相关文本,向学生普及二十四节气文化,并要求学生按节气安排生活作息,像古人一样与宇宙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一来,学生便能从一个大的方面奠定传统文化心态,为进一步落实传统文化细节打下基础。

(二)落实及时书写与吟诵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两个标志性元素:一是书法,二是吟诵。在中国古人,这二者都是日常行为,能够时时处处付诸行动。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书写与吟诵的习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动学生,通过竞赛形式,促使学生养成对书法与吟诵的兴趣,心慕手追、耳听口诵,把传统文化练到手头,吟到口头。

(三)落实家庭亲情文化及尊师重教文化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篇章,将家庭亲情文化和尊师重教文化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孝”去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尊师重教去体会中国古人对学习、对文化知识传承的重视程度,从而坚定学习、继承、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四)落实游学文化

游学是当今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文化学习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号召学生利用假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游学活动。通过游学,回顾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经典篇目或某一具体文化元素,通过实地观览,对中华名胜古迹和其文化内涵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将传统文化引入学生日常,成为其难忘的人生记忆。

三、在日常行动中评价与检验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样需要检验与考试。但这种对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检验,却不能等同于平常的语文考试。这种检验,既要重视文化常识的知识性检测,更要重视通过行动来验证,也即,学生只有把文化“化”在自己的行动中,才能证明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为此,大学语文教师既要结合日常语文考试组织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常识测验,更要在观察与对比中考察学生的文“化”成长,看其是否真的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增强了中国古典式的心智,是否养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气质,是否逐渐生出了一颗真正的“中国心”。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养成当代大学生的“中国心”,中国梦才有实现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指日可待。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众议。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J].世界文学,20xx(1).

[2]余世存。时间之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xx.

大学语文论文 3

摘要:文章阐述了大学语文教材应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和素养的任务,并对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即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提升理论水平;结合学生关注热点传授传统文化;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创新的需求,也是当代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高校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融入民族文化,进而提升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一、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就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占据了整个教学的重要位置,因此,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对教材进行建设尤为重要。想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授,首先要保证大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才能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表现出来。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占据了大部分,再加之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重点内容的同时,还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大学语文教材中这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是语文教育中的典范,并且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在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编辑时,一定要选择一些较为突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语文内容,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使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以我国徐中玉先生编辑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该教材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表达的淋漓尽致。

首先,在文选阅读部分,一般会选择一些可以将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出来的作品,并且在每篇文章教学后都进行相关的学习提示及附带思考题,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找到文章中的重点。其次,在语言实践部分中,一般会选择一些关于语文文体的写作和例文进行欣赏,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

最后,在中文知识部分,则选择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化,并对其进行介绍,其中的内容要包含古代传统文化的各方面,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发挥。可以看出,徐中玉先生编辑的《大学语文》教材,将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表现的非常明显。在大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可以有效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根据学校教学的具体情况,大学语文教师在教材的编订方面对其进行了改革,使大学语文教材更贴切本校语文的教学,并且将该教材应用到教学中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首先,该教材在教学上可以让学生掌握该学习的语文内容,其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可以将我国的优良传统进行体现。在编订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也遵循兼顾古今中外的原则,同时在教材中选择一些学生所喜欢的影视类欣赏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每节文章后都安排了课后练习、知识链接及自学提示等内容,其目的也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学习。在该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课上接受教师的引导后,学生可以与日常生活情况相结合,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的语文教材不但汲取了语言文学知识的精华,还能将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学生语文素质的教育,还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传统文化素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扩充自己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位置,想要有效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实现,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大学教师务必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大学教师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其作为终生学习的理念,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传统文化,教师自己也要经常欣赏名家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这样的做法,才能将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开展。

(二)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在高校教育中,大学语文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门教学。因此,各高校必须要对其重视。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较为年轻,一般都是刚毕业或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因而在教学方式及教学水平上较为薄弱,经常在教学中会忽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针对这样的情况,各高校必须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资队伍占据了整个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且直接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及稳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从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第一,学校可以聘请一些资历较深的教师到大学担任语文教学,让他们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发挥。因为这些资历较深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时间也相对较长,所以,在教学经验及传统文化素养方面也都较为出众。聘请这些教师到高校内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不但可以有效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承,还可以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教授给年轻的教师;第二,学校可以引进一些高层次的语文专业人才,来建立大学语文师资队伍。

专业人才一般都接受过专业的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也受到一定的熏陶,因而可以胜任大学语文教学,虽然是专业人才,但是在教学经验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的情况,这样就需要专业人才向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讨教,从而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己的经验;第三,在建设好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后,一定要具备稳定性,这样才能使整个团队发挥出更好的优势。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一)教学篇目的讲授和欣赏要以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目的。想要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选择那些包含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为教学重点进行欣赏,让学生从教学内容中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思想和道德的重要性。例如,辛弃疾的《水龙吟》、陆游的《示儿》及杜甫的《登高》等内容,都将爱国主义进行了诠释,李密的《陈情表》是我国忠孝思想的充分体现;李清照《醉花阴》、陆游的《沈园》等作品中将古代的爱情理想表达得淋漓尽致;陶渊明《归园田居》及苏轼的《前赤壁赋》则将田园生活及作者悠闲自然的生活情趣进行了充分表达,使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充分展示出来[1]。另外,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有大量内容包含对人生短暂等的感慨。以上所说的这些作品中都包含大量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刻地思考,从而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想要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教师务必须在作文欣赏等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2]。

(二)结合学生关注热点传授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传播传统文化,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其次,明确学生关注点, 比如,在教学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当前比较关注的感情观进行教学,很多高校大学生都处于异地恋的状态中,如果能够将这些现象结合到教学中,势必能够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进而对这首词中蕴含的相思之情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在传授这首词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使其能够正视自己的感情,积极面对未来。又如,苏轼的作品《前赤壁赋》,教师可以将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帮助他人、爱自己、爱他人等精神传递给学生。也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的老人在雨中摔倒了,此时定格提问如果是你,是否要去搀扶?通过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情,进而引出诗词。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思想进行讲解,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更大触动。

(三)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现代教学新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更生动形象。在现代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使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比如,在进行《垓下之围》的教学中,为了将项羽悲壮的一生及其英雄气概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事先铺垫项羽的生平和事迹,并通过视频短片形式来展现项羽的勇猛无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英雄人物所具备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学生对人物、文章内涵、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就会更加深刻。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尤为重要,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那么,教师就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学生也不了解教师教学的目的,所以,想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一定要重视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转化为开放式课堂,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而教师也可以在教案中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与学生进行探讨等。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及鉴赏的过程中更加轻松[3]。

四、结语

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借助大学生语文教育平台,可以提高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力,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让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袁昌明。大学语文教育中引入茶文化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xx,40(3):450.

[2]农朗诗。基于民族文化的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xx,31(2):140-142.

[3]叶荃国。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xx,4(1):67-68.

浅析《背影》中的教学与审美教育 4

浅析《背影》中的教学与审美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曾经说过:“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育艺术的美的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贯彻“教书育人”,培养德、智、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原则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在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通过课文的审美实践,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素质,这是很舍得探讨的课题。我们知道,美感是审美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动情的、积极的综合心理反应。它是以对于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为起点,经由包含想象、理解在内的主动领悟,使主体获得全身的感动。因此,美感形成的过程,就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互动的过程。鉴于这个原理,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审美教育。

一、通过诵读品味《背影》这篇散文的艺术美 散文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结构美和语言美。

1、结构美。 散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散而有序”。“有序”往往由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双向勾连而成。因此,引导学生把握这两条线索是欣赏结构美的关键。这样,才能使学生透过巧妙构思和经营布局之文,看到整篇作品动态化、多层次、有序化的结构美。《背影》这一篇散文就具有独到的结构美。文章主体部分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组织材料,脉络清晰。开头与结尾,结构严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中写回家奔丧,写在南京游逛,都一笔带过,因为这些跟主题关系不大。详写送行的过程,其中也有主次,买橘子的过程写得较详细,写背影的笔墨又特别详细。这样突出了重点。

2、语言美 散文的语言美主要表现为简洁美,即笔简意丰,潇洒利索。立体美,即语言绘声绘色,令人如现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景,生发联想,富于立体感。质朴美,即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风韵天成。节奏美,即用语讲究,声调节奏,叠字叠句,句式错综多变,使文章音义兼美,诗文并茂。《背影》全文全用白描记述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语言就显得朴实而简洁。如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形象时用了这样的语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再抱起橘子走。”这些语言平白如话,但就是这么几句朴实的语言,把父亲的穿着、体态、步履、买橘子的过程的动作,描写得栩栩如生,使我们不仅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而且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二、通过民主课堂的教学巧妙设置,体味《背影》的情感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背影》这课,可以设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例如:1.写父亲或母亲,是要表现父子或母子情深,那本文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课堂驾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对每一名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评价;)

2.我们常说严父慈母,可文中的父亲更像一位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着自己的儿子,这岂不是有损严父的形象?(要紧紧结合教材,又适当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和理解。)

3.寰宇之内有父爱共存,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而“父母的心”,其实就是伟大无私的爱。让我们把这种伟大无私的爱传递下去,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广大。(总结学生观点,点出亮点,重在鼓励学生积极性,耐心讲解,以理服人。既走进课文,深挖教材承载的语文信息,又走出语文课堂,积极向外拓展延伸;特别是结尾上升到中华传统美德上来,和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更是锦上添花。)

4.设置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师生齐唱。(可以让活动形式得到变化,也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刻表达。真是说得好听,不如唱得动听感人,使全课教学余味犹存。)

5.作业布置。可以从学生的情感收获方面来设置,例如:学习这篇文章我在情感上有什么样的收获?(将问题缩小化具体化,重在对学生的引导。例:父爱是如此的平凡,车站离别的絮絮叨叨,月台买橘的艰难攀爬,异地来信的牵挂与思念……父爱又是如此的崇高,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不发一言,无微不至地关怀儿子不辞劳苦。这春风细雨般的父爱呵,在一点一滴的给予中养育了我们。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对父母我们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去关怀父母。) 在浓浓情意中,结束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不愁可以做到一堂生动、充满爱意的课堂教育。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5

我国的高职院校是一个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把教学所追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实际运用所需的技能、职业能力相结合,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有社会价值的人才。尤其是高职语文教学,语言文字是生活及工作中交流、表达的载体,是实际应用型的学科。 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一味追求教学成绩而忽视了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为此,我们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探究高职院校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做的教学改革。

1.高职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企业对应聘者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基本的专业水平以及相应的语言应用能力。 但是据调查,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缺乏相应的语言知识能力、专业素养、宽阔的知识面以及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部分大学生还不能流利地使用普通话进行表达和交流。 这都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因此,想要解决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影响,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找出高职语文教学在社会大发展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上的不足

一方面, 由于语文学科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语言文字的科目,所以很多的学生甚至是老师会把语文当作是基础性学科而忽视其存在的价值, 因此,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应付式的开设《大学语文》教学,甚至不开设语文学科的教学,这并没有把语文教学工作实质性地开展到教学中去。 由此看来,部分的高职院校以及学校的老师并没有意识到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一方面阻碍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降低了语文的职业价值。

1.2 实际运用上缺位

由于对思想意识上的认识不到位,因此部分学校所开设的语文教学也只是“花瓶式”的教育,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需求。

学校设置的语文课程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缺乏职业能力的训练,更多的课程只是理论的教育,而没有实际的操作。 因此学生只会听、背、记,一旦结束学习,语文课程留给学生的只是碎片形式的知识。 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语文课程的职业教育是等同于就业教育的。 就面试技巧而言,高职院校在语文课程授课过程中只是被动式地传授条条款款的理论知识,学生听过背下,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学生无法把语文知识运用到面试中去,例如没有基本的面试礼仪,不能理解面试官的意图,好高骛远等等,甚至不会写基本的求职信自荐信,这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

1.3 被动式教学的不合理

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围绕着教材展开,往往注重的是传授教材的知识,而忽视了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展相应的训练;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校存在功利性、实用性的教学思想,所以学校会通过压缩一些非技能性课程的课时来增加技能性课程的学习,例如语文课程,那么被压缩的课程就缺乏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教学,这也是老师“走场式”教学来完成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因。但无论是何种原因,老师被动式地、任务式的教学严重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

2.职业化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而言,高职院校只有改变观念,从职业化的角度进行改革,才能使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效益最大化。

2.1 转变观念,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求职者的思想文化水平和精神面貌是用人单位非常在意的一个标准,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再把语文教学当做是副科,而数理化是主科,而是应该把语文教学向职业技能方向转变,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它的技能性。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 不断改变陈旧的观念,冲破旧的思想,清楚地认识到高职语文与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的'区别。 高职院校是介乎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之间,包含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功能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职业型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把人文性放在首位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又要重视语文课程中语言能力的培养,例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提升学生应对职场竞争的能力等,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社交上的称谓为例,传统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针对社交上称谓这一方面的知识只是罗列出一堆“尊称”,“敬语”,学生只能通过“看”、“听”、“背”来把知识零散地储存在记忆中,等到真正需要运用时就会不知所措,往往闹出不少笑话。

2.2 改变形势,以考核职业能力为目的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考核的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往往记忆能力好,考试成绩便理想。 因此不少学生为了完成语文课程的学分会把自己一个只会背诵知识,咀嚼别人嚼过的知识的机器。在这种条件下,学生能得到的知识会越来越少, 自身能力提升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为此,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认识也只停留在“静态地记忆”中,慢慢地,这种“静态的记忆”考核方式就会变成应付式的考核而逐渐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考核方式,以“静态的记忆”变成“动态的学习”。

所谓“动态的学习”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完全发挥主体作用,全程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的一种学习过程。在考核过程中,除了基础所必须的听说读写的考核之外,还要考核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能力,把理论知识不断转化到实践中去,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此外,在传统的考核中,考核的主体是老师,被考核的对象是学生,老师往往掌握了考核的主动性,包括命题,评分等等。 尤其是书面形势的考核, 老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而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命题,这样的考核方式存在着许多的主观因素,并不能客观地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 因此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地位的,学校的考核必须有职业能力的考核,例如传统的口语交际考试只是一篇800 字的写 作 ,学生完全可以套用老师喜爱的模板来进行创作 ,这样会大大提高得分率。但这种“模板式”的创作是随着老师对文章的喜爱程度来评定的,这意味着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评定更多的是掌握在老师手里而不是自己手中。职业化高职语文考核模式则可以在文章写作的基础上加以真实案例实践考核,以口语交际场景作为背景,以学生在场景中的表现能力作为考核成绩, 这不仅能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更能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3 提高认识,加强职业能力培训

“学以致用”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最大意义。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于语文教育却是持无所谓态度,课程课时被压缩,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学校不仅要重视语文课程的教育,改变压缩语文教学时长的思想,还应开展语文职业能力的相关训练,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大大提升,通过语文职业能力搭起改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中间桥梁。例如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项目,通过实际的赛事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一方面能以此改变学生不重视语文、对语文课程不感兴趣的现象,另一方面能通过这些赛事的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胆量,使学生能从容大方应对职场上的竞争。

3.职业化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

职业化的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因为其在求职过程中的实用性,还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这也就意味着,职业化高职语文教育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永不停息地坚持迎合社会的需求。 总言而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高职院校作为培育技能型的人才基地, 必不能忽视的就是人才输送到职场所需的职业技能,而语文学科正是其中的桥梁,一旦中间桥梁断了,那么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计划的目标就不能实现了。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把语文课程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

【参考文献】

[1]赵旭艳。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 ,20xx,02:28-31.

[2]丁兰兰。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探 讨[J].情感读 本,20xx,35:91-92.

[3]李佳。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研究[J].晋城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5:42-44.

[4]顾准。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12:171-174.

[5]潘美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11:79-81.

[6]黄丽娟。职业汉语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xx,33:25-27.

大学语文论文 6

一、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cos和kriterion,kriticos即对事物发问、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kriterion即标准。从语源上来看,该词暗示“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技能,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人文精神。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在《民俗论》(1906)中谈到:“批判是对已有的各种观点接受之前必须进行的审查和质疑。通过批判来了解他们是否符合事实。批判性能力是教育和培训的产物,是一种思维习惯和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人类应具有的基本能力,男女都应该接受这种训练。”批判性阅读是西方国家为培养批判性思维而提出的一种阅读模式,是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来辨别文本中的事实与观点,判断并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和语气,探究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意识形态,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并形成读者自己的看法。批判性阅读的实质是批判性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批判性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批判性思维又是批判性阅读的前提。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甚至发展中国家委内瑞拉,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包括语文在内的大学课程目标均应超越对学科知识的简单的认知性掌握,必须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我国的语文教育历史久远,一个人所接受的规范语文教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次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再次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语文教学往往与文学、伦理学、经学、哲学、史学等杂糅在一起进行。直至1903年,始设“中国文学”一科,这一般是被看作语文独立设科的开始,是语文课程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学被进一步规范化。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学语文课程在承继中学母语教学的基础上应该有所拓展、有所创新,在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个核心概念的同时,笔者认为应该把批判性思维训练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在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实际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在应试体制下,语文教学都要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而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能使学生千人“一心”,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培养人之思想,应试体制下考出来的大学生很多人恰恰被磨灭了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起到绝对重要的作用。新西兰学者史蒂文罗杰费希尔在《阅读的历史》的前言里说:古往今来,不论长幼,谁都无法否认它的重要性。对古埃及的官员来说,它是“水上之舟”;对于四千年之后心怀志向的尼日利亚的小学生来说,它是“投射到幽暗深井里的一缕光”;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永远是文明之声……此乃阅读。语文阅读重在个性化,但标准答案却成了个性阅读的镣铐,心灵的愉悦、自由和满足,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标准答案的禁锢中是很难实现的。到了大学阶段,很多学生依然惯性地依赖着所谓的标准答案。比如要他们写篇小论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老师,要多少字”;考前复习,很多人的要求是“老师,给我们划重点答案吧”;上课一被提问,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上百度。缺乏批判性思维,使部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严重萎缩。

三、批判性阅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

(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阅读率偏低,阅读内容偏窄。据中国出版科学院20xx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不到两本图书。鉴于此,让大学生在学校中就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阅读是寂寞的,对于没有阅读兴趣的大学生来说,共享与激励是培养他们阅读习惯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堂、宿舍、湖边、山顶等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积极组织“阅读沙龙”、“阅读分享会”等交流活动,也可以举办“读书辩论”、“读书心得演讲(征文/手抄报)”等比赛活动,让学生们在分享和交流中收获阅读带来的激情和快乐,真正体会到看书不仅仅是为了“快餐式”的消遣或“功利性”的解题,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探寻、是对人与物的思考、是自我人格的塑造和提升。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批判性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个性化阅读,它需要建立在阅读者个性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读本所展现的思想观点、文化内涵,批判性阅读既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又要虚心地吸收其精华,随后再“悟”出自己的思想。它培养的是独立之人格。由于每个学生的感受能力、价值观等都存在局限,所以他们很难对文章作出完全公正的判断。作为教师,首先要允许学生带着个人的偏见来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判断和感悟。教师要做就是给予他们必要引导,而不是强硬的灌输;要尽量避免学生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评论或判断文章的好坏,而是让学生在正确评判标准之下独立进行更多的反思,从而有效提升阅读质量。

(三)鼓励学生的挑战精神批判性阅读活动中的批判性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于批判文章的内容或观点,并明之以理;二是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甚至直接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并言之有据。针对学生的这种挑战精神,教师应及时鼓励、细心呵护,并与之展开相关阅读体验的交流和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敢向课本说“不”,敢向教师说“不”,敢向权威说“不”,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发展自己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的挑战精神不只是限于以上两个方面,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自己,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批判性阅读必须依赖于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就意味着不能简单地依赖权威或现成的定论。要鼓励学生从应试思维的“模板式”阅读中走出来,不仅要敢于挑战他人成见,也要敢于挑战自己的固化思维,积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灵活的考核制度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最终还是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是要有成绩的。如果还是采用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形式,估计面对这种终极考试,学生还是很难放开思维来学习,难免又落入“死记硬背”的应试窠臼。这显然不是大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本意。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一是课程所涉猎的内容不能只限于教材或限于传统篇目,而应根据社会发展与学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补充,做到弹性开放,不强求一致;二是学习方式要从课堂听讲为主转变为课堂听讲与课外阅读并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针对这种开放性的课程性质,该门课程的考核也应是开放性的:一是要减少以记忆为主的客观题比例,二是要打破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形式。当教师把学生的阅读论文、阅读心得、平时阅读交流讨论时的反馈或表现也纳入考核成绩时,学生自然就会冲出“标准答案”的枷锁,将批判性阅�

四、结语

如果说传统灌输式阅读是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那么批判性阅读就是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传统灌输式阅读,是一种外在强加给学生的被动式积累学习,批判性阅读则是一种主动的吸收,是在批判中吸收、在反思中自我教育的过程。大学时代是学生集中学习的最后时期,是系统接收学校教育的关键时期,要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教会他们学会质疑、敢于批判、懂得吸收,作为教育工作者定是责无旁贷。大学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阅读,以培养独立之精神,创新之能力。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7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辽宁 凌源 ●杨晓红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让人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进入一种美的境界,表现一种美的情怀。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让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热爱美,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这是作为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反复诵读,激发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反复诵读,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味出作品的奇妙之处,感受到它的韵律美和抒情美。诵读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方法,但我们的散文教学离不开它。因为没有了诵读,散文的美感就找不到源泉。我认为这种诵读一方面是学生对散文的朗读与品读,学生通过对散文中的优美文字的语感体验,进而接受和了解形象的内涵,唤起学生对作品本身的体验,这是很重要的。现当代散文是更需要反复诵读的,一定要给学生诵读文章的时间,因为作为散文本身,它生动的语言不需要教师做太多的分析,这样会破坏散文原有的意境,而通过反复诵读,散文中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含义自然而然地就表达了出来。学生的诵读为课堂教学拉开了情感和审美的序幕,达到了散文对学生美感传递的第一步。

教师的精美范读也很重要。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来朗读散文中情感丰富的语段,用极富美感的语调来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进散文的美丽世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境界,从而走进散文中,也走近了作者。教师的范读要比磁带和课件中的录音更具感染力,教师的优美范读能让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从而达到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而现在课堂上的散文教学多数都缺失了这一环节,或者是象征性地做做,这是课堂教学中美育的一大缺失。

二、体味意境,开拓学生的审美想象

品味语言、鉴赏语言,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去体味和感悟其中的情感。现代著名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是一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秀散文。文中写道“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朵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里的蓝天、雪峰、白云、雪水、溪流、浪花虽是天山最常见的景物,但被作者注入了热爱美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着重写出了天山雄伟秀丽的特点,并采用了三个连续的美丽动人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神奇的、绚丽夺目的风景画面,其中几个动词的运用更给人以“画中动态”之感。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极富美感的一篇名作,文中叠词的运用极尽绘情状物之能,非常富有发现力。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田田”二字,把荷叶那种肩并肩紧密地挨着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又如“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叠字“粒粒”,把含苞待放的荷花那种“晶莹剔透”的形象跃然纸上;“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脉脉”一词赋予了荷塘流水如情窦初开那样的少女般的情怀;“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其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在表现出树多的同时,把这些树高低错落、连绵成片以及层次分明的景致送进了读者的眼帘。这篇散文所用的字语虽然寻常,作用却实为瑰妙。深入文章,发掘语言的内涵,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师在讲授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时,要让学生体会散文中蕴涵的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天山景物记》是一篇具有浓郁诗情的散文。在讲授“迷人的夏季牧场”这一段,我先让学生朗读,然后点拨他们:作者笔下的迷人夏季牧场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请你们用最精炼、准确的语言形容出它的不同角度的美?经过启发点拨,学生概括出了夏日牧场的静态美,牧群的色彩美,牧女歌唱的形象美和音乐美,雨后牧场的情景美,牧民的别致晚餐的情趣美,牧民喝奶的生活美,草原之夜的自然美等。优美的散文语言是诗化的语言,犹如行云流水,姿态万千,一泻千里。写景状物,使人身临其景,抒情言态,令人血气俱动。散文的语言是作者心灵自然地流淌,犹如长江源头,百川争流汇于一江春水,给人永恒的美感。学生体味出了语言上的美感,就会深刻地感受和领悟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意境,就会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设情入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散文注重的是意境的描写,讲究的是情感上的渗透,因此许多散文的美感往往是内蕴的。在教学散文时,辅以情感和内涵相近的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联系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嗅觉等器官,让散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所倾吐的情意,不断和学生的心灵碰撞,从而引起共鸣,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了审美情操。我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特意选取了名曲《春江花月夜》,并配以荷塘月色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幽雅、静谧的意境深深陶醉了学生,叩击了他们的心灵,营造了心境,引起了强烈的审美共鸣,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走进课文的内容。学生不断体会到月色的飘逸美、如梦境般的童话美,月色的朦胧美、神秘美、和谐美;感受到荷香的清淡幽雅,若有若无的音乐美;体会到荷叶、荷花的姿态美,领悟到荷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品质和那叶子底下流水的脉脉含情。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与文字语言的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调动潜力,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散文中的情感广博深邃,学生受阅历、接受水平等限制,对文章中的情感往往体验不深。教学中配以恰当的音乐,在传递思想感情的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这样的表达比文字更深刻、更丰富。音乐的感情和作品的情感二者有机结合,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力量,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从而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内容地把握理解,在教学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可以播放《聆听地球的回音》来感受大自然的清静,渲染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意境,揣摩作者那颗热爱故都、向往北国之秋的眷眷之心。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可以播放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来表现文中那种超然物外的,孑立独行的人格情怀。这样会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深层审美体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刻体会作者极尽笔墨描写他的“空中楼阁”是为了表达他热爱大自然,向往独立、安静、幸福的生活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散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是在充分挖掘散文自身的审美因素的同时,把散文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发展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建立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散文教学中的美育,可以多方面、多方法进行,教师在平时要指导学生多参加、多观察、多体验各种自然、社会和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和逐渐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大学语文论文 8

摘要:互文性,是关于文本建构和文本解读过程中当前文本和其他文本关系的理论。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改善师生被动交流的局面,提升师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心性,给大学语文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互文性

《大学语文》内容宏大深厚,它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等多项重任,理应受到重视,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立足于社会需求,偏重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对难以凸显实用和实效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作边缘化处理;学生也在功利主义思想主导下,轻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如果大学语文教学不加以改革,一味按照传统套路阐释作品,课堂教学缺乏思维机智和感染力,必然受到冷遇,教学目的必然成为纸上谈兵。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增加课堂教学魅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改善师生被动交流的局面,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师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心性,给大学语文的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一、互文性理论简述

互文性,也被称为“文本互涉”“文本间性”,主要是关于文本建构和文本解读过程中当前文本和其他文本关系的理论。受苏联文学家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启发,法国文学家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互文性”的概念,这一术语的诞生使描述文本之间关系的传统手法在理论上得到了肯定和说明。继克里斯蒂娃之后,又有不少文学家对互文性概念做出了阐释。互文性理论认为,语词的意义借助“互文”才能全面定义,因为“语词(或文本)是众多语词(或文本)的交汇,人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另一个语词(文本)来……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拼凑,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这就是说,文学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他们认为,文本也不是作家独创而是众多文本踪迹的汇集,而这些渗透了其他文本的无限的、游丝般的踪迹是作为文化的一种表意体系而存在的,正是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在这个无处不在的文化网络的影响之下,不同的文本意义才得以形成。而这些联系文本间的踪迹可以是充分显性的,也可以是相对隐性的,所以对文本间的踪迹,即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关系的考察是互文性理论在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步。因此,“互文性就是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实质是主体文本与接受者文本之间永无休止的交换,是一种主体间性、主体交流”。互文性理论从主体间性入手,将文学的理解、阐释、再创造视为双向互动的过程,这就逐渐放弃了只关注作者与作品关系的传统批评方法,使文学交流实践同文本研究相结合,从而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这就将文学研究推向更为开阔的境界。

二、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内容也多是立足于单篇文本,按照固定套路加以阐释,视域狭隘,学生以记忆与� 运用互文性理论将文本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拓宽了师生研读作品的'视野,让课程教学变成了一种动态的思维成长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一)运用互文性理论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是大学语文课堂上的引领者,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语用能力、人格修养等,都 传统的就单篇文本加以阐释的教法,很难凸显教师个人经验、整合能力及独立思考的魅力。互文性使得文本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可以借助文本之间的意义关涉引入大量相关其他文本,从而多元化解读课堂教学所用文本,让自我及学生的视域扩大,思维拓展,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追寻的过程,充满活力。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创作意图,一向有争议: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去世而作,抒发微妙情思;一说是为庆祝儿子的诞生而作,表达喜悦和充满希望之情。了解创作意图,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诵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运用互文性理论认真解读文本,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发了学生研讨兴趣。首先,我从主题关涉引入互文本。“四月天”,是百花争艳的最美春天,但她极短暂,因此在我国传统的诗歌主题中,以惜春为主。如李清照的《点绛唇寂寞深闺》“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秦观的《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等。林徽因古典文学造诣极高,又极敏感,所以不可能把刚出生的儿子比作人间四月天表达喜悦主题,念及犹如艳美春天转瞬即逝的志摩倒极有可能。再次,我从意象关涉引入互文本。“云烟”“黄昏”“星子”“夜”“月”“燕”等意象,在中国的古诗中多与思念有关。以“月”为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杜甫的《月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故林徽因用这些意象表达儿子诞生的欣悦可能性也不大。我还运用文本形式关涉等互文理论,引入相关文本来解读这首诗,说明自己的观点,从学生的眼神和互动中能分明感受到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对互文文本及当下文本的探索欲望。(二)运用互文性理论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文本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相关的文本积累,将文本置于更宽泛的文化视域中加以理解,这都展示了教师独立思考和深入钻研的思维品质,展示了教师专业技能的高超,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学生,给学生带来自由想象的张力和深入思辨的空间。这就自然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要求学生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讨论解读的过程真是让人惊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强大无穷。一个学生从“吟啸”一词引入互文本来理解。他说魏晋时有《啸赋》,描摹“啸”乃“逸群公子”“傲世忘荣”“精性命之至机”“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而出,不假声器,不借外物,“唱引万变,曲用无方”,“总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故“啸”是何等质朴自然,之人对生命有独到的感悟,面对人生中挫折磨难及种种不平都能泰然处之;又《晋书阮籍传》,言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又《世说新语简傲》记,“晋文公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座,箕踞啸歌,酣放自若”,结合这些文本内容,我们知道苏轼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何妨吟啸且徐行”,实际是魏晋文人精神的体现,实在令人敬佩。有的学生从“竹”的意象引入互文本,有的从“蓑”引入互文本,还有的从背景引入互文本等,过程中有争议,有共鸣,讨论热烈,思路宽广,学生们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人格魅力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享受着经由主动思考带来的情感欣悦。(三)运用互文性理论重建师生教学关系。师生关系是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多是以向学生讲授知识为主,课堂的知识结构基本由教师掌控,有好多时候教师如入无人之境,高高在上,满堂皆我言,权威无限。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习惯于坐着安静地听课,记笔记,很少和教师讨论交流,更没有争辩。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个人表演,严重地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能动性,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我思辨能力的发挥。

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文本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文本解读方式,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视角,也突破了以往一言堂的单一化教学模式。教学关系由操控走向解放,教引导学并促进学,师生的交流在文本相互交织的网络中穿梭往复。教师的引导在于注意针对文本提炼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问题,每个学生能够循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不同的知识结构发现文本中存在的不同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互文符号,联系到不一样的互文本,这使解读更多地显现出了个性化,也更多地出现分歧,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辨析探讨,师生在剔抉爬梳、分析综合、参酌辩证的平等交流中解决疑难,深化对当下文本的理解。这样的互文性教学,大胆地让学生当主角,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且推动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好多时候教师也会在知识层面宽厚、思维活跃的学生联系的互文本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总之,运用互文性理论教学就是以开放性的眼光解读文本,让学生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整合知识经验,拓宽视野,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

参考文献:

[1]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祝克懿。文本解读范式探析[J].当代修辞学,20xx,(5).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9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大学语文要重视审美教育,是由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内容决定的。“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任务“是使人变得高尚”(高尔基语),其最本质的社会作用是美感作用。大学语文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作品,不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美的情感、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等等,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素材,可以说,大学语文教学和美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从美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看,大学语文应把美育作为根本的教育目的。

文科类大学生由于其独特的专业学科背景,较其他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感知、理解、判断的能力,《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应旨在深化语文智育、德育的基础上,突出语文美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此外,从课程设置看,《大学语文》作为文科类大学生一年级的必修基础课,是为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并为以后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底蕴服务的。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优秀的文学作品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增强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样既达到了语文课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的目的,也使其作为一门基础课发挥了对专业课相辅相成的作用。

所谓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审美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并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又具智慧,既有技能,又具审美意识的新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以其独具的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成为高校实施美育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那么到底应如何实施美育呢?笔者通过在文科类大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通过对教材名篇的审美情感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是实现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方面。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和谐的融合统一。所以,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或所刻画的人物往往都渗透着作者主观的思想寄托,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表象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如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所塑造的英俊、潇洒的`将军菲比斯与丑陋不堪的卡西莫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既包含外表,又涵盖内心。俊美的将军让吉普赛女郎喜爱,也会让很多读者向往,而作者恰恰要批判这种华美包装下的狡诈、自私与虚伪,而在卡西莫多丑陋的面孔中,却饱含着作者对纯真、善良的赞美和向往。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通过对“春”的“怜惜、愁怨、挽留”,表明作者对南宋王朝(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从中可以使学生得到爱国情感的教育。再比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引导学生去倾听“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人籁,去感受“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的空灵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去领悟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流露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哀而不伤的情感和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挖掘作品的“情”,由作品的表层进入作品的深层,以获得人生感悟、陶冶性情、纯净心灵尤为重要。

其次,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审美实践。对大学语文教学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学生是大学语文教学运转的轴心,那么实践则是大学语文教学开启的关键。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艺术美的鉴赏与评论,而一切艺术美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俄国伟大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是生活。只有深入生活的海洋,才能探求包括文学内在的艺术美的真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模式,大力开辟第二课堂。要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延伸到对有关的文学、书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名作的欣赏。同时指导学生从事文艺创作、演讲与辩论、审美文化研究等创造活动。并且对学生的创造成果给予奖励与宣传。如鲁迅的《伤逝》,内容涉及到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知识分子的道路、女性人格独立与经济地位、社会制度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讨论,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二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可以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

第三,注重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美育,利用现代传媒资料,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形象性的特点相一致,大学语文教学也要突出其形象性。大学语文形象性的特点主要依赖于教师语言的形象化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学语文讲授的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最感人的是文学形象。教师讲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握这些文学形象,理解这些文学形象,感动于这些艺术形象,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和审美的愉悦。形象的内容要求形象的形式,教师的语言要力求丰富、生动、形象、富有个性。

教师的课堂词汇应是丰富的,语气要富于变化,语音节奏要与讲述内容和谐一致。另外,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大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谓得天独厚,因为与之相关的图片、图像资料很多,都可以拿来展示或播放。许多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优美图片,都可以扫描进计算机,再复制到CAI课件中展示给学生。这不仅能增加教学内容的形象性,而且可以突出这门课独有的个性。同时,配合教学播放一些有关名家名作的电影或录像,显然也能增强课程的形象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看电影、看录像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及文学形象。

在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与形象化的教学方式的结合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发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及创造美的能力。这种对美的教育是最自然、最生动、最形象、最有效的。比如讲授王维的《汉江临泛》,我们可以制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的整体气势的画面,用色彩描绘出“山色明暗交错,连绵不断”的山光水色来,并用动画技巧设计出动态景观:“波涛使得望中的城镇似乎在两岸起伏波动,远方的天空也在腾跃翻卷”,使学生加深理解王维盎然游兴、寄情山水、怡然自乐的情绪。

最后,通过创设作品美的情境,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为了消除学生听课的枯燥感和疲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形声并举,音画同步,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感染。分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可以让学生先听音乐朗诵,在朗读中感受抑扬顿挫的节奏和优美的诗歌语言,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历来对它的评价很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意境深远。讲授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随着文章的波澜起伏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欣赏一幅完整的清风、明月、江水、小舟、歌声、箫声所组成的美妙动人的赤壁夜游图,还要使那些回味思索的余音强化,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的欢欣情绪、豁达心胸、高尚情操、哲理性的语言,真正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

总之,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及教学中相关的美的因素,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论文 10

摘要】在生态系统下,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需要遵从生态系统设定的规则,而大学语文教育是在生态系统下,不断认知、不断深化的运动过程,其不仅仅具备了生态系统中的整体性结构,同时也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生态结构的独特性。通过对生态学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育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更好地推动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语文;优化

引言

现阶段,人们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尚未真正的将内部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剖析,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因此,在对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下,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大学语文的生态系统结构,对当前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探索出科学化的改革路径,从而有效的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朝着的生态化教学的方向发展。

一、生态学与大学语文教育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阶段,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教育统称之为“大学语文”,但是也有部分高等院校将其称之为《现代汉语文化》等。大学语文教育并非是单一的特指大学语文课程,而是实现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转化,并针对性的开设包含《大学语文》为核心的一系列的课程。同时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不管是在知识结构还是教学的实践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应被看作是一系列的课程,其中包含了文学审美课程、文字知识课程以及历史普及课程等等。

(二)生态学。从本质上来说,生态学指的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广西的系统化的科学,其中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使生态学

二、生态学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错位。在生态学背景下,各分子之间都是平等的,就像师生之间的关系一样,也应该是保持平等、和谐的。生态学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所追求的就是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化,然而现阶段,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出现错位,形成了一种教师讲授课程,学生被动参与的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教师掌控着教学的频率,占据主导位置,而学生却是呈现出一种服从状态。同时,站在学生的生态位来看,学生尚未意识到自身作为教育的主体,而学生作为生态教育中的关键因子,应该是主动参与教学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结构不科学。现阶段,在生态学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方面,在很多大学生中,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程,反而将英语设置为必需课程,美名其曰与国际接轨。而且在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安排上,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82%的大学普遍将大学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为32个课时。

(三)大学语文教育日益功利化。在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物质化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将自身对物质的追求放在首位,功利成为了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例如,当前在生态学背景下,教学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教师所追求的不再是如何实现生态化教学,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而是将岗位晋升和经济价值放在首位。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出现偏失,导致整个高等院校教学的功利主义风气盛行。在生态化教学方面,更是过于随意的更改教学的内容,甚至在对教材的选择方面,并没有充分的重视生态学与大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化教学日趋功利化。

三、生态学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优化

(一)优化大学语文教育师生关系。基于生态学背景,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逐步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生态学视角下的教育应该是信息互动和相互传递的过程,学生不应该单向的接收,而是要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以此更好的推动语文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从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系统中来看,语文教育系统应该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大学语文教育不单单是实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大学生毕业之后的进行继续教育的基础。在生态学下,应该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系统,保证语文教育的基础地位。例如适当的增加大学语文教育的课时量,要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的状态,并且还要保证语文教育的每学期的基本课时保持在72课时以上。此外,还要设置相应的课外实践课程,使大学语文教育不单单拘泥于课内理论,而是逐步向课外活动拓展。

(三)强化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当前,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生态系统的作用就是有效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系统化和科学化,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对此,在生态学下,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不断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文学书籍,定期参加到文学研讨会中,与同行业之间的人才进行交流沟通。或者是借助互联网,扩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制定出科学的学习目标,掌握大学语文教育的新趋势。同时,在信息化时代下,生态学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对生态化系统教育的认知,实现教学资源、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的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邵子华。基于生态学的大学语文教育研究[J]。教学研究,2015(05):15-18.

[2]朱华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生态化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5(10):22-24.

[3]顾丹。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语文生态课堂[J]。赤子(上中旬),2015(06):05-09.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11

论文摘要: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大学语文教学领域,优劣并存。我们应趋利避害,使多媒体得以与大学语文教学很好地整合,发挥其最大优势,更好地服务于老师教、学生学。

当今,多媒体教学方兴未艾,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节奏大大加快,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但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从多媒体教学优缺点两个方面着眼,探究解决途径,使多媒体得以与大学语文教学很好地整合,发挥其最大优势,更好地服务于老师教、学生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教学领域由于多媒体的介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多媒体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图文并茂、声形共举,在教学革新活动中彰显了其突出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以视觉、听觉为出发点,具有界面内容生动、动态呈现、信息量大等特点,运用多媒体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从教学中‘文本内容’到‘体验内容’的转化;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和再现各种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创设与教学场景相关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时间和空间不再受到限制,从而实现了教学容量的最大化,课堂的交流得以无限延展;大学语文内涵更丰富,主体感更强,说大学语文课堂采用的是立体式景观教学非常恰当。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大学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活泼性、新颖性。比如在讲解《雨巷》时,先响起曼妙舒缓的乐曲,之后,让男女组合和着美妙音乐一起朗诵。从大屏幕中看到的是江南的古镇、小桥流水、诗一般的丝丝细雨,还有色彩斑斓的油纸伞以及丁香姑娘那忧郁的眼神,情景交融,出神入化。多媒体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东西通俗化。

心理学研究证明了一个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时候,更多地使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相对而言没有形象思维发达。以前只可以抽象讲解的知识,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变得形象了。传统教学中各自独立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在多媒体中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学生被带进一个生动活泼、充满诱惑力的课堂情境中,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味觉、嗅觉都得到充分调动,思维空间被打开,理解力进一步提升。多媒体一旦把抽象概念形象化,难易就得以调节,大学生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信息网络传输准确又快捷。在这种条件下,大学语文的教育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得以共享。多媒体课件依据网络支持,得以不断完善不断传播。其表现力及交互性进一步优化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过程实现了革命性的创新。

用现代教育理念来看,多媒体教学进入大学语文课堂是必然的。在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们对文学常识的学习事半功倍,有些经典对他们来说不再难以理解,大学语文学习被提高到艺术享受的境界。多媒体运用的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

使用多媒体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学生和教师可以平等使用视听资料。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可以对视听资料任何一方面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大学生就能够相对独立、自由、深入地思考,增强对教学的参与意识和对教学主体的认知。从教师角度来说,来自大学生的自由、丰富的思考能够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同时也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随机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须真正尊重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多媒体教学的负面效应

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课件质量有待提高、多媒体教学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等。某些课件就是手写教案的电子版。板书由传统的“黑板+粉笔”转化为现代的“屏幕+键盘”,乍看教学方式上有一点点改变,而本质上无非“穿新鞋走老路”,多媒体的优势并没得到发挥。大学生最初还可能感觉到一丝新鲜,但久而久之,这种单调的转化就乏味了,课堂气氛回复平淡,授课效果难有多大改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徒留形式。"

课件作用被无限放大,师生之间的交流束之高阁。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但是多媒体的运用往往喧宾夺主。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课件制作与运行上,把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忽视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沦为课件的奴隶,课件成主导,教者被动,学者也被动。常规成熟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被挤压得荡然无存,师生互动被人机交流所取代。表面的热闹过后,脑子里空空荡荡,没有留下知识的光芒,最为可贵的深思联想也被扼杀在一目了然的表象之中。

影像图片的滥用导致大学生想象力的萎缩。正如古语所说“物极必反”。部分大学语文老师竭尽全力搜集各种图片、影视资料,于是出现“过度包装”,内容繁杂无序。过度使用多媒体的结果就是削弱了大学生思考的能力。“这种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多媒体教学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大大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失去了语文教学原有的本色。”大学生对于文本的理性思辨被“热闹”冲淡了。“语文课被上得大同小异,这可以说严重束缚了执教者的手脚,并导致他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由性思考和个性之张扬。”

三、多媒体应用误区产生的原因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首先是许多大学语文老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不是十分熟悉。有关专业人士曾经针对大学语文老师利用何种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调查,结果是:“用PowerPoint的占95%,用Flash的占15%,用Au—thorware的占10%,用3DMax的占4%,用Dreamweaver及其他工具的占1%。”从调查结果看,当前大学语文老师多使用电子幻灯片技术,该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要求使用技术水平高的软件对于他们来说往往不现实: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这些软件,对专业软件的认识程度不高。

其次,缺乏对教学理论的学习。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能代替对多媒体教学理论的认识。一个大学语文老师若忽略了对诸如教学心理学、教学传播学等理论的再学习,就会导致一种现象产生,那就是机械地使用多媒体,流于形式,更不会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课件,课 大学生们感受不到多媒体运用的亲和力,甚至感到还是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更合适。

第三,大学语文学科特点被忽视。大学语文教育本质上属于人文教育,精神层面的东西居多。精神财富必须通过学习和心灵感悟来获得,而不能靠外力去占有。部分大学语文老师由于忽视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质,机械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导致无用信息泛滥,非但无助于教与学,反而再巧成拙、事与愿违,与科学、严谨、和谐的课堂要求背道而驰。

四、趋利避害。实现多媒体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要使大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发挥积极作用,教学的实施者运用多媒体的能力是关键。首先,大学语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促进自身知识的更新,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其次,高校也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给予充分的学习时间以及资金上的支持,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师们有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尊重教师的个性,正确看待教师的悟性,真正把课件作为教学手段而不是对老师的束缚;鼓励创新和自主研发课件。

从内容编排体系来看,大学语文往往按时代和文体进行单元划分。通常大学语文课本被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词曲赋等章节。应根据文体特点来决定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否。就是说,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相对而言,那些摹景状物、感时伤怀的文学性强的诗词、散文、小说宜于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而那些说明文和议论文,特别是事理性说明文,其逻辑性强,常常以说理进行文章的延展,与图像素材关系不大,多媒体的使用近似于板书,作用不大。此刻,理性分析、科学理解和认识问题是关键。老师的智商和情商无论如何计算机取代不了。大学语文老师制作课件之前先要综合思考自己的教学价值,也就是比较用传统教学模式跟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效果孰优孰劣,不能单纯追求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而置实际教学效果于不顾。

此外,大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审美修养,让制作出来的课件既美观又实用。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认真思考,不断完善,让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语文的教学。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12

摘要:语文教育是一种美育, 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吟诵经典名篇, 体味经典中所反映的美的教育,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内涵, 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对经典诵读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揣摩,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文本视角; 语文教学; 经典诵读;

在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中“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功能, 因而大学就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我国大学专业划分较细, 加之存在着重理轻文、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重当前轻长远等部分问题, 造成了大学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如果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就业能力将受到限制, 过弱的文化熏陶将使学生缺乏学养, 而大学“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也将落在了空档。

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1], 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反复的讲述与反复的背诵古典语文。可见, 经典教育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所以说, 在大学阶段实施经典诵读课程,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典诵读是诵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 并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和再现经典文本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 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这种再创造的活动是以诵读材料为前提的, 不能脱离经典文本而独立进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一、经典诵读文本材料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文本都适宜拿来诵读。经典诵� 为了保证良好的诵读效果, 需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通常情况下,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在选择经典诵读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 诵读材料的经典性

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要求具有经典性。一是在内容上具有普适性, 最好与学生普遍关注的人生问题或生活问题密切相关。二是要有思想性与影响力, 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三是具有历史性, 经典诵读材料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四是语言具有形象性。这是诵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了形象性的语言才能使得学生有形象的感受。如果诵读材料多是枯燥的书面语言, 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构成丰富的形象感受。

(二) 诵读材料的阶段性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强调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因此, 对于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 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接受程度等因素, 对经典诵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作出相应的规定。既要照顾到各个学生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又不宜将经典诵读材料作生硬机械的分割。一般可以按照诗歌、散文、小说等进行分类。每种类型的诵读材料既有突出的重点, 又有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诵读材料的目的性

诵读材料要考虑目的性方面的需求。如果是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课上或课下自由诵读, 一般可以不考虑受众的需求, 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确定诵读的经典文本。但是如果是需要将课上内容与诵读实践活动相结合, 比如诵读竞赛、诵读表演等, 那就要根据诵读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 从众多经典文本中选出合适的经典作品。例如国庆经典诵读, 就应该选择一些励志爱国的经典作品, 比较适合场合和听众的需求;如果是在中秋节举办的诵读活动, 就应该选择一些深情的经典作品, 从而更好地适应场合和听众的需求。

(四) 诵读材料的风格性

经典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是一个经典文本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 是内外一致、形神统一地显现出来的经典文本的风貌、神韵和品格。经典文本诵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公开诵读或参加诵读竞赛, 诵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风格和水平来选择相应的经典作品。大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可挑选一些难度小些的, 自己较为熟悉的经典作品来读;对于经典诵读水平较高一些的高年级学生则可适应的风格会更广泛一些, 因为他们可以更好地驾驭经典文本, 演绎经典文本。总之,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领会

经典诵读不同于经典朗读。经典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是阅读的起点, 是理解经典文本的重要手段。经典诵读也不同于经典默读。经典默读是日常诵读之法, 只看书, 不出声。经典诵读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经典文本背诵出来, 以传达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它不仅是记忆, 而且有理解, 在抑扬顿挫中理解经典文本。学生应该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中好好把握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准确理解词句

叶圣陶先生认为, “吟诵 (诵读) 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必须理解在先”, 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 畅发读者的感兴”[2]。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诵前, 除了要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文字的读音, 扫除读音障碍之外, 还必须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生词、俗语、成语典故等的含义, 避免不求甚解, 甚至望文生义。在正确把握字词的音义之外, 在诵读之前, 还要很好地把握作品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只有注意到这些, 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文字向声音的转化, 收到良好的朗读的效果。例如, 在诵读复句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分句之间的关联词, 根据关联词来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如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 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果……就是……”, 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边……一边……”, 表示选择关系的“与其……不如……”, 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可是……”, 表示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等等。这对于准确的语气运用和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二) 要正确把握结构

正常情况下, 经典文本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段都表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每个段落围绕中心意思, 我们都能找到相对的中心句。当然, 段落的组合也有很多种方式。段落内部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的组合, 也可以是层进关系、并列关系 (包括同义近义的并列和正反内容的并列) 的组合。同时, 还可以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或者分说和总说的关系等等。总之, 段落内部的关系多种多样,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关系, 都应该要求学生在诵读前必须理清脉络, 区分主次。同理, 同一篇经典文本中不同段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先搞清楚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才能掌握篇章的结构, 从而理清全篇的脉络, 诵读时便能得心应手。同时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 不同的诵读文本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抒情性经典文本注重的是浓郁的情感;议论性经典文本则注重表现辞气的`承接转折, 要特别突出其议论精密的感觉。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进行区别诵读。

(三) 要深入领会内容

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只有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深层意蕴, 使听众也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理解经典文本字、词、句的含义, 且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还需要对与经典文本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把握。比如, 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思想、创作动机等方面都应深入地了解和领会。例如很多文人一般都是在自己遭受贬谪之后, 有感而发创作了许多经典文本, 因而他们在情感上往往都有抑郁、愤懑的感觉。这些相关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只有对经典文本的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 才能够在诵读中用恰当的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和打动听众。比如说明文, 应该从它的结构层次入手, 研究他如何将概念、相关知识表达出来;例如议论文, 便要弄清楚它的主要论点, 它是如何通过论据、论证方式将主张展示出来。而如果已经有前人注释或近人评论的经典文本, 则应该博采参考, 以帮助理解。节录中非独立成篇的经典文本, 我们必须从它的原文入手, 着重分析它的上文下理, 从而避免断章取义。

三、经典诵读文本的深度揣摩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要求学生将经典诵读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完成文字向声音转化的复杂活动, 在正确选材和大致理解经典文本之后, 学生还必须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度揣摩, 通过对诵读材料深刻而细致的感受, 感知作品的深层意蕴和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 才能完成经典文本的有效呈现。

(一) 要用心感受经典

“所谓感受, 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 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 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2]感受作品是情感的诱发因素, 主要是可以将诵读者的思维很好地引向情感。感受是指诵读者由于经典文本的刺激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从而反映到大脑中, 使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根据人的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和皮肤这五大类感觉器官, 就分别形成了五种感受形式: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如果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不够深入, 没有真正走进经典作品, 没有把握经典作品的精髓, 而是在那里主观臆造情感, 即使朗读的声音再好听, 声调再怎么抑扬顿挫, 也难以感染他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反复琢磨, 仔细体味, 然后进入经典, 进入角色, 进入情境, 才能唤起听众的感情, 使听众与己同喜、同悲、同呼吸。比如, 我们让学生诵读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是一幅峭拔雅致的山水画:千山无鸟鸣, 万径无人走, 冬天之冷、雪天之寒、小船之孤、钓翁之独, 以及诗外的江天一色和群峰叠峦融为一体。整首诗给人以视觉、听觉和触觉全方位的刺激。学生在诵读每一篇经典作品之前, 教师都必须引导他们来体味这种感受。

(二) 要真正理解作品

情感的传递是经典诵读的重要目的之一。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 它的生命力在于其承载着人的感情态度。“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3]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 在经过对经典文本的字词句的具体分析和感受的同时, 应该让学生形成丰富而逼真的想象, 好似经典文本的文字内容在学生的心中动起来, 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经典文本的内容, 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 从而更好地体味经典文本的情感。例如诵读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味“直”“圆”二字的妙处, 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可见没有一丝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带来了寂静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才见得“圆”, 周围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背后, 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来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 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2]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 当是经典诵读时运用形象思维体味经典文本内涵的范例。

(三) 要准确把握基调

基调是指经典文本所包含的多种情感色彩混合后的总的趋向, 即经典文本的基本情调。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并理解经典文本, 而且还应该从经典文本的体裁、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有效地解析, 从而准确地把握经典的感情基调。通常来说, 任何一部经典文本都有它本身相对统一而完整的基调。要让学生把经典文本变成有声语言, 就是再创造性地把文本中无声的态度情感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只有深入地体会和整体把握经典的基调, 学生才能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任何一个经典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感情都可以是多样化的, 但是它的基调却是每个部分、层次、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 即整体具体感的总和。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细致理解和体会经典文本的深层蕴意之后, 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整体精神倾向。例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 局部内容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显现了缓慢而低沉的情调, 但总体基调是豪放、轻快、活泼的, 在部分低沉情调的映视之下, 全文更能显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感情。又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伤, 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绝望, 而这只是缘于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所以其基调可以说是“哀而不伤”的。再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通篇基调热情高昂, 同时又隐含浓重的悲愤、深沉的忧虑、空前的危机感和强烈的焦灼情绪。所以, 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要旨大意, 准确感知经典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才能够使经典诵读达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境界。

四、经典诵读文本的诵读表达

(一) 要掌握经典诵读语音的准确性

1、 要读准字音

教师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要特别注意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差异,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比如文本中会出现一些上声的变调, “一”、“不”变调和“啊”的音变等问题。另外, 在汉语中存在很多一字多音的现象, 这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应该多加留意。如果在经典诵读中不能准确读音, 轻则破坏了作品的美感, 重则歪曲了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比如“赔了夫人又折兵”中的“折”字就是多音字, 不同的读音意思相去甚远。对于这种一字多音的情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清楚多音字的各个不同意义, 然后去记住它的不同读音。另外, 一些古音字或特定读音的字词也应重视, 如《上邪》中的“邪”、《将进酒》中的“将”、《阿房宫》中的“房”等。当然, 外来语译音等情况也应该引起注意, 在诵读中作正确的处理。

2、 要注意方言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方言区的人来说, 在诵读经典时尤其要注意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差异。其实在语音上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有些方言平舌音与翘舌音的混淆 (z、c、s和zh、ch、sh) , 有些方言声调的变化等。这种规律可以总结为一些大规律以及一些小的规律, 而且还包含一些例外情况, 老师要好好帮助学生去总结。在总结的同时, 遇到问题要要求学生多查字典、词典、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 积极督促他们反复地练习。

3、 要注意避免近似误读

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偏旁类同或字形相近, 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易引起误读。如由于甲字与乙字字形相似而把甲字读成乙字, 或者将乙字读成甲字。另外, 由于不认识某些字词, 而由偏旁本身或者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另一个生字的读音, 这种误读情况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就是指的这种误读。老师应该让学生做好相关的辨析练习, 避免出现误读。

(二) 要注意经典诵读表达的层次性

按照经典文本的感知程度, 可以将经典诵读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试读, 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 在文本信息的获取过程中, 首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或者零散的感觉。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进行试读, 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同时, 可以让他们形成自身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二是略读, 主要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感知。这是通过一种速读的方式来理清经典文本的的整体思路, 从而把握主旨大意。略读可以说是试读的延展, 是整体思维的聚合。略读时要能够通观全篇, 化繁为简, 去粗取精, 使经典的主要内容逐步变得明晰。三是研读。研读就是要参悟体会, 进行研究性和研讨性的诵读, 进而能够熟悉经典, 顺畅朗读。四是品读, 就是鉴赏性地诵读, 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 即“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4]。

参考文献

[1]黎海燕, 鄢建江。美国的通识教育与闲暇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8, (1) 。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3]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4]梁开喜。谈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性[J]。语文建设, 2007, (11)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3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江苏省新沂市时集中心小学侍新元

【摘要】

语文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受到老师的广泛关注。随着教学课程的开设、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学,语文教学便顺理成章的成了审美教学的主要阵地。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