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论文【最新9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

风险管理论文 1

【摘要】系统集成项目中的风险管理属于系统性管理,具有非常突出的技术性特征,本文认为风险管理在系统集成项目中的运用要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进行综合概括和分析。因此,本文从项目前期风险的识别和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监控和风险总结方面对风险管理在集成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叙述。

【关键词】系统集成;风险管理;风险总结

系统集成是属于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需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现场完成的工作。在系统集成项目中,要使一个项目快速、顺利的实施,并能够达到客户预期的设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工作。有时候项目开始时较为顺利,随着工作的不断进展,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接连不断,使项目组人员忙于应付,从而造成项目实施进度延迟。究其原因,除了系统集成的经验、手段不足外,对于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项目管理的经验和方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使各级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加强项目前期的不可确定因素(风险)的预测、分析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项目前期风险的识别、分析

1、风险的识别。有两种方法来识别风险:一种方法是利用以前项目积累的数据、资料和经验,组织专家、资深专业人士、各部门有经验的人员和项目组成员,对与项目相关的各种计划进行详细的审查,找出这些计划内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分解原则如WBS(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把复杂的结构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容易被认识的结构,这样有助于我们理清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容易的找出风险。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有以下几点:

1)人力资源。项目组的人员不稳定,人员的时间、精力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

2)前期准备。硬件设备、软件产品不到位或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机房环境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

3)技术要求。项目组未能正确理解用户的需求。项目组设计的计划、方案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4)客户需求。客户需求不明确。客户需求发生变更。

5)客户关系。无法与客户及其他合作伙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6)质量控制。实施过程控制不严格,阶段(里程碑)及整个成果未做评审。

7)维护期。没有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灾难防护措施不完善,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构成潜在威胁。

8)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策略本身是否可行。是否与项目的目标相一致。

2、风险的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从项目的整体出发,对风险进行评比、量化,为制定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风险分析中可以使用的方法非常多,如风险概率、PERT、GERT方法等。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其目的都只有一个: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发问题预先准备好解决措施和留出足够的缓冲空间。通过风险分析可以确定:

1)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先后顺序。

2)各种不同风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相互间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3)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多大,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否严重,程度如何。

4)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步骤。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把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计划,还要指定专门的负责人来进行风险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消除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最终实现良好的风险控制的目的。因此,“预防风险”应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突发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结合实际的工作,就前文所提到的系统集成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建议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步骤:

1)在控制计划中列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及过程

2)了解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实施阶段的整个工作安排(包括本项目外的工作),做好与其它项目组的协调工作。

3)对于关键性的技术人员,要有预备人员,确保人员一旦离开,项目仍能顺利实施。

4)在客户及各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指定明确的联系人,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5)对项目中的所有活动及提出的变更请求,应以书面形式经各方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并对结果进行测试、评审。

6)充分理解客户需求,仔细、认真做好项目计划和评审工作。

7)严格控制各阶段(里程碑)的成果评审。

8)制定确实可行的维护策略和应急方案,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9)以制度化的方式从事项目的所有活动。

10)定期举行项目会议,如:周例会、月度会议、客户沟通会等,使项目干系人能够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度、质量等情况。

三、风险实例介绍

1、背景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当前应用系统由于运行速度慢、磁盘容量有限,已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决定更换应用服务器,将应用系统移植到IBMRS/6000服务器上,同时进行应用软件的版本升级。

2、环境

客户当前的应用运行在HP服务器上,各软件的版本为:oraclev8.0.5、weblogicv5.1、tuxedov7.1、JDKv1.2.0.8。新系统为IBMRS/6000服务器,操作系统为AIX4.3.3,各软件的版本升级为:oraclev8.1.7、weblogicv7.0、tuxedov8.0、JDKv1.3.1.0。

3、主要潜在风险

1)oracle数据库、weblogic、tuxedo的跨平台移植。各软件产品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包括操作系统的版本、补丁,磁盘容量。数据库的移植所采用的方法及步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保证。

2)oracle数据库、weblogic、tuxedo的版本升级。各软件产品版本升级所采用的方法及步骤。

3)用户自己开发的软件产品的移植。对操作系统的环境要求

4、突出问题

由于预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的比较充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发生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但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很值得在今后的工作引以为戒。

1)应用软件之间版本的匹配问题

由于在前期的风险识别、分析时,只着重考虑每一个软件产品对操作系统补丁和相关软件包的要求,而没有过多考虑这些软件产品之间所存在的版本匹配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当其中某一软件的补丁升级后,会对其它的软件也产生影响,需要对它们的补丁也做相应升级,为了确定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在此工作上多花费了两天的时间。

2)压力测试

在操作系统及相关应用软件安装完毕,联调测试通过后,首先进行了功能测试,除个别页面出现少量乱码,在现场即时更正外,再没有其它问题出现,功能测试顺利通过。在随后进行的压力测试过程中,用户使用自己的压力测试程序来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当虚拟用户连接数逐渐增加到1200-1300左右(实际负载情况)时,新系统一直保持稳定运行,并试运行一周,然而,在这试运行期间,却出现了问题:用户连接数最高只能达到900左右,查看系统和应用的日志文件,没有与此相关的提示信息,重新调整系统性能参数,现象不发生变化,使工作一度陷入比较被动、尴尬的地步。

综述所述,只有正确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风险管理论文 2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独立运营的,在运行时难免会遇到无法躲避的风险,这些风险潜在于企业所有生产环节,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企业应该重视这些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财务管理手段来减小风险发生率[1]。此外,企业只有准确识别以及评估自己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同时有效衡量财务风险,才可以在企业财务没有产生问题之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当企业财务产生风险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同时在面对已经产生的损失的时候,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处理,这样企业才可以在面对财务风险时处于主动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

(一)具体概念

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防以及控制,同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国经济建设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2]。所谓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就是企业客观存在的一种风险财务现象,当明确了解了企业财务状况之后,可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的手段,对企业风险进行进一步控制,同时减少企业风险,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保证企业发展具有稳定性以及持续性。

(二)管理内容

具体管理内容主要有:对经营风险进行财务管理、对自然风险进行财务管理、对市场风险进行财务管理以及对社会风险进行财务管理[3]。对经营风险进行财务管理以及对市场风险进行财务管理都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必须对企业发生的实际情况变化来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对社会风险进行财务管理这项内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社动荡,虽然不会直接威胁到企业财产安全,可是会给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活动受到限制;对自然风险进行财务管理这项内容会严重威胁到企业经济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有从财务管理角度上来看,才能减少企业风险损失。

(三)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具体特征和管理环节

风险财务管理和一般管理相比,其具有自身非常突出的特性,就是风险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主要是根据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具体工作面来判断的。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企业发展都和风险财务管理密切相关,风险财务管理是一项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工作;企业应该在观念上对风险财务管理进行不断的更新以及完善,对具体管理内容和所采取的管理手段进行不断的拓展,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以及手段必须表现出先进性,这样风险财务管理效果才会显著。对于风险财务管理具体环节,可分成:风险财务预测环节、风险财务预防环节、风险财务控制环节、风险财务决策环节以及风险财务解决环节。

二、对企业风险财务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

对企业风险财务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来源有多个方面,根据来源不同可以把影响因素分成经济因素以及非经济因素[4]。其中,非经济因素给风险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这种非经济因素是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目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了风险威胁;并且企业风险管理没有一个清晰的管理目标,不同决策人员所具有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还有企业文化给风险财务管理机制造成的影响等。而经济因素方面给风险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到企业效益、企业经济环境、成本收益和行业行为等,从企业效益这个角度来看,现阶段大多数企业一般都是以一种冒险态度来对企业风险进行处理的,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具备足够的科学性,同时解决手段也不够合理,从而使企业具有的潜在风险隐患更加严重。

三、加强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所采取的策略

(一)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对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

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对风险进行准确的鉴别以及测定,如果是一般性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可以第一时间察觉出来,同时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把存在的风险及时处理掉[5]。如果是隐藏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采取相应的预测方案,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风险预测措施,通过财务管理这一手段,能够有效测定以及处理企业风险, 除此之外,加大企业财务管理力度,可以有效减少企业风险的产生,提出并且实施相应的预测方案,从而有效控制企业风险,保证企业决策以及正常运行。

(二)实施有效的管理

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应对企业中的各种风险。对企业发展来说,企业风险应对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企业一定要面对以及处理的工作。在企业风险产生的时候,企业财务管理能不能为企业提供并且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做好风险应对工作,是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主要体现。因此,企业一定要高效进行财务管理,通过管理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处理,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展,使企业产生巨大的损失。此外,财务管理能够利用风险应对相关经验,对财务系统所具有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的完善,不断积累风险应对成功经验,为即将面临的企业风险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企业的稳定有效发展。

(三)通过财务管理来合理解决风险

通过财务管理来解决风险,是企业应对风险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策略,其中财务部门为发挥作用的一个主要部门,肩负了企业经济发展的责任,所采取的风险处理方式会对企业经济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合理的评估企业风险,计算出企业面对风险可能遭受的损失,同时财务管理还应该依据企业实际资金水平和发展状况,及时提供有效的处理策略,不仅要确保企业正常运行,还要把风险损失减到最小。此外,财务管理应该尽量从风险里面寻求机遇,通过管理对策来对风险进行平衡分配。

(四)做好财务决策

企业要想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就必须先做好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核心,是非常重要的。若不能合理地以及根据丰富经验来作决策,就会提高决策失误几率。所以,合理有效的具体财务决策,在控制财务管理风险方面非常重要。实际工作中,应该全面、客观和真实地对风险进行考量,尽量降低失误率,提高企业效益。除此之外,不断完善企业岗位责任制,也对风险财务管理非常有利,重视企业资源具体管理计划,减少企业风险。

(五)对风险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对企业来说,风险财务管理一定要实行制度化管理,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可以健康有效的发挥在那。怎样对风险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其中主要有下列几点:一是对现阶段企业资金具体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以目前资金具体安全管理制度为基础,与时俱进制定出具备科学性以及时代性的企业资金具体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以优化企业资金具体安全管理体制为基础,彻底观测落实这一体制,把资金安全管理这一责任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三是落实资金风险管理具体管理责任制。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资金安全制度能够有效执行。

四、结束语

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风险,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实际管理的时候,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依据风险差异,同时结合企业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风险财务管理,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风险财务管理效益,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让企业可以在当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风险管理论文 3

摘 要:

通常情况下,在煤矿整合的过程中会碰到诸如安全风险、资金风险及煤炭市场风险等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这就需要煤矿整合主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与策略,比如政府的支持、强化整合主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及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煤矿安全,进而最大限度降低煤矿整合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煤矿整合;财务风险管理;重组

1.引言

目前我国很多省份已经开始了煤炭资源的大整合,一般来说,煤矿整合不仅可以有效改变煤矿行业内部混乱的竞争秩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煤炭行业的安全,同时更能促进整个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但是,规模大且节奏快的煤矿整合将会给煤矿企业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带来严峻的挑战,整合后的煤矿企业如果未能提前做好准备,将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为了尽可能地实现煤矿整合的目标,煤矿企业需要对财务风险做到“未雨绸缪”,最大限度避免引发财务危机。本研究将从煤矿整合中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入手来探讨煤矿整合的财务风险管理,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2.煤矿整合所引发的财务风险因素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煤矿整合的过程中会碰到诸多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比如,整合后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煤矿、整合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及煤炭市场风险因素等。被整合后的大型煤矿企业相比于被整合前,在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将会产生严重的财务危机。

2.1安全风险因素

煤炭开采安全一般来说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地质条件、监管水平及机械化程度。大型的煤矿企业和小型的煤矿企业相比,无论是在安全投入与安全管理,还是在安全设施与安全水平都要优于小型的煤矿,因为小型煤矿很多是私人的,安全投入与生产条件都有限。而大型的煤炭企业将这些小型煤矿整合后将加大自身安全隐患,使得煤炭整合企业在短期内,安全风险显著增加。如果被整合的矿井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将会使煤炭整合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断裂风险。

2.2资金风险因素

就煤矿整合所需巨额投入资金来说,煤矿整合主体在整合之前需要用巨额的资金来赎买被整合煤矿的资源与资产,最近几年,由于市场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煤炭资源的价格是不断上涨,特别是冬季,发电厂在煤炭资源上的巨大缺口。譬如,在山西关停一个小型的煤矿所需的补偿款高达一千亿,所以煤矿整合主体所需的巨额资金已�

2.3煤炭市场风险因素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一方面在自主定价的同时,也会面临着煤炭市场价格变动所引发的风险。一般来说,煤炭成本的上涨与煤炭价格的巨大变动是煤炭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整合主体在整合小型的煤矿企业后,一般会对这些被整合的小矿井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改与扩能,在煤炭成本上升与煤炭产能扩张的背景下,会引发整合主体的现金流风险。

3.应对煤矿整合财务风险的策略

一般来说,适当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煤矿整合的财务风险,这些策略包括政府的支持、强化整合主体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及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煤矿安全等。

3.1政府的支持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节者,在煤矿整合的过程中给予煤矿企业各个方面的支持,对确保整合目标的成功实现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煤矿整合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对一般的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采用无息或低息的专项的资金来帮助整合主体来补偿被整合的小型煤矿。其次,由于被整合的煤矿技改与扩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减免税费,以便于整合企业快速发展。此外,在煤矿整合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诸如征地与搬迁等较为棘手的问题,政府需要出面解决。

3.2强化整合主体的市场反应能力

市场反应能力是指市场主体及时获取市场信息的程度,且依据市场状况正确调整市场策略的能力。一般来说,煤矿整合不仅可以有效改变煤矿行业内部混乱的竞争秩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煤炭行业的安全,同时更能促进整个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但是,整合后产能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过剩的危机,所以煤炭整合主体需要有效利用各种机会来提升自身的市场反应能力,比如,构建一个专业的市场信息搜集与分析的机构,通过这一机构来搜集煤炭市场发展走势信息,进而科学合理地安排煤炭生产量;科学安排煤炭产品的结构,强化原煤深加工,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借助优化运营管理,培育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发展清洁高效的煤炭新产品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3.3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煤矿安全

确保整合煤矿安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统筹兼顾。通常情况下,一方面要保证小煤矿的在安全投入上的资金要落实到位,各项安全实施与性能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被整合的小煤矿的安全事故管理,整合主体要派专人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安全事故的隐患要追究到具体的责任人,且在第一时间内加以整改。此外,在对小型煤矿技改的过程中,需要对潜在的自然灾害进行事先勘探,及时更换存在问题的生产设备,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频率。

4.结束语

总之,煤矿整合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整个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给整合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一般来说,安全风险、资金风险及煤炭市场风险等是引发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所以煤矿整合企业采取诸如政府的支持、强化整合主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及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煤矿安全等策略,对提高煤矿整合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闫润萍。浅议整合煤矿财务风险控制[J].煤炭经济研究,20xx(6).

[2]谢加涛。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J].绿色财会,20xx.

[3]国汉芬。资源整合:煤炭新命题[J].现代商业银行,20xx,(12).

风险管理论文 4

一、风险的识别

1 通过报表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期期初等于上期期末+调整,本期累计等于上期累计数+本期发生数。同时分析有关项目变动情况,异常变动找出原因,识别风险。对同一报表中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要考虑静态与动态的平衡,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成本与费用,本期未分配利润=上期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各项目之间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主营业务收入与营业税金与附加、所得税、增值税,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应付账款与存货利息费用与短期(长期)借款等。

2 利用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经过细致深入的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由专业从业人员做出的,一般情况下,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虽然在目前环境下,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良莠不齐,审计报告的真实性的可信度值得怀疑,但是对审计报告及其附注进行分析仍能对利益相关者识别与应对风险提供一定的帮助。

首先要关注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变更,了解企业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信状况,如是否受到注协的处罚或证监会的公开遣责,间接获取其执业水平与执业质量。对年度审计报告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更要引起关注,了解变更的背景和原因,是否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操纵利润,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态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要关注事务所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类型,一般为标准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两种类型,其中出具非标准意见又出于不同的原因,要关注具体原因是什么,在目前竞争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很少出具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对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要特别引起关注,同时对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也不能全盘接收,如能关注到事务所对企业会计分录的调整事项,要分析具体科目的调整原因,企业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

3 利用财务报表附注

首先关注企业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准则不可能涉及到会计核算的所有方面,同时随着企业经营多样化,市场环境复杂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越来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同一笔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可能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弹性很大,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来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所以要分析企业过去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企业进行变更的原因,变更理由的充分性,是否符合企业发展,对利润和其他科目的影响。

其次,关注或有事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确定性事项的发生,不确定性的事项对企业未来发展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企业资源的流出,其最终结果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决定,比如未决法律纠纷、对外担保、售后服务、待执行合同确定亏损、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等,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如果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应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计负债科目上,其它或有事项则在附注中进行披露,企业应当披露或有负债,但是很少有上市公司在披露的财务报表上确认预计负债,甚至披露或有负债的都很少,这有是企业风险的信号,对特定行业,存在或有负债的情况或者是在其它附注中能看出企业存在或有负债,要引起特别关注。

再次,重点分析特殊会计科目,在前文对资产负债风险分析中已经分析过企业容易利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债务重组等调整会计利润,对这些科目要认真分析,查找是否存在异常变动,以发现人为进行操纵来粉饰报表的可能。

4 关注关联交易

通过分析关联交易,来判断关联交易为企业贡献的利润,剔除不真实、不公允的交易,确定企业实际盈利状况,夯实资产负债真实性,首先要关注交联交易定价公允性,其次要分析关联交易是否产生现金流,这都需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合理判断。

比如应收账款正常情况下都为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带来的营业收入的增加,关联方的资金拆借通过其他应收(付)科目来反映,是否存在企业往来科目混淆,隐瞒关联交易现象,在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中对关联方交易及拆借往来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风险的应对

1 剔除虚拟资产

虚拟资产是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资产,指已发生的费用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资产,除待摊、开办费外,还包括潜亏的资产项目,如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其他应收款、库龄较长的存货、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停工的在建工程等,虚拟资产是也是企业未来随时会引爆的***,在分析企业资产总额、规模及财务报表时,要剔除这些虚拟资产。比如,账龄较长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的充分性,关联方的资金拆借,对账龄为 3 年以上应收款项计提坏账是否充足,其他应收款年末余额有多少为关联方资金拆借,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是否符合会计政策,待摊费用摊销期间的合理性,要结合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企业利用摊销、折旧等人为操纵利润现象,进而造成企业虚列资产,迷惑众人。

2 剔除不公允关联交易

企业为了虚增收入及利润,容易利用关联交易达成目的,上市公司也容易利用关联交易来转移资产损害小股东利益,对交易频繁的关联方,交易定价不公允及以其它方式来提供便利的交易,并非是企业真正实现的交易,会造成企业资产与负债与实际脱离,剔除该交易对资产负债的影响,才能还原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

3 增加表外资产与负债

并非企业所有的资产与负债都会体现在报表上,表外资产会增加企业价值,而表外负债则相反,对此我们要加上能给企业未来带来价值的资产和未来减损企业价值的负债,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与负债,只有如此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投资、借款等决策。

4 结合外部环境

对非标准审计报告或出具审计报告的事务所执业质量不高时,减少对审计报告的依赖程度,也可以请可以信赖的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剔除审计报告的不可信因素,或重新对要投资或借款等决策的企业进行分析。

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不仅是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所决定的,同时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各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分析企业资产和负债状况也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全面掌握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综合判断。

风险管理论文 5

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效防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企业降低成本、吸引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从人才的招聘、培训环节、酬薪管理三个方面展开就此问题的探讨。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分布及表现

1、招聘环节存在的风险

人才招聘是企业招贤纳士的重要环节,是企业人才引进,增强人力资源实力的基础与保障。招聘会的宣传方式,以及人才招聘的具体流程都影响到引进人才的公平性与人才的优秀程度。由于招聘流程的设计、人情、社会关系等的影响,部分企业人才招聘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在招聘预案与组织环节不科学、不完善的情况下,会导致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前来应聘,有可能影响到招聘计划的完成以及人员的及时调动与补充。其次,由于人情、社会关系等影响,加之部分企业对于招聘环节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会有一些不符合企业要求与用人标准的人员趁机进入。还有些应聘人员会伪造个人简历与经历,在应聘过程中无法体现其真实的水平与能力,严重影响到今后企业的发展。

2、培训环节存在的风险

在企业人才的培训过程中,主要存在观念上与技术上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及高层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认识出现偏差,没有认识到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与给企业带来的无形收益。同时,部分员工在参加培训时,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未对培训的内容对照自己平时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反思。使得培训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与意义。在耗费了大量财力、人力资源的情况下,未对企业带来应有的收益与价值。[2]

另一方面,是培训过程中技术方面的问题,属于操作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未将职工培训的内容、目标、形式等予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使培训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薪酬管理环节存在的风险

公平、科学的薪酬制度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产生企业价值与效益的强大动力。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薪酬管理环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具体体现为,不同部门、管理层与技术层之间对于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之分歧。例如,管理层人员自己所做的是决定公司发展的重要事宜,认为自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较大,应该获取较高的报酬,而技术层人员则认为,其所从事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技术层人员对于企业的贡献最为突出,应该比管理层获得更高的薪酬。由于对于薪酬分配的分歧,会影响到各自工作的积极性,给薪酬管理环节带来一定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1、人的特殊性

首先,人才是企业发展各项工作、事业有序进行的主体与关键因素。人与人之间由于性格、学历、教育背景的不同,对于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与态度也有所不同。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责任感与事业心的员工,会将自身的进步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其不仅会关心企业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而且会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有机契合。在一定程度上,良好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起人们努力工作,全力投身于企业发展。

其次,人才具有流动性。较高的工资待遇、丰厚的福利是企业员工所向往与追求的,由于企业综合实力的不同,待遇会存在一定的差别。部分企业为了吸引人才,会创新与完善薪酬管理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来为自己企业贡献力量。同时,由于年轻人才具有挑战与冒险精神,会不断尝试新的岗位与工作,从而造成了人才的流动性。

2、环境的不确定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受到一定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了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比如,企业所处城市的交通便利程度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等。一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企业必然具有较强的知名度与吸引力,亦方便了企业的对外交流。同时,社会环境因素是一个影响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比如国家政策,税收的调整;经济形势的变化,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与总体目标的规划产生一定的影响。积极的社会环境因素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消极的因素必然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性。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1、控制招聘环节风险

规范招聘流程。为了保证招聘员工能够正常进入公司,减少招聘过程存在的风险,企业在招聘环节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来组织招聘,规范整个招聘过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制定并落实招聘计划。当新的职位空缺在公司中出现,需要按照职位的类型、数量和时间要求,以确定合理的招聘计划,同时建立相应的招聘团队。通过适当的方式组建招聘小组,通过合法的媒体,宣布招聘职位的数量,类型,并提供被招聘者和其他信息的具体要求,以鼓励满足要求的被招聘者进行应聘。[3]

2、重点做好培训规划及流程管理

建立培训体系。培训体系是企业开展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可以使员工符合公司的正常工作要求。只有规划完善的培训体系,才能有效保证系统的培训工作,才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首先,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高层领导,各级管理人员要积极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责任;其次,在组织内部,培训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分工;第三,专业培训部门要有明确的责任和职能,并拥有专业技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3、控制薪酬环节风险

注重薪酬设计的公平性。为了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薪酬制度要统一和透明,能够清楚明白的显示员工报酬的计算来源。员工能够理解并监督薪酬制度开发和管理人员制定的薪酬政策和制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策的制定,减少怀疑和误解,这样企业薪酬制度的风险会大大降低,不公平感会显著减少。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必须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兰霞,王俊,张燕,吴小康 . 基于 BP 网络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模型 [J]. 南开管理评论,20xx(06)。

[2] 乐章 . 后危机时代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基于 ERM 理念的人力资源风险整合管理框架 [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xx(06)。

[3] 企业战略、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以戴尔公司为例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3)。

风险管理论文 6

摘要:开展铁路隧道风险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有利于施工时进行科学的决策、规范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文章以乌岩山铁路隧道施工为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分别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控制措施等方面对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铁路工程;隧道施工;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施工风险管理技术

自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各领域中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而细化到铁路隧道施工领域中也呈现出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施工难度不断提高的态势。针对这一局面,在当今的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更为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最大程度降低施工中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施工单位完成工程目标,同时达到最大化经济利益的重要措施。

1工程情况简介

乌岩山隧道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境内,隧道总长度为6208m,根据列车行驶速度200km/h的规格开展单洞双线铁路隧道施工。隧道通过的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断层破碎带较多,裂隙水发育,软弱围岩所占比例较大,造成施工的难度及风险巨大。该铁路隧道穿过丘陵低山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辅有平缓的褶皱构造,主要岩体有凝灰岩、泥岩和花岗岩等,隧道最大埋深为480m。除断层带外隧道进出口各300m范围围岩等级较差。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新奥法”作业,该方法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的方法和原则。为了保障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施工方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指派相关人员开展了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该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2该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使用的风险管理办法

2.1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的识别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是促使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损失幅度增加的因素,风险识别是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确认和分类,工作中应以收集各工序的风险作为主要途径,以相关经验及资料整理作为辅助途径。根据工程开工前展开的施工调查揭示,在该工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较突出的问题。

2.1.1该铁路隧道洞身横穿了多条地域性断层岩层并受此影响,在隧道内施工过程中,隧道岩体非常容易发生碎裂现象,并且该种岩层十分易于水的贮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有发生坍塌和突水突泥事故的可能。

2.1.2因为该工程当中最大深度为480m,按照相关理论公式进行推算,在隧道最深处的温度可能达到34℃以上,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给技术人员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1.3相关勘察人员分析,在此工程中存在有泥岩地质结构,含硫化氢地层,因此在隧道洞身可能存在有天然气气体的聚集,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2采取的风险评估办法按照《铁路隧道风险判定和管理办法》当中建议使用的风险评估办法,并结合该铁路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使用了下列风险评估办法:2.2.1风险打分。风险打分是按照铁路隧道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状况,把铁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归纳成设计类、地质类、施工方法类等多个部分,对这些部分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以评分的方式进行风险判定,最后根据总的评分结果,对该隧道的整体风险进行全方位评定。

2.2.2专家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是施工方和相关工程方面的专家取得联系,并对该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向专家进行询问,并让专家对工程中的风险给出判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使用归纳统计的办法把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的意见全部进行考虑,很好的避免了其他风险评估办法中涵盖面不全的弱点。使用此办法的流程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该项目工程的基本状况和施工方所提出的问题提供给专家;(2)以成立调查组的方式提出个人意见,分析时对各方的意见进行整合;(3)将整合的结果返还给专家,专家就所整合的意见再提出自己的看法;(4)重复以上过程多次之后,意见就会趋于统一,这便是施工范围在后续施工作业中进行决策的根据。

2.3铁路隧道的风险评估程序

2.3.1针对起始风险进行判定,相关技术地质勘探人员列出该工程当中的潜在风险表,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工程层次模型。

2.3.2使用层次分析与专家调查的方式对潜在风险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风险系数进行判定。2.3.3由专家对起始风险中所指出的风险产生的可能性进行评定,并分析这些风险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后果,最终得出各大起始风险的等级。

2.3.4施工单位根据收集获取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与后果,商讨出与之匹配的施工方式和解决方法。

2.3.5施工方还需要针对该项工程开展一次再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其他潜在风险。

2.4工程中主要风险等级认定

2.4.1隧道起始阶段的风险。在起始施工阶段,重点要求做好各项检查准备工作,针对此次风险判定的核心内容也正是关于安全风险方面,并将产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作为最重要的风险判定目标。在对该工程风险判定的过程中,考虑到岩层极为破碎,岩层自稳能力极差,所以在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风险判定上,等级为极高风险。

2.4.2隧道入口处的风险。在该铁路隧道的入口处,山体是剥蚀中低山型地质,这种地质存在风蚀断裂的地层,在自然环境中,该地势的坡度大约在50°~60°,并

2.4.3隧道洞身段的风险。经相关地质人员进行勘察,在该工程铁路隧道洞身当中,岩层因为受到风化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不具有较高的完整性,施工环境较差。同时,在隧道中含有水,一旦操作不慎,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该段落中断层破碎带以及可能的天然气涌出地段定为极高风险,其他段落定为中度风险。因此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尤为重要,重点做好钻爆施工、支护方式、衬砌类型、通风排水等方面的工作。

2.4.4隧道出口处的风险。该铁路隧道的出口处位置在斜坡之上,地形极为陡峭,并且斜坡之上覆盖有厚度为0.5m左右的粉状黏性土壤,在粉状黏性土壤之下为砂岩性岩层。因此在隧道出口处,地质环境增加了施工难度,整体施工安全形式严峻,该段落风险等级定为高度。

2.5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开展铁路隧道施工的前期,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是工程管理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在项目开展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条例,对该工程开展现代化的风险管理。针对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部门管理人员,开展对应的责任划分,以求提高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主动性。

3减少该铁路隧道工程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

3.1总体措施

3.1.1在施工过程中,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针对之后开展施工的区域进行地质环境的预报工作。对该铁路隧道工程中可能发生坍塌、突水突泥、危险气体过高的区域,施工方在开展施工之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处理预案,以保证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1.2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在开展正式施工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发生事故之后的自救应急教育。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需要为工程施工人员添置相关的安全设备,保障施工的安全开展。

3.1.3在该工程的高危地段,提高一级支护等级,进行不间断监测,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力求最大程度降低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3.2具体办法

3.2.1对全体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各专业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岗位工作,坚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设备运行保养良好,建立完备的人员考核、设备登记保养制度。

3.2.2该工程的铁路隧道出口位置由于地理环境较差,施工较为困难。因此在开展施工之前,在该地段的临时边坡处进行了相关防护施工,同时增强坡顶处的排水作业,以求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2.3在隧道出口和入口处进行开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围岩的整体稳定性,并未使用强爆破手段,而是加强管棚支护及预注浆处理,避免了发生隧道坍塌的可能。3.2.4指派了专业勘探人员对施工隧道的地质情况进行全方位预报,全过程建立预警机制,在断层破碎带、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地段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加强围岩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指导施工,防止坍塌等事故。

3.2.5富水地段采用“以排为主”,“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裂隙水发育和水环境要求严格的地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组织施工。3.2.6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先期预兆时,果断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组织撤出。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铁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对于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建设各方的综合利益有着显著的意义。因此铁路隧道施工时,应准确地分析与评估出各类风险问题,编制切实有效的防控计划,并将风险监测、监督管控、查漏纠偏等工作进行循环改进,以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保证,并始终贯穿于隧道施工的整个过程,才能使工程安全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夏润禾,边玉良.山岭地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以贵广铁路客运专线金宝顶隧道为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xx,(10).

[2]贺志军.山岭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xx.

[3]李明,王占龙.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J].铁道标准设计,20xx,(S1).

[4]李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J].隧道建设,20xx,(2).

风险管理论文 7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动了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使得我国旅游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它对我国旅游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着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国家旅游企业宏观形势,旅游企业要取得竞争中的有利优势,必须不断加强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尽量减少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类别分析

(一)旅游企业系统风险

任何一种筹资形式都存在风险,在国家宏观政策与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下,都会给旅游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筹资风险。政治因素是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不稳定会给旅游企业资金成本高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造成旅游企业的资金筹资风险。旅游企业资金筹集中的典型特征就是资金回收期长,受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资金变动。除此之外,游客的需求结构、供给数量以及市场供求变化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对旅游企业进行投资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测的系统风险,受各种经济环境的影响,旅游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难以进行准确预测,这就会对旅游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旅游企业的非系统风险

旅游企业非系统风险主要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对旅游企业非系统风险的讨论应该从这四个角度进行讨论。

1.筹资风险。旅游企业要开拓市场,扩展规模,就必须加大投资,扩大资金筹集力度。旅游企业筹资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采用负债筹资而到期不能准时偿还债务的可能性,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筹资风险主要存在先进性风险与收支性风险。其中,先进财务风险是由旅游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和理财不当引起的,而收支性风险的主要特征为市场竞争力差、管理水平低等,不加强旅游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就会对旅游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2.旅游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指的是投资后难以达到预期收益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旅游企业进行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受季节性的影响,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资金回收期长就会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

3.旅游企业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指的是应收账款风险,即经营过程中资金流动产生的风险,其风险主要是由于回收时间及金额不准确造成的,资金回收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长远发展和正常运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4.资金收益分配风险指的是收益分配不均匀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主要是由收益确认风险和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时间、形式以及金额把握不当而造成的风险。

二、加强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严格贯彻财务风险理念

为增强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必须深入贯彻财务风险理念,在旅游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不可少的,而经济收益与财务风险也是成正比的。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就难以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的目标。所以,要实现旅游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重要的引导作用,贯彻落实财务风险理念,从财务角度对资金运用的各个环节、各生产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出财务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企业的收益和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可能性。

(二)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旅游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展现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和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规范财务控制制度,必须加强财务控制和管理,对于旅游经营项目,必须明确相应的收费计价标准,并保证整个财务运作系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在旅游行业形成完善的监督和制约财务控制机制,对旅游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费用进行严格地控制和管理,在旅游项目结束经营之后,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相关单据的报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旅游企业财务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工作目标。

(三)加强财务风险评估,提高旅游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加强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该充分认识和了解财务风险,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并加强财务风险评估。因此,旅游企业应该科学的估测财务风险的大小,并有效掌握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通过正确的财务风险评估,可以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者做出财务风险决策、控制和规避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进而将企业财务风险影响损失程度降到最低。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旅游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结语

全面加强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必须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实现旅游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论文 8

一、民营建筑企业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

1.1成本控制不力

控制成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然而建筑产品再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建设环节多(包括前期准备、勘察、设计、施工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设备材料采购等)、建设过程长(从工程项目招投标开始,直至竣工交用,并且到保修期满,贯穿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产品成本形成复杂(在建设过程中,随着设计的变更和各种条件的变化,直至工程竣工结算、业主签证,才能最终确定产品成本)等问题,通常导致产品成本失控。

1.2拖欠施工工程款严重

虽然建筑市场规模扩大,但是往往建设资金有较大缺口。业主拖欠施工工程款和勘察、设计及监理费用问题比较严重。

1.3安全事故频发

由于建筑市场管理比较混乱,监管机构监督不到位,加之施工企业安全措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民营建筑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造成企业及社会的重大损失。

二、民营建筑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1.建立集权的财务组织结构

1.1实施会计全员委派制。由于建筑产品地域分布广泛,不便于总部监督,因此在财务组织上更适于采取集权管理的战略,实施会计人员全员委派制。在这一制度下,总会计师由董事会任命,各分子单位的财务经理由总会计师直接委派,财务经理再直接任免各工程项目的财务负责人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摆脱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相对独立,可以依法大胆地抵制企业的不合法行为,进而使会计工作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1.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事实证明有关企业经营失败,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企业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因此,整合企业的管理制度非常必要。企业的管理制度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如从管理层级看,可分为公司章程、公司治理制度、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和公司作业管理制度四个层次;从制度管理范围看,可分为综合管理制度、部门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从制度管理功能看,可分为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操作指南、实施细则等。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框架应该以管理层级为主,以管理范围和管理功能为辅进行设计。

1.3将财务管理职能独立出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因其管理范围广,管理内容复杂,通常都作为独立的部门以提高财务管理管理效率。通常,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制定实施集团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审计、委托审计的规章、制度等;对集团经济活动开展事前、事中审计,最大程度防范风险,化解风险;融资及管理资金,对集团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与监督,为企业经营决策提出建议;负责集团及各级控股公司财务、审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对财务委派人员的业务进行管理等。

2.开展有效的资产管理。

2.1成立内部银行,充分发挥资金蓄水池作用。由于建筑企业的工程分布在全国各地,为了施工方便,企业会设立很多银行账户,而每个账户中沉淀的资金如果集中起来数量会很惊人。因此,如果成立企业内部银行,将外部银行结算、信贷、代收、代支等职能引入集团内部,则可在企业内部统一调剂、融通资金的运用,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此外,还可将集中起来的闲散资金进行短期无风险投资,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效益。而且,整合后内部银行,统一结算办法、统一银行账号、统一对外开具发票的整体会计核算,能真实反映各核算单位全部经济活动中的往来关系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于对分、子公司有效监督、考核、控制。

2.2实行资产有偿使用,明确经济责任。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占用公司大量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等,但有些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并不计入各项产品的成本,这会导致虚增利润,同时也使公司承担巨大的风险。如果将各独立核算单位使用的房屋、设备都按一定标准收取资产占用费,则既可以促进下属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又能体现谁投资谁获益的利益分配原则,保障集团总公司的应得利益。

3.加强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自身是建筑预防事故的基础。首先,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的企业安全文化,使建筑工作者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创造安全环境氛围。其次,要向专业技术化管理转变,逐步放弃过去的经验管理模式,转而更多依靠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养以及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的提升。以适应建筑安全管理专业化、技术化的发展趋势。最后,应加强对职工上岗特别是特种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现代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容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作者:解玲玲 于洁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风险管理论文 9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手术室患者75例,按照数字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37例和风险管理组38例。常规管理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给予风险意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率、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结果: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率和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减少护理管理风险、差错,提升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减少纠纷发生,对维护医患关系有益。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意识管理;医患纠纷

手术室接诊患者多为病情危急者,风险较大,做好风险管理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规避风险,还可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1]。本研究就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20xx年2月-20xx年2月收治手术室患者75例,按照数字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37例和风险管理组38例。其中常规管理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20~75岁,平均(38.34±5.18)岁;体重42~82kg,平均(63.24±1.28)kg;护理人员15名,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平均(30.34±2.32)岁;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分别2例、8例和5例。风险管理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19~75岁,平均(38.25±5.28)岁;体重42~82kg,平均(63.12±1.28)kg;护理人员15名,均为女性,年龄23~44岁,平均(30.17±2.09)岁;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分别2例、9例和4例。两组患者、护士基线资料经χ2检验、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常规管理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①风险意识提高: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医疗纠纷个案分析和安全信息通报,注重护士风险意识的提高和慎独精神的培养,提高医德,加强对护理安全制度等的培训和考核,强化护士诚信度、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增强风险意识。②科学排班和人员专科化配置:根据手术量实施人性化合理排班,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护士疲倦感。根据手术类型配置专科护士,确保护士具备丰富的专科护理经验,了解手术仪器操作和保养知识,积极开展专科新技术和新业务,提高专科护士手术配合熟练度,减少因业务不熟所致风险。③管理理念“零缺陷”和质量持续改进:要求护士一次性做好事情,减少或消除手术隐患,从根本上改进护理质量,并实施自我考核,以不断进步。全程监控护理质量,确保每个环节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制定工作差错预防措施,减少护理漏洞。在手术室护理中融入持续质量改进理念,以现有护理为基础,随时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护理质量。④加强培训:建立基础培训和专科培训体系,专科组长负责实施,护士长负责监督和考核,定期由专科组长、医生和业界优秀人士进行授课,确保授课内容的新颖性和临床实际性,注重护士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全面提升。⑤奖惩制度:定期考核护士手术室风险管理水平,重点检查工作薄弱环节,以便更好地改进。对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对表现不达标者给予处罚,以提高护士的积极性。⑥急诊手术的合理安排:急诊手术应优先安排,急诊手术护士不受上下班时间限制,均应积极参与,避免人力因素延误手术时机。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①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手术护理操作技能、手术室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文书书写质量等,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2]。②护理管理满意率:满意率调查表出院前发放给手术室患者填写,调查表满分10分,得分≥9分说明手术室患者非常满意;7~8分说明手术室患者比较满意;<7分说明手术室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③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护理管理满意率、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以%表示,行χ2检验,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护理管理满意率比较: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率比常规管理组高,其中,常规管理组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0例,不满意7例,满意率81.08%。风险管理组非常满意23例,比较满意15例,满意率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95.44±2.55)分比常规管理组(83.23±7.66)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比较:风险管理组差错率2.63%、风险率2.63%、纠纷率0,比常规管理组的13.51%、10.81%、8.1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手术室为高风险科室,存在不同护理风险,无论是手术配合还是术前术后护理操作,均强化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尽最大可能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通过护理风险意识管理的实施,可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护理风险和差错,减少医患纠纷,还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升[4,5]。手术室风险意识管理的实施,可从护士意识强化、排班优化、培训、考核、奖惩、急诊手术管理、“零缺陷”和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将风险意识管理和质量管理紧密相连,不断识别潜在风险,并给予预见性处理,优化薄弱环节管理,将风险控制至最低,意义重大[6]。本研究中,常规管理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率、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常规管理组高,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比常规管理组低,和王红艳、雷涛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7,8],说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护理管理风险、差错,提升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减少纠纷发生,对维护医患关系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娟 金花 单位: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王万叶。浅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xx,24(7):139-140.

[2]付兴娟。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xx,21(15):3420-3421.

[3]苏临英。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xx,20(19):2418-2420.

[4]周爱丽。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xx,16(8):524-525.

[5]杨亚琼。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xx,25(12):126-127.

[6]许颖。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xx,18(5):375-376.

[7]王红艳。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xx,22(12):651-652.

[8]雷涛。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xx,31(11):206-207.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