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2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样的评课稿才是好的呢?

小学数学评课稿 1

本节课,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我觉得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

这是一节( )的课,其中既有结论的推导,也有结论的应用。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 )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 ”入手,明确 ( ) ,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 )。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3、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 )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 ”“ ”,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4、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5、 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沈老师特别注重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在小组探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着突出而到位的表现,她对小组里交流的要求说得明确而简要,我们可以明确地观察到,这对学生的操作,对整节课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6、教师能够恰当的运用教具

仪器、电教设施使比较难理解的抽象思维变得直观、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7、教师在复习

引入、新课、练习设计中能够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关注差生,给足练习时间,教学效果很好,达到了目标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8、 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融洽。

新课程,给我们更大的启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

当然,每一节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我有几个人观点,纯属“一家之言”,现提出来与各位共同商榷。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探求新知重过程与方法。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

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老师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整节课从动手探究→方法归纳→方法的应用上环环相扣,通 过自己动手移一移,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来探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逐步推出计算公式,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今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评课稿 2

《认识千以内的数》

前些天,有幸网上观摩了“中国教育学会2020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系列活动。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就宁老师《认识千以内的数》,我有一点自己的感想。

课堂之初,宁老师播放了一段《疯狂动物城》剪辑成的视频,视频中提到了许多千以内的数,有学生认识的,也有学生不认识的。一下子,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目光。学生对视频中出现的数字一下子来了兴趣,特别是自己没学过的那些,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抓住了他们的视线,就抓住了一半的课堂效率。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对学习数学有信心,从而达到自己要学,更快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更理性,更抽象,相对的,也不容易让学生接受。过去的几十年,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的厌学情绪。更有甚者,厌学逃学、学困、辍学甚至少年儿童的犯罪,这些都是学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这个大环境下,所有数学老师,特别是农村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刻不容缓。

如今,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更要善于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教和学都能高效进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处于学龄初期的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为教师优质教学资源的获取、问题的解惑,提供了可行的途径,解决了教材、课程知识中资源的缺失。为教师的备课,落实新课程要求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根本宗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小学数学评课稿 3

以人为本体验操作;数形结合建立模型

《认识分数》一课想来听过很多次,最有感触的一节当属张齐华曾经上的。曾有不会再有能突破的猜想,可是今天听了____老师的《认识分数》眼前突然一亮:一股以生为本的关怀扑面未来,一缕朴实清新的春风令人感受颇深。具体表现在:

1、以生为本,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米老师的课堂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前调查引起学生的“无法分配”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到动手实践实际分一分,切实感受“平均分”的实质。再到孩子尝试写分数的方法,巧妙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夯实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层层推进,让学生在问题中发展,在疑问中受益。

2、体验操作,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本堂课,米老师有效地设计了几个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如何平均分,运用相同的图形创造出不同的分数,不同的图形创造出相同的分数。既有小组合作探究,也有孩子独立思考,一张一弛有效地支撑起学生的数学抽象建立起“分数”的概念促进了学生有效发展。

3、数形结合,物化学生抽象思维

数轴,一直以来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特别是今天三年级的孩子要将分数正确地标注在数轴上更是难以实现。米老师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将一个与数轴上一大格同样长的长方形纸条紧贴在数轴上,让孩子形象直观地感受到1/2或其它几分之几的位置。轻松地化解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4、拓展延伸,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本节课堂上,米老师在教学完认识几分之几后,面对数轴巧妙设疑“我们发现今天认识的分数都在0~1之间,1后面有没有分数呢?”引发了学生对分数的深度思考。

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米老师的语言,课中老师贯穿了许多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敢于实践,大胆创新。例如:交流能使我们共同进步;会倾听就一定会学习,比比谁的小耳朵最细心;智慧都出现在每一位同学的手指尖上;你也有同样的智慧,每一个数学符号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如果非的要说本节课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作为名师可以在课堂上自由板书,不必都要用泡沫板一件件张贴,费钱费事。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缺点。

总的来说,本节课真的让我获益匪浅,感触良多。

小学数学评课稿 4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布老虎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高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观察各自的正方体,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亲身的体验、自信的展示、以及完整的表达。在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方面,高老师也做的很好。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高老师肯定有些紧张,有些环节记不清,还好在她即将打乱教学环节的时候,她能及时的稳住自己,顺利的将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上下去。不留心的话,我们听课老师还不容易察觉。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活动要求了。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3、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让学生观看了《盲人摸象》之后,应该有个小结并过渡到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注意回扣这个故事。前后衔接上做得不够好。

小学数学评课稿 5

听了XX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发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的智慧点,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分析的能力。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1.导入部分通过交流问题生成单,让学生提炼出最想提最有价值的问题,找准了学生的问题点,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营造了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小组活动时,XX老师多次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转化思想。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这一环节使课堂充满了实效性,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3.课末检测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设计了A类和B类,有基础性练习,也有拓展思维练习,使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

小学数学评课稿 6

《用字母表示数》

本节课章光虎老师从一个小游戏开始,屏幕上展示了一辆汽车,旁边有个加速器,通过叫学生点击加速器,看汽车速度从多少变化到多少。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操作的过程中相机板书,展示使用加速器前速度和使用加速器后速度,通过几组数据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有什么规律,说的完吗?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呢?出示了三种情况,一种a和a,一种x和y,一种a和a+20。小组讨论并上台展示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学生认为a和a+20更好,并通过讨论得出,知道了a的值,那么就能求出a+20的值。老师进一步提问a可以表示1000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总结这里的a是有一定范围的,这里a表示数,a+20表示数量关系。同时章老师用动态线段图展示加速前和加速后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在变化中体会到不变。再通过一系列题目进一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在此过程中穿插讲解如何简写。

本节课情境亲近可感,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好奇心。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这节课创造的情境给学生再创造提供了好的土壤。另外章老师提出的关键性的问题有效的引领了学生学习,比如学生提问a+20等于多少,这一关键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悟到用字母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和确定的数量关系。再比如让学生观察线段图,问学生有何发现,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发现a和a+20之间变与不变的关系。本节课学生还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能力得到发展。数学能力就是用数学材料去形成概括的,简缩的、灵活的和可逆的联想和联想系统的能力。比如课中章老师问4n还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境下4n所表达的都是相同的倍数关系的一般化表达。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能力得到发展。

章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引导,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他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了生命气息。高效课堂的背后,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评课稿 7

以数学文化为生长点,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索精神——评《秒的认识》

在听这一课之前,我就在想,这位老师会如何把抽象的关于秒的认识,变得具体。秒这个概念很抽象,比如说一秒钟有多长,如何把它变得具体,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中,要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因此这一节课不仅仅是能够把秒变得具体,还要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到秒的概念。张老师这一点做的让我受益匪浅。

1、感受生活中的秒。在传授新的知识之前,张老师就由情景导入课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的欲望。这个情境让人印象深刻,她让同学们和卫星发射倒计时一起进行倒数,充分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这个情境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

2、逐层体验秒。张老师没有一开始就给学生们建立一秒的时间观念,而是从十秒开始。是让同学们看着钟表秒针走的,那十小格来体会十秒。后来则是让同学们自己来估计十秒大概有多长。通过估计十秒准确的同学的发言,让大家把十秒具体到某一个动作。最后大家再感受一秒有多长。感受一秒的时候,张老师还利用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说运动员在一秒钟能跑多少米,进而由列车一秒钟能开多少米,然后是光一秒钟能走多少米。让孩子们充分的体会到了一秒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看起来虽然是很短,但却又能做很多事情。

3、秒的文化生长。在课程的最后,张老师播放了一段两分钟左右的,关于计时工具发展的视频,此段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秒是国际时间计量单位里最基本的单位,随着机器工具的发展,让学生知道时间的单位越来越精确。这就是以数学文化为生长点,通过渗透教学文化,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

张老师的课程中教学的态度非常亲切,特别是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让十秒变得更为具体的这样一个设计点,让我觉得非常的棒。包括后面有的同学对十秒时间长短的估计发生了误差,有的同学快,有的同学慢,它除了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之外,还引发了同学们对十秒这个时间长短的探索。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评课稿 8

这节数学课《确定位置》给我的总体印象是:

一、这节课给我的感觉

1、杨老师的谈话引入做得挺好,她首先是通过创设情景,出示三位航天员,并说明神舟7号发射成功,圆了几代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科学家要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迅速准确地找到返回的航天员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好什么?由此引出学习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例如用数对写出小青的位置,根据领到的数对找到自己的新位置,这些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充分利用实物数学,让学生动手、动眼,利用小组工作,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整个课堂还是很活跃的。

二、三个方面可以肯定

1、目标定位准确,能很好的根据这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切实可行的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合理,能充分考虑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引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整节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教学理念新颖,在课堂中能充分的使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使用实物教学、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能恰倒好处的进行引导,课堂氛围良好,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热情。

4、学生知道细致、学法深入,通过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变了。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的学生学习,使她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整节课特色

1、能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年龄特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

2、构建合理。能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构建、营造出新颖,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3、层次清晰,能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有的放失的层层推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使教与学的过程一目了然。

四、提几点建议

1、要重视课堂评价,在课中对学生应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2、教学语言不太规范,有些惯用语言应尽量少出现。

3、要重视小组交流的有效性,不要流于形式。

这就是杨老师这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

小学数学评课稿 9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充分发挥了我们教师的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三位老师同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我觉得三位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三位老师都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三位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 ”“ ”等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当然,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我有几个观点,纯属“一家之言”,现提出来与各位共同商榷。

⒈张老师的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但是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张老师在此内容的传授中过急,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去体会和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重难点没有突破。

⒉周老师自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非常不错,不管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板书的书写都显得那么干脆、漂亮,很让人羡慕!但是毕竟这是借的班级,学生跟不上你的的语速,跟不上你的思维,在这种情况下能稍放慢一些,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回答,等一等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⒊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充分表现出李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但是李老师自己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失误。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小学数学评课稿 10

本节课体现很多新课程理念,我感到最值得学习有以下特点:

1、巧妙地“设”趣,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愉快的心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通道。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如:在课的导入时,师生“对口令”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课伊始,趣就生;在探索阶段,借助小熊为“分苹果”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分苹果、分学具,亲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课之中,趣渐浓;在巩固拓展时,设计过河、打地鼠、摘苹果等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下课了,学生还舍不得离去抢着说:“老师我来我来……”,课已尽,趣犹存。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大胆地“放”手,有效联手。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列出合适的算式。当学生未发现减法时,教师及时点拨,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本课郭老师充分信任学生,大胆地放手于学生,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地思考。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意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空,教学中,无论是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效率。

下面就本节课教学的实践谈点思考:

1、关注课堂生成。教师在备课时,应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的预设,但我们面对的。是有自己的知识基础、思考方式、活生生的人,有些情况并非我们主观臆测的,抓住课堂生成机智调整,成为教学一个亮点资源。但是郭老师面对课堂新生成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引导、回应。如:在本节课中,老师问:“共10个苹果一堆5个,另一堆有几个?怎么列式?”一个学生回答:“10+5=15”。这时老师逃避这个问题不敢充分暴露学生思想。赶紧另叫一个学生。本 不足之处委婉地指出。另外在引导孩子观察10的所有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后问学生发现什么。这题的设计是可以充分发展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但老师叫一同学回答后没答到点上就草草收手。

2、丰富评价语言。教师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但评价语不够丰富,语气不够亲切自然有点着急。

小学数学评课稿 11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有幸学习了____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收获颇多,下面结合这节课谈谈我的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用问题做引领,重在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产生过程,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入,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学科育人”的理念。

1、以生为本,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体现学科育人。

作为教师,光有数学的眼光是不够的,必须从学科知识的立场走向育人的立场,这节课主要有两个方面体现了学科育人的功能。首先课一开始米老师采用学情前测的方式收集到了半个、不会以及分数的两种不同表征方式,然后呈现这些真实的学情作为学习的起点,在思考和交流中不仅体现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也体现了学科育人的理念。其次,米老师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呈现学情前测中的三个问题,其实就是为独立思考、深度加工提供了机会。也正是基于这些思考,学生才会提出分数是什么样子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分数怎么读?怎么写?分数的大小……这样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孩子们能长期基于数学的本质进行思考,并能成为内化于心的一种意识,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2、操作体验,支撑学生数学抽象,建构数学概念。

抽象是数学的本质,这节课学生经历了两次操作体验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概念。第一层次的活动是学生学习二分之一,建立分数概念是学生从学习整数到分数的一次跨越,米老师让学生先在思考中感悟,然后观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最后用分数表示,使学生体会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本节课二分之一是起点,所以用力比较大,再加上数学文化、读写方法与意义的双向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分数表达方式的合理性和数学语言的规定性,从而抽象出二分之一的本质内涵。第二层次的活动是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一是学生数的概念的一次丰富和思维的延展。在再次体验中生成了丰富的素材,在相同图形中找不同,从不同图形中找相同,通过对比、辨析和明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这两个操作活动,孩子们都经历了从操作活动到直观表达,再到语言符号的抽象表达,在抽象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数概念的模型。

3、引入数学文化,建构学生分数理解,感悟数学思维。

本节课对于数学文化的引入很有特色。米老师把二分之一的演变过程不是简单的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呈现给学生,而是把它融入到分数感悟概括中。在学生实际操作和模糊地用语言表达之后,教师把每个时期二分之一的一和二的符号化,都让学生进行了理解,学生感受到了它们虽然样子不一样,但是表达的含义一样。学生从外观上不仅加深了分数的理解,而且真实地感受到分数是通过分的过程进行表达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符号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比如分数的写法不仅是历史的规定,而且是历史自然平和的选择。

4、对比延伸,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关注数学本质。

在最后一个环节,米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活动中生成的资源,通过对几分之一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找分数等活动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向深处。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孩子们对数形结合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分数是一个数这一本质。分数是数,它就可数,有大小之序,在数轴上就有他对应的位置。当我们把分数请到数线上时,学生就会更深刻地体验到数的本质。上课中米老师选用了长方形纸条,而不是其他图形,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学生找到分数在数线上的位置。学生在体验中不知不觉看到了分数在0-1之间的位置,加深了分数大小的体验。同时通过数形结合,把分数在数线上纳入了数的系统,为孩子们后续学习分数提供了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分数的兴趣。

好的数学不仅在于它的形式美,而且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延展性。对于分数的大小比较,可能是回答的同学对分数的理解很透彻,回答很完美,就盖过了小部分人的问题。如果课堂上能够有更多思维的碰撞,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去体会分数的大小,那么对于课堂的呈现将会是锦上添花。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 12

这次在我校举行的“小学数学课内比教学活动”采取了随即抽内容、现场备课、当场讲课的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多的回归自然,更好的体现了教师的自身修养和教学功底。昨天和今天的8位教师的授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也挺多的。下面我就这几位教师的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的,昨天的几位教师的教学导入,都注重了抓住新知的生长点设计新课导� 例如:质数和合数的教学,教师以复习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为切入点;正方体的认识以复习长方体的有关知识为切入点;圆锥体的认识以复习圆柱体的有关知识为切入点;加法的运算定律则以能凑整十、整百的整数计算为切入点等,为新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定位不再“指手画脚”

我们知道自主学习的理念是现今提的最响的、研讨的最热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我们这几位教师的课堂上,较以前相比,更多的体现了自主课堂的理念,更多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课� 例如:两节质数和合数的教学中,1~20的自然数分类、质数与合数概念的'形成、100以内质数的寻找都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的;正方体的特征教学中教师也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物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细心观察,自行寻找答案。加法交换律的得出、圆锥高的测量、其特点的找寻等等,教师都是通过放手,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在群体的互帮互学中形成新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这几节课中,都或多或少的渗透了一定的数学思想,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师在得出结论时,要求学生再举例来验证验证这个定律是否正确,渗透了验证的数学思想,在几节几何课中,很多地方教师都是让学生猜一猜,再来证明证明所猜测的对不对,这不仅渗透了验证的数学思想,还渗透了猜想的数学思想。这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当然一节课要想做到“踏雪无痕”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一节课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遗憾,看花容易绣花难啦!下面几个观点,纯属“一己之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我们在教学中,要更注重挖掘教材,拓展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新的教材的编排更具有开放性,它给了我们教师更多的发展和挖掘教材的空间,作为我们教师如何更好地对教材进行更好的选择、组合、再造,使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学到更多更有效地知识,进而体现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便更显得有探讨价值。例如在质数和合数的教学中,是不是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知识呢?

①20以内连续的合数有哪些?

②10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积是多少?

③合数中最小的奇数是多少?

④最小的合数与最小的质数的商是多少等等。

这样做对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的理解和巩固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呢?在圆锥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能不能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这个圆锥它分别是什么形状?在用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旋转成一个圆锥时,最少旋转多少度可得一个圆锥?他们的各个部分分别作圆锥的哪个部分?这样为后面学习椎体的体积计算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学正方体认识时,它是建立在对长方体认识的基础上,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既然是特殊的长方体,它就有很多长方体的特征,可以说是一节新而不旧,旧而不新的课,教师在教学中能不能再大胆的放一放手,让学生对其特征进行自主探讨,在把一个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时,是不是随意变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体呢?它按什么规律变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呢?这里面所蕴含的知识点是不是也应该把它挖掘挖掘呢?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牢固的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是不是先让学生掌握好每个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再掌握6个面的表面积,掌握好6个面的表面积后,能不能随机的让学生再掌握特殊的5个面的表面积。4个面的表面积?这所有的问题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探讨。

二、在教学中,更注重一点语言的准确,精炼,使其更具亲和力和儿童性。

三、教师平时要做到通览小学数学教材,进而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自身课堂的调控能力。

小学数学评课稿 13

《分数的初步认识》

米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米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米老师把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米老师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评课稿 14

肖浩彬老师执教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中,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心理学家认为把智力因素、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推理因素看作是数学能力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而应用题教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磨刀石”。应用题教学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想什么”和“怎样想”的问题。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是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竞赛的环境。”因此,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就是把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及正确判断等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从而摒弃了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避免了把学生教“死”的问题。

二、运用模式的“四环节”进行教学

(一)理解新知

1.理解题意。首先要教会学生读题。读题时要慢一些,边读边想边理解,培养学生默读题目的习惯,提高学生内部语言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为分析数量关系做好准备。

2.分析数量关系。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由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同,可分两种方法,一是综合法。由条件推向问题,即由因寻果。二是分析法。由问题推向条件,即由果索因。肖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主要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3.列式计算。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四则运算判断出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列成算式。教师在教学时,特别注意抓好理解题意、分析思路和指导解题方法的基本训练,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应用题,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思路、采取不同解法。

4.验算与答案。验算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题意对算式的意义和计算过程进行全面复查;另一种方法是看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否与原来的数量相符,在确保整个列式和计算过程全部正确的情况下写出正确的答案。

在这一教学中肖老师还经常提出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区分,找出错误的'原因。训练学生坚持正确的思维,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三、练习巩固

授课之后,再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习题让学生练,设计的习题要具备启发性和趣味性。肖老师在讲解应用题时,一般设计三种类型的练习题:一是基本训练。应用题的类型与例题类似。指名到黑板前做(好、中、差生),其他同学在下面做。二是对比训练。出一组应用题进行比较练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

学生解题时,教师借机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总之,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小学数学评课稿 15

植树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老师的引领,也需要学生的探究。

孙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孙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创景引题---先学后教---展示反馈三个模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纵观本节课,亮点之处有:

1、注重知识的铺垫和兴趣的激发。

新课开始,孙老师就和学生玩起了剪纸条的游戏,这个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游戏中找规律,使学生把学习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注重“优化”的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数学知识的一种解读。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容易消除数学的枯燥感,使学生学习更主动。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与游戏巧妙的结合,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找规律解决植树问题。

2、注重小老师的培养。

孙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非常成功的应用小老师来教其他学生。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来完成,之后让小老师上台,对自习提示中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并且让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小老师来解答。孙老师这样做,充分的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会很优秀的。

3、充分体验,夯实学习基础。

做完练习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规律,理解段数与点数的关系,孙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待学生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孙老师又追加了一问,“若路的两边都载,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使学生的思维慢慢升华,逐步提高。

4、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训练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中明确指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结合剪纸条,创造性地设计植树方案问题,进而比较段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例题结束后,孙老师紧接着设计了一道有坡度的题(两边都要栽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孙老师适当的点拨与引导,这样的过程给了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打破了课堂内外的局限,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应用。最后给学生充分反馈本节课知识的空间。

5、注重逆向思维的启蒙训练。

在学生已掌握“点数=段数+1,段数=点数-1”的规律的基础上,孙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解决了逆向思考“总长=段数X间距”的问题,学生在头脑里建立了数学知识模型,达到了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效果,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广阔的空间。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孙老师可以从生活中抽象出这种植树的模型,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植树、折纸、路灯等不相关联的事件中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直切本节课的主旨,直接突破难点。

总之孙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堂课节奏紧凑,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学有所获,学生的知识在不断的内化中升华。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单纯的看法,说的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小学数学评课稿 16

、新课过渡自然,陈老师在教授新课前教师精心设计了比赛计算题,把学生分成两组来进行计算比赛。比赛结束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为新课作好了铺垫。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整节课都围绕连减的简便运算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能列出不同的算式,能根据算式的特点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并说说自己的算法,留给学生时间去讨论、分析、比较、总结,选择哪一种算法简便,并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例子,这样可以达到理解应用的更高层次。

四、注意培养学生正迁移的能力。每种简便运算的情况都是先举例,然后学生再仿照例子做对应的练习,再总结。这样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就更容易掌握知识。

五、练习形式多。通过不同形式练习,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建议引导学生在接触一道计算题时,首先分析题目的数字特点。再选择简便运算的方法。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评课稿 17

有效评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一定是建立在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对教学活动的合理的、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设计上,也就是当我们的教学目标把握精准到位时,我们的教学评价就会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这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就会促进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上完美达成,当我们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顺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时,我们的有效教学评价就会促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想、实践、交流、推理、验证、抽象概括等过程,学生在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各种能力。

下面我就何老师早上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与大家作简单的交流:

一、课前互动,期待式的语言评价

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甄别与选拔,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 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如课前交流中,何老师说:“黄老师给我介绍,咱们班的孩子是最会思考,最会听讲的,他有没有吹牛呀?全体学生大声的说道:没有吹牛!师:怎么来检验她没有吹牛呢?生:上课时,像黄老师说的一样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这时何老师期待式的语言评价“说得真好,如果这节课大家真像黄老师说的那样,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老师会有奖励”实际就是在有意识地让学生积极端正学习态度,挑起学生为了老师的荣誉而战的无穷斗志,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进而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

二、课中交流,生生互评

在合作交流探究体验的环节中,何老师采用了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面对面地积极互动,有机会互相解释所学的知识,有机会互相帮助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各抒己见,直接交流各自的意见,交换各自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各自创造的方法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同学变得思想清晰,不严谨的同学变得严谨。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课中活动,激励式评价

在学生理解了数对的含义之后,何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袋子里有写着数对的卡片,从袋子里摸奖,摸到哪个,就请卡片对应的同学站起来,这位同学就是今天的幸运之星。

全体学生兴致高昂,等待着成为幸运之星。老师摸出了第一个卡片,一名学生站了起来。何老师问:“你为什么站起来?生:因为卡片上写的是3列2行,我就是3列2行的。师:请你到前面来,领取一颗幸运之星,然后请你来给发幸运之星。这名学生兴冲冲的来到台前,领奖,激动不已。师:下面我们请一名学生来摸奖,被摸到的同学站起来,你们两人就是今天的幸运星搭档。”学生全都兴奋不已,有的学生激动的叫起来:老师,我来。

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可以强化正确的目标行为,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并感到成功后的喜悦,从而唤起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幸运之星的激励式评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的动机,使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贯穿始终,示“意”代评

在教学数对的含义时,有一个片段,何老师:老师只有一个孩子呀,怎么出现了四个呢?

生:因为我们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数列,从哪开始数行的。师亲切的走到他跟前,摸摸他的头说:你看,说得真好,这就需要我们统一定位。

再如:在后边比较王乐和周明位置的活动中,数对(2,6)和(6,2)有什么不同?学生表述的不太清楚。

师示范引导说:因为数对(2,6)表示的是————

生:第2列,第6行。

师:而数对(6,2)表示的是—————

生很自然的说:第6列,第2行。

师:因为6在第一个数对中表示的是———(生:第6行————在第二个数对中————生心领神会的说:表示的是第6列),而2在第一个数对中表示的是————

接下来学生自然而然的做出了完整的叙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何老师始终都在巧妙地通过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示意引导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虽隐晦但却效果明显,虽无声却胜似有声,可以说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从何老师的课堂中,我感受到充分发挥多元化评价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促进作用,只有尽可能不断变换评价方式,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去熏陶、感染学生,展示课堂评价的魅力,才能在评价中师生共同演绎课堂的精彩。

小学数学评课稿 18

一年级数学《6、7、8加几》评课稿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施老师

评课人:孙建磊

主题: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时间:20xx-12-11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一年级数学上册关于"6、7、8加几"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教师对知识的复习充分,了解到9加几的`加法计算利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复习巩固了算法的原理以及方法,让学生明白9如何凑十,如何分解两一个数,这完全为本节课计算6、7、8加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也能够很快的从中领会到计算原理。

2、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施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到位,学生从课堂的说凑十法的过程非常熟练,在课堂上也做到了不断练习,充分让学生反复说,准确说,流利说。

3、对课本的教学用图充分挖掘,从例题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题意,知道给出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的会利用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解决问题,有前后人数相加,有不同衣服颜色的人数相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计算的方法练习,例如在计算8 5=的时候强调可以看8分5,也可以看5分8,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灵活应用。

5、从一个儿歌帮助学生解决凑十法的口诀要点,抓住特点进行计算,提供学生快速计算的小诀窍,利用减法计算结果,很得出结果。可以说是整节课教师都把握住了重点内容,强调方法练习,讲解细节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白抓住关键内容进行计算。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能否在写课本例题时,让学生说说算式可以怎么列,或许有8 5或5 8,7 6或6 7的不同列法,这样可以结合到最后一题,为下节课渗透。

2、摆小棒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圈一圈或摆一摆,感受过程,计算结果也可以做到进行验算。

小学数学评课稿 19

“左右”这节课的教学资料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能够很好地体现《标准》的理念,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学习身边的数学,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乔玉玲教师紧紧围绕《标准》的理念,设计这一节课。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整节课洋溢着简便愉快的学习氛围。

《标准》中异常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乔教师在这一方面作了进取的尝试。本节课的宗旨是经过趣味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一方面,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因许多陌生的听课教师带来的紧张情绪,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经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教学效果做了很好的铺垫。此后每个环节都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如:摸一摸、动作游戏、对口令等,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过度自然。这些生动趣味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进取性。

2.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困难或出错,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我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乔教师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我去讨论,交流自我的想法。“教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教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又如:确定客车转弯时到底是向哪边转,由于与客车应对面,有些同学会确定错,乔教师也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提醒学生我们此刻坐在哪里(坐在客车上)再让他们讨论交流,在讨论中他们都想说服对方。最终统一了意见:确定客车往哪边转,要把自我想像成乘车的人。

3.为学生供给了在实践中探索的机会。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爬楼梯。在备课时,乔教师只准备在教室中间的过道上模仿上下楼梯,但在教学过程中,乔教师感到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程度没有到位,突然想到学生的教室在一楼,平时上下楼梯的机会不是很多,感觉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到真实的环境去体验一下,并且进行这项活动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临时增加了这一个教学环节,结果证明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对的,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又如,乔教师让学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学习用具“摆一摆”,然后我问“从左(右)数橡皮是第几个”(数一数),“尺子的左(右)边是什么”(说一说),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

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评课稿 20

!本次联片教研活动在仁河中心校的精心组织和四位承担公开课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开展的很成功,根据组长学校的统一安排,我就四位老师的公开课谈几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几位教师不要介意,同时请各位领导指正。总体呈现五大亮点: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几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三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四位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四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上是我听了这几节课的总体感受,如果就每一节课而言,我认为四位教师各有所长,每节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老师能够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整堂课给人的感受是稳重、成熟。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所以就上午四节课在以下几方面还值得进一步加强改进和研讨:

一、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进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合作方法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二、课堂中各环节过渡不够自然,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只顾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三、课堂预设不够细化,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没有得到发展。

四、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在课件制作、板书、教态及专业术语的使用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四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分别为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从这四节课中我们既看到了课改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和每位教师积极践行新课程的有力步伐,同时又为我们后阶段的课改方向指明了航标。我想,我们片区的全体教师一定会以本次活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逐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达到民主和谐、轻松高效而共同努力。

一句话: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

小学数学评课稿 21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 本节课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中,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理解其他解答方法的本质都是假设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而体会方法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体验假设、建模、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我觉得本节课,吴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值得我回味学习:

一、巧设猜谜,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吴老师本节课以猜字游戏导入,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探究过程,以趣味化开端衔接的问题,让问题依次展开呈现,让学生经历从猜测到列表法,再到假设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二、层次清晰,衔接紧密

设计上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流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猜测、列表、假设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是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教学中,教师抓住了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由无序猜想到有序猜想,过渡到按顺序列表的方法;由观察表格,找到表格规律,过渡到假设法和方程法。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使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流畅。

三、借助媒体,巧破难点。

假设法作为解决鸡兔同笼的一般方法,它不仅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重点中的难点。吴老师在设计本节课前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一是让学生观察表格,通过表格规律的发现,去理解假设法,也就是将列表法和假设法的有机结合。二是借助多媒体,以微课形式,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假设法的实质,搭建了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同时也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让学生获得直观的体验。

四、拓展练习,建立模型

练习的设计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加深对鸡兔同笼问题本质的理解。另一方面丰富解题策略,借助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练习感悟这一类问题的模型。

关于这一节课我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1、学生汇报时,可以多找学生汇报,其他学生可能会听得更明白同时也能达到巩固的效果。

2、在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时,只用了假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还可以介绍下古人的“跳舞法”“砍脚法”,一方面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教育,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实质。

小学数学评课稿 22

一、课前引入比较有新意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艾老师在本节课开始时,先让学生来猜一猜发到的古文中有几个字,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学科间的联系。另外,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有几个字,也培养了学生对数的估计能力,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的基础,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后,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已经会的,就不必过分强调,对于学生还未理解的,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二、注重学生对于1000的概念理解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在引出1000之前,蔡老师首先让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可由之前的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为了让学生建立具体的数感,教师又利用小棒,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是1000。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进行强化,相信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已经相当深刻了。随后,蔡老师又让学生再去数一数刚才的古文,“你打算怎么数?”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够自主优化出最佳的数数方法,一百一百地数。通过这一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于教材、对于学生的充分钻研。

三、运用计数器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

对于不同的计数单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是不同的。蔡老师运用计数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1000以内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出不同的数,使学生在了解到数的组成的同时,也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出现0时,不能省�

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本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充分重视数数。教师设计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数数。如让学生从千字文中找到第985个字后接头往下数,在这一过程中,蔡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己再数一数,然后由学生上台示范数,再由学生自己数,最后让全班一起数,让学生充分感受数数的过程,突破学生在数数中遇到整十整百的难关。随后, 又能过三辆火车,由浅入深,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最后又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密切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评课稿4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 23

知识与技能同在思维和情感齐飞——评《认识千以内的数》

认识千以内的数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感受十进制思想,是对数的认识的延伸与拓展。千以内数的认识,对整个认数系统的完善与建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样一节重要的核心概念课,宁老师在教学时尊重了学生的认知经验,根据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设计了许多连贯而有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数感,感悟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操作,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这节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先复习一个一个数,数到十。十个十个数,数到一百,唤醒“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的经验。接着例一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类比推理,认识几百和几百几十几。数源于数,在例二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多次数数。在数数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十进制位值原则,又感受到自然数的后积性,即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在认识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的活动中,让学生凭经验说出一千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拨计数器进一步体会十进思想,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因此,我们需要在百位前增添一个新的数位,这样自然引出了千位。这些活动的设计,既让学生亲历数的产生过程,更是充分理解教材编写的实质,巧妙地渗透了自然数的本质。

二、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认识324时,老师给学生准备了计数器、小棒和方块图,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选择不同的学具,从不同的角度抽象出324,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了这个数的意义和组成。宁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说出操作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了数的本质。估计黄豆的粒数时也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估计、实践操作获得了相应的活动经验。

三、联系实际,充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数的本质后,老师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在多种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例如206这个数。课上学生亲眼看到用数豆神器数出一瓶黄豆有206粒,身临其境地量出NBA球星詹姆斯的身高有206厘米,亲自数出小朋友制作的数学小报中的一篇文章字数有206个,通过科普又知道了成人骨骼有206块。从数量多少、高度以及所占平面的大小等多种维度形成对206这个数丰富意义的准确认识。

另外,课堂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着实令人赞叹,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以及数的组成、“满十进一”的过程,这需要平时扎实的基本功以及老师的正确引导。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在培养学生数感、掌握数的本质、训练学生表达方面下功夫。宁老师的教具“数豆神器”——10x10的格子,别出心裁,让人眼前一亮,既能很快地数出100颗豆子,又进一步巩固了10个十是一百的知识。

总之,宁老师的课给了我许多启示,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学习多多思考。

小学数学评课稿 24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懂得了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节数学课中,金老师能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些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发展思维的活动。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

一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需要教师尊重“前数学经验”,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才能让学生在课堂里真正产生自己的思想。课前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了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有好多学生通过看书,知道一些“五的乘法口诀”,这对于本课知识的建构有着必要的意义。金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的知识起点,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让学生把知道的说出来,充分尊重学生,使他们处于积极的乐于学习的状态,为后续新知的学习起到了孕伏作用。学生也许并不能说完全,说出来的都是零碎,一知半解的,但这就是学生真实的知识起点。通过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把“五的乘法口诀”都编出来了。这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的体现。接下来,再来研究“五的乘法口诀”意义。

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

由于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教师在直观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如对乘法口诀的意义,老师先通过画圈来帮助学生理解“四五二十”,然后放手让学生来画,自己来说,乘法口诀的意义。又如将5的乘法口诀与自己的双手联系起来,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更加容易记忆。最后,老师让学生说说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些地方用上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如数“正”字、数古诗的字数等。这些教学设计都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金老师的这堂课课堂设计平实,上课思路清晰,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呈现的方式简约但不简单。就是以后在课堂上能更有激情,更加关注评价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特级教师吴正宪认为,小学数学学习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要把小学数学教育的中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上来。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我们老师要真正读懂学生、教材、课堂。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让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学习“听得懂的”数学,学习“不太严格的”数学。

小学数学评课稿 25

最近通过网络参加了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活动,虽然没去现场,但依旧觉得收获满满。

活动的开场是由我的偶像吴正宪老师开设讲座,在讲座的一开始,吴正宪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一段有趣的视频,视频中有个可爱的小宝宝在尝试下地,他的爸爸妈妈明明可以一下子把他抱下来,但家长却让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反复尝试的过程就是他体验的过程,就是对外界社会感悟的过程,因为孩子自己有了参与这个过程的体验,这样的过程更具有成长性。然后吴正宪老师通过视频,类比到小学数学的学习,引发我们思考:在面对儿童时,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通过数学学习,使他们具有成长性呢?吴老师提出我们必须把目光放远,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当下,就像开头视频提到的,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当下,一下子把孩子抱下来,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给的”多了,孩子们的探索欲也会下降。

第一节课学习的是孙迎新老师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刚好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时,孙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出示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和学生结合数学学习交流了其中的道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使课一下子拔高了一个度。接着孙老师结合时事,创设了疫情期间向敬老院运送防疫手册的教学情境,开授新课。这比书本上送南瓜的情景,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然后在学生补充完题目后,他在课件上,把一本防疫手册变成了一个点,然后一行14个点,一共12行。起初我是费解的,我觉得这样是把题目复杂化了,那么多点,密密麻麻,让我很不能理解,但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耐心地看下去,才发现了孙老师的高明之处。他把具体的手册,抽象成一个点阵图,然后他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14x12”表示出来。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算一算,自己去体验这个过程,和开头吴老师的讲座里的观点不谋而合。接着他又让学生观察板书的算式,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再追问,为什么都要先分后合?学生回答:“可以把没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当学生说完这句话时,我一瞬间想要激动鼓掌,孙老师的设计意图达到了!这一设计把新知和旧知一下子串起来了,学生能感觉到新知和旧知的联� 而且是学生自己通过分一分、算一算,观察自己总结的,这可比老师直接讲给他们的方式棒太多了!在教学中,师生、生生的课堂对话,呈现了非常真实的课堂情境,教师的评价语言始终在引领学生学和试,既点拨方法,又激励学生进取,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第二节课学习的依旧是三年级的一课——《认识小数》,不过它是人教版的,和苏教版上课的方式还是会有些不一样。在课的一开始,郭老师开门见山,一点也没拖沓,直接出示了测温单,让孩子们读一读测温单上的数据,再写一写带小数点的体温数据。接着郭老师出示了温度计,让孩子们数上面的刻度,先按整数数,再细分,37到38之间体温刻度该怎么数,当学生数到37。9时,后面数到38,郭老师立刻问道:“怎么从37数着数着就到38了呢?”学生自信回答:“满十进一。”这是学生在学习整数时总结的规律,瞧,再一次,新旧知识撞了个满怀。本节课所有的实践操作都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教师做到了真正的放手。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学具尺上找出0。6米,有的同学找的是6毫米,有的找的是6厘米,有的找的是6分米,郭老师没有肯定一个答案,也没有否定一个答案,而是把所有答案都写在了黑板上,并找同学们上台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分享的过程也是所有同学思考比较的过程,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你一言我一言中确定了6分米就是0。6米。在课堂上听到更多“我想试”、“我愿试”、“我敢试”、“我会试”的声音,也是我们所有老师所期盼的吧!

学习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发现这些老师并没有为了凸显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或情境化,而淡化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忽视了数学的本质,每节课都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非常值得我去学习。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学习的脚步不会停下。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小学数学评课稿 26

数是“数”出来的。这句话在____老师的《认识千以内的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从头到尾贯彻《疯狂动物城》,选择学生喜爱的、贴近孩子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学习。同样这节课宁老师的教语教态也是贴近孩子,不急不躁,引人入胜,让孩子注意力更加投入。

二、环节合理,迁移学生旧知。从100以内的数到比100大的数,从具体的动物到半抽象半具体的方块图再到抽象的数字、计数单位,体会十进制;也充分利用好学具(计数器、小棒图、方块图),小组内自由选择,或生活中“黄豆”(从估算到给100粒的标准,再利用“数豆神器”进行数),多种方式说明数的组成(几个几);并让学生一十一十数再一个一个数,这个过程更能体会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由此引出新的数位——“千位”,说明“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到最后总结学习4个计数单位:一、十、百、千,说明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进率是10。以上活动环节循序渐进,紧扣数学本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三、巩固练习,深化学生经验。通过“朱迪训练营——飞镖投投乐”、“尼克魔法屋”这些练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组成”“数表示的意义”,还有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尼克在同一个计数器上同一位上拨2颗珠子,这个数就变成了一千,它拨在哪了?),更是放飞了孩子的思维。最后更是用具体的人形立牌(詹姆斯球星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引出“206”这个数字在生活中很多不同的意义,再到高楼说比一千还大的数还有很多,为以后更多数的学习做铺垫。

这节课其实也贯彻了吴正宪老师的讲座中的很多想法。本节课贯彻了让孩子体验、感悟过程,使孩子的成长更具有成长性,努力做到坚守儿童立场。基本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从旧知迁移到新知识,抓住了数的核心知识,如十进制、计数单位、数位,“一是数是对数量的抽象;二是数对计数单位多少的表达。,”这节课的层次性可能需要再明确斟酌,努力去实现内部的“整合”,争取做到深度学习。也希望之后我能像吴正宪老师所说的那般,做到心中有儿童,去做“心中有人”的教育。

小学数学评课稿 27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是一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上)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节《周长的认识》。新课标里提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本课时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分别为:

1、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能指出具体图形的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周长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红领巾、直尺。

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测绳、卷尺、彩笔、直尺等。

二、引导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方法:

赵老师教态亲切自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探索研究,引入概念。

重视创设情景。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赵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入手,接着创设了问题情境,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赵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了澡盆、地图、树叶等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给了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得到树叶的轮廓。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节课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准备。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让学生量一量头围、腰围,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的具体操作后,教师揭示了周长的概念,学生对周长有初步认识之后,出示学生课前准备的叶子标本、纸剪的各种具体图形,让学生动手描一描、画一画这些图形的周长,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类化,体会到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具体内容的概括。

3、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赵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达标练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周长之后,通过描一描周长这一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测量后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时,学生出现了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因势利导,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本节课赵老师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讨论要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怎么办?讨论有两种情况:1、用绳子套在图形上量,再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2、量出各条边,再把各条边相加。通过动手操作,让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但是具体要量几条边呢?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图形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边都量出来,相同长度的边只需要量一次就够了(如长方形、正方形)。这样学生在自身的探索讨论下很容易的就求出了这些图形的周长。

在学生展示出不同算法之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新课标提倡算法的多样化,而现实生活中正正规规给出长宽求周长的例子少之又少,为了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学生讨论出的方法不唯一,不总结公式。

四、解决实际问题。

1、把图形套在方格中,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图形,并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数出不规则和规则图形的周长。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图形的周长和图形大小无关,只和组成图形的边长有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深化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2、新课标里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回家求出饭桌和地板砖的周长,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如:让学生摸一摸树叶、红领巾的周长时,不要一会是边线,一会是长方形;在给周长定义时也说成是图形一周的总和叫周长,而完整的应该是图形一周的长度的总和叫做周长。

(二)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如在测量头围、腰围时可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再进行测量。测量时不应该在衣服的表面来测,这样测出的结果误差较大。

(三)课上讨论的时间少了点。应该把讨论和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行,不要把讨论当成一种形式架空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