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端午节包粽子有几种方法推荐给大家使用。而端午节的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般在端午节前一天包粽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1、北京粽子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2、广东粽子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3、四川粽子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当然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红豆浸泡5至6小时,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煮熟后食之,香辣适口,风味独特。
4、苏州粽子
苏州粽子是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如猪油夹沙粽子,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制成馅,裹扎时馅里还夹有一块肥肉,煮熟后晶亮甜美,油润清香。
5、嘉兴粽子
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闻名华夏,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鸡肉粽子等品种。嘉兴粽子当推五芳斋为最,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称。它的粽子从选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独到之处。米要上等白糯米,肉从猪后腿精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鲜美,肥而不腻。许多海内外朋友皆因品尝过嘉兴粽子后,方知浙江嘉兴的地名。
原则一、看标示:
优先选购热量较低,或体积较小的粽子。要特别注意的是,产品型录若只标示每100公克的热量,记得要以粽子重量换算成每颗粽子的热量,避免摄取过多热量而不自知。
原则二、挑食材:
尽量挑选添加全谷和杂粮的粽子,如紫米、燕麦、薏仁及地瓜等,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之外,也可增添粽子口感;另外尽量挑选以瘦肉、鸡肉或海鲜等低脂肉类取代包猪五花肉的粽子,以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取;馅料则建议多选择含有菇类、竹笋、栗子、红枣等食材,以增加蔬菜的摄取。
原则三、减份量
粽子中的糯米跟米饭、面条同属於全谷根茎类,加上馅料中的肉类、油脂都是主要热量来源,因此食用时需注意与饮食中的全谷根茎类、肉类及油脂类作代换,减掉其他餐食的份量,以避免食用过量而摄取多余热量。
原则四、搭蔬果:
享用粽子时搭配清爽的蔬菜及水果,选择当季盛产的凤梨、小番茄、李子及芭乐等水果,并搭配凉拌小黄瓜、竹笋、烫青菜、冬瓜汤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饱足感。
原则五、少沾酱:
咸粽应避免沾甜辣酱或番茄酱,硷粽应避免沾砂糖或糖浆,以免钠、糖摄取过量。糖摄取过量不仅会造成肥胖、代谢异常与龋齿,也会刺激胰岛素快速分泌,造成血糖与情绪不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过多的钠,则可能增加罹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粽叶:如果是新鲜的粽叶洗净,把根部(有两个小尖尖)煎掉一点,煮开水,把粽叶放进去煮3、5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是干的粽叶就先要泡一天,把粽叶泡软,剪掉根部后和新鲜的一样处理。
米:淘米要快,尽量不要让米吃水。用萝把米控干,稍微放一会儿(米里会吃进去一点水)。加酱油、盐(酱油稍多)。
肉:把皮去掉,肥瘦肉分开,切成大约3到4cm见方的肉块,肥瘦肉块数的比例在1:2比较 合适。往肉里倒料酒、酱油、盐和一点糖,鸡精。酒多一点好吃,酱油少放一点。用手搓直至肉泛出白沫,说明味道已经完全吃到肉里面去了。
嘉兴肉粽子的制作材料:
猪前臀尖,糯米。肉和米的比例是3:5左右(即3斤肉,5斤米的样子),酱油,盐,白糖,鸡精,料酒。
嘉兴肉粽子的包粽子过程:
粽叶分清楚正反面(毛的一面是反面,可以看叶径区分,径往外鼓的是反面),正面朝里,包枕头粽。这个不好描述阿。用棉线或者草绳系紧。粽子包出来好不好吃和系的紧不紧很有关系。每个粽子都一定要放肥肉哦,不然不好吃的。>>>粽子的新吃法
煮粽子:
一口大锅,一定要够深。把粽子放进去,加水,水要没过粽子大火煮,3个小时如果像上次我给t版包的那么大的粽子,再中火1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再大的粽子就得小火2~3小时了。煮粽子中间千万不要停火,一定要保持水大开。
到此,美味的嘉兴肉粽子的制作过程就结束了。营养肉粽,除了能下饭外,还能外带,是上班族可以选择中午带饭的美味午餐,绝对经济实惠!
一、红豆味粽子的做法
1.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备用。
2.将红豆洗净,泡1.5小时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匀,备用。 3.将粽叶300克洗净,放入锅内煮约半小时取出,用凉开水浸泡,备用。
4.取泡好洗净的粽叶三四片摆齐,卷成圆锥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红豆,包成粽子形状,用绳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码放在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后,改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二、香糯肉味粽子的做法
材料:粽叶五花肉糯米
辅料:酱油 食盐 做法:
烹饪方法:
1.提前将粽子叶擦洗干净,剪去根部后放入水中,煮软备用。2.五花肉切长条,加酱油食盐腌制一晚。
3.糯米洗净后拌入盐和酱油,沥干水分。
4.粽叶折成一个小碗状,先加入少许糯米,放一块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线扎紧。
5.锅中用粽叶垫底,放入肉粽,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4个小时。
三、甜茶味粽子的做法
原料:糯米,甜茶,蜜枣等粽馅。
烹饪方法:
1.将甜茶入铁锅煎熬取汁。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泡入甜茶汁备用。
2.粽子包好后和甜茶同时入锅,以水盖过粽子为宜,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营养丰富。
四、蜜枣味粽子的做法
类别:甜品/点心 自汗盗汗食谱 补虚养身食谱 夜尿多食谱
工艺:煮 口味:清香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适,营养丰富。
主料:糯米1000克
原料:葡萄干50克 蜜枣100克
烹饪方法:
1. 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五、绿豆鸭蛋味粽子的做法
材料选用:
1.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蛋黄5个。
2.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
3.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放入锅内排紧,加入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烹饪方法:
1.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
2.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
3.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到端午节了,端午一定要吃上飘香的粽子,但是粽子的热量高,而且很多粽子都有加肉,吃多了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其实,吃粽子时喝茶可以有效的解决消化不良问题,避免出现腹胀、腹痛等现象,那么,吃粽子喝什么茶好呢?
1、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红茶种的茶多酚氧化物对胃的刺激小,而且还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还能降脂减肥,吃粽子时可以配红茶喝,它能起到解腻促消化的作用。红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种类,只要是红茶都行,但是配粽子喝的红茶一定要是热的红茶,这样才会有解腻的作用。
2、绿茶
我们日常最常饮用的应该就是绿茶,绿茶它具有清热降火、消食解腻、利尿的功效,特别适合夏天喝,吃粽子时喝绿茶同样也可以起到解腻促消化的作用。
3、玫瑰花茶
如果你吃的是白粽子的话喝玫瑰花茶最好。我们知道玫瑰花茶会有一股淡香,这种味道很好闻,玫瑰花茶还能够调理血液循环,如果在玫瑰花茶里加入一颗酸梅,还会有甜味,吃白粽子的话喝这种茶会让粽子的口感变得更好,而且还能解腻哦。
4、菊花茶、山楂茶
有些粽子比较油�
5、薄荷茶
薄荷茶有丝丝冰凉的感觉,夏天的时候人们很喜欢喝,它可以起到降火的功效,如果吃甜粽子时喝些薄荷茶,可以促进我们人体内的葡萄糖代谢,避免糖分在我们体内停留太长时间,预防发胖,降低对人体胰岛功能的损害。
6、中药茶
材料:甘草,乌梅,山楂,佛手柑,麦芽,陈皮
做法:将这些材料加水煮成一升的茶即可。
功效:该茶中的陈皮、山楂、乌梅都有很好的促进消化的功效,佛手柑能理气和中,调理脾胃,麦芽能消食开胃,甘草能清热解毒,这些药材煮成茶,在吃粽子时喝能减轻我们的肠胃负担,是很好的搭配饮品。
猜您感兴趣: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唐代,粽子的用米,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据说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彩头。
粽子有红枣粽、赤豆粽、豆蓉粽、腊肉粽、咸蛋粽、鲜肉粽等。粽子还有甜、咸、碱三种口味,有方形、长形、正三角、正四角等多种形状。粽最初是用来拜祭祖先和神灵。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晋代,正式定粽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