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
一年暮春,大诗人杨万里到新市游玩,在一家姓徐人开的旅店居住下来。
杨万里在院子里休息。徐公在院子里剪花、修枝,除草。
他问徐公:“请问附近有没有景致好的地方,我想找找灵感。”
徐公说:“你出门右转,看见一户人家,右边有一条小路,沿着小路一直走,就会看到一片树林和一片油菜花。那里简直是世外桃源啊!”
杨万里按徐公说的,果然找到了一片世外桃源。一条伸向远方的小路旁,篱笆稀稀落落。路旁还种了一些树,这些树的花都落了,刚长出来的嫩绿的新叶还不足以为路人遮挡阳光。这些树拼命地伸展着枝叶,晒着太阳,吸引着自然的雨露,应该很快就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杨万里这样想着,突然想出了一句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可是接下来一句毫无灵感,杨万里决定到油菜花地那儿转转。
大片的油菜花,金灿灿、黄澄澄的',引来一群花蝴蝶。孩子们做完功课,也纷纷跑出家门,来到油菜花地抓蝴蝶。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小女孩。她正在抓一只黄蝴蝶,快要抓到了,蝴蝶却藏在了花丛中,找不到了。女孩好不容易找到了蝴蝶,蝴蝶又飞走了……最终,那只蝴蝶像是累了,竟停在那女孩的肩上,女孩子也没再去抓它。天真的孩子,飞舞的蝴蝶和油菜花,构成了舒适快乐的乡村风景画。
杨万里看见此情此景,不禁吟诵出后一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想,《宿新市徐公店》大概就是这样诞生的吧。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故乡杏花
唐代: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画堂春·雨中杏花
明代:陈子龙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
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
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
宋欧阳修
经年种花满幽谷,花开不暇把一卮。
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
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耐东风吹。
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
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
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
群芳落尽始烂熳,荣枯不与众艳随。
含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
盛开比落犹数日,清樽沿可三四携。
晚桃花
唐白居易
一要红桃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较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漫兴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题百叶桃花
唐韩愈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桃花
唐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千叶桃花
唐杨凭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桃花
唐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01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处理,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02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人曾满怀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
03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04
《秋日湖上》
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
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声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
05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一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所有忧愁,皆从心来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往事不可追,与其感伤,不如珍惜。眼下的时光,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年华。唯有心境洒脱,真正让心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执着迷恋,才能领悟别人无法感受的风景。
故乡,是灵魂的根,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风景。
06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每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07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
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08
《早春野望》
唐·王勃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此诗作于王勃被斥出沛王府之后,客居巴蜀时。此种遭遇,羁旅之中,最易引发感伤情绪,而在此诗中,却表现为明快。
全诗浑厚开阔的气势中,充满着淡淡的乡愁。虽没有直接提到思乡,只是一望再望,却也只见“花柳映边亭”,思乡之情一览无遗。
09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长江不会有悲感,有悲感的是诗人。长江日夜奔流不息,并无半点停滞,认为它滞重不畅的也是诗人。
他远离家乡已太久太久,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秋风萧瑟、黄叶飘零,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
10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这首小诗主要写景,而情隐景中,驱遣景物形象,传达了怀乡、思友的感情。
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诗人仰视,有落日与绮霞;遥望,有远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这些物态,高低远近,错落有致。情,就从中生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