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园记司马光》阅读答案【优秀14篇】》
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核工记》阅读答案 1
核工记
[清]宋起凤
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
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②,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③;洞开,如延纳④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⑤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余兴乃尔。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有删改)
[注释]①雉(Zhi):城墙垛子。②司更卒:更夫。③应门:应声开门。④延纳:邀请(人)进门。⑤舣:拢船靠岸。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松下凿双户 ;(2)负卷帙踉跄行 ;
⑶左右度之无不宜 ;(4)有客凭几假寐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
11、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3分)
上联:微雕者技艺精湛
下联:
9、 答案:(1)门(2)背(3)揣测(4)睡觉(每小题1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注意“户”,结合语境可知,这里&n”两部分组成,根据对联知识, 结合选文内容,可将下联拟为:小桃坠巧夺天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 内容与选文相关即可)
参考译文:
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 一枚用桃核雕刻而成的坠子,全长大约是五分,宽有四分。整 个桃核正面和反面都是山。
山的低洼处有一座城,城墙垛子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城的顶部有一座高楼,楼 门敞开着。里面有一个人,好像是专门负责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冻得瑟瑟发抖,)好 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
靠近山脚处建有一座古老的寺院,有三棵松树遮蔽着它。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 以打开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头全神贯注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 是等着谁应声开门。(又像是)把门打开,在请谁进去nbsp;门。
10、 答案:船尾有一个小童,抱着炉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整句符合原意、语 句通顺得2分,关键词“盖、茗”各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关键词及其解释:盖,大概;茗,名词用作动 泡。
11、 答案:(示例)小桃坠巧夺天工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概括与对联知识。解答此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将课 文内容与对联知识结合起来。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 本文所记的桃坠形体虽小,但雕刻的人、物、景、事很多,内涵丰富,显示出雕刻者技 艺的精湛。题干提供的上联由“微雕者”和“技艺精湛—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 没有不合适的。松树东边来了 一个和尚,背着佛经匆忙地前行,好像是刚参加完佛教活
动晚归的人。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好像听到脚步声而急急忙忙地上前)
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处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 船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船尾有一个小童,抱着炉在 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土山上有 敲钟的阁楼蹲在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会这样。
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点稀疏的星星。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显示出大 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的句子。
《独乐园记》阅读附答案 2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 沼东�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吾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厚:巩固
B.南北轩牖,以延凉飔 延:迎接
C.事物之理,举集目前 举:借取
D.操斧伐竹,濯热盥手 盥:洗涤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曲肱而枕之 吾尝跂而望矣
B.皆以蔓药覆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吾病者、学之未至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D.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4分)
⑵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5分)
9.文章第二段从哪些方面记述独乐园?(4分)
参考答案:
6.C(举:全部)
7.D(前者为连词,“就,于是”,后者为副词,“就是”;A.表修饰的连词;B.介词,“用,拿”;C.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独)
8.译文中自己找
9.方位介绍;形状描摹(景观特点);景观命名。
【附录】
【注释】①除夜立春:立春一般在二月初,农历除夕日立春称为“年内春”,如果正月初一立春,则称为“岁朝春”。②剪红情,裁绿意:指剪裁成红花绿叶。③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钗股:花上的枝权。④残日:指除岁。⑤添烛西窗: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⑥侵晓:指天亮。⑦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⑧尊俎(zǔ):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俎:砧板。⑨玉纤擘黄柑:玉纤,妇女手指;擘黄柑,剖分水果。擘(bāi):分开,同“掰”。⑩幽素:幽美纯洁的心地镜中路:湖水如镜吴霜:指头发变白。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
【译文】
剪出了含情的红花,裁出了有意的绿叶,应着花期而来的春风吹得钗股上花叶葱茏。除夕的残日恋恋而坠,吹来了带着春意的`东风。仿佛不愿放那岁末的年华了终。有些守岁的人西窗夜话,添烛点灯,彻夜不眠,直到天明,在连绵不断的笑声中,传来了元旦黄益莺的啼鸣。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纤纤玉手曾剖开黄柑荐酒,那温柔的香气朦胧,至今萦系着我的心灵。我回到那湖边的梦境,那湖水如镜,留连忘返,我又朦胧胧迷失了路径。可怜吴地白霜染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鬓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独乐园记 司马光》的阅读答案总结 3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 沼东�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 家:定居,安家
B. 杂莳草药 莳:种植,移植
C. 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 居:占,占有
D. 而林薄茂密 薄:靠近,迫近
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①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②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
③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④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引出下文对独乐园的描写。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写了作者置身其内伺花弄草、自得其乐的闲趣。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1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3分)
②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4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独乐园记司马光》阅读答案 4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 沼东�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9.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 疏:疏理。
B.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厚:巩固。
C.围三丈,揽结其杪 杪:树枝。
D.濯热盥手,临高纵目 盥:洗涤。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四周植木药为藩援 蓬门今始为君开
B.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每种止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①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②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③开户东出,南北 轩牖以延凉飔 ④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12.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比较,引出对独乐园的'描写,并肯定了庄子论断的正确。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D 10. D 11. C 12. C
13. (1)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2)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3)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
《独乐园记》阅读答案 5
(宋)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辟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②,引水北流贯宇下,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下,若象鼻;自是分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秀水轩。�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 沼东� 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紝采药,操斧剖竹,临高纵目,逍遥相羊,唯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③。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宋神宗熙宁三年,司马光因反对新法出知永兴军,后退居洛阳编修《资治通鉴》。熙宁六年,购地二十亩,筑园。②区:处,所。③柅: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家:安家B.南北列轩牖轩:高大C.所病者学之未至病:耻辱D.迂叟谢曰谢:道歉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各尽其分而安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B.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乐”之所求,情况不同,人各有异,需要的是 “各尽其分而安之”,因此,自己身为迂叟,既非王公,又非圣贤,“独乐”可也。B.作者采用赋文手法,对独乐园的介绍不厌其详、铺陈无遗,但这种铺述又并非杂芜堆砌,而是井然有序地逐一推出,俨然一幅布局清晰可见的全景图。C.最后一段,作者设难而诘,自贱其身,自贬其乐, D.作者“记”独乐园意在抒发“独乐”之情,而这种看似与世无争的“独乐”之情,实则是与世抗争的另一种形式,其自贬自责及自乐正是对时局不满的发泄。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沼 东 治 地 为 百 有 二 十 畦 杂 莳 草 药 畦 北 植 竹 方 若 棋 局 径 一 丈 屈 其 杪 交 相 掩 以 为 屋。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3分)
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沼东�
小题5:①(3分)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乐”、“乐”各1分,句意1分)②(4分)如果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则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哪里敢独自享有这种乐趣呢?(“必……则……”,“安敢……?”,“专”各1分,句意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病:忧虑,担心。这一段开头第一句“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的意思是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根据这句就可推断出病就应为忧虑,担心的意思。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
试题分析:D均为连词,表让步:尚且。A.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修饰。B 副词,于是,就;动词,依靠。 C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3:
试题分析:“连用设问”,非设问,乃反问。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4: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上下文语境中,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中的“方”,名词“草药、竹”,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线断开。
小题5: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两个乐,第一个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这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颜回“一箪饭,一瓢水”,“不改变他的乐趣”,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像那“鹪鹩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各尽自己的本分而相安无事,这才是我迂叟所追求的乐趣。
熙宁四年,我才举家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面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把它的中间作为厅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书,将它命名为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屋子,引水北流贯连屋下,中间作为水池,方圆和深度各为三尺。疏导水流分五处注入池中,形状像老虎的爪子;从水池的北面隐蔽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庭院下面,形状像大象的鼻子;水从这里又分为二条小渠,环绕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汇合流出,将它命名为秀水轩。厅堂的北面又有一个水池,中间有岛,岛上种了竹子,岛像玉玦一样呈圆形,环绕有三丈方圆,将竹梢收拢打成结,就像打渔人的草屋,将它命名为钓鱼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间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开门往东,南北并开着高大的窗子,可引来凉爽的清风。前后种植了许多优雅的竹子,作为清凉消暑的所在,将它命名为种竹斋。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像棋盘一样呈方形,直径一丈左右,弯曲它的顶梢,使它交错通达遮蔽作为屋子。在它的前面种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样的夹道,都用藤蔓芍药等覆盖着,四周种植草木药材等作为藩篱,将它命名为采药圃。洛阳城距离山不远,但树木丛生茂密,常常看不到,于是在园中砌筑石台,在它的上面修建屋子,来眺望万安、轘辕,直到太室都能看见,将它命名为见山台。
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期望在未曾获得成就之前就达到进入无穷之外的境界,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担忧的只是学未有所成,而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临池投竿垂钓游鱼,学习纺织采摘药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的意愿支配。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将它命名为独乐园。
有人责备我说:“我听说君子有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我非常抱歉地说:“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何况我所感受的乐趣粗俗低下,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还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如果还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则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哪里敢独自享有这种乐趣呢?”
《独乐园记》阅读答案 6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 沼东�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li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n):纺织。
9.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 疏:疏理。
B.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厚:巩固。
C.围三丈,揽结其杪 杪:树枝。
D.濯热盥手,临高纵目 盥:洗涤。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四周植木药为藩援 蓬门今始为君开
B.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每种止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①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②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③开户东出,南北 轩牖以延凉飔 ④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12.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比较,引出对独乐园的描写,并肯定了庄子论断的正确。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D 10. D 11. C 12. C
13. (1)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2)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3)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
[参考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这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颜回一箪饭(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瓢水,不改变他的乐趣。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像那鹪鹩(jiāolio,是一类小型、短胖、十分活跃的鸟)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各尽自己的本分而相安无事。这才是我(迂叟)所追求的乐趣。
熙宁四年,我才举家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关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它的中间作为厅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书,把它命名为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处屋子,引水往北流贯连屋下,中间作为水池,方圆和深度各为三尺。疏导水流分五处注入水池中,(形状)像老虎的爪子;从水池的北面隐蔽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庭院下面,(形状)像大象的鼻子;(水)从这里又分为二条小渠环绕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汇合流出,把它命名为弄水轩。厅堂的北面又有一个水池,中间有岛,岛上种了竹子,(岛)像玉玦一样呈圆形,环绕有三丈方圆,将竹梢收拢打成结,像打渔人的草屋,把它命名为钓鱼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间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开门往东,南北的窗子可以吹来凉风,前后多种植优雅的竹子作为清凉消暑的所在,把它命名为种竹斋。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像棋盘一样呈方形,直径一丈左右,弯曲它的顶梢,使它交错通达遮蔽作为屋子。在它的前面种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样的夹道,都用藤蔓芍药等覆盖着它,四周种植草木药材等作为藩篱,把它命名为采药圃。药圃的南面有六个围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占二个,每种(花)只种了两丛,(为了)辨识它的名称形状罢了,不求多种。围栏的北面有个亭子,把它命名为浇花亭。洛阳城距离山不远,但树木丛生茂密,常常看不到,于是在园中砌筑石台,在它的上面修建屋子,来眺望万安、轘辕,直到太室(都能看见),把它命名为见山台。
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期望在未曾获得成就之前就达到进入无穷之外(的境界),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担忧的是学未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依靠(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手执鱼竿钓鱼,学习纺织采摘药草,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灌注热水洗涤双手,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
有人责备我说: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我(非常)抱歉地说: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何况我所感受的乐趣粗俗低下,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则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
《核工记》阅读答案 7
【古文阅读】
核工记
〔清〕宋起凤
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株。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②,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③,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④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⑤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⑥,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注释]①雉(zhì):城墙垛子。②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和尚。③小陀(tuó):小和尚。④浮屠:宝塔。⑤舣(yì):船靠岸。⑥半规:半圆。
小题1: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如延纳/状B.距/滩半黍
C.舣舟处/当寺阴D.杂疏/星数点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长五分许() (2)雉历历可数()
(3)松下凿双户() (4)睡足徐兴乃尔()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松外东来一衲,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小题4: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文中介绍的桃坠雕刻的内容取唐诗《枫桥夜泊》之意。前半部分表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后半部分通过 表现“夜半”,通过 人的形态让人联想到“钟声”,通过 点明是“客船”。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上下/左右/表约数(“大约、多”算错)(2)分明可数(的样子)/清清楚楚/清楚/清晰(单独一个“分明”不算对)(3)门(4)缓缓(地/的)/慢慢(地/的)/缓/慢
小题3:松树外东边来了个老和尚,背着经卷(佛经)跌跌撞撞(踉踉跄跄)走来,好像为了佛事半夜归来的样子。(一句1分,意对即可,关键词为“东”“负”“行”“若”)
小题4:月亮/星星 敲钟/叩钟 船上有客假寐(每空1分)
附译文:
我的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用桃核做的坠子,长五分左右,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反面都是山。山坳中间有一座城,城墙垛子可以清楚地数出来。城墙顶上有座楼,楼门大敞着。里面有一个人,像专门打更的士兵,手里拿着鼓槌,瑟瑟发抖,好像受不了寒冷的样子。山脚处建有一座寺庙,有三棵松树隐藏着它。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头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人把门敲开;把门打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左右两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外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踉踉跄跄地前行,好像是为了佛事半夜归来的样子。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好像听到脚步声奔跑上前迎接的样子。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舷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和衣而睡,形态好像快要睡醒了的样子。船尾有一个小童,靠着炉子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山上有一座钟楼在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啊。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点稀疏的星星。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每句的含义,然后断句。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许”表示约数。 “历历”与教材中“珠可历历数也”中的“历历”相同。重点识记两个字的含义,常常考到。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的“踉跄行”“若为”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从侧面衬托的角度回答。示例:用星星和月亮衬托出。
《独乐园记》阅读答案 8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 沼东�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 家:定居,安家
B. 杂莳草药? 莳:种植,移植
C. 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 居:占,占有
D. 而林薄茂密? 薄:靠近,迫近
解析 B项,“薄”为”“草木茂盛”意,“林薄”为“交错丛生的草木”,《楚辞》:“露申辛夷,死林薄兮。王逸注:“丛木曰林,草木交错曰薄。
答案 D
6.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
①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②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
③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④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解析 ②是介绍“独乐园”的情况,⑥是别人对作者的评论,不是作者自己的情趣表现。
答案 B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引出下文对独乐园的描写。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写了作者置身其内伺花弄草、自得其乐的闲趣。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解析 D项,文中并未表达作者不再出仕的意思。
答案 D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所担忧的是学来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依靠(期待)呢?
(2)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
【参考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这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颜回“一箪饭(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瓢水”,“不改变他的乐趣”。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像那“鹪鹩( jiāo liáo,是一类小型、短胖、十分活跃的鸟)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各尽自己的本分而相安无事。这才是我(迂叟)所追求的乐趣。
熙宁四年,我才举家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关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它的中间作为厅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书,把它命名为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处屋子,引水往北流贯连屋下,中间作为水池,方圆和深度各为三尺。疏导水流分五处注入水池中,(形状)像老虎的爪子;从水池的北面隐蔽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庭院下面,(形状)像大象的鼻子;(水)从这里又分为二条小渠环绕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汇合流出,把它命名为弄水轩。厅堂的北面又有一个水池,中间有岛,岛上种了竹子,(岛)像玉玦一样呈圆形,环绕有三丈方圆,将竹梢收拢打成结,像打渔人的草屋,把它命名为钓鱼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间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开门往东,南北的窗子可以吹来凉风,前后多种植优雅的竹子作为清凉消暑的所在,把它命名为种竹斋。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像棋盘一样呈方形,直径一丈左右,弯曲它的顶梢,使它交错通达遮蔽作为屋子。在它的前面种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样的夹道,都用藤蔓芍药等覆盖着它,四周种植草木药材等作为藩篱,把它命名为采药圃。药圃的南面有六个围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占二个,每种(花)只种了两丛,(为了)辨识它的名称形状罢了,不求多种。围栏的北面有个亭子,把它命名为浇花亭。洛阳城距离山不远,但树木丛生茂密,常常看不到,于是在园中砌筑石台,在它的上面修建屋子,来眺望万安、轘辕,直到太室(都能看见),把它命名为见山台。
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期望在未曾获得成就之前就达到进入无穷之外(的境界),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担忧的是学未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依靠(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手执鱼竿钓鱼,学习纺织采摘药草,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灌注热水洗涤双手,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
有人责备我说:“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我(非常)抱歉地说:“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何况我所感受的乐趣粗俗低下,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则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
《独乐园记》阅读答案 9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 沼东�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n):纺织。
1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 疏:稀疏
B.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厚:深厚
C.曲肱而枕之 枕:枕头
D.濯热盥手,临高纵目 盥:洗手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四周植木药为藩援 / 蓬门今始为君开
B.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每种止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4.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比较,引出对独乐园的描写,并肯定了庄子论断的正确。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沼东�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答案】:D A项,疏应解释为疏导;B项,厚应解释为使加厚;C项,枕应该解释为当做枕头。
13.【答案】:D
14.【答案】:C A项,文中并未肯定庄子的论断,只是借以引出下文;B项表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于文无据;D项,文中并未表达作者不再出仕的意思。
15.
(1)水池的东面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而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
(2)即使退让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它们接受吗?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就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
古文翻译:
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这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颜回一箪饭(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瓢水,不改变他的乐趣。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像那鹪鹩( jiāo lio, 是一类小型、短胖、十分活跃的鸟)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各尽自己的本分而相安无事。这才是我(迂叟)所追求的乐趣。
熙宁四年,我才举家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关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它的中间作为厅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书,把它命名为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处屋子,引水往北流贯连屋下,中间作为水池,方圆和深度各为三尺。疏导水流分五处注入水池中,(形状)像老虎的爪子;从水池的北面隐蔽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庭院下面,(形状)像大象的鼻子;(水)从这里又分为二条小渠环绕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汇合流出,把它命名为弄水轩。厅堂的北面又有一个水池,中间有岛,岛上种了竹子,(岛)像玉玦一样呈圆形,环绕有三丈方圆,将竹梢收拢打成结,像打渔人的草屋,把它命名为钓鱼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间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开门往东,南北的窗子可以吹来凉风,前后多种植优雅的竹子作为清凉消暑的所在,把它命名为种竹斋。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像棋盘一样呈方形,直径一丈左右,弯曲它的顶梢,使它交错通达遮蔽作为屋子。在它的前面种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样的夹道,都用藤蔓芍药等覆盖着它,四周种植草木药材等作为藩篱,把它命名为采药圃。药圃的南面有六个围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占二个,每种(花)只种了两丛,(为了)辨识它的名称形状罢了,不求多种。围栏的北面有个亭子,把它命名为浇花亭。洛阳城距离山不远,但树木丛生茂密,常常看不到,于是在园中砌筑石台,在它的上面修建屋子,来眺望万安、轘辕,直到太室(都能看见),把它命名为见山台。
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期望在未曾获得成就之前就达到进入无穷之外(的境界),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担忧的是学未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手执鱼竿钓鱼,学习纺织采摘药草,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灌注热水洗涤双手,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
有人责备我说: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我(非常)抱歉地说: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何况我所感受的乐趣粗俗低下,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则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
观阅您所写的`一百多篇文章,全都是先想好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再斟酌词句的,主旨又都是仰慕古人崇尚仁义的文章,如果您一直用这样的办法去写文章,在文章中运用你的才华学问,那么以前的作家学者也不是不能超越的。古时候的人怀才不遇,就把志向寄寓在文章中,希望自己的文章在后世得到认可。自从两汉以来,大富大贵的人有很多,但现在看来,有谁能像司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刘向、扬雄这些人那么名传千古呢?
核工记原文: 10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羞塞冻丕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敞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壮,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轶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②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独乐园记》阅读答案 11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秀水轩”。� 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梢,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延凉飕。前后多植美�
沼东�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曲其梢,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二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衽采药,决渠灌花,操斧剖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徜徉,唯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于己,不以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马光反对新法,被贬为西京(洛阳)御史台,熙宁六年(1073),购地二十亩,筑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延凉飕 延:迎取。
B.辨其名物而揭之 揭:为……做标志。
C.事物之理,举集目前 举:借取。
D.虽推以与人 推:推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以蔓药覆之 以相如功大,立为上卿
B.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 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C.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踽踽焉、洋洋焉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孟子、孔子的语句,意在说明“王公大人之乐”“圣贤之乐”是高尚的,而作者自己的“独乐”是迂腐庸俗的。
B.本文记述了独乐园的布局,既有方位介绍,又有形状描摹,并依据区域的景观特点或功能命名,突出了“独乐园”命名之寓意。
C.作者在此小园中悠闲自得,生活内容丰富,时而在“读书堂”思考事理,时而在庭院中钓鱼灌花、登高望远,其乐胜于园外之乐。
D.作者以问答形式说明自己并非不想推以与人,而是别人不肯同此乐,所以才独享其乐,这就委婉地表达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11.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
(2)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核工记古诗阅读答案 12
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羞塞冻丕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敞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壮,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轶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②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阅读题及答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双影号的意思
(1)长五分许 : 大约
(2)雉历历可数 : 一个个
(3)若寒冻不胜者 :承受
(4)若为佛事夜归者 :好像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
(1)松下凿双户,可开阖。
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
(2)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请找出文中相关的标志性词语加以说明。
答:本文是空间顺序顺序进行说明的。文中空间相关词语有枕山麓、户内、舟尾等。
4.本文写了七个人,神态情趣各不相同,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通过细节描写形象的表现了桃核坠子的内容,突出了古代微雕工艺者精湛的构思,高超的技艺和卓越的成就。
阅读题及答案: 13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双影号的意思
(1)长五分许 : 大约
(2)雉历历可数 : 一个个
(3)若寒冻不胜者 :承受
(4)若为佛事夜归者 :好像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
(1)松下凿双户,可开阖。
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
(2)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请找出文中相关的标志性词语加以说明。
答:本文是空间顺序顺序进行说明的。文中空间相关词语有枕山麓、户内、舟尾等。
4、本文写了七个人,神态情趣各不相同,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通过细节描写形象的表现了桃核坠子的内容,突出了古代微雕工艺者精湛的构思,高超的技艺和卓越的成就。
[核工记阅读答案]
《独乐园记》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14
《独乐园记》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 沼东�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吾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乐:音乐
B.鹪鹩巢林,不过一枝
巢:筑巢
C.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厚:使……厚
D.南北轩牖,以延凉飔
延:迎接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A
解析:“乐”是“欣赏音乐”的意思。
【思路点拨】本题需要考生对句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进行判断,判断的关键是,所解释的含义是否与句子语境一致,或是否为句子中的本来含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曲肱而枕之
吾尝跂而望矣
B.各尽其分而安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C.吾病者,学之未至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B
解析:B项,其,代词,“自己的”/“他的”;A项,而,连词,表修饰,不译;C项,者,助词,放在分句末尾,引出原因,“……的原因”;D项,则,连词,表承接,“就、便”。
【思路点拨】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也可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
(2)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答案解析】(1)在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在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
解析:4分,“师”,以……为老师;“窥”,究查;“绪”,开端;各1分,句子流畅1分。(2)何况我所快乐的东西浅薄丑陋而且低俗粗野,都是世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
解析:4分,“推”,推荐;“且”,尚且;各1分,判断句1分,句子流畅1分。
【思路点拨】翻译文言语句,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要注意文意的理解,更要注意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的翻译。
11.第I卷文言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的哪些“乐趣”?请概括回答(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赏景之乐,读书之乐,钓鱼之乐,劳作之乐,自由之乐(5分、每点1分)解析:抓住题干要求概括作者描述了自己的哪些“乐趣”的内容;先通读文本,找准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二、三两段;再根据要求进行概括。
【思路点拨】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要从宏观考虑,整体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多以传记或叙事散文为主,考生在阅读时,要尽量将下列相关内容筛选出来:(1)文中写了几个人,怎么称呼;(2)主角是谁,与其他人有什么关系;(3)涉及几件事,是谁所为;(4)事件反映人物的什么价值取向。这就要求考生运用速读法或跳读法,快速明确文中的粗略信息。
【参考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这就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够达到的(境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颜回“一箪饭,一瓢水”,“不改变他的乐趣”。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像那“鹪鹩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一样,各自尽自己的本分而相安无事。这才是我(迂叟)所追求的乐趣。
熙宁四年,我才举家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关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它的中间作为厅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书,把它命名为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处屋子,引水往北流贯连屋下,中间作为水池,方圆和深度各为三尺。疏导水流分五处注入水池中,(形状)像老虎的爪子;从水池的北面隐蔽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庭院下面,(形状)像大象的鼻子;(水)从这里又分为二条小渠环绕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汇合流出,把它命名为弄水轩。厅堂的北面又有一个水池,中间有岛,岛上种了竹子,(岛)像玉玦一样呈圆形,环绕有三丈方圆,将竹梢收拢打成结,像打渔人的草屋,把它命名为钓鱼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间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开门往东,南北的窗子可以迎接凉风,前后多种植优雅的竹子作为清凉消暑的所在,把它命名为种竹斋。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像棋盘一样呈方形,直径一丈左右,弯曲它的顶梢,使它交错通达遮蔽作为屋子。在它的前面种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样的夹道,都用藤蔓芍药等覆盖着它,四周种植草木药材等作为藩篱,把它命名为采药圃。药圃的南面有六个围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占二个,每种(花)只种了两丛,(为了)辨识它的名称形状罢了,不求多种。围栏的北面有个亭子,把它命名为浇花亭。洛阳城距离山不远,但树木丛生茂密,常常看不到,于是在园中砌筑石台,在它的上面修建屋子,来眺望万安、轘辕,直到太室(都能看见),把它命名为见山台。
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在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在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期望)在未曾获得成就之前就达到进入无穷之外(的境界),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我担忧的原因是学未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依靠(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手执鱼竿钓鱼,学习纺织采摘药草,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灌注热水洗涤双手,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
有人责备我说:“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我(非常)抱歉地说:“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何况我所快乐的东西浅薄丑陋而且低俗粗野,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则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