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导游词 >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导游词(11篇)正文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导游词(11篇)》

时间: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的导游词 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遵义!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小杨,大家也可以叫我杨导,今天我们要去的遵义会议会址就位于遵义老城。现在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当时,他可是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原是二十五路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红军进入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立在了这里。我知道,大家就是奔这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来的,那就话不多说,咱们启程吧!

现在呢我们就在会址的正门,请大家抬头看大门正中高悬巨匾,那是主席于1964年11月题写的黑漆金匾,上有“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好!现在呢我们即将从大门进去参观。会址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老虎窗。楼层有走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主席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

各位团友,现在,会址我们已经参观完了,要想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得去里边的遵义会议陈列馆了。好!请大家随我来!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导游词 2

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游览贵州!首先,我代表我们贵阳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旅行社组织的“重走长征路”遵义会议会址之行!我是此次遵义之行导游小张,全名:张坤亮,希望大家可以亲切叫我小张。尽量避免叫我导游,因为在景区里,一声导游,几十个人回头,到时候就不知道你叫谁了!现在在我右手边正在努力奋战的,是我们劳苦功高的刘师傅,大家等一下下车的时候,要认一下我们的刘师傅!认准我,大家有饭吃,认准刘师傅,大家可以回得了家!刘师傅的开车经验足,技术好,大家绝对可以放心!

贵州有一座举世瞩目的城市——遵义,遵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红花岗老城子尹路东侧96号,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门楼上的大匾。这块大匾上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色大字是毛泽东的手书。在诸多革命旧址中,能获得毛泽东题写址名殊荣的,遵义会议会址是唯一的一处。1964年遵义会议会址进行大维修时,省、地有关领导检查维修工程,议论到会址维修后,如果能有毛泽东主席的题字,那就更完美了,当即责成有关部门写报告向中央请示。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接到贵州省委办公厅的报告后,立即转呈毛主席。11月一天毛主席愉快地挥毫写下“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大字。遵义会议纪念馆按毛主席手书六字放大,用优质木料精工制成大匾。1964年底,会址大维修工程结束后,这块大匾高悬在会址大门上。

进入会址大门,穿过门厅,迎面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砖砌山水花鸟牌坊,牌坊定额外用彩色碎瓷片镶嵌着“慰庐”二字,背面嵌的是“慎笃”。“庐”,指房舍。“慰庐”据说在封建社会,武官卸去军职,卸甲归田或文官弃职隐居后,在家乡修建一幢既不豪华,但又比一般民居气派的房子,安度晚年。使人进门一见“慰庐”二字,就大致知道这户主人家的身份、地位。1935年1月初,红军渡过乌江即将占领遵义的前夕,柏家闻风而逃,整幢房子变成空楼。红军进城后,设营队看中这里房间宽大、集中,便于警卫,就把司令部机关设在这里。总部首长和前来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部分军团长、政委也住在这幢楼里。

沿着主楼南边的走廊向东,便到了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会场。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保留着当年挂在东墙上的壁钟和一张褐色长方卓,桌子四周围着20张木架藤条折叠背靠椅。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这六人是随中央红军长征的。从会议室东门出来,经过一小段走廊,便是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的住室,他的夫人康克清当时任总部作战局的政治指导员,也住在这里。室内放置着一张古老木床,上面铺着白布垫单,一床灰色夹被,一条毛毯和一个白布包袱皮的枕头。靠窗边,有一张红漆办公桌,桌上放着铜墨盒和瓷质笔筒,插着红蓝两用铅笔;还有一个外面罩着灰布套的三磅暖小瓶,和一个白色搪瓷缸,朱德和康克清在这里住了十天左右。朱德住室的隔壁是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住室。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由于秦邦宪拱手将指挥大权交给了李德,而李德既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又刚愎自用,作为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实际上已无事可做。长征开始时还被撤掉总参谋长职务,降到红五军团任参谋长。黎平会议后,中央恢复了他总参谋长职务,并兼任军委纵队总司令员。沿着东边的转角楼梯下来,便到了会址大楼的东厢房,这里是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室,由两间长方形房间组成,中间原有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正中放置两张黑漆方木桌,桌上放着铁座马灯、订书机等办公用品;东窗下有两张三抽桌,桌上放着几部皮包手摇电话机,桌下立着几个电线拐子,西窗下是一对铁皮公文箱,南壁上挂着一幅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二十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图上用红、蓝色三角小旗,标志着遵义会议期间敌我双方态势。

好了,遵义会议会址的轮廓今天就暂且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能从我的表述中感受到过去的那段艰苦残酷战争岁月下,工农红军排除万难转战遵义,并召开历史性的转折会议,从此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定基础,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 3

达兰鄂罗木河北段是中俄边界的水路界河。在鱼翔浅底水清清,荻港如屏草如茵的界河上泛舟,两岸山色的空灵,两国隔河相望的神秘,会使游人百感交集。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条河水里,两岸两种不同的标志,显示出两个不同的国度。红绿相间的俄国界桩,孤零零的竖立着。在中国一侧的汉白玉界碑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显得庄重、威严。63号界桩系中俄满洲里边界管段最后一个界桩,为中俄水路界桩,分界线以河道中心为界。此处为达兰鄂罗木河向东流至俄罗斯阿巴该图山下注入额尔古纳河的。故道,为吞吐性河流。河水时涨时落,河道浅平,蜿蜒曲折,两岸多系沼泽、芦苇丛生。水大时汪洋一片,水小时则变成缓流小河,河岸经常被水冲刷而坍塌,使河道中心线无法确认。1993年5月经中俄勘界委员会多次实地勘测,原63号界桩在河道中心弯曲处,正对着俄罗斯阿巴该图山。

为准确确定中俄国境及河道的走向,特在原63号界桩处设立了70、71-1、71-2、71-3号界桩。70、71-2为俄方界桩,界桩为红、 绿相间的细长水泥立柱,上面写有俄文及桩号。71-1、71-3号界桩为中方界桩,界桩为花岗岩石碑,上面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中国71(1)、71(3)、1993等字样。70与71-2联线后为俄罗斯领土,71-2、71-3联线后为中国领土,中心线明确,经纬分明。两桩相对,两岸相望,界桩倒映在河道中。蓝天、白云又为河道划出了一条分界线,真可谓美景奇观。

二子湖界河探险游是东湖区一项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之一。界河游的线路是乘船沿着达兰鄂罗木河从二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渔工房出发,途经二子湖水上乐园,直抵西南方向国内唯一的一块河中界碑-71号界碑,这也是一条水上观光、观鸟游的旅游线路。当游人乘一扁舟沿界河划行,苇荡里不时吹来湖水苇叶的清香。越往里划,湖水越深,犹如进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河道两旁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和蒲棒,小船如穿行在幽深的芦苇相拥的绿色隧道。来到二子湖的中心区后,蓝天碧水间神奇而又独特的景观使人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一片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茂密的芦苇倒映在水中,悠悠碧水变成了碧绿,百鸟相聚的景观使人惊喜。红嘴白天鹅似一位高傲的公主,对于不速之客的光临根本不屑一顾,依然悠闲自得地在水中嬉戏。偶有低翔的白鸥像离弦的箭一样射向天空,汇入尖着嗓子呜叫的鸥群结队而行。草原百灵叫得最欢,唱得最美,婉转动听的歌声把游人带入如诗如画的仙境中,使你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天空的高远。游人以中俄界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留下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的导游词 4

遵义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主席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主席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导游词 5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遵义!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小杨,大家也可以叫我杨导,今天我们要去的遵义会议会址就位于遵义老城。现在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当时,他可是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原是二十五路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红军进入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立在了这里。我知道,大家就是奔这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来的,那就话不多说,咱们启程吧!

现在呢我们就在会址的正门,请大家抬头看大门正中高悬巨匾,那是毛主席于1964年11月题写的黑漆金匾,上有“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毛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好!现在呢我们即将从大门进去参观。会址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老虎窗。楼层有走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来,请大家跟我一同上楼,这里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请大家往这边走,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呢就是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请大家跟我走,请大家看这里,这里就是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一床棕黄色的老式俄国毯。室内一角有一对铁皮公文挑箱。窗下的红漆九屈桌上有铁座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红蓝铅笔等物件。壁上挂竹斗笠、狗版、望远镜以及朱德和康克清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窑洞前的合影,为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所摄。朱德慈祥的面容配以康克清英姿飒爽的风姿,不难想见他们共同度过的艰苦曲折的革命春秋。作战室军委总司令办公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日记》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从外地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的刘少奇、李卓然、彭德怀、杨尚昆,在会址楼下的房间用木板临时搭铺歇宿,现在也按原状陈列。1985年初,在隆重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的日子里,杨尚昆与李伯钊旧地重游来到遵义,杨尚昆无比兴奋地在他当年睡过的门板床铺上坐着照了一张像。当年在军委总司令部工作的作战局长彭雪枫的办公室兼任室以及作战局的参谋人员孔石泉、罗舜初、黄鹄显、总美等的住室,也一一按原貌复原。

遵义会议会址楼房的房间里,留下许多当年红军写下的宣传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等。红军离开遵义后,房主强迫工人将所有的红军标语铲掉,泥水工人怀着热爱红军的深厚感情,机智巧妙地用石灰水将所有的标语覆盖起来。解放后,经过认真清理,多数标语仍清晰可见,重新展现在墙上。跨院紧挨会址主楼的跨院,当年是军委总司令部机要科办公的地方。机要室、译电室、油印室以及机要科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住室。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

各位团友,现在,会址我们已经参观完了,要想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得去里边的遵义会议陈列馆了。好!请大家随我来!

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 6

额尔古纳中俄边境线长671公里,与俄罗斯赤塔州的五个市区相邻,与俄罗斯的旧粗海图隔河相望的黑山头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位于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50公里处。千年流淌的额尔古纳河迂回北上,美丽的界河风景区就坐落其中。

额尔古纳河河滩小岛众多,《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确立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记录了中俄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北部边界最为重要的界河,额尔古纳河流域也是我国众多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的生涯便由这里开始。 界河风景区远离都市的喧闹和工业的。污染,居于草原和森林的衔接地带。

界河风景区内,河道蜿蜒曲折,滩岛星罗密布,河滩两岸溪流纵横、沼泽处处、灌木丛生,具有典型的湿地特征,沿河心岛柳丛和水草穿行,不时惊起水鸟振翅飞上天空。俄方小镇近在咫尺,房屋街市历历在目。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俄罗斯人在河边劳作、垂钓、游泳以及戏耍的孩子们向游人挥手致意,偶有中、俄边防军巡逻艇与游艇相擦而过。

一水分两国,一目览两岸,已成为界河风景区的特色。沿界河驾车旅游、乘船观光可欣赏异域风光,体会纯正的俄罗斯民俗风情。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导游词 7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我是你们导游小冯,大家以后就叫我冯导吧。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进行参观吧。

大家请看这门楣上的大匾,这是毛泽东于1964年题写的黑漆金匾,上面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这也是毛泽

大家请看这就是着名的红楼。这里原是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住宅。它建于上世纪30年代,整个主楼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是当年遵义最宏伟的建筑。1935年1月,红军来到遵义,并在1月15日,在这里召开了遵义会议,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确认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军事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和红军的命运。周恩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刘伯承等人当年就住在这栋楼里。

今天的旅程就到这里,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的导游词 8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我是你们导游小张,大家也可以叫我张导,只是此张导并非彼张导。我知道,大家就是奔这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来的,那就话不多说,我们启程吧!

话说1934年10月10日这天夜里,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江西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长征初期,博古等领导人在军事上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湘江一役,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可是红军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红军会成为“石达开第二”吗?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主席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红军来到了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即是著名的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

大家请看这门楣上的大匾,这是主席于1964年题写的黑漆金匾,上面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这也是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因而特别珍贵。原来这大门两侧有八间铺子,是当年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的店铺。这个大门已经不对外开放了,真是给我们卖了个关子啊!大家要了解这其中故事,就请随我从前面的纪念馆正门进去一探究竟吧!

大家请看!这就是那幢各位曾经如此熟悉而又遥远的房子了。对面是主席的七言律诗《长征》的草书碑刻。这里原是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它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这是一座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四周有回廊,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的外层还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是当年遵义城最宏伟的建筑。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的导游词 9

各位游客好!

大家一定想知道有哪些名人住过这栋房子吧?主席?很遗憾,毛老人家没有按照您的指示住在这里!那到底有谁呢?请随我到楼下一探究竟吧!

好了!现在我们要揭晓刚才的谜底了!这西头的第一间就是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了。这里的桌椅箱柜以及文房四宝等都是按原状陈列的。墙壁上挂有望远镜和竹斗笠,还有一张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晰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这东头第一间就是朱老总和夫人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了,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这里也都是按原貌陈列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张朱德和康克清在窑洞前的合影也是长征到达陕北后所拍的。朱德忠厚而又慈祥的面容配以康克清的飒爽英姿,不难想见他们共同度过的艰苦曲折的革命春秋。

而总参谋长刘伯承就住这一间了。大家可以慢慢瞻仰这些伟人的生活遗迹,但请不要动动它们。

大家请看,这间最大的是军委总司令办公室(即作战室)了,在会议室的正下方,面积有56平方米,由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当时使用过的一些物品。这一幅巨大的地图是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这些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的是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就在这里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从外地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的刘少奇、李卓然、彭德怀、杨尚昆就住在这一间了,床铺是用木板临时搭成的,现在也按原状陈列。1985年初,在隆重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_周年的日子里,杨尚昆与李伯钊故地重游来到遵义,杨尚昆无比兴奋地在他当年睡过的门板床铺上坐着照了一张像呢!

现在,会址我们参观完了,要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得去里边的遵义会议陈列馆了。

遵义会议陈列馆于20_年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落成。陈列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共有2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和680米长的展线,展出文物及图片资料400余件、文字资料约2万字,分为“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个单元。其中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现在大就跟着现场讲解员慢慢参观吧!

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 10

浙江省简称浙。位于东海之滨。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省。

浙北平原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重要的黄麻、桑蚕产区。浙江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浙江是绿茶、毛竹的主要产地,著名的龙井茶驰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国书法的圣地,历史上曾出现过王羲之、褚遂良、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盛产大、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海鱼及四大家鱼。公路是浙南山区重要交通线。沿海水运发达。宁波、温州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

深水海港北仓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浙江人民在开发与建设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技术精湛的手工艺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浙江旅游文化独特的内容与形式。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2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浙东水乡佛国游。浙东具有中国典型的水乡地貌。从杭州至绍兴、宁波一带,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舟山是海岛,山、海风光美丽壮观。这里的居民择水而居,采石筑桥,生活方式独特。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均异常丰富,可感受到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浑然一体之美。景点主要有绍兴柯岩、中国书法圣地兰亭、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新昌大佛、宁波奉化溪口、滕头村、河姆渡遗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浙西名山名水游。从杭州向西而行,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岛湖。这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景点主要有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瑶琳仙境、富阳古法造纸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峡谷、山里人家、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龙游石窟、建德九姓渔民婚礼、大慈岩及千岛湖等。

浙南奇山秀水游。由宁波沿东南海岸南下至温州,沿途可游览天台山、雁荡山、楠溪江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国清古刹、石梁飞瀑,雁荡山的灵峰、灵岩、大小龙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镇均为浙江山水之上品。主要景点有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温岭长屿硐天,温州南麂列岛、洞头渔家乐、瑶溪、泽雅、雁荡山、楠溪江,缙云仙都等。

浙北丝乡古镇游。从杭州乘车至嘉兴,再转乘游船沿古运河直达中国另一个名城苏州;也可从杭州出发经湖州,乘船观赏太湖风光,直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蚕乡,也是古代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沿途游人可感受到小桥流水的风情,还可参与采桑、喂蚕、织布、印蓝花布等活动。主要景点有南浔丝业会馆、小莲庄、方丈港蚕村、西塘、南北湖、乌镇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江涌潮,是北半球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旅游者。

有关贵州遵义会议旧址的导游词 11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荣幸今天由我陪伴各位参观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标志性人文景观——遵义会议会址。提到贵州提到遵义,或许您并不了解。但是若提到遵义会议,想必你也会略知一二吧!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就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领导,确定了以毛泽 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遵义会议会址的大门。各位团友请抬头看,那苍劲有力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便是毛泽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的两层建筑。上盖灰瓦,歇山式屋顶,整个建筑分为主楼和跨院两部分。主楼楼房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卷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

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的会议室,这原本为房主的小客厅。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的原貌。洋员灯、挂钟、壁柜、椅子以及火盆都以原有的风貌与各位见面。会场景点虽简陋狭小,然而正是在这里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军事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和红军的命运。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居住室,它位于主楼西头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老式木架,粗布垫单、薄棉被、铜墨盒、马灯、笔筒的物件。壁上持手枪、望远镜和竹斗笠以及周恩来长征到陕北后的留影。从这些物件中,我们可以想象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朱德、康克、刘伯承及参谋员的住所都和周恩来的一个样,除了生活上和工作上的物品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我们不难想象到他们在那艰苦曲折的革命道路上英姿飒爽的风姿以及随时为革命牺牲的精神!

遵义会议陈列馆为遵义20世纪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层建筑。陈列馆由序厅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部分组成,内容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有关热舞和事件为板块,以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重点,点线面有机串联起来。同时反映红军在遵义的活动和整个红军长征的概貌。陈列内容有红军长征,进军贵州;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之战三部分。展览线长160米,展出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图表资料236件。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队地位。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革命从此打开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