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善良演讲稿(通用3篇)
蔡特金是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杰出的女活动家,德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她为国际妇女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还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创始人。
很小的时候,蔡特金就表现出了她对弱者的同情心和爱心。
有一次,小蔡特金和父亲一块儿逛街,见到了一个小报童,这位小报童穿得又脏又烂,十分可怜。这个时候,小蔡特金顿时产生了同情之心,便把平时积攒下来和零花钱拿了出来,一下子向小报童买了七份报纸。
蔡特金的父亲十分好奇,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报纸,于是就问:“你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报纸?一份不就够了吗?”
小蔡特金以为爸爸批评她乱花钱,难过得低下了头。
爸爸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便对女儿说:“孩子,别误会,我当然知道你为什么买这样多,但是你给他七份的钱,拿一份不就可以了吗?其他的可以让他去卖嘛!”
小蔡特金顿时恍然大悟,连忙取出了一份报纸,把剩下的都还给了报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善良,是构成美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最近发生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案件,引得不少人热烈探讨:赴日本留学的女学生刘某与其男友陈某分手了,但是陈某仍然不依不饶。为了暂时躲避陈某,刘某住到了她的好闺蜜江某家中。有一天,刘某与江某一起回江某的公寓时,却发现陈某已经在公寓楼下拦着她们了。江某让刘某先进公寓大门,自己帮她挡一挡,在公寓外面与陈某理论起来。在理论的过程中江某激怒了陈某,陈某用小刀在江某脖子上捅了十刀!
江某好心帮助朋友却惨遭杀害,难道善良有错吗?
不,不是的。同学们,善良本身没有错,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是我们也要有选择的善良。
要帮助正确的人。现在有许多同学盲目善良,或是被坏人以“东西太多我力气不够大,帮我搬一箱上车,我就给你一瓶饮料”的谎言引诱到车附近然后推进车里拐走,或是被以“我的东西掉围墙里,小朋友你能帮我捡一下吗?”的借口骗到墙边被勒索。同学们,请记住,大人永远不需要小孩帮忙。同学之间也不是什么忙都能帮。有些同学会让你把作业借给他抄,这时候你若发挥你的“善良”,就是害了他。真正需要帮的是比如说你桌子下有垃圾我帮你捡起来,而不是:“那是你的垃圾,赶快捡起来”地斤斤计较。
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当你朋友的东西掉悬崖下面了,你说你会不会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去帮她捡?当需要你帮的忙不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当那个忙会涉及到个人安全时,宁可不善良也不能帮。
江某因为帮了一个她认为的好朋友,做了一件需要独自面对一个强壮男人的愤怒的事而惨遭杀害。
所以,同学们,珍藏也坚持好你们的善良,帮正确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我要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时间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因为我参与了整个事件的处理,很多细节仍然历历在目。当年也曾以为是个很好的创作素材,但事后感觉整个事件平淡无奇,算不上“感天动地”而作罢。后来我的一位在企业报当记者的朋友,把它写成一篇一百来字的新闻,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上。
故事缘于一起平常的交通事故。那时我在企业居民小区搞物业管理,接到消息立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现场很恐怖,一辆小四轮货车下面是一辆自行车和它的主人,静静躺在一片鲜红的血光中。肇事的小四轮司机已不知去向。据目击者说,司机下车看了一眼车肚,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就失魂落魄离开了现场。
救护车与交警还未赶到,受害人突然自己从车下爬了出来。我们才发现他满身的血竟是辣椒酱,明显的外伤只有左腿骨折。他口齿清晰地告诉我,他是郊区农民,是骑车来小区卖辣椒酱的,刚才是被吓晕了,自己伤得不重。
这时救护车与交警同时赶到。医生立刻对伤者进行了检查,结论是左腿被轧,其它部位看不出有多大伤害,当然还要去医院做更详细的检查。我长舒了一口气,看来是虚惊一场。现在我要做的是帮助交警立刻找到那位肇事司机。
可就在这时,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肇事司机跑到一栋居民楼四楼的楼梯阳台上,然后纵身一跃。真是节外生枝。从一个现场赶到另一个现场,那场景再次让人大吃一惊。那位司机好好地站在那里嚎啕大哭,却有一位退休老工人倒在地上。
故事到这里就有点离奇,当肇事司机翻越护栏的时候,正好这位退休老工人路过。情急之下他竟然神勇冲向前,一把接住那个坠落的身体。结果被救者安然无恙,老工人却折断两根肋骨。整个事件因为老工人的见义勇为,而变得富有传奇色彩,也就是所谓的“新闻眼”。可当我的那位朋友采访他,问他事后有没有后怕时,他的回答是那样的朴实:我总不能眼看着他死吧。
故事是结束了,可本来很平常的事故,因为意外的原因,使它的善后处理变得错综复杂。但现实是这位司机穷得家徒四壁,上有老母下有妻儿,就指望他一人的收入。单位为了照顾他的困难,才借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小四轮,跑跑厂里的短途运输。所以当他面对突然飞来的横祸,心如死灰。
那位老工人令人敬佩,他了解到司机的家境后,拒绝了一切补偿,自己付了医药费。而最让人担心的是那位受伤农民,他完全能躺在医院一年半载,直到满足他的要求。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但事情的进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那天司机去医院探望伤者,当时有人问他:你自己都不想活了,为什么还记得打120去救他?显然司机毫无准备,愣了一下:万一他还有救呢?就因为这句话,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伤者。第二天,受伤的农民就坚持要出院:咱回家养着,咱可不能讹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