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国学经典优秀演讲稿合集3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优秀演讲稿(精选3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优秀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杜桥小学的学生在诵读。这稚嫩的童音,让我的思绪飞扬。不知不觉中,我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敦厚之风。

孔子关于学习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庆幸是杜桥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杜桥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杜桥是幸福的,因为杜桥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小学生国学经典优秀演讲稿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的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道德修养,补充教师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从诵读教材的选择到诵读目标的制定,从实施的酝酿到课程的落实检查都有专人负责。

在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上,我们主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在诵读好必读书目的同时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书目,没有教材的可以让孩子们在诵读的时候自行抄写并积累成册。

主要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在学校的教学实际中,我们的国学经典诵读不能停留在“诵读”的层次上,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从内而外地受到先贤圣人的影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通圣人礼,知天下事,并且从行动中表现出来。通过经典诵读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从言语举止,行为习惯、内在修养、内在气质上都能够上层次。

在活动的落实上,我们通过学校统一课时安排和班级课时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上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诵读量,从而保证了学生的诵读事件和诵读量。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站在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的高度,站在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高度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熔古铸今,就会使我们的广大青少年得到美好的文化滋养,重整人内在的理想、良知和秩序,创造一个海晏河清、祥和安乐的社会。

谢谢!

小学生国学经典优秀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六年级一班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天地造化,日月精华,孕育了祖国的山河大地;广土众民,敏秀钟灵,创造出灿烂的五千年文化。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知识的结晶和智慧的源泉。其意蕴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传。经典中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学习之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和胸怀;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有“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为人准则以及“无为而不为”的聪明智慧。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经典的诵读活动在海内外蓬勃兴起,大江南北书声朗朗,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脚步不可阻挡!为此我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一、热爱文学,亲近经典。阅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美文名篇,给自己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

二、让读经典、诵经典成为我们学习的一部分,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分享交流的快乐与心得。

三、培养文明行为。从自己开始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远离自私、远离冷漠,让经典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理念传颂在校园和社会每个角落。

国学的经典,华美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与经典同行,诵读美文,用我们的言行去守候这片热土,使民族精神万古长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