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双联民情日记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xx年xx月x日 星期一 多云转阴
早上5点多钟,手机响了,我一看是正在进行拆迁工作的北西组组长李淮亮打来的。“杜书记,昨天到你同学家动员她搬迁,她说啥都不愿意,现在他都影响了一大片,你看咋办吧?”李淮亮带气的说到。挂上电话,我就想,一定是她——赵红梅,我初中的同学。
6点20分,我赶到了同学家。没想到刚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哎呦,杜书记,那么早大驾光临,有啥事,说吧。”那说话的语气就像吃了酸葡萄一样——“咧牙”!我笑着答道:“俺这不是没吃早饭吗,想到老同学你这,蹭碗稀饭喝。”就这样,我开始了今天的“正事”。我们从同学时的生活,谈到了毕业后的娶亲生子,最后她谈到了自己的'今天。她现在患红斑狼疮多年,常年靠药物维持。有一次发病,她把刚炒好的一锅菜都倒在了自己的身上,现在脖子下面留下了一片疤痕。一对双胞胎儿女,都在上高中。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每月千把块钱,没有低保,家里的日子过得挺紧。我一看,火候到了,就对他说:“你有实际困难可以提出来,我们想办法给你解决,可咱也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搬家,这样会影响大局的。”当着她的面,我同社区书记、主任通了电话,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对于向赵红梅这样的户,确实有实际困难,符合低保申报条件,应及时予以申报”。我当场给予她答复:“你把所需的申报材料准备好,交给我,社区会尽快给你申报的。”想不到,她这时候还逗我一句:“杜书记,这算不算走后门呀?”
10点10分了,她说:“我现在还不能搬,我不能干活,得等俺对象来搬。”我一听,这咋行,得趁热打铁。我一拍胸脯说道:“你找人搬,费用我个人给你出,况且今天是5月8号,农历四月十八,好日子,就今天搬完。”见我如是说,她也没好再说什么了。 就这样,我运用“友情牌”在拆迁中打了个硬仗,把我同学的家“拆”了。
今天是我的生日,想起小时候每逢过生日,妈妈总会给我煮两个鸡蛋。我把两个热乎乎的鸡蛋揣在口袋里,用手紧紧地捂着,蹦蹦跳跳地上学去。路边的杨柳伸展着刚吐出的新芽,在春风中摇曳着,把我小小的心里那满满的喜悦也荡漾了开去。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过生日早已变成了一种对生命的感叹和对逝去青春的追忆。可今天,我想重拾儿时的喜悦,并想把这种喜悦和他人一起分享。
来到工作站,大家协商着再去看看小区的独居老人,我第一个赞同,并提议给老人买些鸡蛋、挂面什么的,因为这些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已经比较差了,这些东西做起来方便。那就凑份子吧,同事们提议。我说今天的就我出吧,今天我生日,我想让这些老人和我一起高兴一天。大家笑了,忙说,生日快乐!
说做就做,我们来到小区的商店,挑选了鸡蛋、挂面、还有饼干。这些东西都是我爱吃的,想必他们也喜欢吃吧?下点挂面,再打两个荷包蛋进去,这不就是长寿面吗?还有饼干,圆圆的,多吉利!想到这里,我不禁偷偷地乐了一下。
也许是被我的情绪感染了,同事们也很开心,大家边走边说着自己小时候过生日的情形。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独居的肉孜汗老阿妈家,虽然东西不多,但我依然感到了老人的激动和高兴,有人和我同乐,多好!随后,我们又去看望了86岁的独居老人巴吾东,老人腿脚不太方便,但愿这些东西能让他的生活暂时轻松简单点。还有一位老人不在家,不过没关系,我们决定明天去。
此刻,我坐在电脑前,想对自己说,生日快乐!也想对天下所有的老人说,健康,快乐!
还有,我想对远方的爸爸妈妈说,谢谢!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并给了我一颗善良柔软的心,因为这颗心最容易找到快乐和幸福!
6月5日,我带着我县农牧局的同学又来到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让我的同学从大麦的种植到田间管理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到他家田间进行了实地勘察,对下一次浇水和施肥时间作了科学的计划,让蔡立飞和他的妻子很吃惊。蔡立飞说:“中了这么多年庄稼了,还没先到种个大麦还要这么多文化”,大家听了都笑了。我告诉他说:“我会多带一些有种植、养殖经验的专家来这里为他和村上的乡亲们指导农牧业的发展,也会让他们早日过上富裕的生活”。
6月19日,在炎炎的夏日,我带着我女儿和她的同学又一次来到。
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为缺少劳动力的蔡立飞家干农活。这次帮扶不但把他们家落下的农活赶了上去,还让我和我的女儿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不易。我们那一天没有赶回家中,而是在他家过得夜,睡在农村的大炕上,我失眠了。日后有时间我一定会多来着体验一下农村生活,为农民兄弟出把力;同时我也想帮他的孩子找一个好一点的学校,让他们接收到更好的教育,日后也为家乡建设出力。
7月15日,我在大麦成熟之际又来到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一方面帮助他家中收获大麦,另一方面就大麦收割后外出打工的事情进行了商量沟通,他决定就家中大麦收割完后到公司民工队来卸精矿粉以贴补家用。
7月21日我为他进行了安全培训并且成功到民工队干起了装卸工。
近几年来,“医疗进社区”已是大家共同的一个梦想,可是目前的状况又是如何呢?医院里总是人山人海,有些科室、有些专家门诊,不提前预约、挂号,根本就不可能轮到,“看病难”的问题深深困扰着老百姓。而现在毕业的。大学生们,却不容易找着工作,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也如此,“毕业就意味失业”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我就曾亲眼目睹过“看病难”,前几个星期,我去医院里检查视力。一进入医疗大楼,我就感觉透不过气来,人太多了!密密麻麻的人像密铺在医院里似的,不留一点空隙。我好容易才挤到六楼眼科,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轮到。等候的过程中,我从六楼往下看,只见一拨拨人像川流不息的小河,不断地向医院涌来。是啊,人都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不生病呢?然而,生了病,不管大病还是小病,人们都往医院跑,才导致医院人满为患。医生们马不停蹄地工作,也十分辛苦。其实医院里病人密集,空气流通不畅,再加上看病时间长,都会使病情加重。我们这小县城尚且如此,大城市的医院肯定更为热闹了吧。
健康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倘若各社区都有一个专业的诊所,健康不就多一层保障了么?这样一来,一些咳嗽、感冒之类的普通病症,就可以在社区的诊所里医治。大型医院也就不会那么拥挤。况且现在有了互联网,医院之间可以用它来交流,上级可以对下级进行指导,下级也可以将情况汇报给上级。再者也可以给那些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工作与实践的机会。如此一举多得,岂不甚好?
如果医疗真的进了社区,健康就多了一层保障,生命也就多了一个保护][罩。让我们一起实现“医疗进社区”这个梦想,让健康的种子传播在这片大地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