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征文(优秀7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征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征文(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清明节征文 篇1

还下着如丝如毛的细雨,新生的叶上像抹了层油,使叶片晶莹透亮。

又是清明,又是小雨,看着那雨,从天而降。尝尝,好像还略带咸味,难道这是先人们的感动之泪?

我带着疑惑跟随着长辈们走着,不久就来到了奶奶的坟前。新生的树木围绕在她身边,那又是年轻的一代。四周静静的,只剩下细雨的沙沙。

带着思念,我们与长眠于地下的先人进行心灵对话数秒,随后伯伯说话了:“我们都来看您了,给您扫墓来了!”伯伯很激动,好像真见到了奶奶,又听到了那曾经最动听的声音——母亲的呼唤。

他慢慢地蹲下,眼角露出了一滴浊泪。他点燃了三炷香,轻轻的,缓缓地插进了泥土。无言的泪无声地划过他的脸颊,它送去了思念,祝福,折射着曾经的一幕幕普通的回影。

捡完了春天的残叶,我们汇在一起点燃了火种。爷爷,伯伯、姑姑、爸爸,我们拿着天国的钞票,捎进火里,捎去祝福与思念。

那一份份糊包上的名字,曾经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生苦短,生死之别。那曾经岁月中的一幕幕被我们看的太过平常,不懂得体会其中的真情,待到失去才懊悔。

望望上面的树叶,再过些日子也会长大、成熟、飘落;人也经过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人一代代的延续,最后化作的只是一把泥土。走过一生,平凡一生,错过一生。但人仅此一生,似乎该为这世界留下些什么。是得,不仅是为世间留下一块墓碑,更该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火灭了,人散了,又只留下一块冰冷的墓碑。而墓里的灵魂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知道,日后我也会化为一把泥土,一块墓碑。而我的灵魂,我的思想,我的品质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么,这一生!我就不枉走过!

我们的节日清明征文 篇2

清明的雨是朦胧的,细密而又轻柔,在微风中飘飘洒洒,带着略显沉重的忧伤,悄然落进大街小巷,在青葱的草丛里隐藏去了。许多家的亲戚们坐着各自的车,在大马路上排成一长串,缓缓地向陵园驶去。清明这天,都是要给去世的亲人扫墓的。细雨布满了车身,似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过桥时,车晃了一下,车顶上的积雨顺着玻璃窗滑下,宛如一滴晶莹的泪珠。

车到了,人们纷纷从车上下来,相互寒喧着最近可好。有人提着一大盒鞭炮,有人提着一箱又一箱的牛奶与蛋糕,还有人带着扫把。几个不安分的小孩开始抢先去吃蛋糕与牛奶,很快在家长们的眼神暗示下,默默的站到了一边。

随着父母与亲戚们上山。沿路都是长得茂盛的白花小草,也许还有野菜,在细密的雨帘中湿湿的,融化成了模糊的一片,只剩满眼的葱绿与一种说不出的气氛。

一个大大的,灰色的雕花石墓前围满了亲人们。他们小心翼翼地取下去年挂上去的旧了的大红花,换上新的,随后扛来几株万年青,栽在了墓的两旁,又是几个人拿着扫把,一下一下,轻而缓的扫去墓前还未化作泥土的落叶。很快,他们便开始在墓前摆上一篮又一篮的花,有黄的,有白的。它们相互映衬着,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菊花的清香。我们是一群不懂世事的孩子,便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庄重的、充满仪式感的事,感受那沉重的气氛,感受那祭奠亲人的传统仪式。

一切杂事结束了,便是放鞭炮、烧纸钱。在一片“噼里啪啦”的响声中,白烟向四处弥散开来,环绕在石墓的周围,夹杂着盛开的菊花的清香,悠悠的。鞭炮燃尽了,人们结束了一长串祭奠亲人的仪式,要下山了。我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忽然想起了什么,在草丛间折下一枝小小的白色雏菊,将它庄重地放在了墓基的边上,很轻,很轻,就像一声轻轻的问候。

至始至终,亲戚们的脸上都是庄重的微笑,充满仪式感。

回头?烟雨朦胧中,那几棵万年青在石墓边守卫着,空气里是清幽的花香。

清明雨上,折一枝白菊,祭故人。

清明节征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星期四,我们全家一大早就开车前往老家—潮阳谷饶去扫墓祭祖,一路上的车排成车龙,都往墓地赶着。

我是第一次要去扫墓,在路上我心里总是猜测着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样的很是期待,终于到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冲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扑通”我摔一个嘴啃泥。我爬起来,妈妈看说:“大烨,心急吃不热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听妈妈的话,慢慢地走着。山上有许多果树:杨梅树、苹果树、香蕉树、橄榄树……一颗颗杨梅挂在树上,有的苹果红得像喝许多酒的孩,香蕉像一只只船挂在树上。空气清鲜极!

走呀走,终于到祖奶奶的墓前,我们把墓前的杂草清除干净后再把贡品和纸钱放到祖奶奶的墓前,点香烛,开始祭拜,妈妈嘴里念念有词的也不知在念叨着什么,拜好把香烛插在土里,然后我们拿几根木材点火,再把纸钱放进火里去烧,最后我们点起炮竹,磕三拜之后把东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处都是钱纸和炮竹的回声,今的山上可真热闹呀!

回家后,我全身湿淋淋的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从这次扫墓让我懂得许多许多。

我们的节日清明征文 篇4

我将一颗晶莹的泪滴在这寸黄土上,让令人潸然泪下的葬歌为您送行,让凄凉的哭声穿过时间线,带我回到你身边。

小时候,太外公很宠我,我也十分赖着他,过年的时候,收到许多红包,太外公并不富裕,但每次给我的红包都塞得满满当当。一年夏天,他得了重病,只好搬到奶奶家去住,每次见到我都很开心,不顾自己的风湿,忍着腿痛跟我去门外走走,我知道太外公最爱看新闻联播,知道那个时间有我爱看的动画片,就将摇控板让给我。后来,他的病情愈发严重,开始整天住院打点滴,嘴巴和鼻子被一个绿色的塑料罩住。不知从何时起,他说话变得含糊不清,头上幸存的几根黑发变得斑白,越来越多的黄班爬上他的脸侠。病魔,你这样纠缠一个古稀老人未必太残忍了吧!我很遗憾无法和他一起分担痛苦。直到他真的'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我才真正感受到恐惧、害怕、担心。渐渐的,我越来越没有时间去陪他,甚至把他从我的生活中忘记,在长辈的提醒下才去看看他。直到,他悄无声息地走了,我才回首我和太外公在一起的日子,他在余晖中靠着躺椅睡着了,嘴巴一张一合,我在他脸上贴搞怪的贴纸,在家人的笑声和指点中才发觉,弹了弹我的脑门笑着说:“小坏蛋。”当我吵着要吃零食遭到大人拒绝时,太外公牵着我的手到家门口的超市转了一圈回来手上拎着两个印有“世纪联华”的袋子,让大人们目瞪口呆。太外公却笑着说没事。过年时,他会激动地叫醒大家,新年的钟声响起,央视一台放着西游记,坐在沙发上看得乐呵呵的。和蔼的他此时在眼前的依然是他,无非成了一张黑白照片罢了……

依稀记得,夕阳西下,余晖中的我和他,一老一少,手牵着手,漫步在小路上,多么寂寥无边,多么天真无邪。

清明细雨落,曾经是挽着你的臂,现在是抵着你的碑,碑上生硬冰冷的字,让无知的我学会珍惜……

我们的节日清明征文 篇5

几年前,我对清明节不太了解。只觉得和第一个月的氛围不一样。但它所有的习俗和更深层次的含义都不是一无所知,我也不太懂,但我也说不出有什么不解的。

清朗的气氛苍凉凄清,古诗词中有云:清明时节雨水多,路上行人欲断魂,几句话,勾勒出一幅悲伤的画面。你看,清明的悲哀总是不一样的,总是淡淡的,但又是悲哀的,似乎是由于人的&ldquo担心时间久了,都融进了这一天

四月很晴朗,但我不禁感到第一个月的寒意。也许上帝也把思念和泪水送到了这里,不想变美。夜晚的黎明,灰暗的云彩和烟雨被取代,雨中的远眺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大面积相连。偶尔,几座高耸的青山映入眼帘。毛毛雨过后,凉风伴随着淡淡的雾气,更冷了。

会有一行人走下山,路挺长的,说是郊游。雨后的树叶特别绿,泥土的味道被风翻起,和空气中的草香一起酝酿。山依旧,路上的荆棘比以前少了。后来又有人陆续来了,孩子跟着大人,大人除了荆棘,前面还有两条,后者开路。汗水从脸颊滴落到泥土里。

扫墓后,回家路上的凉风沁人心脾。在别处,可以闻到淡淡的苦味,也就是艾草的味道。如果有未燃尽的艾草,可以闻到它自己的气味。与气候较为干燥的时候相比,有一股淡淡的潮水味浸透了艾香的心。

雨下得不多也不长,但总是断断续续的,难免让人觉得烦躁。米饭是凉的,但绝不是生的。我记得有一种深绿色的小吃,清明节的时候在几个摊位上卖。摊主一般都是说话和蔼的中年妇女。点心油油的,有艾草香的,但是不惊艳,但是需要在地摊上买一些。一是稀有(至少在岛外没见过,而且很稀有),二是不怕没人吃。很甜,似乎洗去了清明节的苦涩,把甜味带到了心里最苦的地方。

清雨伴愁。看着清澈的雨,心底会不由自主的掀起涟漪,在我的印象里永远不会晴。之前有老朋友抱怨清明气氛的伤感,之后也有很多人回应。我现在还没有完全理解,但现在基本理解了。也许,如果我不懂,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懂。有时候,我也不用太执着。

清明节征文 篇6

欲清明,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笑还颦,最断肠。

——题记

淡粉色的紫叶李开满了坟墓周围。远望,如同大片紫云在微风中摇曳着,有一种说不出的冷美,清新脱俗。

我与家人来到坟前,望着周围被风吹出的紫叶李花雨,我拾起一瓣,端详良久,蓦地想起独爱紫叶李的太奶奶。不觉想问一句,您在天堂过得还好吗?

是有多久没有再见到您了呢?距离上一次啊……我惊异,竟快五年了,五年足以改变一个人,我已不似当年的幼稚。而您呢,您可安好?

俯身,亲吻一瓣馨香,忆起那年,您牵着我的小手,在麦地边放风筝,风筝线断了,落在了那棵紫叶李上。我急了,不停地跺脚,您浅笑,搬来了梯子,替我将风筝取下来。我欣喜地拿着风筝,却忘却了您因为年老而摔倒的场景。您的爱我感受到了,却不知如何报答。您如春雨,而我恰似紫叶李,没有您的滋润,我怎能成长?

许是看我出神已久,表姐不禁喊我,这才回过神来。大家做着简单而又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清除墓旁杂草,把老人生前爱吃的点心供在坟前,烧着纸币,排除鞠躬,轮到我时,泪水已溢出眼眶。

仰头,沐浴着花瓣雨,脑海里全是您的笑脸。无论何时何地、何年何月,您都是浅笑着的,您就像长不大的孩童。达。芬奇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而倾倒,而您,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不禁转过头,苦笑的对表姐说:““思念是会呼吸的病”这话好对啊,这思念已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了根。”回眸,望着墓碑。我浅笑,忍着悲伤、忍着不舍,重重地磕了头,离开了。

紫叶李纷芳,渲染着春天。春风如歌,唱尽春愁。清明,这时节,永留心中。

我们的节日清明征文 篇7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天气燥热。尽管政府已四处宣传禁止在山上燃火焚草,但还是有些人不听规劝,以至于这天路上随处可见烟雾和救火车。我不由得又想起去年那次可怕的经历。

那次我和亲戚在山上扫墓,去年锄得一干二净的野草借了点春风,疯长了整个山头。几个大伯奋力锄了许久,不见成效。不知谁提议点火,大家开始犹豫不决,最终不知谁说了句“小心点不就好了”,于是一把火就这么烧了下去。我在一旁担心不已,这不可以吧,万一控制不住怎么办?大伯们从树上一人折下一株枝叶,准备等下扑火。我两眼紧紧盯着,一小簇火,慢慢开始滋长起来,越来越大。我推了推爸爸说道:“可以了吧,快灭火。”大伯听了看了看,才说:“等下,等烧得再干净一点,可以的。”岂料风一吹,火势越发大了起来,站在一旁,都快被那灼人的温度烫伤。热汗从头上滚滚滑落,我捂住口鼻,退后了几步。这时大家才开始扑火,可风不停吹着,每次快扑灭时,那些零零落落的火星花又被重新燃起,越发不可收拾。大家慌了神,拼命地扑打,连婶婶们和我也加入了行列。我们心急如焚,在这样下去,整个山头都要烧掉了。这时,巡逻的警察闻讯而来,加入了灭火的队伍。在他们的帮助下,火势终于得到控制,很快火就被扑灭了。

我看着附近被火烧黑的土地,心里不仅一阵后怕。警察严肃地批评道:“不知道有规定吗?山上不准焚火,万一引起火灾怎么办?后果你们担当得起吗?”许是别的地方仍需要帮助,他们没再多说什么,便急忙忙地走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何时清明时节“火”纷纷了呢?

许多悲剧酿成的开始往往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许多悲剧的发生往往不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就像这次一样,一开始只是想烧草,后来却无法控制住火势。还好没发生事故,这已是万幸。

火势有时候是无法控制住的,我们一定要小心用火,切莫在山上点火。万一碰到紧急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马上报警。我们更要加强学习防火知识,以便意外的发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