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观后感优秀9篇

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上线各大影院,《决胜时刻》这部影片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作品,其主要讲述的是 1949年,党中央领导人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的故事。关于观看2019年《决胜时刻》电影的观后感悟及思想收获,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该页是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决胜时刻》观后感优秀9篇,欢迎借鉴。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1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看了《决胜时刻》,重温了革命先烈们洒热血、写春秋的峥嵘岁月,我被里面的每一个鲜活的接地气的形象所感动。特别是二桥——一个14岁的热血少年,在漫天炮火中艰难渡江,成功把党旗插上南京土地,即使是身中数弹,也一直扶着旗帜不让它倒下,之后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前来护旗,在慢镜头的叙述下,无数人感动落泪。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牺牲生命也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走过百年风雨,因初心不改而朝气蓬勃;迈向伟大复兴,因矢志不渝而一往无前。先烈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万事皆有可能的大时代,我们只能不改初心、肩负使命,接下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2

你看过彩色的开国大典吗?这段新中国历最让人激动和难忘的时刻,将首次在电影《决胜时刻》中得以重新修复。9月20日起,观众走进影院便能在大银幕上感受高清彩色4K开国大典这一珍贵的历史影像。

开国大典对于新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崭新中国的成立,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每每回望时都不会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在许多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片中都会用到开国大典的历史画面,可是我们也发现,开国大典的画面是黑白的,观众从未在大银幕上看到过这一时刻的彩色影像。

开国大典原来是有彩色影像的,遗憾的是一场火毁掉了这些珍贵资料,只有一些黑白影像得以留存下来。《决胜时刻》作为一部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的史诗情怀电影,此次特意修复了开国大典的彩色画面,高清4K画面让观众在大银幕上身临其境,重回1949年那激动人心的瞬间。提前观影活动上,有幸看到影片的观众均被高清修复的彩色画面所震撼。有观众激动地表示,“70年后的今天再看这一历史性时刻,依然震撼,依然感动到热泪盈眶!”

从专程修复开国大典彩色画面一事即可看出,《决胜时刻》剧组对于影片细节的超高要求。黄景瑜谈到幕后团队时就曾表示,“我看到了一个非常专业又用心的团队,对每一个镜头都非常细致地把控,我们经常从早晨到下午,反复拍摄一个镜头。”也是因为“决胜”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细细打磨。

该片监制兼导演黄建新作为老前辈,工作起来却比年轻人还卖力,获封“超能导演”称号。黄景瑜赞叹道,“虽然黄导年纪比我大那么多,但是精力却比我旺盛非常多。”王丽坤也提到,“那段时间工作强度很大,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但是黄建新永远都站在第一线,每天都充满了活力。”唐国强也表示,“我们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回来之后黄建新还要改剧本,我们都担心他的身体能不能顶得住。”黄建新导演的这份严谨、真诚感染着所有主创,也写进了影片的每个镜头、每个细节。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半年时间,是中国历最为关键的一个时间点,国共和谈、渡江战役等一系列影响中国命运的大事,都发生在这段时间里,这段时间也是特务暗杀最为猖獗的一段时间,但这段历史,却在以前的影视作品里少有集中表现。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由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共同导演的电影《决胜时刻》将会还原这段紧张又让人难忘的历史。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3

本以为《决胜时刻》是激昂的,澎湃的,跌宕的,但看完电影后,发现它是温和的,像一个长者将那段历史娓娓道来。

我想给我这种“温和”印象的,是一众老戏骨们不剑拔弩张却字字铿锵的表演,看高手过招极为爽,表面风平浪静,内则暗潮汹涌,有好几场戏都可以看到在平淡语气的台词和面带微笑的表情中,戏骨们眼睛里却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不刻意为之,不情绪烘托,一滴泪悄无声息的滑出眼眶,绝。此处要说,戏份不少的青年演员黄景瑜,表演中规中矩,但是在一众老戏骨面前,还是显得气场弱了些。

令人最惊喜的是唐国强老师塑造的更为立体丰富的毛泽东。以往印象中毛主席是军事奇才伟大领袖高高在上,而在这部片中,我们看到了更接地气儿的一面,除了在战场决策中的霸气侧漏,他会和女儿斗嘴,也会孩子气的小跑两步悄悄躲在树后面抓麻雀,也会明明自己想看戏却耍个小心机说是想完成别人的。心愿,更会一脸八卦的关心年轻同志的恋爱状况。

除了戏骨们舒服的表演,还有背景音乐也极为温和。除了战争极为激烈的场景外,片中的大部分bgm都是舒缓的,平和的,让人安安静静的回顾这段历史。

娓娓道来并不是毫无波澜。国共两党的节奏其实是不同的。共产党这边在认真搞事业:和谈,渡江战役,准备开国大典的同时,也在舒坦的过着小日子,管他英舰入侵还是国民党的暗杀,都从容应对,大家伙儿该回乡探亲的探亲,该进城听戏的听戏,该谈恋爱的谈恋爱,事业生活两手抓,谁都不耽误。而国民党这边又是暗杀毛泽东,又是寄希望于英军的支援,显得尤为紧张。同时,在整体“淡定”的节奏下,两党的处事方法和态度也默默体现出了不同。共产党尊师重教,对老一辈学者极为尊重,国民党则忙着处罚一众功臣;共产党关心土改后的农村生活,城里小商贩的收入情况,未成年的小士兵不许参加战争,片中具有悲情色彩的16岁少年田二桥,是在求了毛泽东开口后才得意参加渡江战役,而国民党这边14,15岁的新兵却占了2/5。种。种不动声色的细节设置,已然为胜利方埋下了伏笔。

片中两场战争戏也极为宏大激烈,但也都点到为止,不过私以为也有些槽点。比如在三次警告入侵军舰后,既然最终决定开跑,为何第一炮打向了军舰的左右15米处,给了他们反击的机会从而造成解放军的更大损失?是为了突出先礼后兵?渡江战役双方炮火攻击后,解放军穿越火线身后也着了火还毅然向国民党奔去近身厮杀,以及注定be的田二桥插上胜利红旗那一刻的牺牲,虽是悲壮却也有些许夸张和刻意。

最后,彩色修复的开国大典影像,让人激动振奋,让人感叹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雄起。整个观影过程都很安静,但直到片尾字幕结束,片尾音乐停止,观众才在一片掌声中起身离开,我想这就是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尊重吧。

回头想想,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如今在世界强国行列中有了姓名,回首过往自然是云淡风轻娓娓道来,我们铭记历史,那些得与失,伤或痛,苦和甜都沁入血液,深入骨髓,成为吾辈身体中的一部分,激励着我们稳步向前,自强不息。

此生有幸入华夏,来世还做种花家。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4

9月20日,70年国庆献礼影片《决胜时刻》正式上映。该影片由新华联集团投资参股的博纳影业拍摄。电影展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秉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最终实现新中国成立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该影片创作团队阵容强大,由黄建新、宁海强担任导演,张和平担任艺术总监,何冀平担任编剧,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等担纲主演。

电影上映后引起热烈反响,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豆瓣影评中有专业人士撰文称赞该影片为“平凡角度塑造‘高光时刻’”。这部电影比以往的红色电影更具感染力,既呈现了时代的宏大和伟人的丰功伟绩,也展现了那些时代伟人平易近人的生活,塑造了伟人平凡的'一面。有些观众评价电影“燃点笑点泪点兼具,看完心里很温暖”。也有年轻观众表示,这是一部适合全年龄段人群观看的合家欢电影:“很少能有和爸妈没有代沟的电影,这部电影很适合一家人一起看。年轻人可以了解一段历史,父母辈可以重温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博纳影业于2019年出品了“中国骄傲”三部曲,即《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已于8月1日上映,《中国机长》将于9月30日在各大院线上映。这些影片用新颖独特、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视角,为当代人解读了坚定信念、坚守担当、临危不惧、果敢坚强的高尚品质,都彰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5

这个9月,星光熠熠到绝对不容错过的电影,莫过于这部《决胜时刻》了。集结了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秦岚、林永健、张涵予、马晓伟、濮存昕等老中青三代演员的全明星阵容,令本片的观赏性也着实增加了许多。

监制兼导演黄建新就曾透露,李宗仁的角色本来预定为张涵予,而张涵予再三考虑后自荐出演"反派"毛人凤,并推荐了濮存昕来饰演李宗仁这个角色。濮存昕自认为自己的形象和李宗仁不像也曾拒绝出演李宗仁,之后濮存昕还是接下了这个角色并表示:"虽然我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多,但也要尽力把他演到最好,拍电影也要给所有人树立榜样。"为了符合历史人物的形象他专门佩戴牙托。用心如此,不但精神可嘉也让我们在走进影院之前就多了一份安心。

不得不说,看完本片的确令人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复内心的激动,由唐国强、刘劲等饰演的老一辈建国者们,在电影中被诠释得如此鲜活和有血有肉,不仅让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了这群理想者们身上的理想与浪漫,而且让我们更深刻领悟了这群实践者们挥斥方遒、有所追求的'风采。

在《建国大业》里,他们即忧心于国家的未来又有非胜不可的决心。

到了《决胜时刻》,这群实践者有了坚定的目标,久经沙场的他们也多了几分气定神闲的底气。

从《建国大业》到《决胜时刻》,这系列主旋律电影都不应该被观众和市场冷落,因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在大银幕上重现那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提醒当下的我们不要忘了那一段艰苦卓越的奋斗精神。

《决胜时刻》展现的历史时期,是1949年,领导人进驻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英美两国蠢蠢欲动,英舰"紫石英号"在长江江面肆意横行,企图干预中国内政的千钧一发之际。这一段时期的暗流涌动,让本片也有了更为厚重的历史意义。

新的中国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在中共关系破裂前后期,唐国强老师把一代领袖非凡的大局观,在大银幕上展现地是如此地淋漓尽致和入木三分。

从求和到面临国党的背叛而产生的必胜决心,毛泽东始终以民为本,态度不卑不亢,特别是这句"赤壁一战乾坤转,东风送我第一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英雄风范,也令观众通过他坚毅的眼神,看到了由他们开创的那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正是因为《决胜时刻》这样优秀的电影,让观众更饶有兴致地去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决胜时刻》让观众领略到的不只是这段历史,还有这段历史中每个人物的人格魅力与家国情怀。

《决胜时刻》让观众感受到的,还有身处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对于这样一部有意义、有心的电影,我的推荐是去看吧!观众可以亲自去影院感受那段时期的艰苦卓越与挥斥方遒,你会更加地感恩当下,更好地拥抱未来。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6

今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博纳影业联合摄制,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共同导演的电影《决胜时刻》,曝光了一支"胜利宣言"预告。预告再现了70年前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面对暗流涌动的各方势力,用英明的决策克敌制胜,粉碎了野心家妄图破坏国家统一的幻想,回溯了那段令人热血澎湃的峥嵘岁月。预告中,唐国强、王伍福、刘劲、刘沙、王健、黄景瑜、秦岚、濮存昕、王丽坤、林永健、张涵予、周涛、聂远、马天宇、杜江等老中青三代演员齐齐亮相,用敬畏之心谱写时代篇章。一张张充满激情的面孔,一幕幕秉持信仰坚定前进的画面,全方位还原了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征程。

电影同时还发布了"胜利曙光"海报,晨曦洒向香山及树木掩映中的双清别墅,预示中国的未来充满光明,毛泽东等30个角色悉数在列,展现了时代洪流中的众生之相。故事历历在目,和平来之不易,在举国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决胜时刻》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共和国缔造者们砥砺奋进的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宏图伟业注入新鲜力量。

正义宣言改变国家命运用决胜精神吹响时代号角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预告带领观众回到70年前对国家命运尤为重要的历史拐点,呈现了在国内外局势紧张、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发起慷慨激昂的正义宣言,指挥渡江战役,奏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嘹亮号角。《决胜时刻》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夕那段影响民族未来的重要历史,中共中央领导人进驻香山后,在这里完成了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重要工作,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和决心,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堡垒,中国迎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前景,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预告用党中央领导人鞠躬尽瘁的雄伟身影、用战士们一往无前的英勇形象,串联起1949年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以真实有力、触动人心的史实,架起一座横跨70年的桥梁,鼓舞年轻人铭记历史,传承老一辈革命家英勇无畏、敢为人先的决胜精神,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

青年演员身体力行黄景瑜王丽坤杜江马天宇点燃年轻热血

电影《决胜时刻》立足于光辉历史,用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批批与新中国成立息息相关的鲜活人物。影片"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的呼吁,得到了黄景瑜、王丽坤、杜江、马天宇等富有责任感的青年演员积极响应,他们在片中扮演重要角色,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黄景瑜饰演的警卫员陈有富,用赤子之心保卫领袖;王丽坤扮演的播音员孟予,用清亮的。嗓音赞颂民族新生;杜江扮演的三团长,用无畏的勇气捍卫国家尊严;马天宇扮演的战地记者,则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无数足够载入史册的瞬间。

作为青年演员的代表,黄景瑜在片场高烧39度依然坚持拍戏的敬业态度,也得到了监制兼导演黄建新的赞扬。黄景瑜表示,能够出演陈有富这个角色是自己的荣幸,也希望这部电影可以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影院了解历史,一起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

电影《决胜时刻》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出品,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摄制,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共同导演,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张涵予、濮存昕、刘之冰、马晓伟、曹炳琨、秦岚、林永健、聂远、杜江、马天宇、吴昊宸、叶禾、高曙光、高戈等主演,将于9月12日中秋档全国上映。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7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70年前的今天,中国的历史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共谈判最终破裂,解放军挥师南下横渡长江,全国各地相继迎来解放,新中国成立已是箭在弦上。影片《决胜时刻》,就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原型,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和颇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再现70年前,改变中国命运的神圣时刻。片中,既有领导人对革命事业的不忘初心,对新中国成立的未雨绸缪,又有普通战士的全新视角,无疑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与还原。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从领导人进驻香山工作开始,将开国大典前的历史事件一一呈现在大银幕上。从国共双方异常艰难的。谈判到战火纷飞的渡江战役,到博采众长筹备新政协会议,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系列大事带给观众。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决胜时刻》处处体现出浓浓的新意,尤其注重对小人物的塑造和对细节的把控,带来不同以往的全新观影体验。

《决胜时刻》虽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但并没有从厚重的战争场景入手,而是在刻画领导人的同时,选取了三个身份不同的典型人物,领导人的警卫员陈有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孟予,以及解放军战士田二桥,从三个不同的小人物入手,透过不同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三个人之间又有着某种巧妙的联系,穿插在领导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说起来,导演在编排上相当大胆,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所见所得和所感所想来推动剧情,不光视角独特代入感强,更是能够以小见大,透过小人物的言行来重新解读历史,再现峥嵘岁月。

除此之外,影片对毛泽东同志的塑造更具有人情味和家庭气息。工作之余陪女儿一起抓麻雀,在餐桌上和子女畅谈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关注子女的感情生活,温情满满的场景,亲人相聚的时刻,细致入微的刻画了领导人鲜见的家庭生活;工作中,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当得知小同志思乡心切后,批给假期并发放路费,让他回乡省亲,小同志深受感动;闲暇时间带着小战士一起看戏,并做东请客吃饭,与老板亲切地话家常。可以说,自始至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又平易近人。这样的领导人,与以往的作品中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光贴近生活,更是有血有肉。

影片对国共谈判的历史,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进行了还原。谈判桌上,共产党一心想着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对国民党的要求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为了和平的到来,在协议上不断让步;而国民党则是以谈判为借口拖延时间,妄图划江而治,暗中寻求美英等国的援助,私底下小动作不断,暗杀爱国和进步人士,以致手下将士不断起义。这一进一出之间,孰是孰非、高下立判。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周恩来回延安》、《古田军号》等国庆献礼的影片,相继与观众见面,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追忆革命历史,重现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刻。影片《决胜时刻》,不光从全新的角度来关注领导人的生活,更有小人物的独到视角,并注重对故事和情节的把控,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视性。这样的作品,不光新意十足且接地气,无疑更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8

今天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决胜时刻》,这部影片反映和讲述了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新中国的大事记。再现了共和国缔造者们运筹帷幄、筹建新中国的决心与信心。影片中的一些片段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毛主席身边的小战士田二桥的牺牲,16岁的年纪,带着对主席的承诺回到家乡,踏上战场,为了红旗不倒,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另一个是,身体状况相当不好的任弼时手写请柬,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请来围坐一起,把一曲小提琴曲送给曾经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展现了对往昔的回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最震撼的是,影片的最后看到了开国大典的彩色历史画面,十分震撼,心情也仿佛受到感染,心潮澎湃。这一幕幕的场景,无一不体现出了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和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决胜时刻》观后感悟 篇9

今天有幸作为总厂劳模家属代表观看了电影《决胜时刻》。金牌阵容、彩色开国大典、有趣的伟人日常……导演另辟蹊径,将镜头分别对准伟人和小人物,通过平行的视角与观众“近距离”接触,用人物的命运映射时代的变更,故事情节令人惊喜。

影片讲述了1949年3月,*中央从西柏坡迁址北平香山,在这里指挥渡江战役、会见民主人士、筹备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重大事件,展现真实的历史轨迹。

“张治中前来谈判,我不准备接机!”在以往的影视剧中,周总理一直都是温文儒雅、和蔼可亲的形象,可影片中的周总理在谈判桌上,为了四万万五千万人民大众与张治中据理力争、寸步不让,显示出他鲜为人知的倔强和斗志。一切为了人民,国共谈判,即便是自己的朋友也要守住绝对的底线。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镜头中不止一次透过总理的眼神、眼泪诠释内心细节的变化。

影片着重塑造了毛主席的形象,陪女儿抓鸟、带田二桥逛戏园子、帮警卫员写情诗……通过伟人日常让我们感受到毛主席“接地气”的一面,呈现了他作为战友、父亲、长辈的和蔼可亲,影片中带有反差的滑稽感让观众陷入欢乐。

渡江战役中,当英舰紫石英号执意进犯守区,面对漫天的炮火,以田二桥全家为代表的人民解放军摇着木船在轰炸中挺进,占领敌方的防御江岸,像火球一般怒吼着扑向敌人,将红旗插在了制高点,战士们托起旗杆的那一刻也托起了他们坚毅的灵魂和心中的希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演《决战时刻》也是向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雄们致敬!

“这段应该是影像,预告介绍说是彩色的。”影片即将结束时,后排引起躁动,彩色的开国大典片段真实还原了现场的所有细节,镜头中*城楼及伟人由黑白变换成了彩色,当历史的真容不再囿于黑白,当时代的面貌清晰可见,这仿佛诠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飞速发展。

“燃点笑点泪点兼具,看完心里很温暖。”伟人有趣的日常、谈判的据理力争、渡江战役的浴血奋战、开国大典的真实还原……年轻人了解一段历史,父辈们重温回忆,影片通过生活细节将历史人物从书本里引到生活中,有人说这是一部适合各年龄段观看的合家欢电影——令人惊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