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6篇】

2019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们在9月1号晚上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看到了属于五星红旗的感动,一种敬佩、一种榜样的精神传递着。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现在我们这些00后年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

爷爷奶奶经常对我说:“我们要感谢毛主席,你们要感谢好时代!”爸爸妈妈也总对我说:“你们这些孩子,吃的苦太少,以后要找机会让你们好好体验下什么叫苦!”

而我想对他们说,作为成长在国旗下的新一代,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当我坐在窗明几亮的教室里认真听讲时,当一缕阳光照在身上时,我感到是那样的温暖。课堂上老师使用多媒体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之外我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们的生活忙碌、紧张而又充实,我们在看似懵懵懂懂中,逐渐成长。

当爷爷奶奶跟我讲那过去的故事时,我会静静地听着,眼边浮现的那些关于饥饿、关于生存的一个个场景……让我泪流满面,也让我暗下决心吃东西一定不能浪费、不需要的东西一定不要买、零花钱聚到一定的数量时寄给贫困山区的孩子…。

当爸爸妈妈跟我说中国梦时,我会跟一起他们探讨我的未来梦想,我的梦想里不仅有我,还有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虽然我知道,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有困难挫折,但是我也相信,只要努力,坚持不懈的努力,从现在做起,把握现在,努力学习装备自己,逐梦未来一步一个脚印,梦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当我悠闲漫步在街上时,一阵微风吹过,碧绿而又茂密的树儿发出清脆的沙沙声响,抬头仰望蓝天白云,总有几只小鸟在眼前掠过,飞向更远……

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凝视着它,久久地凝视着它。

——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初一(5)班 彭旸舒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每当升旗仪式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旭日一起冉冉升起时,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国歌,我庄严地举起右手,向她投去崇敬的目光,更让我想起祖国的伟大和神圣!

今年是新中国70岁生日,作为小学生的我,也深深地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春节期间,爸爸妈妈开车带我去安徽天柱山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着,我们一路兴奋着,用了5个多小时就到达目的地了。妈妈不禁感叹到:“现在的交通可真方便呀!”由于当地气候寒冷,一向娇生惯养的我,当天晚上就高烧不退,出现呕吐不止的症状。旅游计划就此泡汤。爸爸建议我第二天赶火车回去,可以比汽车提前几小时到丹阳当地医院冶疗。第二天,懊恼不已的我和妈妈“丢”下爸爸,登上了回程的“和谐号”高铁。这可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坐长途火车,而且还是一等座。我躺上宽大舒适的座椅,看着前方的显示屏里丰富的节目,甭提多开心了!这时我想,我们来的时候汽车开了5个多小时,可是现在我的胃里就像一把火烧着似的,灼热灼热地痛,再熬上这么长时间,哪里受得了!我急切地问妈妈:“妈妈,我们要多久才可以到家呀?”妈妈笑着说道:“宝贝,这是高铁,可比爸爸的车快多了,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啦!很快就可以去医院看病了。”接着,妈妈打开了话匣,给我讲起了以前的那些事。

在外公外婆年轻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条件跟现在可没法比。日常出行没有任何车子,到哪里只能步行。当时外公作为知识青年,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劳动教育。外公买了一双雨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他看着沾满泥块的雨鞋,十分心疼,担心自己的新雨鞋被刮破了,于是就脱下雨鞋,赤着脚花了3个多小时,一直走到农村。我现在想想,好心疼外公的脚,难道他的脚不会被石子或碎玻璃之类的划破吗?

到了妈妈上学的时候,日常出行就方便很多了。那时外公外婆经常带着妈妈去农村,看望妈妈的外婆。外公骑上自行车,前面大横杠上坐着妈妈,后面坐我外婆,只要1个小时就到了。比外公当年知识青年下放时方便舒服多了!

我躺在宽大又温暖舒适的座椅上,听着妈妈继续讲述爸爸到青海去上学的事。那个时候出远门只能坐绿皮长途火车。每次去青海,爸爸要坐上2天1夜的火车。因为没有座位,爸爸只好坐在火车的过道里。到下车的时候,脚都肿起来,不能走路了。短短20来年时间里,从丹阳到青海的高铁全程时间已经从2天1夜缩短成了10多个小时。如果坐飞机去,2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你梦里从未去的青海了!想想我现在,可比爸爸少年时幸福多了!

妈妈的话语间无不流露出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的赞叹,我的耳畔一直萦绕着父母对祖国无尽的感叹和啧啧赞美!如今人们的出行、生活越来越方便了,科技也越来越发达了。4G无线网络无处不在,通过网络,坐在家里就可以看见对方在干什么,跟对方视频通话聊天。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却感觉近在咫尺。特别让我兴奋的是,最近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机器人语音播放器,我问他啥他就回答啥,居然能跟我谈古论今,说唱谈笑,样样精通,真的很神奇,让人一下子感觉整个世界都就在自己的面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现在一定要努力学习,发扬前辈们的光荣传统,用执着和坚定的信念,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将来为祖国的腾飞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让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的上空,让我们为祖国这七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和成就而自豪。祖国,我为您点赞!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四(6)班 姜亦岚

2019开学第一课 篇3

历史文言,精神不朽。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英雄主义凯歌,不仅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也对我们医者意义非凡。传承革命精神,践行百折不挠的医路之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将士在长征中留给我们的是那种在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的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牢记宗旨,心系人民;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百折不挠,甘于奉献,实事求是,团结进取的民族精神。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作为我们医者,仍要秉持长征的精神在与病痛斗争中百折不挠,砥砺前行!

医者,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生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的前提是术业有专攻,实事求是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不是视生命为无物。孙思邈有言“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三年,及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着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己,深自误哉!”医学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对病人健康当应担负起道义的责任。 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世事无常,医患矛盾被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既然选择了这条医路,就当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心系病患,是医者的服务宗旨,而不会因为舆论、个例、一点点困难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像长征红军一样,他们是为了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我们是挽救生命于病痛中。病人把宝贵的生命交给我们,我们就要不遗余力的努力。让生命在病痛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白衣天使的崇高境界:医德,心中春意常在;医风,人间无处不开花。红军长征中把生命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医者,当应献身于维护人民的健康事业!廉洁行医路,为党为民为病患;德艺双馨,利人利己利苍生。这是我们彼此的追求。把奉献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把作风刻画到骨子里。守德遵法、律己洁行、两袖清风,即使有再多的流言蜚语,我们也问心无愧。

层出不穷的顽疾固然可怕,但更有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医者在为之日夜奋斗。一次不成功那就两次,两次不成功就继续,总有一天我们会用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战胜它们。红军先烈已经在长征路上为我们树立了标榜,困难是抵挡不住我们锲而不舍的追求与理想,相信是会战胜疾病,取得辉煌的胜利,造福万千民众。

医路亦是一条坎坷的长征路,漫长而又曲折。也有玩万千的医者在这条路上百折不挠的拼搏着。他们就像当年的红军战士一样,无惧挑战,日夜坚守岗位,用青春的血泪默默地奉献在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上!

莫言扁鹊在世,承接华佗医风,秉持长征之精髓,医护携手解危难于瞬息,同心妙策助窘困于永恒。医路,探求医理之深奥,施善桑梓于全心。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4

今天上午,我和同学在教室里观看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一开始,我就被那鲜红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扬起的画面吸引了。

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讲述了一个个由五星红旗串起来的故事:有革命者在狱中绣红旗的故事,让我想起读《红岩》时那些感动的时刻;有攀岩者拼命在珠峰顶上插上五星红旗的故事,让我感叹中国人的坚强毅力;有海军爸爸用五星红旗守护商船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这节课让我最震撼人心的是来自上海的三位哥哥:姜大礼、黄俊凯、金振宇。他们组成了“大作文黄金”组合,勇敢挑战30秒交互跳绳纪录。只见他们弓着腰,飞速地跳着,绳子快得都看不见了,脚步像静止了一样。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想是不是电视台开了加速特效!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当他们挑战成功时,我欢呼了起来。我感叹道:这些哥哥们真了不起,这背后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的艰辛、汗水和坚持。在我的眼里他们的双腿像马达一样,跳出了真正的中国速度,是祖国的骄傲。

感谢《开学第一课》,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让我明白:科技的发展让祖国越来越富强,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5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清晨,朗朗书声的校园里时常会出现这一幕——庄重而严肃的升国旗仪式,每当此时,颈系红领巾的同学们顶着烈日,将右手高举过头项,注视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敬。

我心中的国旗,是那高高挂在天空,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它矩形的红色旗面,象征着革命,象征着中华民族不败的灵魂;在这硕大鲜红的旗帜右上方,缀着五颗金黄的五角星,大星居左,四颗小星,环绕在大星之右。那颗大五角星正代表着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四颗小五角星则代表四个阶级,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的大团结。

记得从幼儿园起,懵懵懂懂的我们在心中却已知国旗的神圣,这是一种信念滋养在心间。每当周一上午,国歌奏响时,那些顽皮的、爱上蹿下跳的小朋友们,此时此刻都安静了下来,抬头挺胸,那冒着豆大汗粒的额头下,那双似乎要瞪出眼眶的大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

上小学了,学校经常邀请一些老党员、老红军来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悠久历史及优良传统,那时的我们还不懂事,总是觉得反反复复听了那么遍,甚至都有些不耐烦了。可是我们当时何曾想过,这一次次的宣誓、演讲、解说,积累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友爱,和我们今天幸福生的来之不易啊。

上中学了,伴随着功课多元化的增加,我们肩上的学习担子愈加变沉,在老师和学校的教育下,我们对党、对国旗的认知愈加深刻。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成长环境,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也为着心中的理想,在不停奔跑、努力奋斗,这不就是我们的初心吗?我们在国旗下成长,在党的陪伴与守护下长大。

五星红旗,伴我们成长;五红红旗,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为五星红旗祈祷:原将来的我们,都能成长为栋梁之才,化作五星红旗上面一颗颗小小的星星,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奉献出我们的一腔热血、一份力量。

我们在国旗下快乐成长,我们在国旗下幸福生活,让我们在五星红旗的带领下,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初一(6)班 郭馨妤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6

我是那旗子的一角,被浸染了鲜血般的红色,镀上层层朝气蓬勃的薄膜。

七年前,一个七岁般大的小女孩儿出现在了我面前,那天下午,她激动而兴奋地捧我在手掌心,在她那亲切而又好奇的注视下,我被系在了她的胸前。我紧紧地贴着她的胸口,聆听着她那咚咚似小鹿乱撞一般的心跳声。她紧张得脸颊边出现了缕缕红晕,而她那认真却可爱的样子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金色的秋风,把天空刷得透蓝;灿烂的早霞,染红东方的天边。学校的主席台,淹没在花朵的海洋里。此时,驶来了一队红色的风帆,是校国旗队,他们走向高高的银色旗杆。这是我第一次与她一同参加升旗仪式,那天下午,我再次听见了小女孩的心跳,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她的心跳也逐渐加快,我似乎也变成了那跳动的红心,一种紧张的舒适感是前所未有的,那缓缓升起的红旗如手臂举过眉尖。她仰望着红旗,头颅高昂,目光如电,紧抿的嘴唇,却也压不住心底的波澜。

三年后的一个冬日,女孩再一次主持了学校的升旗仪式。那时的她可以从容地面对台下一千多名师生。还是在那高耸的旗杆下,女孩儿已经跳出人群,和鲜艳的国旗一样,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

即便身处呼啸的寒风中,她的唇齿不再打颤,心脏也不再紧张不安地跳动着,而是将紧张化为激动融汇于沸腾的血液与激荡的语言中,表述着她对国旗的热爱。我似乎变成了一团熊熊的火焰,代替她那充斥着激情的心脏,闪耀在风中。

又是三年后,女孩即将毕业。那年盛夏,她作为代表完成了最后一次国旗下发言。在烈阳下,女孩不舍地站在台上,夏日的微风吹起了胸前的我,她感到骄傲,她从不后悔踏进这个校门,拥有了我。

今年,女孩儿升到了初二,她成为了一名团员,她将要与我告别。

最后一次与她站在国旗下时,我像当初一样静静地听着她的心跳,多么美妙的声音,这是热情和希望!仰望着国旗,我倍感温暖,又满怀豪情。

站在国旗下,听雄壮磅礴的国歌激荡长空,看庄严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她的心中已然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抬头仰望,胸前的团徽熠熠闪光,这是她与我的心里不落的太阳,炽热、滚烫。

一次仰望,便是一生的信仰。

——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初二(1)班 黄心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