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5篇学生拿西瓜皮到食堂打饭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两只小木桶,历经的都是同一个历程:一开始是空空的;然后从井中舀了满满一桶水;最后全部倒掉,终究会到空的状态。
其实,这何其不是人生的一个缩影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一无所有;然后把欢乐、痛苦、梦想、失落、爱恨情仇装进自己行走世间的背囊,还有金钱与地位,利益与名望;但是最后,我们都会离去,什么也带不走。
其实,所谓的空与所谓的满,都是一种物质上的“空”,毕竟我们带不走一切幻影流光;所以,我以为,“空”与“满”是两种心态,前者是悲观、消极的,而后者是乐观、积极的。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对于人生中过程和结果、得到和失去的理解,这是不同的看法的来源。尤其是得到与失去。
我还以为,这两种观念都没有绝对的正确或是说错误,但要看怎样理解。无论如何,都应该以享受人生、感激人生、活出价值为核心才对;否则,说这话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第二只小木桶是这样理解的,它在享受得到的过程,感谢一切对于它的赋予;可第一只不,它郁郁于失去,为此而痛苦,却没有想到过在“失去”之前的“得到”是从何而来——它自以为天生就要重复失去的过程。了然地,高下立判。
我想说,得到与失去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人生主旋律,老子就曾说过“失之,得之”这样的妙语。既然我们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那么,就应该享受得失,享受得失的过程。这样,才对得起我们的时间,对得起我们的一生;至少该为自己的幸福与满足感活着,才能想到别人——若是对自己的悲欢得失郁郁于怀,那么还有什么心情来关心别人呢?
或许,我们都只能看得清视线范围内的东西,看不到太远的将来;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正视眼前的命运。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得失,才会有积极的人生。我们无从掌控全部的命运;但是,性格有能力改变你能够主宰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控制得失,无法预料遥远的未来,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看待这一切的心态;如果无法避免现实的惨淡,那就在内心深处构建一个快乐的世界。
第二只小木桶,同第一只一样,只能是一只小木桶,但至少,是一只快乐的小木桶;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渺小的一子,但是,我们照样可以很快乐。所谓得失,其此之谓乎。
我们所处的生物圈中,美是随处可见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独特的美。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美。
说到美,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它的来源——羊大为美。但也有一说,古时候人们常常把羊骨做成饰品戴在头上,于是很美。其实无论哪种说法,我们都不难看出“美”是一个具有历史的话题。
美,我认为有两类。一是自然美,二是人文美。对于自然美,古时候的人们便已被深深折服,于是出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优美诗句。但,自然美,对于现代人来说,无以近乎成了一种缺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高楼大厦越建越多,渐渐挡住了那抹绿,渐渐销匿了那种美,渐渐封锁了人们窥探自然的心。
相对于第一种客观存在的,显而易见的美。那么人文美,可以说是相对抽象的了。在我看来,人文美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美,一种是心灵美。外在美既是形象、形体美。在当今这个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第一印象尤为重要,所以说注重个人外表是理所当然的行为,适当的爱美是一种文化美,积极美,并不意味着搔首弄姿。但是,光有外在美是不够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美是要外、内相结合的,相辅相成。内心的美好,优美的品质,会使一个人精[]气神变得更加光彩夺目。这不就是“相由心生么”
我对美的理解就这么多。那么美,又在哪里呢?其实答案就在我们身边。对以一个事物,我们光靠理解是不够的,还要用心体会。对于“美”也是。如果我们想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就要发现美,去感受美,从而彻底学会“美”。
美,并不难发现,只要从你拿起背包,骑上单车,睁开你的眼睛的那一刻,你就会发现美。美是上学途中的沿途风景;美食那风吹树叶的颤动;美是那白云飘飘;美是那流水潺潺;美是那鸟儿啾啾。大自然给我们的美一直都在,偶尔将疲惫的双眼换一个角度没会发现这种惬意的美。再者言,父母的关爱不是美么?同学的互助不是美么?面对知识的孜孜不倦不是美么?即便是那喧嚣的城市也透露一种积极、繁华的美。
美,可以很大很大,大道国与国之间的互助美,大到生物圈的和谐美。它也可以很小很小,小到个体之间的交流美,小到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反应美。美和宇宙一样,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它正美化着世间万物。
如果我们发现美,感知美,便会知道它是伟大的。美是绿,它装点世界。美,是责任心,是它让人民中出现了“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美,是爱国心,于是它成就了一个个英雄烈士。美是爱心,于是它撰写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佳话。美是相辅相成,于是它和谐了万事万物。
其实,美就是如此,它就在我们身边。
我站立在池塘边,面朝着这一池荷花,看到了它的身姿,它的色彩,我心潮澎湃。
七八月的风,轻抚着池塘中一片片碧绿的荷花,它们在这池塘中起伏着,映衬着那几朵还没完全绽放的荷花。随着这荷叶的舞动,那荷花的袅娜的身姿仿佛也已在这块碧玉上舞动起来,天地间的神采仿佛都从那花瓣上倾泻出来,流入我的眼中,映在我的心中。那花,仿佛集天地神采于一体,化万物灵气于一身。我直视着那一池荷花,屏住了呼吸,不敢动。怕一动,惊破了这恬静而又安详的梦,只是静静的让大自然的美丽浸入其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面对这一池荷花,我感到它们在对我笑,笑出了霞云的神采,笑出了枫叶的音韵。那白玉般的花瓣上缀着几点红星,似是天地间最深沉的颜色。虽然它们还未绽放,但我仿佛看见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场景,感受到了杨万里那难以言语的澎湃心境。荷花呀,是自然将它的美丽给予了你,还是你用自己的美丽装点着自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那明镜般的水面上,忽然绽开一道水纹,定睛一看,原是一只蜻蜓,留连在这自然美中。三两下,它又飞上了荷叶,静静地栖在一朵荷花旁。一时间,我顿悟了杨万里笔下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思考,你的魅力,究竟是什么?是你的显眼?是你的色彩?还是你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蓝蓝的天,清清的水,仿佛都在衬托着那高雅的荷。那花瓣红里透白,白中间红,红如火光,似枫叶,像霞云,勾勒出了天地的光彩;那白,似脆玉,如白雪,像珍珠,点抹上了万物的清纯。红与白融在了一起,便成了天地间最迷人,最纯真的颜色,难免令我想起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名句,诠释了《爱莲说》中所浸润着的高雅情怀。荷花呀,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赋予了你那洁身自好,还是你净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胸怀?你的清纯,触动着我的心弦;你的节操,升华着我的灵魂。
与荷花面对面,我心潮澎湃。我看见了大自然最美的一面,倾听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心灵的呼吸。
掩卷沉思时,首先从记忆的湖面泛起的,便是历史尽头那一道道光彩的背影。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抵达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处。三国时的羽扇纶巾,先秦两汉的明月关,长安城上的紫气辉云,江河两岸的饿殍哀鸿,都在历史的书面中栩栩如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情愿在这一段凝重的记忆中感受民族的盛衰交替和前进之路的坎坷崎岖。当唐宋的光景一片歌舞升平,当忽必烈的铁骑驰骋中亚的土地,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灿烂的记忆中激动欢呼、喜极而泣;当_的势力衰微,列强的屠刀残杀我中华儿女,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痛心疾首的记忆中,唤起民族的觉醒,奋发图强,一雪国耻。正是这一串串凝血含泪的记忆给了我们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没齿不忘。(《铭记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七十年前,我的祖父来到这片热土上。那时,战争还在世界上横行。高祖父的愿望,家人平安、合家欢睦,就是幸福。四十年前,我的父亲来到这个世界。那时,中国邦交和平走向世界。祖父的愿望,脱贫致富、儿女贤孝,就是幸福……
其实,我心中的幸福中国,真的很简单。
这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中学学生很平常的每一天。
早晨起床有人来催促,能有一碗香浓的热粥,围上妈妈给自己织的围巾,去上学,那是幸福。上学的路上遇见万一有不幸受伤的行人,围观的人中能有一个热心的人,凑上前去,问上一问,将他扶起来或是送去医院,那是幸福。过红灯了,有个小弟弟能在那些看似忙忙碌碌的人群的中间平安的过街,那是幸福。来到和平路了,不再见到一个个不能自理的行乞者为口粮而颜面尽失的乞求怜悯,以求熬过冬日;而是见他们能在这冬日里,在有暖气的救济站里度过,那是幸福。到公交车站了,乘车秩序会深深的因在人们的脑海里,不紧不慢的上车入座,那车上特殊的位置,坐上的,是哪该坐的人;那是幸福。平安的沿途上没有意外,那是幸福。当我们进入了学校,看见门口有保安为我们站岗,校车缓缓驶来,老师们容光焕发的开始今天的工作,那是幸福。是的,很快啊,课间了,同学朋友在一起畅所欲言,其乐融融;那是幸福。中午了,终于吃午餐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去食堂,唯恐那盘中之物被他人掠夺,这也是幸福。好吧好吧,大家都累了,学习了一天是时候放学了,在那时,少年的天性便像那脱了缰的野马任它驰骋,无拘无束;那是幸福。后来,我们下了公交车,看到了站台上张望的父母,彼此会心一笑,拉着手,回了属于自己的家,全家一起共进晚餐后,最后在一声声晚安中,我们进入了梦乡。
这天里,没有人说“我爸是李刚”,没有人说“在这里没人敢动我”,没有他国政要上_游览,没有政要去参拜_,没有其他国家说中国人权在急剧下降,没有对伊朗发动核裁判,没有欧债危机,没有南海之争……
然后,就在没有这些事情和那些小小的幸福下,在新的一天,我们再重复着昨天的幸福。
这一天很平凡,但这些很平凡的事,其实却是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幸福,而如果有亿万个人们都这样重复着这么一天,那么,小小的幸福聚集起来,也就是我心中的幸福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