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浙里作文【7篇】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清晨,便约了儿时的伙伴骑车前往日夜思念的白洋淀。本页是爱岗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7篇我的家乡在浙里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在浙里征文比赛600字 篇1

夜幕已落,我坐在窗边,一丝丝凉风吹过脸颊,端起茶杯,喝一口西湖龙井,望着窗外的明月,果真,“浙”里是我的家乡,家乡的月亮总是格外明亮。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的家乡就是一个比天堂还美的地方。提起浙江杭州,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西湖。西湖景点有很多:曲院风荷、苏堤春晓、三潭映月等。这一道道风景,美得用文字都体现不出来。就拿西湖的湖水来说吧,夏天,荷花开了,一朵朵花儿绽放着,在这个宽大的舞台上,它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舞姿。有的花完全绽开了,它骄傲地展示自己的花瓣,白里还透着粉;有的花只开了一两片花瓣,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迟迟不愿表演;还有的干脆是一个花骨朵,神神秘秘的,但让蜻蜓逮着了机会,它立在花苞上,不由的让人想到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浙”里不仅风景好,还有许多勤劳善良的人。陈薇,在2020年1月,她带领专家组争分夺秒的研发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陈薇为了保证疫苗的绝对安全,亲自试打刚研制出来的新冠疫苗;屠呦呦,一位老科学家,她带领团队研究发现了青蒿�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或卓越或平凡的人,他们都在为自己而努力,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做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像他们一样,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作为一名浙江人,我感到深深的自豪,因为有如此美丽的环境,同时也有如此可爱的家乡人。让我们一起@未来,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浙”里!

家乡在这里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丹江口位于举世闻名的武当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河水清澈见底,家乡的山和水养育了一代代丹江口人。

水,是汉江河的水。河水清澈见底,碧绿的青苔映衬着河水,水面仿佛是一大块无暇的翡翠。清晨,汉江河美如仙境。空中云雾迷蒙,江上一条条小舟,两岸绿树红花,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联绵不断的画卷。风一吹,江面上的水立刻泛起层层波纹,像是欢乐的乐曲,也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太阳出来了,云雾散开了,那太阳照耀在人们的身上不知道有多么温暖,也不知道有多么舒服;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耀在河面上,似乎把冰凉的河面也照得滚烫滚烫的。在这烈日炎炎的中午,也有许多人在柳树下乘凉,那长长的柳丝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梳理着自己又细又长的头发,美丽极了;黄昏,太阳落山了,朝霞照映在水面上,水面变成了成千上万的“黄金”,光彩夺目,十分闪耀,美丽极了;傍晚,一轮圆圆的月亮在空中用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个大地,渔民打着渔灯划着小舟来捕鱼,鱼网一放,再捞起来,网住的鱼可多了,有小银鱼、鲈鱼、白鱼等各种各样的鱼,真是应有尽有,让渔民的眼睛应接不暇,又是一个好收成!家乡的水库还是南水北调水源地,我们把一江清水送北京,让首都人民也喝上我们家乡清澈、纯净的汉江水。

山,是金岗山的山。金岗山里埋着许多为了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每年清明我们都要为他们扫墓,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春天,百花盛开,有许多小蜜蜂来采花蜜,仿佛在说:“这里的花真多呀!我们肯定会有好收获。”也有许多小女孩儿拔几根柳丝缠绕成花环,镶嵌上各色野花戴在头上;夏天,烈日炎炎,这时的金岗山树木葱郁,鸟儿在树上做巢,人们纷纷来山上休闲避暑;绵绵的秋雨赶走了夏天的炎热,落叶纷飞让你感到十分凉爽,金岗山上的石梯渐渐地、渐渐地成了用落叶铺成的地毯,那么地柔软,像一块豪华的波斯地毯;冬天,金岗山白雪一片,真是“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呀!

我的家乡在浙里征文比赛600字 篇3

“浙”里是我的家乡,它风景优美,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给人们展示无限的风光。

我喜欢“浙”里,因为这里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比如西湖、浙西大峡谷、山沟沟等。我最爱的就是西湖。说起西湖,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深深为西湖着迷,也留下了很多诗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光从文字上,我们就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西湖是那么的美!

如果能去西湖亲自看一眼,那真是美哉!不管你什么季节去西湖,总是能看到西湖不同的美。“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夏天的西湖,满池的荷花就像一群女孩在跳舞,随风飘荡,香气也像甜美的蜂蜜,沁人心脾。

如果你冬天去西湖看看,就可以看到神奇的景象,雪峰满分作文网连绵、银枝颤颤,还有那西湖冬日一绝——人们都称� 所谓断桥,并不是真的断开的桥,而是冬天的雪落在了桥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从而让断桥看起来就像从中间断开了一样。在江南也能看到如此纯洁华丽的银装素裹,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如果你领略了西湖的阳光下灿烂之美,不妨趁着烟雨蒙蒙的时候,一睹西湖的另一番风采。撑着一把天堂伞,漫步在“天堂”之中,品一品雨中西湖的浪漫,好一个“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当然,遇上一场疾雨时,便有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既视感!

西湖,一如家乡人一样好客,静静地等待着四面八方的朋友。希望你也可以来“浙”里,看看我们“浙”里的美景,我们都在“浙”里等你!

我的家乡在浙里征文 篇4

家乡是一道彩虹,连接起新旧的世界;家乡是一道丝线,牵引着归乡的人们;家乡是一座港湾,指引着游子落叶归根。我的家长在“浙”里——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地名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明嘉靖《萧山县志》载:“萧山,邑以是名。又云萧然山。……或云勾践与夫差战,败,以余兵栖此,四顾萧然,故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抹不去的始终是记忆。一提到萧山,我们就会想到城厢这个老城区,而我就是出生这里。在城厢有一条萧山的母亲河,就是萧绍运河,它是浙东运河的西段,又名西兴运河,老底子的萧山人都亲切地叫它“官河”。它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萧山曾有“七桥六港”的传说,其中七桥是指城厢境内城河上的七桥,分别是永兴桥、真济桥、古仓桥、梦笔桥、惠济桥、东旸桥、回澜桥,七座石拱桥,古式古香,保存完好,俨然成为运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暮色微笼,满城星愿,一河灯火”,今年的元宵节,城河的灯光渐次亮起,让我们开启一场“寻梦城河”之旅。在水汽袅袅之间,灯火摇曳之下,我们一家人走近城河,仿佛走进了一个江南的梦。这梦,必然是历史悠久,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梦里,我仿佛看到了八千年古舟和三万顷湘湖碧波,彰显出迷人的风采、大气的胸怀;我仿佛看到了吴越争霸的金戈铁马,呈现出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钱江潮水滚滚而来,凸显出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

站在梦笔桥上,微风拂面,如梦初醒,看着如潮水般涌动的人群,我似乎看到了“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的热闹景象,悠悠的城河水,万家灯火情,滋润了萧然大地的千年富庶。妈妈告诉我,城河的灯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亮了,我们一家人走在石板路上,欣赏着这满城的灯火,仿佛看到了市井的繁华再度重现,我是何其有幸能再睹城河灯火,辉煌如初,更甚当年。

我的家乡在“浙”里,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浙里作文绍兴 篇5

我的家乡,就是古代名城-绍兴。“浙”里山水俱家,文史悠长,是历代文人墨客壮游之胜地。“鱼米江南,荟萃人文”自是有它清秀淡雅的美。

绍兴之美,美如画卷。绍兴有连绵温柔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湖面宽阔平广,泛着让人不易察觉的涟漪。朦胧的山峦叠嶂,秀美的桥跨水而连,彷佛一滴乌黑的墨从笔尖滴落,跌进了一盘平静的山水中。时有一两叶乌篷小舟晃晃荡荡的从河面上灵巧的掠过,颀长的乌桨在河面上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将一颗颗晶亮透明的水珠从水中捞起,又抖落……“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常家山水国。”会稽的山,鉴湖的水,最具有江南山水的特色,会稽山巍峨柔和,在碧绿的鉴湖水中穿行往来,真可谓是“白银盘里一青螺”。也许是时常与乌蓬船桨相融,也许是新绿一抹的爬山虎叶被风一吹,就会轻巧的飘落入水,鉴湖的水,是那么碧绿,但绿的又那么清澈,又那么朦胧,一种身处诗情画意之中的***的感觉油然而生。

绍兴之美,美如诗歌。在悠长的古代文史中,绍兴始终占有别样的地位。各样的文人墨客都在绍兴壮游过,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妙不可言的诗句,真是“善酿香雪,如醴甘泉,悬笔一绝,风日无边”。像李白,杜甫,贺知章,孟浩然,陆游这样的伟大诗人,都曾到此一游,对古越的秀美山河,别趣风俗叹为观止。李白写到:“镜湖水如月,夜溪女似雪”;陆游叹道:“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唐宋元明的各代作者都曾陶醉于绍兴的江南风韵之中。“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就连与心仪之人被迫分离都如此凄美。

绍兴之美,美如饕餮。绍兴的特色小吃更是数不胜数,实在是“至今美食鲜衣者,不敢缘窥绿净中。”臭豆腐气味似臭非臭,吊人胃口;桂花糕香气喷鼻沁人心脾;梅菜扣肉咸味渺渺油光水滑……听了不觉得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让我重点来说说桂花糕吧!八月末,将开透的丹桂摇落枝头,泡水三日,与面粉枣泥,低金粉与赤砂糖融合,放入封闭空间发腮。美味的桂花糕新鲜出炉,甜甜糯糯,喷香喷香。雪白的底子上金桂点点,好似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在月白缎子上绽放,真可谓“丹桂糕儿一点心”。

欣归故里,荡然游迹,惊觉古城新貌,重温悠悠古韵,赏秀川钟灵,镜湖花影;沐风土淳朴,文化葱郁。不禁心虚涌动,情思绵延,想欲兴赋畅怀,只恐笔墨浅淡。而绍兴,不就是一座连妙语连珠也无法穿透的古风之城吗!

我的家乡在浙里征文比赛900字 篇6

我的家乡在浙江北部的一个小县城——余杭,它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所在地。

余杭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它可是拥有五千年“良渚文化”,两千年“运河文化”和一千年“径山禅茶”呢!良渚古城的发现,将杭州建城史足足往前推进了三千年。2019年时,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

从余杭境内的吴家埠、荀东、小古城等遗迹的发掘表明,早在7000年到6000年以前马家浜文化时期,已经有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

发现于1936年的良渚文化园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而得名,年代距今已有5200到4300年。作为中国的东南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良渚文化在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达的犁耕稻作农业和以精美玉器、陶器、石器、漆器为代表的专门化手工业,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导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等级的急剧分化,开成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和规范化的礼制。

少数显著独占祭坛等祀神场所以及玉器等宗教艺术品,表明垄断性的神权己形成,而以平面面积290余万平方米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构成了一个具有中国早期都邑特征的大型聚落,它的布局配置,以及城垣,外围水利系统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营建起来的诸多特大型公共工程,更是宣告了一种凌驾于神权之上的集中政治权力——王权业己形成。

因此,良渚文化虽然是特定时空内涵下的区域性考古学文化,但它在中华文明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十分的突出。特别是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环太湖与钱塘江地区跟同时代的其它地区系相比,文化上的独特性更加彰显,某些领域内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其中以良渚古城和良渚玉器犹为突出证据,有力地实证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渊源。

余杭的这个名字的由来在春秋时期叫做诸史籍,彼时先属越,后属吴,后复属越,战国中期属楚。

余杭的北面为京杭大运河,自桐乡***乡入境,流经博陆、五杭、塘栖、东塘、崇贤、云会、勾庄等街镇,流入杭州市区。市境内全长31。27公里流域面积667。3平方公里地处江南地区,每年的平均降水量8。55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达到3。39亿平方米,河宽60到70米,常年水深在3。5米左右。

这就是我的家乡余杭,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浙”里!

我的家乡在浙里作文绍兴 篇7

绍兴,是浙江省中北部的一座小城。它拥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古称“越州”。绍兴又称“会稽”,从春秋时期建起,在南宋时期由赵构为了励精图治、匡兴祖业,即“绍祚中兴”,把“会稽”改名为“绍兴”。

绍兴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等美称,这里风景优美,名人辈出,美食诱人。

绍兴的景点,数也数不过来。兰亭、鲁迅故里、西施故里、大禹陵、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在李寄的《绍兴》中,更是把绍兴描绘成了一幅山水画“一郡春风拂,游人画里行。”绍兴的兰亭,更是美不胜收:在池塘边,有一块厚重的碑,上面写了两个大字:鹅池。池塘上,有几只大白鹅,浑身雪白,在水面上,仰着脖子,“鹅鹅鹅”的叫着,找一块阴凉的水面,弯下脖子,把头插在翅膀中。令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兰亭里,那块写着《兰亭集序》的石碑……

绍兴有许多名人,文学巨匠—鲁迅、革命烈士—秋瑾、徐锡麟、治水英雄—大禹、爱国诗人—陆游……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鲁迅,我读过他的书籍,上过关于他的课,去过他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里,有一张桌子,刻着一个早字,那是鲁迅先生为了勤勉自己不迟到,而刻下的。鲁迅先生为了祖国的新生、民族的崛起,唤醒人民内心的麻木不仁,决定弃医从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便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绍兴有许多的美食。臭豆腐、醉鱼干、河虾笋干菜、梅干菜扣肉……我最爱梅干菜扣肉,梅干菜在碗中央堆成一座小山,再把烧得通红的红烧肉一片一片摆好,那红烧肉,晶莹剔透,似乎冒着光,油缓缓流出来,冒着热气,用筷子拣起一块,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红色的汤汁直往下滴,咬一口,肥而不腻,汁水从肉里爆出来,好吃极了。

绍兴还有许多小吃,许多名胜古迹,最出名的是绍兴“三乌”、“三霉”……都等着你去品尝,欣赏。

我美丽的家乡——绍兴,我为你自豪。因为有你,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