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知识点提纲

初一历史针对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们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有很多学生不会学习历史,所以了解学习历史的方法很有必要。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中考历史知识提纲,供大家参考学习,感谢你的阅读!

中考历史知识点提纲

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

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

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

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

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城邦的自然条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气候湿润,适宜种经济作物。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原因:伯利克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

政治上,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经济上,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 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7.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灭亡(476年,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战役

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 坎尼战役以少胜多

(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8.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沿革:最初举行赛会祭神,前776年—394年共举办290多届。现代奥运会开始于189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2004年在希腊雅典举行,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一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2.七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重要人物:中臣廉足

3.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 收回贵族土地为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定期收税。

大化改新的作用: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622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

5.伊斯兰教建立的作用:尊重一神“真主”安拉,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

中古欧洲社会

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

3.改革后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4.公元1世纪,耶稣创立了_。西欧封建社会时期,_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主要事件:751年宫相“丕平献土”,使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13世纪,教会建起“宗教裁判所”。

5.10世纪,欧洲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威尼斯、牛津、曼彻斯特。

6.由于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对城市市民加强剥削,使阶级冲突日益尖锐。12世纪,法国琅城的城市市民与封建主展开了10年的斗争——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7.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装备了条件。

8.15世纪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著名建筑有圣索非亚大教堂。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希波战争: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地区建立了波斯帝国。前5世纪,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最后希腊战胜波斯,史称希波战争。

为纪念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中的长跑英雄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2.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发展起来,并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他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罗马帝国,多次发动战争。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一方面充满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6.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交往: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甘英出使大秦。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阿拉伯数字:前身是印度梵文的字头文字(即: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古印度人)。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欧洲。16世纪,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2.亚欧商业往来的途径:丝绸之路

3.阿拉伯的辉煌文化:创立完整的代数学;巴格达医院院长阿齐斯写成外科医学著作《医学集成》;医生依本·西拿著有《医典》。

4.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到中国元朝大都任官,游历中国大江南北,返回后完成《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1.文字的出现

象形文字——古埃及人(3000年),对以后字母文字产生重要影响;

楔形文字——两河流域(古巴比伦)苏美尔人(3000年),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字母文字——腓尼基人(22个),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2. 世界三大宗教

1.古代科学家

①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

② 亚里斯多德: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古代文学家

① 荷马(古希腊):《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②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作家):《俄底浦斯王》。

③《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阿拉丁和神灯》。

④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

⑤阿里斯托芬:古希腊喜剧之父

3.建筑特色

罗马式建筑

特点:拱顶、多梁柱、平面呈十字架形

如:麦加大清真寺

哥特式建筑

特点: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

如:巴黎圣母院

中国古典建筑

特点:中轴对称、层次分明、主体突出

如:故宫

初中生如何学好历史

1、读是学习的第一步,因此一定要重视初一历史的阅读。再次还要有选择的对待课本的小字内容,它一般是对大字内容的详细补充,主要是加深理解之用途,但并不是全部需要掌握,因此要在教师指导下有选择阅读,并注意关键语句。

2、理解是有效记忆的基础,是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初一历史课中问题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培养。没有理解就不算入门,更无法精通。要理解必须用心学多思考。

3、学习历史要学会找重点

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学会分析历史课程中哪些部分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

4、要学会找到历史中的兴趣

新课程下教材中的图片明显增多,图文并茂。但我们往往觉得太陌生,不太感兴趣,因为图片中的人和事离我们太遥远。如果是我们自己“参与”的或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的相关照片,我们的关注程度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通过自己搜集图片、资料,你所记住的就不仅仅是几个枯燥的时间、数字和人名了,而是带着一种深深的情感去认识这段历史,那么这段历史中的人和事也就被你赋予了情感色彩。

初中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1、课后注意对知识点的串联整理。

课文中的初中历史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发展和结果等都是遵循一定历程或规律的,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知识点就会记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遗漏知识点。

2、独立及时完成作业。

初中历史作业,是对听课效果的一种检测方式,也是巩固知识点的一种方式。所以,课后要独立、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达到及时巩固学业成果的目的。

3.带着疑问学历史,边学,边思考,边自我提问,边解决问题,当自己找到答案的时候(现在上网都很方便,资料也很好找),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事情。如:为什么秦始皇要焚书坑儒?他不知道会有很多人骂他吗,杨广为什么开凿京杭大运河?他不知道那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清朝为什么闭关锁国?郑和为什么六次下西洋?等等。


中考历史知识点提纲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