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般在文综卷中有两道大题(这里仅仅指全国卷),一般第一道题会是材料题,第二道题一般会有创新(比如小论文题等),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再次放出历史考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这个要求也就是我们解决大题最重要的能力和方法论,大题的设问也多从这几个方面来。小编在这里整理了怎么提高历史大题的分数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怎么提高历史大题的分数
材料题做题步骤
材料大题的做题步骤,笔者首推先看题目再看材料。原因一是材料一般过于长了,先看完材料,再看题目,再看材料非常非常浪费时间,在做文综试卷时,每分每秒都是很宝贵的,最好是不要在这些地方浪费时间,要不然做不完试卷就真的很难过了;二是先看题目再看材料就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对材料进行解读,过滤掉许多无效信息,做题更为高效。
先看题目设问。题目设问看什么、怎么看?分层看,找范围和要求。[e.g:2018 I T 41(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信息来源范围)/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时空范围)/乡约制度的变化(问题一)/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问题二)] 千万不要小看题设,一方面,它提供了你的答案的方向和范围,另一方面,它可能就是答案信息本身,有些答案就隐藏在题设和所学知识的综合当中。
再看所给材料。那么材料怎么看、看什么呢?同样是分层看,将材料与题设所给的要求精确比对,再将材料语言进行转化和加工,变成我们的答案语言。材料的分层,可以按逻辑分、时间分、(甚至可以用标点符号划分,一般来说,材料给你的正经的句子都会有用,所以,句句解读是个较为谨慎的方法。)
所以,分层看题设明确要求和范围,分层看材料找与要求符合的信息,最后,分点分行有逻辑地写出你的答案,历史材料题的解答大致就是如此啦。
(以下例题~)
例题分析
2018 I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分析:
题设: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信息来源范围)/,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时空范围)/乡约制度的变化(问题一)/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问题二)
材料: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问题一:变化:(对比宋和明清)
1、内容目的: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宋)——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明清)
2、组织方:民间组织(宋)——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明清)
(发现了没有,这个变化在句式上大体是一一对应的)
问题二:积极作用:(作用可以从内容呀、功能呀、目的呀这些方面入手)
1、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道德教化、传统文化道德
2、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训子弟以禁非为——社会秩序、基层社会治理
3、重农桑以足衣食——促进生产
部颁答案:
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部颁答案是这么随性,但是大家一定要分点分行呀!①②③标起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分析:
题设: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范围),简述清末(时期)/城镇乡地方自治(内容)/的历史背景(问题)。
材料: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背景:
1、清末+救亡→救亡图存、内忧外患
2、世界立国之基础→西方民主思想、政治的影响
3、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时空定位)清末新政、政治制度改革
部颁答案: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一、如何分析历史背景,应该从哪方面答题?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联系材料+当前形势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材料+当前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材料+当前
分析<***战争>背景:
(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二、如何分析历史条件和原因广度?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原因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
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三、如何进行深度的矛盾分析,增加得分率?
?
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
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四、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
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
附:高效的记忆方法!
很多同学在学历史的时候,都是一课一课的背,这样背了忘,忘了背,功夫没少下,但效率确是很低,学习时不要把眼光只放在一节课的学习上,要把很多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一起进行学习,这样才能系统得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记忆有根可寻,让知识点不再是一盘散沙,才能减少遗忘机率。
当然,学生能去背,去记,去学,这是好事,大家应该大力支持,同时注意不要“死记硬背”,不要光把文字记住了,还要明白文字所代表的知识内容的含义。问题找到了,我们就要努力克服和改善。
总结,介绍了很多学习历史和记忆方法,同时也有很多方法没有介绍,如分类法,列表法,互孝法,辩论法,有意法、理解法、联想法、多通道法、精选法、谐音法、口诀法、位置法、笔记法、睡眠法、过电影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太多了,不说了。
方法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用的精,一般选择一两种方法为主,几种为辅,就可以完全应对现在的学习了,方法也要一个一个的尝试应用,看看哪个更适合自己,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适合的多好也没用。
怎么提高历史大题的分数与答题模板相关文章:
1.2019高考历史18种大题必背知识有哪些 高考大题万能模板总结
2.2019高考历史大题必背万能模板有哪些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有哪些
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答题成绩与历史大事年表
4.怎么提高高考历史启示类大题
5.高一政治文化生活大题答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