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范文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范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点染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诗中铺陈、点染的表现手法。

  三、学习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柳耆卿与孙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见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

  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朗读课文

  先自读课文,再请一位学生朗读,抓住特点点评,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悟

  请找出能体现词人写作意图的一个字。——夸

  请结合上下阕分析词人各“夸”什么?为什么“夸”?——上片夸钱塘,形胜、繁华;下片夸西湖,清嘉。

  (四)赏:请结合词中语句赏析本词,谈谈“夸”的效果。

  引导学生读透全词并有重点的进行鉴赏(从推敲词语、分析意象、描述意境、体会感情和鉴赏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鉴赏)

  1、 鉴赏钱塘的景象

  赏析表现繁华的句子

  繁华是全词的总纲,词的上片哪些句子写了杭州的繁华?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珠玉宝石)、罗绮(绫罗绸缎)是财富的象征,这里并不是少数人拥有,而是市列,户盈,家家户户都有,市上到处陈列着珠宝, 家家穿戴都是绫罗绸缎,而且人们竞相夸耀奢侈豪华,可看出词人所表现的重点是突出物质的丰厚。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垂柳含烟,薄雾如纱,彩桥似画,人烟阜盛,千门万户门帘轻摆,怡然安详。这是对杭州城的一个全景描绘,表现了杭州城街巷河道的富丽。“烟柳画桥”就是如烟的杨柳,雕画的桥梁。而一个“烟”字描写出朦胧之美。“内帘翠幕”描写居民的住宅的雅致。“翠”是绿颜色的意思。“翠幕”与“烟柳”所描绘的境界和谐,表明了城市的生气与活力。“参差十万人家。”“参差”为大约、差不多之义。这一句表明人家很多,数以万计,从而表明城市人气很旺,十分繁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尽显雅致之气,最能体现柳永的婉约词风。

  赏析表现形胜的句子

  江南山温水暖,风景秀丽,有着独特的柔美,与北方刚健雄浑之气有不同。但钱塘虽是江南城市,却并不缺少阳刚之气,请看: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读)点评:要有气势

  本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

  树、堤、涛、浪、江

  云树------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怒涛------汹涌的钱塘潮水,可见其澎湃与浩荡。“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卷”字, 又状波涛汹涌之势。

  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可见柳永也能用豪气。此句的气势不下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不下于苏轼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读)

  这些描写主要抓住了景物,这又体现了钱塘的什么特点?

  ——形胜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 罗大经《鹤林玉露》

  金主完颜亮,柳永的《望海潮》词曾经感动过他,激起他的“狼子野心”,他在《南征至维扬望江左》中投鞭言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2、鉴赏西湖的景象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中景色)

  ——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此句极富生活情趣,弄,写出吹笛人悠然自得的心情,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泛,歌声荡漾,菱舟泛夜阵阵歌声在湖面荡漾、回响。老叟悠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互文见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作者仿佛被他们的情绪感染,非常快乐)(这一句写出了杭州人民的悠然快乐的生活,只有物阜民丰了,人民才会如此快乐悠闲。)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这写的是地方官的游乐,闲暇时品酒吟诗,欣赏音乐,赏玩山水美景,多么风流潇洒。也暗示他治理有方,有卓越政绩。(根据写作背景,注解2我们知道这是柳永写给曾经的布衣之交现任两浙转运史的孙何的拜谒之作,这显然是恭维之语,但也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评价: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

  (把长久的太平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范文二

  望海潮

  一.导入:江南盛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是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浊浪排空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小桥流水的丝竹管弦。美的笔调,美的画面,美的景致,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什么叫脱俗的美。

  二.整体感知

  1.诵读

  北宋都市的繁华出现了许多描写都市风情的诗词,以柳永的《望海潮》为最。古人曾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那么这首词究竟美在哪里呢?听老师泛读,初步体会情感,注意字音和断句。

  教师配乐朗诵2.学生齐读3.老师点拨(注意韵脚,赞颂的情感,情感饱满,重读的有气势,抒情的要舒缓)4.自由诵读5.找学生诵读

  三.走进文本

  1.这首词描写的是哪个城市?

  2.欧阳修曾经也写过杭州的美,展示课件

  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写了那几个方面的美?

  (生活和平 富足安乐 景色优美 贸易昌盛)

  3.欧阳修用粗笔勾勒出杭州的盛美概况,对照课文,柳永在上半阕是描写的杭州美在何处?

  赏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找学生发挥想象,扩写一下:远远望去,柳树像重重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微风过处,翠绿色的帘幕在吹拂下轻轻摆动,城内高低错落着十万人家。

  (垂柳含烟,薄雾如纱,彩桥似画,帘幕轻摆,人烟阜盛,怡然安详)

  改动一下:杨柳画桥

  “烟”写出了柳树迷离朦胧的意境 江上柳如烟 燕飞残月天

  “烟柳” 柳树在未出叶之前,只是黄嫩的芽,远远望去,仿佛一层淡色的烟云。

  珠帘翠幕。或者是水汽

  “风”风吹帘动,摇摆轻曳,动静结合。

  古诗中也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

  4.街巷桥边,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在挡风的竹帘内,在绿色的帷幕中,高高低低层层叠叠掩映着万千人家。

  给你什么感觉?(有气势,场面宏大)

  这三句诗中,以烟柳翠幕为主体来欣赏,那个万千人家就是背景。画面轻灵如水又气势博大。如果以万千人家作为主体,那么烟柳翠幕就是几抹写意的点缀。诗中有画,画就在我们的理解和想象之中,现在脑海中勾勒出这种想象,然后齐读一遍。

  5.还有什么让人惊叹的?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用语言描绘一下:茂密如云的大树绕着江堤,奔腾的江潮卷起层层浪花。钱塘江就是一处天然的壕沟。

  古人讲究炼字,哪两个字写的好?意境不同

  “卷”有气势 涛似连天喷雪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钱塘江堤,巨浪翻滚,一时间,碎玉乱琼,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绕”树环绕堤岸的迤逦之态 动静结合

  江堤蜿蜒迤逦,树木郁郁苍苍,云遮雾罩,恬静优美

  指导诵读

  总结:上半阙中,作者紧扣住东南形胜,精心选用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使之点缀在万千人家之中,风光旖旎,风情万种。又写了江堤曲折,江涛浊浪排空,动静结合,气象万千,堪比豪放词风。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两遍

  6.但是,作者觉得还是意犹未尽,未能写尽杭州的盛景。于是在下半阕,他又描写了哪些景物?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翻译

  叠巘:重叠的山峰 初中时郦道元的《三峡》绝巘多生怪柏

  清嘉:清秀的样子

  相传金主完颜亮看到此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南下攻宋 那么它美在何处?

  桂花意象特点:清香淡雅

  尘也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广寒宫,移将天上众香国,寄在梢头一粟金。美在什么地方?

  这桂花,仿佛是上天格外恩赐,种满西湖。这桂香,似乎并非人间所有,而是天香飘落,洒满杭州。此时,明月朗照,嫦娥起舞,桂香扑鼻,在此情景中,不觉让人也衣袂飘飘,恍若世外仙人了!

  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铺陈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写作背景?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三.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四?.朗读本诗?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

  五.试着背诵?


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柳永《望海潮》句子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2.望海潮 柳永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