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几个重点专题:高考最后40天如何冲刺历史?

  临近高考最后20天,考生必须要做的是寻找贯穿历史知识的主线,像串糖葫芦一样,把零乱的知识点串在一起。拿出考试大纲,逐条检查自己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认知和识记程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历史冲刺:寻找历史知识主线

  复习几个重点专题

  重点选择几个专题,如奥运专题、三农问题、东北问题、和谐社会、民生问题,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等。如奥运专题的复习,从我们历史科的角度讲,又可以从下列两大方面入手。一方面,整理北京的历史,如中国古代四次迁都于北京、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北京记录了近代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社会进步等相关历史事件。另一方面,围绕“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选择与之相关的重点历史知识进行复习。如中国传统文化史的内容、建国后我国所取得的科技成就、17世纪以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世界史中的三次科技革命等。

  看做过的好题错题

  平时的考试题或练习题,一般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的应考题,通过分析这些好题或错题,进一步记忆题中的重要知识点、体会题中所蕴涵的历史理论、温习思维和解题的过程。

  另外,还应该了解命题原则和命题趋势。

  命题原则:

  1、学科知识:重视基础知识,但更偏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理解的程度;

  2、学科能力:突出学科能力,但更注重考查利用学科基本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创新精神:鼓励创新,但更关注综合意识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4、命题立意: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并重;

  5、历史学科特点:遵循历史与现实、史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史为鉴”的教育思想,要求用历史学科术语阐述和论证学科问题;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趋势展望:

  1、命题趋向。

  (1)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科基础主干知识。不追求历史知识的覆盖面。

  (2)综合性,以考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为辅。比例约为:学科内占80%,学科间占20%。

  (3)现实性(或称时代性),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考试为现实立意。

  (4)人文性,吸收新课标理念。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古代诗歌、民族文化、人的价值等内容。

  (5)地域性,分省命题,必须体现出地域性。区域性是今后分省命题后的重要特色。

  2、理论导向

  (1)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要强调:a.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史,是政治文明史的基础;b.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不是终极动力;c.生产力标准是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2)文明演进是历史发展的总纲。强调:a.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首先是一部文明演进史,文明演进发展的总纲。中学教材脉络清晰,都以生产工具的进步为显性的标志。而工业文明时代,主要看科学技术。b.文明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付出不可避免。与取得的成就相比,代价是次要的。

  (3)现代化是近代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a.工业化的内涵;b.城市化;c.科技化;d.环保华;e.信息化;f.现代化中的三种类型;g.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

  3、内容定向

  I、历史学科内专题(参照新课标)

  II、与重大现实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跨学科的“热点”专题

  4、题型方向(可以研读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

  (1)选择题会更多地呈现新材料、新情景。

  (2)材料题中的材料不再单纯印证教材的观点。

  (3)问答题的切入角度可能与教材完全不一样。

  高考冲刺:07高考最后40天如何冲刺历史

  历史 重读教材夯实基础

  综合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来看,历史学科的命题基本保持了这样的特点:突出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也强调:高考应始终贯彻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考查的原则。这样,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毫无疑问地成为高考复习关注的焦点。因此,即使在冲刺阶段,历史的复习也仍应紧紧依托教材、抓住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知识。

  关于专题复习,笔者的做法是:教师首先精心划分、编写专题,每一个专题至少应由三部分组成:

  一、主干知识重组

  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由学生完成,旨在帮助学生以专题的形式复习基础知识。它的特点是避免单纯看书的盲目性,有利于教师督促学生复习,有利于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操作性强。

  二、规律知识总结

  总结主要是讲解重点难点知识,根据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决定亲自讲解还是引导学生自学,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总结其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它的特点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避免单纯讲解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

  三、相关习题巩固

  主要是练习题,旨在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复习的情况。具体做法是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做完,然后教师逐一批改,最后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其特点是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讲解,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亦可查漏补缺。

  在进行专题复习的同时,也应积极进行文综的模拟考试练习,尽早让学生了解文综考试卷中政、史、地三科的基本布局、题型结构、分值安排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在第二轮复习完后,除了继续进行文综的模拟考试练习(最好包括近几年的高考题及北京六城区的模拟题),也应适当对本年度的社会热点、史学动态、新课标等加以关注,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著名史学家克罗齐语)。同时,笔者认为在最后阶段仍然应该继续加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做法有:首先,应重读所有教材,尤其是课文的图表、楷体字、注释部分、教学大纲以外但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如均田制)等;其次,应重温第一轮复习时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反映了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联系性,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所以,掌握知识结构便成为考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前提和捷径。在此过程中,对于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规律、起止时间等应尤其注意;最后,应重做高三已考过的试题,尤其是最后三次的模拟卷,做后应和当时所做答案、参考答案对比,寻找差距,及时弥补,并注意答题技巧、答题能力的培养。总之,最后的复习要把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