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语文必修三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必修三知识1
词语(包括熟语)梳理
(一)理解下列词语
1.《林黛玉进贾府》
孽根祸胎: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
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
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也说便宜从事。
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2.《祝福》
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
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惴惴不安: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天有不测风云:(谚语)比喻世事吉凶难以预料。
3.《老人与海》
皮开肉绽:指人因被毒打,皮肉开裂。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4.《蜀道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5.《琵琶行》
犹抱琵琶半遮面:比喻行事迟缓,拖拖拉拉。
门前冷落鞍马稀:无人光顾以致门庭冷落。常指人失势后无人攀附巴结,也形容店家生意清淡,无人光顾。
江州司马:语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指白居易自己,现在引申为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
6.《寡人之于国也》
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候,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个士兵从前线上败下来,-个退了五十步,另一个退了一百步。退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退了一百步的,说他不中用。其实两个人都是在退却,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见于《孟子·梁惠王上》)。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7.《劝学》
青出于蓝:《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子蓝。”蓝色从寥蓝提炼而成,但是颜色比寥蓝更深。后来用“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子,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8.《过秦论》
追亡逐北:追击败逃的敌军。
9.《师说》
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0.《动物游戏之谜》
各执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众说纷纭:各式各样的说法纷乱不一致。
偭规越矩:违背正常法度。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11.《宇宙的边疆》
朝气蓬勃:朝气,早晨清新的空气,比喻进取、振作的精神状态。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旺盛的向上的活力。
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义)。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极为雄伟盛大。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奄奄一息:仅存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或事物已到了最后时刻。
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1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撒手人寰:比喻人去世。
刨根究底:认真盘究查问,弄清根底原由。又作“盘根问底”。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畏葸不前:畏惧胆怯,不敢前进。
13.“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成语
锦衣纨绔: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纨绔,古时富贵人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指达官贵人的后代。
饫甘餍肥:饫:饱食;餍:吃饱。饱食肥美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奢侈。
蓬牖茅椽:牖,窗子。椽,架设屋瓦的木条。蓬牖茅椽比喻屋舍简陋。
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形容环境简陋,生活贫困。
沽名钓誉: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
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毓:养育)。
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树倒猢狲散:比喻为首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依附也就随之而散(含贬义)。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心劳日拙: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日暮途穷:天黑下去了,路走到头了,比喻到了末日。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也说九流三教。
指点迷津:为迷路的人指示方向,多用于比喻。
寄人篱下:寄居在别人家里,指依靠别人过活。
偷天换日:比喻暗中玩弄子法,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来欺骗别人。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高考语文必修三知识2
文化知识
(一)教材内容
庠序: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后合称“孝廉”。历代因之。也指被推荐的士人。
黎民:即“众民”“百姓”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
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
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
氓隶:被奴役的平民。
君子:特指有学问的人。
巫医:以祈祷鬼神为人治病的人。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神明:①天地间神的总称。②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③人的精神。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六艺:①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②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中原:中原最基本的意义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这一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四海:泛指天下,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六合:①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②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合从: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胡人: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隋唐时也指中亚粟特人。汉以后泛指外国人。
蛮夷: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南以东的少数民族。古代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陶朱: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也是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鞭笞:古刑罚,用鞭子抽打。
风骚:①原指《诗》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借指诗文、文采。②体态俊俏美好,如《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③也指人风流放荡。
新正:农历新年正月。
阴司:指阴间。
高考语文必修三知识3
教材内容
1.《蜀道难》
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两句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蜀道因险峻而与世隔绝。五丁开路的传说,恰好说明入蜀由无道到有道的过程,使险不可攀的蜀道蒙上了一层恐怖与神秘的色彩。
②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答案】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营造了“畏途”凄清、惊险的气氛,凸显了“蜀道难”中“难”的特点,也为后面警示世人谨防有野心的军阀凭借险要之地作乱作了铺垫。自然的环境越是险恶,对政治的预警就越是充分。
2.《秋兴八首》(其一)
①首联中包含了哪些信息?为全诗确立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答案】首联点明了巫山巫峡这一具体的空间环境,也点明了时令特征,并以典型的自然环境烘托了肃杀、冷寂的气氛。为全诗确立了感伤、悲怆而又苍凉、豪壮的情感基调。
②颈联中的“丛菊”能否改为“残菊”?为什么?
【答案】不能。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菊花的盛开,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更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两度菊花盛开,诗人流下了思乡的眼泪,以乐景写哀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悲苦心境。
3.《咏怀古迹》(其三)
①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起笔不凡。你能说出其中的妙处吗?
【答案】将生长明妃的荆门与她远嫁的“朔漠”对照起来,暗示了昭君的悲剧命运;昭君虽然已成古人,但其生长的村落尚在,可见其后人对其功绩是铭记的,对其不幸是同情的。
②怎样看待王昭君的悲剧?作者为王昭君鸣不平有何深意?
【答案】昭君出塞身死异地,就个人命运而言,无疑是悲剧。但她以牺牲个人换来了匈奴与汉族间较长时期的和平,昭君的牺牲是有价值的。表面看,昭君出塞因奸臣毛延寿而起,其深层的原因是君王昏聩,有眼无珠。作者为昭君鸣不平,意在抒发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4.《登高》
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句中的“独”字如何理解?
【答案】运用了对偶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漂泊异乡、举目无亲、年老多病的孤独与凄苦之感。“独”字应理解为孤独。
②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
【答案】“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等词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形象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5.《琵琶行》
①如何理解“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对场景的描绘与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答案】一方面是急急以求,一方面是默默以待;一方面是频频呼唤,一方面是迟迟而出。这种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双方的心情和个性。诗人抓住这一点,逼真地描绘了琵琶女的出场之态。尽管用语平实,但欲露还藏的情态,已经入木三分。“千呼万唤始出来”,并非孤傲忤慢,而是因为自有志趣,不露才扬己;更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的难言之恨,不便说明,也不愿见人。这种拘谨,腼腆而又稳重的样子,也恰恰是萍水相逢时一个女子应有的情态。
②作者是如何表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请从二至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答案】作者多角度地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第一,以琵琶女出场时听众的期待之切,暗示其演奏技艺之高;第二,以众多的修辞手法描绘琵琶女的演技,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就有夸张的手法;“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精彩新颖的比喻;第三,从听众的反应入手,渲染琵琶女的演技,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
6.《锦瑟》
①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结合诗中的句子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华年流逝的伤痛之情,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如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写诗人遥望沧海,对景伤情,哭悼美好往事。“玉生烟”又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但又不能把握和亲近的理想景色。
②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并说明句中“迷”“托”二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答案】颔联含义:(我)对美好的情景却又是缥缈的梦境感到迷惑,只能将伤感思念之情托付给杜鹃。“迷”“托”二词刻画出诗人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7.《马嵬》(其二)
①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描写了怎样的情境?表现了唐玄宗怎样的情感?
【答案】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紧接首联次句,追述出逃的情境,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一事。夜间只能听见禁军中报更的刁斗声,哪里还能像平时在宫中那样听到宫廷卫士传唱的报晓鸡鸣呢!这两句将出逃生活与宫内生活放在一起加以对照,又用“空闻”二字写出了唐玄宗失去往日宫中沉迷美色、高枕无忧生活的寂寞与失落和失去杨贵妃之后品尝自酿苦酒的孤独滋味。
②“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一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其含义何在?试加以分析。
【答案】唐玄宗贵为天子却不得不赐死宠妃,而平民百姓卢家夫婿,却能与莫愁女白头偕老。运用了对比手法,把帝王的婚姻生活与寻常百姓的婚姻生活予以比照,强烈地讽刺了统治者荒于理政造成悲剧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