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春》教案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春》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语文《春》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欣赏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2.赏析作者描绘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3.体会作者对春天喜爱和赞美之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难点:体会作者对春天喜爱和赞美之感情。

  教学设想:

  1、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诵读中注重个性化朗读。

  2、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细致观察景物,领会写景的各种方法

  3、课堂延伸: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在课堂上讨论、分析。

  学前准备: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2.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摘抄并准备在课堂上讨论、分析。

  3.把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教学步骤:

  一、检查导入

  1、请你列举古诗中分别描写四季的诗句?

  春:

  夏:

  秋:

  冬:

  或者运用下列导入语: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严冬将至,但我们也可以在这严冬中找寻春的影子,因为冬天来了,我们离天春天越来越近了,那让我们共同来期待那富有生命力的春天吧?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听,春天来了……

  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

  2、介绍作者(可引导学生结合注释①回答,教者作补充。)

  朱自清,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3、正音辨形

  迷藏( ) 散( )在草丛里? 酝( )酿( )

  应和( ) 黄晕( ) 蓑( ) 笠( )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配乐朗读音像带。

  或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配乐),其余同学仔细听。

  2、学生自由读,小组比赛,师生评议。

  3、理清作者写作全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节):盼春(“盼望着,盼望着”)

  第二部分(第2节----第7节):绘春

  先宏观勾勒:一切(山、水、太阳)

  再微观刻画:草、花、风、雨、人

  第三部分(第7节---第九节):赞春

  (春天像娃娃、小姑娘、青年)

  4、全文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为每幅画取个名字。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请你为上题中的几个特写镜头配上相应的古诗——可不讲

  春草图: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春花图: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绝句》 杜甫)

  春风图: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春雨图: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水槛kǎn遣心》 杜甫)

  春勤图:乡村年久竞农务,秋歛春耕恐失时。(《鸡犬》宋.陆游 歛liǎn,聚集)

  三、精读感悟

  指导学生在阅读分析中注意修辞对所描写得景物以及作者情感的作用。

  第一部分(第1节):盼春(“盼望着,盼望着” 拟人、反复修辞手法,反复朗读。)

  1.课文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盼望着”?

  明确:反复,表达期盼春天心情的急切。朗读时要上扬。

  2.“近”和“盼”有什么关系

  “近”准确地表达出春天还没有到来,照应了“盼”字。

  3.体会两个“着”、两个“了”的作用。

  明确:给人以非常亲切、柔和的感觉,两个“了”中又充满了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第2节----第7节):绘春

  第2段和第3至7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写春景,宏观勾勒;第3段至第7段是分写,微观描绘。

  这一部分是怎样安排写景的层次的?

  先总写,从大处勾画春的轮廓;后分写,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

  课文第2段。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一切”是总写,山、水、太阳是扣住“睡醒”,从大处落笔分写。由面到点

  体会“刚”字的作用。

  明确:“刚”照应“春天的脚步近了”的“近”。“近”是说靠近而未到,“刚”是说已到,才到。

  引导学生想象山“朗润”、水“涨”、太阳的脸“红”的情境。

  明确:山“睡醒”的情态用“朗润”描绘,这时林木抽芽,山川变绿,使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睡醒”的情态用“涨”描绘,再现了冰消雪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太阳 “睡醒”的情态用“红”描绘,表现出春日融融的暖意。

  体会三个“起来了”的作用。

  明确: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本段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明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刚睡醒的样子”“张开了眼”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欣欣然”的意思是欢欢喜喜地,赋予大自然的万物以人的感情,不仅人们喜欢春天,大自然的万物也喜欢春天。太阳的“脸红”则更使人感到春日的可爱。

  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再说,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节:春草图。

  初一语文《春》教案二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着不同的特征,每个人对于四季都有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特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现。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天的赞歌。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2、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特点。

  3、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揣摩词语和句子,体味文中大量的描写片段,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揣摩词语和句子,体味文中大量的描写片段,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1、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两课时

  1.创设情境 2.引导点拨法 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二、检查预习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二)写作背景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掌握生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è) 笼(lǒng)着一层薄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2.解释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要求“不动笔墨不动书”)

  2.文中从迎接春天写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3.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先自行解决,然后将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至全班。

  明确: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4.边读边用笔勾画出画卷中的景。(关键词)

  明确:草、花、风、雨、人们、山、水、太阳

  (这些景物作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像是一幅幅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我们可以给这几幅图画拟个名字吗?)

  明确:(展示课件)作者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注意春草图前有个总括轮廓,引导迎春图,迎春还可由1段的内容引导)

  5.课文的1段和绘春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思路:围绕“春”,先写盼春,再描绘春天的一幅幅的画面。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最后赞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气勃勃的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6.学习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7.学习第二部分

  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继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赏析。

  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学习春草图。

  问题:

  初一语文《春》教案三

  【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酝 酿 嘹亮 撑 伞 蓑 笠 稀 疏 抖 擞 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

  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2,理清文章结构: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初一语文《春》教案相关文章:

1.初中七年级语文《春》优秀教案设计

2.七年级语文《春》的教案设计范文3篇

3.初中七年级语文《春》优秀公开课教案

4.七年级语文《春》课后训练题及答案

5.小学五年级语文《春》经典备课教案模板

6.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设计

7.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

8.小学一年级语文《春天》优质教案

9.初中八年级语文《春酒》优质教案设计

10.初中八年级语文《春酒》备课教案模板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