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范文500字

  《狼图腾》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对草原、对狼痴迷的、让人悲伤的哭诉,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的礼物。虽仅仅一连串的故事,却体现了作者发自肺腑的感受。

  狼图腾读后感1

  一路读来,几番停顿,终于将这部50余万字的庞然大物拿下。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上讲,自是兴味索然,几无所获;若从历史与哲学思考方面讲,则是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全书的核心论点是“狼性”必然战胜“羊性”。之所以称之为“论点”而不是“主题”、“主旨”之类,还是因为把它看作了别样脸面的学术论文。作者经常跳出来酣畅淋漓地讲上一番,大段大段地讲,甚或几页几页地讲,全不藏匿他要表达的主题,不满足于将主题隐于人物塑造或是情节的铺排中,那样太累,作者或许不擅此道。总之,小说讲述的故事,只是“论文”的一个个论据而已。

  书中的故事不可谓不丰富,不可谓不精彩,作者讲故事的本领也差强人意,情节描述确是细致入微,让人如临其境。可是,最致命的一点是,统观全书,这一固连串的故事却构成了一种松散和沉闷的交响曲。《红楼梦》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境界自是连想也不敢想了,即便是长篇小说之最基本要求如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合理安排,也无从谈起。对,高潮,全书没有高潮,从而便没有精心为高潮而作的铺垫,读来无跌宕起伏,无峰回路转。“文似看山不喜平”,小学时就熟悉此语,我今天进一步加深了对它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的学养无庸置疑,作者体察事物的能力无庸置疑,甚至作者刻画场景的文字功底也无庸置疑。此三者对一个小说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还有更重要的,尤其是对长篇小说作者而言,尤其是对长达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的作者而言,这,就是驾驭鸿篇巨制的能力。鲁迅终其一生未写过一个长篇,甚至中篇也写得极少,给读者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他自称缺乏驾驭长篇的能力,我们可以说他是虚怀若谷,但也许我们还可以说他是有自知之明的智者。

  窃以为,姜戎先生正是缺乏这种驾驭能力。因此,他倾半生心血而作就的大书《狼图腾》虽然毫无疑问可以称为一部好书,但离“优秀长篇小说”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说它是一部好书,原因上面已经谈了几条,没有说到的还有作者极度认真的态度和深沉的忧患意识。不管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比如我,就并非同意他的全部观点——你都不能不被他对中华民族深厚的感情、对民族出路深深的思索、对民族劣根性深刻的认识所打动。基于此,我愿推荐你阅读此书,前提是你有足够的空闲时间,你有平和而不浮躁的心境,你有探寻作者所关注命题的兴趣。三者缺一不可。

  狼图腾读后感2

  额仑草原是一个战场,又是一个圣地。这是一个狼性冲天的地方,《狼图腾》用蒙古人最洁净,最豪放的语言,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千年迷雾,描述了一个北部的草原圣地……

  我不想讲述这一本书的内容,因为这本书中有无数个狼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寓意深刻。不得不说,在中国儒家思想推崇的华夏农耕文明之下,被厌恶、被唾弃的狼在这本书中是成功的。是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及顽强不屈的性格,才让狼在这个冰天雪地,危机四伏的额仑草原上走下来。

  狼是草原民族的兽祖、宗师、战神及楷模;蒙古人是富有狼性的人。当年成吉思汗冲进京城时凭得是什么?是那小小的几千战士?不,凭得就是那一种桀骜不驯的狼性,凭得是在冷酷无情的草原上历练出的毅力!而狼就是蒙古人最好的导师,正是这种精神和毅力,才带来了武则天,大清王朝。

  中国人是农耕主义的民族,文章最后很客观的描述了这一点。认为炎黄子孙来到华夏定居时,可能狼性尚存,但是当他们后来面对肥沃的土地和儒家大力推崇的“安居乐业”的农耕主义下,人们确实变得软弱了。后来,蒙古人大举侵犯,占领国都这就等于给炎黄子孙输血。输入狼血,才就造就了一个大元朝。但是,面对华夏大片土地和强大的儒家农耕精神,蒙古民族也被软化了。所以元朝也是败得最快的。到了清朝,被满族人统领江山,为什么小小的满族可以统领汉族?是因为满族人懂得将狼性和农耕文化结合起来,一边与蒙古族通婚,以增加狼性血统,而且保持骑射搏击之术。一边大力推举农耕,增加国家的财产和粮食。所以才可以统领江山三百年。

  最近,有人发现了一条原始的龙,用贝壳拼成的,但我发现其本身并非是现在的龙身,而像一只捕猎的巨狼神化的样子。而1971年在内蒙古三星他拉也出土了一条玉龙。我一瞧,这根本不是龙啊!尤其是头部,完全是狼头,长吻,翘起的嘴角,特别是眼睛,圆眼吊睛,完全是狼独有的特征,还有后面的“龙角”,其实是高耸的狼鬃。这些都是蒙古狼的特征。也只有把狼视为图腾的蒙古人,才可能雕出如此精美的作品。这就说明,龙图腾极有可能是狼图腾演化过来的。而且龙图腾是上下拱动的飞行,而狼飞奔时身体也是上下拱动。这就表示龙并不是由水中的鱼、蛇、蟒、鳄这等低级卵生动物演变过来的。因为鱼、蛇、蟒、鳄行进时是靠左右摆动身体前进,这是本质的区别。狼和龙之间,还有一只叫“饕餮”的神兽,饕餮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从正面看,它也十分像狼,圆眼吊睛,而且非常贪食。但是青铜器时代的人们很崇拜“饕餮”,为什么呢?是因为当初人们也爱贪食吗?可饕餮的吃相毫无神圣可言。然而与狼联系起来就明白了,贪食是狼的一个特征,一种代表,真正的狼是威武不屈,桀骜不驯的精神,这才是人们崇拜的理由。然而,后来农耕文化和儒家之人十分不解,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们要崇拜饕餮。于是他们将它改造,名为龙,让饕餮退位给龙!

  龙和狼同为图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现在呢?草原消失了,狼群没了,难道狼也要成为神话了吗?那有谁还会向往那草原上美丽神圣的腾格里①呢?那些永不磨灭的狼性又飞去哪里了呢?当主人公陈阵看到小狼飞奔时,飞去那千万年来蒙古狼灵魂的聚集处-——腾格里时,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自己心中的狼图腾,看到了人们千百年来向往的额仑草原,看到了永远神秘的腾格里。那狼图腾和蒙古人豪放的性格会永远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如果我们没有这本书,只有那些恶毒的谩骂和唾弃,那么狼,尤其是蒙古狼——这个中国古代最神秘的图腾,就会像宇宙中那些神秘的、黑暗的物质一样,远离我们,漂浮在腾格里。漠视着我们对他的无知和愚昧,渐渐地变成一个遥不可及而又神秘的,一个曾经出现过的高贵图腾。但是它会在我心中留下了那神秘的烙印,让我去细细品味。

  注:腾格里是草原上牧民口中的天堂。

  狼图腾读后感3

  我爱动物,所以我爱读关于动物题材的书,暑假里,我读了《狼图腾》这本书,它讲述了汉人陈阵和好友杨克来到蒙古大草原当牧民,遭遇了一件件惊心动魄的奇事,并突发奇想养了一只小狼。结果有一天当陈阵搬家时,小狼突然野性爆发,坚决不上牛车去新家,以致于在挣扎过程中受了重伤。为了减少小狼的痛苦,陈阵无奈之下忍痛把小狼打死了。后来,草原上的人用各种先近的武器捕杀狼,草原狼日益减少,最后导致草原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草原上的草被更多的大黄羊吃掉了,绿油油的大草原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繁茂景象,陈阵怀着悲痛的心情离开了草原,回到了北京。

  读完这本书,让我感慨万千。书中,狼群攻击人类,而人类又捕杀狼群,到最后,狼和人便产生了仇恨,闹得两败俱伤。我想:难道狼和人就不能保持和平共处的局面吗?小时候,童话故事里的狼在我的心中是邪恶的,可是现在我并不这么认为了,我倒觉得狼是一种有智慧、有勇气、又团结友爱的动物。也许大家也听过另一个故事,一个猎人去打狼,一只老狼为了掩护小狼而撞死在猎人的枪口上,这个故事不禁让我们感动,其实狼的母爱与我们人类一样伟大。我更加认为狼也是地球上的居民,他们也有权利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没有权利把他们赶尽杀绝。我们的世界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各个生物之间都有一种奇妙的生物链,缺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生态平衡,所以,任意捕杀动物的行为是违背自然之道的。

  这本书看似在描写动物,但却让我明白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信任”,当陈阵给小狼拔牙时,他一点也不提防,说明他非常信任小狼,而反过来,小狼也没有担心陈阵会伤害它。我想:在狼与人之间都可以有这样真诚的感情,那么我们人与人之间更应该拥有这种高贵的品质。除了“信任”,我还感受到了许多狼身上的优秀品格,如书中写到“狼为了咬杀马群团结一心,视死如归”,这些品质应该为我们人类所用。

  《狼图腾》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像狼一样勇敢坚韧、像牧民一样纯朴善良!

  狼图腾读后感4

  第一次见它,是在同学家里,翻了几页觉得不错,就从同学手中借来了,暑假两个月时间把它看完了,合上书本,心中有种冲动。

  从《狼图腾》的最开始到最后,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由绿茵茵的草场到光秃秃的沙漠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了人类部分农耕人民的愚蠢行为和思想。因地制宜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草场应放牧,而不能农耕。草场经不住牛耕啊!但他们偏不听智者的话,北方的沙尘暴就是他们留下来的灾难。这是多么不公平啊!他们劳动的成果属于他们,而他们留下的灾难却留给我们,并一直到今天。

  带着诚挚的心情,真诚的目光,站在远方看着他们。腾格里给了它们灵敏的耳朵,敏锐的目光,敏捷的身躯,聪明的大脑。它们的指挥决不低于人类。而它们坚强的精神和死也不屈服的毅力则大大超过人类。

  读完最后的一个字时,我的心情由在开头的激动变成了莫名的悲伤。是为草原吧?是为无辜的生灵吧?是为人物的命运吧……

  作为一个读到《狼图腾》的读者,恐怕评论家周涛的言语名副其实!的确,几千年的文化深湛使我们这个深受其益且深爱着儒家——这个统领中国地道,国产的,只对宽袍大袖的迂腐的儒生管用的思想的我们变的过于麻木,过于谦卑,过于迂腐。以致于出现了鲁先生笔下“一群读书人在车上见到一空座,便‘请’‘请’地谦让起来,车一开,众人便都倒了”的笑剧。

  难怪,由许多游牧民族把它作为民族的图腾,蒙古民谣中甚至还有狼嚎的声音。蒙古人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从狼身上学到的。游牧民族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来源于草原民族于草原狼群长期,残酷和从不间断的生存战争。因此,蒙古草原民族,绝对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农业民族和其他游牧民族,更善战,更懂战,更具有先天的军事优势。从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的历史来看,那些在人口和国力上占绝对优势的农业文明大国,却经常被蒙古高原的游牧小民族打得山河破碎,丧权辱国。到宋末以后,干脆就被成吉思汗蒙族入土中原近一个世纪。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也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农耕的汉族没有卓越的军事狼教官,没有狼陪练不间断的严格训练,古代汉人虽有孙子兵法也只是纸上谈兵,更何况“狼子兵法”本是孙子兵法的源头之一。

  让我们背对一些破坏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和捕杀狼群的农耕人民,向神圣的勇敢的狼鞠躬!

  狼图腾读后感5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狼图腾》。这本书非常精彩,好像有只无形的大手,把我带进了书中的世界,让我欲罢不能,我一口气把这本厚厚的书读完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在内蒙古额仑草原当羊倌的时候,对草原狼很有兴趣。他们好不容易掏了一窝狼会,可有六只都被送给了“腾格里”(蒙古人心中的神),只有一只留了下来。小狼十分聪明,在没有母狼教导的情况下,自己根据太阳的方向,为自己挖了一个冬暖夏凉的洞,安全地住在里面。小狼渐渐长大了,它听着半夜的其它狼嚎,自己揣摩学习,终于学会了嚎叫,而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陈阵更喜欢它了。可狼的天性和固执的性格决定了它的命运,小狼在主人陈阵更换草场时不愿意被牛车拉着走,使他受了重伤。最终,为了小狼的尊严,陈阵按照草原的仪式把它安葬了。

  小狼的自由独立、小狼的强悍卓越、小狼超强的智慧和才能、小狼不屈不挠高贵的灵魂、小狼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小狼的亲情和友情,让我一次次的感到震撼和感动。记得我做奥数的时候,有一道题我想不出来,就急忙向爸爸妈妈求救,可妈妈过来,指点一下,就立刻做了出来。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这时我要有小狼的精神,独立多想一会儿,应该就可以自己把这道题做了出来。对照小狼的智慧和毅力,我真是感到惭愧啊。我不能老依赖父母,我应该有狼的独立精神,这样我才能快快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这本书我将永久珍藏,书中的小狼深深刻画在我的脑海里。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自尊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我觉得,做一个有狼性的人,才会让自己更加坚强!

相关文章:

1.关于《狼图腾》的读后感10篇

2.《狼图腾》读后感初中作文范文10篇

3.关于《狼图腾》读后感7篇

4.关于《狼图腾》读后感500字8篇

5.关于《狼图腾》读后感500字6篇

6.关于《狼图腾》读后感600字8篇

7.关于《狼图腾》读后感5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