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汇编三篇)

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精选3篇)

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篇1

20__年,我局紧紧围绕,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强化监管和监督本事,以“三大建设”和“六项专项整治”为重点,将食品卫生做为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来抓,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均稳步有效进行。

一、健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业务股所长任组员的食品安全监管领导组,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全面统筹领导,成立食品安全工作督察组,实行分片包干、协调负责、网格化监管的工作机制,经过层层签订食品监管职责书,将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了我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顺利实施。

制定食品安全工作监管计划及方案,安排部署20__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根据20__年市食安办、市局、县食安委的安排,结合《20__年__市食品安全工作重点》的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赋予的流通领域监管职责以及上级信用分类监管的标准,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针对不一样的等级进行巡查,坚持按“六查六看”要求进行日常市场巡查。

二、狠抓食品安全基层体系建设

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依法规范食品流通许可证核发行

为。共发放流通许可证218户,换发流通许可证681户,变更食品流通许可证17户,注销食品流通许可证95户,截至目前在册食品流通证2224户。我局主要规范了过去对流通证发放的软件使用以及经营范围规范填写等方面,使批发零售区别开,并严格要求批发经营户的各项条件到达标准。做到换证一户规范一户。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本事建设

在全县强力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系统,经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深化监管方式,实现从传统的市场巡查到分层分类的网络监管,逐步建设全县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化平台,规范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目前已经查验食品数量1667条,商家总数142户,已出单商户数量122户,未出单商户数量20户,已出一单通数量18523条。今年,我局经过锁定食品生产和批发经营户办法,对这一工作努力推进有进一步进展。

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重点开展了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整顿工作。截止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6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3600户次,查处食品案件__件,罚没款__万元。

1、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结合20__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和六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求,按照“查隐患、抓反复、防反弹”的要求,突出本地区食品安全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场所,重点区域进行风险隐患大排查,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一是全面排查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学校周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是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内的现场制售活动;学校及周边食杂店出售的各类包装奇特、色彩多样的新奇食品和休闲食品等;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及周边食品经营户、农村食杂店和集市出售的酒、油、肉异常是羊肉及制品、散装食品和标识不全、来历不明的食品;车站、景区出售的地方特色食品和节日热销食品。

二是全面筛查重点品种。开展流通环节调味品、乳制品、食用油专项检查。按照上级工作要求,重点检查主体资格,进货查验制度等,对标签、标示等感官质量指标进行重点检查,强化流通环节食品标签标识检查,进一步解决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严厉打击篡改生产日期、伪造产地、涂改标签以次充好、伪造冒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及“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等违法行为。检查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07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20户,发现个别食品经营户台账记录不规范、索证索票不全,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三是全面检查重点经营主体。以流通环节食品加工小作坊为重点,加大流通环节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打击销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进一步提高经营者自律意识,使流通环节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认真开展畜禽肉及肉制品、酒类专项整治工作。

具体安排部署了“两千两类”大行动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肉及熟肉制品、酒类的集中检查,实施“两千两类”大行动活动。开展“两千两类”大行动活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65人次,出动车辆65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012户,其中检查酒类经营户680户(批发户10户,零售户670户),检查肉及肉制品经营户332户。立案1起,查获过期火腿肠12根,罚款__元。

3、开展食品“三小”专项整治。按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大对“三小”生产经营者的规范和治理,鼓励“三小”经营者在集中市场经营,对不贴合许可和备案登记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6月28日对97户“三小”经营者进行了集中培训。

五、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

经过3.15、4.26设立展板、咨询台,理解现场咨询,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在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宣传栏,完成食品安全宣传栏全覆盖目标。深入学校将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发

放至经营单位。组织优秀食品企业和经营户下乡宣传优质食品和品牌,增强群众食品消费信心。6月17日参加县政府组织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设立食品安全宣传投诉举报台、咨询台,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帮组群众解疑释惑。并组织大中型食品经营户参加宣传,设立宣传咨询台,安排食品经营企业在农贸市场、超市、学校门前以及繁华路段、主要干道、广场悬挂宣传标语、条幅,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现场理解咨询人数58人次,张贴海报标语11条,制作专题展板3块。佳和超市利用电子广告显示屏、宣传海报等刊播食品安全标语和食品安全知识

六、按照计划及时开展食品抽检工作。

20__年我局开展了食品抽检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食品抽检计划,共抽取了乳制品、肉制品、膨化食品等58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

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篇2

为做好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用人单位应设置设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五、用人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九、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十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篇3

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然而,在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租地风险频发,经营非粮化、土地利用非农化、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等现象屡有发生,亟须建立和完善工商企业租地经营风险防范制度。

一、农业经营风险的根源、类型与特点

1.农业经营风险的根源农业经营风险的根源在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生产既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又是自然再生产过程。正是由于这个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生产过程需要多种要素参与,并且对气候、环境等约束因素具有敏感性。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性,放大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影响,增加了农业经营的风险面和深度(彭一艺,1997)。衡霞和杨明洪(20__)通过对订单农业分析指出,公司与农户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两者只是一种用契约关系维系的松散联合,契约风险必然内生于这种经营模式之中。还有的学者从农业产业化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农业产业化优势在于抵御市场风险、降低技术风险,但会带来农业自然风险的集中集聚,而且还新增了违约风险(尹志超等,20__)。

2.农业经营风险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农业风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查斯虎等(20__)考察了“公司 + 农户”经营模式风险,认为企业经营中存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信誉风险和管理风险五种类型。有的学者则认为企业经营中,除了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常规性风险之外,还存在契约风险、制度风险、信贷风险、资产风险、个人风险等类型(杨春、张岳恒,20__;洪民荣,20__)。20__ 年,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农业风险管理报告中,将农业风险分为价格风险、生产风险、收入风险、财务风险与体制风险五类(杨明洪、俞雅乖,20__)。此外,农业还可能受政策的影响,农业政策的变化也会引发一定的农业生产风险(尹志超等,20__),这对各国来说均如此。

3.农业经营风险的特点农业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杨明洪、俞雅乖,20__),而农业企业风险中的契约风险又具有不可度量性、扩散性、不可控性与交织性等特征(衡霞和杨明洪,20__)。契约风险是农业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契约风险与自然风险叠加,导致企业经营风险频发。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影响面广、潜在危害大等特点,处置不善将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生产结构调整(杨春、张岳恒,20__)。尤其是,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地,容易挤占农民就业空间,可能将经营风险向农村社会传导,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二、工商企业租地经营风险的案例解析

1.联想佳沃集团基本情况佳沃集团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典型代表。佳沃集团于 20xx 年正式成立,是联想控股的现代农业板块公司之一。该集团秉承“好产品从种植开始”的理念,致力于“田间到餐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品牌农产品,形成了从品种选育、种植管理、采摘分选、冷链物流,到营销网络的全产业链业务模式。佳沃集团还在智利拥有 5 家水果种植公司,分别生产蓝莓、猕猴桃、提子、核桃、车厘子和柑橘等高品质水果。佳沃(青岛)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xx 年 9 月注册成立,是集团负责果品产业的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蓝莓等水果的品种繁育、种植栽培、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等业务,是目前全国蓝莓种植面积最大的企业。目前,佳沃集团在国内通过直接租赁土地,建有高标准示范种植基地近 3 万亩,通过签订协议、进行连锁经营的合作基地约 10 万亩。实践表明,佳沃集团利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优势,将工厂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以及先进的产业技术和营销手段引入农业,并通过自建基地、联合合作社带农户和入股等多种模式发展一体化经营,提升了农户在农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2.联想佳沃集团的经营模式

第一,自建基地模式。佳沃集团通过与村委会签订流转合同,租赁农户土地,统一整理后建为示范基地,开展自主经营。目前,公司直接租地面积为 1.1 万亩,示范基地实行四级管理,即基地主管—片区管理员—技术管理员—承包农户。基地主管和片区管理员为公司员工,技术管理员和承包农户可以为当地农民。一般每个承包户承包 4—5 个暖棚或10—20 个冷棚,主要对大棚内蓝莓树进行日常管护。承包农户的管护费每年每株 9—12 元,一般每个大棚占地约 1—1.5 亩,每亩约 300—400 株蓝莓树。这样,承包农户每年的管护费用在 4—6 万元之间。此外,农户还可以在基地打工,获得剪枝和采摘等其他务工收入。

第二,托管模式。托管模式是佳沃集团典型的经营模式之一,主要表现为公司与规模经营主体基于产业链环节进行分工合作。以西官庄合作社为例,20xx 年合作社在当地流转 280 亩耕地种植蓝莓。20xx 年公司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流转土地、购买苗木、兴建设施等前期投入,然后将建好的基地托管给公司管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实行质量监管并负责销售。公司和合作社按销售收入的` 35%和 65%的比例分红。

第三,ODM 模式。佳沃集团通过入股区域种植商,实施“植入式”管理,在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利益共同体。区域种植商既可以是公司、合作社,也可以是家庭农场、专业农户。例如,在平度市明村镇,公司通过向区域种植商入股 20%,并将自建基地的管理模式移植到合作基地。区域种植商占股 80%,主要负责兴建基地、购买苗木、支付人员及农资成本等,并对种植基地进行日常监督。销售收入实行二次分红制,即先以3∶7的比例对销售收入进行初次分红,再按2∶8股份比例进行二次分红。3.不同经营模式的风险分析在自建基地模式下,公司投入大、周期长且自然风险较高。公司需要在 1 万多亩基地上进行土壤改良、沟渠道路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前期投资。由于蓝莓属于多年生植物,从苗木移栽到结果至少需要 3年时间,这也意味着公司必须持续投入 3 年。在市场风险方面,佳沃集团独立承担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风险较高。在管理方面,佳沃集团需要实行雇工经营,监督成本较高,但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公司可以严格控制技术、品种以及管理农户生产行为,可以有效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契约风险方面,公司以村委会为中介,不与单个农户直接联系,交易成本较低。但与农户相比,村委会的谈判能力更强,公司仍然面临一定的契约风险。在托管模式下,佳沃集团不负责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营规模也较为适中。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由合作双方承担。在管理方面,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在监督和指导农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不需要流转土地,而是与规模经营主体签订托管协议,因此契约风险较低。与自建基地模式相比,公司采取托管模式投入较低,但对基地的管控水平也较弱,获得的产品收益也较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