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接物礼仪(精选5篇)
1、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2、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如果家中不够干净整齐,显得凌乱,要做些必要的整理,并向客人致歉。
3、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如果是夏天酷热,要递扇子,或开电扇。
4、吃饭时来客,要热情邀请客人一同进餐。客人吃过饭后,要送上热毛巾,并另换热茶。
5、接受客人介绍对方时,姓名职务必须逐字清楚;须先将年轻者向年老者介绍。
7、客人来时,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并安排家属陪着,然后再去干自己的事。
8、客人坚持要回去,不要勉强挽留。
9、送客应到大门外,走在长者后面。
10、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
尽管人际关系的建立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自幼为邻居;有的十年同窗,有的志趣相投;有的同甘共苦……但是,从互不相识到形成友谊,一般总要经历以下三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1、觉察阶段:觉察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前提,谁也不会生下来就有朋友,总是从互相以对方作为知觉和交往对象开始的。在茫茫的人海之中,有的对面相逢;有的擦肩而过,由于没有交往的'动机,没有特别注意,时过境迁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一方已觉察到另—方的存在,并进行详细的知觉和判断,才说明有了结交的表示,有了面对面的交往。
2、表面接触阶段:这是人际间最为普遍的关系。如一般同学、同事和邻居,虽然经常见面、经常打交道,但只此而已。来则聚之,去则散之,只是角色性的接触而无进一步感情上的融合。
3、亲密互惠阶段:经过一个阶段的交往彼此从熟悉到了解,从了解到主动热情地关心和帮助对方。这种亲密互惠的关系又可分为三种水平。
第一种是合作水平。比如科研团体的成员;业余兴趣小组的成员,同班同学;同一教研组的老师,等等。这种以共同行为联结起来的人际关系,感情的依赖性不是很强的,分开后,可能就彼此淡漠了。只是在共同活动过程中,能够互相融洽相处。
第二种是亲密水平。这时,彼此情感的依赖性较大而内心沟通不足。双方不仅共同活动,平时也常在一起相处,不分彼此,在一块生活、学习和工作感到很愉快;分离时,彼此惦念,久不见面十分想念。
第三种是知交水平。这时,彼此在对方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无话不谈、相互引为知音、心心相印。双方不仅有着强烈的情感依恋,而且在观点态度、志向目标上都趋向一致。任何外力都难以拆散。正如孟子说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乃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
1、进入室内之前应敲门。未请入,不可闯入;未请坐,不可坐下;雨伞等物,应留于室外或主人指定处。
2、主人有事,应速退去。
3、未见主人,可留便条。
4、旧客去时,新客应起立相送。
5、访问时间要选择在主人方便的时候。
6、室中珍贵之物,未经主人允许,勿要拿起耍弄。
7、坐应讲究姿势,注意适当和自然,如坐得笔挺,不敢动弹,未免拘束,主人也尴尬;坐没坐相,翘腿乱抖,就放肆了,主人会难堪。
8、作客不可始终不作声。
9、不要时常看手表,或做出心烦意乱的样子。
10、初访,不宜久坐。
11、探望病人,应注意安静,要尊重医护人员的意见。
12、亲友、同事、同学、老师生病,应去探望,但不宜久谈。
13、平时不相识者,不可贸然造访。
14、说了告辞,应立即起身。
1、什么是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礼仪是由哪几项基本要素组成?礼仪是由(1)礼仪的主体;(2)礼仪的客体;(3)礼仪的媒体;(4)礼仪的环境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3、什么是礼貌?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4、什么是礼节?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5、什么是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6、什么是仪式?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7、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代发展性。
8、礼仪的四个原则是什么?(1)尊重的原则;(2)遵守的原则;(3)适度的原则;(4)自律的原则。
9、礼仪的功能有哪些?(1)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2)它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3)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4)它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10、为什么要讲究礼仪?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11、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具体来说,首先,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礼仪的约束靠道德修养的自律。
其次,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
再次,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国自古就十分注重礼仪。而且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真诚、文明、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体现自己有礼、有节、有度的修养和风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思考。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为本”。“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尊重。“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礼者敬人就是你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尊重自己也好,尊重别人也好,你既有礼,礼就是尊重,又有仪,仪就是表达。没有礼是没有仪的。
礼仪的几大原则就更充分体现了它的规范和要求:
律己。律己就是自我约束,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构成。对待个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
敬人。在礼仪中,有关对待他人的做法,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重要,这一部分实际上就是礼仪的重点和核心。而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宽容。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要时常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
平等。礼仪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平等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的体现,其核心问题是尊重以及满足相互之间获得尊重的需求。在交际活动中既要遵守平等的原则,同时也要善于理解具体条件下对方的一些行为,不应过多地挑剔对方的行为。在礼仪的核心点,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这一点上,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身份、财富以及关系的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给予不同待遇。但可以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
真诚。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运用礼仪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理解并接受。
适度。这要求在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及其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从俗。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礼记》中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俗话说“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些劳动人民有益的格言都说明尊重各地不同风俗与禁忌的重要性。
礼仪无小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礼仪在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大凡一个成功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
礼仪的主要功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外塑形象美化自身;再者就是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作者: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