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推荐32篇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选32篇)

内容导航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4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5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6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7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8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9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0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1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2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3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4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5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6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7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8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9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0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1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2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3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4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5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6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7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8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9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0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1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2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我担任的四年级音乐教学工作,都是农村学生,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较差,学习音乐的兴趣较高。 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音乐课时纪律比较好,每个学生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规律。

2、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

2、 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3、 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十二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习竖迪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 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 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己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五、教科研课题研究

1、有关音乐方面的各种资料。

2、 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己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六、教学进度表

一首歌曲用一课时,其次还安排5至6课时的音乐欣赏课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认识元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掌握行省制度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

【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 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的。

2.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 。

3.(1)由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 事务;设 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置________,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 ,负责管辖澎湖和________。

(2)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________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1)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 地区用兵和招降,吐蕃归附后,蒙古统治者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________直接统辖。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3)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 区域。

二、合作探究

与前代相比,元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三、练习巩固

1.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它”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行政 军事 监察 B.行政 外交 军事

C.财政 监察 外交 D.财政 军事 监察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

4.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5.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这表明( )

A.黄岩岛等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B.当时中国元朝的皇帝是成吉思汗

C.蒙古族比汉族强大

D.元代疆域比唐代更加辽阔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元朝的版图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大的。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中国台湾等地区亦都处在中央王朝管辖之下。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元朝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对西藏、中国台湾进行管辖?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元朝 统一 最大 2.融合 3.(1)中书省 军事 御史台(2)行省 4.(1)澎湖巡检司 琉球(2)中国台湾 5.(1)西藏(2)宣政院(3)地方行政

二、西藏正式成为元朝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1.D 2.A 3.C 4.C 5.A

6.(1)行省制度。元朝的疆域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2) 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

本学期我仍旧担任七年级六班的班主任工作,依据学校政教处的德育工作计划,特制订我的班级工作计划

一、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六班共有在籍生28人,女生14人,男生14人,住宿生11人,通勤生1人。通过一个学期的相处与教育,我的班级的学生的品格良好率为98%以上,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守则》、《规范》、校规校纪、班规班纪,作息制度,学生总体学风正,风气浓,向心力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参与活动性的积极性高。但是班上13人来自独生子女家庭,3人来自特殊家庭,因此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做事的自觉性不强,在班级劳动过程互相推委,而且,学生的整体的体育素质不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生的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加强文明礼貌养成教育,重点用《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松江中学学生纪律卫生考评办法》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遵守纪律、讲究卫生、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2.加强法制纪律安全教育,确保在校学生安全无重大事故和违法犯罪。

利用早班会和班团会等时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用火用电安全、防震防才踩塌等事故的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3.构建好学校、社会、家庭这一强有力的德育桥梁。

经常性地与家长进行联系,通过电话访谈、请家长到校访谈、到学生家进行家访等方式,在教育学生上与家长达成观点一致,共同教育好学生。

三、主要工作及实施措施

1、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细致到位

要求每一位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让良好的习惯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以良好的行为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组织学生利用班会时间深入学习好习惯条例,切实抓实学生好习惯的培养。

2、加强班集体建设,每天由值日班长记录班级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学生日常行为日量化管理。坚持一日三扫的卫生制度,重视培养学生卫生保持的好习惯。

3、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充分利用一切阵地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治的能力。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县级以上、县级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

5、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所开展的与环保、卫生、美化等有关的公益劳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学生不在班级、走廊、室内外乱扔垃圾,并教育他们能够随手捡起地面上的垃圾,提高学生的美化校园环境的意识。

7、开好家长会。按照学校的规定,定期召开部分家长会议,或请个别学生的家长到校,从而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做好家访工作,每个学年要对本班的学生家庭普访一次,特殊学生不少于两次家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引导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教育子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而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8、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给学生提供及时的个别或团体心理的输导。

各月主要德育活动:

三月:学雷锋、树新风

活动内容活动负责人活动时间

1、学生仪容仪表检查政教处、团委3、5

2、庆三、八节活动:为父母洗一次脚政教处3、8

3、学雷锋实践活动团委3、18

4、板报:学雷锋、树新风班主任3、14

5、“好习惯养成条例、德育知识”测试政教处、团委3、28

6、班会:新学期安全教育3、9

学习“好习惯养成条例”团委、班主任3、16

四月:法制宣传

1、清明节扫墓活动团委4、4

2、法制宣传月活动

①手抄报评比政教处、艺术组

②法就在身边主题班会班主任4、13

3、清理校园周围白色垃圾总务4、11

4、班容班貌检查政教处4、9

5、板报:做守法中学生一年级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二年级团委、班主任

6、社会实践活动---“法律知识宣传”团委4、20

五月:爱国主义教育

1、美丽延边我的家:演讲比赛政教处、语文组5、14

2、感恩母亲主题班会班主任5、12

3、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政教处5、18

4、趣味体育活动比赛团委、体育组5、28

5、庆“五四”征文活动政教处、语文组5、7

6、板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班主任

7、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5、20

六月:读书活动月

1、读书交流活动、读书知识竞赛政教处、语文组6、8

1、毕业典礼、文艺汇演政教处、团委、体育组6、22

3、禁毒日教育活动政教处6、20

4、开展校园之星评比活动政教处、团委6、15

5、板报:品味书香团委6、8

七月

1、做好本学期班主任量化考核,完成“优秀班级”评比

2、暑假活动安排(根据教育局要求)

3、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长白山”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复习时依据课程标准,实施“学本课堂”研究方案,设法引导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材施教,设法在学生里挖掘数学尖子生(110分以上),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提高学生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力争期末考试考取得优异成绩。

二、复习原则

1、 基础性原则

钻研课标,掌握课标要求,低起点复习。回归课本,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面向所有学生,尤其是中游及中游稍偏下的.学生,让所有人都有所收获和提高。

2、 框架性原则

梳理知识,扫除盲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提升。

3、 规范性原则

强调例题的示范作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思考和规范地进行书写。要让学生对几何证明由“有感觉”过度到“有把握”,解题由“会做”到“做对”。

4、 先学后教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教了还不会的不教。

三、时间安排

12月30日——31日 第二章复习

1月4——6日 第三章复习

1月7——9日 第四章复习

1月12——13日 第一章复习

1月14日——考前

综合练习

1、前途理想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总结期中考试情况,成绩好的同学不要骄傲,成绩差的同学不要恢心,通过本学期复习,力争期末考取得好成绩。

2、在复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题型的训练。

3、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4、做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采取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争取合格率和优良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5、 课前训练:4至6个小题目,用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自主回顾本节知识,以学定教。

6、 知识梳理:根据课前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但必须以题目为载体,不能“空对空”。

7、 典型例题:精心选择3至5道例题,用来突破重点,分解难点,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学生学会规范分析,规范解题过程。 8、 课堂练习:保持20分钟作业量,进行及时巩固。

四、教师分工:

每人一章,把本章重难点及易出错的题归纳整理。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5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习抒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教学方法:写作--修改--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没有无心之文”,写作离不开情感的抒发,无论记叙、议论甚至在说明事物时,作者的笔法都带着自己的感情,情感就是文字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时怎样抒情。

二、写作指导

1.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2.除了直接抒情以外,还可以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即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法: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法: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②触景生情法: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

③咏物寓情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④咏物言志法: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

⑤融情于事法: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⑥融情于理法: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⑦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文一、片段作文

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

写作提示:

1.选择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例文欣赏:

我总是呆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让我化作羽毛,徜徉在这无边的回忆。有时我沉默,不是不快乐,只是想把心掏空。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多几分快乐,少几分忧愁;多几分幸福,少几分痛苦;多几分憧憬,少几分绝望。相信阳光必将驱散阴云,雨后彩虹终会露出她醉人的微笑。

作文二、我的家乡

写作提示:

1.写作内容:可以写家乡的景色、特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有侧重地写作。

2.写作时,可以直接表达感情,也可在描写、叙事中渗透感情。

3.写完初稿后,要进行修改。

例文欣赏:

我的家乡

望着被云雾笼罩的天空,回想起童年时候的家乡。一丝思念便涌上心头。虽然说时隔了十年,但是那时的景象仍然记忆犹新。童年,是一支小夜曲,悠久,绵长;童年是一幅山水画,让你永远欣赏;童年,是一片奇异的星空,神秘无穷;童年,是一汪清泉,洁白无邪;童年是一种心情。回忆童年,像咂摸一瓶陈年老酒,时间越久,味儿越浓。

袅袅青烟在家乡的上空飘荡着,屋檐边的瓜架上倒挂着丝丝未出藤的小瓜苗,几只鸭子迈着方步,在院子里觅食。那时的我,总是坐在屋门口,摇着奶奶的小扇,偶尔的望着天空。一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时的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亮。清澈的小溪,泉水淙淙。枝头的鸟儿,啁啾歌唱。花间的蝴蝶,翩翩起舞。连田遍野,一望无际。把人们的烦忧一扫而空。我喜欢徜徉在这碧绿的天地里,更喜欢伫立在那飘散着泥土之香的小山丘,眺望着那使人充满活力的田野,载着满怀的绿意回故乡。我爱家乡,喜爱家乡的雨天!每当下雨时,天是雾和雨织成的朦胧,白茫茫的一片;那三三两两的茅屋,静静地横陈着,接受雨水的洗礼;路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只有那不堪寂寞的鸭群,不停嘎嘎着,白长袍的鹅先生,站在屋檐下,伸长着颈子,享受着雨水的淋漓;这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仙境地。

这里的夜宁静而又美丽。天上的星星静静地向我眨着眼睛,浓密的森林在我身后伫立着,淡淡的星光一直披撒到那树尖上,为树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不时有蟋蟀在草间鸣唱,小鸟在林间低鸣,空气中还飘有淡淡的奶牛味,让我感受到了这家乡夜晚,是那么的宁静,是那么的美丽。

我爱家乡,爱它的河流,爱它的雨天,更爱它那宁静的夜晚。

【点评】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家乡,回忆了家乡的河流,家乡的雨天,家乡那宁静的夜晚。文中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我们读者深有体会。

作文三、我的烦恼

写作提示:

1.选材: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选择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内容。

2.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例文欣赏:

我的烦恼

娇艳的蔷薇因为昂翘的刺而不再可爱;醇美的酒因为浓烈的酒精而不再芬芳;盛灿的爱因为太深而成为甜蜜的负担。

--题记

“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种如何孤寂、烦闷的心情。青春需要活力的舞伴。跳跃的细胞却在渐渐被爱吞噬。

天气晴好,浮云在空灵的世界自由飘荡,阳光暖得融化了心。

“出去逛?”“啊?这……好吧。”

安静地撂下了电话,心里却是澎湃的海潮在击鸣。我应允了邀请,可我又该如何面对那张严肃的面孔,求得应准;或是偷偷溜出去,抛下一颗焦灼的心。我慢慢推开了门。

“妈!”我轻轻地唤了一声。

“嗯?”她在忙碌,忙碌于那堆油腻的碗筷。冷冷的水声中偶尔碰撞出沉闷的咳嗽。

“我……同学约我去玩?”

“谁?”她立马转回了身,警戒地望着我。

“是……”是啊,对方是一个成绩并不怎么优秀却善良到让人心疼的女生。但,妈妈相信的只有拥有漂亮成绩的人。她只能看到这些。

“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每次考试都不落前三名。”我只觉得手心渗出了细密的冷汗。是啊,对面是一个爱我如此深的人,我怎么能欺骗她,伤害她?

妈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泡沫中隐现的是一双沟壑纵横的手,写满了沧桑的苦痛。我的心隐隐抽搐了一下。肥皂泡的梦被爱裹得紧紧的。

青春的生命需要自由的飞翔。有一天,我将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蝶。爱却在永远裹紧我的翅膀。沉重、甜蜜的负担。

--后记

【点评】这篇习作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叙写烦恼,妈妈的爱成为我沉重、甜蜜的负担,令我烦恼。开篇有题记,结尾有后记,构思巧妙,深化了主旨。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课程标准5-1:选择衣食住行等的事例,了解到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课程标准6-3: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二)教材分析

唐朝前期经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的努力,出现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盛世景象。这正是课程标准4-2里提出的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本课主要展现的是唐朝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开明,文化发达,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流频繁的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以及一个泱泱大国开放的大家风范。唐朝于公元618年建立,907年结束。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本课时一方面用大量的图片展示唐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及多姿的社会生活,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唐朝繁荣的印象。而这正是课程标准5-1里提到的选择衣食住行等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另一方面又蕴涵着出现盛世景象原因的分析。唐朝前期经济的繁荣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唐朝跻身当时世界级的经济大国。唐朝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尤其是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新发明曲辕犁和筒车,与课程标准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关系十分密切。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唐朝长安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更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值得后人引以自豪。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交流频繁,使唐朝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中西交融。这正是课程标准6-3: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所要求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唐朝经济的繁荣既是唐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直接结果,也与唐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有关。

(三)学生分析

(1)通过前面帝国新政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唐朝唐太宗贞观之治,以及唐朝国家政治体制和科举制的一些情况。有部分同学观看过《贞观长歌》等影视作品。这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作为现在的初中学生,身居城市之中,对农业情况了解得较少,要想理解当时农具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以致使社会经济出现繁荣局面,比较困难。

(3)学生不喜欢死气沉沉、干巴巴的历史课,他们最想把历史学活,能学以致用,能亲身体会和参与,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欢乐的历史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简要叙述唐朝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期的“安史之乱”的大致历史走向。

(2)学生通过对曲辕犁和筒车的学习,能理解科技推动人类进步的道理。

(3)在了解盛唐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交流、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表现的前提下,学生能够各举出具体的一到两个例子。

2.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为什么说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你认为出现盛唐气象的原因有哪些?”等问题,初步学会运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分析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造: 曲辕犁和筒车的创制;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达;长安商业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多姿多采。

教学难点:分析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

(六)教学方式

以本课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主,启发法和讨论法为辅。使学生在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思考、讨论问题,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七)教学用具

曲辕犁的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布置学生查找资源。了解曲辕犁的构造;收集唐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及多姿的社会生活的图片。探究:为什么在唐玄宗时期会出现唐朝会出现盛世景象?探究方向:农业生产情况,手工业状况,商业繁荣状况。

(二)新课导入部分

通过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的学习和理解导入本课。诗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不正是唐朝盛世的一个缩影吗?设问:杜甫此诗中所描写的是历史上哪个时期情况?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由诗中所描写的内容,请你推断当时社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诗中描写的是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开元盛世不仅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还是中国古代社会鼎盛的时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盛唐气象》。

设计意图:通过杜甫的诗中所描写的繁荣景象现象让学生了解到历史上唐玄宗创造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全盛时代──开元盛世。

(三)师生互动部分

1.唐朝出现盛世气象的原因

(1)通过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导入新课后,老师出示三幅图片,他们分别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继续设问:当时是哪个皇帝在位?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唐朝进入盛世景象? 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吗?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唐玄宗所处“开元盛世”时代的知识掌握。而对唐朝进入盛世景象原因的探究,则需要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唐太宗所作所为,还要学习本课所涉及武则天“贞观遗风” 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对“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到“开元盛世”这样一个递进发展有了初步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决非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与他前几任的统治者的奠定的良好基础有关。

(2)探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设问:除了唐太宗、武则天的积累,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开元盛世的出现还与当时的政局稳定、唐玄宗任用贤人和励精图治等分不开。

设问:出现《忆昔》诗中所描写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景象出现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唐朝国势强盛,百姓富庶,粮食产量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密不可分。从而引出两个新出现的农具。

2.唐朝出现盛世气象的原因

(1)曲辕犁与筒车

设问:筒车是干什么用的?它有什么好处?

老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曲辕犁实物,让学生回忆以前的农业生产工具,说说曲辕犁功用。老师一旁释疑。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粗略讲解筒车的功用,着重讲解曲辕犁。通过实物认识曲辕犁并了解它的构造和用途。和过去耕地所用的犁的对比,感受曲辕犁的优点:犁架小、便于回转,操作灵活性,既便于深耕,节省畜力。先进的生产的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一:时空连线 梦回唐朝

现在北环卫视《盛唐气象》专题报道组特派四组记者为大家就盛唐时期的农业做现场报道

● 画面一:采访正在河边灌溉农田的农民

● 画面二:采访当地主管仓库的官员

● 画面三:采访正在农田犁地的农民

● 画面四:采访当地主管户籍的官员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这个环节所模拟的情景让学生回到唐朝,在刚才老师对唐朝开元盛世的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四个画面中的某一个来反映盛世情景。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都围绕一个中心---盛世来设计,从而牢牢把握了盛世的四个方面的表现。

活动二:小组探究

“唐人斯科特”

请阅读学习P94~P95的相关内容后,合理设想斯科特到达唐朝后在衣、食、住、行方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展示照片──这学期学校新来的外籍教师斯科特,利用他特殊的身份来设计活动,创设情景。

创设情境:高薪急聘!!!

北环卫视《盛唐气象》专题报道组唐朝都城长安城里外国人很多,报道组与他们沟通很不方便,急需翻译一名,薪金100000新唐币!你们觉得谁最适应?老师觉得这一个人比较适合。出示斯科特的照片。

1.“斯科特的变化”请同学们设想斯科特到达唐朝后衣、食、住、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圣诞节你最想要的礼物。

快到年底了,斯科特要回到学校主持圣诞party。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请你写一件最想让他从唐朝带给自己的圣诞礼物,并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用时比较长(从阅读相关课文材料、思考礼物、书写纸条、老师读幸运学生纸条等大概所需10到15分钟)规模大、参与学生人数多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怀着兴趣,带着任务去有目的的、主动的阅读课文中描写唐朝盛世期间手工业、丝织品、瓷器、商业的繁荣这些内容,又避免了老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的听这种乏味场面。活动首先从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外籍教师斯科特先生入手,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视觉上一下就引起学生们的注意。第一个情境的设计斯科物来到唐朝开元年间,他会在吃穿住行等方面发生变化:可能吃胡饼、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第二个情境的设计回老家将准备带些什么礼物,正好可以把书上的唐代的丝织品、唐三彩、珠宝等考虑进去。这两个情境的设计很好地把书上的唐代的社会生活这个内容运用起来,把唐代的手工业特色反映出来,这些内容更好地说明了唐代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3.唐朝的衰落

设计问题:安史之乱的时间:唐玄宗统治后期

叛乱将领:安禄山史思明

影响: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由老师从本节课所学大唐帝国的鼎盛,过渡到安史之乱唐朝开始由盛转衰,此部分,老师略讲。

4.你还有哪些疑惑?

老师接受现场学生的提问,出现个别解答不了的问题,可放到课后师生共同探究。

设计意图:老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对可能暴露出来的认识误区和存在问题,可以及时给予弥补和更正。

(四)课堂总结部分

一根主线:唐朝的繁荣原因: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政局稳定、任用贤人、励精图治

表现:农业(粮食产量增加、生产工具的改进)

手工业(丝织品、瓷器)

商业的繁荣(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社会生活(中西交融、胡汉交融)

安史之乱:时间:

叛乱将领:

影响: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巩固所学。

附:板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2)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3)能够独立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4)评价自己的环保意识。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处理信息及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社交能力。

(3).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

(4).通过在班级内做交流报告和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2)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的事例,初步形成这种观念: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应当遵循自然规律。

二、教学重点

(1)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难点

完成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到当地环保部门咨询有关生态环境状况。

(2)通过多媒体收集一些相关资料。

(3)帮助学生分组,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调查题目,确定具体的调查方法,制定可行性的调查方案。

2.学生准备

(1)笔记本、笔。

(2)确定调查方案。

(3)调查工具:如铁锹、塑料袋、集气瓶、污水取样瓶、手套、照相机、录像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三、教学难点: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四、辅助工具:PPT图片

五、教法设计:讲授法、启发法

六、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课型:新授课

八:教学程序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以 “抓耳挠腮落笔愁,胡编生套成文羞”导入,用上一次学生写的作文《在挫折中成长》所总结归纳的学生的选材情况引出对教学重点--选材三要素“围绕中心、真实、新颖”的讲解 。选材情况如下:

(1)写考试失利的20人

(2)写家庭变故,父母离婚的2人。 (据了解,父母婚姻幸福)

(3)写作业任务繁重,没完成作业的1人。

(4)其他选材5人。

请三位同学讲述上述选材情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一一引出写作选材三要素“围绕中心”、“真实”、“新颖”并板书。

2、详细讲解如何做到选材“围绕中心”。讲解围绕中心的三个要点:“确定中心”、“广泛取材”、“仔细删选”。接着出示一份案例《记一位助人为乐的同学》所选的几种材料:

(1)小勇同学学习刻苦,从乡下转到城里,英语基础差,但他勤学好问,一个学期就将英语成绩赶了上来。

(2)他爱好体育,在校运动会上为班级争了几个冠军。

(3)他课间很抓紧时间,珍惜分秒复习功课。有时同学课间遇到难题,他耐心帮助解答。

(4)他课间帮助低年级小童学抬水。

给学生2-3分钟思考讨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第四点是围绕中心选材的。然后再次向学生强调“围绕中心”选材应该做到的三步:“确定中心”、“广泛取材”、“仔细删选”。

进行练习:

从《误会》、《我长大了》中任选一题,你会选择哪些材料?以提纲的形式写下来,准备交流。(3-4分钟,通过交流分析讲述同学所选材料在“围绕中心”方面落到实处与否。)

3、以2个写作不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案例的“不真实”的原因,并抽同学讲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过的“不真实”的材料,从而讲解选材真实的必要性。案例如下:

“我今天看到一个老大娘从口袋里掉出了4张500块钱。我马上捡起来还给老大娘。老大娘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转身对老大娘说,我叫红领巾,雷锋叔叔是我的偶像。”

老师评语:“4张500块钱,下次带给老师看看。”

“今天是雷锋日,我拾金不昧。在公园捡到一亿元,全部都是10块钱的,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我把钱交给警察叔叔,受到表扬。”

老师评语:“你的语文书真够厚啊!”

接着出示一则选材真实的案例“妈妈夜晚为我洗衣服”片段:

“妈妈的身影朦胧在冷冷的、黯黯的灯光里,昏黄的光线让人感受不到一丝暖意。春寒料峭,风依旧像小刀一样锋利,吹割着妈妈的皮肤,可以想象水的温度是如何的冰冻着她的手。“嚓、嚓、嚓……”妈妈用她那柔而有力的双手一下一下的搓洗着,领子、袖口、前襟……单调的声音在清冷的夜里诉说着她无言的爱意,也一点一点地沉淀在我心底:那仔细的动作,让人觉得她手里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值得拥有的珍品。她的背影俯下,抬起,俯下,抬起……在这个寂静清冷的夜里成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无论岁月如何斑驳,它都是我心底永不褪色的技艺……”

请一位同学朗读,并抽同学分析这则材料选得真实,写的好的原因,然后总结同学们的回答:抓住细节、环境描写、修辞方法。

然后出示课件:“在我们班级生活中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细节。请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以“那一刻,我很--”为题,选择材料。思考后口头交流。”时间2-3分钟。抽同学回答后总结作文选材真实应该“观察生活,注意细节。”

3、讲解选材新颖。首先讲述何谓“新”,接着以《做早操》为题出示2份写作片段:

(1)一天,阳光明媚,我和哥哥去草地上做早操。

第一节12345678;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二节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三节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四节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2)一提起做操,我们班同学答案各不相同,有烦、无聊、害怕、厌倦……我觉得做操很高兴,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事发生。

平时,老师不在的时候,男生和女生就发生大战了。你看,做第二节的时候,男生连忙冲过去,用起了“泰山掌”,女生们几乎要摔到了。可是,女生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往右的时候,用了“如来神掌”,还好男生们稳定性好,只受伤。接下来往左时,男生用“葵花点穴手”,往右时,女生用“连环八卦掌”。有时几个男生或女生检到“暗器”,就用起了“小李飞刀”。

通过两者之间的截然不同进一步讲解选材新颖应当“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然后以“被咬过的苹果”为主题选择新颖材料。注意:“全面撒网,重点捕捞”

1-2分钟思考后抽同学讲述自己的选材,然后出示老师的选材:

①苹果像地球,奉献了甘甜却被人类破坏得伤痕累累。

②生活就像被咬过的苹果,并非十全十美,我们要热爱生活,尊重生活。

4、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

5、布置作业。

以《谢谢你》为题,围绕这一中心,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只写提纲。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9

一、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

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内容的设置:

全期教材共分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积极应对中考复习,进一步提高期末水平测试成绩。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在小学对社会科学的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本学期还应对他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及其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所以在新的一学期要做好会考复习总动员,让大家潜心投入到会考复习中来,争取在汇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

1、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

2、进一步学习高效课堂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3、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使优生得到发展,差生得到提高;

4、适当设计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定期举行单元考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查遗补漏;

6、引领学生开展复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20xx-20__学年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计划表(计36课时)

生物 教学班级 七年级 每周节数

2 教科书名 总授课节数 下册 36 上课时间

20xx.2.26

周次 1 时间 起至 教 材 内 容 (第一章至第七章)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26——3.3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3.6——3.10 3.13——3.17 3.20——3.24

第二节 人的生殖

第三节 青春期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探究三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 2 2 2 3 4 2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5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3.27——3.31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实验 测量和计算 6 4.5——4.7 4.10—4.14 4.17—4.21 4.24—4.28 5.8——5.12 5.15—5.19 5.22—5.26 5.31——6. 2 6.5—6.9 6.12—6.13 6.14—6.16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的流动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实验: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2 2 1 2 2 2 2 2 1 2 2 2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期中考试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激素调节

单元复习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6.17——6.20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单元复习

6.21——6.30 期末总复习

期末考试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

1.史料解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乌廷玉《隋唐史话》

2.教师讲述:吐蕃族的基本概况。

(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3.读图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松赞干布的情况。

答案提示: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还仰慕中原文化。

4.读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成公主远嫁的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情况: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2)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读教材,老师引导学生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

答案提示:(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目标导学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答案提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目标导学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画像。

2.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提示:(1)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2)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3)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3.史料解读。

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学生分组朗诵材料中的诗句并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特点。

答案提示:(1)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3)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5.填写唐朝书法和绘画大家的基本概况简表。

艺术家 代表作 作品特点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柳公权 《金刚经碑》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三、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了解了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学习了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尤其是与吐蕃的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还了解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学生提问、回答过程中,适时、合理引导。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1

一、复习指导思想

很快一学期过去了,又到了总复习的时候,我们7年级数学备课组几位老师通过集体备课时间商讨复习计划如下: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新课结束后大约有二十一天的复习时间,在本册书中基础计算较多也很重要,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加强,而在考试中计算也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应用题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学生应过基础关,对于较复杂的应用题要求优生掌握。几何部分的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中的计算证明学习是学生后续学生几何的关键,学生书写能力差,应加强练习。

三、复习分四个阶段

第一轮:系统梳理各章知识点,并将对应知识点的典型题目出成试卷,考练结合。在这部分以基础知识、基本题型为主,重点让学生回顾各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约用3天的时间。

第二轮:综合练习,以考代练。依据历年期末考试试卷及学生在分章节复习中出现的的问题进行综合测试。难度偏低,以巩固各章知识,形成综合解题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信心为主要目的。在订正试卷中以学生自己改正,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的形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纠错能力。约用3天的时间

第三轮:查找典型错误,弥补知识漏洞。主要针对学生在第二轮检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性错误,再出综合小卷进行训练或进行简单的变式练习。主要形式是穿插于第二轮复习中,判完每次测试卷,抽出典型问题,出成小卷子(适当变式,不增加难度),订正完试卷后作为课上练习。每三张综合测试卷后再出一张典型错误的大卷子,进行测试。本轮复习采用小试卷形式约用18天。

第四轮:实战演练。用历年期末考试卷进行期末模拟考试,并配以适量提高难度的综合性题目,使学生增加考试经验,积累解题方法。本轮主要以提高为目的,甄别出能力型学生与基础型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学习方法和应试方法的指导。本轮与第二轮用时六天。

四、复习内容、复习时间

1、复习第一单元,相交线平行线。由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知识覆盖全面,重点题型配备练习,时间;6月24日 1天

2、复习第二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由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包含象限内点的特征,坐标轴上点的特征,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对称点的特征,会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 ,并会简单的几何图形计算。

时间:6月25 日一天

3、复习第三单元。三角形。由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抓住基础知识,填空、选择题型要与考试对路,重点解答题题型要全面。加强几何知识内容的联系,注意综合运用,灵活掌握。时间:6月26日1日--2日

4、复习第四单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由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基础知识和简单计算,重注应用题型的选择与取舍。时间:6月28 一日

5、复习第五单元,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由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计算和实际应用,研究考题找准路子。时间:7月3日一天

6、复习第六单元,统计。由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统计图的绘制,会看统计图,在频数、频率定义上研究题。时间:7月4日

7、利用报纸和教研室篇子作专题复习,时间:7月5日6日7日三天。

8、综合练习和测试,复习各单元的同时,通过考查,(用综合练习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习,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时间:7月8日9日10日三天

(注重后期的辅导特别是辅差工作,安排好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相交线、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2、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通过对顶角性质的推理过程,提高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变式图形的识图训练,提高识图能力。

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一、情景诱导

教师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演示第五章章首图片为主体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欣赏图片(多媒体投影汕头大桥的图片、围棋的棋盘),阅读其中的文字。

师生共同总结:同学们,你们看这座宏伟的大桥,它的两端有很多斜拉的平行线,桥的侧面有许多相交线段组成的图案;围棋的纵线相互平行,横线相互平行,纵线和横线相交。这些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在我们生活的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那么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哪些角?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本节我们一起来学习相交线所成的角及

它们的关系。

教师板书:5.1.1相交线

教师出示一块纸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纸过程,提出问题:剪纸时,用力握紧把手, 把手

引发了什么变化?进而使剪刀刃也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究指导

探究提纲(请同学们利用8分钟时间自学课本第2页至第3页练习以前的部分,并完成探究提纲)

1、请你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2、你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发现“相邻”关系的两角_____,“对顶”关系的两角_______。请同桌比赛说说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并快速写下来。

3、对顶角有何性质?并用一句话叙述。

4、对顶角性质证明:(学生独立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已知:

求证:

三、展示归纳

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汇报。老师板书。

2、发动学生评价,完善。

3、教师画龙点睛地强调。

四、变式练习

(一、二、三题口答,四题先让学生做,教师巡回指导,然后让有一定问题的学生汇报展示,发动其他学生评价完善,教师情调关键地方,总结思想方法)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1、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新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和创造音乐的广阔世界。

二、学生情况分析

1、七年级的学生只升到初中。他们的勇气需要培养。他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敢于歌唱,热爱歌唱。

2、学生的基本音乐理论知识不够。他们应该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教学,从理解简化乐谱的.七个音调开始,并有充分的耐心。

3、鼓励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任务

1、七年级音乐有六个单元,主要通过歌唱、表演和欣赏。由于单簧管无法统一购买,因此无法实现性能等级。

2、除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外,课外合唱活动也安排在每周四足够的课时内进行。学生将从最基本的呼吸发音开始,慢慢精通,努力背诵5首以上的歌曲。

四、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唱诵《新世纪的新一代》、《歌唱祖国》、《西风之词》、《田园歌》、《樱花》、《划船歌》等教材中的以下歌曲

2、能够辨别钢琴、长笛、二胡、吉他、唢呐等音色

3、能够区分女性独唱、男性独唱、合唱、二重唱、合唱、轮唱、主唱和合唱的演唱形式。

4、通过欣赏,了解和感受音乐是如何描绘秋天的风景和表达相关生活的。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和器乐,感受音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亚洲音乐的基本场景和特点。

五、教材分析

1、教材强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性。

2、教材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材在歌唱、器乐表演、欣赏、音乐与其他文化的融合等方面都安排得很好。然而,由于农村中学缺乏条件,工具性表演无法被探索。

六、具体的课堂安排

单元1第2课

单元2第3课

单元3第3课

单元4第2课

单元5第2课

单元6第1课

因为教兔子舞和36步舞需要3学时,总共16学时。

七、合唱队的课堂安排(从第五周开始)

选择学生,声部分组编排

二班声乐训练

三班学唱《我和你》的主旋律和英文歌词

四班学唱《我和你》高声部衬低声部合唱

第6周一班试唱三声部合唱“我和你”基础声乐训练与巩固练习“我和你”在2班

在3班,学生在4班学习画四个节拍,基本命令节拍,在第7周在1班学习准备、开始、结束、变强和变弱手势,水平垂直音高训练(和声音程和弦)

第2班:视唱、节奏、发音

第3班:巩固《我与你》中“青春飞翔”的主旋律第4班:学习唱“青春飞翔”的低声合唱,并根据剩余几周的计划灵活安排,这些安排将反映在课程计划中。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4

1、计划课时:1课时

2、课前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的顺序:隋朝的建立;隋灭陈,统一天下;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因暴政二代而亡。

传统的问题引导式授课的流程:第一隋朝是怎么建立的?第二,为什么隋朝能灭掉陈朝,一统天下?第三,隋朝统一以后是如何巩固统治的?有什么表现?第四,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经过、影响?隋朝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起止点4段通5河”分别是指?第五、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方式和弊端?隋朝是怎么样解决这个弊端?科举制创立带来的影响?第六,为什么隋朝会二代而亡?主要原因是什么?隋朝灭亡的经过?第七,对比隋朝前后两代皇帝的治国表现,有什么经验教训?

3、历史漫画制作构想

如果引入历史漫画教学的话,需要为隋文帝杨坚、陈后主和隋炀帝杨广设计Q版的形象。第一组漫画就是外戚杨坚的踢走北周小皇帝夺权建隋。

第2组漫画就是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被杨广带兵攻破都城,避难逃到废井后被俘的故事。由第2组漫画引出“隋朝灭陈统一天下的原因”这一问题。

第3组漫画就是开皇之治的成因和表现。隋朝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这可以通过一幅组合的漫画图来表现。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可以出示三省6部制这幅图。这些措施所带来的影响和表现,可以通过两幅对比性的漫画来表述,左侧是隋朝之前民不聊生的漫画,右侧是隋朝统一后经济繁荣,国家粮仓堆满粮食的漫画。

第4组漫画就是大运河的开通。图一在大运河地图配画民夫挖河道,旁边加民役数量。图二在大运河地图配隋朝漕运和水上商贸运输数据。图三是隋炀帝坐龙舟出游扬州。引出修大运河利弊讨论。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及历史漫画制作构想(胡马依风)

第5组漫画科举制前后的选官标准对比。设计张有才和李富贵2个Q版人物,引出话题。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及历史漫画制作构想(胡马依风)

第6组漫画隋朝会二代而亡。图一是大兴土木组图,图二是三征高丽组图,图三是隋炀帝出巡图,图四是隋炀帝被部将勒死图。

第7组漫画隋朝前后两代皇帝的治国表现对比。用2个Q版人物做的图表。

4、初步预计制作所需时间:起码15-20个工作小时,大概需时10天。

5、历史漫画制作选材原则:符合史实,结合历史材料,为历史材料的解读服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5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内容共有12个单元,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词汇量大,学生学习自觉性差,所以教学进度较慢,以至于今天(20xx-6-17)才我勉强结束新课。期末素质检测已定在6月底二天,也就是说我只有10天复习整理时间,共18节课。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地配合老师进行复习,争取期末考试成绩有大的提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期末出卷的特点,特制定以下计划:

我准备用4节课对后半部分(Units7-12)的内容进行整理。梳理各个单元语言点;用7节课来讲评单元试题题;用4节课来评讲本书前半部分(Units1-6);对他们的错处进行认真评讲,最后注意进行考试技巧的指导,然后进行一次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

具体措施:

1、利用早自习时间将所复习的单元过一遍。

2、快速提炼本书的语法内容和重难点。

3、狠抓学生们的语法结构,单词的记忆,每天不定时抽查。只有这样,学生的单词关才能把握。会说不会写的弊病才可以得到解决。背诵部分所学过课文的对话和短文,对语法点与知识点巩固和落实。提炼知识点突出重点与难点,一抓住主干,就重点强化。

4、同时,把作业本,所做单元试卷让学生再次去复习,鼓励学生,积极发问不懂的知识和要点,一点点地把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消化。优秀的提高层次,基础薄弱的把主要的首先掌握。学生的层次要求不同,但目的明确,每个学生有所进步。针对个别偷懒的学生加强监督。

5、对所讲的内容,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必要时对要点进行抽查。

学期快要结束,我会尽全力,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迎接期末素质检测。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6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七年级(8)、(9)班数学教学工作。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对待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晚辅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与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

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5、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5.1相交线

第二周5.2平行线及其判定

第三周5.3平行线的性质5.4平移

第四周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第五周6.1平方根

第六周6.2立方根

第七周6.3实数

第八周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第九周7.1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十周7. 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十一周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第十三周8.1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四周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

第十五周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9.1不等式

第十七周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八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九周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二十周总复习与期末考试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7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学习中可看出,这批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就应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迅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转轨,进入初中阶段的新的学习生活。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图形发现它们的广阔的应用。初步体验并学会全理地进行推断和预测。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6,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三,教材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这点出发,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有如下特点:

1,承上启下,立足发展

本书力求成为一面"镜子",反映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不仅引导学生现在的学习,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所启示,既有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背景的历史资料,又有揭示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联系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作铺垫。

2,体现过程,反映规律

学习数学是循序渐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粗略,定性和直观的认识往往是创新的火种,本书力求在重视知识结论的同时,体现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从能启发学生的粗略,定性,直观认识的问题说起,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3,注重基础,突出重点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基本数学素养,七年级数学课程应更着重于基础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内容,本书就是力求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强调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以及消元,配方,降次等基本方法;用框图方式分析问题,体现程序化,机械化,算法化的思维方式;习题设计"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等不同层次。

4,内容安排

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最后通过"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将坐标与地理位置相结合,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本章关键是掌握好"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位法。

重点: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实际运用。

三第七章:三角形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必要的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这种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重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难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使学生掌握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同解不等式同理原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等知识。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了解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组的解集,准确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六第十章:实数

本章引进了新的运算——开方,从运算中出现的一种新数——无理数,使学生掌握实数的概念及初步知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等知识。>

重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实数的概念。

四,具体措施

1,深钻教材和新课程教学大纲,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数学的基本素养。

2,注重组织教学,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向性,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3,真诚的晤对。注重组织教学,坚持鼓励性教学,杜绝放羊式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其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中,让他们互助互学。

5,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针对学生情况,因村施教。重视个别辅导,多开"小灶"。

6,关注学生的处境,需要,感受和已有基础。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7,关爱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8,不体罚,讽刺学生,不把学生逐出课堂。

9,加强家访。全员普访一次,家访率达100%,并认真作好记载,重点学生应多次家访。

10,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年一次以上。

五,进度安排

进 度 安 排

课 题

课时

课 题

课时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8

一、学生基本情景分析

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5人,这届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包括从心理上和身体上的。但本班学生还比较活跃,比较爱学习,应对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教师,所以对英语学习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带着期望和梦想,期望这是一个极好的开始。

二、本学期教育教学资料及教材分析:

新目标(新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有3个预备篇单元和9个正式篇单元,一共是12个单元。本次教材是改版后的第三届,此刻教材知识体系比较集中,每个单元每节知识点都安排必须的基础练习,这样对巩固学生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忙。

三、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能够分为两大块来看:

(一)语法知识点

1、一般疑问句及回答;

2、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

3、名词复数的变化;

4、方位介词;

5、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回答和对划线部分提问

6、义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及变化;

7、名词所有格;

8、一般此刻时;

9、时间表达法。

(二)交际用语(略)

四、本学期将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英语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我们能够针对不一样的情景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弥补。针对我教的班级,本学期本人打算用下列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

1、用英语教英语(Teach English in English);

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训练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本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本事进行很多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用英语来教英语,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本事的训练。

2、用英语想英语(Think English in English);

用英语想,也就是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用英语思考,必须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本族语思考的介入,或者说本族语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这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

3、背诵和多种练习结合

实事求是的说,很多背诵课文与很多多种练习的结合,乃是对于一切各不相同条件下的英语教学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4、针对不一样的教学资料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英语的资料较多,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交际等等资料,如果对每一项资料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学好,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教好。因而,针对不一样的资料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违背的。

五、本学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忙学生摸索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记忆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事。

2、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本事。

3、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

4、备好学生、课本、课标,确立最佳教案。

5、根据教学资料,进行教学创新,尝试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6、语言点讲解要做到精讲多练,举一反三,使学生理解准确、深刻、透彻。

7、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强语感,循序渐进,逐渐提高阅读理解本事。

8、加强书面表达训练,每一单元结合资料布置相应的书面表达练习,择优选读,讲解技巧,使学生逐渐找到英语写作的窍门。

9、实行分层次教学。制定出培优扶差的目标生,分层次辅导,分层次练习,分层次要求,使不一样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10、合理利用课外资料,重点题要重点练习、重点讲解,做到主次分明,讲求实效。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9

一、本学期的教学方法及措施:

1、根据七上期末考试情况,认真分析了解学生,开学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拟订短时间学习方案。

2、采用多种措施,充分利用多煤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现在白板在班里特别实用,学校领导要求每一节课都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生物,提高兴趣。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好实验课,做好演示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课前教师要熟悉实验操作,课上认真指导学生操作,使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探究过程,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为中考实验打定基础。

4、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总结,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出马上解决,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提高课堂效率。

5、每一章测验一次,随时关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及时进行课后辅导,帮助落后生。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0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忠诚实践新课程,关注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有梦想也有挫折,有努力也有困难。道德与法治教学一方面要为学生心扉"开锁",伴随学生平稳度过心理生理的"突变期",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筑起防波堤,在法治社会里懂得有为和有所不为。学生刚开始中学阶段的学习,要经过由不适应、较被动到适应而且主动的时期。教学中要增加趣味性强、启发性大的故事,引导学生讲身边的故事,认识做人处事的原则,遵纪守法。要采取措施来活跃课堂,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

三、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 该教材是新修订完成的教材,今年起开始使用。它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法治,引导学生在法治社会里生活和成长。教材关注学生生活状况,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生活范围、深度的拓展,要求学生把自我逐步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教材图文并茂,叙述简明,论证扼要,故事贴近生活。教材符合新课程标准 的理念,足见组编的功力。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教学任务:

1.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我们开始初中阶段的学习。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和生活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我们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要使中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2.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谊与成长同行。我们要多交益友和诤友,不交损友,遵守网上交友的规则,让友谊之树长青。 3.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老师和父母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作出应有的努力,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4.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生命的意义、生命之间的联系究竟怎样,这需要我们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在生活中立志与坚守、尽责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本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让学生学会适应中学生活,学会与朋友、与老师和家人交往,初步认识生命意义,学会接受和遵循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1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入学半年,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习习惯也已初步养成.学生记忆快,但是记忆时间短暂。一部分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明确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我们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醒学生注意力切入,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生物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培养学生能运用生物学规范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堂清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七年级《生物学》下册。下面对教材内容作基本分析:

《生物学》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认同优生和优育。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2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

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4.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学习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基本情况和运河地图的内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581年,杨坚建立 ,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

2.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 ,统一南北 和度量衡制度;加强 ,提高行政效率。

4.为了加强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 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

5.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6.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 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 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有哪些?

2.相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去扬州欣赏一种绮丽的琼花,所以有人认为运河的开凿对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练习巩固

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2.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

A.儒家经书 B.学识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8.科举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1.隋朝 隋文帝 2.589 3.户籍 币制 中央集权 4.南北交通 605 5.洛阳 6.考试 进士 7.618

二、1.(1)南北经济发展,北方民族大融合。(2)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朝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3)陈后主荒淫无道。(4)人民渴望统一。

2.不对。大运河的开通虽然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是它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1.C 2.C 3.C 4.B 5.B 6.B

7.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8.(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3

一、目标与要求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重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三、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

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

4.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7.垂线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8.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9.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

10.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12.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13.假命题: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

14.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15.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6.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7.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8.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9.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0.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命题的扩展

三种命题

(1)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2)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1)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原命题与逆命题互逆,否命题与原命题互否,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相互逆否,逆命题与否命题相互逆否,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否,逆否命题与否命题互逆。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命题之间的关系

(1)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3)命题的分类:

A:原命题:一个命题的本身称之为原命题,如:若x>1,则f(x)=(x-1)2单调递增。

B:逆命题: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颠倒的新命题,如:若f(x)=(x-1)2单调递增,则x>1.

C:否命题: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全否定的新命题,但不改变条件和结论的顺序,

如:若x小于1,则f(x)=(x-1)2不单调递增。

D:逆否命题: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颠倒,然后再将条件和结论全否定的新命题,

如:若f(x)=(x-1)2不单调递增,则x小于1.

(4)命题的否定

命题的否定是只将命题的结论否定的新命题,这与否命题不同。

(5)4种命题及命题的否定的真假性关系

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和逆命题等价,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真假性相反。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p,则q”为真命题,叫做由p推出q,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若p,则q”为假命题,叫做由p推不出q,记作p≠>q,并且说p不是q的充分条件(或p是q的非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或q是p的非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或q是p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4

【学习目标】

1.知道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知道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重点难点】

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自主学习】

1.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 统一了女真各部。 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2.1125年,辽被 灭亡。 年,金军攻破开封, 灭亡。

3.1127年, (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 ,史称南宋。

4.南宋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 ”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并以“ ”的罪名杀害岳飞。

5.宋金达成和议, 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 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对峙局面形成。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合作探究】

1. 岳飞受到后世人民怀念的原因是什么?

2. 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南宋为什么与金议和?和议的内容是什么?议和有什么影响?

【当堂达标】

1.12世纪初,起兵抗辽并在会宁称帝的女真族杰出的首领是(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松赞干布

2.以下政权被金消灭的有( )

①辽 ②北宋 ③西夏 ④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3.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

A.宋高宗、宋真宗 B.宋徽宗、宋钦宗

C.宋高宗、宋钦宗 D.宋徽宗、宋高宗

4. 南宋是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赵构后来被成为( )

A. 宋高宗 B. 宋钦宗 C. 宋真宗 D. 宋神宗

5. 设想南宋初年,你生活在郾城,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

A. 打退辽军的战斗 B. 西夏与宋的边境战斗

C. 女真起兵抗辽的斗争D. 岳飞抗金的战斗

6.油条是我国常见的早点食品之一,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岳飞B.卫青 C.屈原 D.张骞

7.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 澶渊之盟的签订 B. 金灭辽

C. 宋金达成和议 D. 金把都城迁到燕京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宋史》卷365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都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2)这个人精忠报国,坚持抗金,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还要“乞令班师”?

(3)材料二中的“十年之功”是指什么?这个人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

(4)假如你就是这个人,你会班师回朝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略。

【合作探究】

1. (1)金军南下攻宋,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灾难。岳飞抗金是正义战争,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

(2)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败金军,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

(3)岳飞抗金战功卓著,却遭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岳飞受到人民的永久怀念。

2. 背景: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当堂达标】

1.B 2.C 3.B 4. A 5.D 6.A 7.C

8.答案:(1)岳飞。

(2)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他们的统治。

(3)经过十年抗金斗争,南宋收复了许多失地,抗金斗争顺利发展。被宋高宗解除了兵权,之后被秦桧以所谓“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4)之一:不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国家、黎民百姓,不能班师,要坚持到底。之二:会的。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突出,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皇帝的命令高于一切。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5

一、指导思想: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以三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二、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本班学生共79人,人数较多,基础不一,差距较大。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懂得自尊自爱,学会自立自强!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第三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第四单元共有五节内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面对身边的诱惑要学会拒绝,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四、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三类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拒绝邪教远离黄、赌、毒。增强法制观念,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6、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8、培养学生的自学级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六、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3 珍惜无价的自尊 5课时

4 扬起自信的风帆 2课时

5 走向自立人生

6 人生当自强 2课时

7---8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4课时

9---10 为坚强喝彩 4课时

11 中考

12 感受法律的尊严 2课时

13---14 感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 4课时

15 2课时

16---17 4课时

18---20 复习期末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6

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另外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勤学好问,做好初一年级的教学工作。

二、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处于一个衔接的阶段,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时小动作连连,能专心听讲的学生少之甚少,没有形成自觉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良好习惯。因此需要盯住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自觉参与到课堂上,这是最有必要的事,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本学期期末考试能进入年级前五名。

四、具体措施:

1. 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 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4. 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7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知道思想,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写的一本全新教材。无论其教学理念,目标要求,教材框架,教材的整合跟以往教材比,都有很大的变化。

本次教材更名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这样更名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制,教学时要注意九年数学教学的连贯性。本册教材共分为六章26节。

具体章节如下: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2.1二元一次方程组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2.1代入消元法2.2.2加减消元法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三章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3.1线段、直线、射线3.2角3.3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

3.4图形的平移3.5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3.6垂线的性质与判定

第四章多项式

4.1多项式4.2多项式的加减

4.3多项式的乘法4.4乘法公式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3三角形

5.4三角形的内角和5.5角平分线的性质5.6等腰三角形

5.7等边三角形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6.1加权平均数6.2极差、方差6.3两组数据的比较

每一节配有A、B两组习题,每一章配有A、B、C三组复习题。C组习题一般为探究题。全书配有两个课题学习和两则数学与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教学措施:

第一章重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

第二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意教材弹性。

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了解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

第四章多项式的运算

能进行多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体会乘法公式在计算中的简便作用。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对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从:“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具体措施: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七、学生情况分析(非智力因素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初一26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上期末数学平均分71.8分,最高分116分,及格(60分以上)41人。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八、课时安排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9课时;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4课时;

第三章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16课时;

第四章多项式12课时;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12课时;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10课时。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8

课程内容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教学目标

学生观察图片、地图,并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并对北宋亡国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学习岳飞精忠报国、正气凛然的精神;学习相关史实,尝试对宋金和议进行分析和评价,知道南宋偏安;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教材分析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讲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并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遭到了岳飞等南宋军民的奋起抵抗,最终和南宋达成和议,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另一方面课文贯穿了民族交融这条暗线。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与先进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造成了人口的迁徙,为大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创造了条件,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都为下一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作了铺垫。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已经逐步的掌握了一定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了一部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感性多于理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和培养。所以依托图片资料以及通过讲岳飞抗金的故事等形式,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调动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另一方面,教师需提供文献资料,进行相关引导,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学习,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重点

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难点

南宋的偏安。

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2)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3)[元]脱脱等《金史》

(4)蔡美彪:《大家讲史:辽金元史十五讲》,中华书局20__年版

(5)邓广铭:《岳飞传》,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第四卷,华夏出版社20__年5月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想一想,辽和西夏分别由哪个民族建立?辽是由契丹族所建,而西夏由党项族建立。这时期民族间虽然有争战,但仍已和为主,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今天我们将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金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呢?又是如何灭掉辽和北宋?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中的图片,你能从中获取哪些关于女真族的信息?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注意到了女真人的穿着装扮以及使用的工具还有生活的地点等等,从而得知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他们擅长骑射,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在辽宋时期,女真族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

这是大金得胜陀颂碑。它位于今天的吉林松原,用女真文和汉文记载了完颜阿骨打誓师反辽的史实。从碑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女真为何要抗辽?“失道”“腥闻于天”,说明辽国末年政治十分腐败。石碑所立之处相传即当年阿骨打立马号众的“高阜”。选择这样一个地形十分险峻的地方并当众宣布“今将问罪于辽”,阿骨打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随着他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原有的军事部落联盟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女真贵族及其所属民众迫切要求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机构即国家。在誓师后,首战便大获全胜,夺取了宁江州。于是第二年也就是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太祖是其庙号,而他的谥号是武元。可以说,在女真的崛起过程中,这位武元皇帝功不可没。

他注重改革。请同学们将这段材料齐读一遍。这是女真族所特有的“猛安谋克”制度。“三百户为谋克”一个“户”字说明了什么?改革后的“猛安谋克”由单纯的军事组织变成了军事和行政组织。再看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金太祖非常注重农耕生产,说明了“猛安谋克”不仅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也能在组织生产和巩固统治中起巨大的作用。金太祖不仅经济上向汉族学习,文化上也向中原学习。女真最初没有本国的文字。阿骨打建国后命人仿造汉字和契丹文字,创制了女真文字。女真族就这样一步步崛起,一步步强大起来,而对手辽国却是腐败不堪,危机重重。女真逐步具备了灭辽,甚至灭北宋的实力。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地图,讲一讲金灭辽、北宋的过程。老师先示范讲解金灭辽的过程,然后同学们再结合课前准备的内容讲解金灭北宋的情况。1115年,金建立后,完颜阿骨打就率兵攻陷黄龙府,后又连创辽国援军,取得了主动地位。1116年正月,渤海人高永昌拥兵占据辽国东京自立为王。金太祖乘机派兵攻打辽的东部,先后打败了辽和高永昌的军队,占领东京。在金辽议和失败后,金军再次大举进攻,于 1120年五月,攻陷上京,天祚帝离京外逃。至此,辽国的疆土已被金兵占领过半。1121年十二月,阿骨打以占领辽国的全部疆土为目的,再度发兵。并于1122年正月,攻克中京,四月,攻陷西京,十二月,攻入南京就是今天北京市。至此,辽国五京俱陷,已濒于最后的灭亡。而1123年八月,阿骨打这位金朝的开国皇帝病死于返回金都的途中。然而,他亲手开创的基业被他的宗室和子孙们所继承。1125年二月,金军在应州境内俘虏天祚帝,辽朝宣告灭亡。接下来,请同学们来讲解北宋被灭的情况。同学们的讲解绘声绘色,而且观察也细致入微,注意到金分东西两路对北宋都城形成合围之势。1127年,历史上的靖康之年,北宋灭亡。靖康之耻令人心痛,痛定思痛。

请看这段材料,原本宋金是结盟关系,思考为什么北宋朝廷要主动结好女真,遣使相约夹攻辽朝?他图谋什么?原来北宋政府想借金的势力,收复失地。但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的一些弊端。请结合材料、课文及所学知识,进一步思考一下北宋灭亡还有哪些内因?同学们的思维非常开阔。总结一下,主要有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军队和地方战斗力不强,再加上统治者无心抵抗,只想妥协求和,这样军队士气低落,常常不战而逃。靖康之变最终发生。

金灭北宋后,有没有停止南下的步伐?显然没有。再请同学们观察《金南下形势图》,看看能获得哪些主要的信息?归纳一下,主要有:1127年,也就是北宋灭亡后同一年,赵构建立南宋,后来最终定都在临安。金军南下过程中,遭到岳飞等抗金军民奋起抵抗,特别是“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你能不能生动地给大家讲一讲岳飞抗金的故事呢?岳飞,字鹏举,柏州汤阴人就是今天河南汤阴人,在抗击金朝入侵的战斗中,以勇气和才能崭露头角,成为一名将领。1130年,他以数千人的兵力,将兀术10万大军赶到长江以北,收复建康,从而声名大震。岳飞以驱逐入侵者,收复中原故土为己任,力主北伐,所率领的“岳家军”多次打败金军,成为南宋抗金斗争的一个中流砥柱。尤其是在1140年7月,金兀术率部在郾城与岳家军对阵,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轻骑攻入敌阵,往来冲杀。金军出动重铠骑兵“铁浮屠”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配合作战。岳飞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岳家军中的勇将杨再兴,突入敌阵,打算活捉金兀术,杀金兵数百人。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郾城之战是宋金双方精锐部队之间的一次大决战,宋军以少胜多,给金军以沉重打击。接着岳家军又在颍昌府打得金兀术狼狈逃窜,并一直追击到距汴京仅四十五里之遥的朱仙镇。这时黄河南北许多坚持斗争的义兵,都打着岳家军的旗号响应岳飞的北伐,其他各路宋兵也转入局部反击。抗金斗争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方是时,岳飞喜极,对其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金军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兀术曾准备撤离开封,到河北以避岳家军的兵锋。岳飞根据中原战场的大好形势,向高宗上书提出宋军全线进攻,渡河以光复失地的要求,然而宋高宗所求的只是抵挡住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成为金的属国就已心满意足了。所以不仅不同意岳飞的要求,反而急忙下令各路宋军班师,使岳家军处于孤军无援的状况,接着又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惋惜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然后无可奈何地下令班师,班师路上,民遮马恸哭,哭声震野。宋高宗、秦桧强令岳飞班师后,为了扫清向金人议和的障碍,先后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然后向金乞和,并且诬陷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逮捕入狱。抗金将领韩世忠去质问秦桧,根据什么说岳飞谋反,秦桧拿不出证据,竟厚颜无耻地说:“莫须有。”韩世忠愤怒地对他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了岳飞。那时候,岳飞刚39岁。岳飞被害以后,临安狱卒隗顺偷偷地把他的遗骨埋葬起来。直到宋高宗死后,宋孝宗即位,岳飞的冤狱得到平反昭雪,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后来又在岳墓的东面修建了岳庙。宋宁宗在位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现在,在庄严雄伟的岳庙大殿里,端坐着全身戎装的岳飞塑像,塑像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刻着岳飞亲笔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在岳飞墓门对面,还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王氏等人反剪双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对卖国贼的憎恨。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尊重和爱戴岳飞?是的。岳飞是靡靡之音笼罩下南宋为数不多的浩然正气。他立志为国杀敌,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岳家军”。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站在正义的一面,必将受到万世景仰。他有力地阻止了金兵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虽然他遭到宋高宗和秦桧等人的迫害,但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而宋金最终达成了和议。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和议的

主要内容有哪些?主要内容有: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再请同学们根据所给材料议一议和议产生了哪些影响?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这不仅是南宋的耻辱,而且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使得金宋疆域从此稳定下来,确立了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此后的四十年间,双方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说明了宋金和议后获得较长的和平局面,这样有利于南北经济发展和各族人民友好交往。

总而言之,从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到金与南宋的对峙,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政权,学习先进汉文化和生产方式,推动了我国边疆地区的发展。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南宋的偏安,在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的生产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除了本课所学的岳飞等英雄外,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英雄,请课后找一找,并讲一讲他们的事迹。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9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

1、茉莉芬芳

2、悠扬民歌

3、魅力童话

4、京腔京韵

5、赞美的心!

6、两岸情深

7、七色光彩

8、乡情乡音 。

聆听与感受方面:涉及面较广,有歌曲、京剧、管弦乐等,这些聆听、欣赏的都包含了同一主题,内容丰富。本册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3)、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 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2、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三)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四、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

五、教改主攻方向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改进教学的措施 ,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案。

3、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

4、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己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制作的课件、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

8、提优补差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

(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9、方法:

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六、减轻学生负担

抓紧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尽量在课堂完成学习任务,以减少课后的负担;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0

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1.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地表达,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个性。

导入写作文题展示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

1课时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

[设计意图]写出人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导入新课。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200字。

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

〔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

(1)外貌描写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明确〕鲁迅身体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明确〕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

〔明确〕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2.语言细节描写。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行动细节描写。

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水浒》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各异,主要是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各具特点的行动描写。

4.心理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的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示例:整个晚上,女孩都在想着向家里要钱的事儿。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女孩一愣,“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

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

正是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美丽心灵的跳动,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二、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正面(侧面)描写、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其“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里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运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做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做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的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做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4.伏笔、照应。

(1)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代,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2)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比一次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5.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

如冰心的《小橘灯》中的小橘灯象征着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6.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形象,强化感情。

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

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张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

另外,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悬念手法(《枣核》)、抑扬手法(《荔枝蜜》)等,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三、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1.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

(1)议论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

这种议论起着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议论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

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后一部分的议论,文章的主题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确,更表现不出“我”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如《第一次真好》。

(3)议论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然而若能在记叙中恰当地穿插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如《行道树》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议论,自然地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奉献精神的礼赞。

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抒情用在写人、叙事、写景散文的开头,能使文章充满抒情色彩。

(2)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几点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强文章意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春》的结尾部分: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

情感的表达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不加掩饰,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往往要化虚为实,不言情而言他,却又处处含情,隐而不发,在字里行间真情流动,往往有动人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感情也往往更为真挚动人。

以“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思路点拨。

第一:首先确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气质,运用议论的语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须符合年龄、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须体现精神品质。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选写作手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本质和性格特征。

1.善用修辞。如果能适当运用一些形容词、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

2.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例如:小菊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但是她的身体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细细的竹枝,仿佛一扭就会断似的;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体轻飘飘的。

3.对比(环境背景)。

例如: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我”第一次和他见面,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我”回到故乡,再见闰土时,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便是少年闺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有了对比,人物的各种特点便更加鲜明。

4.先抑后扬。

举例:先写朋友是如何令你烦恼,而后通过某件事突然让你明白朋友的热心肠等。

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高尚,是支持人生的力量!是坚守承诺的信念!是人性的基石!我觉得我的奶奶就拥有这些美好品质。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友好!(议论总领全文,点明中心,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

我的奶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她有一头花白的头发,乌黑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个不高,身体微胖。她总是忙忙碌碌,不是喂鸡就是浇树,一刻也不休息。(外貌描写符合农民的特征,反映人物的朴实。)

奶奶家屋后有几棵杏数,杏子熟时她总是把杏摘下来很热情地送给邻居吃,所以邻里关系很好。(典型的生活细节反映奶奶“与人友善”。)有一年冬天,我到奶奶家去玩,奶奶正织着一件毛衣。我想奶奶的毛衣并不少,为什么还要织毛衣呢?一问我才知道原来奶奶在为邻居织毛衣。奶奶说:“邻居小芳要去读大学啦!亲手织一件毛衣送她!礼轻情意重吗!乖孙女,你也要好好学习,奶奶也给你织一件!”奶奶织完毛衣后又往袖子里塞了三百块钱,说,“邻居家挺困难的,供个孩子上学不容易。这钱希望能帮上一点忙!”这就是我的奶奶,乐于助人的好奶奶。(此段详略得当,反映奶奶助人为乐、与人友善的品质,照应第一自然段。)

奶奶很“小气”,妈妈给她买的新衣服她舍不得穿,买的新助听器她舍不得戴,买的新手机她舍不得用。奶奶还总说:“我一个乡下老太太还用什么新手机?”奶奶的衣服裤子坏了她也舍不得扔。奶奶也很“大方”。四川地震时奶奶把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30000块钱全捐啦,这虽然不是一个大数字,但对奶奶来讲,多捐一块钱,都能挽救一个生命!奶奶还经常捐钱给福利院,她说:“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要精心培育这些花朵!”还有一次,乡村修路,村长让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奶奶不仅捐钱,还号召年轻的小伙子为乡村出力,这样大的工程竟然只用一个月就修好啦!大家乐得合不拢嘴!村长给奶奶颁发了“最勤劳村民”的锦旗。奶奶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家乡做出贡献!”这样朴素的话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奶奶,我该有多么爱您哪!(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赞扬了奶奶对自己勤俭节约、对社会对他人却慷慨大方的优秀品质,有力地表现了中心。)

奶奶,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爱家乡、乐于助人的精神多么感人!我爱我的奶奶!(直接抒情,对奶奶骨子里的优秀品质进行赞美,并表明奶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深化了中心。)

【点评】本文优点之一,入题简洁。第一句话就直奔人物品质,从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友好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人物的品质。

优点之二,围绕中心选材,人物特点非常鲜明。小作者围绕奶奶为升学的邻居小芳、为四川地震、为家乡修路所给予的温暖与支持等几件事,反映了人物的优秀品质。

优点之三,运用典型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体现了人物的优秀品质,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优点之四,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1

【学习内容】

课文文章:《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丛书文章:《铁匠》《金岳霖先生》《汽笛•布鞋•红腰带》《祖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及正确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学习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运用对比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内探究】

谈话导入: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写人物重在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的刻画中,对与人物有关事件的叙述描写中,在对人的评述中,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格,人物才会形神皆备,鲜活生动,如在眼前。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

活动一:温故知新

回忆一下写人作文的基本步骤:

第一、细心审题,弄清题意。 (审题)

第二、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品德。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 (立意)

第三、依据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选材)

第四、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或材料类别布局。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布局)

第五、修改、交流欣赏。(总结全文,点题照应)(点题)

活动二:文本感染

一、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

《邓稼先》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朴实的民族自尊心。

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苦读写作《唐诗杂论》;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参加群众大会,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

关心帮助青年;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工作辛苦,带病坚持工作。

二、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事情生动,主题更明确。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阅读左拉的《铁匠》,勾画出文章描写铁匠外貌的语句,归纳出铁匠的性格特点。

〔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2.语言细节描写。

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勾画出文章描写金先生语言的语句,归纳出金先生的性格特点。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3.行动细节描写。

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

阅读萧红的《祖父》,勾画出文章描写祖父行动的语句,归纳出祖父的性格特点。

4.心理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的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阅读陈忠实的《汽笛•布鞋•红腰带》,勾画出文章中的心理描写语句,归纳出“我”的性格特点。

三、借助对比手法描写人物,使形象更鲜明。

对比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 刻画性格,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邓稼先》一文中把邓稼先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骄傲。

四、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在记叙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活动三:写作指导

以“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思路点拨。

第一、首先确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气质,运用议论的语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须符合年龄、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须体现精神品质。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选写作手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本质和性格特征。

写作要求: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5.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作步骤:

一是细心审题。

二是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

三是选典型的材料。

四是据所选材料的做好布局。

五是反复推敲修改。

六是交流欣赏。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教学理念: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忙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本事发展的评价体系。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简便和成功的欢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基本情景

我担任七年级(2)班级的英语教学。班级有学生54人。经过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班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高,没有出现两极分化情景。上学期的期末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都比较稳定。学生比较活泼,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课堂气氛较活跃。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敢开口读英语,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英语下册共有12个单元。这套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构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与原教材相比还增加了文化背景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份和语篇的输入。本书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资料,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

四、教学目标

经过努力,力求每一位学生能开口讲英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经过努力使大部分学生继续坚持学英语的兴趣。能坚持浓厚的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实践,以点带面,力争达最好的水平。

五、教学方法

这学期仍然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主要经过任务型教学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本事。任务型教学是从活动中获取知识。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过小组活动,学到新的知识,即完成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变。教师备课时重点研究;如何设置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这个大语言环境又是由各个小语言环境组成,其中一部分是陈述性知识,另一部分则是程序性知识。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经过活动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成了知识迁移过程。

经过训练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变学生为主体,课堂主要是供给了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六、具体措施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用功能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去冬期末考试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应帮忙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的本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必须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2、基本的语法教学必须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语法操练时,要坚持“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交际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必须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枯燥的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现今的英语教学。

3、加强交际用语教学。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语言功能项目时,要尽量避免格式化,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本事,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应变本事。

4、进一步培养阅读本事。阅读本事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又一重点。阅读本事的培养在于平时。教师在平时讲解阅读理解题时,应着力帮忙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

5、大力加强对新课程、新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抓住重点,理解英语课程的性质,把握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我们必须明白: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经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本事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本事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