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实习总结(汇编3篇)

医药实习总结(精选3篇)

医药实习总结 篇1

在假期中,我们一行六位大学生来到了xx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这个企业坐落于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综合性制药企业。公司自从1995年创立以来,通过实行程序化和目标化治理的营销策略,建立了一个覆盖面大、渗透力强的营销网络。他们以科学的营销体系促进销售,达到了销售业绩连年翻番的好成绩,并于20__年进入全国医药企业五十强,且连续八年被评为AAA资信企业。在最近的福布斯20__中国潜力100榜上,药业位居排名第七位。这作为一家新兴的药业公司,实在是难能可贵!

作为仍在象牙塔内学习的我们,非常有幸来到这个现代化、科技含量高而且人性化治理的制药厂。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厂内的加工工艺;我们结识了厂里的与我们年纪相当的技术工人朋友;我们与企业的副总经理伏女士进行了深入的谈话;我们还与常年往返中国和加拿大的负责新药研发的资深科学家王博士进行了交流。在这些天的交流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制药方面的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几个学生在对待企业还有自身发展的认知上,受到了相当的震撼。毫不夸张的说,这次实践,颠覆了我们以往的一些观点。而在这里,我主要想简单的谈谈关于企业文化以及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两个问题。

企业文化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朝气蓬勃,富有创新意识的知识型、科技型的大型制药企业。她以创新、科技、人才、治理的核心优势和严谨、科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具体行为来服务社会、营造健康。

众所周知,要想把一个企业做大不是很困难,但是要把一个企业做长久甚至长盛不衰却是很不轻易的。我曾经在一些统计上看到过,长寿企业与昙花一现的企业之间,最大区别在于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随着市场、科技进步、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保持自己不可被替代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带来的竞争性是买不来、带不走、学不到甚至不可替代、无法模拟的。

而成立于1995年的制药在短短的10年时间内,从当年的一个不具天时不具地利的小厂,发展到了现在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每年净盈利高于10亿元佳绩的全国知名企业,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套自上而下的优秀企业文化。

那么,究竟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习惯性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而正是这些统一的价值观、共同的认知体系才使得一个企业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据药业的伏女士介绍,每一个进入员工(小到负责清洁工作的工人,大到项目经理)在来到工作岗位之前,都需要提前进行培训。

“回顾药业的漫漫征程,梳理诸多经验。我们发现,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交织、自信与务实的辩证至关重要。建厂伊始,可谓不具天时、不具地利,但我们没有为困难阻碍,没有在恶劣的条件前止步。艰苦奋斗是一个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脚踏实地时又要高瞻远瞩。这些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团结而有激情,激情是克服困难的动力。同时我们又始终用超前的眼光缜密分析,谋划未来,这使公司的治理、制度架构、人员观念得到全面提升。

在荣誉和成就面前,xx人并没有满足现状,我们深深知道要创业就必须创新,创新就意味着打破常规。我们的核心能力在于新产品的研发,这些年公司来一直秉承科技为本’的理念,以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依托,诚招医药领域内的高科技人才,做好科研开发工作,为公司进军新医药领域及现有品种的升级换代打好基础。

在旗帜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制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每个新来的员工都需要专心阅读专心体会的关于历史的领导致辞。其中,所谓的“精神”就是:豪在大志、森在伟业、精在治理、神在创新。也即,立大志、创伟业、精治理、重创新。员工也要受到这样的教育,作为一个高科技制药公司,xx企业的终极目的绝不只是为了盈利,她有着更为沉重的企业责任——为医、患提供满足的服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正如治理大师德鲁克在《组织的治理》里所说的,“一个组织机构是为了某项特定的目标和使命,或起到某项特定的社会作用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xx企业正与德鲁克的这句话遥相呼应,证实了一个企业当且仅当她有一定积极的社会作用才能够屹立于竞争激烈的市场。

医药实习总结 篇2

顶岗实习将近结束,在这十个月的顶岗实习生涯中我学到不少,远远多出了在校两年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将顶岗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对这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做出以下总结:

一、医药公司顶岗实习小结(第一阶段):

半年的医药公司顶岗实习生涯结束了,很荣幸公司领导让我进入贵公司顶岗实习。在这半年里我从一个只有理论知识的学生向一个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把学校所学的药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当中。顶岗实习将要告一段落了,回看过去的这半年。试问自己,在这期间学到多少东西?理清思路后得到以下所学所感:刚刚踏入公司,公司经理让我理解了公司整体结构及公司基本情况并开培训课让我懂得不少,接下来的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待在医药仓库里顶岗实习,因为仓库是一家公司的核心部分,做好仓库的日常工作就是我们顶岗实习生最佳的顶岗实习目标和方向。在仓库首先要对整个工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在仓库的最主要职责就是:负责药品的验收。养护。打印销售清单。拣货。复核。发货等。药品出入库:遵循票货同行原则;药品出库,药品检验报告单随货同行,药品入库须及时验收登记入库以免影响工作进度,药品验收合格后应按贮存条件货位号及时堆放,做到药品堆放的规范管理。药品养护:库房温湿度对药品的质量至关重要,根据药品的贮存条件分库房摆放,库房温湿度须严格按GSP要求调控。及时做好库房设备使用记录登记及温湿度调控记录,有国家电子码监管的药品出入库及时登记。药品的养护为保证药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登记库房温湿度,设备使用情况登记及药品外包装清洁,保持货架干净,货品摆放整齐,虽然每天都是做着相同的事,但从中也更深入的懂得了药品的养护知道,确切的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

仓库工作流程:

1、打印销售清单,打印销售票和销售清单,注意核对药品的品名。数量。收货人信息,如有问题,应及时反馈回销售部。

2、拣货,根据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原则,按批号发货,同时,进口药品及整件药品应附上同批号的检验报告。保证出库品种。规格。批号。数量准确无误,质量符合有关规定。如有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质管部。发货完毕后,核对无误,在销售清单上发货人一栏签名确认,将药品及清单交由复核人员复核。

3、复核,复核人员根据销售清单上的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产商,数量,质量状况进行复核,复核检查无误后,在清单上复核人一栏签名。将仓库留存联按单号排序,每天整理,按月装订成册,作为仓库发货记录备查。

4、发货,经出库复核无误的药品,应按规定拼箱包装,注意应遵循药品包装原则,确认收货人。收货电话。收货地址等信息,将收货人信息写在药品外包装上或填写发货签贴在外包装上,将药品摆放发货区,注意核对收货人。发货清单号。发货件数。与司机签收交接。

在仓库工作步骤过程中需注意一些事项:如仓管员在拣货过程中注重对药品的品名。数量。规格。批号。质量状况,检查药品的外包装是否有清洁完好。进口药品及整件药品须附上检验报告及销售清单,厂检。在复核过程中复核员仓管员注意核对药品的品名、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数量是否与销售清单一致,检查药品外包装及质量状况,注意随货产检批号。在发货过程中仓管员注意核对药品的数量。收货人。收货电话。收货地址等。

通过这段时间在医药公司的顶岗实习中我对公司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有了全面了解也能融入到公司的工作当中去,在顶岗实习医药公司的顶岗实习过程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说,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很多都用不上,医药公司需要的是药品管理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生产药品的人才,而我们药学专业在学校的理论知识相对都偏重于药品的化学结构的学习而药品管理这一块的学习相对太薄弱了造成学无所用。药品的管理是一门学问,对药品的管理和养护等专业知识必须熟悉。也许我这段时间的表现不足以让公司满意,因为我知道,我没有给公司创造财富相反我却占用了公司的资源,我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够好,我会检讨我自己,我会更加努力,严于律己。学好做人做事。

二、药店顶岗实习小结(第二阶段):

回首这四个月,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打12月份结束医药公司第一阶段的顶岗实习任务进入到药店这个团体以来,在店长和各位同事的帮助下使我迅速适应了新环境,积极融入到新的工作当中,这四个月我学会了很多。药品的分类以及药品的临床用途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对中药辨别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对于调配中药处方的方面的能力加强了。从之前在学校学到的100多种中药品种增加到现在的700多个品种。药店里药品的销售是一门技巧和学问,必须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才能将它做好。药店工作特点就是需要对药品的性质和临床治疗作用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让顾客产生信任感,从而能够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合理推荐药品提升药品的销售能力。

在药店顶岗实习过程中我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药店规章制度,做好药品的销售工作并指导病患合理用药。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薄弱平时的我做好药品知识及医学知识的学习也在定期组织内部培训中,由店长和优秀员工进行药品推销方面的经验介绍,把一些顾客反馈回来疗效较好的药品随时记下来并加以总结,也充分利用生产企业的营销资源,让产品的生产企业的业务员进行药品的定期培训学习。从中我的销售药品的能力提高了,指导临床用药的能力大大加强了。

通过在医药公司和药店这两个阶段的顶岗实习,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但并不是由于我们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而导致而是由于些教学大纲的偏移导致的,涉及的专业基础不够,众所周知如今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大部分都是往医药公司或者连锁药店就业的,而且医药公司和连锁药店缺乏的正是药学专业人才,所以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偏重医药公司和连锁药店。并根据医药公司和药店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来设定专业课程,多加强一些药品管理知识的学习如(GSP)和药品的临床指导用药和销售技巧的学习及中药处方的分析知识,减少一些药品的化学合成实验的学习。多增加些校内见习等个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巧能力。

通过这两个阶段的顶岗实习,我不仅仅将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巩固,更进一步的为以后的工作奠定的一定的基础,吸收了不少的工作经验。我知道每个医药专业的学生都必须经历医药行业的顶岗实习这第一步,现在的我已经迈出了这一步,我感谢学校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在背后默默的付出同时也感谢顶岗实习单位给我提供这一个机会,让我迈出这第一步。我将会以最饱满的热情来迎接未来的各个方面的挑战。相信我不会让你们失望。

医药实习总结 篇3

这可能是我人生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本应该好好计划计划,读几本好书,去几个好地方,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忙忙碌碌的一晃就过了3个多月了,有点惋惜,所以得好好回忆我这恍惚的2个月是怎么过的,从而才想起来该写写我的实习生活了,因为在这3个月中我去了2家公司实习,一家是担保公司,一家是银行,两家可谓紧密相连,常来常往,当我在这两家公司穿梭时,角色从被动方到主动方,看到了很多东西。

2月份到3月份,我在担保公司实习,这是我碰到的对实习生最好的公司(钱多事少),所以我离开时很惭愧,但是他们却积极支持我去银行,认为那才适合我。先说说我在那里的情况吧,那家公司据说是担保界的龙头,从我进公司那刻就感受了它的文化,复古的装饰——典雅而大气,友善的员工,和蔼的领导,进去的第一周就是企业文化及业务培训,我对企业文化这些课倒颇感兴趣,也许是那位领导讲的绘声绘色,他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职场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及相关礼仪,他是一个很老练的人,从他看问题的角度就能知道,我们甚至有些怕他,虽然他一直和颜悦色,但却是个能洞察人内心的人。结束培训后公司就把我们分到各个子公司的业务部进行实训。最无聊的就是那段时间了,但是却是极其考察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时期,公司领导对我们很重视,希望业务部的同事能好好带我们这些菜鸟,但是员工对我们的到来好像感到有些突然,甚至有些不适应, 但还是很友善,希望能教到我们东西,我们很快就看出他们的尴尬,为了尽量不打扰他们正常的工作,我们开始自己找事情做,比如看看项目资料,了解公司制度,很快,我们找到了我们的位置,同事们外出办事的时候也不时会把我叫上,那时我很开心,因为可以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和客户谈以及和银行周旋,有一次经历对我印象还蛮深的,此处省略500字。在那我待了1个月左右,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无所事事到主动找事,从叫不出一个同事的名字到和同事开玩笑,这些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当我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被他们重视与喜欢的,因为之前一直处于被呼来呼去的角色,话很少,所以我担心自己的这种表现会不被喜欢,觉得我太闷了,但是当我走的时候发现带我的那个老大找我谈话,了解我离开的情况,并和我说了挺多鼓励的话,让我吃惊不已!后来我发现在公司,尤其是作为一个实习生,话的确不用太多,把事情做漂亮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才有人会搭理你,重视你!我的这一理念在农行实习的时候得到印证。

3月份从担保公司辞职,写了1个月的论文,(顺利完成),4月份开始去**银行实习,这家公司将决定着我未来,所以和以前的感觉有点不太一样,多了份亲近感与使命感。之前在担保公司实习的时候也经常和银行打交道,发现比较被动,贷不贷款都是银行最后说了算,并且公司很多风险评估方法都从银行借鉴过来,有着很深的银行印记,后来在银行实习发现它是个庞大的体系,部门很多,业务更多,贷款业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对担保公司来说担保就是他的全部,所以可以看到两者态度的差异。在银行实习接触到的更多是银行最最基础的业务,虽然辛苦,但我觉得比以前的那些实习充实得多,不论是在支行实习,还是在总行实习,我对银行的认识都没有这次我在网点实习的深刻。在网点,我看到了银行的初始形态,即存贷款的机器,尤其是存取款。就是这么简单的业务,银行都没能让大部分客户感到满意,这不禁让我感到很好奇,不知道这些业务程序的制定者当初是怎样设计这些繁琐的程序的?不知他自己来办一趟业务会有怎样的感受!虽然也许是为了维护银行本身的利益,使风险降到最低,但是在他制定他认为完美的程序时,是否有考虑到客户的时间问题,这样的办事效率让我很惊讶,也许这就是**银行的特色,我写这些并不是在指责它,而是为它感到担忧,当大量的客户被其他银行吸引过去的时候,那时候再反思就为时已晚,我只是希望我未来的东家能做到真正的“大行德广,伴您诚长”,做到让大家满意、放心的身边银行,而不是让大家痛骂的银行,更不是让客户忍无可忍的银行!我在那表现自认为还算满意,不论是大堂,还是理财、还是柜台,我都随叫随到,完全服从工作分配并做到认真、仔细,我走的那周,那才叫依依不舍,刚开始我只希望早点离开,因为它只是个一般的网点,并且我很想念我的校园生活(惬意舒适),但是我发现后来我要走的那周竟然出现了一种我一直认为不会出现的情绪——不舍与不忍。因为我的离开,无人再为他们在分担繁重的工作,无人再被他们带饭了,无人再被随叫随到,我的确做到了让他们感到我的存在,所以我忙的也很开心,觉得自己已经慢慢的适应这个社会了,作为一个新人,吃亏就是福,我相信这是职场的准则之一,我走的那天,他们很留恋我,表示希望我毕业之后还能分到他们那,依旧同事,我很感动,也说我也很愿意(虽然我知道他们是一个效益很一般的网点)。

**银行,我坚信你会越来越好的!我也坚信自己会为它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