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札记【优秀9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札记【优秀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教学札记 篇1

孙天红

本学期教学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分析能力差,在后半段的课文教学中,我主要以“读”带“分析”。

例如在教《两只小狮子》一课,我先让学生说说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想知道两只小狮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有的说想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有的说想知道两只小狮子是不是可爱。于是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不懂的生字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读懂了什么,没读懂什么,等。学生在这部分训练中提问题找答案。汇总后播放课文录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了解的课文,前面的一些问题已找到了答案。然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只小狮子?在学生的叙述中,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就将整篇文章的内容穿成了线,使学生初部理解了课文。接着再针对能体现思想感情的地方训练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这就还需要理解课文,例如懒狮子的话,要读出依仗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所以不学习本领;小树的话,要读出关切;狮子妈妈的话,要读出谆谆教导的语气。这些句子语气让学生说说怎么读好,学生之间比着读,商量着读,体验着读,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运用这种方法,感觉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

《荷花》教学札记 篇2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荷花》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的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对于本班学生来说,大部分没有见过荷花,也没有条件去实地观赏荷花,缺少对荷花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学生搜集一些文字、图片资料,更需要教师准备有关荷花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二、学习目标(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难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四、教学资源    电视机、dvd、多媒体资源库、(06——01)光盘。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语文课上曾经欣赏过一大幅“活的画”,还记得是什么吗?(生答)这节语文课,我们再一次走近荷花,来感受荷花的美丽,来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板书课题:3、荷花  (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与向往开始自主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1、播放dvd教学光盘,学生听读一遍课文。想:作者是从几方面来写荷花的?

2、交流听读感受:知道从哪几方面来写荷花。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增强感性认识,为细读品味做好准备。

(三)、朗读感悟

1、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优美姿态的?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2、3自然段,说说自己的见解与感受,适时指导朗读。

2、播放dvd教学光盘,欣赏荷花盛开时的景象及荷花的优美姿态。

3、学生畅谈自己观后的感受,教师适时点拨,并板画荷花,板书:美

4、作者为什么“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理解。然后再次播放荷花盛开的画面。

5、配乐朗读2、3自然段。

6、品读4、5自然段,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朗读的评价,是否读出意境和体验。

(2)、师生合作想象读: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通过表情动作来体验作者丰富的想象。

(3)、如果你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4)、轻声齐读4、5自然段。7、引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文本语言的过程变成自主探究的过程,变成享受审美情趣的过程。另外,还通过品读、配乐朗读、想象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发展学生想象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达到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熏陶的和谐统一。

(四)、课外拓展

1、交流有关歌颂荷花的诗文。

2、播放拓展素材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搜集资料的兴趣。

(五)、结语升华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同时也体会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愿我们都像荷花那样,不仅拥有美丽,更拥有纯洁高雅“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

设计意图:把热爱荷花的美丽升华到热爱荷花的品格,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

板书设计:

3、荷     花

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感悟语言的同时,享受审美情趣。

2、以读代讲,注重朗读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创新。

教学札记 篇3

一提起备课,有的人认为很简单,只不过是看看教材,翻翻教学用书,甚至什么都不看就直接抱着一本现成的教案书进课堂。不言而喻,这样的课不仅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乏味无穷。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这种创造基于文本本身。《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教师不去细读文本,又何以有自己的感受?教师没有自己的感受,又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

就在两周前,校长通知我上一节公开课。根据当时的教学进度,上的课文是《礼物》(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翻阅了教材与教学用书后,就去网上搜寻,想从网上找到一点借鉴与参考,可是网上居然没有相关的资料,我大失所望。怎么办?是换课文,还是挑战自己一回?思索再三,我选择了后者。

挑战自我的第一步当然是细读文本。我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读文章。此时此刻,我暂时忘却自己教师的身份,我把自己当成作者,当成一个普通的读者,当成一个学生放松的欣赏,获得自然的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

文本细读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于是我一会儿默读,一会儿快速浏览,一会儿在头脑中浮现文中所述的场景,一会儿放声朗读……就这样,读着读着,我似乎看到了一位可敬的父亲与一位懂事可爱的女孩形象,他们在我的心中活了起来。我完全被文章所感染,一个个生动的字眼在我的心中跳荡,我几乎能把课文背下来了。

众所周知,现在提倡多元解读,但是提倡多元解读不等于可以完全弃作者的创造意图而不顾,而且,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多方面的感受充分展开。所以,我们在对作品多元解读时,还得考虑教学的主导倾向。于是在拟定教学设计之前我还得再次认真阅读教师教学用书,了解本课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样一方面能把握教学导向,另一方面能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与此同时,我要求学生也做好预习工作。预习的目标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得流利。在读的同时可以旁注读书心得等,从而确保师生对话与文本的对话。

在第一课时,我主要检查学生的自读效果,理清文章脉络。当我根据学生的汇报把文章的四部分内容(买自行车-买车原因-回忆往事-送自行车)板书在黑板上时,我让学生思考:按照常规,本文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经过我的点拨与引导,结果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本文写作上的倒叙及插叙的特点,我随后简单向学生介绍“倒叙”。由于我在备课时还习惯浏览相关的教辅资料,我发现基础训练册上有一篇有关“倒叙”的文章,于是告诉他们要想知道此方面的信息,可以课后阅读。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对课后阅读的期待与喜悦。

第二课时我结合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文中礼物指什么?是谁送给谁的礼物?你们收过亲人送的礼物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可是文中的小女孩收到爸爸送给她的“安琪儿”时却怎么了?孩子由刚才面带笑容一下子转变成了一脸惊愕。是啊!小女孩却是落泪了。这是为什么呢?接着我设计了第二步:读中悟。这一步我又分两步:(1)悟女儿接受礼物的心情。(2)悟爸爸送礼物的心情。在这整个过程中紧扣文本进行生生交流、师生对话。围绕重点我设计了几个读文填空,并进行朗读指导。这是语文课中的语文味。孩子们几乎都沉浸在一种感动中,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第三步:课文重组,重温细节。我根据文本设计了一组角色朗读,由课件出示,男生读文中爸爸的话,女生读文中女儿的话,一些过渡性的串连性的语句由教师声情并茂地引读。在读之前,我还用了一句名言――只有会读书的人,才能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一个人的心灵,去倾听另一个的心声。快速将孩子引入情境朗读,课后听课的老师们都觉得孩子们真正进入了文本,沉浸在这对父女的感动之中了,基调把握得很好。这样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几个往复既读懂了作者,又留下了语言,留下了形象,留下了情感。

我想课堂上之所以有这种游刃有余与创新,完全归功于的文本细读。正像于永正老师所说:文本细读,不是死抓住文本不放,要学会打开细读的视角,读教育教学杂志上的教材分析文章,也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方式。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最近我读了《小学语文教师》上于永正、王崧舟等大师的精品课堂实录,我觉得他们的课堂朴实、清新、实中有趣、趣中有味(语文味)。是啊,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智者对话,读一本好杂志,又何尝不是和许多智者对话呢?

总而言之,统儿言之,语文教育是一门专业,构成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素很多,文本细读无疑是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想提高文本细读的能力不能只看几本理论书,主要还得靠自己实践。“操干曲而后晓声,观干剑而后识器”,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读得多了才能摸着门道。从眼前看,细读文本是为了上好课,而从长远看,文本细读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乃至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荷花》教学札记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作者: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海燕 (阅读次数:)

又上《荷花》一课了,我不禁有几分窃喜,因为三年前我就是凭着这一课获得了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那时上的是浙教版三年级的课,现在是人教版,尽管学生不一样,但年级还是一样,教材还是一样,我想再上这一课,一定是游刃有余吧!

那天,我将以前的教案、课件稍加整理,就自信地走上讲台,台下端正地坐着48个孩子,调整好情绪后,我便从容地开始上课了。从“欣赏荷花的美图——整体感知美文——转换角色体验荷花形美、色美——感悟荷叶奉献之美”的教学流程一路走下来,前两个教学环节还算“一帆风顺”,但在第三个环节却出现了问题:尽管我安排学生贴荷花,看录像,还表演荷花冒出来的姿势,可是优美的课文始终走不进他们的内心,以致于许多环节都出现了冷场。比如,学生将自制的荷花学具贴满黑板后,我问:哪朵荷花愿意展示自己的风采?结果只有一个学生举手;当我让孩子们对荷花的美姿进行拓展想象时,也只有几个学生“干巴巴”的几句并不精彩的描述……

课后,回班级了解一下,“喜欢荷花吗?”“喜欢。”“为什么?”“因为图片很漂亮!”“贴荷花很有趣!”还有两个孩子至始至终都不喜欢荷花。哎,可悲!哪怕喜欢,也不是因为语文的魅力。

原以为可以信心百倍地面对这堂课,结果却令我瞠目结舌。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课堂效果呢?细细想来,短短的四十分钟,我让学生又贴荷花又表演,还看录像,他们被这些眼花缭乱的外在形式弄得心浮气躁,眼睛看似睁得挺大,却感觉不到思索的目光;读得挺美,却听不出心动的声音。自以为凭着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就能“独当一面”,可是当孩子沉默不言时,我却不能立刻想出对策,只能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当孩子的回答偏离了预设的轨道时,我还是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回想当初,“新课程”的理念正如一阵春雨下遍这方贫瘠的土地,干涸的我恨不得一夜之间吸收所有的“甘甜雨露”,多元化理解、个性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古脑儿,全都想用进这堂课。然而孰知,三年后,早已适应了新课程的孩子们哪里经得起这番折腾?

针对第二次的失败,我又重新调整教案:删去了看录像的环节,把时间充分用在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一重点句的朗读、感悟上。于是,两天后同样在多媒体教室,面对着另一个班的孩子,我又第三次上了《荷花》一课。

满心欢喜地认为这次胜算无疑,可偏偏却事与愿违。课始,也许是我急着要体会重点句,所以在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上处理得草率了些,没有将学生感知的“点”聚拢来理清文章脉络,影响了对整篇课文的把握。同时,“展示荷花美丽”这一过程又一次出乎意料之外,尽管我一再提醒边读边用身体语言展现荷花美丽的姿势,可这个班的孩子似乎充耳未闻,只衷情于读。无奈,感悟就在这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的朗读中结束!

课后,一个人静静地回顾前前后后这三堂课,发现不仅是孩子变了,连我自己也变了。

记得,三年前第一次上这一课时,我欣赏了大量的荷花图片及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当时真的被这脱俗的“凌波仙子”所吸引。而今,这些心境早已随风逝去,这两次上课前没有细细地回味课文,也没有查阅相关资料,更没有被美文陶醉,由于我自身情感准备不足,又怎么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孩子走进文本呢?的确,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情感不是轻易可以做出来、演出来的,它是内心充盈时的自然外溢。”事后,又了解到新课程一、二的教材中也曾有过《荷叶圆圆》、《夏夜真美》这类同样内容的文章,现在孩子们对荷花的认识已远远超过了三年前的孩子们,他们对文本的情感基调也早已超越我的预设。是啊,师生与文本的情感没有达到同步,又怎能奏出课堂教学那和谐的旋律呢?

三次上《荷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仅仅有份好教案是不够的,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可能是一把“尚方宝剑”,更不可能“一统天下”,因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自己也在改变。所以我们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老师,更要灵活地处理课堂生成。

教学札记 篇5

“四季雨”的色彩──《春雨的色彩》教学札记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校 应佳萍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有时,教师在课堂上只须给孩子提供一个思维的平台,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就能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我在执教《春雨的色彩》时,曾在课将结束时提了一个问题:小朋友眼中,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春雨是白色的,春雨落到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落到萝卜菜上,萝卜花也白了。有的说:春雨是五颜六色的,春雨落到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

我不禁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喝彩。于是,趁着孩子们兴致高涨,我又提出:“夏雨”、“秋雨”、“冬雨”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孩子说:夏雨是红色的,夏雨落到美人蕉上、美人蕉红了;夏雨落在荷苞上,荷花红了。有的孩子说:秋雨是金黄色的,秋天,雨洒在稻田里,稻谷变金黄色的;洒在山角下,野菊花变金黄色的了。也有孩子说:秋雨是红色的,青苹果、李子喝了秋雨后都变成了红色。还有孩子说:冬雨是白色的,冬雨一下,便把白白的雪花引下来了……

一个个精彩的答案让我不得不对这群一直被认为视野狭窄的农村孩子刮目相看。孩子缺少的不是想象力,而是生活经历。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他们熟悉的想象范围,创造一个思维的契入点。

有时,空白也是一种美──《春雨的色彩》教学札记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学 李 曦

所谓“空白”,就是指空着,没有被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在绘画艺术中就有一种美叫做空白美。那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有一种方法能以此为鉴,称之为── “空白”艺术。特别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课堂上,我们要尽可能地多留一些时间、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使他们在适当的引导下发挥创造性、尽情展示,描绘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记得在教学《春雨的色彩》的过程中,有一只小手突然举起来,打断了我的教学──“老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全班学生顿时沉寂了,60双渴求的眼睛齐唰唰地投向了我──他们在等待我给予他们正确的答案!“同学们,春雨其实是……”我正准备告诉他们,但欲言又止了,为何不听听学生们的意见呢?“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你们自己想想看!”我把一个“空白”留给了他们。学生们用不解、疑惑的目光看着我,不过教室里马上又沸腾了起来,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

──老师,我知道!

──老师,我来告诉他!

──春雨是紫色的,因为春雨落在紫罗兰中,紫罗兰花就变紫了。

──春雨是白色的,因为春雨淋在柳枝上,柳絮就变白了。

──春雨是无色的,因为我们每次看到的春雨就是透明无色的。

多么富有独到见解和想像力的对话啊!我感到很满意,因为我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在这个小小的“空白”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主动发展,这不正是我们的新课程理念的生动体现吗?春雨是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已经能从大自然中找到答案了。

可见,只要课堂空白留得恰当,不仅不用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而且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1、整堂课都是知识的传授,极易导致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引起学生的“分心”现象;而留下空白点,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积极的休息,由听转为思。

2、从记忆原理看,“满堂灌”的教法,学生并不容易记住,因为缺乏学生自己的理解;而留下空白点的课,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了主动的参与者,实际记忆效果好。

3、从创造和想像原理来说,留下空白点的课更容易使学生荡起想像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涟漪。大量教学事例也证实,空白效应会增进教学实效。

但并不是留下任何空白都能起到效应的。一是说,留“空白”是一门艺术,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一要掌握火候,二要精心设计,找到引与发的必然联系,并在点拨之后,使学生有联想,有垂直思考与平面思考的交*点。然后以“发问”、“激疑”等方式激起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之上下联系,左右贯通,新旧融合,用所思、所虑、所获填补思维空白点,获取预期的效果。

当然,这种“空白”艺术也可以运用在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批评、指责。批评之后最好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找原因,这样学生就不会有被“穷追不舍”之感,逆反心理就会锐减。

“错误”也美丽──《春雨的色彩》教学札记

山东省威海市长征小学 王敏洋

这节课,我同学生一起走进了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这篇优美的课文。在熟练地朗读之后,我正要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中这样一个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时,刘江涛冷不丁地站起来提出:“老师,我发现课文写错了。”

正准备回答问题的同学们刷的一下把目光转向了这位同学。我停止了提问,好奇地问道:“你说说,哪儿错了?”

他撅着小嘴,皱着眉头说:“老师,春雨是无色的,可是课文中说春雨是绿色的,是红色的,是黄色的。”

本来有点奇怪的我,突然笑了,眼睛一亮,呀!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发现,多美的一个“错误”,多好的一份学习资源呀。孩子们幼稚的“错误”,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于是就这一问题我让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生说“春雨是无色的,可是它落到草地上,小草喝了雨水,就长得更绿了;花儿喝了春雨,红花开得更红了,黄花开得更黄了……。”

“春雨还可以说是紫色的,白色的,因为春雨让大地五颜六色呀……。”同学们七嘴八舌的争论着,这时的同学已经对课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们在讨论中已经明白,春雨虽然是无色的,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听着孩子们的争论,我真的感谢这位敢与说“错”的同学。教材究竟错了没有,这显然并不重要,打乱我的教学思路这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在发现“错误”中探究,是一种学习经验。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存在着“错误”,有时是教师的,有时是学生的,有时是教材的,“错误”也是教学资源。教师如果能学会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错误”也是美丽的。

学生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错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只有基于这种理念,我们的课程才是最美的,教学才是最活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学生的感悟是“多彩”的──《春雨的色彩》教学札记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蒋晓黎

《春雨的色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课文文质兼美,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色彩斑谰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

在课前我便有意创设情境,请学生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成语,在导入时,请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成语,如: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绿草如茵、 春暖花开、 翠色欲滴、 莺歌燕舞 、春光明媚 等把学生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好春光的意境之中。

课前的准备为课中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进入课文的角色:我就是那只回来的燕子,我就是那只可爱的麻雀,我就是那只歌声优美的黄莺。因为我们就是美丽的春天的其中一员!

在教学中,每个孩子喜欢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理解也不同,给自己的定位也有差异。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拟人化,对话。因此,我将朗读做为本课的重要教学手段,并附以表演。《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请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朗读,而后进行分角色表演,我自认为这样做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实践机会,通过角色扮演,又能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体语言,从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也的确收到了这样的效果,学生都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春雨的细柔……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还没说在你眼中“春雨是什么颜色的?”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说:“老师,不对,不对,春雨的颜色是彩色的。”

“为什么?”

“因为我看到春雨落在大地上,草儿绿了,桃花儿红了,油菜花黄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有很多很多的颜色。”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一个学生的感悟。学生的感悟有深有浅,有多有少,但只要是真实的感受,我们都要加以保护。

因此,我大大地表扬了这位同学:“你真棒!你真会观察,也会思考,有不同的想法就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一起讨论。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有了不同的感悟,带动了孩子的灵感,有了教师的鼓励,激发了孩子的欲望。学生就接二连三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想法:“春天是……”

根据教材特色和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上努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荷花》教学札记 篇6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十二课的《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本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作者寥寥400个字,把满池荷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观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1)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四、教学程序设计: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掠过水面。上课伊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上一阵“微风”,让学生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和关注的心理。为此,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老师这儿有个谜语,小朋友能猜出来吗?”“小朋友见过荷花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欣赏一篇题为《荷花》的课文,大家准备好了吗?”以谜语导入新课,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第二环节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连。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听到、整个心灵都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荷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那么我们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写了荷花的美?”从而引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第三环节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因此精读时要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我通过三条途径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层,产生移情。

1、借助比较区别;2、借助想象展开;3、借助语言媒介。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2、指图引读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受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第四环节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情感。因此,在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中,我都设计了表情朗读。特别是第二自然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之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有情,教材有情,“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桥梁就是教师。由教师来传递情感,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2.荷 花

闻: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  像大圆盘 看: 含苞荷花     半开 全开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札记 篇7

高中语文新大纲提出,在教学中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当前的语文教学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采用学生自编自导的方式表演课本剧,则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好方式。笔者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就采用了这种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孔雀东南飞》一课的教学中,我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分别是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课文及课本剧的研究,使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深刻认识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以及人生观。

二、通过课本剧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深刻认识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以及人生观。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刘兄、焦母的形象。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难点 ,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  新课。

二、看幻灯片《丘比特》,问:同学们说这是谁?

三、师:丘比特是爱神,千百年来,人们都希望被丘比特的金箭射中,但是不幸的是很多人是被他的铅箭射中,饱尝了爱情的辛酸苦辣,演绎了一出出的爱情悲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其中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同时打出课题幻灯)

四、播放朗读磁带。

五、学生自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六、教师介绍文学常识及时代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七、学生分组探讨、研究课文,将其改编为课本剧(每组只改编课文的一部分,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最后整理成完整的课本剧,见附录)

第二课时

一、学生表演课本剧《话别》、《殉情》。

二、学生分男女两大组辩论

问题一(同时打出幻灯)

女生是检察官,认为焦母、刘兄是杀害刘兰芝、焦仲卿的凶手,要求判处他们死刑。

男生是焦母、刘兄的辩护律师,为他们辩护,争取减刑。

学生辩论后,教师小结

小结:

1.焦母、刘兄表面上看是杀害刘兰芝、焦仲卿的凶手,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2.拆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并非其本意,他们主观上的愿望还是希望维护自己亲人终身幸福,但是,客观上他们失败了。

3.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兰芝、仲卿毕竟是通过他们的手直接害死的。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

4.这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三、表演课本剧《私奔》

四、学生辩论

问题二

你是赞成刘兰芝、焦仲卿私奔,还是赞成他们殉情,请分别阐述理由。(同时打出幻灯)

学生辩论后,教师小结

小结 :

1.私奔有其合理性。毕竟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既保全了性命,又得到了爱情,何乐而不为。

2.殉情也有其必然性。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私奔者恐怕很难有美好的结局。

3.殉情能坚守住爱情的誓言,能赢得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尊敬,成为后代反对封建礼教、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

4.殉情能获得文学上和美学上的悲剧意义,成为流传千古、永垂不朽的艺术形象。

五、学生讨论

问题三

假如你在恋爱时遇到焦母、刘兄式的人物,爱情遭到横加指责时,你将怎幺办?(同时打出幻灯)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好处。

首先,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内容, 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学生要改写好课本剧,就必须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把握人物形象。为此,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熟悉课文内容。这就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目的。学生分组编写排演课本剧,就必须团结协作,深入钻研,才能把课本剧编写排演好,这样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目的。

其次,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排练表演课本剧,由学生扮演剧中人物,演绎剧中故事,不仅符合人们对变化和运动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注意的要求,更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采用这种方法上课,与平时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很强的新奇性,这就极大的刺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通过对课堂提问的深入研究,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

对这堂课的问题,笔者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来研究。对第一个问题,分男女两大组,对第二个问题,分赞成私奔和不赞成私奔两大组,对第三个问题,分选择爱情、选择父母、选择爱情和父母三大组。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讨论时情绪高昂,思维灵敏,争辩激烈,形成了很强的对抗性。通过上述争论,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敏性、条理性,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1]

教学札记 篇8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二小龙 军

如何以教材为载体,较好地实现新的教育理念和教材编者的意图呢?我们在探索《语文园地》课的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研究:

一、注重各种形式的复习以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各种丰富多样的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以及汉字的练习,这些练习的目的明确,而形式生动活泼,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完成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例如:《语文园地(四)》中的“我会认”,教材中将前面学过、带有“木”字的汉字归为一类,并以一个“转盘”形式排列出来。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相应地设计了一个“玩转盘——找秘密”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借助图片,调动其对生活已有的感知,探究为什么转盘里的每个字中都有一个“木”字。使学生不仅识熟了已学的汉字,还初步了解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并为以后自己学习汉字的字形、字义打下基础。

二、力求体现向生活的扩展与延伸

《语文园地(四)》中的“我会读”,让学生认牌匾字,就是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有,也没有什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区别。教学时,我们让学生进行小组间互相交流、展示识字成果,交流识字体会。这样,就能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三、重视规范书写,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新课程标准对于识字写字提出了具体要求,更强调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因此人教版实验教材在每一课以及语文园地中都着重安排了指导写字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把这些虽然学过,但容易混淆的汉字认真“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发现易错字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这些形近字的了解,把这些汉字写对写好。教师要指导学生先认真仔细地观察这些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是重点笔画如何起笔落笔,然后再让学生照着样子写,最后通过学生互评互改,互相帮助,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评价,也学会怎样把字写端正、写好看,从而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2005

《荷花》教学札记 篇9

重庆市大足县复隆小学校   吴兰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引入:“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在读中揣摩思路。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交流,教师做两个层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层次。对多数的语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这些语句上面;二是点上的层次。对极少数重点语句,教师要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出多元解读。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教师诵读第3段。

五、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学生坐下后,教师引入:“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__________”例如: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

案例点评: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养成语感。本案在不同的诵读阶段,落实相应的语感训练任务,对语感培养的客观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教者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心,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诱发,就会自然地渗透其间,成为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此种状态貌似雪泥鸿爪,无迹可寻,实乃日积月累所达成的语感境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