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林子优秀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生命的林子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生命的林子》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导读感悟老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

2、从玄奘没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悟出一个想要成才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方丈的妙喻,引发学生对成才的理性认识,产生深刻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法门寺是一座怎样的寺庙?(板书: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2、法门寺如此名满天下,香客如流,玄奘为什么想要离开呢?

3、设疑过渡:玄奘、法门寺和生命的林子有什么关系呢?又是什么原因使玄奘决心留了下来,并成为一代名僧的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二段的林子

1、自读第二段,让我们一起跟随玄奘、方丈去看一看山头的几棵松树和寺后的松林。

你看到了什么?划出关键的词。

2、交流:

(1)你看到的山头的松树是怎样的?(板书:乱枝纵横 短而扭曲)

(2)寺后的松林呢?(板书:郁郁葱葱 遮天蔽日 莽莽苍苍)

3、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读出生命的力量)读着这些词,你感到这片林子怎样?

4、这就是生命的林子的全部含义吗?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第8节。

5、读了方丈的这段话,你是不是对这片林子有了新的感受?从这里,你读出了这还是一片怎样的林子?而那棵松树呢?(板书:竞争,奋发向上)

6、小结:是呀,同是一棵树,但所处的环境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生命的。价值也就不一样,一个无忧无虑,成为薪柴,一个充满竞争,成为栋梁之才。生命在竞争中奋发,在竞争中实现它最高的价值,这样的林子,是真正的生命的林子。

(二)学习第二段的玄奘

1、看了这生命的林子,听了方丈的话,此时,玄奘会想些什么呢?

2、玄奘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引读第9自然段。

3、法门寺的的确确是一座生命的林子,玄奘留了下来,最后成为一代名僧,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但是,是不是每个人进来法门寺,进了这片生命的林子里,都能成为一代名僧呢?那为什么玄奘能够呢?

4、交流,得出:

(1)玄奘想做太阳

师:烛火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一种奉献,但这种奉献是短暂的,有限的。太阳光芒万丈,普渡众生,更是一种奉献,而且是一种永恒的无限的奉献。

(2)有句广告语叫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玄奘想到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板书:潜心苦修)

5、小结:玄奘一开始想离开法门寺,是因为想做太阳想成才怕做不到,成不了才,现在他决心留下来,同样还是想做太阳,想成才,而且他明白,要想成才还必须在这个水深龙多的法门寺才能实现。他做到了,成为了一代名僧,成为太阳一样的人。他的光辉,从一千年前,一直照到现在。

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最后一节,齐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必须在群体中,在竞争中奋发向上,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拓展

同学们,玄奘是幸运的,他来到了法门寺这片生命的林子,法门寺也是幸运的,他拥有了玄奘这样想做太阳的人。这样的林子,这样的玄奘,才造就光照千古的一代名僧。当年,玄奘只有13岁,今天,你们也13岁了,你们想做薪柴还是栋梁?想做太阳还是烛火?你的身边也有这样一座生命的林子吗?它是这样的?

将来,你们会进去另一片更高更大的生命的林子,想一想它又是怎样的?在那片林子里,你将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

五、作业

续写:玄奘留了下来,他又遇到了曾经劝他离开法门寺的人

《生命的林子》 篇2

玄奘决定留在法门寺后,一天在香客中又发现了那个劝自己离开法门寺的人。

那人显然有事,见了玄奘没有问他为什么还留在法门寺,而是很急切地对玄奘说:‘小僧人,我家人比较多,家里那几亩薄田用起来很紧张。我自己读过书,想去京城赶考,考上我们家就不用愁了,只怕如果考不上,我们家连回来的钱都没有。你说我是去还是不去呢?’

玄奘一听,笑了笑说:‘你在来的路上看到那片松林和零零星星的松树的区别没有?’那人回答说有。玄奘又说:’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见那人回答不出来,玄奘接着说:‘是因为竞争啊。松林里的松树为了生存,拼命的生长。而那零星的松树由于不愁阳光,恣意生长,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呀。这个原因才使我决定留在法门寺。施主,请您自己选择吧。’那人听了之后若有所悟,离开了。

多年后,玄奘已从印度归来。这时,有一位高官竟捐款为玄奘建了一座佛塔。玄奘前去时,竟发现那位高官就是那个劝他离开法门寺的人。两人不禁感慨;‘没有那片松林,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生命的林子》 篇3

《生命的林子》是一篇哲理美文。这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文体,代表性的作品有《小故事大道理》、《枕边故事》等等。代表作家有刘燕敏、毕淑敏、周国平等等。这种文体的兴起,与《读者》杂志的热销也有密切关联,同时适应了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生命的林子》假借玄奘早年刚出家的故事,提出了“做矮子中的将军”和“做将军中的将军”的人生命题,当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篇文章中的方丈,运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情境教育,因此,在研究情境教育的现场,选用这样一篇文章让学员们进行教学设计,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为了节约时间,我主要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交流。

这节课,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读懂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深龙多”、“鹤立鸡群”等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2、学习文章通过对比、形象描绘,生动说理的方法,明白一个人成长离不开存在环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如下: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3节。

1、一读:学生快速阅读1-3节,用一个词语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欲行)

2、再读:思考,玄奘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

先用概括性的语言说明原因,然后结合具体的词句加深理解。

主要原因:

寺:名胜、才多

玄奘:事繁、己微

用“与其……不如……”连起来说说。

具体的词句:

名胜:香火鼎盛  名满天下   香客如流

才多:水深龙多  高僧济济

事繁:法师应酬太多   喧喧嚷嚷

己微:远不如   想出人头地

这些词语,学生大多能很好理解,这里重点突出“水深龙多”的教学。

同学们,你们记得在《三顾茅庐》中,人们称诸葛亮为什么?(卧龙)

还有哪些词语中含有“龙”呢?(卧虎藏龙、龙争虎斗、群龙无首等等)

从这些词语中,你知道人们用“龙”比喻什么?

然后,让学生用“法门寺水深龙多、高僧济济”为中心句,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话。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5节

1、学生自读,想一想方丈为什么要向玄奘提出这个问题?

2、交流:这一段,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段落,这一部分,是方丈对玄奘志向的考察,如果玄奘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那后面的观看松树林的环节,也就会落空。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方丈的智慧和细心。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6-9节

共分为六个环节:

一读:玄奘和方丈来到了林子,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划出有关句子。

二画:教师板画:山顶乱枝纵横的松树;一片修颀挺拔的松林。通过图画只管展示情境,加深学生体会。

三演:如果你就是山顶的松树或者是松林中的一棵松树,我来采访你们,问问你们为什么会如此不同?

从中体会乱枝纵横的松树和松林中松树的不同成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补充:高山之巅无美木,伤多阳也。太好的环境同样不利于成长。而松林中的松树,因为有了竞争,有了奋发,有了上进心,就长成了参天大树。

四拓:松林中除了有竞争,其实,还有合作,和一棵孤零零的松树比起来,它们更有集体的力量:

说话:

当狂风袭来时,松林                                  ;

当暴雨倾盆时,松林                                  ;

当洪水肆虐时,松林                                  ;

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才能成就人才。

五比:眼前山顶的乱枝松,方丈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鹤立鸡群)

而一片松林,让玄奘想到了什么词语?(水深龙多)

理解:鹤立鸡群,虽然超出了群体,但是,毕竟标准不高。“鹤鸣高岗”,只是在山岗上而已。而且,长期混同于鸡群,也会有沦落为“鸡”的危险。

但是,“龙”就不同了,“飞龙在天”,比起“鹤”来,显然不在同一个标准了。

六悟:通过眼前景物的对比,玄奘明白了什么?你又明白了什么?体会文章所揭示的真意。

通过六个环节层层推进,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把握文章的中心。

四、学习文章第四部分。第10节。

玄奘听了方丈的话之后,怎么做的呢?

通过写话的方式,拓展想象,理解。

写话练习二选一:

1、玄奘从此潜心苦修,

(补充文本的不足,也就是如何解决事繁的问题,如何面对法师应酬的问题。)

2、玄奘见到了上次劝说他离开的人后,

五、教学最后一部分。

引读这一小节。因为这一部分,应该认为是文章的一个累赘,没有必要“卒章显志”。道理,应该是让学生感悟的,而不是灌输的。所以,通过引读,一带而过。

六、拓展。

搜集玄奘的故事,推荐阅读《西游记》。

生命的林子 篇4

玄奘是唐代名僧,法相宗的创始人,也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相比较那个历经千魔百怪,度过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唐僧,我更倾向于故事中玄奘的成佛历程,他让我认同并执著这样一个信念:无论是谁,都应“走进生命的林子”,否则他就难以“修成正果”。

生命,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字眼。

生命的伟大因为它本身的伟大,同时也因为它不断创造着伟大。

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以及被许诺的未来与幸福更神圣。

作为珍爱生命的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我激动过、惶恐过、徘徊过。但我深知:只有为新课程献身,自己才能获得新生;只有自己融入并适应新课程,才能让新课程为自己服务;只有教师感悟新课程的生命,才能让学生的生命之树更加茂盛。

《生命的林子》实录 篇5

上完《生命的林子》这课,我很兴奋,为自己的一个设计回味着。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课文,我在备课时动足脑筋想的不是如何让学生懂得文中的道理,也不是认识玄奘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方丈的语言技巧。所以,在学习了方丈指点玄奘的内容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思考题:“同学们想想,为什么方丈搞得这么复杂,又是带他看,又是启发问话的。如果直接告诉玄奘走是错的,是鼠目寸光,只有留在法门寺与高僧相互竞争,才利于成长进步。行吗?” 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家畅所欲言,比较两种教育途径的效果。俗话讲,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样一比较,“借喻说理”的语文知识就在自然而然中让学生领会了。接着我又趁热打铁,来了个应用训练,举生活例子然后让学生说出一些课内外积累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还真不错,一下子说出不少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光芒不影响光芒”等等。训练的时间不长,但训练效果是明显的,学生明白了:讲话是个深功夫,“借喻说理”能提高语言的说服力。

学语文干什么,不就是为了“能说会道”。方丈的指点如此神效显然因为语言技巧的娴熟。新课标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就有“领悟表达方式”的要求,方丈的这种表达方式正是值得学生学习并在生活中应用的。这样的训练既有意思也有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让学生记住我的语文课。有人说,讨好学生的办法终究不是办法,把学生当弱智教的结果可能自己也会弱智掉。我想,课堂应当给学生以冲击力的,我的教学应当表现出一种智慧,把学生的思想引向一个他自己无法抵达的境地。于是在我的课中,我常试图找这样的切入点进行语言训练。我想,只要坚持这么训练,学生一定喜欢我的语文课,他们的语言能力一定略高于同龄人

《生命的林子》 篇6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理解“晨钟暮鼓”“郁郁葱葱”“莽莽苍苍”等词语,并积累这些词语。

2、 学习文中的比喻句,体会老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

3、 学习本文形象描写的方法。

4、 明白一个人成材离不开它所存在的环境,离不开竞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领悟本文语句中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娓娓谈话,激发兴趣

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有四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著名的人物就是唐僧。你们知道唐僧是根据我国唐朝哪个高僧的原型塑造的吗?谁从课外书或者影视中了解到玄奘是个什么样的高僧?  出示玄奘铜像及相关图片,师介绍玄奘的生平: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知道玄奘之所以能取得令世界所瞩目的成就,是和他的顽强意志和勤奋学习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玄奘成为一代高僧之前的一个故事《生命的林子》

二、 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自学提纲先自己学习,看谁最会读书。

学习提纲:

1、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玄奘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

2、方丈为什么带他去山后的松林,是怎样借机启发玄奘的?

3、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多读读,你会联系课文和生活中的例子去理解吗?

4、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三、 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师:玄奘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呢?

师:哪个词语写出了玄奘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后,离开法门寺的决心很大?  师:方丈明白了玄奘的意图,为什么不直接劝说玄奘留下?他是怎样一步步借比喻来告诉玄奘留下来的理由的。

师:老方丈为什么要带玄奘去寺后的松林说话呢?你是怎样理解他的话的?

师:我想请两个同学读方丈和玄奘的对话,其他同学体会老方丈是怎样的一个长者?

两生读。

师:哦,也就是说他知识渊博,有自己更为独特的见解。他还善于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以眼前的松树为例让弟子心服口服。那老师也要向他学习,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

师:那玄奘领悟了老方丈的话没有?你是从哪一句读到的?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玄奘把法门寺比作了什么?把山野小寺比作什么了?

师:玄奘于是静下心来,结果怎样了?请把第十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玄奘苦心潜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师:学到这里,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师:是啊,我们个人的成长与集体、与社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让我们在集体中、社会中,去竞争,去锻炼自己吧,让自己也成为向玄奘那样有成就的人,好吗?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句话齐读一遍。

生齐读。

三、总结收获,积累语言

师:老师很喜欢课文中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亲切和蔼而循循善诱的老方丈,一个是潜心苦修的玄奘。那学完本课,你们在思想上有收获,在写作上有什么收获吗?

师:课文有好多叠词、成语的运用恰到好处。如:喧喧嚷嚷、郁郁葱葱、莽莽苍苍、晨钟暮鼓、出人头地、芸芸众生、鹤立鸡群等等,这些词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文章的语汇,也使全文显得更加庄重,典雅。

四、 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同学们,让我们再把再次走近玄奘,去相关大网站了解玄奘成长的历程吧,也希望你们有新的感悟,欢迎以读后感的形式和大家交流。

教学后记:

方丈提出了竞争的理念:大片松树长在一起。每一棵生存条件其实并不理想,如果不拼命地生长,就会被其他树盖过,吸收不到阳光雨露,就会枯萎。艰苦的环境促使松树要去竞争,要奋发向上,也就造就了良材。而山上的那两三棵松树,应该说有着优越的条件,不愁阳光、不愁雨露,但也正是太优越了,使它们失去了动力,反而长得懒懒散散。其实做人也不一样吗?远离了社会,没有了竞争,就会失去奋进的目标和;只有在高手如云的环境中,才更能激发斗志,学人所长,提高能力。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文章最后的"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就很容易理解了。

生命的林子 篇7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晨钟暮鼓”“郁郁葱葱”“莽莽苍苍”等词语,并积累这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娓娓谈话,激发兴趣

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有四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著名的人物就是唐僧。你们知道唐僧是根据我国唐朝哪个高僧的原型塑造的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命的林子

玄奘   法门寺   名僧

3.再次快速浏览课文。

(1)想一想,玄奘为什么准备离开法门寺?后来为什么又留了下来?结果怎样?(分段)

(2)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3)将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和大家议一议。

4.学生读书,并展开小组交流活动。

三、熟读课文,完成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文中的比喻句,体会老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

3.明白一个人成材离不开它所存在的环境,离不开竞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领悟本文语句中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

2.对照屏幕订正

3.齐读生字词,说说发现?

交流:法门寺是一个高僧云集的寺庙,作为一位和尚,你是什么感觉 ? 如果不是法门寺,而是个普通的小寺,你有什么感觉?

玄藏为什么一开始想离开寺庙?后来又为什么留了下来?板书:走  留

二、新授

1.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默读课文,做出圈划。

方丈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启发玄藏的呢?请大家浏览课文的4—9小节。

师生交流:方丈是在循循善诱地教导玄藏,他一共问了玄藏几个问题?

出示: “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你愿意做烛火还是做太阳呢?”(是方丈想了解玄藏究竟想做什么样的人?)

出示:“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是这么修长,挺直呢?”这棵树和一片松林有什么不一样呢?这片林子是什么样的林子?

三、拓展

后来玄藏又遇到了那位曾经劝他离开的僧人,玄藏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活中需要太阳这样的人,还需要更多烛火这样的人。做太阳好,做烛火也一样了不起,做柴薪也很多,想象一下,当初鲁滨逊漂流到小岛上更需要柴薪。我们无法逃避竞争,第一要奋力向上,第二要以平凡的心态面对。在别人眼里我是太阳与烛火都不重要,做栋梁与柴薪也不重要,关键是要快乐地活着。

四、板书:

林子           法门寺       玄奘

郁郁葱葱       香火鼎盛

遮天蔽日       高僧济济      愿做太阳

莽莽苍苍       水深龙多      潜心苦修

竞争        香客如流

奋力向上      晨钟暮鼓

成为栋梁      喧喧嚷嚷

课前思考:

《生命的林子》这篇文章讲述了玄奘在方丈的开导下,放弃了去偏僻小寺的想法,决心在法门寺潜心苦修的事,引发出“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的哲理。课文通过方丈和玄奘的对话亮出本文蕴涵的道理,真可谓是层层剖笋,环环相扣。方丈劝玄奘留下,并没有直接给他讲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问题,一次次思考,让玄奘自己参悟其中的道理。其实,作者更是把握住孩子们对唐僧玄奘去留的关心这一关键所在,使故事一步步深入,最后自然而然地道中文章的主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本文的道理,真可谓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与平庸的人为伍,我们也许会生出一些莫名的优越和快乐,但久而久之,自己也许也变得庸常;与“天才”相对,我们也许会有许多压力,也容易产生自卑感,但这压力和自卑感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这是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学完课文后所领会到的。

课前思考:

生命的林子就是生机勃勃、充满竞争的群体。但这“生命的林子”是随着时间、地点、人生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的,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林子。将文中的林子引入实际中来,可以用几个小问题投石问路:“你的‘生命的林子’在哪里?我的呢?”又问:“你爸爸妈妈的呢?”再追问:“十年以后你的生命的林子呢?”还有,山头上的那一片灌木难道就不是一片生命的林子吗?想来肯定也是,只不过不是一个好的“生命的林子”罢了。

这可以作为课文的延伸和拓展,让它从另一角度给善于思考的人点亮一盏人生航船上的明灯。

课前思考:

《生命的林子》中的玄樊,虽然没有夏洛蒂姐妹和霍金那样曲折的生活经历,但是苦恼一直困惑着他:能跻身名寺--法门寺,可谓荣幸,但青灯黄卷苦学多年,谈经论道却远不及寺里的许多僧人。在他人的劝说下,玄奘终于萌发了隐退偏僻小寺的念头。值得庆幸的是,与夏洛蒂碰到罗伯特·骚塞不同,玄奘遇到了一位好方丈,方丈用生动的比喻树立起玄奘进取之心,实现了玄奘成为一代宗师的宏愿。玄奘的经历让我们有另一种体验。

《生命的林子》中,方丈让玄奘比较不远处一个山头上稀疏的几棵松树与法门寺后郁郁葱葱的松林,从而明白群体与竞争的道理。这里,方丈以树喻人,刻画了不甘落后,奋力向上生长,成为栋梁之才的不屈灵魂。与《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写夏洛蒂姐妹、霍金和鲁滨逊的经历不同,这里用另一种手法,同样写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

文中,方丈揭示了两处松林不一样的原因,提出了竞争的理念:大片松树长在一起。每一棵生存条件其实并不理想,如果不拼命地生长,就会被其他树盖过,吸收不到阳光雨露,就会枯萎。艰苦的环境促使松树要去竞争,要奋发向上,也就造就了良材。而山上的那两三棵松树,应该说有着优越的条件,不愁阳光、不愁雨露,但也正是太优越了,使它们失去了动力,反而长得懒懒散散。其实做人也不一样吗?远离了社会,没有了竞争,就会失去奋进的目标和;只有在高手如云的环境中,才更能激发斗志,学人所长,提高能力。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文章最后的"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就很容易理解了。

课外阅读训练:

泥泞留痕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进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见他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心里对他十分赞许,但却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不说,化缘时还常常吃白眼,遭人讥讽挖苦鉴真对此忿忿不平。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鉴真依旧不醒,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一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可我刚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子?”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鉴真和住持信步走到了寺前的大路上。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但我这样一个别人瞧不起的苦行僧,怎么去光大佛法?”

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行走过?”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今天我俩在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鉴真惭愧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他年轻有力的脚印留在寺前的泥泞里,留在了弥漫着樱花醇香的扶桑泥土里……

在泥泞里行走,生命才会留下深刻的印痕。

浮生若茶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说:“像我这样的人,话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释圆听后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尚:“施主远途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老僧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说:“施主,请用茶。”

年轻人呷了两口,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释圆笑笑说:“这是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说:“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沸水送来后,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年轻人俯首去看,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袅袅溢出来。年轻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释圆忙微微一笑说:“施主少候。”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沉沉浮浮得更杂乱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在禅房里轻轻弥漫。释圆如是地注了五次水,那一杯茶水沁得满屋生香。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

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轻轻地浮在水之上,没有沉浮,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沉浮浮,就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洌。

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10.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水深龙多”“鹤立鸡群”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体会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

3.明白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它所存在的环境,离不开竞争的道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体会法门寺的名

1.复习词语。

香火鼎盛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集纳名僧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

2.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说说法门寺是一座怎样的寺吗?

3.齐读感受

二、态度比较,引发思考探究

1.法门寺是当时僧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可身居法门寺的玄藏却想离开此地,这是为什么?请你仔细读读课文的1-3小节,认真思考。

2.交流。

①理解名寺之“名” ,玄奘之“难”:

香火鼎盛、晨钟暮鼓、香客如流, 应酬太烦;——静思养神、潜心修身难。

清灯黄卷、苦苦习经——谈经论道远不如人,——成才难

②理解劝说之“对”:

名满天下、水深龙多、高僧济济——出人头地难;

偏僻小寺、阅经读卷,才华很快显露。

③理解辞行之“决”:

想了很久,觉得很对,打点经卷、包裹——求成心切,决意辞别。

过渡: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与庙里的许多僧人的差距还是那么的大,怎能不心生烦恼呢?看来,玄奘的困惑与苦恼都是源自与身居在这样的法门寺——

在玄奘看来香客如流、喧喧嚷嚷的法门寺能静思养神、潜心修身吗?水深龙多、高僧济济的法门寺,想出人头地容易吗?

3.指导朗读,读出玄奘的“决意离开”。

4.那他为什么后来又留下了呢?(答)

三、聚焦方丈,悟林子的启示

1.浏览4-9,方丈是怎样一步一步启发诱导玄奘的?(自由答)

2.方丈一共问了几个问题?(4个),思考方丈为什么问这些问题?

3.交流前两问:

第一问:“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

第二问:“你愿做烛火还是愿做太阳呢?”

读感悟玄奘的话。

第三问:“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

第四问:“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

这里的“这棵树”和“这里的松树”有什么不一样?读文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棵树”和“这里的松树”分别长成什么样(书)?感受?

为什么不一样?读读方丈的话,哪些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同学们方丈单单只是在讲树吗?

此时此刻,玄奘又会想些什么?请你对照这两组词语,想一想。

修长挺拔       高僧济济

奋力生长       水深龙多

郁郁葱葱       香火鼎盛

遮天蔽日       名满天下

交流。法门寺就是这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林子,在这个群体里,每个人都会不断努力,力争上游,所以最后都有可能成为栋梁,而在偏僻的小寺,虽然鹤立鸡群,但因为缺少竞争,终会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成绩平平。对于立志成才的玄奘来说,水深龙多的法门寺就是他生命的林子啊!(板书:法门寺   玄奘)

4.方丈的话真是意味深长啊!请同学们评评方丈这个人。

5.现在,你明白玄奘为何不离开法门寺了吗?在玄奘看来,法门寺就是一片大林子,是一片怎样的大林子?(读词)

6.小结:法门寺还是那个法门寺,只是玄奘对于自己成长的认识改变了,所以他的决定也改变了。指导朗读第9小节,再次体味感悟,玄奘的惭愧和幡然醒悟。

7.玄奘决定留下之后,又见到了劝他离开法门寺的那个人。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一段话。

四、释题:

通过续写,充分展现了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现在让我们再来看课题,你理解了文题了吗?

读读文章的最后一节。是的,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五、结合实例,理解课题内涵

1.总结:文章的作者通过讲述玄奘年轻时的一段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关于竞争的道理。生命的林子无处不在。对于一棵想成为栋梁的大树来说,他生命的林子是什么?树林是他生命的林子

2.对于想成为高僧的玄奘来说他生命的林子?

3.对于想获得成功的人来说?

4.其实,对于同学们来说?我们的学校就是一片生命的林子,祝愿同学们在这片林子中茁壮成长。让我们再次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话。

六、作业

续写:

板书设计:

松林      松树

生命的林子    法门寺    玄奘

社会   立志成才的人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要选择,更要优化组合。

本课词语很多,词语教学当然是本课绕不过去的教学重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这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但词语不是孤立的存在,课文的内容也需要凭借词语来表现,所以当把词语教学与课堂内容理解结合起来,教学的“有效”就充分显露出来了。我们都知道,散乱词语的记忆与把词语组合一个意义群记忆是完全不同的负担,同样,本课中的“香火鼎盛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是对法门寺特点的概括。这直接与课文的事件相关,正是因为这样的法门寺,玄奘才感到有压力要走,也正是这样的法门寺,经过方丈“生命的林子”点化,于是法门寺又对玄奘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刘老师课堂前面让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走”的原因,后面让学生加上“生命的林子”说“留”的理由,这课堂一前一后的彼此眺望,既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度挖掘,也是一次次带领学生擦亮词语的过程。

课后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让学生记住你的语文课。我是想说,讨好学生的办法终究不是办法,把学生当弱智教的结果可能自己也会弱智掉。所以课堂应当给学生以冲击力的,我们的教学应当表现出一种智慧,把学生的思想引向一个他自己无法抵达到的境地。在这节课上,刘老师的教学有冲击力吗?她在试图这么做。在学完玄奘在方丈“生命的林子”影响下,选择留下后,她这样结课:法门寺是玄奘生命的林子,但后来,他还是离开了法门寺,上哪儿?西天取经,这时候他生命的林子还仅仅是那个法门寺吗?……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我生命的林子在哪儿?课到此戛然而止,但学生的思想显然不可能停止:原来生命的林子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它会随着你的生命成长而成长。我生命的林子哪儿?这是生命在质询:我是奋力向上的吗,我的胸怀有多宽广……

课后反思:

课堂支撑力来自对文本价值核心的把握

边上课边思考,这篇文章的价值核心在哪儿?我认为它不在最后教条式的话语,所谓“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我讨厌这样板脸教育人的话语。

课文里最为闪亮的句子是:“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滴,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却是文本的价值核心所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把它改成诗歌来读,我要让学生在断句中读出一种“奋力”的、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生长”的活力。这是幅怎样的画啊,一幅“奋力向上生长”的生命图景,这就是课题“生命的林子”意象之所在。道理是抽象的,而道理之载体“生命的林子”是具体的。教学中,我努力在此用力,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记住这片蓬勃的林子,为此,我配上相宜的图片。因为形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太重要了,它具有生命力,可以在相宜的环境里被唤醒并给人以精神的慰藉。不是吗?文末的那个“不能离开群体”道理学生可能很快便会忘了,但这番教学后学生一定不会忘记这片郁郁葱葱的“生命的林子”。这片“生命的林子”理解了,玄奘为什么留下的原因也就会明白,课文所揭示的道理也才有了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