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羊儿要回家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小小羊儿要回家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小学音乐《小小羊儿要回家》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通过音乐故事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让幼儿带着问题来听音乐。学习倾听,让幼儿自主的来表现其动作。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及想象的空间。通过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游戏,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递进式的增加游戏的难度。

活动目标

1、认真亲听音乐,辨识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

2、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

活动准备

音乐《小羊和狼》,播放器。

重难点分析

重点:辨识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

难点: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倾听音乐,想象动作

1、小羊宝宝们,今天跟着妈妈去大森林去玩玩吧!你听,森林里传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倾听音乐一遍。

2、你听了这段音乐你想跟着它做什么?

3、那我们就来跟着音乐做你喜欢的动作吧,来孩子们,出发吧!

4、教师模仿孩子的动作,变换动作

二、倾听音乐第二段,感受大灰狼的凶狠

1、妈妈看见有很多小羊都做着自己喜欢的动作,可开心了,想不想在此出发玩一玩?

2、这次,妈妈想让宝宝们听着音乐节奏来做动作。

3、播放大灰狼的音乐,让孩子想象发生了什么事情。

4、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听音乐玩一玩

1、想到了好的办法,我们就不用怕大灰狼了,来跟着妈妈一起去森林玩吧!

2、小羊宝宝们,你们觉得刚才玩的怎么样?

3、你想不想来扮演大灰狼?

4、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好玩的音乐总是想让我们多玩几遍,接下来,我们就去更宽场的操场上来玩一玩。

反思

活动中教师在欣赏的过程中,没有让幼儿听出来是哪段音乐,导致幼儿在扮演游戏时,不知道哪段音乐史狼出来的时候,当幼儿不明确的时候教师有强调,但是如果能让扮演狼的老师再扮演一次就好了,那么在后面幼儿扮演的环节幼儿就会明确,教师没有强调规则意识,导致幼儿觉得狼是不可怕的,而且还去打狼,语言还是不够精炼,不过教师本身的教态以及自身音乐素养的魅力还是吸引到幼儿的。

小学音乐《小小羊儿要回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顺数、倒数、数序和接着数的实际运用,学会使用各种数数方法。

2、在数数活动中培养幼儿数数的兴趣和能力,逐步训练逆向思维。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会顺数和倒数

材料准备:磁性教具、涂涂圈圈

重点和难点:

能根据所给物体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方法数数

教学过程:

一、观察数数

1、出示5只篮子,让幼儿数数。再放上5只篮子(有的上面有萝卜),一共有几只篮子?

2、讨论:在刚才的数数中,我们用了哪些数数方法?

小结:我们用了顺数、接着数的方法。开始数数可以顺数、当再添上同种东西时,我们可以用接着数的方法数出总数,所以各种数数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使用。

二、小羊过桥

1、这是一座怎样的桥?桥上的数字两边也一样吗?

2、这桥上的数字表示什么?(表示桥上的台阶一共有多少)

3、幼儿和老师一起帮小羊过桥(上去:1-2-3-4-5-6-7-8-9-10,下去:10-9-8-7-6-5-4-3-2-1)

4、提问:我们在帮小样过桥时用到了那些数数方法?是在什么地方用到的?

5、老师提问:小羊走到第6阶台阶时,它累了,想休息?请幼儿来放小羊的位子,提问:小羊刚才什么地方休息?这个数数方法叫什么(数序)

小结:我们今天运用的各种数数方法,帮助小羊过桥。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用,我们掌握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三、小动物过桥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剪下桥和动物,进行操作摆弄巩固各种数数方法。

教学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小学音乐《小小羊儿要回家》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装饰和添贴小羊及其周围。

2、初步学习合作,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感受。

活动准备:

六幅小羊图、棉花、各种形状的即时贴、小布片、各色毛线、蜡笔、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导出活动主题:小羊。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今天家真开心,想不想唱支歌啊?”

请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在唱歌过程中模仿小动物的动作。(顺序为小鸡、小鸭、老虎、老鼠、小羊)

2、幼儿回忆刚才唱过的动物有哪些。

①“刚才我们歌里都唱了哪些动物呢?”(小鸡、小鸭、老虎、老鼠、小羊)

②“小羊是什么样子的啊?”教师给小羊的范图。引导幼儿有次序的观察:头(有弯弯角;有胡子)→身体(上面长了羊毛)尾巴(短小)

二、激发幼儿为小羊打扮的'兴趣和热情。

1、“你们想把小羊打扮的更加漂亮吗?”

2、“你们想在图画上添上什么东西呢?请你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3、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若干位幼儿来说一说。

4、“啊!我们真棒!想了那么多的办法。那你们想试一试吗?”

三、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添贴,教师指导。

1、要求:将撕下不用的纸放在白色的盆子里。并且和你的小伙伴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家一起来做的,好吗?

2、幼儿操作,教师随机的表扬有创意和认真贴画的幼儿。适当的助了有困难的幼儿。

四、家一起来看一看画。(采用分组的形式)

1、家一起来欣赏一组的小羊。

2、“你在上面贴了什么啊?""能给我们来说一说吗?”

3、教师对于幼儿的进行简单的总结。“今天你们打扮的小羊可真高兴,你们心里开心吗?”“你们开心的时候想做什么啊?”

4、一组幼儿一起来唱一唱歌曲《我爱我的小羊》。

五、活动延伸:

在活动后,将小羊贴在教室内请有兴趣贴的幼儿继续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听、说、做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陶冶了幼儿美的情操,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小学音乐《小小羊儿要回家》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动作较灵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过游戏,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电。

3、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不与同伴碰撞。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灰狼头饰若干个、音乐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动物模仿操能听音乐跟着老师做操

2、基本部分:

(1)新授"电羊"游戏交代游戏名称,介绍游戏玩法、规则,边讲边示范。教师请小朋友扮小山羊,这当中有老师事先指定的几名"电羊"。小羊在场地上一边玩耍,一边念儿歌:"头上两只角,身上长白毛。爱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选一幼儿扮大灰狼,背对"羊群"站立。儿歌念完,"大灰狼"转身喊:"我来吃样啦!"随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开。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带出场外。如果"大灰狼"抓住电羊,电羊就发出"的玲玲"的声音,"大灰狼"触电,站着不能动。(注意:在规定范围内玩耍。不能让"大灰狼"和其他"小山羊"知道谁是电羊。)

(2)让幼儿学念"小山羊"儿歌数遍。

(3)将幼儿9到10人分为一组,开始游戏

(4)幼儿玩电羊游戏数遍后,教师鼓励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表扬没被抓住的幼儿。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干。

活动结束:

简单小结,表扬机智、勇敢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这次游戏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游戏前没有说清楚游戏规则,造成了幼儿挤在一起跑的现象。以后,在游戏前我会把游戏规则说清楚。让游戏更能顺利的进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