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二下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公开课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阅读父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说说、议议。

教学程序

一、主持人开场白:

主持人A: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谁,为了我们,他们操碎了心,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主持人B: 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

主持人A:我们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父母的思想早已落在时代的尾巴;我们总以为享受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权利,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给予也是在所不辞的责任!

主持人B:其实没有哪对父母不想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哪对父母不愿意走进孩子的心海,

主持人AB:因此,在父母竭力要了解我们的同时,我们也要走近父母,阅读父母。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主持人A:现在《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下面请大家回顾一些生活中的片段。

二、情境创设:(安排学生表演以下的情境)

1、通宵上网,荒废功课。

2、长时间看电视,影响作息时间。

3、经常“煲电话粥”,对工作了一天的父母熟视无睹,家务事还要父母亲自动手。

主持人A: 除了以上情况?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

主持人B: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主持人A: 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看——

三.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

四.从自身找原因

主持人A: 是的,打与不打都是爱,那被打事件中,你又有没有做错?

主持人B:严是爱,松是害,爱之越深,恨之越切,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举一动何尝不寄托着他们对自己子女更深的企盼呢?

主持人A:请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

五.小组活动

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议一议,对自己父母不满意的同学,说一说你认为谁的父母最理想?

说一说,拥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学说说自己父母的不是。

六.讨论:怎么与父母交流

主持人A: 既然父母不能调换,我们就一定要包涵、接纳自己的父母,并尽量和父母多一点交流。那我们该怎么和父母交流呢?

1.请老师说说自己与父母孩子交流的情况?

2.请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交流的情况。并说说应该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与父母沟通。

主持人总结: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主动承担家务; 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 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 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 多倾听父母的话; 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5、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主持人B:由此可见,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主持人A:父母用爱托起了我们的生命之舟,他们用爱滋润了我们稚嫩的心田,他们用爱抚慰了我们孤寂的心灵,父母用爱温暖着我们整整一生。

主持人B:同学们请珍惜这份爱吧,因为这种爱只有余生,没有来世。

主持人A:同学们请把握这份爱吧!因为她会使我们成为世界上最最富有的人,她为我们带来一座开掘不尽的宝藏。

AB合:让我们的心永远和着父母的心愉快的跳动吧!让我们相亲相爱,相伴永远。

七:请班主任点评,以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结束班会。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2、掌握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二、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以及行文特点。

2、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3、区分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母爱和父爱的无私、博大与精深,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伟大。

2、由父母之爱联系周围其他多种形式的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培养自己博爱、仁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2、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举例分析说明。

2、父母对自己世界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请看多媒体画面或张贴画:画面①,儿童跌倒,妈妈急忙扶起,呵护,询问。画面②,父亲指导孩子如何学习,如何行事。

询问:画面①②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可能的回答:爱护、关心、体贴、教育……

教师引导:本质是爱。

2、询问:能否列举若干父母爱自己的例子?

生举例二至三个即可。

教师引导:上述都是具体可感的事例,那么,在理论上、哲学上,到底应该如何论述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

二、解题并介绍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识(知识目标)

1、多媒体或者幻灯片展示

艾·弗罗姆,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德国,1934年流亡美国。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撰写了大量著作,主要有《爱的艺术》《基督教义的发展》《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让人占优势》《为自己的人》等。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等。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等。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著有《无意识过程心理学》等。

2、本文节选自《爱的艺术》一书。《爱的艺术》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各种形式的爱—母爱、兄弟之间的爱等等—基本要素有四个方面:关心、责备、尊重和了解。母爱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等等。

本文标题中的“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前面的“父母与孩子”则限定了所写内容的范围。文章主要论述了父母之爱的条件性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

三、学生速读全文,提出问题(知识及能力目标)

1、划出生字词或者重要词语,自查字典解决,扫请文字障碍。

2、根据文章内容,将全篇划分为三大部分,并总结大意。

(三分钟后)

1、让两位同学起来说出所找词语以及解决的结果,根据情况,教师明确如下:

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帮助。

休戚相关:欢乐和忧愁一起分享,有利和不利的遭遇一起经历。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有岔出了新的问题。

归根结蒂:归结在根本上。

惶恐:惊慌害怕。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2、让两位同学起来说出文章结构划分情况,教师指导明确,并在黑板上形成提纲:(利用多媒体展示)

(一、二、三为大的层次标志,1、2、3为自然段标志)

一(1、2、3):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二(4、5、6、7):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三(8、9):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回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达到综合,成为自己的父母。

四(10):总结全文。

(注意过度段和过度句)

由此看出,本文的思路是:

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即人的成长成熟过程,层层深入,阐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极其发展变化的。孩子从以母亲为中心转到以父亲为中心,然后最终与他们分离,并在自己心中同时拥有父母两个世界,从而达到奠定灵魂健康和成熟的基础。

四、跳读课文,筛选信息,找出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知识目标)

(两分钟后,让一位学生发言,教师指导明确,形成提纲如下)(利用多媒体展示)

1、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本质上:

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是祝福,是和平。

父爱是有条件的,它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象。

人生关系上:

母亲代表自然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作用上: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信心。

2、母爱和父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母爱:

积极面: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

积极面: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五、同学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觉有的句子比较长,或者句法顺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理解上有些困难。主要因为这是译文,必须符合原文的风格。请找出该类句子,准确理解其含义,并试着用现代汉语的方式换一种说法。(能力目标)

(学生寻找并讨论两三分钟后,找几个学生说出所找的句子极其理解。教师取其交集,举例明确如下。)

1、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分析:用假设的语气表达婴儿出生时的。情况,这种虚拟语气表现了作者使用语言的严谨性,语句用“仁慈”修饰“命运”,为后文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关爱作铺垫,形象地表现出母爱的特点。

自我说法:有母亲保护婴儿,他才不会感到离开母体的恐惧。如果不这样,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2、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相互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分析:形象地描述了孩子与人最初的交往,排比的句式概括了婴儿成长中的特点。通过这种描述得出一种结论和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然后用“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一句引出对母爱特点的描述“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最终得出结论:母爱是无条件的。

自我说法:他被人爱,因为他是母亲的孩子。所以,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

3、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的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分析:用虚拟语气提出自己的问题,靠努力得来的爱不是永恒的,用对比写出人们渴望母爱的最大原因,同时这种议论也引出了下文对父爱的论证。“被人需要而已”一句更能对比出母爱的伟大来。

自我说法: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因为可能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因为这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而是使对方快乐,被人需要而已。

4、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

分析:用对比的手法,阐述孩子接受父母影响的实质和内容,说明孩子是如何发展母亲的良知,而又发展父亲的良知的。

自我说法: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认为,人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我认为,人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

六、根据以上句子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带给你哪些影响,你是怎样不自觉地同时拥有这两个世界的。(能力情感目标)

(思考讨论两分钟,学生起来发表看法,老师适当引申,培养学生爱心,增加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提示性明确:

1、人生下来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母亲一直不辞劳苦,无条件的抚养和关爱孩子。(让学生举例)

2、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后,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让学生举例)

3、一个成熟的人既发展了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父亲的良知,最后达到综合。(让学生举例)

七、除了父亲母亲,还有哪些人关爱过我们,让我们感动不已呢?请讲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情。(能力情感目标)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爱心的表现,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八、作业(能力情感目标)

写一个父母或者他人对自己具有爱心的小故事。要求写真人真事,有真情实感。

(目的,培养感受爱心的能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篇3

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文节选自弗罗姆的著作《爱的艺术》。在作者看来,“爱”是改变社会性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爱作为一种艺术,是可以学习与掌握的。在这篇文章中,他从儿童成长过程的角度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力量的心理基础。

知识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履行(lǚ)  一刹(→←chà)那  罪孽(niè)   咄咄逼人(duō)

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重点词

渊源:比喻事情的本原。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该受到报应的罪恶。

2.近义词

鉴于•由于

鉴于:觉察到,考虑到。用在表因果关系的偏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如:“鉴于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由于:表因果或理由。

履行•实行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如:“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实行:①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②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阻碍•障碍

阻碍:①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②起阻碍作用的事物。如:“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障碍:①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②阻挡前进的东西。

3.相关成语

休戚相关:“休”,喜。“戚”,优。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相连。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新问题。

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四、文学常识

1.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

2.弗罗姆,美国哲学家,著有《爱的艺术》。

五、名篇名句

1.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2.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3.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这一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

剖析:作者引用这句话,目的在于进一步表现母爱对孩子的重大影响。用本文中的观点来看,就是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初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不能辨认物体,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温暖和食物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

2.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剖析:以假设的方式开头是本文一大写作特色。开始的这句话很明显是一个假设的句子,使这个句子和后面的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母爱的重要性。

3.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剖析:通过比喻的方式,进一步渲染、突出母爱的伟大、宽广、博大以及它的不可替代性。

4.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剖析: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为后文的“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作铺垫,以说明什么是成熟的爱。仔细揣摩,这句话也暗示:母爱是重要的,因为母亲无私的爱唤起了儿童对别人的爱心。

5.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剖析:意思是: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够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二、重点语段

1.“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至“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剖析: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天真的、孩童式的爱)与成熟的爱区别甚大,要说清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但是作者在理论阐述之外,利用简单的句式变换使读者获得更为形象更为鲜明的印象。“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这两个因果关系的复句概括了孩童的心理逻辑:需要别人的爱,所以才爱别人。“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两句,只是前面两句的因果倒置,却立刻使读者明白:所谓成熟的爱,就是把爱作为自己的责任和需要。

2.“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至“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剖析:这里运用比较的方式,去说明父爱和母爱的不同,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用形象的比喻来阐述抽象的道理,是本文的另一特色,这两大特色都在这一段中得到体现。“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与歌颂母亲的诗歌里的句子看起来差不多,其实是作者独到的安排:喻体“大自然、大地和海洋”具有母爱的性质——无条件、不需要争取就可取的。

主旨探讨

有关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文章阐述了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其心理结构逐步变化的过程,指出真正成熟的人应该能够综合母爱与父爱,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健康而成熟的人。

2.本文从儿童成长过程的角度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力量的心理基础。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这是一篇学术论文,因此文章中用了一部分学术用语。如“自恋阶段”“理想典型”,引用了同科目的其他专家的观点,如弗洛伊德、马克斯•韦伯等,作者引用的这些观点,都能加强文章的可读性,通过其他专家观点的比较,也可以突出自己的观点,更好地增加自己文章的可读性、可信性。

以假设的方式开头,突出母爱。作者在开始就说:“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这句话很明显是一个假设的句子,使这个句子和后面的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母爱的重要性。

运用比较的方式,去说明父爱和母爱的不同。第5自然段作者主要讲母爱的性质,而第7、8自然段则主要说明父爱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这两相比较使母爱和父爱的特征更加明晰,在读者心中也更加深刻。

运用总分的说明方式,使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如第8自然段、第9自然段都是采用先总说再分说的方法,即开头第一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后面再加以详细的说明。

问题探究

问题: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中,对父爱有如下表述:“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父爱是有条件的爱。”你认为父爱有条件吗?

导思:这是一个与社会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从这个问题的探究中,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我们不论“父爱”有没有条件,也不论这个条件是什么,我们应该明白,父爱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父爱,我们为人之父以后,我们要爱我们的子女。

探究:(1)探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反复阅读文本,把握住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有关论述,看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再想一想,这样说有没有道理。

(2)联系现实生活,从身边生活中仔细体会一下父爱,看看身边的这些父亲们对其子女的爱中有没有“条件”?

(3)对这个问题,也可以采用问卷的方式,分别对父亲和孩子进行一项社会调查,问题可以这样设计。如(询问父亲的)“你喜欢你的子女的原因是什么?”如(询问子女的)“你喜欢你的父亲吗?你知道你的父亲为什么喜欢你吗?”等。

(4)可以根据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对“父爱是否有条件”的看法。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

2、

3、 让学生感受爸爸妈妈无私的爱。 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爱爸爸妈妈。 学会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活动形式:

游戏 唱歌 情景表演 朗诵绘画等

活动准备:

1、

2、 PPT课件。(包括歌曲、文字) 彩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课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好不好?(选老鹰、鸡妈妈、小鸡们)

2、学生快乐游戏。

3、师:鸡妈妈为什么要张开翅膀?鸡妈妈就不怕被老鹰吃掉吗?

4、小结:鸡妈妈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啊!你们的爸爸妈妈更爱你们呀!你们爱爸爸妈妈吗?(爱)大声说你的爱:(出示课题)我爱爸爸妈妈。

二、感受爸爸妈妈的爱

1、听歌《我有一个家》。正像歌里唱的那样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2、妈妈多么关心你,妈妈多么爱你呀!世上谁最好啊?我们一齐来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3、世上不仅只有妈妈好,爸爸也好!谁想说一说爸爸是怎样爱你的?(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爸爸打你,就是不爱你吗?

4、当你犯了错时,爸爸可能会打你骂你,爸爸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让我们来听一首歌《好爸爸 坏爸爸》

5、妈妈爱你,爸爸爱你,你幸福地成长。一起高兴的读:“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课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之间飞来飞去。”

三、用实际行动爱爸爸妈妈

1、爸爸妈妈爱你,你又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呢?(情景剧表演)星期天,妈妈正在洗衣服,晴晴走过来说:“妈妈,你累吗?我给你捶捶背吧。”

2、晴晴做的对吗?

引导学生说爱爸爸爱妈妈的事,师及时点拨点评总结。

四、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1、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做法,希望大家能说到做到,去爱你的爸爸妈妈。为了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我们一起朗诵诗歌《献给爸爸妈妈的歌》。

2、课前,老师发给你一张彩纸。你可以折爱心、折千纸鹤、画一幅画、写几句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送给亲爱的爸爸妈妈。

五、总结

爸爸妈妈为了你们快乐成长甘愿辛苦地工作,为了你们健康成长时刻把你放在心上。回到家里,大声地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爱你”。

从今天起,为了表达你们对爸爸妈妈的爱,每天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以表达你们对他们的一片爱心。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对弗罗姆的“爱”的理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学会一种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的研究模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组研讨目标的确定以及研究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教学过程]

一、个人准备阶段

认真阅读文本,整理四项内容:

1.母爱的优点与缺点。

2.父爱的优点与缺点。

3.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年龄段

特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4.罗列可以进行研究的话题。

二、研究目标确定阶段

教师明确中心课题:深入理解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具体方向:

1.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发现新的内涵

2.通过对弗罗姆《爱的艺术》的阅读,对课文进行进一步阅读

3.通过相关的评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组成学习小组,就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应该就此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在发表观点时必须阐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①研究课题;②研究价值;③研究条件,尽量说服小组接受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小组协商确立一个研究课题,以及研究计划,并请教师提出意见。

三、研究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必须保证每一个人在小组活动中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做好札记,最终汇集成课题研究的档案袋。

四、总结汇报阶段。特别鼓励学习小组进行富有创意的回报与展示

【相关链接】

1.重读弗罗姆

在中国,有赤裸的资本主义者;在西方,也不乏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弗罗姆是其中之一。最近改革出版社出版了《弗罗姆论文集》,收集了弗罗姆的一些主要著作,从最初的《逃避自由》到《健全的社会》,再到晚年的回忆录式的著作《超越幻想的锁链》,虽然不全,但能给读者一个有关弗氏著作思想的全貌,也给爱好弗氏著作的读者们一个收藏的机会。

纵观弗罗姆一生著作,发现他是以他的“规范的人本主义”为中心的,他认为自己的理论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往的理论即传统的理论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纯理论性的科学,而他自己的理论即批判的理论是一种关于“生活艺术”的应用科学,并且力图把它付诸实践,建立理想中的“健全的社会”。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与马尔库赛不同的是,弗罗姆的理论缺少一种冲动和激情。却多一种沉稳和理性,这注定了他的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循序渐进深远而持久的,而不是热烈而短暂的,他属于不容易被人忘怀的那一类。事实上,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弗罗姆摒弃了弗洛伊德关于个体性心理动力学的研究,与阿德勒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他以“普遍的人”为研究对象,来构建自己“普遍的人道主义”。因此,他的理论又是以“先验的人”为基础的一种心理动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在《爱的艺术》中对爱的本质的精彩描述。所以理解弗罗姆不应拘泥于某一学派。虽然弗氏一生著述颇丰,但他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健全的社会》、《为自己的人》和《爱的艺术》等著作中,特别是1947年由纽约出版社出版的《为自己的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规范的人本主义”思想。

所谓“规范的人本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自由、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学说,弗罗姆称之为“普遍的人道主义”。他的普遍的人道主义以“先验的人”为基础,利用社会批判和心理分析,以伦理学为范畴,剖析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内在与外在的关联。他认为,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外在矛盾和冲突,实质是“代表普遍的人”的个人与“代表少数的权威”的社会的冲突,是人权与特权的冲突,而个人与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因为“人越发展,就越少自私性”,他的“生产性的力”要释放,“爱的顶点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之所以普遍的人道主义的伦理与社会的内在的权威主义的伦理总是相冲突,在于以往的社会“不健全”,所以他针对权威主义的伦理学构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的伦理学”。所谓人道主义的伦理学,就是一套由人自己制定评判善恶标准的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范,这些规范不以社会权威评判为标准,因为存在着“人性的固定法则和人性发展和实现的固有目标”,即是以是否符合人性的发展规律为标准。

然而人性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呢?单就“普遍的人”而言,“个人不仅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他还是人类的一个成员,个人代表着全人类”,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人生存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他自己,展现他自己的力量。因此,人性善恶的标准是由人自己定的,即它在多大的程度上遵循了他自己的本性。所以,弗罗姆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一样,都热衷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的研究,并且在他的《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中指出马克思的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人学理论,同时扩大了“异化”的概念。事实上,作为一种企图融合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在西方,弗罗姆理想中的“健全的社会”只能是一种现代乌托邦。

然而弗氏的理论却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他所洞察的可能正是我们所忽略的,他所强调的可能正是我们所不以为然的。在西方,弗罗姆是孤独的呐喊者;在中国,或许他能找到知音。愿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弗罗姆。(熊平等)

2.《爱的艺术》选段

爱情的每一个理论必须要以人的理论、人的生存理论为前提。我们所能看到的动物的爱情或者更确切地说动物身上类似爱情的东西,主要是动物的一部分本能。在人身上只能看到这一本能的残余。人的存在的根本要点是人超越了动物界,超越了本能的适应性,脱离了自然——尽管人永远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人继续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同自然分离,永远不可能再同自然合二为一。人从天堂里被赶出来后失去了同自然的和谐状态,带有火剑的天神就挡住了人的归路。人只能继续前进,不断发展人的理智,用一种新的、充满人性的和谐去取代永不复返的类人猿时代的和谐。一生下来——亦指种族和个人——就从一个确定的环境,如本能,被推到一个不确定的、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去。人只了解过去,对未来——除了知道要以死亡告终外——一无所知。

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在一定的范围则取决于人所达到的个性的高度。在一个孩子身上,“我”字几乎还没有形成。每个孩子都同母亲融为一体,只要母亲在他身旁,他就不会有孤独感。他的孤独感通过母亲的存在,同母亲的乳房和肌肤的接触而得到和缓。一直到孩子发育到产生孤独感和个性这个阶段,母亲的存在才不足以消除他的孤独感,他必须以其他的方法克服这种孤独感。

人类在孩提时代几乎是以同样的方式体验与大自然的和谐。大地、动物和植物完全是人的世界。人把自己看作和动物完全一致,这表现在人装扮成动物以及崇拜图腾或其他的动物神。但人类越脱离原始的纽带,就越疏远自然世界,就越要寻找摆脱孤独的途径。

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却很复杂并有双层意义。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一个性格还没有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就是这样。一个“重商主义”的人也准备给,但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而没有“得”对他来说就是欺骗。那些基本上是非生产性性格结构的人则会有一种被别人拿走东西的感觉。因此这种类型的大多数人拒绝给予别人东西。而有些人却又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认为,正因为“给”是痛苦的,所以应该这么做。“给”的美德就是准备牺牲,对他们来说,“给”比“得”好这一准则就是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