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30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

小学生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1

《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和想象空间。

由于这首诗是第八课的第二首诗,有第一首诗“扶”的引导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这一首诗,我就采用“放”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学,主要采用学生熟读成诵,读中感悟,分组学习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领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讲课伊始,我就设问:知道庐山在哪吗?我先让学生拿出自己预习的材料,介绍一下自己眼中的庐山。有去过的同学彭文杰说说自己去庐山的感受,以及看到的美丽的景色,他还展示了自己搜集打印的庐山图片。孩子们各个兴高采烈,高兴万分。

接着我再让其他同学都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搜集的资料,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学习,并选出代表以回报学习情况。最后选派代表在班级中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做补充说明。这样孩子们的学习气氛很活跃,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说有笑,各执己见,在争辩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

为了加深印象,我在孩子们讨论声中,我又播放了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自己的解说词,这样一下子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人的庐山,当播放结束时,孩子们还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态,接着进行朗读比赛,孩子们各个都摇头晃脑的像小诗人一样抑扬顿挫的朗读。很快,孩子们都能熟读成诵了,而且领悟了诗的大意,并理解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进一步悟出了他的夸张的写法和比喻的写法。我借机告诉孩子们“三和九”是虚指的表达方法,并不是真正的三千尺和九天的高。从而达到了最终的学习目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望庐山瀑布》作者简介 2

李白(701-762),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少年时博览群书,研习剑术,26岁时出蜀,开始了一个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后任翰林供奉,报国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视权贵,放荡不羁的性格,遭到权贵的谗毁。李白对仕途失望后,离开了长安。再次南北漫游10余年,这期间结识了杜甫,成为莫逆之交。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柏蒙冤入狱,后遇赦返回。晚年漂泊异乡,762年,病逝于当涂(今安徽省境内)。

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有的批判黑暗现实,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懑,有的吟咏自然景物。追求身心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诗歌中的主旋律。

在艺术上,李白继承和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运用神话传说,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己的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3

教材:语文人教新课标

年级:小学二年

课题:《望庐山瀑布》

学校:XXXXX

执教者:XXX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着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学会望、庐、炉、疑四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指导朗诵,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朗诵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

教学环境与资源:

我校身在农村,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学生的认知有限,对于教学活动有很大的难度。就本课中出现的瀑布而言,学生很难联想到瀑布的雄伟与美丽,而我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开通,弥补了这一点的不足。这节课我利用远程教育模式二中的课件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瀑布的雄伟与美丽,在学生的脑海中先形成一个具体的瀑布形象,为感受诗中的瀑布做了良好的铺垫。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我还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们能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诗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

相关教学资源选择:

多媒体计算机及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五、一黄金假日的旅游热潮,引出庐山,(出示课件)欣赏庐山的美丽景色,了解庐山,(庐山在我国江西省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庐山的距�

二、揭题,解题。

1、揭题

过渡引入: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1)齐读诗题《望庐山瀑布》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李白的生平知识呢?

学生:自由谈。

(2)你们真行,谁想当小诗人,给大家背诵一首你所知道的李白的诗。

学生:争当小诗人背诵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诗篇。

(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李白及李白诗歌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吟诵诗歌、当小诗人的快乐。)

2、解题

(1)过渡引入:真不错!咱们班的小诗人越来越多了。唐代大诗人李白,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李白的这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2)谁来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

学生:解释诗题

(3)什么是瀑布?(师生交流)想看吗?那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看了瀑布你们有什么感受?(师生边看边交流)

(通过瀑布视频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具体的瀑布形象,从而与我们古诗描写的对象走近一些。)

三、扶放结合,自主学生字。

1、过渡引入: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那么大诗人李白,面对庐山的瀑布又是怎样用诗句来形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把诗句读通顺。

生:初读全诗,自学生字。

2、我们来认一认生字吧!(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自读和生字有关的词。

(4)开火车、巩固生字。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同时利用开火车的小游戏来巩固识字)

四、读读诗,指导朗读。

1、字词,大家认读的都很棒,那古诗呢?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读

2、谁想当小老师,来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应该怎样读?

师生合作,共同总结朗诵古诗的方法。

3、(出示课件)欣赏范读,伴乐练读,指名读,师生共读。

(通过范读录音培养学生正确朗诵诗歌的习惯。范读之后利用配乐练读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练读的效果更好。)

五、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过渡引入:大家读的很棒,接下来我们分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诗句好吗?哪个小组想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性。)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先读读对应的合作要求,注意按要求完成任务,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请老师帮助。

2、合作探究。

(1)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生)

(2)全班交流汇报(生)(出示课件)教师适时点拨。

(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们能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诗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

3、大家的汇报太精彩了,整首诗连在一起,你能说的怎么样,下面同桌之间来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说指名说

师:你们太棒了,把大家的成果交汇在一起,说出了整首诗的诗意。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生:质疑。

师:学习了《望庐山瀑布》,你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说。(板书:)

4、感情朗读

师:庐山的瀑布雄壮而美丽,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情,齐读这首古诗,同时找出全诗中最能突出瀑布磅薄气势的诗句。

(1)指名读。

(2)比读。

(3)全班齐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环节重在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及品读佳句,积累佳句的习惯。)

六、小结

师:古诗学懂了,你们想过没有,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呀?

学生:自由说。

七、背诵古诗

师:这么美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可以加上你自己的动作,看谁最棒。

学生:自由练背。

师:现在谁想当当背诵小标兵,为我们有感情地背一背这首诗?

(这样一来,学生能在反复训练中体会到吟诵诗歌,当小标兵的成就感,同时更好的内化语言。)

八、延伸拓展

赞美瀑布的诗句很多,古代有李白,现代有叶圣陶,今天老师把叶圣陶先生的小诗《瀑布》也带来了,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赏读这首小诗,找一找两首小诗的哪些诗是相似的?(出示课件)

(目的是让学生都来做一个发现者,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和喜悦,并且积淀了语言素材,让孩子们迷上诗歌,可谓“一举多得”。)

师:同样是描写瀑布的诗,我们的“诗仙”李白仅用短短28字就高度凝练地将瀑布那雄伟的气势描述了出来,真是功力不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背诵这首传世佳作吧!(生全体背诵。)

学习效果评价:

本学期我校新开通了远程教育资源,希望其能更好的服务一线教学活动,作为一线教师,我感受颇深。在以前的教学中,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但思维能力欠佳。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内容,掌握起来很困难。所达到的预期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而远程教育资源的开通,犹如春雷,为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果看,在原有的课堂教学基础上都有了新的提高。我所执教的《望庐山瀑布》一课就能充分体现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瀑布视频,初步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与美丽,在学生的脑海中先形成一个具体的瀑布形象,为感受诗中的庐山瀑布做铺垫。除此之外,我还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们能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诗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在理解诗歌意境之后,使学生们能够更有力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读。从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较之以前容易多了,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很好。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烟、流、银”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李白的诗。

2、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大家坚持课外阅读唐诗,一个个都

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播放课文录音《望庐山瀑布》)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写景的诗。

二、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一)解读课题

1、大家齐读课题。

2、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李白望庐山瀑布)

3、读课题要有讲究,看谁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么读,能够看出李白到庐山瀑布干什么?(生朗读时,强调“望”字)

4、怎么读,能够看出诗人望的是什么?(生朗读时,强调“瀑布”二字)

(二)小组合作,检查预习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预习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指导,同学评价。

3、指名朗读古诗,相机纠正读音,标注节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品读一、二两行诗。

1、指名读第一行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2、指名读第二行诗“遥看瀑布挂前川”

(二)品读三、四两行诗

1、指名读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提问:谁能够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水流得很快?

(要求学生朗读时能够突出“飞”、“直”、“落”三个字。)

3、(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录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景象吧。

4、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5、指导朗读诗句。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评读,配乐诵读等读好第三行诗,读时要求语调稍扬,重点指导朗读“飞流直下”,要求读时语速快速而响亮,给人以水流很快之感。)

6、“三千尺”有多高?假如我们的教学楼一层有4米高,3千尺相当于250层教学楼的高度。在这里,“三千尺”不是准确的数字,主要是形容香炉峰很高,瀑布很长。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了,谁能举出例子来?

(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7、再读第三行诗,看看“三千尺”要怎么读,能让人感觉瀑布很长?

(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

8、我们在《北京亮起来了》这课中学过“银河“这个词,谁能说说”银河“是什么?

9、课件出示图片,描述“银河”:农历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叫“银河”,瀑布看上去跟银河很相似。

10、这银河从天上掉下来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大家想一想,李白在哪一首诗中也展开想象,用到“疑”字?

(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11、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的景象,一起读读第四行诗。

(朗读第四行诗时,要求语调平稳有力,带着神往的表情,“落九天”要读出给人以瀑布很高很长之感。)

四、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伴奏)自由练读: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指挂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上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生上台演读)

3、做诗人还应自然些,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生起立,师生配乐演读。)

4、小结:诗人李白写出了他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像一幅壮美的图画。让我们想象着这美景,再有滋有味地把它背下来。

5、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背诵整首诗。(看图背,齐背,赛背)

6、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动着诗人,诗人以它神奇的诗句感动着我们。此时此刻,谁能够用上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练习书写生字:炉、烟、流、银

1、让学生到黑板前书写,师生评议。

2、教师相机重点指导学生从笔画、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师生评议。

六、作业(自选喜欢的方式完成):

喜欢背诵的同学把这首诗背给家人听;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画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爱好积累的同学课外再背几首古诗……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5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导语:看着同学们如此热烈地背诵,老师也不禁有些技痒了,我也来背一首李白的诗给大家听,好吗?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小学生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6

《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知道: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在仔细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然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则为难点。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课前我先让学生看有关庐山风景的视频,再通过谈话引导学生知道我们的大诗人李白也去过庐山,看到了这么美的风景,而且还把他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诗名就叫《望庐山瀑布》。

二、读诵课文

1、了解李白,先生讲,再帮忙补充。

2、了解李白的其它古诗。

3、扫清障碍,主要解决生字。学生小组间互相帮助学习,然后检查个别字朗读,并通过为生字找朋友让学生巩固生字。这首古诗里生字比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4、理解古诗

首先让学生读,读通读准古诗。接着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给个别组词理解字义,比如照就可以组为照射;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 “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三、总结

反思:古诗学生比较难理解,于是我就借助多媒体进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上完课后,感想颇多:

1、材料的充分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提前一周开始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资料。瀑布图片网上很多,但是能准确切题、合乎心意的却甚少。从关键字“望庐山瀑布”到“瀑布”,从自己认真查找资料到求助朋友,所有能寻求帮助的途径都用上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浏览的图片就有几百张。最后才在这几百张中选取了8张。视频资料也是如此。庐山瀑布的视频有很多,但是我要求的视频资料是——既要表现出庐山瀑布的气势恢宏,又要有能震撼人心的瀑布声。寻找资料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但艰辛过后的收获却让我感觉一次比一次甜蜜,一次比一次兴奋。

2、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对于所有课来说,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键。刚开始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有些急于求成。在试讲时我利用多媒体上的课,几位听课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再就是在理解诗意上引导的还不够透彻,我发现自己不应该让教学来体现多媒体的功用,而应该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所以我在教学的重心不应该在多媒体上,而应该在教学的有效性上。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又调整和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3、我在讲授《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导入部分先是使用了多媒体来介绍庐山的风景,接着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对庐山瀑布有一个直观印象,并使学生心灵得到震撼。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读—诵”这4个步骤学习课文。在第一个读中,学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决了生字,还给生字找了一些课外的朋友。低年级古诗教学重在入情入境地计,而要读得入情入境,只能从图片、录像上感受,或是联系生活实际,在老师的情境语言中读。我也寻找了大量的资源引导学生读,《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名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带着孩子们看了课件高山瀑布的景象,让他们感受到了“飞流直下”的感觉、领略了“三千尺”的高度和寓意,就有个别学生感言,真的“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达到预设的效果,反思自己,发现:只有放慢语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读起古诗来才会更有味道。在枯燥的课文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向导,有了教师正确的指引,学生的思维大门就会打开,一切看似疑难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望庐山瀑布 7

作者:马野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8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三

教材:语文人教新课标

年级:小学二年

课题:《望庐山瀑布》

学校:彰武县五峰九年制学校

执教者:马野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着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学会望、庐、炉、疑四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指导朗诵,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朗诵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

教学环境与资源:

我校身在农村,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学生的认知有限,对于教学活动有很大的难度。就本课中出现的瀑布而言,学生很难联想到瀑布的雄伟与美丽,而我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开通,弥补了这一点的不足。这节课我利用远程教育模式二中的课件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瀑布的雄伟与美丽,在学生的脑海中先形成一个具体的瀑布形象,为感受诗中的瀑布做了良好的铺垫。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我还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们能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诗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

相关教学资源选择:

多媒体计算机及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五、一黄金假日的旅游热潮,引出庐山,(出示课件)欣赏庐山的美丽景色,了解庐山,(庐山在我国江西省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庐山的距�

二、揭题,解题。

1、揭题

过渡引入: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1)齐读诗题《望庐山瀑布》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李白的生平知识呢?

学生:自由谈。

(2)你们真行,谁想当小诗人,给大家背诵一首你所知道的李白的诗。

学生:争当小诗人背诵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诗篇。

(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李白及李白诗歌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吟诵诗歌、当小诗人的快乐。)

2、解题

(1)过渡引入:真不错!咱们班的小诗人越来越多了。唐代大诗人李白,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李白的这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2)谁来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

学生:解释诗题

(3)什么是瀑布?(师生交流)想看吗?那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看了瀑布你们有什么感受?(师生边看边交流)

(通过瀑布视频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具体的瀑布形象,从而与我们古诗描写的对象走近一些。)

三、扶放结合,自主学生字。

1、过渡引入: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那么大诗人李白,面对庐山的瀑布又是怎样用诗句来形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把诗句读通顺。

生:初读全诗,自学生字。

2、我们来认一认生字吧!(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自读和生字有关的词。

(4)开火车、巩固生字。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同时利用开火车的小游戏来巩固识字)

四、读读诗,指导朗读。

1、字词,大家认读的都很棒,那古诗呢?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读

2、谁想当小老师,来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应该怎样读?

师生合作,共同总结朗诵古诗的方法。

3、(出示课件)欣赏范读,伴乐练读,指名读,师生共读。

(通过范读录音培养学生正确朗诵诗歌的习惯。范读之后利用配乐练读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练读的效果更好。)

五、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过渡引入:大家读的很棒,接下来我们分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诗句好吗?哪个小组想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性。)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先读读对应的合作要求,注意按要求完成任务,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请老师帮助。

2、合作探究。

(1)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生)

(2)全班交流汇报(生)(出示课件)教师适时点拨。

(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们能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诗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

3、大家的汇报太精彩了,整首诗连在一起,你能说的怎么样,下面同桌之间来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说          指名说

师:你们太棒了,把大家的成果交汇在一起,说出了整首诗的诗意。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生:质疑。

师:学习了《望庐山瀑布》,你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说。(板书:)

4、感情朗读

师:庐山的瀑布雄壮而美丽,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情,齐读这首古诗,同时找出全诗中最能突出瀑布磅薄气势的诗句。

(1)指名读。

(2)比读。

(3)全班齐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环节重在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及品读佳句,积累佳句的习惯。)

六、小结

师:古诗学懂了,你们想过没有,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呀?

学生:自由说。

七、背诵古诗

师:这么美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可以加上你自己的动作,看谁最棒。

学生:自由练背。

师:现在谁想当当背诵小标兵,为我们有感情地背一背这首诗?

(这样一来,学生能在反复训练中体会到吟诵诗歌,当小标兵的成就感,同时更好的内化语言。)

八、延伸拓展

赞美瀑布的诗句很多,古代有李白,现代有叶圣陶,今天老师把叶圣陶先生的小诗《瀑布》也带来了,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赏读这首小诗,找一找两首小诗的哪些诗是相似的?(出示课件)

(目的是让学生都来做一个发现者,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和喜悦,并且积淀了语言素材,让孩子们迷上诗歌,可谓“一举多得”。)

师:同样是描写瀑布的诗,我们的“诗仙”李白仅用短短28字就高度凝练地将瀑布那雄伟的气势描述了出来,真是功力不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背诵这首传世佳作吧!(生全体背诵。)

附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香炉      紫烟

见   瀑布       前川      雄壮而美丽

飞流     三千尺

感   银河    落九天

学习效果评价:

本学期我校新开通了远程教育资源,希望其能更好的服务一线教学活动,作为一线教师,我感受颇深。在以前的教学中,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但思维能力欠佳。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内容,掌握起来很困难。所达到的预期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而远程教育资源的开通,犹如春雷,为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果看,在原有的课堂教学基础上都有了新的提高。我所执教的《望庐山瀑布》一课就能充分体现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瀑布视频,初步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与美丽,在学生的脑海中先形成一个具体的瀑布形象,为感受诗中的庐山瀑布做铺垫。除此之外,我还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们能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诗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在理解诗歌意境之后,使学生们能够更有力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读。从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较之以前容易多了,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很好。

《望庐山瀑布》教案 8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望庐山瀑布》教学日志

这节由林伟芳老师上的示范课——《望庐山瀑布》,是我到握山小学听的第一节公开课,所以听得格外认真。林老师直接了当的揭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然后介绍诗人李白,让学生当李白的小知音,说说诗人的诗,课前的准备这样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这种形式也很适合中年级的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接着林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欣赏瀑布的壮美,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边欣赏庐山那美丽的瀑布时,边听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诗境自由朗读。这一“创设情境,引入诗境”的环节,林老师花了不少心思,课件做的很美,当时我也发现林老师为了备这节课,做课件花了不少时间,周末不休息,都在学校准备,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很感动,因为林老师是学校的有着丰富经验骨干老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到现在还花很多功夫去准备。全诗描绘了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要读出磅礴的气势,虽然林老师身体有些单薄,但她在她带领学生朗诵古诗的时候,她自己率先投入到古诗的意境里,投入的神态真让我佩服。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对这首诗的教法,教学目标都不明确,通过查资料和比较,发现林老师在把握逐句朗读分析的时候,把各句的重读都表现的很好。第一行中的“生”字写出云雾在日光照耀下不断升腾,在香炉峰盘旋缭绕的动态。第二行的“遥”字写出诗人远望的立足点,“挂”字极为生动形象。这两句都用了欣赏的语气,读得比较舒缓。第三行“飞流直下三千尺” 读时略带夸张的语气,吐字强劲,响亮,拖长读了“三千尺”。最后一行“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重读,整句都放慢速度,有种回味无穷的感受。然后反复朗诵整首诗,感悟诗境。分析作者的喜爱之情,再次让学生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最后的一个环节让我有点困惑,个

这节课让我收获了不少,如果有机会一起研讨就更好了。

张秀萍

小学生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9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利用课件创设情景,播放有关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再配乐解说,营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然后自然导入到第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出示庐山瀑布的画面,我相机配乐范读,向学生展示庐山瀑布的美丽和壮观,让学生学习领略《望庐山瀑布》中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热爱大自然,欣赏瀑布的气势宏大的激情,并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感染学生,收到了不错的学习效果,并鼓励学生大胆充分地展开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及诗人用词的精妙,鼓励学生动脑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色,并把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遗憾的是,本想让学生把这幅画面画下�

望庐山瀑布 10

一、指导思想

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身入其境,充分感受、自主读悟,有效地互动合作,积极地探究。

二、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讲读课文,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却先写红日照耀下的香炉峰,从而衬托出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用一个精彩的“挂”字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用“飞”生动再现了瀑布的激流奔驰;用“直下”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以及瀑布势不可挡的气势;最后用一个“疑”夸张而不失真的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所以通过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并且从唐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炼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同时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怀,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了解古诗内容,朗读、背诵、默写《望庐山瀑布》。

2、   过程与方法:合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在“议、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祖国山河壮丽,文化灿烂,文字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四、学生分析

聋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四篇古诗,初步的掌握了古诗的一般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古诗词的知识,学生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及感悟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学生都生活在农村,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再加上生理上的缺陷,学生的认知有限,对于教学活动有很大的难度。就本课中出现的瀑布而言,学生很难联想到瀑布的雄伟与美丽,而我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开通,弥补了这一点的不足。这节课我利用远程教育中的课件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瀑布的雄伟与美丽,在学生的脑海中先形成一个具体的瀑布形象,为感受诗中的瀑布做了良好的铺垫。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我还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们能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诗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

五、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六、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望庐山瀑布》视频剪辑(远程教育网下载的);庐山瀑布图(挂图);若干文字资料。

八、教学时间  1课时。

九、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诗境,畅所欲言,议一议。

1、   创设情境。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你们去哪里旅游过?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个好地方。(播放庐山录相)

2、   议一议。

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教师相机讲解“瀑”、“炉”、“庐”,使学生认识瀑布,知道哪个是香炉峰,并告诉学生庐山在我国江西省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3、   过渡引入。

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了解诗人李白。

(二)、读读诗。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

1、学生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教师巡视点拨。

2、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观看庐山瀑布景观,出示字幕,教师配音朗诵。

3、指导朗读,师生同读(配合多媒体课件中的背景音乐)。

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释疑。(展示庐山瀑布挂图)

⑴独自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

⑵借助注释、字典和相关资料自主释疑。

2、合作探究。(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相关资料图片和动态的景观)

⑴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

①说说哪些词句你读懂了。

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解决。

③感受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质疑问难。提出在小组内还没弄明白的地方,大家来帮助解决。

②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们能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诗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

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结合诗文画面说。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总结全文。(略。边总结边板书)

4、鼓励学生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四)、背诵这首古诗。

1、指导感情背诵。

2、自由试背(借助多媒体课件中庐山瀑布景观动画)。

3、师生齐背诵这首诗。(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看着画面有感情地背诵。)

各位小诗人,我们已经来到庐山脚下,请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吧。(齐背诵)

(五)、延伸拓展。

1、   指导学生观看《望庐山瀑布》视频剪辑,体会视频中庐山的美丽、体会庐山瀑布的“生、挂、飞、落”等特点,体会瀑布“挂前川”、“直下三千尺”及“遥看”等的动人情景,进一步的随着视频中的讲解,深入的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感受升华,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良好的爱国教育和美感教育。

2、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诗人大胆夸张、想象手法运用的启发。用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诗;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庐山瀑布图奉献给大家,让老师和同学们与你同分享创作的愉悦。小诗人,小画家们快快行动吧!

附板书设计:

香炉    紫烟           雄伟壮观

遥看   瀑布     前川

望庐山瀑布     飞流   三千尺

银河   落九天          联想

望庐山瀑布 11

作者:广东中山菊城小学 潘芸    转贴自:广东中山菊城小学    点击数:82

用情赏,用心悟——《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

《望庐山瀑布》是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游览了庐山,为庐山瀑布激荡磅礴的气势所激发,以其开阔的胸襟和昂扬的气概,描绘了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强烈的热爱之情。

品读感悟,体味诗情

1、(课件播放:静止的瀑布画面),你能看着这幅画,再读读这首诗吗?

2、请你做小小诗歌评论家,李白这首诗哪些地方、哪些字词写得特别好,你特别欣赏?(在学生的欣赏中指导美读)

对于三年级学生,理解诗歌并不是惟一的目的,让学生真正进入诗境,就必须让学生去用情赏,用心悟。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启发引导。

生:把在红日照射下变成紫色的云雾描写成仿佛从一个顶天立地大香炉里燃起的缕缕烟雾,化静为动。

生:“挂”,通过一个挂字告诉我们瀑布犹如白布静静垂挂在山前。

师:你们真了不起!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最后两行的想象真奇,长长的瀑布飞一样从山上直泻而下,足有三千多尺,这壮观的景象,莫不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对于学生的鉴赏,只要是经过他们深思的,带着他们感悟的,教者都应该予以肯定,让他们评价开去,这样学生精彩的理解才会多元呈现。

4、由瀑布到银河,这是李白的一种奇特的联想。李白站在这美景面前他可能还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

生:李白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已经深深陶醉了,他被震撼了,在大自然的美景面前他无话可说。

生:他可能在想:这仙境般的景色怎么会在人间出现。

生:他可能在想:人间居然有如此神奇的美景。

生:他可能在想:庐山你好美,我好爱你。……

开放的问题,引来学生多元的思考、多元的答案。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同时,他们已经体味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体会到诗人李白写这首诗的感情及心理。

师:其实,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作者写出了红日、青峰、紫烟和白瀑,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你们一定能在头脑里勾画出一幅绚丽的庐山美景图。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再去欣赏庐山瀑布的雄壮之美吗?

在学生深入感受到诗情诗意的时候,放手让学生再次美读,学生的激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依据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体会李白诗歌想象的神奇、大胆过人的夸张、酣畅淋漓的文字、豪放飘逸的诗情,从而更有激情地朗读。

广东中山菊城小学  潘  芸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12

【指导思想】

通过《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会学习,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思路】

首先,根据大纲要求,给学生整体感知,让学生对整首诗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安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全程参与。其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 最后,加强课内外结合,打破了课内外的界线,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了知识的积累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⑴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⑵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⑶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⑶“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⑷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理解:川,河流。

⑶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⑶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生质疑:

⑴“生”为什么不用“升”?

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②生,产生而后升起。

⑵“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①学生交流。

②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五、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1、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2、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七、作业

1、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有关情况,并搜集杜甫的诗。

2、选择作业:

⑴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⑵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板书设计〗

红日紫烟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银河落九天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13

作者:杨红艳    转贴自:株洲八达小学    点击数:66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六

作者:杨红艳   文章出处:株洲八达小学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七课《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二、教材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三、学情简析:

随着市小语会 “诵读经典”系列活动的开展,株洲市的二年级小学生均可以背诵二十首左右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但是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学生更是知之甚少。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3、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

4、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五、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

六、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七、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李白的资料,积累李白的诗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一个。《瀑布》资料每生一份。

八、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

1、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2、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

3、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4、师述: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齐读诗题,书空“瀑”字,理解“望”字。

2、交流资料,了解李白。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师述: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2、学生多次试读。(请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师述: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根据诗意所联想到的画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随机板主题图。)

3、学生多次朗读,不断增加脑海中的画面。

4、师生齐诵,再现诗中的壮观景象。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

1、展示瀑布的景观,学生即兴描述瀑布的形状,激发学生热爱赞美之情。

2、体会诗人情感。

提问: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会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

3、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请学生带动作表情读古诗,读出诗人的情感。

(六)唱读古诗,细品诗韵。

1、师述:瀑布雄奇、壮丽,李白的诗同样气势磅礴,耐人寻味。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曲歌唱,变着花样诵读。

2、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新颖的古诗读法。

3、学生展示个性化读法,欣赏《望庐山瀑布》的歌曲。

(七)延读《瀑布》,引导积累。

1、点拨古诗的重要学法:反复吟读。

2、拓展延读《瀑布》。

(1)    师述:瀑布是大自然中壮丽的景观,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毫泼墨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叶圣陶老爷爷的新体诗。

(2)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之诗中画面。

(3)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背诵。

3、布置课后作业:找找关于描写瀑布的其他诗和文读一读,背一背。

小学生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14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教学本首诗,运用平衡策略,有效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落实工具性”与“渗透人文性”、“充分利用教材”与“适度超越教材”的有机平衡,彰显课堂学生本体,回归语文教学本色,打造真本语文课堂。一节课上完,受益颇多,感慨颇多。

一、画面导入,激发学生学诗兴趣。

课的一开始,我通过深情地导入,让学生对李白充满敬佩之情。师: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在诗歌的创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李白是当时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几首诗,谁愿意来背一背?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诗,在回忆中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接着让学生欣赏庐山瀑布的图片,在学生惊讶的赞叹声中发现孩子们已经被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景象吸引了。揭示课题就顺理成章。

二、扫除障碍,顺畅阅读。

1.扫清障碍,主要解决生字。学生小组间互相帮助学习,然后检查个别字朗读,并通过为生字比较、组词让学生巩固生字。这首古诗里生字比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2.理解古诗。首先让学生读,读通读准古诗。接着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给个别组词理解字义,比如照就可以组为照射;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用简笔画配合手势理解“生紫烟”;猜哪个字解释为河(川);“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三、精读古诗,品读感悟。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在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的过程中,相机解决学生自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

四、拓展诗句,体会写作特点。

李白的诗激情浪漫,多采用夸张、比喻、想象等写作方法巧妙地表达诗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和比喻、想象等,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中我用直观形象的数字举例让学生理解“三千尺”夸张写法,还通过讲解理解、图片演示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峰”的意思。还结合以前学过的诗句和拓展诗《秋浦歌》体会李白夸张写法特点。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望庐山瀑布 15

教材简介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设计理念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3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李白的诗。

2、故事导入:出示挂图

一天,李白来到庐山游览,当他看到太阳照在郁郁葱葱的香炉峰上,峰顶升腾起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好像大河般高高地垂挂在山前,长长的流水像飞一样奔泻而下,真让人以为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诗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师: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师:写  读)

师:望,庐山什么意思?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板书:李白

2、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那些了解?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李白这位大诗人的事情。那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把生字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抽学生读生字。大屏出示。

3、学生多次试读。

4、教师示范读。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在古诗里,每一个字都用的非常巧妙,往往一个字就包含着许多具体、深刻的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这首古诗。

1、大屏出示自学自学小建议:

2、汇报交流。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大屏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2、体会诗人情感。

师:诗人李白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六、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师:如果此时此刻,你也站在雄伟壮观的瀑布前,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就像诗人李白一样,把这首诗读出来,好吗?

七、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师:诗人李白写出了他们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象一幅优美的图画,让我们现象着这美景,再有感情地把它背下来。

八、课外拓展

师: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笔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现代作家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大屏出示。

九、欣赏瀑布图片

总结

十、选择性作业

望庐山瀑布 16

【教具准备】学生画画用的纸张和彩色笔;课文中的生字卡片。【多媒体】制作课件,课件内容为:第一部分:《一去二三里》《咏鹅》《画》《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山行》等所学过的古诗的意境图(可以是教材中课文的插图)依次出现。第二部分:庐山瀑布的实景录像,如没有,可用精美的课文意境图代替;在画面上点击可出现课文的字幕。第三部分:《绝句》的诗歌意境图,画面上有课文字幕。【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2.有感情地诵读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瑰丽神奇。3.背诵课文积累古诗词佳句,有诵读古诗的兴趣和愿望。【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营造古诗学习情境,体会诗情画意。 1.你们会背古诗吗?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给大家听听好吗?2.一首优美的古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小朋友,让我们来看几幅图画,它使你想到了哪首古诗呢?自由展示: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看着图画,朗诵与画面内容相符的古诗。出现“展示台”的动画滚动条。   课件出示已学古诗《一去二三里》《咏鹅》《画》《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山行》的课文插图。    朗读感悟1.欣赏了这么多图画,让我们来看一段著名的庐山瀑布的录像吧! 2.小朋友,这段录像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3.大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情景。你会读吗?试试看。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忙。 4.出示字卡:“瀑”,这就是瀑布的瀑字,你怎样记住它?5.这首诗里有两个生字读音相同,谁说说是哪两个字?6.还有一个生字,谁能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7.好,我们来认读一下这几个字,再读一读生字卡片后面的词语。8.(指名朗读)从她的朗读中,你们听出了什么?  9.小朋友,请你再读读这首古诗,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呢?  10.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行,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指导读书)11.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12.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我们也来想象这景象,再带着感情读一读这句话。13.小朋友,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14.随着想象,这一道奔腾直下的瀑布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壮观的景象呢?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看录像。  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     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暴风雨”的“暴”。 “庐山”的“庐”,“香炉”的“炉”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 读生字。  我听出了瀑布很美。我听出了瀑布很有气势。我听出了作者很喜欢这瀑布。 我读懂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很高的山上飞快地流下来,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一样。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   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了“疑”字。  有感情地朗读。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呢?  有感情地朗诵或吟诵诗歌。课件出示庐山瀑布实景录像。   课件上出现课文字幕                     课件再次出现瀑布的画面,配上优美的古曲音乐。师生一起吟诵。    指导写 字1.古诗读得很好,背得也不错,我们来看看这一课要写的字。2.出示:炉、银、烟、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范写“流”。3.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练习写这几个字。  第二课时 1.上一节课,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我们欣赏到了一幅壮美的图画。这一节课,杜甫的《绝句》又将把我们带入到另一番美丽的景象当中。请大家先自己读读诗句吧。2.是吗?你背给大家听一听吧。   你背得很正确,就是缺乏感情。请你们一边看课文插图一边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3.齐读古诗。4.同学们,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比如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景象,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5.汇报学习结果:  说的真好!这说明你已经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  那诗人在哪儿呢?诗人站在窗前干什么呢?(满意地点头)看来,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 (出示学生画的一幅画)如果我们给这幅画添上色彩,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   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来,你们再看诗句,诗中有什么是画不出来的呢? 7.诗人不是画家,但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你愿意把这么美的诗背下来吗?   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炉和烟都是火字旁。“流”右半边上面不是“亡”,下面不是“儿”。       自由读课文。    生:老师,这首诗我早就会背了。(背诗) 听老师范读。   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自学: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学习结果:生1:我特别喜欢这一句,我来读一读吧。生2:我能看着书上的插图说几句话:两只黄鹂在青翠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蓝蓝的天空。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岭上有一年到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要到东吴去的大船。 生:我还能看着图画把这首古诗背出来呢。诗人在房子里。在望着窗外的景象做诗。所以才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呢。  生1:柳树可以添上绿色。生2:黄鹂可以加上黄色。生3: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的。生4:船是土黄色的。房子……生1:黄鹂的叫声画不出来!生2:“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白鹭飞时的动作画不出来。   引导学生看着图画,练习背诵。          课件出示课文意境图。                                              课件出示《绝句》意境图,学生看着画面练习背诵。 1.这首诗有几个生字?你们读,老师把它贴出来。2.上节课学的四个生字还记得吗?(贴示)3.把生字认读一遍,跳读一遍。4. 范写:吴、含、鸣。(口用红笔标出)小朋友,你发现这三个字的特点了吗?这三个字都有“口”,写起来可不一样:.“口”在左边高又小,“口”在上下小而扁。请你练习写一写。5.范写:柳、岭。很多生字是由熟字组成的,但熟字做了偏旁,写法就不一样了:“火、木”在左捺变点,“山”做偏旁竖折斜。6.出示:银、泊、流、绝。这是四个左窄右宽的字,你能写好它吗?7.范写:窗。这个字字形复杂,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写。注意别漏掉了这一小撇。8.我们学会了写这一课的字,现在看看这几行诗句,你能把它填写完整吗?      书空、练写练习写字。            填字飞(  )直下三千尺,疑是(  )河落九天。(   )(   )西岭千秋雪,门(   )东(   )万里船。          小结小朋友,你知道吗?李白流传至今的诗大概有990多首,杜甫流传下来的也有1400多首。请你们回家再找一两首他们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好吗?

小学三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17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古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 1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的气势,以及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的气势。

教学准备:相关录象。

教学过程 :

第一块: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1、 出示庐山风光影片,解说其秀丽的风光。

2、 师:正是这如此秀丽的风光,因而从古到今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画,下面就让我们和唐代诗人李白一起去那里欣赏瀑布的雄伟的气势。

3、 出示全诗,师读后问:通过预习我们对诗人李白已有所了解,谁来介绍介绍。

第二块:学习诗中生字词 ,理解全诗诗意。

1、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谁来说说你学懂了诗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

2、 生交流:“日”指“太阳”。“香炉”指“香炉峰”。

师:香炉是什么样的看到过吗?

生:没有。

师:出示香炉画面。谁知道为什么叫庐山的这个峰是香炉峰?出示画面。

生:烟”指“紫色的烟云。”

“遥看”是“远远的看”。“川”指“河流”

师:示画面帮助理解“川”。“挂前川”是指什么?

生:“直下”的意思是“倾泻而下”。“疑”是“怀疑、好象”的意思。

师:谁能选一句连起来说说那一句讲了什么?

齐读全诗。

第三块:体会 雄伟壮观的气势,以及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 下面让我们再看一看庐山瀑布想一想,这时你再看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什么感觉?

2、 再读读全诗,想想哪些词语写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3、 生交流。

4、 让我们把它的气势读出来。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第四块:再看画面,深化情感。

1、 小结:是的,庐山瀑布以其雄伟壮观吸引了我们,下面让我们随着摄影师的镜头再一次去领略那磅礴的气势。播放录象。

2、 师: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

3、 生交流。师板书:对祖国山河热爱

4、 这么美的诗谁最先把它记住。

5、 生试背。师抽背。生齐背。

板书设计 :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19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1.庐:简陋的房子;姓。(注意里边不是卢)。组词:庐山、庐舍、茅庐。

2.三顾茅庐:1.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2引申为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经验不足。

3.瀑:瀑布、飞瀑。炉:火炉、锅炉、炉子。遥:遥远、摇不可及、遥控。疑:怀疑、疑问、质问。银:银河、银色、白银、银子、银两。

三、小组合作,根据预习资料和书中主力理解诗意。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南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高峰。它山峰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聚伞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得名。

四、配乐朗读本诗。

五、尝试背诵古诗

六、古诗大擂台,背一背,看谁会背的'李白的诗多。

七、补充《早发白帝城》。

诗意:黎明,为我送行;彩云,笼罩着白帝城。一叶轻快的小舟,会把我带到千里外的江陵,两岸的猿猴,不停啼叫。小舟载着我的欢乐,穿过了,重重高山,重重险峻。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帝山上。东汉末公孙述据此,据称殿前井内首有白龙跃出,囚自称白帝,称山为白帝山。城为白帝城。

八、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写生字。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2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古诗内容,弄懂诗句意思,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描绘的景色,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庐山风光录像片、计算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引入境

师:在讲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短片。

(播放庐山美景的录像片)

师:这儿的山,这儿的雾,这儿的飞流瀑布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哪些了解?

生:李白是唐朝人,号清莲居士,字太白。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的诗篇喜爱至极,所以给他这样的称号。

生:这首诗是李白二十六岁时在庐山的黄岩瀑布写的。

三、勤质疑,明诗意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师:谁愿意试读?

(学生纷纷试读)

师:现在,同学们就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开始。(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说说你们组学懂了什么?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远远的看瀑布就像一条河挂在山上。

生:老师,我们发现李白写了一个错别字,他把“升起”的“升”写成了“学生”的“生”。

师:同学们快看看,李白是写错别字了吗?

生:没有,这里的“生”是“产生”的意思,李白是说香炉峰产生了紫色的烟雾,而不是升起了烟雾。

师:(转向质疑的同学)你明白了吗?那你再来重新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

(学生解释诗句)

师:这位同学善于发现问题,说明他用心读书了,大家要向他学习!谁愿意来有感情的读读前两句?

(学生纷纷试读,群体练读)

师:谁来说说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生:“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应该是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落下来。

师:你理解的真好!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都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那你还知道那些诗句使用了夸张的写法吗?

生:“危楼高百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大家知道这么多的诗句,真不错!刚才那位同学说好像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这个“好像”解释了“疑”字。“疑”还有不同的解释吗?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好像是”。

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师:谁再试试?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疑”字呢?

(板书:疑)

生:不是真有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

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师:这离奇的想象,大胆夸张的语言,正是李白诗词的特有风格,所以他被世人称为“诗仙。”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句具有离奇的想象呢?

生:李白《清平调词》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

生:《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蜀道难》里有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生:《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也是夸张的写法。

:生:《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是。

生:还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看来,同学们课下真是读了不少的诗呀!还有用其它方式来汇报的吗?

生:老师,我们组是用绘画的方式。

师: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画。

(教师将画贴在黑板上)

师:请你们小组来描述一下你们的画。

生:(指着画上的景物)这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大家看,这幅画画得美不美?

(生齐答:“美!”)

师:那么大家就带着这种美美的感情把这首诗读一遍。

(学生有感情齐读)

四、想画面,悟诗情

师:大家读得真是太好了!在你读这首诗时,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珍珠串成的帘子。

生:我看见瀑布闪着银光,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泻而下!

生:我看见青山衬着绿水。仿佛两条蓝绿相间的带子。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

放瀑布的录象

师:什么感觉?

生:雄伟!

生:壮丽!

生:气势磅礴!

师:现在,你面前就是庐山的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学生有感情背诵)

生:老师,他站的位置不对。李白是望庐山瀑布,他离瀑布那么近,怎么能看到瀑布的全身呢?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到前面来给大家吟诵一下。

(该生摇头晃脑地吟诵)

生:老师,我们组想给大家吟唱这首诗。

(一生唱,两生随音乐翩翩起舞)

生:我觉得他们选的这个乐曲不适合这首诗,咱们以前还学习过一首七言的乐曲,更适合这首诗。我想给大家唱唱。(全班学生有感情的吟唱《望庐山瀑布》)

五、迁移运用背诗文

师:(由衷地赞美)瀑布不但看起来美,吟诵起来美,唱起来更美。你们还找到了哪些描写瀑布的诗句呢?

生:徐凝的《庐山瀑布》中有一句“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生: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中有一句“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一句“挂落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还有一句“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师:看来大家课下真是下了不少功夫!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更加喜欢瀑布了。但愿有一天咱们师生能共同站在瀑布脚下吟唱这首《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2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不久前刚上完《古诗两首》,做作业的时候有一道题目把学生难住了,也把我给难住了。题目是“疑似议和落九天”中的“疑”是什么意思?

我记得我小时候读书,老师教过,这句诗的意思是“真让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掉落下来。”翻教学参考,说是:“好象是银河从九天落下来。”

不死心,继续从网上查找,有以下答案: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从这里看,疑应该做怀疑的解释。

【译文】

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



【译诗】



阳光照耀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的烟云,



远远望去瀑布像条白练挂在山前。



飞快的水流从山的高处直泻而下,



像是银河从极高的天上落了下来。





【题解】



庐山,在今江西省龙江市南,崇岩叠蟑,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很多,瀑布是它的奇妙景色之一。



本诗大概是李白在开元十三年(725)出蜀后的第二年游览庐山时作。原诗二首,这是第二首。在这首诗中,李白以磅礴的气势、奇特的想象描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奇丽,是李白诗中传诵最广的作品之一,被后人誉为庐山瀑布诗中的绝唱。

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由远而近,景物随着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变换,如同电影镜头的推拉一般。首句写远眺,但见香炉峰云蒸霞蔚,在阳光照耀下,升腾起袅袅紫雾。次句目光随之向下,写香炉峰前一道瀑布凌空飞泻而下,其势如奔雷闪电,铺天盖地而来。第三、四句生发开去,从想象落笔。诗人想:这飞流而下的瀑布莫非是银河之水从天而降,否则怎能有如此高远、如此雄浑之势?气象奇伟雄丽,极似李白胸怀。诗人融自我于山水,非大手笔不能为。

又查找了很多资料,有解释为“可能的”也有解释“好象”的,具体我也不清楚了。“凤凰语文论坛”里也在吵,但是没有一个人下结论。最后很多老师的答案是“怀疑”“可能”“好象”都对!

不知道哪个高人来解释一下??

#

望庐山瀑布 教案 2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采用方法:教学中营造学诗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鼓励学生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件或插图。

2、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的诗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会背古诗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观察: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二导学过程:

初读

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初读诗句

教师指导朗读。

2、指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及时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川”、“瀑”、“炉”容易错,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或幻灯形式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4、同伴互读诗句,争取背诵。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研读

1、自学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

4、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

悟读

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3、启发: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4、组织学生扮演诗人,借助教师准备的课件,进行角色换位,体会诗句的含义和情感。

诵读

1、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如:评读、赛读、加动作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3、练习把自己当成诗人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拓展作业: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的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学习后找时间召开一个小型“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课外的古诗积累情况。

3、把自己喜欢的诗配上画。

补充资料:

(一) 词语解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3. 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

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

5. 银河——天河。

6.九天——天空最高处。

(二)  相关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他在诗歌中热烈歌唱进步的社会理想,表示了对黑暗统治势力的极大轻蔑;他善于以豪迈的笔墨绘祖国壮丽山河,写了许多想象丰富、气势奔放的优秀诗篇。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李白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顶峰。“诗仙”,是人们对他的美称。本诗大概是他在开元十三年(725)出蜀后的第二年游览庐山时作。原诗二首,这是第二首。庐山峰岩奇秀,泉瀑飞湍,无限风光。诗人在对壮丽的自然奇景的描绘中,也展现出自己开阔的胸襟和昂扬的气概。

《望庐山瀑布》教案 23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三个生字。理解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3.  理解古诗诗意,抓住重点字词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  体会诗中比喻的恰当优美,尝试发挥想象描绘瀑布,并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字词品析诗句,体会比喻在诗中的作用。

仿、用语言,展开想象写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往来应答感诗韵。

1.   和老师一起背背诗吧,我背上句,大家背下句。“迟日江山丽,   ”“天门中断楚江开,

”这些都是写景的诗歌名篇。看看学过的课文怎么样。“景色秀丽的庐山,            ”

2.

庐山的美不仅在那千姿百态的云雾上,还以壮观或秀美的瀑布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就通过李白的诗去领略一下庐山瀑布的美吧。

二、自读自悟会诗意。

1.

自由读古诗。比比谁能读得字字准确、清楚响亮、读出节奏。相机出示生字、词语,正音。(片1:紫、尺、疑、瀑布、银河、九天)有谁见过瀑布?关于银河了解什么?辅以图片增进了解。(切)

2.  指名读古诗。正音,通过看手势读出古诗节奏。齐读。

3.   边读边想,古诗写了些什么?带给你什么感受?指名读、说。相机归纳读古诗的方法。

三、品读古诗入诗境。

1.

指读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望瀑布怎么会写到香炉呢?引出《题西林壁》庐山秀峰林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片2:苏轼诗句)香炉峰就是其中之一。由“生”字,你想到什么?指名说。看来,一个“生”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总结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边读边想象可更好的领略诗境。

2.

在云雾缭绕间、在青山之中,挂着一条瀑布。那是种怎样的景象?齐读第二句。同样是远看,刘禹锡眼中的洞庭是怎样的?引背《望洞庭》“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片3:刘禹锡诗句、洞庭湖图)当远远看去,壮观的景象多半变小变可爱了。李白远远看去,看到什么?(切)解:川。指名口述一二句诗意意描述景象。

3.

这么美的风景让人忍不住靠近,诗人走近了瀑布,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片4:瀑布)引读后两句。指说。

4.

瀑布不是银河,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联想?读读诗句,看能不能从中捕捉到诗人灵感的火花。指名说,引导通过重点字词把握瀑布的特点,比喻之贴切。(水势急、落差大、洁白)(片5:瀑布、诗句)多形式练读。

字理解:疑。(片6:字理字形图)师范写。板书字义。

5.

难怪诗人会怀疑那瀑布是从九天倾泻下的银河。若是你站在瀑布前,会联想到什么?出示: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像

。(片7:句式)简译杨维祯古诗。指说。

6.

庐山的瀑布果然名不虚传。(片8:瀑布图、乐)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景色,和诗人一起感受它的美吧。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背诵古诗。

四、课堂练笔抒诗情。

1.如果走近了,你会听到怎样的声响?再近些,会触摸到怎样的瀑布水?引出短文。(片8:散文片断)

2.出示小练笔要求(片9):a.

用自己的话把诗人李白看到的景象描述出来。b.发挥想象,描绘瀑布美景。提示:可从形、声、色多方面描绘,恰当地运用比喻,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

3.(片10)学生写话、交流。

曾晓芹 发表

《 望庐山瀑布》教案 24

目标

1.,会认"庐,瀑"等生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

理解诗意,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准备:课件

时间:一课时

过程:

一,导入

师:宋代诗人苏轼漫游庐山时曾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向我们展示了庐山的神奇秀美。今天,我们再跟随唐代诗人李白,去领略庐山的迷人风光。

二,学习古诗

1,读古诗,知作者

(1)(课件)出示古诗--自由读

(2)简介作者

2,二读诗,划节奏(诗的美,在于它的格律美……)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划出节奏

(2)交流点拨

(3)齐读古诗(读出节奏)

3,三读诗,明诗意(诗的美,更在于它的意境美……)

(1)默读,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点拨

疑:怀疑

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诗意的方法:补(添),换(调换词序)

(4)是的,一峰一瀑就如此的神奇,引人无限遐想,难怪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对庐山称赞不绝!让我们也一起来赞一赞吧!

——齐读古诗

4,四读诗,悟意境(诗的美,在于它的含蓄,在于它的凝练)

过渡:诗的美,美在语言优美,诗的美,美在诗情画意,精练的28个字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请闭上眼睛想象,听朗诵,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范读古诗(配乐),生闭目倾听,想象画面

(2)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

(3)出示庐山风光片(图片),生欣赏

让我们欣赏一下庐山是不是想象中如此美丽。

(4)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配乐)

5,五读诗,背诵吟

庐山的美,在于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在于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水。

——生齐读古诗

唐代诗人李白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就让我们深为庐山景色的美丽,壮观折服

——生齐读古诗

读了李白的这首诗,我们怎能不去庐山走一遭呢

——生齐读古诗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词句去赞美她!今天,就让我们以庐山为起点,去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如画的江山吧!

——生齐背古诗

6,拓展诗,升华情

(1)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陶醉,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

(2)学生交流背诵。

7,小结

8,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

(2)搜集更多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积累

9,板书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美

祖国江山如画

小学生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25

庐山瀑布,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一开始教学古诗,我便设问:知道庐山在哪吗?之后马上放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自己的解说词,一下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人的庐山。当播放结束时,孩子们还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态,我心中一阵暗喜:接下来的朗读和领悟诗情不会有问题了。的确,后面的朗读真的不错。王澳律同学还大声说道:“我要像诗人那样来朗诵。”之后,我们真的看到了摇头晃脑的小诗人抑扬顿挫的。诵诗声。

领悟诗情这块,我觉得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似乎受到了图片的影响,逐句逐句地对诗去进行解释。我想今后还得想些办法,好好引导孩子们去领悟诗的大意即可。

望庐山瀑布 教案 26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3个生字,理解诗义,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背诵默写古诗。

能力——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和想象的能力。

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主要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准备:生字卡,画画或书写用的纸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古筝乐响起)古人喜欢和着悠扬的乐曲吟诵诗歌,今天老师也想学一学,欢迎吗?

2、老师配乐朗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3、谈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李白的诗主要有什么特点?今  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李白的这种风格。

4、学生齐读题目——《望庐山瀑布》

二、整体感知,理解诗句

1、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首诗呢?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读懂意思 ③读出感情)

2、小组学习:先读准字音,理解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汇报:①能读好生字吗?你们怎么记住生字?

②齐读全诗。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3、小组内探讨:怎样理解诗句的意思?

汇报:①哪一小组来说,你们是怎样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的?

②全班交流:你理解了哪一句的意思?

三、想象画图,融情于景

1、启发谈话:李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如果能用简笔画记录下来,那该多好呀!你们能行吗?

2、小组合作画画,画出李白看到的景色。

汇报:①小组代表上台介绍他们的画。

②比较两幅画的异同,进一步理解诗意。

3、教师相机板书:

看到:太阳、香炉峰、紫烟

瀑布

想到:银河  落九天

4、谈话:诗中用词用句非常巧妙,你觉得第几句哪个诗用得好?

(注意理解:“生、挂、遥、飞、疑”的意思)

5、作者抒发怎样的感情呢?

相机板书:热爱祖国山河

四、反复诵读,感悟意境

1、谈话:我们也能读出“热爱祖国山河”这种感情吗?

2、(出示诗句)想像: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这景色美吗?

谁能把这一句读得很美?

(评价后集体读)

3、(出示诗句二)远远望去,瀑布像什么?

多令人惊奇呀!谁能坊好这一句?

4、(出示诗句三)瀑布的水流怎么样?

谁来读这句诗,把瀑布的气势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更有气势。

6、瀑布从这么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李白又想到些什么?

(出示诗句四)

想像多么丰富呀!大家读的时候也要轻一点慢一些,留给人们想像的余地。(齐读)

7、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8、分组背诵全诗。

五、拓展延伸、总结课堂

1、 同学们、你们想看看瀑布吗?(课件出示其他瀑布图片)

2、 你见过什么瀑布?

3、 你们想听听瀑布的声音吗?(课件播放瀑布视频)

4、 读一读描写瀑布声音的一节现代课——《瀑布》。

5、 看见了瀑布,听听瀑布的声音,谁来赞一赞瀑布?

6、 过渡:李白一生浏览过许多名山大川,庐山瀑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书法家喜欢书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你们也能写吗?

7、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书写《望庐山瀑布》(配乐)。

8、 学生演一演李白,带上动作吟诵全诗。

附: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看到:太阳、香炉峰、紫烟

瀑布

想到:银河  落九天

(热爱祖国山河)

(学生的画)  (学生的书法) (生字卡)

案例评析:

《新课标》有关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歌的声韵、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诵读浅显的古诗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呢?我在《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合作学习,体验过程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在教学这首古诗之前,给学生拟定了自学提纲:1、李白是什么人?他的诗主要有什么特点?2、理解诗中“香炉、生、紫烟、挂、川、三千尺、疑、九天”等字词的意思。3、理解每句诗的意思。4、想一想诗歌表达作者什么感情?5、你见过瀑布马?请收集有关描写瀑布的诗歌或散文。 有了自学的基础,就有小组合作的成功。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进一步理解诗中字词句的意思,并通过合作画画,画出李白望庐山瀑布时看到的景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瀑布像一条大河一样挂在山前。学生的画,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粗略的几笔组成的画面,有的小组的画未体现“日照香炉生紫烟”,也就是说没有体现早上太阳的霞光把烟雾染成紫色,倒把初升的太阳画成落山的太阳,还没有几个小组能画出“瀑布像一条大河”还飞流直下的样子。但是,全体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明白了李白望庐山瀑水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色,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反复诵读,感悟意境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课堂伊始,古筝悠远的乐声响起,将学生带入诗歌鉴赏的氛围。此时,我随着乐曲,包含诗情地吟诵了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情感。接下来让学生小组内自由读诗,读准字音,了解这首诗主要写什么,这是初读。然后让学生在组内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再逐句读,体会诗歌中“生、遥、挂、飞、直、疑”等字词的妙处,这是理解读。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让学生想象一下景色很美,美美地读。第二句启发学生想象瀑布像什么?像一条大河,令人惊奇,学生能有感情地读。待到读第三句时,我说谁能把瀑布的气势读出来?谁能把水流读得更快些?再一起读更有气势!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我听到学生读得轻一些慢一些,留给人们想象的余地,这是感悟读。最后,学生一起演演诗人,带上动作吟诵全诗,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这时候,诗、景和人融为一体。这样,有自读,有齐读,有理解读,有想象读,还有配乐读,学生熟读成诵,感悟诗的意境。

三、启发想象,拓展思维

我们常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拓展就没有再创造。

我在课堂上总是以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借助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的想象。比如从“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中,学生想象到庐山瀑布的特殊气势。学生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描写瀑布的现代诗,这样由此及彼,在学生说出他们看过的瀑布之后,我又展示了“广西德天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图片,学生又一次感受到瀑布的壮观,再让学生听一听瀑布的声音,有“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美国尼亚加拉瀑布”的声音,学生从如同山崩地裂般的瀑流声中,深切体会到瀑布的水流声势浩大。学生学一学书法家体验全诗,最后在瀑流声中全体吟诵《望庐山瀑布》,感情得到了升华,思维得到了拓展。

总之,我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中,运用了参与式教学理念,收到良好的效果。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27

教材简介:

人教版第四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了红日照射下的香炉峰紫烟缭绕,衬托出了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后两行诗既写出了瀑布的样子,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一个“飞”字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奔腾而下,“直下”既写出山的高峻陡附附险,又突出了瀑布飞奔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一个 “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贴切自然,令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教学一课时。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本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生字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诵读学过的李白的诗。

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如《静夜思》《赠汪伦》)除了学过的,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背一背。(如《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

师:李白看到月光想到了家乡,写下了《静夜思》,送朋友时依依不舍写下了《赠汪伦》,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想想他又为什么写在这首诗呢。

(板书:望庐山瀑布)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趣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事半功倍。)

2、读题

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瀑布)

师: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各种瀑布图片)

描述:瀑布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它是河流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形成的浩浩荡荡的水势,风光迷人,正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它们情有独钟,写下了无数的华章。今天我们就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看看庐山的瀑布别样的美姿。再读课题。

(板书课题后,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就"瀑"正字正音;明确庐山的地理位置及迷人风光,认读“庐”字。由字及词及地,有序进行,为学习诗歌做好铺垫,激发兴趣。)

二、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诗中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

3、学习生字“炉”“疑”,读准字音,四个生字同时出现,识记字形,“炉”和“庐”比较,出示香炉图片,对比庐山的香炉峰,组词。

4、指导写生字“炉”“银”“烟”“流”

5、把这些生字放到诗句中还能读吗?指名读,提醒学生其他生字的读音,如“川”字读翘舌音。齐读

6、节奏读。

师:诗歌诗歌,一首诗就是一首歌,歌有节奏,诗也有节奏,听听老师有节奏地读一读,你们小声地跟读(出示课件)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读(师帮其打拍子),男女生打拍子读。

(认字写字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这里花大量时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节奏朗读既可以检查字音,又能体会诗的韵味。)

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话吗?“诗中有画”,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请小朋友们再听听这首诗,边听边想象,你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课件播放范读,生想象画面

师:(出示课文插图)李白站在香炉峰前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说到什么就读哪句?(如看到了烟雾,读“日照香炉生紫烟”:看到瀑布,读“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李白看到烟云缭绕的香炉峰,又看到了香炉峰前的瀑布,不由得写下了这样两行诗?出示一二行,学生齐读

师:体会“挂”的`妙用,学生读,师做挂的动作,把平放的东西垂直放,“川”就是河流,河流是怎么流的呢?师简笔画出,现在把河流垂直挂起来。

师:是谁把河流挂起来的呢?

生:(大自然)

师:大自然是多么伟大、神奇啊!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师:你就是李白,看到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你这样读到——

多名学生高兴地读前两行

师:想读的小李白一起读吧!

师: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读三四句

学生读三四句

师:三千尺在这里指的是瀑布很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吧!(播放视频)

引读:瀑布水花四溅,奔涌而下,壮观无比,难怪诗人写到——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这样的瀑布真是气势磅礴——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看到这样高、这样美的瀑布,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生: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师:九天在这里指的也是高,见过天上的银河吗?一起看看吧!出示银河图片,比较飞流而下的瀑布。

师: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足有三千尺那么高,让人忍不住浮想翩翩——读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呢?

指多名学生读,齐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

配乐齐读全诗。

师: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曲歌唱,变着花样诵读。请听(课件唱读)

学生站起来,边唱边拍手加动作跟着课件唱读

师:多美的瀑布啊,谁能闭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创造的美感?

指名背,齐背

(低段古诗教学重在品读中知义,读重于解。因此在这里图文结合帮助学生品味诗句,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像美景,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诗的意境了。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读水平。)

四、巩固拓展,引导积累

师:这就是一代诗仙李白的诗,他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多么奇丽!让我们也一起来写写吧!

出示填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学生上台填空,点评,齐读

师:像李白这样喜欢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即将学到的杜甫的《绝句》也是一首赞美大自然美景的诗篇

课件出示,学生试读。

师:李白的这首诗,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开一次赞美祖国山河的诗歌诵读竞赛会,以此来表达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读写结合,充分读后进行默写,强化对诗句的认识;同时将学习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达到课内悟情趣,课外显活力的境界。)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香炉 生紫烟

望瀑布 挂前川壮美的画

飞流 三千尺

望庐山瀑布 28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山行》,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祖国的教育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难点: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出示《望庐山瀑布》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瀑”:注意右边字形。

比较“庐”“炉”偏旁。知道“庐山”是我国名山,在我国山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4.根据注释自学,读诗句,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5.反馈:说说诗句中哪些词语不理解?

6.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想象意境。

(1)诗句中描写的是哪儿的景象?从哪儿看出的?读题。(出示庐山瀑布插图)

(2)作者来到庐山,望见庐山的瀑布,被庐山瀑布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著名诗句。作者在哪儿看庐山瀑布?你从哪看出的?(“望”即远看,“遥”即远。)

(3)作者在远处遥望庐山瀑布,看到了什么景象呢?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读诗句,理解句意,想象意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其意境。可以不按诗句的顺序来谈,谈一句,指导读一句。遇有曾经提出问题的地方,注意反馈提问的学生。)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远远看见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板书:产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使人怀疑它是从天上流下来的。

(4)读古诗,说说作者笔下的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你们愿意欣赏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吗?(放录像)

(6)庐山瀑布壮观美丽,作者不由地对它赞叹,面对庐山瀑布,吟出这首诗歌。谁愿意背诵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指名背诵。愿意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表达赞美之情的同学站起来背诵。

(三)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

(引导学生归纳:知作者、明题意、解诗意、赏意境、懂感情、会背诵)

三、学习《山行》

1.按以上方法自学第二首古诗。学懂的同学准备向大家汇报,以下方法自选:

(1)可以说说诗中描写的意境。

(2)可以有语气地朗读或背诵。

(3)可以把诗中描写的内容用彩笔画出来。

2.班内反馈

(1)作者:杜牧。唐代文学家。被后人称为“小杜”。

(2)题目意思:在山中行走。

(3)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什么了?谁愿意介绍?

3.学生自选方式进行汇报。教师注意引导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1)远上:山路向上延伸。斜:读xiá。山间的石子小路弯弯曲曲。(在“径”下板书:小路。)

句意:深秋季节,一条碎石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由山下一直伸向高高的山顶。

(2)第二行:在高高的山峰上,白云缭绕,隐约可以看见人居住的房屋。(由“白云生处”可看出山之高。)(在“生”下板书:形成、出现)

(3)第三行: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儿深秋傍晚的枫林。

(4)第四行:被秋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鲜艳。(板书:比)

4.朗读、背诵古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写景古诗,一首是我们所熟悉的有“诗仙”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又了解了一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学习了他的《山行》。两首古诗虽都是写景,赞美祖国山河,但李白的诗雄奇豪放,想像丰富;杜牧的诗鲜明自然生动。课下我们可以读读李白和杜牧的其它几首写景诗,体会两位作家诗歌不同的风格。

附:板书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产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小路

白云生处有人家。

形成、出现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前两首古诗,能背诵并默写。

2.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难点: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上节课学的两首古诗。

1.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山行》,说说诗的意思。

2.默写两首古诗,纠正错字。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两首写景古诗,表达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你们听,教师所背诵的下面这首诗,与前两首有什么不同?

(师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感情比前两首深沉,是写思念亲人的诗歌)

2.下面,我们就自己试着学习这首古诗,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自学)

3.你想向同学们介绍什么?(学生根据诗意,自由介绍诗意或有语气地朗读。)

(1)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九岁就以文才出名,写此诗时年仅17岁。(还可让学生多做些介绍。)

(2)题目:九九重阳节思念远在山东的兄弟。

(3)第一句;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导: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独自一人?(板书:孤独、孤单)

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加倍地思念亲人?(板书:加倍、更加)

导: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

(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4)第二句:今天是重阳节,我想到了远在家乡的兄弟们登高插茱萸时少了我,一定很难过的。

(5)有语气地朗读。配乐朗读。

4.配乐背古诗。

5.十七岁的王维为什么远离家乡?过重阳节时,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想像,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思考后交流。推优给全班同学讲。(表扬学生的独特想像。)

三、阅读推荐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牧的《江南春》、李白的《山中问答》、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朱熹的《观书有感》。

附: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孤独、孤单

每逢佳节倍思亲。

加倍、更加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学生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29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材选编这首唐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炼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根据唐诗音韵和谐、用词精炼的特�

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我始终以读和图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图中感受。我在讲授《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导入部分以投影诗中插图入手,让学生对庐山瀑布有一个直观印象,并使学生心灵得到震撼。在出示课题的时候,我利用图层关系,将课文中需要学生学习的生字“庐”和“瀑”进行重点学习,特别是把“庐”与“炉”、“护”进行区分,通过偏旁部首的释义,进行区分这三个字的不同,以此来实现第一个目标。在“学文“过程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教学:其一,自主读文;其二,进行朗读指导;其三,进行会认字学习指导和古诗配画学习;其四,指导背诵。从目标上看,四个目标都已经达成,而且利用课文插图和课件,很好地解决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从效果上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体现。图文结合,激发了学生朗读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另外,利用田字格,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生字送回家,从而来指导学生的书写,这既让学生获得了一个实践参与的机会,又充分体现了交互、参与的新课程理念。同时,这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策�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首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了风景优美的瀑布所在地庐山。生动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讲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紧接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浮想联翩,心驰神往。他们对于古诗中的画面都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说出一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诗句边想画面边理解诗意,过渡无痕,如行云流水,学生对诗意的探究自然是水到渠成。当孩子们对瀑布充满期待时,再展示声色并举的瀑布图片、视频,学生的情感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此时学生与诗人已经是心心相印了,站在“瀑布”前的吟诵如痴如醉。整节课,激情的语调,动人的态势,悠扬的音乐也让课堂诗味盎然。

一节课下来,师生仿佛都身临其境。要利用好现实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出文本,利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领悟。学生学习兴致高,教学效果就会好。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30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读悟结合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今天我们学习17课——《古诗两首》。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古诗?(学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再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要求读正确。

三、再度古诗。

要求读流利。

四、识记生字。

1、默读古诗,边圈生字,边识记生字。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庐山瀑布香炉疑问紫烟流水银河抽烟

面对权威,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

吸烟对人体有害。

庐山瀑布好壮观!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做指导)。

4、文中识字(学生再读古诗)。

五、感悟古诗。

1、读一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适时做指导——学生练读,小组合作读——教师范读——学生再练读,教师适时指导朗读——配乐入情入境读古诗。

2、看一看:边读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思。

3、议一议:与同桌交流古诗所描写的景象,然后全班交流。

4、问一问: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六、指导写字

学生仔细观察“炉、流、银”三个生字,说书写要点,学生对照前面的范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对照——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适时示范讲解——学生再次与范字对照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尽量写到范字那样美观。选“流”字对学生进行字理教育(因为学生容易把这个字写错)。

七、积累运用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