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最新5篇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篇1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 知识与能力: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世说新语》,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 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颖?为什么?

飞扬之态    形似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雅    神似

文化内蕴    韵味

六、 拓展延伸

1、 欣赏古人对飞雪的描写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作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苏轼

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

-------------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有韵味。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老人:和善 亲切       家庭氛围:

咏雪      侄子:直率 敏捷       融洽、欢乐

侄女:沉稳 聪明       轻松、温馨

第二课时

一、导人新课: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一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二、 初读课文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如有不懂的字、词、句圈出来,通过查词典,或互相讨论来解决,教师巡回释疑,检查,并和同学一起讨论疑难问题)

1、把握重点字词:

a、与友期行 :约定  太丘舍去 :放弃;离开  去后乃至 :才;到

相委而去 :丢弃  则是无信 :信用     下车引之 :拉

入门不顾 :回头看    尊君在不:通“否”,表疑问

b、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尊君: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我的父亲,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教师补充:平时遇到的一些尊称有: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谦称有: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

2、把握重点语句(注意文言中的省略现象)

①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朋友)过了正午还没有到来。

②(家君)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家君)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复述时注意以下问题:1.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是谁?(友人、元方)

2.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通过有关语句确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四、三读课文,探究人物性格。

1.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人物,文中人物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通过有关语句确定。(交流讨论。)

a、陈太丘

诚实守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b、友人

言而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言语无礼(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知错能改  (友人惭,下车引之。)

c、元方

懂礼识义(待君久不至,已去)

义正词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童真无邪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还有“元方入门不顾”都是童真无邪的表现)

2、结尾处,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2)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说出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墨子

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             ——顾炎武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 谚语

2.假如你是友人,或者是元方,在本课的特定情境中,你在言谈和举止方面应该怎样做?

a.友人:

1)  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2)  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

3)  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骂人家的父亲。

4)  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

5)  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

b.元方:

1)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

2)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

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4)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陈    元 方:   聪明伶俐、

太              懂礼识仪        启示:

 丘                            做人要,

与             不守信用、       讲诚信

友    友人     不懂礼貌         讲礼仪

 期             知错能改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自主学习

⒈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    )       撒(    )盐         差可拟(    )(    )

柳絮(    )       尊君在不(    )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

⒊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⑴与儿女讲论文义。

⑵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

⑷尊君在不?

⑸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5、《咏雪》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找一些和咏雪有关的佳句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8、《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9.《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怎样评价元方的行为?

课外拓展

讲讲你知道的诚信小故事

检测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        )雪骤(          )柳絮(          )

无奕(         )在不(        )

2、《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3、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⑴ 与友期约________

⑵ 去后乃至________

⑶ 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⑷ 俄而雪骤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5、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3、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

(三)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讲述故事

同学们,老师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你们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呢?(教师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注意技巧,恰当运用形体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学生复述故事作铺垫。)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大家想想,老师为什么会对这个故事如此刻骨铭心呢?(引导学生说出故事蕴涵的道理。)

2.导入新课

“诚信”是立世之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诸如“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二)简介《世说新语》及其作者

(三)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板书)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解说: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②调动原有的积累,运用工具书,通过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③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④小说的审美评价是多方面的,就初中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要让学生知道评价人物的根据是人物的言行,评价人物的标准是正确的、人们公认的思想道德准则。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四)组织学生学习《期行》

1.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一阶段的学习。

(1)注意下列加下画线字在文中的读音。

期(qī)行尊君在不(fǒu)

(2)学生自读课文,推敲朗读停顿;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二阶段的学习。

(1)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字句。)

(2)通过讨论,梳理故事情节。(可板书)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驳客,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3.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三阶段的学习。

(1)同座学生互述故事,推荐优秀者上讲台表演。(要求表演的学生注意体验开始时教师讲故事的语气、神态,力求能够绘声绘色。)

(2)讨论: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怎样的道理呢?

明确: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人。(学生回答意对即可。)

4.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四阶段的学习。

《期行》这则文言小说短小精悍,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你能否就文中一两个人物的言行,说说自己的看法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出陈太丘、元方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客”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五)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文言小说的一般学习方法。大家的悟性很高,顺利完成了《期行》这篇文言小说的学习任务。下一堂课,我们将学习《乘船》,老师想放开手,完全由你们自己来学习这篇文言小说,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呢?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将《期行》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请他们给你评判打分。(优、良、中、差)

2.如果你是学习小组的牵头人,你将如何组织你的小组成员按照老师介绍的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来学习《乘船》?请你设计一份内容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准备竞选《乘船》学习小组的牵头人。

第二课时

(一)回顾文言小说的一般学习方法

(二)小组学习《乘船》(每组以6至8人为宜,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巡视指导)

1.各小组交流学习方案,选定方案优秀者为本小组学习牵头人。

2.取长补短,小组成员共同修改完善学习方案。

3.按照确定了的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乘船》,疑难问题可求助老师。

4.展示学习成果。(可采用电视上常见的知识竞赛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给予鼓励性的打分。)

(1)课文朗读展示。(每小组出1人,人选由其他小组任意指定。)

(2)字句理解展示。(为了便于突出重点,可由教师出题,各小组抢答。)

(3)故事复述展示。(由各小组推选1人参加。)

(4)故事内涵展示。(各小组在整理好答案后,选定1人公示,意思正确就可以给分。)

故事内涵: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5)评价审美展示。(让学生们评判华歆与王朗谁“优”谁“劣”。各组自由发言,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不同观点可以展开辩论,看法新颖独特的要给予加分鼓励。)

(三)教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点(从鼓励的角度,肯定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同时对学生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要中肯地指出,以利以后的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回家将《乘船》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评定等第。

2.就这次小组学习中的得与失,写一份200~300字的体会。

3.课后搜集两个以上有关诚信的小故事。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篇4

《世说新语》两则。 教案

设计者:王功辉 审稿:20xx 级语文组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PPT 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

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⑴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⑵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⑶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

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默写课文。

四、课堂练习

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阅读材料,人手一份。材料内容如下: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2、简答:

⑴ “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_______________。

⑵ “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⑶ “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

⑷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学生完成这个练习,教师选五位同学回答。

明确:

1、A(窃:偷偷地、悄悄地)

2、⑴ 王冕

⑵ 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

⑶ 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⑷ 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咏雪》一文的题目。

2、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两个小片断,并思考两文的深刻含义。

附原文:

徐孺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ónɡ)子,无此必不明。”

木犹如此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xuàn,泪水流下的样子)然流泪。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陈太丘与友期》。学生朗读课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背诵课文;归纳借鉴本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积累词语。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

设计二: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板书文题)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

三、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

四、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

1、各小组提问。

2、教师归纳所提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⑴ “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⑵ 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⑶ 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⑷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

明确:

⑴ 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⑵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有同学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

⑶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⑷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4、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

⑴投影显示: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⑵ 请一学生尝试读文,应读出句读、语气来。

⑶ 全班齐读、背诵。

五、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体味语言简练意义丰厚的特色

提问: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⑴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⑵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⑶ 撒盐空中差可拟。

⑷ 未若柳絮因风起。

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 敝人  ② 卑职  ③ 陛下  ④ 令尊  ⑤ 寡人

⑥ 足下  ⑦ 令郎  ⑧ 老朽  ⑨ 麾下

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生逐一回答,明确:

1、期:约定。去:离开;过去的。顾:回头看。引:拉;放开。舍:放弃;牺牲。信:诚实,讲信用;随意、随便。

2、⑴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⑵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⑶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敬词有③④⑥⑦⑨  谦词有①②⑤⑧

4、B(例句中“不”通“否”;A、“女”通“汝”;C、“见”通“现”;D、“说”通“悦”)

七、课堂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题目。

2、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一个小片断《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

王子猷(yóu)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指来回走过),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shàn),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一夜)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活动与探究】

1、说话训练:

⑴飘扬的雪花像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说一段话来描述它。

⑵以“诚信”为话题,仿照下面的表述,学说一句话。(任选一例)

①诚信是砍倒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仍敢于承认的勇气。

附答案:诚信是十指被插入竹签后仍不出卖同志的信念;诚信是二十年来始终如一照顾牺牲战友父母的执著。

②诚信使人们彼此信任。

附答案:诚信使人们彼此认同共渡难关;诚信使全人类紧紧团结在一起。

③ 诚信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附答案:诚信是一篇童话,纯真有趣,意味悠远;诚信是一首长诗,优美而隽永。

④诚信是什么?老农说,诚信是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里结出丰硕的果实,是汁水滋润禾苗结出的盈穗在风中奏出的交响曲。

附答案:教师说,诚信是推倒了墙变成的桥,是师生间真切的情感纽带,是皎皎白玉兰般纯洁的师生情;工人说,诚信是国家把工厂交给了我们,是我们辛勤劳作下生产的质高价优的产品;学生说,诚信是祖国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是我们担起历史大任时对祖国母亲自信的一笑。

⑤公平买卖、童叟无欺是商人的诚信。

附答案:清正廉明、奉公执法是公仆的诚信;诚实守信,遵守诺言是朋友的诚信;不说谎话,不欺骗人是孩子的诚信。

2、关于组织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的设想:

诚信是做人之本,为让同学们在人生重要的中学阶段,过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价值,故组织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可以回顾过去,谈自己的迷失;可以展望未来,畅谈自己的理想。

3、课外阅读,搜集一些古往今来,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诚信”而建树伟业的人的资料,然后整理成文,以“一部英雄史就是一部诚信史”为书名,整理成一本阅读笔记。

4、开放探究:阅读《世说新语》中“管宁割席”和“阮裕焚车”,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刨地种菜。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还是挥动锄头,把这看得跟砖瓦石子一样,华歆拾起来又抛掉了。两人又曾经坐在一条席子上念书,有坐着轿车穿着礼服的贵官从门前经过,管宁照旧念书,华歆放下书本出去看。管宁把坐着的席子割成两片,跟华歆分开来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译文)阮光禄在剡县,曾经有一辆漂亮的车子,来借的没有不借给的。有个人要葬他的母亲,心里想借却不敢开口。阮光禄后来听到了,叹一口气说:“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就把车子烧掉了。

〖参考答案〗

“管宁割席”通过两个小故事曲折地写出了管宁高洁的品格和华歆贪恋富贵的可鄙。

在阮裕焚车故事里,突出了阮裕的性格: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丝毫的欠缺。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篇5

班级         姓名

课   题《世说新语》两则

备课人

陈金台

时间

第二周教研组长签字

副备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过程与方法目标:2.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情感与态度目标: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对咏雪佳句的评价,人物形象的分析

课前预习学案一、走近作者作品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体)小说。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二、初读课文,完成三标一感1. 标出不认识的词语并注音2. 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加以理解3. 标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4. 感悟文章的整体内容三、比一比,看一看,谁英雄,谁好汉:1. 给黑体字注音俄(    )而雪骤(    )   欣(    )然  差(    )可拟(      ) 柳絮(    )无奕(    )女 道韫(    )相委( )而去   期日中(    ) 尊君在不(    )2. 解释黑体词语的意思(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近义词:忽而、未几、既而、少顷、俄顷、须臾)(3)公欣然曰(4)撒盐空中差可拟(5)未若柳絮因风起(6)即公大兄无奕女(7)陈太丘与友期行(8)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9)尊君在不(11)相委而去(12)则是无信(13)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14)君与家君期日中(15) 而:a. 相委而去 b.学而不思则罔(16)之:a.下车引之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四、理清人物关系1.《咏雪》涉及到的人物有几个?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共有三个人物,通过他们言行,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五、课下收集至少五句关于有雪的句子

班级         姓名

课   题《世说新语》两则

备课人

陈金台

时间

第二周教研组长签字

副备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情感与态度目标: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俄而、欣然、拟、未若、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难点是对咏雪佳句的评价,人物形象的分析

学好语文, 必须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课内探究学案

咏  雪(一)导语设计◆回顾描写雪的诗句,导入:同学们,雪花是冬天的宠物,是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深受诗人的青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雪的文章《咏雪》(板书文题)附: 诗中雪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一篇文章《咏雪》。(板书文题)(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小测由小组检查,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究解答。(四)研读《咏雪》【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疏通文意。2.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疑难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合作探究】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精讲点拨】各小组提交前面两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精讲点拨,教师归纳问题,升华提高。

(五)小结:描写景物,要抓住其特征,绘其形,传其神。

课后反思

班级         姓名

课   题《世说新语》两则

备课人

陈金台

时间

第二周教研组长签字

副备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情感与态度目标: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俄而、欣然、拟、未若、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难点是对咏雪佳句的评价,人物形象的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一)导语设计有一个成语叫“一诺千金”,是说人要说到做到,要讲信用。孔子有言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用,那怎么可以呢?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人要讲信用。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信用有关的文章。(板书文题)(二)出示学习目标(三)研读《陈太丘与友期》【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2.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疑难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学生点评。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精讲点拨】各小组提交前面两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精讲点拨,教师归纳问题,升华提高。(四)小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世说新语两则》巩固检测】--- 群雄亮剑,勇者无敌。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4)期日中(5)尊君在不2.翻译下列句子。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③撒盐空中差可拟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4.填空(1)公欣然 ww w.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兄女曰:-------------------。(2)君与家君期日中,----------- ,-------------。 对子骂父 ,-------- 。友人惭,---------,元方入门不顾。

【课外拾零】----《世说新语》小故事1、荀巨伯: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重道义的郡城!”于是撤回大军。整个郡城都得以保全。2、庾公乘的卢马: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①,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②。效之,不亦达乎!”【注释】①庾公: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的卢:马名。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②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说:你心肠好,一定会好心得好报,不用担心。【译文】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庾亮说:“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我学习他,不也是很旷达的吗!”3、陈太丘与友期:【译文】太丘长陈寔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寔不管他,自己走了,走了以后,那位朋友才到。当时陈寔儿子元方才六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再也不回看一眼。4. 谢公与人围棋: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译文】谢安和客人下棋。过了一会儿,谢玄从淮上派来的使者到了。谢安看完了书信,沉默无语,慢慢地把脸转向棋局。客人问淮上战局的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已经大破敌人。”意色举止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5.《咏雪》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那个女孩)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6.[原文]桓南郡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或行陈不整,麏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常自带绛绵着绳腰中,玄问:“用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玄自此小差。[译文]桓南郡喜欢打猎。每次外出打猎,车马随从很多,五六十里范围内族旗遍布田野,骏马驰骋,追击如飞,左右两翼人马所到之处,不避山陵沟壑。倘若队伍行列不整齐獐子野兔逃跑了,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桓道恭,与桓南郡桓玄是同一家族;当时任贼曹的参军,非常敢于直话直说。常常自己带着紫红色的棉绳,放在腰间。桓玄问他这是干什么用的,他回答说:“您打猎时喜欢捆绑人,我也免不了要被捆绑,但我的手受不了粗绳上的芒刺。”桓玄从此略好了一些。7.床头捉刀人: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译文】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远方的国家,于是便命令崔季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则拿着刀站在座位的旁边。已经接见完毕,命令间谍问匈奴来的使节:“魏王怎么样?”匈奴的使节回答说:“魏王风采高雅,非同一般;但是座位旁边拿刀侍立的人,这个人才是个英雄。”曹操听说这件事,连忙派人追赶,杀掉了那个使者。8.[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徽之字子猷,弃官后住在山阴,一天夜晚下大雪,他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命仆人酌酒,四周望去,白茫茫一片。就起身徘徊,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戴速字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就在夜晚乘小船到戴安道那里去。走了一夜才走到,到戴安道门前却不上前敲门就又返回了。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回答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现在兴尽就返回家,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9.急不相弃: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é)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说:“好在船还宽绰,为什么不呢?”不一会儿,强盗尾随而至,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担虑这一点。现在已经答允了他,又怎可出尔反尔,抛下他置之不管呢?”启示:不要轻易许诺;既已许诺,就要善始善终。10.郗太傅招婿: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逸少,因嫁女与之。【译文】郗太傅派遣门生给王丞相送去书信,打算在王家子弟当中挑一个做女婿。王丞相对信使说:“你到东厢房随便挑选吧!”信使回去禀报郗太傅:“王家的小伙子都不错。只是一听说您来招女婿,就都拘谨起来,惟独有一个袒露肚皮躺在床上,没听到似的。”郗太傅捋着胡须说:“这个人才是我的贤婿啊!”于是又派人去探访,得知是王羲之,遂将女儿许配给他。启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保持自己本色的人往往更受欢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