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1篇】

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一起看看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欢迎查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爱岗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11篇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篇1

——新授课

整体设计说明

本课由生活中大量实例建立模型,引出功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只有在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时,该力才对物体做了功。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了解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教材分析

各种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间的转化都与功紧密相连,而且功的计算能够为能量的定量表达即能量的转化提供分析的基础,可见该节内容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本课有两个内容: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判别三种不做功的情况,能正确计算力对物体做的功。很多学生对于功的计算只关注力和距离,而忽略了物体移动距离是否沿力的方向,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并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一种模型,即物体在受到力时,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力才对物体做了功,让学生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再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如铅球、哑铃等让学生体验,感受做功的多少与作用在物体上力的大小及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都有关。在得出功的计算公式之后,再让学生体验测量直接提4个钩码上升5cm做的功。这样的探究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功的概念,使思路清晰起来,并逐步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受力分析、力的测量、判断物体的移动距离及其测量方法已经了解,但往往对两者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并不清楚;常导致功的计算产生错误,本课通过对大量生活实例的归纳,及实验测量,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学习功,将有利于学生对功的理解。

学法引导

放手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认真观察,同时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之间动手做实验,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别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2)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2.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实验器材

教师器材:哑铃(大小各一对)

学生器材:每组一套共20组:弹簧测力计1把、刻度尺1把、钩码4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7分钟)

播放一段大力士拉车的视频,观察两位大力士的拉车情况。

教师:掌声送给取得胜利的亚诺, 其实在人生的旅途上,到处充满着各种比赛,希望大家向汤米一样,勇于面对困难,永不放弃。

【设计意图】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培养熏陶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凡事有锲而不舍的勇气和决心。

教师:(展示两幅图片,①拉汽车水平运动,②提起重物)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时,是什么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拉力。

教师: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学生:物体受到绳子施加的拉力,且物体运动方向与拉力方向一致。

教师:(再展示两幅图片,①搬石头却没搬起,②拉汽车却没拉动)人对物体施加了什么力?

学生:拉力。

教师:这个力是否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物体虽然受力,但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移动距离。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头顶西瓜的神骑哥;图片:学生背书包行走)在物体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对物体施加了什么力?

学生1:神骑哥给了西瓜向前的摩擦力。

学生2:因为西瓜已经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不受力,

神骑哥给西瓜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补充,并明确学生2的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3:学生给书包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足球比赛视频;图片:子弹离开枪膛的瞬间)不计阻力时,球离开脚后(子弹离开枪膛后)水平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受到什么力?

学生1:足球在草地上受重力和支持力。

学生2:子弹受重力。

教师:它们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有什么关系?

学生:两个物体运动方向都与受力方向垂直。教师:(用课件将以上四种情况展示在一张幻灯片上)请将上述四种情况对应填入下表。

是否受力 运动距离 两者方向

1

2

3

4

学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

【设计意图】课始,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对物体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思考,通过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发现这些现象中的异同点,从而提炼出物体受到力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这一模型,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解

1.功的定义(约8分钟)

教师:在物体学中,把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的情况提炼出一种模型,这种模型叫做功。

(板书功的定义)

教师:由定义可知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必须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教师:对,这也就是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教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用哑铃完成一些动作,大家一起判断他是否对哑铃做了功。

动作1要求:请学生A将一对小哑铃平举在手中,从讲台左侧匀速慢慢走到讲台右侧。

动作2要求:请学生A将一对小哑铃从地上拿起并慢慢举至与肩齐平。

动作3要求:请学生A将一对大哑铃从地上拿起并慢慢举至与肩齐平。

动作4要求:请学生A将一对大哑铃从地上拿起并慢慢举过头项。

学生:判断A是否对哑铃做了功。

教师:请A同学谈谈将哑铃举到与肩齐平时,是举哪一对哑铃更累?

学生A:举大哑铃。

教师:请大家思考,学生A将大哑铃举到与肩齐平更累说明了什么?

学生:学生A将大哑铃举到与肩齐平时要做更多的功。

教师:请A同学谈谈都是举大哑铃时,举到与肩齐平还是举过头顶更累?

学生A:举过头顶。

教师:请大家思考,学生A将大哑铃举过头顶更耗体能说明了什么?

学生:学生A将大哑铃举过头顶时要做更多的功。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强化学生对于做功两个必要条件的理解。同时意识到功是有多少之分的,且功的多少与力的大小及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多少都有关。

2.功的计算(约4分钟)

教师:通过以上的体验活动,大家知道了功是有多少之分的,且功的多少与力的大小及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多少都有关。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W=FS

教师:介绍功的单位及焦耳生平。

板书:功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进行人文教育,并学习这位伟大科学家为了科学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教师:请大家想想,刚才所举的事例中,另外三种情况为什么没做功呢?

学生1:第2种情况物体受力但没移动距离。

学生2:第3、4两种情况物体受力也移动了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刚建立的功的概念,反推不做功的情况,强化学生对于做功两个必要条件的理解。

3.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约5分钟)

教师:请大家设计实验测量直接用手提起四个钩码上升5cm所做的功。

要求:

(1)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选择实验仪器

(3)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选择仪器,设计数据表,然后进行实验。

教师:请大家在实验时必须沿力的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并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案及仪器,并设计数据表,如下表: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钩码上升的距离S/m 做功的大小W/J

直接用手做功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仪器并动手实验,练习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课堂例题(约5分钟)投影

1.虽然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司机对汽车做的功是多少?

2.如图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a到b,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从b到c,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从c到d,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从a到d,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让学生快速思考回答,老师做适当点评。

五、达标测试(约8分钟)学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的8道题,对学生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解。

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以及达标测试演练、课后作业等方式,运用不同的手段来考核评价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定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二、功的计算:

1.公式:W=FS

2.单位:J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大量的生活实例,并从生活实例中熟悉的受力分析和与移动距离找出共性与差异,提炼出要研究的物理模型,符合STS的理念。提炼出模型之后,再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得出功的计算公式。为了化解本节课的难点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从学生身边的场景设问,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实验探究”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破“外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及做功多少”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学会使用天平及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方法;

2、通过活动学会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领会误差的含义;

3、学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测微小物体和液体质量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讨论法、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回形针、水、烧杯(两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

【新课学习】:一、测一枚回形针的质量

活动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观察天平的测量值和标尺分度值。

天平的测量值(砝码盒内所有砝码质量值之和):

横梁标尺刻度(等于砝码盒内最小砝码质量)

标尺分度值(最小刻度)

思考:哪次测量更准确?为什么?

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启发?

方法介绍:测量单个小物体的质量时,由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较小,一般的托盘天平精度不够,难以测出,因此采取测多算少,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同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进一步较小误差。

二、测量水的质量

设计方案:如何测量水的质量?

教材P6把三个步骤排列一下,填入表格。

思考:把⑴和⑵交换,这个方案如何?分组活动:⑴调节天平;

⑵测一枚大头针质量;

发现:无法测量,比分度值小

⑶设计方案;

⑷测100枚大头针质量;

⑸再测200枚大头针质量;

⑹计算一枚大头针质量。

同样的误差,分得越多,误差越小。

测多算少(累计法)

活动2:分组活动测水的质量

⑴测烧杯质量m杯;

⑵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总;

⑶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m水=m总-m杯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 篇3

【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

2、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 教学设想 重点: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

难点: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

教法: 教学准备 玻璃管,橡皮膜,液体压强计,水,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引入:固体对接触面有压强,那么液体有压强吗?

例: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杯子里的水对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压强?

演示实验:

图10-9(a) 玻璃管底部橡皮膜鼓起,

图10-9(b)手指会受到力的作用

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思考:液体内部有压强吗?

例:学生举例:(1)人在水里,感觉胸闷

(2)图10-9(c)

(3)

液体内部压强的具体证明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认识压强计的结构

用手指轻压金属盒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的液面发生什么变化?

如何来体现压强计是怎样显示压强大小的?

使用说明,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侧的液面相平。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侧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受到的压强越大时,高度差越大。

设计实验:

将金属盒放入水,U型管两侧的液面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1)将金属盒放入水,使橡皮膜向着中各个方向,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都 (没有出现、出现)高度差。

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 压强。(有、没有)

(2)增加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 。(大、小)

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 ,(有关、无关),且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减小)

(3)把金属盒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方向,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变、不变)

说明: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相等、不等)

(4)把金属盒放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 (相同、不同)

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 ,(有关、无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越大、越小)

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不等)

(2)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只与 、 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 ,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 。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教案 篇4

课 题

3.3 液化和汽化

课 型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1篇】

达标测评:

见课件

拓展提升

8、如图所示,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 ;若继续加热2min,温度计的示数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温度计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

学习目标:(投影展示)

1、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蒸发和沸腾� ②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 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观察并感受汽化和液化现象。 ②经历探究汽化的现象与实质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让学生参与本节课对汽化现象的探究活动,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物理现象。

课堂流程:

预习课:阅读教材10′→组内交流导学案10′→组间交流10→巩固提升10′

展示课:预习交流,发现问题3′→组内互动,探究问题5′→小组获取任务,明确答案2′→交流展示15′→穿插巩固,整理纠错2′→知识拓展5′→达标测评8′

学习内容:

1、观察沸腾现象,归纳总结沸腾的特点。

2、知道汽化会吸热。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 知道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分组实验器具: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并画出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新课引入

教师先举一个滑轮的实例,再要求学生举滑轮的例子,根据使用时滑轮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即按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类)。

提问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由此给出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给出滑轮的分类。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再举些滑轮实例,可连接录像。

1、定滑轮

观察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举例: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

(2)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演示实验:

① 称量钩码的重力;

② 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 G = F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

按照下图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 与物体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由此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

2、动滑轮

(1) 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此时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刚才演示实验使用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用定滑轮时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 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动滑轮中绳的拉力和做功情况怎样?  (3) 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实验探究,参照下图进行实验。

由于研究定滑轮时教师已演示过实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出实验步骤。

说明:重物用 2 个钩码表示,有利于分析数据。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实验完毕后,教师请几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一组数据填到教材中的表格中,分析***。

(4) 总结:

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两根绳子吊着重物和滑轮,这两根绳子的力之和约等于钩码的重力,符合平衡力的原理。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2 倍。

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功。

说明: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了,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三、课堂小结: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四、实践活动 建议:“发展空间”中的“我的设计”。

五、板书

第二节 滑轮

一、 定滑轮

1、 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

2、 不省力 ,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使用定滑轮不省功。

二、 动滑轮

1、 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

2、 可以省一半力 , 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 使用动滑轮工作,不省功。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篇6

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机械效率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第3 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认识。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理解机械效率

难点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探究法 讨论法 阅读法 自学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投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提问。

教师:这篇传说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他为什么聪明呢?

(二)导学达标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投影,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将教室门口的沙子运上教学楼3楼?那种办法较好?(直接拿着桶从楼梯走上去、用动滑轮、定滑轮拉上去、用袋子装着直接从上面吊上去等)

教师:这里提供一些器材和相关的数据,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用哪种方法好?

教师:在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的过程中,每种方法中各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教师:无论他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什么?

教师: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我们叫有用功。

教师: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他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别是什么?

教师: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我们叫额外功。

教师: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我们叫总功。

2.机械效率

①机械效率的引出

【分组讨论】

方案一(直接用桶提):有用功600J;额外功2520J;总功3120J。

方案二(用动滑轮和桶):有用功600J;额外功180J;总功780J。

方案三(用动滑轮和袋):有用功600J;额外功90J;总功690J。

教师:在这三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大?

教师:方案三(用动滑轮和袋)做的额外功最少。

教师: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大,我们就说机械效率高。

公式:η=W有用/W总

②机械效率的特点

教师:机械效率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机械效率可不可能等于或大于1。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教师:不同机械的效率可能不同,同样的机械在不同的状况下效率也不尽相同。

机械的效率越高,越能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你有哪些方法提高机械的效率?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

教师:机械效率的高低对我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经常要了解机械的效率。请看下面这台机械。

③机械效率的计算投影例题

起重机把重力为4×103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6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4.8×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教师:根据刚才所学试一试

3、【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今天我们主要探究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物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教师:我们利用实验来探究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物体的重力到底有什么关系?

教师:实验中需要什么测量工具,要测量那些物理量?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距离S、高度h

教师:怎么计算有用功、总功?请写出表达式。

教师:实验原理是η=W有用/W总=Gh/FS

教师:测量过程中应注意:①要匀速拉动物体。②拉力方向应竖直。

教师:如何读数?

投影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情,调节教学。

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2-3组代表)

小组内分析数据,归纳总结

全班交流实验结论:

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η

1?

2?

3?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课堂练习

思考回答

学生:这位宰相很聪明。

学生甲:他借皇帝的手惩治伙计。

学生乙:他让伙计浪费了好多力气。

学生丙:伙计们做了很多无用功。

思考回答

学生:对沙、桶、袋、人、动滑轮做了功。

学生:对沙做功。

学生:对桶做功。

学生:对动滑轮做功。

学生:对人和口袋做功。

学生:方案三(用动滑轮和袋)。

学生: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总小于1。

学生: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

学生:改进结构,使之更合理、更轻巧。

学生:经常保养,定时润滑。

(学生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分别测出:钩码重力G、拉力F

学生:W有用=Gh;W总=FS

学生:眼睛要紧随测力计且示数稳定时读数,视线与指针指示位置垂直。及时记录数据。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概括能力。

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

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特征。

教学器材:

透镜、纸片、放大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

进行新课:

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门……

图3.2-1示

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

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构:图3.2-4示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怎样使用?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照相的一些技巧。

教学后记:

考虑二个问题:如何讲解结构、原理时具体化?

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器材: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1、演示试验:

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项:A、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A、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B、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C: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

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对照电脑模拟)

物距像距倒、正大、小虚、实

u>2f

u=2f

f

u

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作图法)

实像: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虚像:讨论其特点

讨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凸透镜成像时各种的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3.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工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

(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课后小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篇9

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掌握机械效率的意义、计算、测量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功和机械效率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活和生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究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

难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区分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

教具准备: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钩码、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使用机械时,对完成工作任务有用的功叫做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对人们无用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总功。

3、人们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对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_____功,对水做的功是_______功。

4、大小为20N竖直向上的拉力F通过一个动滑轮把重30N的物体向上提升了5m,在这个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J,额外功为______J,总功为______J。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其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7、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__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______1

二、合作探究

㈠ 有用功与额外功

[实验] 利用动滑轮是否省功(参照课本进行)

1.提出问题:使用动滑轮省功吗?

2.设计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一定高度,再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计算拉力做的功

3.进行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表格

实验分析:Gh与Fs相等吗?如不等,哪个大?为什么?

使用机械时,对完成工作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表示。

对于额外负担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用W额表示。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总功,用W总表示。即W总=W有+W额。

㈡ 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公式_________

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一台起重机将1800N的物体提高2m,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如果额外功是4800J,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实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次实验中测得的机械效率一样吗?分析你的测量结果,看看影响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 减少额外功(使用较好机械)

(2) 在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有用功(增加物重)

三、巩固提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功是总功

B、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提一桶水和提半桶水做的有用功相等

C、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水桶捞上来的时候,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D、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水桶捞上来时,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水桶和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2、用图示滑轮组把重G=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绳端的拉力为F=50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m,有用功W有用=______J,总功W总=______J,额外功W额外= ______,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______。

3、如上右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5、通过测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

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四、拓展延伸

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大小与功率大小有关

C.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就越少

D.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

2、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3、如图,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l,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

A.Wl=W2 l=η2 B.W1=W2 ηl<η2

C. W1η2 D.W1>W2 ηl<η2

4、甲乙两台机器,甲的机械效率是85%,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 )

A.相等的时间内,甲机器所做的功多 B.做同样多的功,甲机器花的时间少

C.甲机器比乙机器省力 D.上述说法都不对

5、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 ( )

A.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 B.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C.减小总功 D.减小外力

6、工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车厢底板高度h=1.5m,斜面长度s=3m,用力F沿着斜面把G=1800N的重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擦,拉力F为多少?若实际拉力F′=1200N,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7、用滑轮匀速提升360 N的物体,假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考虑既省力又方便,问:此滑轮组应由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组成?实际拉绳的力多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3、理解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对惯性现象的理解

教学准备:

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象棋子、硬尺片、杯、水、鸡蛋、硬纸片、铁架台、细线、纸箱、木块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新课引入:我们学过了力,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我们也学过了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只是相对的。物体都受力,同时又都在运动,力的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力和物体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力和运动二者之间的联系。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根据是一个物体(例如一辆车)运动起来后必须用力才能使它不停地运动下去,失去力的作用,运动会停下来。物体的运功需要力来维持吗?

新课:

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强调实验中注意事项: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放,滑到底端的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平面材料。

学生要理解实验要求的一些目的

演示实验:

小车从斜面滑下,在毛巾上滑行后停下

1)教师提问:小车为什么停下来?

(学生回答)小车在水平的毛巾面上受到了阻力。小车从斜面滑下,在木板上滑行后停下

2)教师提问:小车滑行的距离怎么长了?

(学生回答)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变小了

3)教师提问:能让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再远些吗?

(学生回答)减小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

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前进越远。

设想: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滑到一个非常光滑、阻力无限小的光滑平面上,小车的运动将如何?

小车应该永远运动下去。最后,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所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的科学推理得到的非实验定律。

大家要学习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也要向他们学习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推理法。

二、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那么,什么是惯性呢?

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1、打棋子实验(学生参与演示)将七个象棋子叠放讲台上,用尺迅速地打出第四个棋子,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失去了第四个棋子的支持而落在正下方。

2、惯性鸡蛋实验:突然弹击鸡蛋与水杯间的硬纸片,鸡蛋有惯性,不会随纸片飞出去,而是掉进水杯里。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有那些做法是利用了惯性和预防惯性造成的危害的。(洗衣机脱水的原理,拍打衣服上的灰尘,抖落伞上的雨点,跳远前的助跑,高速公路上对汽车之间的车距有限制,在一些拐弯较多的地方限制车速等)

教师强调: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外力、处于何种状态无关。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不是力,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概念: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体积等无关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杆秤

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杠杆的原理

出示杆秤,对杆秤进行分析,画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使用杆秤称水果,要求称不等量的水果,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

置疑:

你为什么要这样称 ?

对,我们要使杠杆达到平衡。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

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

画力臂的步骤为:第一:在杠杆示意图上,确定支点,将力的作用线用虚线延长;第二: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第三:要用虚线画力臂,支点到垂足用字母表示出来。

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确定的关系。

每2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步骤如下:

(1) 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 静止 ) ;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

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 ( 杠杆平衡的条件 ) 。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

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

【课堂练习】

1.画出下图中 F'和 F"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 F'

与 F"的大小.

2.下图所示杠杆,OA 长20cm,AB 长60cm,现在 A 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若使 B 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三、杠杆的分类

由杠杆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杠杆类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力臂的大小关系 L1> L2 L1< L2 L1 = L2

力的大小关系 F1 < F2 F1 > F2 F1 = F2

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大小关系 s1 > s 2

费距离 s1 < s 2

省距离 s1 = s2

分析中提出相关问题:省力、费力是谁相对谁而言?省距离、费距离的含义是什么?

举例分析:从撬棒撬石头分析费距离的含义。

所谓省距离或费距离指的是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1 ,相对于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2 而言的。杠杆平衡条件说明,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如图所示,当动力作用点移动 s1 距离时,阻力作用点移动s2 距离,且s1 >s2 ,因此使用撬棒撬石头省力而费距离。

要求学生举例,并进行分类。

四、课堂小结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

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五、实践活动

1. 通过探究,你能理解阿基米德的名言吗? 请就此写一篇短文。

2. 用杠杆知识分析、理解天平的原理和调整过程。

六、板书

第一节 杠杆(一)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F1L1 = F2L2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