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课题开题报告【汇总3篇】

高中的课题开题报告(通用3篇)

高中的课题开题报告 篇1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1、活动时间:20xx年6月10日

2、活动地点:平利县中学会议室

3、主持人:王贤永(德育处主任)

4、评议专家:敖忠民、吴国鸿、黎孝华(数学教研组长)

5、参与人员:廖坤祥、陈进华、陈海丽、安敏敏、刘婷、刘尊军

主要内容:

1、王主任首先就课题的意义与作用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同时也指出了任务的艰巨性和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2、敖忠民、吴国鸿、黎孝华老师对课题的研究内容提出了疑问,同时对课题的研究方法作了详细的指导。

3、课题组全体成员表示对课题研究负责,落实好每一个步骤,并在计划内完成任务。

4、王主任总结此次开题活动是一次成功的交流,是一次提高专业技能的会议,是一场学术上的及时雨。

二、开题报告要点

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3000字(可加页)。

题目: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现状及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20xx年英国修订《国家课程》对核心素养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表述,其分别从课程目标、学科重要性、关键概念、关键过程和内容范围几个方面,对跨领域和学科特异性的学生发展所需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在20xx年11月举办的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在报告中描绘了数学学科素养的构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2、研究背景

(1)基于对目前教学现状的分析与革新

一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教育重智轻能、重少数尖子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非常严重。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达到完善的展示,而数学正是这一高超智慧成就的结晶,它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二是我校学生数学水平、数学能力普遍较差,六大数学学科素养非常欠缺,不能很好的服务、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和他们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导致了数学的应用功能下降,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基于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一方面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凸显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学习内容上强调现实性、生活性和富有挑战性;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评价上追求目标多元性、方法多样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充分考虑和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所以是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需要。是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角色转换的需要。在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尽管已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得以体现和落实。所以,我们想通过该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数学素养的落实,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二)研究内容

1、研究范围:本课题以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平利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个方面。

其中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它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知识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逐渐养成抽象思维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社会实践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它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合理表述论证的过程,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本质的洞察力,引导学生积累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从而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在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感悟数形结合,感知事物本质,培养创新思维,加强数学应用。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欣赏数学运算的流畅性,体会数学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养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在培养***分析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要具有合理抽样的能力、数据提取整理能力、合理分析能力;要培养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意识,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高中阶段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学生在数学方面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志。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正确数学观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指导数学教学实践,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习信心,指导实践活动。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资料收集法,谈话法等。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

调查研究法就是研究者运用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式收集研究问题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归纳,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文献研究法是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佳方法。

(1)在研究课前,教师要研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准备教学资源,提出研究问题,设计教学方案;

(2)在研究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实证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 (3)在研究课后,教师要听取学生意见,认真进行总结,并且与课题组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最后写出研究总结。

为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我们按照分散与集中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研究实践。分散,是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集中,是指在校内不定期进行教研课交流活动,鼓励广大教师大胆地进行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尝试和实践;同时积极参加上级各种教研课、优质课等的开设、观摩和讨论。我们将通过每次教研活动,着力解决该研究中的若干方面问题。

(四)、组织机构和分工

我校领导对本课题的申报给予了高度的关心与重视,由我校德育处主任王贤永亲自负责,指导、督查课题工作的具体落实。在学校课题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平利县中学“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的课题组,专家评议组:敖忠明,平利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吴国鸿,平利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黎孝华,安康市教学能手。王贤永,平利县中学德育处主任,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统筹,撰写研究方案、计划阶段性报告和结题报告,统筹组织教改活动,教师的学习,技术培训和交流工作。课题组内成员为研究力量强,选用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扎实的骨干教师为实验教师,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参与教师共同学习,深入探讨,不断反思,积极实践。

(五)、经费和软硬件环境支持

学校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广大教师申报和开展高层次教育教学项目研究工作,并设有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资金,对承担的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按上级要求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同时,对承担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的课题组成员,在工作上做出适当安排,保证其有足够时间按时完成项目研究工作,在研究条件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保证项目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取得高水平、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学校全力支持课题研究的开展,保证解决实验所需一切经费,包括各种教育技术装备的配置费、专家咨询费、资料印刷费、研讨会议费等;学校还对课题研究成果根据课题管理办法进行奖励。

(六)、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学习阶段(20xx年4月—20xx年8月)

学习研究相关理论,查阅教学、教改资料,调查教学实际,了解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课题论证与设计,课题组成员分工。

2.准备、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确立实施方案,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级有关培训活动。课题组收集、分析、总结数据最后进行理论论证和实验论证,收集有关的教学案例,撰写论文。

3.总结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过程的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组织评审。

(七)、预期研究成果

20xx年6月---20xx年7月,由德育处王贤永主任以报告的形式完成《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开题。

20xx年7月---20xx年8月,由廖坤祥老师以课例的形式完成《统计与概率》课堂案例。

20xx年8月---20xx年9月,由陈进华老师以论文的形式完成《如何提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20xx年9月---20xx年10月,由陈海丽老师以论文的形式完成《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

20xx年10月---20xx年11月,由刘婷老师以课例的形式完成《常用逻辑用语》课堂案例。

20xx年11月---20xx年1月,由安敏敏老师以论文的形式完成《渗透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养》。

20xx年1月---20xx年2月,由德育处王贤永主任以报告的形式完成《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结题。

20xx年2月---20xx年4月,由刘尊军老师以论文的形式完成《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高中的课题开题报告 篇2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即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学习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形象。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生物的认知程度。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呢?上课前,教师可以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情境;在课堂提问时,创设激发学生探索思维的情境;在反馈训练时,可以创设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情境......情境教学应该贯穿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始终,只要我们有心,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我们要注意各种情境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二、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生物课也不例外,它和生活、生产都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学习生物就是为了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传统的单纯讲授知识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觉得生物课所学的知识是遥远的、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际功用,从而产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讲细胞膜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得到解答后,学生不但会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会对学习生物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

三、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种学习方式,其中探究式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激起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不但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而且亲身参与了整个阶段的实验、研究过程,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亲历性和独自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很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生物兴趣自然就会得以培养。

四、用游戏互动激活学生兴趣

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尤其是在课堂上,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游戏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所以,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时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利用游戏将学生带进欢乐的学习环境中,与学生互动,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使学生摆脱严肃、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关系,激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五、总结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兴趣的确应该值得教师思考。以上论述的.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仅是个人的一些建议,仅供广大生物教学者作参考。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生物教师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探索,摆脱定式思维的约束,大胆革新,勇于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高中的课题开题报告 篇3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各种其他学科的研究也离不开数学。就人类生活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经济生活、休闲娱乐等活动中充满着数学的味道。就学科研究而言,以经济学为例,微观经济学通过数学的应用为个人和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数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涉及到国计民生、政府宏观管理等方面,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运用数学建立了很多有趣而深刻的模型,既可以解释社会中的很多问题,也可以为人们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政治经济学、财政学、经济史等学科的研究也在很多地方用到数学。因此,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实施,应社会的需要、个人发展的需要,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数学教学往往局限在数学知识方面,数学的学习通过解决结构良好的、有固定答案的数学题来展开,教学方式也往往以灌输为主,数学学习结果也以解题的分数作为评判标准。诚然,数学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石,但是如果仅仅将数学学习理解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未免对数学的理解狭溢化。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人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研究性学习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以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实验、数学主题阅读等为主要形式的数学课题学习也应运而生。

二、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对学生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笔者结合课标、教材的内容以及自身的体会,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髙中数学课题学习开展现状进行研宄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反思性学习理论、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成为数学课题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参考文献

[1]张思明。张思明与数学课题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2,4-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2-4,8,98.

[4]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xx:10.

[5]张思明,王尚志。课题学习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6]卢万兵。国内外数学课题学习研究综述[J].数学教学研究,20xx(8):2-4.

[7]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宄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4):49-50.

[8]马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229.

[9]仇金家。中学数学课题学习指导:数学探究、数学建模与数学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7-10.

[10]刘来福,李延林。提倡数学实践激发学生创造[J]数学通报,1998(12):24.

……

四、论文提纲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学习性研究

2、课题学习与数学课题学习

3、数学建模

4、数学实验

5、数学探究学习

6、数学主题阅读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1、数学课题学习的意义

2、数学课题学习的实施

3、数学课题学习的几种主要形式

4、课标中的数学课题学习

5、教材、刊物中的数学课题学习

6、数学课题学习的案例

第三章 数学课题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四、反思性学习理论

五、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

第四章 高中数学课题学习开展现状及其分析

一、对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感悟

1、学生参与热情高,研究问题紧密联系实际

2、家长重视程度高

3、竞赛开放性强

二、课堂观察

1、课堂教学的亮点

2、课堂教学的缺陷

三、访谈

1、针对教师(教研员)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2、针对学生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数学课题学习对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课题学习与常规教学相得益彰

2、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3、对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4、家长支持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但也受考试成绩目标的影响

5、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受时间、师资的影响

6、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形式较为单一

7、交流与合作在数学课题学习中尤为重要

二、建议

1、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提升自身能力,并尽可能充分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题学习

2、学校要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师资的优化

3、教育部门要督促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与教研

4、积极完善数学课题学习评价体系

5、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

第六章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五、论文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一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和解释现实,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其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具有差异。”

学生知识的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这种建构与学生经验、信念、问题情境等密切相关。学生不是空着头脑走进教室的,我们的教学要将学生的学习融入真实情境之中,并使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适应。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指导,为学生的发展一步步地铺好台阶。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实例,让学生利用所学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不追求统一的严格的标准答案,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己有知识水平,通过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从现实中发现问题、解释现实,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研究方法

观摩学习、问卷调查、实践操作。

七、研究内容

结合自己对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感悟和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的情况,笔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七条结论:数学课题学习对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课题学习与常规教学相得益彰;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家长支持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但也受考试成绩目标的影响;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受时间、师资的影响;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形式较为单一;交流与合作在数学课题学习中尤为重要。

八、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者从观摩年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论文答辩的情景体会到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热情很高,他们很重视这种活动,研究问题与实际联系紧密,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们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从对教师的访谈、对学生的访谈和课堂观察来看,学生有着积极参与数学课题学习的强烈愿望。尽管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例如有的同学因喜欢动手操作而喜欢数学实验,有的同学喜欢通过主题阅读了解有趣的数学现象。

尽管高中的学习任务较重,学生课余时间不多,但他们愿意拿出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并尽可能地利用相关资源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就要求学校、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导和支持,提供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平台。

九、预期的结果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实施使得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笔者联系课标、教材的内容以及自身的体会,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高中数学课题学习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的问题,结合自己对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感悟和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的情况,试图分析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为数学课题学习的进一步开展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对来自一线的相关资料的研宄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结合实际对教师、学校、教育部门等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者可就此问题收集更为广泛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使得该研究所得结论更为可靠、更有参考价值。

通过对研宄结论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观点: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提升自身能力,并尽可能充分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题学习;学校要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师资的优化;教育部门要督促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与教研;积极完善数学课题学习评价体系;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最后,笔者对此研究进行了反思,认为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者可就此问题收集更为广泛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使得该研宄所得结论更为可靠、更有参考价值。

十、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第7学期第20周1月8日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指导学生选题,初步查找,收集相关资料。

第7学期结束即1月20日前,由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计划。

第8学期第2周结束即2月23日前,学生应完成开题报告,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将开题报告电子版统一提交至系里留档。

第8学期第8周(4月2日-4月6日),我系将组织毕业论文(设计)中间检查,检查内容涉及:学生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执行情况;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的跟踪检查及改进措施。

学生在第8学期11周结束即4月27日以前完成论文(设计)初稿,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设计)进行修改,在第8学期14周结束即5月18日以前完成论文的最终定稿,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并准备论文(设计)答辩。

初步定在第8学期第15周(5月21日-5月25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在答辩结束一周内系里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并将相关材料和工作总结报教务部备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