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的实训报告【精选3篇】

计算机组装的实训报告(精选3篇)

计算机组装的实训报告 篇1

一、 实训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训内容,掌握微机组装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具备微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功能。

二、 实训内容

分组练习微机硬件组装,学习常用工具的使用、常用消除静电的方法,掌握组装电脑的技巧和组装组装注意事项,牢记拆装过程中的禁忌法则。

三、 实训要点

拆、装是两个相反的操作。拆、装操作没有特定的顺序,要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一般原则为:先装靠里边的、固定的,如电源、主板等,再装靠外边的、浮动的、不影响其他硬件安装的小配件,如板卡、数据线等。

四、实训准备

1、常用组装工具

2、组装操作技巧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操作步骤

1、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a、准备一张足够宽敞的工作台,将市电插排引到工作台上备用,准备好组装工具。

b、把从市场采购来的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显卡、电源、机箱、键盘、鼠标等摆放到台面上。

c、把所有硬件从包装盒中逐一取出,将包装物衬垫在器件下方,按照安装顺序排列好。

2、安装主板

3、安装agp显卡和各种pci卡

4、硬盘机光驱的安装

5、连接电源

6、连接电源线

7、连接机箱面板信号线

8、连接外设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微机组装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具备微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组装的实训报告 篇2

实习目的:

通过计算机的组装,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结构,了解计算机的整个组装过程和注意事项。能够根据安装要求和安装标志正确安装CPU和内存条;能够将安装好CPU和内存条的主板正确、牢固的安装到机箱中;能够正确安装电源盒并能区分各组电源;能正确连接主板电源;能在机箱中固定好硬盘、光驱和软驱;能正确连接硬盘、光驱、软驱的数据线和电源线;能在对应的扩展槽中正确牢固的安装显卡、声卡和网卡;能将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开关、前置USB接 口等连线正确的连接到主板上;能将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正确的连接到主机箱上;能顺利、熟练地从主机箱中拆卸计算机的各个配件。

实习要求:

识别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能自己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掌握CPU的接口类型和安装方法及内存插槽的类型和内存条的安装方法;掌握主板的安装方法和安装注意事项;了解电源的分类和ATX电源的特点;掌握硬盘、光驱、软驱的安装方法、数据线连接方向的辨别、电源线的安装标记的辨认等;了解扩展槽的种类,显卡、声卡、网卡的接口种类。理解各连接线接头上英文标签的含义。了解拆卸微机的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一、认识部件

1.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

我们要先了解两个基本的概念,主板频率和倍频系数;通常我们常说的Pentium II 300,AMD K6-2 300这些CPU的型号,其中最后一个数字"300"就是指CPU内部的工作频率是300MHz,而主板上的内存、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是没有这么高的,所以就会出现主板频率和倍频系数,主板频率是指内存、控制芯片和CPU之间的总线的工作频率,倍频系数就是CPU的内部工作频率和主板频率的比值。CPU的实际工作频率就决定于这两个参数。有这样的公式: CPU的实际工作频率 = 主板频率×倍频系数通常主板频率都是一些固定的值,比如:60MHz、66MHz、75MHz、100MHz、133MHz等;倍频系数有1.5、2.0、2.5和3.0、4.0、4.5、5.0等,通过设置主板上的跳线就可以改变CPU的工作频率,人们常说的超频就是指改变这两个参数来使CPU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下运行,超频往往是以改变外频为主

2.CPU风扇:CPU工作的时候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散热,可能将CPU烧坏。所以加上了风扇达到散热目的。

3.主板: 是计算机主顶内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其它设备都是通过它来联结工作的.

4.内存条:是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5.硬盘: 通过读写记录各种信息,存储各类软件.程序和数据.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但只能和计算机内存交换信息.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特点储存量大。

6.软驱:平时可以插入软盘,用以存放数据。

7.光驱: 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读数据.

有耳机插孔:连接耳机或音箱,可输出AUDIO CD音乐.

音量控制:调整输出的CD音乐量大小.

指示灯:显示光驱的运行状态.

紧急出盒孔:用于断电或其他非正常状态下打开光盘托架.

打开/关闭/停止健:控制光盘进出盒和停止AUDIO CD播放.

播放/跳道键:用于直接使用面板控制播放AUDIO CD.

8.电源: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

9.显示卡:由0和1组成的枯燥数字信息被转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像现在屏幕上,这都是显卡的功劳.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

10.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具有向网络发送数据.控制数据.接受并转换数据的功能.

11.声卡: 是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

12.鼠标: 由滚球的移动带动X轴及Y轴光圈转动,产生0与1的数据,再将相对坐标值传回计算机并反映在屏幕上.(现在大多也基本上采用光电鼠了,原理和滚球鼠,基本一致)

13.键盘: 电脑的最重要输入设备之一,也是PC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标准配件之一.

14.显示器:主要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还有新出现在等离子体(PDP)显示器等.现在大多数用的CRT,但以后不久LCD将占据市场.

15.机箱:是电脑的外衣.

二、拆卸

步骤1 首先拔下机箱后侧的所有外设连线,用螺丝刀拧下机箱后侧的几颗螺丝,取下机箱盖。

步骤2 然后将主机卧放,使主板向下,用螺丝刀拧下条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丝,然后用双手捏紧接口卡的上边缘,竖直向上拔下接口卡。

步骤3 接着将硬盘、光驱和软驱的电源插头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数据线的拔出方式与拔电源线相同,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下驱动器支架两侧固定驱动器的螺丝,取下驱动器。

步骤4 拧下机箱后与电源的四个螺丝,取下电源。

步骤5 拔下插在主板上的各种接线插头。在拆卸电源的双排20针插头时,要注意插头上有一个小塑料卡,捏住它然后向上直拉即可拔下电源插头。

步骤6 稍微用点力,将内存插槽两头的塑胶夹脚向外扳动,使内存条能够跳出,取下内存条。

步骤7 在拆卸CPU散热器时,需先按下远端的弹片,并让弹片脱离CPU插座的卡槽取出CPU散热器。

步骤8 拧下主板与机箱固定的螺丝,将主板从机箱中取出。头上有一个小塑料卡,捏住它然后向上直拉即可拔下电源插头。

步骤9 稍微用点力,将插槽两头的塑胶夹脚向外扳动,使内存条能够跳出,取下内存条。

步骤10 在拆卸CPU散热器时,需先按下远端的弹片,并让弹片脱离CPU插座的卡槽取出CPU散热器。

步骤11 拧下主板与机箱固定的螺丝,将主板从机箱中取出

三、安装:

1.安装主板:首先打开机箱,去掉侧盖。将主板的I/O端口朝机箱后部,主板的定位孔对准机箱上的主板之撑,用螺栓固定主板。

2.安装CPU:首先将主板Socket插座旁的把手轻轻向外拨一点,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将CPU的第一脚(缺孔引脚),插入CPU。应注意圆角对准后插入,以防损坏,并压回把守,卡入把手定位卡固定。

3.安装风扇:将风扇安装到CPU上,把风扇低弹性挂钩挂在Socket插座两端的挂钩上,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在CPU附近)。

4.安装内存条: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向下压入插槽中,插槽两侧的白色固定夹“咔”的一声向上自动卡在内存条两侧的缺口上锁牢内存条。

5. 安装电源:将电源放在机箱上,电源的风扇朝机箱后步并对准风扇孔。用螺栓将电源固定。连接点源于主板(主板电源接口一般在CPU附近)

6. 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固定在主机支架内(标签面向上,接线部分朝机箱内部),用螺栓固定。然后,将电源D型大四孔插头和硬盘的电源插座连接。用IDE数据线的一端接在硬盘上,(注意设置好光驱、硬盘的主从盘,并弄清它们的关系。如何设置主、从盘,可参照IDE设备上的参数表。)

7. 安装软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软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软驱的电源插头。

8. 安装光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光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光驱的电源插头。

9. 连接AT主板串并口线普通的AT主板还要把串口线和并口线也接到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把它们直接做在主板上了,可以省去这一步。

10. 安装显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显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11. 安装声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声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声卡固定在机箱上。

12. 安装网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网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网卡固定在机箱上。

15. 插好鼠标键盘

四、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实习,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机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元件的结构和功能。并且,自己能够组装一台PC机,而且还了解了安装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能够自己动手排除,例如:

1.内存条未能装好,会发出嘟的警报声。显卡未能装好会发出嘟嘟的警报声。

2.在建立分区时,值得注意: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的特性是在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是活动的,当一个主分区被激活以后,同一硬盘上的其他主分区就不能再被访问。所以一个主分区中的操作系统不能再访问同一物理硬盘上其他主分区上的文件。而逻辑分区并不属于某个操作系统,只要它的文件系统与启动的操作系统兼容,则该操作系统就能访问它。

计算机组装的实训报告 篇3

一、实训目的: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2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书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从而加强自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运用会计财务管理的技能水平,为今后的会计工作做铺垫。

二、实训地点:

三、实训内容:

我所在的实训单位是一个x单位,实训期间,我主要是了解公司正在使用的财务软件系统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用友软件的ERP系统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用友软件的ERP系统财务软件的操作。实训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训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记账工作。在这次实训中不仅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及ERP系统的使用对会计工作的重大意义还让我知道了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以下是我的实训体会望老师予以指正错误之处。

四、实训体会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及其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是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它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以及发展的需要。近些年,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普及,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但不容忽视的是它对传统的会计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

手工记账规则规定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订本账册,明细账要使用活页式账册,通过若干个套账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本记录的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法和红字更正法更正。

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是打印输出的,可装订成活页式,不可能是订本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明细账涉及大量的二级科目、三级科目,打印数量大,一般用磁盘、光盘等形式输出。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已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那一定是合理性问题,采用输入"更正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类似于红字更正法,以便留下更改的痕迹。

2、账务处理程序发生了变化

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一般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等,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的需要,选用其中的一种,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处理程序,其共同特点是"序时、平行登记",即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会计信息总是序时、等量、平行地记录于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中。这样,一方面各有侧重地反映会计信息,同时,发挥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的统辖作用,通过二者之间的对账发现可能出现的记账错误,及时加以纠正。但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中,所考虑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目标,即获得管理所需的各种会计信息。它的中间数据处理都可以认为是源于原始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因此,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一切的中间加工过程都由计算机控制,上一过程数据处理的结果又作为下一过程数据处理的来源,整个处理过程在会计软件程序的安排下完成,具有数据处理"集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会计信息,可以根据需要按总账或明细账的格式输出。

3、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操作下,有不同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牵制制度,保证了手工核算下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计算机的引入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手工会计操作下的人员均是会计人员,由他们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组织会计工作的运转。而电算化会计中的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等,按新的分工形式完成会计工作的运作

(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以及数据传输和通讯设备作为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完成从原始数据的搜集,以及经由记录、验证、分类、登记、计算、汇总、报告等一系列会计工作,因此,在此过程中,会计人员只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操作,即只需把会计数据以规定的要求输入处理系统,计算机即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程序,自动完成会计数据处理,并将最终结果―――财务报告打印出来。会计电算化是把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科学与会计理论和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货币计量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的输入、存储、运算和输出,以现代机器工作取代手工操作,实现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和人的解放,提供计划和控制经济过程需要的会计信息。

会计电算化系统使得会计人员从财务账册中解放出来,但并未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另外,系统的信息处理一般都是对手工会计职能的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是面向任务和职能的,这对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来说已经足够,但在业务流程的监控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性上还需要加以完善。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它又总是首先反映在财务危机上,不是缺少现金,就是缺乏持续经营所需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ERP系统成了企业的一个新选择。这样就使得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内容其意义表现在:

1、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及时性。电子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手工方式要几个人几天完成几天的会计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2、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按程序自行完成各项数据的计算与记录,只要输入数据是正确的,很少引起错误。而在手工方式下,由于重复登录工作较多,难免发生各种错误。使用电子计算机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